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10 17:07:14|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温暖来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关于人在外国的感受,虽然我已经被排除在外,;-),但是我想还是有一定的类似经验的,所以在这里唠叨两句。哈妹妹她们在外学习,我是先在外学习然后在外工作生活的,马铃薯哥哥是德国人。
在国外生活的最大感受是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应,倒不是因为语言问题,而是在最日常的琐事里,比如说饮食。我现在是一家两制,我自己煮自己吃,如果他想吃,欢迎欢迎,但是他可以参与,但是我不强制他改变。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一直很和谐,没有东风压倒西风的问题。其实绝大部分外国人是喜欢吃中餐,但是要求他们天天吃中餐就不行了,就象我们偶尔吃吃西餐换个口味一样。
生活态度也有关系。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碰到过很不友好的外国人,大家至少都能和平共处,倒是听到过中国人在背后不客气的猜测和议论,以为我为了钱财名声德国国籍等和马铃薯哥哥结婚,对于同胞的揣测我只能一笑置之,因为马铃薯哥哥出身名门而且属于富商之类的人群,所以这些猜测也很正常。但是你自己要把握得住,慈禧太后评论曾国藩的话被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那就是:‘曾某人在乱极之时定得住,靠的是理学功夫。’我也是一个在乱极之时定得住的人,这就是自信的来源,我们在异国他乡谋生的人,需要这一点‘定’的精神。然后你就知道应该学会宽容,尤其是对自己的同胞,反张爱玲的话说,因为慈悲,所以懂得,所以理解,所以宽容。
学习当地语言是一个很有趣的任务,还可以和很多来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人混在一起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人面,都是乐趣。西班牙语我不会,但是马铃薯哥哥会,听他讲的时候觉得这语言真浪漫好听,比罗里罗唆的法语强多了。;-)我们在西班牙旅游,都靠他包打听了。
当年到英国的时候才19岁,在研究院里呆了两年,学会了待人接物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度,到美国时22岁,在买卖提呆了三年多,学会了强悍凌厉的攻击胜于退让保守,但是也还是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度,所以能够在乱的时候还保持心里的宁静和平衡,后来的工作,都是真刀真枪的对决,这时候才知道,学习是多么的宝贵,能够学习的人是多么幸福,因为每一天都在为明天打基础。所以,不要放弃学习,并且善于学习,从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人你都可以有所学习。
至于和外国人的婚姻,因为没有与中国人的婚姻作为参照,所以只能说一点感觉。我的感觉是,相信爱情坚持爱情。很多中国同胞在看到涉外婚姻是想东想西,但是很多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想到爱情,这个很可悲。记住一点:婚姻必须是,也唯一于,爱情。其他的可以做参考,比如经济基础教育背景家庭成员等,但是这些都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必须是爱情。
还有别的一些想法,今天很忙,因为明天要回国了,所以简要说一下:
1,多读书,培养爱看书的习惯
2,善待自己
3,记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有自己的民族归属感
4,宽容、有分寸、有激情,培养自己的爱好(我喜欢种玉米蔬菜等)
5,‘慎独’,能够独善其身,然后兼济天下
6,出来以后经常往家里打电话,安慰父母。
-------------------------
东拉西扯,妹妹随便看看吧,仅供参考。


台長: 东方的蓝鸽子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