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15 16:46:25| 人氣1,3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操作生涯不是夢》第二章 群眾心理 1--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操作生涯不是夢》第二章 群眾心理 ---1

第二章  群眾心理
12.何謂“價格”?
“華爾街”是根據一座圍墻而命名,它阻隔“曼哈頓”農場內的牲口到處游蕩。現在,許多交易者仍然採用一些農場的名詞。華爾街經常提及四種牲口的名稱:牛(bulls)、熊(bears)、豬(hogs)與羊(sheep)。交易者說道:“牛(多頭)會賺錢,熊(空頭)會賺錢,豬只有聽任宰割。”
公牛(多頭)是兩角朝上而拼鬥,多頭是代表買方----他看漲行情,並由價格漲勢中獲利。灰熊(空頭)是兩掌朝下而搏殺,空頭是代表賣方----他看跌行情,並由價格跌勢中獲利。
豬代表貪婪。他們在交易中試圖滿足貪婪的慾望,因此而遭到宰割。某些豬是建立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龐大部位,當行情稍有所風吹草動,他們就掛了。另一些豬是在部位中停留過久----不斷期待更多的獲利,甚至當趨勢反轉之後還在空等待。羊是膽小而被動的一群,他們追隨趨勢、小道消息與大師的指引。他們忽而插上牛角,忽而披上熊皮,搖擺不決。你很容易辨識他們,每當行情波動加劇,就可以聽到哀傷的咩咩聲。
每當市場開盤之後,多頭買進,空頭賣出,豬與羊聽任踐踏,尚未表態的交易者則在場外觀望。全球各地的報價機不斷閃爍著每種交易工具的最近成交價格,無數的眼睛凝視著每個報價。交易者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擬定決策。
有關價格的爭議
在講習會中,我問道:“什麼是價格?”某人答道:“價格是一種被認定的價值。”另一個人認為:“價格是在某特定時間,某人向另一人買進商品所願意支付的金額。”還有人主張:“價格是最近一筆交易的單位金額,這就是目前的價格。”另一個人不同意:“價格是次一筆交易的單位金額。”
如果交易者不能夠對價格提出明確的定義,就不知道他們所分析的對象是什麼。交易的成敗,完全取決於如何處理價格----你最好搞清楚它的意義!!在講習會中,某些學員面對這個明顯的問題,開始有些毛躁不安,大家爭論不休。
我可以提出一個最糟情節的例子,在1929年的崩盤中,“勝家”(Singer)的股價原來是$100;可是,突然之間,買進報價沒了,一片空白。於是,有人走進場內說:“我必須賣出,我的賣價是多少?”某位場內交易員說:“一塊錢?”他買進了股票,這就是價格。
價格就是比較笨的人所準備支付的金額。
以1987年的行情為例。在500點的暴跌之前與之後,股票的內含價值沒有更多或更少。所以,差別僅在於人們的認知與次一個人的買進意願。
你可以進一步推演,你所買進的東西一文不值,僅不過是一張紙而已。唯一的價值是內含的股利價值,相對於當時公債的殖利率。
只要有人願意付錢買進,它還是有價值。如果沒有人願意買,它就沒有價值。
但是,它可以提供股利。
如果是黃豆契約呢?你可以拿它填肚子。
如果股票沒有支付股利呢?
公司總有資產吧?
發行股票的公司總有一些價值,現金流量。
我給你1股IBM:如果沒有人願意買,你可以拿它來點煙。
不可能!IBM永遠有買進與賣出的報價。
看看“聯合航空”。前一天的報紙說它值$300,隔天就剩下$150。
航空公司本身沒有任何變動,它仍然有相同的現金流量,相同的帳面值與相同的資產----差別在哪里?
股票的價格與公司本身沒有什麼關聯。IBM的股票與IBM本身的關係不大。根據我的看法,股票與IBM之間是由一英哩長的高彈性橡皮帶銜接。股價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這是一種非常、非常遙遠的關聯。
每位態度嚴肅的交易者都應該知道價格的意義。你必須知道自己所分析的對象是什麼,然後才可以進場買賣股票、期貨或選擇權。
沖突的妥協
市場中有三群交易者:買方、賣方與尚未表態者。“賣價”是賣方所要求的金額。“買價”是買方所願意支付的金額。買方與賣方之間總是存在利益的沖突。
買方希望盡可能少付一些,賣方希望盡可能多拿一點。如果雙方都堅持已見,交易就不能發生。沒有交易就沒有價格----僅有一廂情願的買進報價與賣出報價。
賣方有一個選擇:或是等待價格上漲,或是降低賣價。買方也有一個選擇:或是等待價格下跌,或是提高買價。
一旦買、賣雙方取得妥協,交易便發生:某位積極的多頭同意賣方的條件而提高買價,或某位積極的空頭同意賣方的條件而降低賣價,尚未表態的交易者則對多、空雙方施以壓力。【BINGO 收集整理】
當買、賣雙方在私底下討價還價,大家都可以施展“拖”功。可是,在集中市場,雙方最好趕快決定。他們知道周圍有許多交易者正虎視眈眈,隨時可能進場插手。
買方知道,如果考慮過久,另一位交易者可能介入而奪走他的交易。賣方也知道,如果繼續擺出高姿態,另一位交易者可能介入而低價賣出。尚未表態的交易者讓買/賣雙方急於妥協,當雙方取得妥協之後,交易便發生。
價值的共識
報價螢幕上每跳動一檔,就代表買/賣雙方的一筆交易。買方買進,因為他們預期價格上漲;賣方賣出,因為他們預期價格下跌。當買/賣雙方進行交易時,一群尚未表態的交易者則在旁圍觀,隨著價格變動或時間經過,旁觀者也可能成為買方或賣方。
多頭買進將推高行情,空頭賣出將壓低行情,尚未表態者將造成交易的迫切感,使買/賣雙方急於妥協。
交易者是由世界各個角落來到市場:或是親自到場,或是經由電腦,或是透過經紀商,每個人都有機會買進與賣出,每個價格都代表全體參與者對於價值的一種瞬間共識,而且必須以行動表達。盯價是一種心理程序----多/空雙方以金錢表達看法,然後形成一個瞬間的均衡點。價格是由交易大眾共同訂定----買方、賣方與尚未表態者。價格與成交量的形態,可以反映市場的群眾心理。
行為模式
龐大的群眾聚集到股票、商品或選擇權的交易所----或是親自到場,或是透過經紀人,大錢與小錢,精明的資金與愚蠢的資金,機構的資金與個人的資金。全部都匯聚到交易所,每個價格都代表買方、賣方與尚未表態者對於某特定交易之價值的一種瞬間共識,在走勢圖中的每一個形態背後,都有一群交易者。
群眾的共識隨時可能發生變化。有時候,變化的過程相當平靜,另一些時候可能很瘋狂。在平靜的行情中,價格的起伏很有限。可是,當群眾陷入激情的狀態,價格將開始蹦跳。不妨考慮一種景象,在一艘即將沉沒的船上拍賣救生圈----這就是交易群眾對於趨勢產生情緒性看法的價格波動景觀。一位明智的交易者,他會嘗試在平靜的行情中進場,在波動劇烈的行情中獲利了結。
技術分析者是研究金融市場中的群眾心理擺動,每一個交易時段,多/空雙方都會展開一場對決,多方將因為價格上漲而受益,空方將因為價格下跌而獲利。技術分析的目標是判定多/空雙方的力量均衡程度,然後下注押在即將獲勝的一方。如果多方的力量比較強,你應該買進而持有。如果空方的力量比較強,你應該賣出而放空。如果雙方勢均力敵,明智的交易者應該站在一旁觀戰,讓雙方拼個你死我活,唯有當勝負逐漸明朗化的時候,他才進場。
群眾的行為將反映在價格、成交量與未平倉量之中,以及根據這些資料所設計的各種指標。這使得技術分析類似於問卷調查。技術分析同時具備科學與藝術的成份:我們運用電腦與統計方法,這是屬於科學的成份;我們需要透過個人的判斷進行解釋,這是屬於藝術的成份。

《操作生涯不是夢》第二章 群眾心理 ---2

13.何謂市場?
那些市場代碼、價格、資料與圖形的背後,究竟代表什麼真實的意義呢?當你在報紙或報價熒幕上查詢價格,或當你繪制某個指標的圖形,所處理的對象究竟是什麼呢?所希望分析與交易的市場,它們究竟是什麼呢?
在業餘者的眼中,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場所,一個大型的球賽,他們能夠與專家玩家一起競賽而賺錢。某些具有科學或工程背景的交易者,經常把市場看成是一個有形的實體。他們可以在其中引用訊號處理、降低雜音或其他類似的物理原則。相對之下,專業交易者都充分了解市場是什麼----它是一大群人。
每位交易者都希望藉由更精確的行情判斷而掏空其他交易者的荷包。市場群眾遍布於世界五大洲。他們由現代的通信設備整合在一起。每個人都希望將別人的虧損轉變為自己的獲利。市場是由龐大的群眾所構成,市場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試圖透過更精確的分析,獲取其他成員的財富。市場是一個赤裸裸的競爭場所,因為每個人都把你視為是敵手,你也把每個人視為是敵手。
市場不僅是一個血淋淋的競技場,進/出場還必須付出昂貴的門票。當你嘗試撈一塊錢之前,首先必須克服兩個額外的障礙----傭金與滑移價差。下單的剎那間,你已經積欠經紀人一筆傭金----還沒有踏入競技場,你已經處於落後的局面。當單子進入交易大廳,場內交易員還會嘗試撈一筆滑移價差。最後,當你出場時,交易帳戶還會再被咬一口,進行交易的時候,你必須對抗全世界最精明的人物,又必須防範傭金與滑移價差的剝削。
全球的群眾
過去,市場的規模很小,很多交易員都彼此認識。“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792年,它當時是由20多位經紀人所形成的俱樂部。天氣好的時候,他們在木棉樹下進行交易;下雨天就轉到“佛倫西斯酒館”。當“紐約證交所”正式成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對外人收取固定的傭金,這個規定持續了180年。
現在,唯有場內交易員才有面對面的機會。我們大多是透過電子管道與市場銜接。市場群眾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處在終端機上看著相同的報價熒幕。在金融媒體上閱讀相同的報導。聽經紀人訴說千篇一律的陳腔濫調。這一切把我們整合為市場的群眾,雖然我們距離“交易所”有數千里之遙。
由於現代傳訊科技的發展,世界變得愈來愈小,市場也更加蓬勃。倫敦的一股狂熱,立即漫延到紐約;東京打個噴嚏,香港也免不了流鼻涕。
當你分析市場時,所分析的是群眾的行為,不論文化背景如何,群眾的行為都非常類似。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群眾行為都遵循著一些法則,交易者需要了解市場群眾如何影響個人的心智。
群體而不是個人
大多數人們都有一股強烈的沖動,希望加入群眾而“與大家一樣”。交易的時候,這種原始的沖動將蒙蔽你的判斷力。成功的交易者必須獨立思考,他需要有足夠的勇氣獨自分析市場,執行自己的交易決策。
不論你多麼強壯,如果幾個人壓住你的頭,你的膝蓋一定會發抖。群眾也許不怎麼聰明,但它絕對比你強壯,群眾有力量創造趨勢,絕對不可逆勢而為。如果趨勢向上,你僅應該買進或退場觀望,絕對不可以“因為價格太高”而放空----絕對不要與群眾爭論,你雖然沒有必要跟著群眾跑----但也絕對不應該試圖攔阻它。
你應該尊重群眾的力量----但不需感到害怕。群眾的力量雖然很大,但也很原始,他們的行為單純而不斷重複,在群眾之中,如果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渾水摸魚撈一票。
錢從哪裡來?
當你嘗試由交易中獲利,是否想過預期中的獲利空間是從哪裡來的?市場是否會因為較高的公司盈余、較低的利率水準或較理想的黃豆收成而跳出一些錢來?市場之所以會有錢,唯一的來源是其他交易者的貢獻。你所希望賺的錢是屬於其他的交易者,而他們絕對沒有把錢送給你享用的意思。
講明白一點,交易是一場狗咬狗的游戲。你想搶別人的錢,別人也想搶你的錢。這塊游戲並不公平,不論贏家或輸家,經紀人與場內交易員都一律“抽頭”。
Tim Slater曾經把交易比喻為中世紀的戰爭。一位武士佩著利劍前往戰場,試圖殺掉對手,而對手也試圖殺掉他。贏家可以獲得輸家的武器、城堡與妻女,然後把男孩賣為奴隸。現在的情況似乎稍微文明一些,我們是在集中市場進行交易,可是,當你試圖攫取交易對手的錢,這與流他的血沒有什麼不同。輸家一樣要失去房子、城堡與妻子,他的兒女也將受苦。
我有一位相當樂觀的朋友,他嘲笑戰場上許多待宰的羔羊:“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的經紀人完全搞不清楚最基本的研究,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們掌握知識,某些無知的可憐人僅是拿錢來供我們花用。”這種說法似乎頗有道理,但並不正確----市場中沒有容易賺的錢。
市場上確實有許多笨羊,正等待人們遞毛或宰割,羊的部分完全沒有問題,但你如果想分一杯羹,必須與許多最危險的獵食者競爭,他們都是冷血的專業殺手:日本武士、德國戰士、美國快槍手、英國圓桌武士與其他凶狠的戰將。他們都虎視眈眈地看著這群無助的羔羊,你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才有資格進場與這群凶神惡煞爭食,而且離開的時候----不論死、活或受傷----還必須再繳一筆費用。
內線消息
至少有一群人可以在其他交易者之前掌握重要的市場資訊。根據資料顯示,在股票市場中,公司內部的高級人員可以獲取穩定的交易利潤,這些交易曾經向“證管會”報備,所以是屬於合法的交易。可是,它們僅是冰山的一角,股票市場中充滿無法無天的內線交易。
內線交易相當於是利用不法手段盜取我們的錢財。1980年代的一些判決,將一些惡名昭彰的內線交易者繩之以法,包括:Dennls Levine/Lvan Bocsky與其他的人。那一陣子,每個禮拜都有人被逮捕、起訴或判罪:“雅痞五人組”(Yuppy Five)與Michael Milken,甚至還有一位康乃狄克州的心理醫師,他根據病患所提供的購並消息進行交易。
1980年代的那些內線交易者之所以被定罪,主要是因為太貪心而明目張膽----然後又遇上紐約一位頗有政治野心的聯邦檢察官,冰山一角雖然被鏟平,但水面下的部分仍然繼續漂浮。你或許會問:“哪艘船會撞上它?”----你的交易帳戶。
減少內線交易就像驅除農場中的老鼠,殺蟲劑可以防止他們過份猖獗,但無法全然杜絕。某位上市公司的退休高級主管告訴我,精明的人不會根據內線消息進行交易,但會在鄉村俱樂部把消息透露給球友。然後,你抓我的背,我抓你的背,大家都有利可圖而不虞留下痕跡,內線消息的網絡相當安全,只要其成員彼此遵守規則,不要太貪心。
在期貨市場,內線交易是屬於合法的行為,技術分析可以協助你辨識內線交易的買/賣動向。每位市場參與者的每一筆交易都會反映在走勢圖中----包括內線交易者在內。就如同每個人一樣,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在走勢圖中留下痕跡----身為技術分析者,你的工作就是尾隨他們,一起前往銀行。

《操作生涯不是夢》第二章 群眾心理 ---3

14.交易的舞台
自從有人類以來,交易便存在了----因為掠奪鄰居的風險高於交易,隨著社會的進步,貨幣成為交易的媒介,股票與商品市場成為社會文明的櫥窗。當共產體制瓦解之後,東歐國家的第一項經濟發展就是成立股票與商品的交易所。
馬可孛羅花了15年的時間才由意大利到達中國,現在,如果一位歐洲的交易者希望在香港買進黃金,大約一分鐘之內就可以成交。
目前,股票、期貨與選擇權的市場已經跨越全球,單就印度一個國家來說,它就有15個證券交易所。全世界有超過65個期貨與選擇權的交易所。在《24小時交易》(24-Hour Trading)一書中,作者Barbara Diamond與Mark Kollar寫道,他們曾經為400種左右的不同契約創造市場----由黃金到羊毛,由澳洲普通股價指數到乾藍,所有的“交易所”都必須具備三個條件,這些條件最初是發展於古希腊的市場與西歐中古世紀的定期市集:一定的場所、商品等級的划分規定與明確的契約內容。【BINGO 收集整理】
個人交易者
大體上來說,個人交易者在踏入市場之前,都已經有相當成功的事業,或在專業領域內取得一定的成就。就美國而言,所謂“一般的”個人交易者是:50歲,已婚,大學畢業。期貨交易者經常都擁有自己的事業,教育水準也經常是碩士或博士。期貨交易者中的最主要兩種職業類別是農夫與工程師。
人們從事交易的動機,一半來自於理性,一半來自於非理性。理性的部分包括提高資本的報酬率,非理性的部分包括賭博與尋求刺激。交易者大多不了解自己的非理性動機。
學習交易需要花費很多的工夫、時間、精力與資金。很少人能夠提昇到專業的水準:換言之,靠交易為生。專業玩家對於交易的態度非常認真,他們不允許自己在市場之內滿足非理性的需求,業餘者恰好相反。
交易者的主要經濟功能是為經紀人提供生計----幫助他們支付房屋貸款、送小孩上貴族學校,除此之外,投機客的功能是幫助股票上市公司籌措資本,並承擔商品市場中的價格風險,使生產者能夠專事於生產,當投機客下單時,這些崇高的經濟目標當然都不在考慮之列。
機構交易者
機構玩家的交易量非常可觀。雄厚的財力,讓它們占有很多優勢。它們支付偏低的傭金,有能力聘用最頂尖的研究員、經紀人與交易員。如果場內交易員在滑移價差方面搞得太過份,它們甚至會倒打一耙。在1990年與1991年之間,主要的食品加工商Archer Daniels Midland一狀告到“聯邦調查局”,不少芝加哥的場內交易員被逮捕入獄。
我的一位朋友在某家銀行主管交易盤房,他的某些交易決策是仰賴“中央情報局”一群退休專家所提供的資料。這群專家負責監控媒體,一旦察覺某些隱約成形的趨勢,便向我的朋友提出報告,他當然也將報告中的一些重大消息納為已用。這家銀行每年必須支付高額的費用給這些專家,但相對於數以百萬計的交易來說,這些費用微不足道。大部分個人交易者沒有這類的機會,金融機構可以輕松購買最佳的研究報告。
我認識一個人,他原本在華爾街的某投資銀行擔任交易員,績效非常理想。可是,當他離開公司自己從事交易時,卻遭到一些麻煩。他發現自己設在曼哈頓私人公寓的即時報價系統,新聞的傳輸速度完全不能與銀行盤房的設備相比。過去,全國各地的經紀商都希望爭取他的單子,因此經常主動打電話給他,提供許多最新的訊息。“當你在家里進行交易時,絕對不可能取得第一手的資訊。”這是他的結論。
某些大型公司還設有情報網絡,使它們可以趕在一般交易大眾之前採取行動。有一次,當北海的鉆油平台發生大火,石油期貨暴漲,我打電話向石油公司的一位朋友探消息。當時,市場幾乎陷入瘋狂,但這位朋友輕松得很----他在半個小時之前已經買進大量契約。在新聞進入網絡之前,公司駐守北海的特派員已經拍電報通知他這個消息。及時的消息是無價之寶,但只有大型機構才有能力維持情報網絡。
同時在現貨與期貨市場進行交易的機構,享有兩種優勢。它們掌握真正的內線消息。而且不受投機性部位限制的規範(參考第40節)。最近,我拜訪一位跨國石油公司的交易主管,經過層層的安全檢查之後(嚴密的程度超過“甘乃迪國際機場”)。我走過一條密封的走道,數個報價熒幕前都擠著幾個人,正在交易石油的相關產品。我問這位朋友,他們究竟是從事避險或投機的交易,他直視著我而說道:“是的。”我不了解他的意思,於是又追問一次,但答復還是相同。我終於恍然大悟,對於這類的公司來說,根據內線消息從事避險性或投機性交易,其中的界限非常模糊。
機構中的交易員還擁有一項心理上的優勢----他們比較沒有壓力,因為承擔風險的資金不是自己的錢。許多個人交易者在遭逢連續性的虧損時,往往沒有足夠的自律精神停止交易,但機構將強制它的交易員接受規範。一位交易員將受到兩方面的節制----單筆交易所能夠承擔的最大風險與一個月之內所能夠發生的最大損失,這些限制具有停損單的功能。
如果機構交易者具備這些優勢,個人交易者如何與它們競爭呢?首先,許多機構的交易部門在管理上都很雜亂。其次,對許多機構來說,最大問題是它們必須交易,但個人交易者可以自由決定留在場內或退場觀望。不論價位如何,銀行必須活躍債券市場,食品加工業者必須活躍谷物市場,個人交易者可以耐心等待理想的交易機會。
由於過度頻繁的交易,許多個人交易者放棄他們所擁有的優勢。如果希望有效地對抗機構巨人,你必須有耐心,消除不當的貪念。請記住,你的目標是理想的交易,不是經常交易。
成功的機構交易員會加薪與分派紅利,可是,相對於他們為公司所創造的數百萬獲利來說,再多的紅利也難以消除心中的不平。成功的機構交易員總是心懷辭職的念頭,希望自行交易。
在這些人之中,很少人可以成功地度過轉型期,一旦自己的錢在市場中輸贏,他們開始受制於恐懼、貪婪、慌張與陶醉等情緒。他們離開機構之後,很難成功地交易自己的帳戶----這又是另一個證據:交易的成敗關鍵在於心理。
煉劍者
中古世紀的武士到處搜尋銳利的寶劍,現代的交易者到處搜尋最佳的交易工具。隨著資料傳遞、電腦與軟體等科技的發展,交易競技場已經變得比較平坦,電腦硬體的價格幾乎每個月都會下跌,電腦軟體的功能愈來愈強,即使是一位電腦文盲,他也可以請一位專家協助建立電腦系統(參考第24節)。
電腦可以提高分析的進行速度,追蹤更多的市場,研究更多的資料,電腦系統雖然具備許多寶貴的功能,但不能取代交易決策,最終的責任仍然是由你承擔。
交易軟體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工具箱、黑盒子與灰盒子。工具箱可以讓你處理資料,繪制圖形,顯示指標,甚至讓你測試交易系統。對於選擇權交易者來說,其中還包括選擇權的訂價模型,一套理想的工具箱,可以讓你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就像調整汽車座位的高度一樣。
黑盒子中的內容完全祕而不宣。你輸入資料,它就告訴你什麼時候買進與賣出。就像魔法一樣----它提供一套不需思考的賺錢方法。一般來說,黑盒子都有絕佳的歷史績效記錄,這是當然的現象,因為它們都是根據曆史資料進行最佳化套入的結果,市場不斷變化,黑盒子也不斷被淘汰,但新一代的交易者將繼續購買新的黑盒子。
灰盒子是介於工具箱與黑盒子之間,通常是由市場中某些著名的專家所發展。它們公開系統中的選擇結構,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參數。
交易顧問
交易顧問所發行的分析通信,可以說是交易舞台上的有趣點綴。你有發表言論的自由,只要在餐桌上擱一台打字機,買些郵票,你就可以發行投資通信,討論它們的“績效記錄”。基本上毫無意義,因為沒有人會完全根據通信上的建議進行交易。
有些分析通信確實可以提供有用的觀念,說明市場的趨勢與交易的方向。少數的分析通信具備教育的功能。可是,就一般情況來說,它們的內容通常僅說明市場目前如何或即將如何,讓外行人自以為是內行人。
交易顧問或許應該歸類為娛樂事業。訂閱之后,你可以定期收到一份充滿娛樂價值的信件,而且不要求你回信----續訂的時候為例外,但也只需要寄張支票。
某些機構專門評估分析通信的績效等級。但這些機構也是唯利是圖的小生意,其生計完全仰賴投資顧問業的繁榮。有些評估機構本身也是投資顧問,但它們花費較多的精力扮演啦啦隊的角色。
我過去也曾經發行交易通信:工作很辛苦,沒有捏造結果,但評估等級還算不錯。我由內部的角度觀察,投資顧問業需要一些捏造蒙混的奇特本領,這是生意興隆的密訣。
當時,有一位最傑出的投資顧問告訴我,我應該挪出大部分的研究時間來進行推銷。他給我的第一個勸告是:“如果你必須預測,那就盡可能多預測一些。”只要有一項預測正確,你的推銷信就應該增加一倍,好好的吹噓一番。
交易競賽
交易競賽都是由一些小型經紀商或個人所舉辦。參賽者必須支付一筆費用給舉辦單位,而後者將監督參賽者的績效,並公布獲勝者的名字。交易競賽衍生兩個問題----其中一個或許是小瑕疵,另一個可能涉及詐欺罪,相關的丑聞還有待媒體挖掘。
所有的競賽都不會公布輸家的記錄,僅告訴你贏家的輝煌戰果。每只狗都有走運的日子,天生的輸家偶爾也會有三個月的好時光。如果你繼續參賽,繼續賭運氣,總會碰上手氣奇順的三個月。於是,你聲名大噪,吸引大量的資金供你管理。
許多投資顧問也會撥出小量的資金參賽,這些錢是以行銷費用入帳。如果運氣好,他們可以贏得知名度;如果輸了,反正沒有人知道,從來沒聽過參賽者的虧損報導。我認識幾位交易者,他們的技巧甚至不能與小孩子交易糖果,他們都是天生的輸家----突然之間,他們成為某項主要競賽的冠軍,獲利率高得嚇人,這些知名度讓他們可以向大眾籌措資金----他們賺管理費,客戶虧老本。如果交易競賽公布每位參賽者的身份與交易記錄,游戲立即沒得玩了。【BINGO 收集整理】
交易競賽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某些舉辦者與參賽者之間有明顯的利益掛鉤,這些舉辦者有直接的財務動機,協助它們的間諜在競賽中獲勝,它們透過這類的活動向大眾籌募資金。
某個交易競賽的主持人曾經告訴我,競賽是為了協助他的“明星”籌募資金。如果主辦單位與某位參賽者之間有直接的利益關係,整個競賽究竟有什麼客觀的標準?顯然地,這位“明星”在競賽中的表現,將直接影響募款的金額。
經紀商所舉辦的競賽可能最浮濫。一家號子設定比賽的規則,吸引參賽者,要求他們在公司開立帳戶,評判的績效,公布競賽的結果,然後進入重頭戲----幫助贏家籌募管理帳戶的資金,並賺取手續費與傭金。對於經紀商來說,它們很容易塑造一位明星,它們僅需要幫這位預定的贏家開幾個帳戶,每天交易結束時,把一些最好的交易歸入比賽的帳戶,其他的帳戶就像垃圾桶一樣;於是,偉大的“交易紀錄”就如此誕生了。對於一般大眾來說,交易競賽可能是一場騙局。

《操作生涯不是夢》第二章 群眾心理 ---4

15.市場群眾與你
市場是一個組織鬆散的群眾,其成員針對未來的價格漲/跌下賭注,由於每個價格都代表交易當時的群眾共識,每位交易者實際上都是針對群眾的未來情緒下賭注。群眾始終擺盪於冷漠與與樂觀或悲觀之間,或擺盪於期待與恐懼之間。大多數人們都沒有辦法遵循交易計划,因為群眾會影響他們的感受,想法與行情。
多頭與空頭在市場中交戰,你的投資價值也隨之起伏。這一切都取決於陌生群眾的行為。你不能控制市場,僅能夠決定是否進場或出場,以及進/出場的時機。
一旦建立部位之後,大多數的交易者都會變得過度敏感。群眾的情緒將遮掩他們的判斷能力。這些由群眾中所衍生出來的情緒,使交易者背離原先的計划而發生虧損。
專家們對群眾的看法
一位蘇格蘭的律師Charles Mackay在1841年出版Exraordie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odness of Crowds,這可以說是群眾心理學的經典作品之一,作者在書中描述幾個群眾狂熱的事件,包括:1634年發生於荷蘭“郁金香狂熱”與1720年發生於英格蘭的“南海泡沫”。
郁金香狂熱起始於郁金香花球的多頭市場,長期的大多頭行情,使荷蘭人相信郁金香價格將持續上漲。許多人捨棄原來的事業,轉而從事郁金香的種植、交易或經紀工作。銀行接受郁金香做為抵押擔保,更進一步增長投機活動的熱度。最後,恐慌性的賣出澆熄了群眾的狂熱,許多人因此而破產,整個國家為之撼動,Mackay嘆息道:“人們在群眾中變得瘋狂,卻必須單獨而緩慢地恢復清醒。”
法國的哲學家與政治家Gustave Leboo在1897年出版《群眾》一書,這是有關群眾心理的最佳書籍之一。今天閱讀這本書,交易者可以在一世紀之初的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像。
LeBOn在書中寫道,當人們聚集為群眾,“不論其成員是誰,不論他們的生活形態、職業、個性或知識水準的分歧程度如何,只要他們融入群眾之後,便會受制於某種集體心智,這使他們的感受、思緒與行為都完全不同於獨處狀態的感受、思緒與行為。”
一旦加入群眾,“人”就改變了。他們變得更輕信與沖動,急於尋找領導者。行為是出自於情緒的反應而不是智識的思考,個人融入群眾之後,獨立思考的能力將顯著降低。
根據1950年代美國一些社會心理學家所做的實驗顯示,在群眾之中與獨處的情況之下,人們的思考截然不同。舉例來說,在紙張上畫兩條線段,某人在獨處的情況下可以輕易辨識何者的長度比較長。可是,當他處在群眾中,如果其他的成員故意指出錯誤的答案,他也會順從大家的意思。這些受過大學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竟然相信陌生人的看法而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處於群眾之中,人們相信其他的人,尤其是相信群眾的領袖。Theodore Adorno與其他社會學家在他們的兩巨冊研究報告《美國士兵》中指出,個別士兵在戰鬥中所發揮的拼勁,最主要是取決於他與班長的關係。如果一位士兵信賴他的領導者,將會追隨領導者赴死。一位交易者如果相信他所追隨的趨勢,將堅持虧損的部位到帳戶被勾銷為止。
弗洛伊德認為,群眾聚集的向心力,是其成員對於領袖的忠誠感,我們對於群眾領袖的感受,是源自於孩童時期對於父親的觀感----這是由信賴、權威、害怕、尋求肯定與潛在叛逆等需求混合而成。當我們加入群眾之後,思考模式將退化到孩童時期的水準。群體一旦缺失領袖,將不能聚集而分崩離析。這可以解釋恐慌性的買進與賣出。當交易者突然發覺所追隨的趨勢捨棄了他們,將恐慌性的拋出部位。
群眾的成員偶爾可以捕捉一些趨勢,但仍然逃不過趨勢反轉的魔掌。當你加入一個群體,你的行為就像跟在父親身後的小孩,市場完全不關心你的死活,成功的交易者必須獨立思考。
為什麼加入群眾?
自從有歷史以來,人們就是基於安全的理由而加入群眾。當一大群獵人遭遇到一隻凶猛的老虎,他們大概都可以存活,在這種情況下,單獨的獵人可能沒有什麼機會。獨行者經常遭遇不測,他們的後代也比較少。群體比較可能存活,所以這種加入群體的沖動,似乎已經成為人類遺傳的一部分。
我們的社會鼓吹行為自由與意志自由,但在文明的表象之下,我們的血液中仍然蘊含著原始的沖動。我們希望在群眾的庇護下尋求安全感,希望接受英明的領導。情況愈不確定,加入群眾接受領導的欲望也就愈強烈。
華爾街雖然沒有凶猛的老虎,但你還是擔心財務上的存活機會。這種恐懼感非常真實,因為你不能控制價格的變動,投資價值的增減,完全取決於陌生人群在買進與賣出,這種不確定感讓絕大部分的交易者期盼領導者的指引。
你可能在非常明智的情況下決定做多或放空,但建立部位之後,群眾就像鬼魅一樣地糾纏你。有幾個現象特別值得注意,它們代表你已經被群眾所牽動,不再是明智的交易者。
當你緊盯著報價熒幕,價格每出現有利的跳動,就覺得興奮;價格每出現不利的跳動,就覺得沮喪。這代表你已經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你寧可相信市場大師而不信賴自己,並沖動地追加虧損部位或進行反轉,你恐怕有了大麻煩。當你不再遵循原來的交易計划,顯然已經被卷入群眾的洪流之中,一旦察覺這種情況,想辦法恢復清醒;如果實在不能冷靜下來,暫時退出市場。
群眾心理
在群眾之中,人們將呈現原始的本能,急於採取行動。群眾的心理很單純,但受制於強烈的情緒。例如:恐懼、得意、緊張與歡樂。群眾擺蕩於害怕與愉悅之間,或是恐慌與狂喜之間。一位科學家在實驗室裡或許十分冷靜而理智,但在歇斯底里的市場中,他可能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決定。不論處身在擁擠的號子,或是在偏遠的山頂,群眾始終環繞在你的四周。如果讓其他人影響自己的交易決策,你已經喪失成功的機會。
對於團隊的忠誠,這是軍隊生存的必要條件,參加工會或許可以幫你保住飯碗。可是,在市場中,沒有任何的團體可以保護你。
群眾的力量絕對不是你所能夠抗衡:不論你多麼精明,都不可以嘗試與群眾爭論。你只有一個選擇----加入群眾或獨立行動。
許多交易者經常覺得異常迷惑,為什麼當他們放棄虧損的部位之後,行情總是立即反轉。這是因為群眾的成員都受制於相同的恐懼感----每個人都在相同的時間拋出部位,一旦拋售的賣壓結束之後,行情除了上漲之外無處可走,市場再度籠罩在樂觀氣氛中,群眾又變得貪婪,又形成新一波的買進熱潮。
群眾僅有原始的本能,所以你的交易策略應該很單純。設計一套致勝的交易方法,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學問,如果交易發生不利的發展----立即認賠走路,嘗試與群眾爭論,絕對得不償失----只要利用你的判斷力,決定什么時候加入群眾什么時候離開。
面臨沉重的壓力,你會傾向於放棄獨立的自我,這是人類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天性。建立交易部位之後,你會產生一股融入群眾而請求庇護的慾望,並因此而忽略客觀的交易訊號。所以,在建立部位而成為群眾的一分子之前,你需要發展交易系統與資金管理法則,它們代表你所必須嚴格遵守的個人理性決策。
誰是領導者?
當價格呈現有利的走勢,你可能興起一股按耐不住的喜悅。當價格朝不利方向發展,你可能覺得忿怒、沮喪與恐懼,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行情隨後將如何演變。當交易者承受壓力或受到威脅,他們加入群眾,遭受情緒的摧殘與鞭撻之後,他們開始喪失獨立的自我,開始模仿群眾之中的其他成員,尤其是群眾的領導者。
小孩子受到威脅時,希望父母告訴他們怎么辦。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態度轉移到老師、醫生、牧師、老板與各式各樣的專家。交易者的救助對象是市場大師,交易系統的推銷者,新聞媒體的專欄作家與其他的市場領導者。可是,如同Tony Plummer在《群眾心理與走勢預測》一書中所指出的,市場的最主要領導者是價格。
價格是市場群眾的領導者。世界上每個角落的交易者都密切注意價格的一舉一動。價格似乎向我們說道:“追隨我來,我將指引你致富之道。”許多交易者自認為很獨立,但很少人了解我們多麼留意群眾領導者的行為。
有利的趨勢就像是堅強而和藹的父母,他們招呼你享用一餐美食,你則深怕錯失機會,不利的趨勢就像嚴厲而打算懲罰你的父母,籠罩在這類的感受中,當然會忽略那些招呼你出場的客觀訊號。你或許還希望掙扎違抗,討價還價或請求原諒,但忽略了唯一的理性行為----接受損失,認賠出場。
獨立
你應該預先準備詳細的交易計划,不要隨著價格跳動起舞。書面的計划更有幫助,你必須明確知道,在什么條件下進場與出場。不要在交易時段內擬定決策,因為當時最難以抗拒群眾的誘惑。
唯有當你從個人的角度思考與行為時,交易才有成功的機會。不論任何的交易系統,其中最脆弱的一環都是交易者本身,沒有交易計划或背離交易計划,都將注定失敗的命運。交易計划是由理性的個人所擬定,沖動性的交易則是群眾成員的特色。
在交易這行中,你必須留意自己,觀察自己的心態變化,寫下你進場的理由與出場的準則,包括資金管理法則在內。如果有任何的未平倉部位,便不可以修改計划。
賽琳是希腊神話中的水妖,她們以美妙的歌聲吸引水手們跳入海中淹死。當奧德塞希望聽賽琳唱歌時,讓水手們把他綁在桅杆上,而水手們的耳內則塞進石蜡。奧德塞可以聽賽琳唱歌而不需付出生命的代價,因為他被綁在桅杆上,交易的情況也是如此。你應該預先把自己綁在交易計划與資金管理法則的桅杆上。當群眾向你揮手時,才不至於被卷入洪流之中。

《操作生涯不是夢》第二章 群眾心理 ---5

16.趨勢的心理學
每個價格都是全體市場參與者對於價值所達成的一種瞬間共識,它代表某交易對象的最近價值投票結果。任何交易者都能夠進場買進或賣出,藉以表達他的看法,或者拒絕在當時的價位進行交易。
價格走勢圖上的每支線型,都代表一場多/空的對決。當多頭氣盛時,他們積極買進而推高價格。當空頭氣盛時,他們積極賣出而壓低價格。
每個價格都反映市場全部交易者的行動或缺乏行動,價格走勢圖是一扇視窗,藉以觀察群眾的心理架構,當你分析價格走勢圖時,相當於是分析交易者的行為,技術指標可以讓這項分析更客觀。
技術分析是一門社會應用心理學,其目標是辨認群眾行為的趨勢與變化,然後擬定明智的交易決策。
強烈的感受【BINGO 收集整理】
價格為什麼上漲?因為買盤多於賣盤。這是最常聽到的答案,但並不正確。在任何的市場中,類似如股票或期貨等交易工具,買進與賣出的數量都一定相等。
如果你希望買進1口瑞士法郎的契約,必須有人賣給你。如果你希望放空1口S&P500契約,必須有人向你買進。在股票市場,買進與賣出的股數一定相等。在期貨市場,多頭與空頭部位的契約也一定相等。價格之所以發生漲/跌,這是因為買/賣雙方的貪婪與恐懼情緒發生強度上的變化。
上昇趨勢中,多頭覺得樂觀,不在意多支付一點。多頭願意在高價買進,因為他們預期價格將更進一步走高。反之,在上昇趨勢中,空頭覺得緊張,僅同意在較高的價格賣出。當貪婪而樂觀的多頭,遇上憂慮而保守的空頭,行情將上漲。他們的感受愈強烈,漲勢愈凶猛。唯有當足夠數量的多頭喪失追價的熱忱,漲勢才會停頓。
當價格下滑,空頭覺得樂觀,低價放空不會覺得手軟,多頭非常擔心,僅願意逢低買進,只要空頭覺得自己是勝利的一方,他們就會繼續在低價賣出,於是趨勢持續下降。唯有當空頭轉趨謹慎而不願在低價賣出,跌勢才會停頓。
上漲與下跌
極少交易者是屬於純理性的動物。市場中充滿情緒化的活動,大部分的市場參與者都是憑著直覺反應。恐懼與貪婪的浪潮,都將席卷多頭與空頭。
行情之所以上漲,這是因為多方貪婪而空方恐懼,多頭通常希望低價買進。可是,當多頭的感受非常強烈時,錯失機會的憂慮將大於低價買進的欲望。只要買方的貪婪程度足以因應賣方的需求,價格將持續上漲。
漲勢的勁道,取決於交易者的感受。如果買方的感受僅稍強於賣方,則漲勢很緩和。如果買方的感受遠強過賣方,漲勢比較猛烈。技術分析者的工作,是判斷買方的氣勢何時轉為強勁,何時開始喪失銳氣。
上昇行情中,空方覺得陷入困境,既有的獲利逐漸消失,甚至轉盈為虧。當空方覺得恐慌而急於回補,價格將呈現飆漲的走勢,就情緒的強弱程度來說,恐懼遠勝過貪婪,由空頭回補所驅動的漲勢非常可觀。
行情之所以下跌,這是因為空方貪婪而多方恐懼。空頭通常希望高價賣出,但當他們預期下檔空間很大時,絕對不介意向下一路放空。恐懼的買方僅願意低價接手,只要賣方願意接受買方的條件而低價拋空,跌勢將繼續發展。
當多頭的獲利逐漸演變為損失,他們開始恐慌,願意在任何價格賣出。一旦他們急於脫手,買進價格將一路下滑。如果發生恐慌性的賣出,市場的跌勢將非常可怕。
趨勢的領導者
忠誠是群體凝聚的黏著劑。弗洛伊德認為,群眾成員與領導者之間的關係,類似於小孩與父親。群眾的成員認定領導者將根據他們的行為好坏而給予獎勵或懲罰。
誰領導市場的趨勢?曾經有某些個人嘗試控制市場,但通常都沒有好下場。以1980年代的白銀多頭行情為例,它是由德州的韓特兄弟與其阿拉伯的盟友共同領導。結果,韓特兄弟宣布破產,當他們前往法庭時,甚至僅能夠搭乘地鐵。市場大師經常可以領導趨勢,但維持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市場循環(參考第6節)。
英國的交易員Tony Plutiler在《群眾心理與走勢預測》一書中提出創新性的觀點。他指出,價格本身的功能,便是扮演市場群眾的領導者。大多數的交易者都密切注意價格的變化。
在有利的價格走勢中,贏家覺得受到獎勵;在不利的價格走勢中,輸家覺得受到懲罰。充滿喜悅的群眾成員並不了解,當他們專注於價格時,他們創造了自己的領導者。那些在價格振盪中感到迷惑的交易者,他們創造了自己的偶像。
當趨勢上昇,多頭覺得自己由慷慨的父母手中得到獎勵。上昇趨勢持續愈久,他們覺得愈自信。當小孩的行為受到獎勵時,他們將保持既有的行為。當多頭繼續時,他們將追加多頭部位,新的多頭也紛紛進場,空頭覺得自己因為放空而受到懲罰,他們開始回補,加入多頭的陣營。
多頭愉快地買進,空頭慌張地回補:於是,價格愈攀愈高,買方覺得受到獎勵,賣方覺得受到懲罰,雙方都呈現強烈的情緒,但很少交易者了解,他們正在創造上昇趨勢,正在創造自己的領導者。
最後,價格發生振蕩----市場突然涌現龐大的賣壓,而且沒有足夠的買盤可以吸收。於是,上昇趨勢頓挫,多頭覺得很委屈,就像小孩在餐桌上莫名其妙被父親痛揍一頓,但空頭覺得備受鼓勵。
價格振盪,散播上昇趨勢的反轉種子,即使行情可以再拉昇而創新高價,多頭已經心存疑慮,空頭陣營轉趨樂觀,這使得上昇趨勢隨時可能反轉。數種技術指標開始發出頭部的訊號,這稱為“空頭背離”(參考第28節);換言之,價格雖然創新高,技術指標的高點卻下降而低於前一波漲勢的高點,空頭背離代表最理想的放空機會。
當趨勢下降,空頭覺得自己是好小孩,因為聰明乖巧而得到獎勵,他們愈來愈自信,追加部位。價格持續下跌,新的空頭紛紛進場,大部分的人都贊美贏家,金融媒體不斷訪問空頭市場的空頭“明星”。
下降趨勢中,多頭發生虧損。這使得他們覺得受到懲罰,於是拋售部位,很多人都轉而皈依“空門”。這些賣壓將造成價格進一步下跌。
經過一陣子,空頭愈來愈有信心,多頭愈來愈沮喪。突然之間,價格發生振蕩的走勢,市場的賣單忽然被買單所消化,價格回昇。現在,空方覺得自己是餐桌上挨揍的小孩。
價格振盪所散播的下降趨勢反轉種子終於萌芽了,因為空頭愈來愈害怕而多頭愈來愈大膽。一旦小孩子開始懷疑聖誕老人的存在,他很難再被這種信念哄騙,即使空頭能夠再取得上風而創新低價,但數種技術指標開始發出底部的警訊,這稱為“多頭背離”:換言之,價格雖然創新低,技術指標的低點卻上昇而高於前一波跌勢的低點,多頭背離代表最理想的買進機會。
社會心理學
個人擁有自由的意志,所行所為很難預料。群眾的行為比較單純,相對容易預測。當你分析市場,分析的對象是群眾行為,你需要辨識群眾的走勢與方向的變動。
群眾會把我們卷入,遮掩我們的判斷力,對於大部分的分析者,他們已經陷入分析對象的情緒中。
漲勢持續得愈久,愈多的技術分析者陷入多頭的情緒中,忽略危險的徵兆,不能掌握趨勢反轉的訊號。跌勢持續得愈久,愈多的技術分析者陷入空頭的情緒中,忽略趨勢轉多的征兆。所以,市場分析必須準備書面的計划。我們必須預先決定觀察哪些指標,如何解釋它們。
場內交易員利用數種工具來追蹤群眾感受的性質與強度。他們觀察群眾如何突破最近的支撐與壓力,留意場外注入的“單子”如何隨著價格變動而反應。場內交易員傾聽營業大廳內喊叫聲的緩急高低變化。
如果你不是在場內進行交易,需要利用一些其他的工具來分析群眾的行為。你的價格走勢圖與技術指標將活生生地反應群眾心理。一位技術分析者相當於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通常配備著電腦。

《操作生涯不是夢》第二章 群眾心理 ---6

17.處理與預測的對照
某次的講習會中,我遇到一位肥胖的外科醫生。他告訴我,近三年來,他在股票與選擇權交易中,損失了25萬美金。我問他如何擬定交易決策。他有點不好意思地指著自己的大肚子(譯按:代表直覺)。他憑著感覺下賭注,利用專業收入來維持這項嗜好。“直覺”有兩種運用方法:一是基本分析;另一是技術分析。
主要的多頭與空頭市場,都是來自於供/需面的基本變化,基本分析者將研究作物的收成報告,分析“聯邦準備銀行”的措施,追蹤產業的設備使用率,以及其他等等。即使你可以完全掌握這些因子,交易還是可能發生虧損,因為你可能誤判中期與短期的趨勢。中期與短期的趨勢,主要是取決於群眾的情緒。
技術分析者相信,價格將反映市場所知道的一切事物,包括基本面的因子在內。每個價格都代表全部市場參與者----大型的商業玩家,小額的投機客、基本面的研究者、技術分析者與賭徒----對於價值的共識。
技術分析是一門群眾心理學,同時具備科學與藝術的成份,技術分析者採用許多科學的方法,包括:對局理論,或然率,周期分析、模擬與其他種種的數學概念,許多技術分析者還透過電腦處理復雜的指標。
技術分析也包含藝術的成份。價格走勢圖將發展為各種形態與排列。當價格與指標發生變動,它們將呈現韻律與模式,張力與美感,幫助你判斷市況與如何交易。【BINGO 收集整理】
個人的行為非常復雜,看法分歧而難以預測。群眾的行為很單純,技術分析者是研究市場群眾的行為模式或形態。當察覺某種過去所曾經發生的形態時,他們進場交易。
意見調查
政治上的民意調查是技術分析的理想典範。技術分析者與民意調查者都嘗試判讀群眾的心態。民意調查者是追求政治利益,技術分析者是追求財務利益。政客們希望知道自己當選的機會,他們向選民許下承諾,然後透過民意調查來判斷勝選的可能性。
民意調查採用許多科學的方法:統計學、抽樣理論與其他。可是,訪問與問卷調查的編排,其中涉及許多技巧:他們必須宣傳所屬政黨的情緒性基調。民意調查結合了科學與藝術的成份。如果某位民意調查者宣稱自己是純粹的科學家,你不妨問問他,為什麼美國的每家主要民意調查機構都分屬於民主黨或共和黨。真正的科學不分黨派。
一位市場技術分析者必須超越黨派的認同感,不可以偏向多頭或空頭,僅是追求真理,偏多的分析者看著價格走勢圖,心中想著:“我應該在什麼地方買進?”偏空的分析者看著同一份價格走勢圖,心中卻想著:“我應該在什麼地方放空?”一位頂尖的分析者不會預先設定多/空的立場。
有一個小技巧可以幫助你偵測多/空的偏頗立場。當你覺得應該買進時,把走勢圖顛倒過來再分析一次,看看它是否代表賣出的機會。如果圖形顛倒之後,看起來還是應該買進,那你必須設法剔除系統中的多頭偏頗。如果圖形不論正著看或反覆瞧,都代表賣出的機會,那你必須處理其中的空頭偏頗。
水晶球
大多數的交易者都會由個人的角度看待價格波動。當他們賺錢時,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到處炫耀吹噓。如果行情發展不順利,他們覺得自己是受到懲罰的小孩,盡可能掩飾虧損,他們臉上的表情,可以透露心中的情緒。
許多交易者認為,市場分析的目的是預測未來的價格。在大多數的領域內,業餘者要求預測,但專業者僅要求處理資訊,然後根據機率分配擬定決策。以醫療為例,當一位病人送進急診室,胸口插著一把尖刀----家人通常只有兩個問題:“他是不是有救?”與“什麼時候可以出院?”他們希望醫生提供預測。
可是,醫師不預測----當問題發生時,他處理問題。第一個工作是預防傷者因為痛苦而死亡。他給傷者一些鎮痛劑,然後開始輸血,將胸口的刀子移開,縫合受損的器官。接著,他必須預防傷口感染。他觀察復原過程中的發展,採取一些措施防止並發症。他是處理----不是預測。如果病患的家人要求他提供預測,醫生或許會表達他的看法,但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在交易中獲利賺錢,你沒有必要預測未來。你必須由市場中採集資訊,衡量多頭或空頭的力量,判斷誰居主導地位,評估當前的趨勢是否會持續發展。你需要採取保守的資金管理方法,目標是長期的生存與利潤的累積。你必須留意自己的心態變化,不可陷入貪婪或恐懼的情緒中。一位交易者若能夠辦到這些,他成功的機會大於任何的預測。
判讀市場,管理自己
交易時段內,將有無數的資訊流入市場。價格的變動,可以告訴我們多/空對決的現況。你的工作是分析這些資訊,並將賭注押在主導行情的一方。
戲劇性的預測僅是一種行銷的伎倆。那些靠交易建議過活的人都知道,準確的預測可以吸引客戶,錯誤的預測很快就會被淡忘。當我正在編寫本章時,電話鈴響了。有一位目前運氣不太好的著名市場大師告訴我,他在某個農產品市場中發現一個“畢生難忘的買進機會”,他要我籌一些錢,並承諾六個月之內有一百倍以上的獲利!我不知道有多少笨蛋上他的鉤,但一般大眾總是偏愛這類戲劇性的預測。
當你分析行情時,不妨運用一些普通的常識。如果某種發展讓你覺得困惑,不妨對照市場以外的日常事件。舉例來說,假定兩個市場的技術指標同時出現買進訊號,買進訊號出現之前,某個市場發生重大的跌勢,另一個市場僅小幅拉回。你願意買進哪一個市場?你可以對照一種情況:某個人由高處跌下來,如果他是由幾個台階的高度跌下來,頂多拍掉身上的灰塵,馬上又可以往上跑。如果他是由三樓的視窗摔下來,短時間內恐怕不能活蹦亂跳;他需要修養。價格一旦發生大跌的走勢,通常很難立即大漲。
成功的交易奠定於五根支柱。你需要分析多/空之間的力量差異,你需要採取理想的資金管理法則,你需要自律的規範。嚴格執行預定的交易計划。避免被卷入市場的激情中。

台長: 期指贏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