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8-03 15:49:34| 人氣7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誰能讓吳淑珍站起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陳靜雲


20多年前,一場車禍,讓「扁嫂」吳淑珍從此依賴輪椅行動;20多年後的今天,國際上幹細胞研究迭有新成果出爐,讓吳淑珍重新站起來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

  全台灣像吳淑珍這樣脊索受到嚴重傷害的人,不在少數。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000人,因為車禍、工地傷害及跳樓自殺等因素,成為脊索傷害(spinal cord injury)患者,光是脊椎傷害協會會員數就有4萬人以上。這些人得終身忍受不同程度的癱瘓,失去自主行動的能力。

  「神經組織受傷後,正常細胞間會形成結痂組織(scare),阻礙神經纖維的新生」,再生緣生技公司執行長、同時為內湖綜合醫院院長的劉享朗,說明造成脊索傷害患者癱瘓的原因。目前主流的治療方式是清除結痂組織後,利用生長激素刺激神經細胞再生;差強人意的是,相較於其他人體細胞,神經細胞的再生能力較低,患者年紀越長再生能力越差,因此,治癒的情況並不理想。

  不過,隨著做為各種體細胞源頭的幹細胞(stem cells)的生長機制逐漸被發現後,神經細胞已經可以體外培養,照道理,將這些數量豐富而且具有活性的神經細胞植入患部,修補受傷組織,應該可以解決原有神經細胞無法再生的問題。不論國內外,類似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而且都取得不錯的動物試驗成果。

療法1:用扁孫的臍帶血
具有血緣關係,降低排斥機率

  最早向吳淑珍提及這項新療法的,是國內臍帶血銀行業者之一的訊聯生技。由於臍帶血中蘊含豐富的幹細胞,不但可以取代現有的骨髓治療,而且很有潛力發展出不同的體細胞療法,因此,保存新生兒臍帶血已經是生技時代的新潮流。

  在治療巴金森氏症頗具權威的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從6、7年前就開始進行幹細胞再生神經細胞的研究,從婦產科丟棄的臍帶中,收集少量的臍帶血,再分離出幹細胞進行體外培養。直到近年,三總神經外科的研究人員將人工培養的幹細胞,植入巴金森氏症小鼠腦部,成功改善老鼠的運動功能,證實人工培養的幹細胞可以在老鼠體內存活,讓神經細胞再生。

  這項動物試驗的成功,讓三總決定進一步投入人體試驗,並且和國內第一家臍帶血銀行——訊聯生技簽約,合作人體幹細胞的研究,由訊聯生技提供臍帶血,三軍總醫院提供know-how。

  這項合作讓訊聯生技從單純的臍帶血銀行,跨足幹細胞研究,總經理蔡政憲很快就想到即將出生的「扁孫」及第一夫人吳淑珍。吳淑珍當然不會有自己的臍帶血,陳幸妤、陳致中出生的那個年代,臍帶血仍舊被視為醫療廢棄物,唯一有可能的當然是即將誕生的扁孫。利用具有血緣關係的臍帶血,不但有機會培養出幹細胞、神經細胞,還可以降低排斥的機率。

  據瞭解,得知這項新療法的吳淑珍眼睛為之一亮,但是沒有跟蔡政憲進一步討論細節,不過,訊聯生技爭取保存扁孫臍帶血的意念堅定。事實上,國人對臍帶血保存的認知並不普遍,幾家臍帶血銀行業者如訊聯、再生緣等,客戶成長速度有限,如果可以爭取到扁孫及吳淑珍,要打開市場知名度肯定輕而易舉。

療法2:用吳淑珍的間葉系幹細胞
骨髓中的間葉系幹細胞
讓脊索受傷的動物自主活動

  就在訊聯生技大打總統夫人牌之際,另一家臍帶血銀行生技業者「再生緣」,也在秀傳醫院總裁、前立委黃明和的牽線下,爭取跟美國杜蘭大學合作幹細胞研究。「幹細胞的來源有三:胚胎、臍帶血及成人體細胞」,執行長劉享朗翻著一整本演講輔助用的投影片說;發現幹細胞的重要性其實是這幾年的事,直到1998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旗下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才成功地讓胚胎幹細胞在體外培養繁殖,實驗證明,這些多功能性的幹細胞可以在體外分化為200多種器官與組織細胞,而開啟了全球幹細胞熱潮。

  不同於胚胎與臍帶血來源多方受限,成人幹細胞(adult stem cells)存在每個人體內,擔負著組織及器官細胞更新與受傷修補的功能,如果可以成功培養成人幹細胞將可以解決來源受限的問題。事實上,骨髓移植的目的,就是利用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治療血液或免疫系統的疾病。

  骨髓中還存在另一種成人幹細胞,就是間葉系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最初發現此細胞可以在體外分化為硬骨骼及脂肪細胞,而後又發現可以分化為肝臟、軟骨、肌肉組織細胞。直到今年1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發現,間葉系幹細胞還可以分化出神經細胞。這項研究發現,改變了原先對成人幹細胞分化能力的質疑,也擴大了間葉系幹細胞的應用範圍。

  同時間,美國杜蘭大學在間葉系幹細胞體外增生的研究,也有十足的進展,可以在兩周內將MSC增殖到1億個細胞,並且在脊索傷害的動物試驗上,利用MSC療法增進動物的活動能力。「根本不需要扁孫的臍帶血,利用吳淑珍自己的間葉系幹細胞就可能治癒了。」劉享朗笑著說。

  杜蘭大學這項動物試驗在瑞典的動物實驗室進行,讓受到脊索傷害的老鼠原本癱瘓的後腿,已經可以自主活動了。而擁有增生技術專利的杜蘭大學,除了緊接著進行人體試驗外,也尋求亞洲的合作機會,希望在海外設立MSC的GMP工廠,縮短臨床試驗的時間與成本,並且擴大全球市場。由於美國當地的脊索傷害人數遠不及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因此擴大市場規模也成為杜蘭大學這項研究的一環。

  而與這項研究計劃的主持人Darwin Prockop熟識的秀傳醫院總裁黃明和,就積極爭取這個合作機會。去年,Darwin Prockop曾經在黃明和的邀請下到台灣訪問,參與相關的幹細胞研討會,並參觀工研院籌備中的幹細胞實驗室。而再生緣除了臍帶血儲存設備外,也投入幹細胞相關研究,未來杜蘭大學的海外實驗室可能擇其中一處設立。

  在國內生技業者競相爭取研究合作夥伴下,吳淑珍離再站起來的日子,可能因此越來越近。這對全台幾萬名患者來說,也是一項福音,而生物科技的魅力與潛力正在於此。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7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