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9-17 10:58:15| 人氣1,0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課程講義】貨櫃的歷史與挑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貨櫃的歷史與挑戰

一、改變世界的箱子:貨櫃的誕生

          在台灣提起貨櫃,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不光是港口進出的貨櫃船高速公路上滿載貨物的貨櫃車,即使鄉間都能看到貨櫃屋矗立路旁,連高雄市著名的駁二藝術特區的公共藝術地標,也是用貨櫃所設計。

貨櫃與台灣人的生活其實很近但貨櫃船何時出現?與台灣海運及經濟有何關聯?一般人並不太瞭解。 

貨櫃點子來自十九世紀

大家熟悉的貨櫃是一種箱型運輸容器,用來裝運貨物。傳統運輸是直接將貨物放在船艙內,但貨櫃運輸則是將貨物以貨櫃裝載。[1]

早在1801英國安德生博士(Dr. James Anderson)已提出用貨櫃運東西的構想1845年,英國鐵路開始使用載貨車廂,並將車廂視為互相交換的貨櫃,一般認為這是貨櫃運輸構想的進一步發展到了1880年,美國試製一艘貨櫃船,在密西西比河進行試驗

1946年,美軍開始研究與貨櫃相同原理的運輸方式,後來在1956年,陸軍與空軍聯合採用全球性軍用貨櫃運輸勤務系統,軍隊運輸成為貨櫃運輸能成功的主要推手。在此同時美國東部各鐵路正開始在鐵路平車上載運汽車半拖車。

貨櫃正式在運輸界大放異彩的時間並不長,迄今僅六十年,最大關鍵是一位卡車大亨麥克連(Malcom Purcell McLean, 1913-2001)。 

第一艘貨櫃船誕生於美國

麥克連的卡車公司橫跨全美,他在研究如何加強運輸效能時,發現海運及河運的功能一直被低估,於是想要跨足海運,但這違反美國當時的法律,最後他毅然決然放棄已經擁有的卡車運輸王國。

1955年,麥克連賣掉他的卡車公司(McLean Trucking),用所得款購買泛大西洋油輪公司(Pan Atlantic Tanker Company),因貨櫃可用於陸地,也可以用於海上,乃將公司改名為海陸運輸公司(Sea-Land)。[2]

一開始,麥克連直接將卡車放到輪船上,發現車頭、輪胎太占空間,於是只放運貨的部分。有人告訴他,這已經有人發明,叫做「貨櫃」,只是不普及。對此感興趣的他,於是找來相關人士討論並加以改進。[3]

1956426日,「Ideal-X」輪自美國紐華克港載運5335呎貨櫃啟航,該船是麥克連從油輪改裝而來,也開啟了貨櫃海運的時代。

麥克連的第一條定期貨櫃運輸航線始於1957年,往來於紐約、佛羅里達及德州,大西洋航線則於1966年開闢他後來獲得美國總統雷根頒贈運輸終身成就獎,對國際貨櫃運輸貢獻極大。 

用半貨櫃船試水溫

最初貨櫃船是用雜貨船改裝而成,通常稱為「半貨櫃船」,正式名稱則是「雜貨船附載貨櫃」。它的樣貌與現在的貨櫃船大不相同,在陸上的橋式起重機發明前,這種船必須「自立自強」將貨櫃吊上船,因而衍生出兩種方式:一是船上備有吊桿,另外一種則是用陸上的起重機來吊

台灣各船公司在發展貨櫃時,像是中國航運的「東方神駒」,陽明公司最早期的「陽明」、「啟明」、「和明」均屬於半貨櫃船。

之所以有此過渡階段,主要是貨櫃出現初期,沒有人知道這種新船體能否成功,畢竟貨櫃船造價甚高當時光是一個貨櫃就要價約二十萬元台幣,因此一開始的貨櫃船並不大,主要是500 TEU左右的「迷你貨櫃船」(MINI Container),與今日動輒上萬TEU的大型貨櫃船相比,其進步可說是一日千里。

貨櫃船發展期間,曾出現一種子母船(LASH),船名為嘉福號,曾到訪基隆港數次,後因虧損不再經營。

還有一種特殊船型──核子貨櫃船當時為了解決燃料問題,曾研發一艘核子動力的貨櫃船「薩凡娜」號(SAVENE),該船也曾至基隆港一次,但因輻射問題無法解決,後來也不再發展。

台灣最早的貨櫃船是由雜貨船改裝的中國航運「東方神駒」號,其於1969111日,由高雄港啟程出發,高雄港也是台灣最早設置貨櫃碼頭的港口。[4] 

20呎櫃為載貨量單位

貨櫃既然要成為世界通行的運輸容器,規格必定要標準化

貨櫃運輸一開始規格並未統一,早期有美森航運(Matson)的23呎貨櫃,也有海陸運輸公司的35呎貨櫃

如果規格未能一致,日後在國際間流通會造成困難,因此國際標準組織(ISO, Internation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制定標準尺寸:長度20呎或40呎,寬度8呎,高度86吋,[5]我們今日看到的貨櫃就是20呎或40呎貨櫃。

貨櫃船的大小是以貨櫃長度為標準,而非傳統的「噸」,20呎櫃的英文稱為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這也是貨櫃船載貨量的計算單位,當我們說這艘船有1000 TEU,表示這艘貨櫃船可以承載一千個20呎櫃,「TEU」也就成為貨櫃船的專有名詞。

貨櫃運輸受到重視後,造船廠不再將雜貨船改裝成半貨櫃船,而是設計專為貨櫃使用的全貨櫃船,這兩者最大不同在於:半貨櫃船多半在船上自備吊桿,但全貨櫃船本身不會有吊桿,完全使用岸上的起重機。

因為貨櫃有部分裝載在甲板上,全貨櫃船會加強艙蓋的載重能力,並在甲板設有貨櫃繫固環座,以便固定貨櫃。

同時為增加貨櫃裝卸效率,全貨櫃輪通常有貨櫃導軌(Cell guide)的構造,整個船艙看起來像是人體細胞呈蜂巢狀,使得全貨櫃輪也被稱為胞巢型船(cellularized ship)。[6] 

船舶大型化趨勢

 隨著造船技術成熟及貨櫃運輸發展,全貨櫃船的體積也愈來愈大依貨櫃船承運量大小之演進,可劃分成一至六代:第一代在500 TEU左右、第二代7001,000 TEU左右、第三代約2,000 TEU、第四代則約3,000 TEU、第五代是4,500 TEU的巴拿馬極限型船(Panamax)、第六代是5,000 TEU的超巴拿馬極限型船(Post-Panamax)。

所謂的巴拿馬極限型船及超巴拿馬極限型船是以船隻是否能通過巴拿馬運河來區分巴拿馬運河為人工所開鑿,以貨櫃船而言,極大限值約在4,500 TEU左右。

超巴拿馬極限船因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從遠東來的貨櫃船僅能在美國西岸卸貨,再利用鐵路運輸至美國東岸。[7]

  截至目前為止,擁有萬TEU級大型貨櫃船的航商愈來愈多,甚至還出現20,000 TEU的貨櫃船,連帶也影響了貨櫃港口的興建與設備。

  雖然巨型貨櫃船可節省許多成本,提高海上運輸效率,相對地,船的建造成本隨之提高,還有停靠不易、運能過剩等風險。到底多大的船型最符合經濟效益,成為航商面對這個新趨勢時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二、貨櫃帶來的改變與挑戰

    貨櫃運輸被廣泛運用在海運上,一般都認為是海陸Sea-Land)運輸公司「Ideal-X」在1956年的首航,迄今剛好60年。任誰都沒有想到,這個運輸方式的改變,在這60年,完全改變了世界。

全球化的誕生

    今天當我們走進好市多(COSTCO),舉目所見是來自於全世界的貨物:日本的越光米、智利的蘋果、歐洲的紅酒、越南製的球鞋、中國製的電腦。走到路邊轉角處的7-11,也時常能買到來自日本、韓國的零食,以及全世界各地的啤酒。這在1956年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當時在高運費及高關稅情形下,能夠進入臺灣的貨品不但稀少,而且昂貴,價格通常是原產地數倍,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如果真有需要,通常都不是到百貨公司,而是到港邊特定的商場,購買俗稱「水貨」的舶來品,因為這些透過船員或當時來台休假的美軍透過「水路」夾帶入台的貨品,省去了運費及關稅,只比原產地貴上幾成「走路工」,像是高雄港旁的崛江商場,如今仍可看到當年的風華。

    除了貨品暢通外,另一個影響是產品的全球製造。手中的蘋果手機,零組件可能分別來自臺灣、中國、韓國、日本,集體在中國製造,最後貼上美國蘋果公司的標籤,銷售全球。這種生產模式,在以往是不可能出現。因為高昂的運費,佔去產品成本大部分,為了減少運費,也使得工廠盡量往港口集中。

    上述情形發生的關鍵點都是貨櫃運輸,自從海陸公司在海運採用貨櫃運輸後,貨櫃船席捲海運業,運費大幅下降,不僅貨物得以在全球暢通,成本估算也得翻新,因為運費比重不再如此重要,生產工廠開始往工資比較便宜的地方移動,於是工廠從歐美先進國家移出,轉往能夠提供便宜工資、人工素質穩定、基礎建設良好的國家,先是亞洲四小龍,接下來是中國及東協。而在工廠離開海港後,景色怡人、地段具有獨佔性的舊港區,就成為房地產的金雞母,舊港區開發案在全世界輪流上演:倫敦、紐約,近在眼前的就是高雄「亞洲新灣區」。

    全球貨物暢通,以及世界工廠的誕生,也就是現今大家熟悉的「全球化」。全球化固然有歐美國家的盤算,在其領軍下,透過WTO等組織逐步移除關稅,配合貨櫃運輸帶來的低廉運費,讓以歐美為主軸的跨國企業產品能夠暢行全球,也使得不論在紐約、東京、上海、首爾、臺北,都能夠一起享有及擁有相同的產品,不論好壞,這就是目前世界的風貌,而貨櫃運輸是構成這幅景象最關鍵的鑰匙。

臺灣的改變

    在貨櫃運輸重新定義世界經濟模式的過程中,臺灣經濟本身也因貨櫃運輸而有極大改變。海上貨櫃運輸開始萌芽後,很快的,1959年臺灣就有了自己的貨櫃船、貨櫃碼頭與內陸貨櫃場(ICD),構成了臺灣對內與對外的聯絡網。

    1950年代正是臺灣經濟的轉型期,戰後臺灣原來是以農業為主,後來在美援支助下,在1950年代開始陸續執行了「四年經建計畫」、「進口替代」及「出口導向」政策。政府透過從1953年開始執行的四年經建計畫(每四年一期,直到1976年為止),將臺灣經濟慢慢引導上工業化道路,工業投資大量超過農業投資,且美援也多半進了工業部門,使得臺灣工業,慢慢超越了農業。

    進口替代政策主要執行時間是在1950年代,也是臺灣從農業邁入工業的第一階段。所謂「進口替代」就是由本國自行發展許多民生所需產品,取代進口品,如此可兼顧人民生活,也可扶助工業。而政府所選擇的產業是以生產規模不大的勞力密集工業,以紡織、肥料、麵粉、食油、合板、水泥、玻璃等產業做為代表。

    進口替代政策執行後,成效頗佳,但台灣內需市場不大,很快就已飽和,唯一出路就必須要跟國際合作,將產品銷售到其他國家。多數國內市場較大的國家,此一階段的轉型方式,就是進行第二階段的進口替代,將輕工業轉為重、化工業,但要發展此工業,需要資金、技術及足夠的市場,台灣均不具備,於是政府決定維持前一階段的勞力密集產業,但要以出口為主。

    此階段正是貨櫃運輸進入臺灣的時期,於是臺灣產品透過貨櫃運輸,一個又一個貨櫃載滿產品出口,而在1966年成立的加工出口區,更得力於貨櫃運輸效益,讓這個全世界的創舉,獲得極大成功。

    加工出口區是自由貿易特區與一般工業區的綜合體,其構想是運用自由貿易特區減免稅捐的特徵,加上工業區的設施,以吸引投資。區內生產物品一律外銷,不得內銷。也因此,區內各廠機器設備、原料、半成品等,均免徵進口稅捐,而其內部是由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負責管理,入出境及電信、郵務、倉儲、運輸等服務,在園區內通通解決。這讓投資者不僅享有稅率的優惠,更有比起在其他地區設廠的便利及效率,也使得其成立後,投資者就絡繹不絕。

    臺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是高雄港內的前鎮工業區,此地鄰近中島商港區,均為四年經建計畫中高雄港第一期擴建計畫所填築的新區域,而1959年臺灣第一個貨櫃碼頭也同樣位於中島商港區,前鎮加工區所生產的貨物,可以透過貨櫃碼頭,行銷到全世界各地,「Made In Taiwan」的產品就這樣一步步風靡全球。

    加工出口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創舉,也開創了一種新的工業生產模式,其不僅讓出口導向政策獲得極大成功,日後更被一再複製,後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得力於許多複製自加工出口區的特區。其成功背後則與貨櫃運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沒有貨櫃運輸帶來的運費革命,西方國家不會將工廠搬至亞洲,而臺灣則在這個時刻積極發展的貨櫃運輸,扮演了臨門一腳的關鍵角色。

創新與靈活的臺灣航商

    貨櫃運輸與加工出口區固然是支撐起後續臺灣經濟奇蹟的支柱,但真正核心是靈活的臺灣商業頭腦,不管是以「一隻手提皮箱」就走遍世界的臺灣商人,或是勇於創新的臺灣航商,都對於臺灣能成為貨櫃運輸大國,有不可磨滅貢獻。

    從中國航運、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航運四大貨櫃海運公司,以及高雄、基隆、臺中、臺北四大貨櫃港的發展歷程看來,面對全新、價格昂貴且尚未全盤瞭解的貨櫃運輸,這些勇於嘗試的公司,在當時確實有超乎常人勇氣。

    以長榮海運為例,張榮發當初堅持要以貨櫃運輸、遠洋航線做為其終極目標時,所有的合作伙伴都不以為然,最後張榮發必須要獨自奮鬥。同樣的,當高雄港務局長李連墀提議興建貨櫃碼頭時,也因其價格昂貴被中央質疑。這些具有遠見者並不見得會合於當時一般看法,而他們所看到的趨勢,也絕非憑空而生,張榮發、董浩雲及李連墀,一生事業都與海運有關,萬海的陳清治,也常年掌握國際資訊。

    但就算具備眼光,貨櫃運輸的繁複,不論是籌備,或是興建貨櫃碼頭,都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像是長榮海運是在1975年開闢第一條貨櫃運輸線,但其早在197210月就成立貨櫃小組進行研究,整整花了兩年多規劃,才能順利開航。有時在資料有限情形下,必須要「土法煉鋼」,像是高雄港興建第一座貨櫃碼頭時,工程師憑藉著少數的資料,加上自己的構想,就讓臺灣首座貨櫃碼頭誕生。這種遠見、創新與靈活,就是臺灣貨櫃運輸業者的特色。

    這種靈活度,在臺灣貨櫃運輸的歷史屢見不鮮,不論是因為臺灣地形及基隆港關係,發展出的內陸貨櫃場,或是長榮海運全球首創的「環球航線」及陽明海運的「鐘擺航線」,以及萬海航運的「以小搏大」,都展現了臺灣航商的前瞻、冒險及活力,也讓臺灣成為一個貨櫃運輸重鎮,帶著臺灣產品,開創戰後臺灣經濟最富庶的時刻。

新的挑戰:超大型船舶與聯盟

    實際上,海運是個變動頗大的產業。其投資入門門檻頗高,每艘船的造價、人事成本、航行時的費用、平日維修、碼頭停泊費用等都花費甚鉅,雖然景氣好時,賺錢如流水般快速,但一遇到景氣寒冬,光是造船貸款的利息就會把船商壓的喘不過氣。而海運產業的景氣循環又特別快,因此只要一波寒冬出現,就會有許多船商不支倒地,近幾年來併購案更是時所所聞,如開創貨櫃海運紀元的美國海陸(Sea-Land)在1999年就被丹麥快桅集團(Maersk)併購,可見海運業競爭之激烈。

    近幾年來,貨櫃航運更出現船舶大型化的趨勢,1990年代的貨櫃船仍是以萬TEU以下為主流,如今則一再突破,目前已經出現1.9TEU級的超大型船舶,2TEU的貨櫃船也正在趕工,被形容為各大船商的「軍備競賽」正如火如荼上演,也導致新的航海時代來臨。

    在船舶大型化影響下,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則呈現「打群架」的聯盟結構。世界各大船商紛紛結盟,包括CKYHE(中遠COSCO、川崎汽船”K”Line、陽明Yang Ming、韓進Hanjin 與長榮Evergreen)、2M(快桅Maersk、地中海航運MSC)、G6(赫伯羅德Hapag-LIoyd、東方海外OOCL、美國總統APL、三井商船株式會社MOL、現代海運HMM、日本郵船NYK)、O3(法國達飛CMA CGM、中海集團、阿聯輪船)四大聯盟共同在海上競逐。

    這些大船商之所以要組成聯盟,主要是在船舶大型化情形下,所需要的貨源越來越大。一艘1.8TEU貨櫃船所能承載的貨源,可能是以前8000TEU貨櫃船的兩倍以上,而這些定期航班的船隻,如果仍然維持每週一班,就必須要找到更多的貨源來支持。而近幾年來全球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在船型加大、貨源減少的情形下,勢必僅能依靠聯盟的方式來聚集足夠的貨源。在此情形下,資金不足的小型船商勢必難以抵擋,而大型船公司的結盟也並非一成不變,誰與誰合作,甚至被併購,都是未來會一再出現的新課題。

    隨著船舶大型化的趨勢,也增加各國港口能夠乘載的吃水深度風險,這將導致大型樞紐港口越來越重要,小型港口將因船舶無法停靠而失去競爭力,像是美西波特蘭如今不再有固定航程之貨櫃船停靠。這也讓許多國家鉅額投資港埠基礎建設以因應船舶大型化,例如英國利物浦、倫敦的重新開發,讓這些英國港口再次吸引大型船舶停靠;印尼政府也宣布將投資升級港埠設備,以確保能與鄰近新加坡大港相匹敵。

以臺灣為例,基隆港也因地形關係,越來越難讓大型貨櫃船停泊,近幾年來政府積極開闢臺北港,就是為了因應此情形。而高雄港陸續興建的新貨櫃碼頭,也多能供應大型船舶停靠,最新的高明貨櫃碼頭(第六貨櫃中心)已可停靠1.8TEU的貨櫃船,預計興建的第七貨櫃中心更可停靠2.2TEU的超大型貨櫃船,可望在這場大型船舶的競逐中勝出,繼續保有高雄港貨櫃轉運中心的優勢。

    目前看來,運量下降及低運費迫使行業整合,航班減少、航線擴大、船舶大型化、停靠站減少且停靠更大的港口,從而提高效率並降低運輸成本將是趨勢所在,臺灣航商如何洞察時勢,且運用臺灣的創新及靈活,在瞬息萬變大海中,繼續領航向前,將是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地理優勢的運用

    臺灣四面環海,無鐵公路通往海外,因此臺灣進出口物資唯有經過海運或空運。除了體積較小、價格昂貴,有時間性的少數貨物採用空運外,其他大宗物資,如穀類、煤炭、原油、天然瓦斯等大宗雜貨多得利用海運為其運輸手段。

    而臺灣海運的發達,與地理環境有關。臺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北亞地區、太平洋區域及東南亞地區交會之處,自古就是以航海與世界溝通,有學者就主張分布橫跨亞洲及大洋洲的南島語族發源地就在臺灣。17世紀荷蘭統治臺灣時期(1624-1662年),荷蘭人就發展出中國臺灣—日本的三角貿易,將中國生產的瓷器與臺灣的鹿皮,轉口至日本交換中國欠缺的白銀,再拿白銀向中國購買瓷器,從中轉取鉅額差價。

           這個模式在戰後的貨櫃運輸時期再度呈現,高雄港成為此區域的轉運中心(Hub Center),臺灣擁有完備的遠洋及近洋航線,所有的貨物可以先透過大型的遠洋貨櫃船載運至高雄港,然後再轉換成近洋貨櫃船至亞洲各區域。而且戰後臺灣工業發展迅速,不論是早期加工出口區的代工產品,或是後來新竹科學園區的各種科技產品,都可以隨著這個四通八達的運輸網到達全球,也讓「臺灣製造」揚名立萬。

         臺灣的貨櫃運輸固然因為中國大陸各港口崛起,近幾年呈現下滑狀況,但隨著東協的逐步興起,位置處於亞洲各區域轉運點的臺灣,具備了完善的貨櫃運輸基礎建設及優良的航商,更可運用地理優勢,扮演關鍵角色,成為亞洲重要的轉運中心。

         臺灣雖稱「海洋立國」,但國人對海洋的知識相對缺乏,對於海運重要性的瞭解也遠遠比不上科技產業。實際上,臺灣在海運部門,不管是公部門的港務公司或是民間公司,在貨櫃運輸的發展上,都交出令人驚艷的成績單。不論是以香港為基地,開啟臺灣貨櫃運輸視野的中國航運;以一艘商船起家,後來成為世界貨櫃船龍頭的長榮海運;突破了國營事業窠臼,在國際海運商場上絕不落後的陽明海運;靈活的判斷國際趨勢,以小搏大造就近洋霸主的萬海航運,以及一直創新突破的高雄及基隆港務局,都帶領著臺灣在貨櫃運輸領域上與世界一流國家平起平坐,其成就絕不遜於科學園區,如果沒有了他們,科學園區的產品更無法即時送到客戶手上,維持一流的競爭力。

          今年是貨櫃運輸落實在海運的50週年,本書回顧了臺灣貨櫃運輸的發展,也可看到在1956年「Ideal-X」首航後,短短不到3年內,臺灣就已經將貨櫃船、貨櫃碼頭及內陸運輸網完全備齊,民間航商不論是中國航運、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航運都能在全球貨櫃航運界叱吒風雲。而不管是全球化,或是臺灣戰後的經濟起飛,臺灣貨櫃運輸也扮演極為關鍵角色。

           海運事業之良窳直接影響民眾之生計與國家之生存,撫今追昔,固然對於以往成就感到驕傲,但面對未來的挑戰,卻是更加嚴峻,也需要政府政策及民間業者齊心努力。相信在臺灣海運從業人員的創新及毅力下,並能帶領臺灣繼續在國際海運市場上,大步向前。

(本文出自王御風,《波瀾壯闊》(臺北:天下文化,2016年)第一部及第六部)


[1] 曾俊鵬,《國際貨櫃運輸實務》(台北:華泰,2010年),頁98

[2] 曾俊鵬,《國際貨櫃運輸實務》,頁20

[3] Marc Levinson著,吳國卿譯,《箱子:貨櫃造就的全球貿易與現代經濟生活》(台北:財信,2009年)。

[4] 詳細可見第二章。

[5] 曾俊鵬,《國際貨櫃運輸實務》,頁105

[6] 曾俊鵬,《國際貨櫃運輸實務》,頁93-94

[7] 曾俊鵬,《國際貨櫃運輸實務》,頁88-89

台長: 王御風
人氣(1,0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歷史 |
此分類下一篇:【課程講義】從地理大發現到二戰的海上霸主
此分類上一篇:【課程講義】咖啡的歷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