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03 18:59:25| 人氣4,4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學講義】鮪魚為何不見了?魚群消失與科技的關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邁入21世紀,人類面臨許多環境問題的考驗。在陸地上的「氣候變遷」因為許多天災(颱風、地震、酷寒、酷熱)備受關注;較少人注意的海洋,其實同樣面臨海洋生態的浩劫:魚類大量減少,珊瑚也面臨生存危機,海洋資源奄奄一息。而探究此問題起源,不論是陸地或海洋,都與人類科技發展有密切關係,從罐頭、冷凍技術的發明,漁船、漁具的突飛猛進,都讓魚群數目急速減少,但這種危機,一般人卻不如氣候變遷清楚,只疑惑為何市場的魚越來越貴。

尤其是伴隨著稀有魚類的美食,更是台灣推廣休閒旅遊的重點。像是2001年開始的東港「黑鮪魚觀光季」,掀起了台灣的「黑鮪魚熱」,國人以高價大啖美味的黑鮪魚生魚片,卻不瞭解黑鮪魚已經瀕臨絕種,每當黑鮪魚季開始,只見媒體教導大家黑鮪魚哪裡最好吃,鮪魚大量減少的訊息僅放在角落,好吃、值錢是黑鮪魚傳達給大家最直接的訊息。電視節目「漁人的奮鬥」、「靠黑鮪魚賺大錢」更推銷人類捕魚的英雄氣概,黑鮪魚產量減少的事實仍被忽略。

邁入21世紀,人類面臨許多環境問題的考驗。在陸地上的「氣候變遷」因為許多天災(颱風、地震、酷寒、酷熱)備受關注;較少人注意的海洋,其實同樣面臨海洋生態的浩劫:魚類大量減少,珊瑚也面臨生存危機,海洋資源奄奄一息。而探究此問題起源,不論是陸地或海洋,都與人類科技發展有密切關係,從罐頭、冷凍技術的發明,漁船、漁具的突飛猛進,都讓魚群數目急速減少,但這種危機,一般人卻不如氣候變遷清楚,只疑惑為何市場的魚越來越貴。

實際上,2010年華盛頓公約杜哈會議(華盛頓公約成員定期召開的會議)中,因為大西洋黑鮪魚急速短缺,摩納哥提議將大西洋黑鮪魚列入保育類動物,不准捕撈買賣,此提案雖然最後在黑鮪魚最大消費國日本運作下被否決,但這也可看出黑鮪魚被過度捕撈的事實。

漁業界對此也希望能以科學或技術的方式來搶救。鮪魚消費大國日本積極發展鮪魚養殖業;幾大區域性漁業組織(如印度洋鮪魚委員會CTOI、大西洋鮪類保育國際委員會ICCAT)用科學方式,計算鮪魚數量,然後訂出各國配額,希望能夠讓鮪魚產量延續;或是推出生態漁法及漁具,讓落入漁網中的其他魚類有生路。面對人類科技所造成的問題,這波的技術革新真能有效嗎?

鮪魚是什麼?

鮪魚是分佈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與大西洋中部的一種魚類,其多半體型龐大,泳程很遠,游泳速度也很快,瞬時時速可達160公里,平均時速約6080公里。鮪魚共有八個品種,多數品種體積巨大,其中俗稱黑鮪魚的藍鰭鮪體型最為龐大,更能利用泳肌的代謝,使體內血液溫度高於外界水溫,使其能適應較大的水溫範圍,生存在溫度較低的水域。其爆發力使體內密佈的微血管變成紅肉,血液含有豐富鐵質,被稱為是生魚片的極品,而其產量僅佔鮪魚所有魚獲量2%

藍鰭鮪(黑鮪魚)分為北方黑鮪(northern bluefin tuna)與南方黑鮪(southern bluefin tuna)。其中南方黑鮪主要分佈在南半球的三大洋:印度洋、南太平洋、南大西洋,為我國遠洋鮪釣的主戰場;北方黑鮪又分成兩種:大西洋黑鮪與太平洋黑鮪,大西洋黑鮪分佈在大西洋與地中海,此非我國漁船主要經營地;太平洋黑鮪分佈在西北太平洋,其每年四到六月,迴游至菲律賓與日本間,也就是台灣東部附近產卵,故此時為台灣漁民出海捕黑鮪魚的旺季,台灣的魚獲量是世界第一,為我國近海漁業的主力,東港與南方澳為兩大基地。

台灣鮪魚產業的發展

台灣的鮪魚產業是由日本傳來,連「鮪魚」這個名詞也是由日本人帶來。清代台灣漁民主要以無動力的船筏,以捕獲烏魚為大宗;日本治台後,以台灣作為前進南洋魚場的跳板,帶來了動力漁船,也引進延繩鮪釣。台灣鮪魚業的發展,即是台灣人學習日人的先進科技,並不斷創新下的篇章。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在台灣發展鮪魚業,是以延繩釣為主,當時是以鮪魚、旗魚為主要魚類,延繩釣是指由一幹繩與在其下方以等間隔的枝繩所構成,在海上常可綿延數公里至數十公里之遙,為釣具規模中最大者。這種新的技術,搭配新的動力漁船,讓台灣的漁業進入新境界。

1913年(大正2年)台灣總督府在南北開始發展鮪釣,北部以基隆、蘇澳為主,南部則以高雄為主,一開始仍是以帆船為主,1916-1917年以後開始用機帆船,因機帆船能夠航行的距離較遠,因此漁場漸漸擴大,以帆船從事漁撈者幾告絕跡,加上所使用的餌料:虱目魚,在高雄、台南有穩定的養殖業供給,遂使鮪魚成為台灣魚獲的主力之一。

在造船技術日益精進下,鮪魚漁場逐漸擴增,1923年前後,以高雄為根據地者,約僅在其沿岸30-40浬內;至1929年前後,已至菲律賓、印尼沿海。因其範圍可至印度洋,比之蘇澳僅以近海為主,高雄遂成為鮪釣重心。隨著漁船大型化及各項技術漸臻完善,對設備要求增高,加上雇用船員以及消耗品(如油類、漁具、漁業用冰、餌料、糧食等)等費用,從事漁業者需要大量資金,漁業成為勞力、資金密集的產業,已不再是十九世紀之前漁夫駕著一艘小船出海搏鬥就能解決。

戰後鮪魚產業依舊是我國遠洋與近海漁業主力。戰後初期雖然大戰期間漁船多半遭受徵召而損失慘重,1954年(民國43年)經濟部長尹仲容指示發展遠洋鮪釣漁業,1958年(民國47年)開始政府鼓勵民間投資並爭取外援貸款建造遠洋漁船,漁船數量及噸位因此而大增,原有漁港已無法適應漁業發展上的實際需要,故1968年(民國57年)完成高雄前鎮漁港的建設,從此成為台灣遠洋漁業的重鎮,鮪魚也成為最重要的漁產之一(另一是魷魚)。至於沿近海的鮪魚捕撈,則是以東港與蘇澳為主。鮪魚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漁業發展項目,但其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崛起,也賴漁業科技的發達。

科技與漁業:漁探、漁撈、魚獲處理能力技術

20世紀是漁業科技發展最快的時刻,也對魚類的捕撈造成極大影響。科學應用在漁業上,最早是19世紀中葉,歐洲各國透過數學、生物學、生態學者來估算魚群數量來控制漁民數目,這種模式到20世紀中葉發展到極致,科學家們算出可讓魚群持續生長的最大捕獲量(總容許漁獲量,totalallowable catch),各國於1955年羅馬會議達成協議,只要不超過這個數量,各國均可自由捕撈魚類,於是已開發大國的先進捕漁船在各海域自由捕撈,各式魚類面臨空前浩劫。

以鮪魚為例,幾個區域性漁業組織:印度洋鮪魚委員會CTOI、大西洋鮪類保育國際委員會ICCAT、美洲大陸熱帶鮪魚委員會CITTC,分別訂出各區域鮪魚能夠捕撈的限額,但事實上,鮪魚仍日漸減少。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許多國家表面遵守配額,但實際上都超量捕捉;二是科學家們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大自然的生態其實非常複雜,難以用量化計算魚群生長,這個數額只是讓捕魚者取得合法捕魚的門票。

在漁業技術方面,20世紀更是突飛猛進。以台灣為例,1954年,台灣為發展遠洋鮪釣漁業,建造350噸鋼殼漁船「漁亞、漁美、漁歐、漁澳」四艘漁船,同時派遣船員至日本實習,將鮪釣技術帶回台灣,可說是戰後漁船發展的關鍵。而後全台中、小型船廠開始致力於漁船建設,1968年開始引進玻璃纖維強化樹脂(FRP),隨後進入鋼骨、鋁合金造船時代。漁船越跑越遠,設備越來越好,再配合先進的漁探設備及漁具,魚類就不再是人類對手。

1950、60年代,聲納探漁技術開始大量運用於漁撈。探魚機是由音響探深儀而來。1912鐵達尼號沈船事件,促使英國物理學家F.Richardson提出由船底發出超音波測定水深的理論。音響探深儀應用於漁業始於1933年,由英國H. Balls船長受Lowestoft漁業試驗所的鼓勵,成功探出漁群並漁獲雙倍。接著1953年挪威海洋生物學家OscarSund以英國Henry Hues廠製造的音響探深儀裝置於實驗船上,探得鱈魚及鰊漁群,隨之激起各國開始研究及使用。自日本1949年應用成功後,我國於民國43年由台灣省水產試驗所引進,經農業復興委員會及台灣省漁業局之大力推展,由拖網而逐漸普及至鮪延繩釣、圍網漁業。

探漁技術於1990年代,隨著衛星科技的發展,進入全球化、資訊化的時期,全球的海洋漁業資訊成為有價可取得的商品。配合對漁群習性、海洋科學的了解,及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術的發展,專業市場上出現了軟體捕魚工具,提供即時的如全球水溫情報、天氣資訊、浮游生物(魚的食物鏈底端)界線資料分析等,幫助船長對漁場的判斷。

如同時代下的其他產業趨勢,在過去數十年間,漁船也朝向船數增加、大型化、機械化、提升捕撈效率而漸有變革。漁法及漁具亦隨之革新,以配合新世代的作業方式與社會期待(如改善釣鉤以漸少海鳥、海龜誤食而亡的事件)。

在探漁、捕魚後,另一項重要的漁業科技發展就是低溫冷凍,確保漁獲品質、價格的提升,遙遠漁場捕獲的鮪魚可以成為盤中佳餚。台灣遠洋鮪魚發展的關鍵在於超低溫冷凍技術,超低溫鮪魚在捕獲時立即要經過去鰓、去內臟、放血等程序,把容易造成魚體腐敗的因子去除,並在處理後急速凍結到零下50至60度的超低溫保存,將魚肉的鮮美、原味、色澤都鎖在魚體中,然後銷往日本,這也是鮪魚生魚片的主要來源。冷凍技術並促成漁船作業方式朝向船團運作、長期作業、以運搬船作為中途運輸的方式。

隨著探漁、漁撈、冷凍技術發展一飛沖天,海中的魚類也因此遭殃,加上人類過度相信(或是刻意相信)其算出的數額,使得許多魚類快速走向滅亡的邊緣,其中又以黑鮪魚最受矚目。

黑鮪魚的爭議:市場經濟取向的價值觀

台灣捕獲的鮪魚,多半送至喜愛海鮮的日本,日本人每年吃掉鮪魚魚獲量的三分之一,品質最好的黑鮪魚,更是有百分之八十進入日本人的口中。實際上,黑鮪魚在以前並不受老饕們的重視,因其魚肉多油脂,難以保存,西方把它當成寵物飼料。但在二次大戰後,因為冰箱的普及,使得黑鮪魚開始受到日本人的青睞。1972年,日本航空一名員工將加拿大漁夫捕獲的黑鮪魚,以冰塊與胺基鉀酸酯保存,用道格拉斯DC-8飛機由甘迺迪機場運往羽田機場,再送到築地市場拍賣,開啟了大西洋鮪魚邁向日本之路,加上日本經濟大好,一條條黑鮪魚運往日本,此時也改採巾著網漁船大量捕捉,在各種科技技術的加持下,讓大西洋黑鮪魚走向滅絕之路,每年捕獲數量急速下降,這也迫使國際大西洋鮪魚類資源保護委員會(ICCAT)設定每年捕捉限額,希望能讓鮪魚重新復育,但成效並不彰。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南方黑鮪中,南方黑鮪1993年日紐澳簽訂的「南方黑鮪保育公約(CCSBT)」設定各國每年限額來予保護,而目前「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公布的遭受威脅生物物種「紅色清單(red list)」中,將南方黑鮪列為「嚴重瀕臨絕種(Critically Endangered)」動物類,代表在短期內面臨絕種的風險極高。同樣屬於此分類的尚包括黑犀牛、高山大猩猩及亞洲獵豹等稀有動物。而國際環保人士更發起運動,想將南方黑鮪魚及大西洋鮪魚列為華盛頓公約管制的保護動物,禁止交易,一旦通過,將對鮪魚市場造成衝擊。

而我國捕獲最多的太平洋鮪魚,雖然尚未如南方黑鮪及大西洋黑鮪般列管,然而也出現魚群減少等警訊,但一般民眾並未警覺到海洋資源枯竭的警訊,反而從2001年開始,以舉辦「黑鮪魚文化祭」的方式帶動國內食用黑鮪魚的熱潮。

2001年4月10日,屏東縣政府首次舉辦「黑鮪魚文化祭」,因宣傳得宜,未舉辦就造成大轟動,不但連續幾年,都由總統主持開幕,每年第一尾捕獲的黑鮪魚,喊價更逐年創下新高,炒熱氣氛,影響所及,各地的黑鮪魚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原本以外銷日本為主的黑鮪魚,成為國內老饕爭相食用的佳餚。

在此狀況下,黑鮪魚交易價格直線上升,讓當地漁民喜出望外表示黑鮪魚是「黑金」,但也因為如此,台灣漁船為了爭相捕捉黑鮪魚,往往在菲律賓沿海越界,被菲律賓軍方逮捕,要求鉅額贖金。而台灣漁船的濫捕,更是舉世聞名,不僅配額逐年被削減,國際形象更是蒙上陰影。但近幾年來,黑鮪魚的捕獲量越來越少,黑鮪魚帶來的財富是否即將告一段落,也影響著台灣漁業的未來。

鮪魚是戰後台灣最重要的漁業產業之一,從其發展,可以看到人類在科技的協助下,造成海洋生態的浩劫,如何讓海洋資源永續發展,將是人類目前面臨最重要的課題。要解決此問題,人們依舊希望能藉由科技,因此養殖及生態漁具與漁法成了漁業界積極推廣的項目。但養殖仍存在許多問題:一是必須要使用二至五公斤的小魚做成魚粉或餵食,對於魚類資源減少完全沒幫助。二是養殖當地造成的污染等問題,而經過基因改造的魚類,一旦流入河川或大海中,更可能造成生態另一種浩劫。

生態漁具與漁法則希望針對以往漁網常造成「混獲」情形做改善,也就是過度侵略性的漁具(如流刺網),除了目標物(如鮪魚外),常會將其他魚種,尤其是幼魚一網打盡,如今新型生態漁網則希望能克服此情形,讓幼魚能繼續生長。這些科技上的因應及努力,是否能讓海洋生態永續,將是漁業科技未來最大的挑戰。

適用課程:

科技與社會

科技與日常生活

海洋產業發展史


台長: 王御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