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8 04:00:00| 人氣1,720|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康德:名哲學家1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康德



康德全集

【圖博館】:緣現論(3)  6、KANT

  (1)張力性格
康德在《實行理性批評》(本書將一般使用的實踐、批判稱之為實行、批評)雖一再強調道德的義務是律令而非個人的性好,但吾人卻可從其著作中深深感受到他的張力性格,會如此的深層原因是人的絕對性需求本能和耶教傳統下人的有限性教義。前者使康德產生一種衝動去追求客體永久性--視實在物、數學、時空、形上學、道德律令、自然美崇高美、自然及人的目的性等等均是具有普遍必然性。但人的有限性又迫使他,否定人的感性、悟性、理性及其他各種思惟能力均有能力觸及物自身,因人無智的直覺。他會如此否定的表層原因是他的知識論使然,但深層的原因是如果人有智的直覺,那所有他處心積慮批評甚至抹黑的形上超驗論者、道德和宗教的狂熱者,不就可名正言順地突破康德的批評!康德的此種張力,雖避開了部分偏執狂的誘惑,但也產生了尼采所批評的「性虐待狂」。不過真正的問題是他的立論能否成立。
  (2)意圖、目的及方法
康德是個思想上而非行動上的巨人,這可從他上課的資料內容全是傳統哲學,和坦然的服從宗教法的嚴厲制裁看出(一六五p2、414)。他在一七八三年坦承,休姆對形上學的批評打破了他對獨斷論的迷夢(一六七英5中244)。當然休姆是視形上學為要扔入烈火的東西,而康德則視形上學和數學、科學一樣具有絕對性的先天綜合判斷(一六六英54中38)。所以康德雖接受洛克以來感覺論者的一些主張,但他的意圖是如何替數學、科學、形上學找到一絕對可靠的基礎(一六七英24中267)。並且將人的各種認知能力予以定位,這就是《純粹理性批評》末尾所提,理性所關心的有--我能知道什麼?我應做什麼?我可期望什麼?(一六六英635-6中571-2)。
  就因康德哲學有巨大的張力,故少有人不背叛他(如黑格爾、牟宗三),也造成表面上康德賦予自然客體其有物自身和內在目的性,但又認為人的感性只能認知自然的表象,自然的內在目的性只能在人的目的性--善意志--人生唯一的絕對價值下,才能有其最終目的(一七一英371中352)。如此,他的一切批評似乎只為實行理性鋪路,但在張力性格下又提出「惡格準」且反對實行理性有直覺能力可觸及物自身。
  (3)知識論
康德認為一切知識皆始於但非皆來自經驗,若無對象激動感官產生表象,並促使悟性聯結或分離這些表象,則知識根本不可能形成(一六六英41中27)。他稱此種由對象激動用以接受表象的能力是「感性」(sensibility),並稱此種直接與對象接觸以取得知識的方法為「直覺」(intuition)。而稱將感性得來的表象思惟成概念並依原理合分概念的能力為悟性(under-standing)。「理性」(reason)則是在原理下保持悟性統一的能力,並限定理性只能應用於悟性,不能直接應用於經驗(一六六英65,303-4中50,257-8)。因感性直覺沒有將雜多聯結統一的能力,故需一種能將雜多的表象綜合統一的我思,即「統覺」(apperception)。而全然異質的感性表象與悟性概念之間需以「圖型」(schema)來連結。在《判斷力批評》康德提出了他有名的實應然二分說,他認為吾人全部的認知能力只有二種,一是對自然現象產生概念和理論的悟性,一是對智性界實行的實行理性,且二者絕對分隔,只能以判斷力為中介(一七一英11-3中9-11)。但此種以判斷力結合二分的立論,因康德對道德目的地優先性之強調,而無法自圓其說(一七三p45。)
  (4)《純粹理性批評》
在進入《純粹理性批評》的細部析判之前先釐清康德的先後天等用語。
先天(prioi),指離一切經驗而獨立自存的知識。
後天(posteriori),指經驗性的知識。
純粹(pure)指先天且未雜有任何經驗的知識。
先天判準,指普遍必然性即絕對(以上見一六六英42-3中27-8)。
分析命題,指謂詞在主詞內,不能增加新知識的命題。
綜合命題,指能增加新知識的命題(英48中33,本小節未加書號者為一六六)。
  由上分析可知康德不像一般以經驗實證與否來區分綜合或分析命題,而是以能否增加知識,因此只要必須以增加新知方式才能得到且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題,他皆稱之為先天綜合命題,這也是為何數學、科學、形上學均是先天綜合之因。他的論證如下:一、一切數學命題皆是先天綜合的,他的理由是,比如7+5=12中的「7+5」此一概念只有二數之連結,至於連結的結果是何數需來自經驗的直覺,單靠分析得不到「12」。(顯然的此理由不通,除去各派數學哲學觀點不一不論,數學結論大多並非來自經驗直覺。)二、一切純粹自然科學是先天綜合的,他以「在物質界的一切變化中,物質的量永久不變」為例,認為從物質概念的分析中得不到永存性,需先天地加入,所以是綜合的。三、形上學也是先天綜合的,因形上學會增加先天的知識(英52-4中36-8)。
  康德稱「一切先天的感性的原理」為先驗(transcendental)感性論,相對地「純粹思惟的原理」為先驗邏輯論(英66-7中51)。他認先驗感性論的要素只能有空間與時間,他的理由是:一、空間是一切外感作用的前提,所以非由經驗而來的先驗概念。二、空間是一切直覺的必然的先天表象,吾人能思惟空間為空無對象,但不能想像空間不存在。三、空間是無限的,無一概念能思惟包有空間,故空間是絕對、客觀、實在的先驗綜合的純粹直覺而非悟性的概念,也非物自身,因空間並不屬於對象本身。假使抽去直覺的所有主觀條件後空間後,空間對吾人而言便無存在的意義,也就是空間是感性的主觀條件是吾人外感的先決條件。同理,時間也是先驗感性的,只不過它是吾人內感的先決條件(英71-7中55-60)。
  而先驗邏輯論又可分成:一、先驗分析論,只是分析悟性和理性而不越界。二、先驗辯證論,則是批評「試圖越界,想藉純粹悟性、理性對對象的判斷、肯定、否定來產生知識」,這是一種辯證的幻相(illusion)(英98-101中79-81)。此種越界的先驗是為超驗(transcendent),超出一切可能的經驗,從而好像是涉及了物自身(一六七英58中307)。康德在《純粹理性批評》對以下三種超驗的批評:1、我之實體。2、世界之有無始有無界,世界之實體,必然與自由,世界有無最高存有。3、神的存在(英569中511)。但不只傳統形上學是種超驗,舉凡一切試圖越界者均是,他在《單就理性範圍內的宗教》就將宗教道德的超驗幻相分成四種:A、狂熱,指將內在想像視為實際經驗。B、迷信,指相信外在的奇蹟。C、幻覺,指超自然的神秘幻覺。D、魔術,指企圖運用魔術控制超自然。(一七二p48)。
  相對於亞氏將範疇界說成存有的實體與屬性之種類和關係,康德的範疇是指悟性將雜多的表象統攝在一意識的條件(英160中111),與感性條件的時空相比,時空只在感性中才有真實性,範疇則是思想形式(雖非客觀的實在)其真實不須依賴感性(英162-3中114)。同理,自然法則不存在於現象中,必須與悟性及其先天的形式(即範疇)相結合而存在,故法則屬於範疇。亦即法則只存在於主觀悟性內,現象僅為事物的表象且只存在於感性的主觀內,至於現象的物自身則不可知(英172中123)。
  分析完〈先驗感性論〉、〈先驗分析論〉,接著進入〈先驗辯證論〉。
  康德批評「我之實體」的方法是先自設出實體論的論證:
大前提。凡被思惟為主體者,只能作為一主體而存在,此即實體。
小前提。一思惟的存有,就其本身來看只能被思惟為一主體。
結 論。所以思惟的存有是作為一實體而存在。
康德認為上述三段論證犯了中詞意義含混的謬誤,因大前提的主體是直覺所給予,而小前提的主體則是思惟和意識統一的概念(英371中286)。估且不論康德自設的稻草人存在與否,他用以批評中詞意義含混的判準--感性直覺與悟性概念二分的預設--並非什麼普遍必然的真理。
  康德以二律背反(antinomy)分質、量、關係和樣式四類來批評主張世界有始無始等論者:
  質是處理世界有限無限的問題(英396-8中343-5)。
正方主張:一、世界在時間上有開始。二、空間上有界限。
證明:1、時間如無始,則表示世界已經過了無限系列,但無限的時間不可能過去,故有開始。2、空間如無界限,則世界為一無限的部分之總和,要完成無限的總和需要一無限的時間,但這不可能,故有界限。
反方主張:一、世界在時間上無開始。二、世界在空間上無界限。
證明:1、時間如有始,則開始之前有一「世界尚未存在的空無時間」,但此一空無時間不可能產生任何事物,故無開始。2、空間如有界限,則此世界存在於一「無限界的空無世界」中,但與「空無世界」不可能產生任何有對象的關係,故無界限。
  量是處理世界有無實體的問題(英402-4中348-350)。
正方主張:世界的一切複合實體皆由單一部分組成,故除單一事物外無他物存在。
證明:如複合的實體不包含單一部分,則若將複合物由思想中除去,這樣便無任何實體存在。因此,或不能將複合物除去,或除去後留單一部分。就不能除去而言,複合因非實體的必然關係,亦即複合物並非實,但此與「複合實體」主張相違。就能除去而言,可知單一部分為實體是先於複合實體。
反方主張:世上沒有包含單一部分的複合物,即世上無單一實體存在。
證明:如複合物含單一部分,因一切外在關係只能在空間中發生,如此一來空間就含有許多部分,但在許多部分中不可能含有單一部分,故世界無單一實體存在。
  關係是處理因果律與自由問題(英409中355)。
正方主張:依自然法則的因果律界說,世界一切現象並非都能由自然法則的因果律解釋,所以需假設另有自由的因果律。
反方主張:世上一切事物只能依自然法則運作。
樣式是處理最高存有的問題(英415中361)。
正方主張:世界有一絕對必然的存有為世界的第一因。
反方主張:世界無一絕對必然的存有為世界的第一因。
  康德將以上四組分成數學(量、質)與力學(關係、樣式),他認為數學上的二律背反之正反雙方皆謬,因他們混淆了物自身與現象的分界。物自身無有限無限、可分不可分,而現象只存在於吾人直覺中(英447-8中391-2)。力學上的二律背反,因人同屬智性界和感性界,就智性界而言,人的實行理性要求一不受自然法則限制的自由因果律。同理,世界也必須有一最高存有--神,神只屬智性界。就感性界而言,存在著自然法則。所以力學上的正反雙方可並存(英463、467-8中407、411-3)。
康德以上批評的預設--不矛盾律、感性界智性界二分--並非普運必然的真理,相反的矛盾是存有的實相,所以正方雙方之謬並非因立論相對,而是一種絕對論的表現而已。
  康德批評三種神存在論皆謬,其論證如下:
本體論。康德認為本體論所說的「神是存有」中的「是」(is)「存有」(being)並非實在的謂詞,而只不過是一判斷的繫詞而已,所以說神「是」全能並沒增加任何新東西,這好比商人只在帳簿上增加財富一樣(英504-5中447-8)。
宇宙論。康德認為從偶然的存在推至必然的存有者、從不可無限後退推出第一因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它們也須以本體論的論證為基礎(英510中454-5)。
自然神論。康德認為從世界的混亂、雜多推出一最高存有者是不可能的。即可能,神也只是個世界的建築師,而不能證明神創造了質料、實體(英521-2中465)。
  康德上述的批評如較之前述安、多二氏的論證,可知並不合二氏原意。安氏本體論下的神並非像空想出的錢一樣,更非康德所玩弄的「是」與「存有」,而是和康德的無上律令等一樣真實也一樣虛妄。而多氏的五路論證則是將本體論證等結合在一起的論證,就論證理性而言足以自圓其說,因此論已相信了不可無後退、第一因、神的全知全能等之預設,這好比康德已相信其無上律令等預設等一樣,彼此是不可共量的。以上部分道理早在Hegger,Tilich便已從各自哲學系統立論過,Hegger認為神的存在不是像錢一樣,而是理性下的真實存在(三四六p.274)。Tilich更認為本體論的論証之真義是對神的体驗及信仰,而宇宙論的論証也包含著本體論(三四四p.32-40)。
  (5)道德哲學
康德認為只有善意志(good will)能無條件限制地被稱為善,其他如明智、機智、判斷、勇氣、決斷、節制、權力、財富、榮譽、健康、幸福等均不能稱為善。善意志之所以為善,並非因它所生的效果、或為某個目的,而是它本身就是善(一六八英11中15)。康德對善的界說如較之亞氏、柏拉圖、摩爾、和儒家就可知各絕對論如何強暴「善」。
  順著善意志,康德提出義務論之三命題:一、要想有道德價值,行為必須是依從義務。二、由義務而來的行為並非為了某一目的,而只是依義務自己被決定的格準,而不觸及欲望的對象。三、義務是依尊嚴法則的行為必然性(英17-18中24-5)。格準(maxim)是指道德行為的主觀性普遍法則,而律令(imperative)則是指道德行為的客觀性普遍法則(英38中54)。無上律令指的是在客觀法則下,人的自由意志並非被迫(他律)而是自律地服從絕對善且不能選擇惡(英37、54中53、80)。在此又可看出康德的強暴性,自己被無上律令所迫的是自律,他人的道德主張就是為其他目的之他律。但張力又迫使他認為人有先天地選擇惡格準的性好(一七二p17、24、25、27、28、32)。使他認為最高善(summum bonum)應同時含有德性與幸福,不含幸福的善是不完全的至善(supreme good)。不但如化,他還認為加了幸福的最高善只能在無限的延續中實現,所以主體應有靈魂不朽,為了保證其實現也必須預設有一無私的理性存有即神,但不可將靈魂不朽和神超驗化(以上見一七0英114-5、126、129、133、142中350-1、368、372、376、393)。並且認為耶穌和神也要以律令為判準(一六八英26中36)。神並非為了證明幸福與道德成正比例,而是主觀上為著道德而必需的(一七一英381中362)。
  康德的此種曲行,就牟宗三而言是德性主體的遺失,就韋伯而言是將神工具化,而且有其內在的矛盾,亦即為了保証最高善而存在的神與道德的自律二者相互矛盾(一七四p1663-1676)。由此矛盾也顥示出康德的道德哲學未必如一般所認為的純是義務論而是雜有功利成分的目的論,其因在於康德所處文化氛圍是耶教的宗教而儒家的逍德,更在所處啟蒙運动時代的理牲至上使然。以致康德不可能產生也不会接受牟宗三智的直覺意义下的逍德的形上學(為形上學找尋道德的依据),而將道德局限於實踐理性下的道德底形上學(以形上學的面向來探討道德內容),從而使得道德只具形式規範义,而遺失了其宗教及情性面。對此,康德是以其道德神學和目的王国來弥補,而這二者就担任了類似牟氏道德形上學之角色(三四四p.32-40)。
  (6)美學
康德在《判斷力批評》提出美的四契機(moment):一、鑒賞是對一客體或其表現方法完全無利害觀念的愉快或不快的一種判斷力。二、美是不含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三、美是一對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在一個不具目的表象的對象上被知覺。四、美是不依賴概念而被當作一種必然的愉快的對象(一七一英55、67、90、96中46、55、74、79)。
  崇高(sublime)與美雖同是令人愉快、非感官、非論證的一種判斷力之鑒賞。但美是在有限的對象中,直接地有一種促進生命的感覺。而崇高則是將可怕的、令人敬畏的不快(比如無限大、狂風大浪、高山、……),在經歷了一種瞬間的生命力的阻滯後,立刻繼之以生命力的強烈噴射下的愉快(英101-3,123-4中83-5,102-3)。
  由上分析可知康德的美學著重的是以非功利非概念的判斷力來鑒賞柔美和壯美,而忽略了文藝的諸多內含,比如創作所需的情欲體驗和種種習作,至於非柔美壯美所能包含的其他文藝尤其東方的空靈感,更是非他所知。會如此的根本原因是在他的知識論下 論證理性、實行理性、與判斷力已各有所司。

伊曼努爾•康德  維基百科

伊曼努爾•康德(德語:Immanuel Kant 德語發音: [ɪˈmaːnu̯eːl ˈ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刻地影響了此後的哲學,開啟了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的諸多流派[1]。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2]。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1],被認為對現代歐洲具重要影響的思想家。
  康德一生著述豐厚,其中核心的三帙合稱「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系統且關連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1]。《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被視為現代哲學的開端。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
  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範疇」)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先天的範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他的這個理論結合了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的理性主義,對德國唯心主義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康德的道德哲學理論也十分著名。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生平
德國郵政發行的康德郵票
  海涅在《德國宗教及哲學史概觀》中概括了康德的一生。
記述康德傳記是困難的。為甚麼呢?因為他沒有生活,也沒有事件。他在柯尼斯堡閑靜偏僻的小路上,度過了機械地定規的差不多是抽象的獨身生活。…這個人外面的生活,和他那破壞的、粉碎世界的思想,是奇妙的對照!…思想界偉大破壞者康德,在恐怖主義上,是遠為羅伯士比爾所不及的。[3]
  康德終生恪守書齋,從未參與任何重大的現實鬥爭。縱觀其一生,學術乃是生活中第一大事,餘皆庸常[4]。哲學自然是他至高的成就,不過其研究並不完全以之為主線。他畢生追求真理,不斷改進他的學說,使其更加精確,日益完美[5]。而這個無比豐富的精神世界就體現在個人著述和教學中。
  早年:1724-1746
柯尼斯堡市徽:3塊盾牌象徵克奈普霍夫、柯尼斯堡老城和勒伯尼希特的聯合
File:Alte Universität von Königsberg.jpg
克奈普霍夫島上的柯尼斯堡大學與柯尼斯堡主教座堂
  家鄉
康德是柯尼斯堡最值得驕傲的兒子[6]。然而1724年4月22日清晨5點當他在普列戈利亞河上的克奈普霍夫島(Kneiphof)降生之時[2],這座城市還尚未設立。直至6月13日,島上市鎮才正式與河北岸的柯尼斯堡老城和勒伯尼希特併為一處[7]。
  新城的規模和人口超過了首都柏林,是普魯士王國最大的城市[7]。與東普魯士其他城市一樣,儘管商路繁盛、產業興旺,但是受軍國政策拖累,居民生活困苦[8]。城中大學是波羅的海教育中心[7],在腓特烈•威廉一世治下因大幅削減經費而導致學術水平下降[9]。
  家世
市民來自德語區全境,宗教改革引發遍及歐洲的異端迫害之後,也出現了外邦人[9]。康德的曾祖父就不會說德語,有波羅的海沿岸血統。祖父成為一名皮匠,把手藝傳授給康德的父親喬治,二人都擅長製作皮面馬鞍。喬治移居柯尼斯堡馬鞍匠大街(Sattlerstraße),與同樣出身皮匠世家的康德母親安娜成婚。妻方的其他親屬也從事染色、鞣製、製鞋等皮革相關行業。
  與德國啓蒙運動時期的諸多學者和偉人一樣,康德出身貧寒。康德夫婦一共生育了9個孩子,康德排行第四,但除他之外祇有一個姊姊、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活到成年。他的全家都是虔誠的新教徒,康德在出生翌日就受洗,而且由於其生日是普魯士曆的「以馬內利日」,得到教名以馬內利(Emanuel),並且成為他日後的名字。
  母親對他影響尤其深遠。康德在自傳中寫到:「她為我種下第一粒善的種子,使我的心靈朝向大自然,喚醒並擴大了我的智力,她的教誨對我一生都有極大的影響」。母親很珍視這個身體羸弱的兒子,還引導他皈依虔敬主義。康德在成年後很重視虔誠派的道德修養。
  教育
幼年康德向牧師弗朗茨•阿爾伯特•舒爾茨(Franz Albert Schultz)學習。1732年,康德在母親的支持下進入舒爾茨任校長的腓特烈學院(拉丁語:Collegium Fridericianum),著重接受拉丁文的教育。
  1740年進入柯尼斯堡大學。根據康德自傳,他先是攻讀神學,但是相關的文件已經遺失,無法查證。值此同時,腓特烈•威廉一世駕崩,個人素養很高、較為支持科學的腓特烈二世繼位,普魯士的學術發展面臨專轉機。康德在大學裡面很快對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同時學習了哲學、物理和數學。邏輯與形上學教授馬丁•克努岑向他介紹萊布尼茨和牛頓的學說。
  康德在大學四年級開始撰寫物理學論文,由於母親已經身故,家中財力不支,他經常中斷學業,接受救濟。1746年,康德完成第一篇作品《論對活力的正確評價》(Gedanken von der wahren Schätzung der lebendigen Kräfte)。所謂「活力」(lebendige Kraft),就是動能,康德試圖調解笛卡兒和萊布尼茨的關於動能與速度還是速度平方成正比的矛盾,他建議分情況使用兩個公式。這篇論文沒有選用拉丁語,而是以德語寫成。
  同年,康德父親身故,而他的全部論文都不被克努岑接受,所以康德中斷學業,外出謀生。
  離鄉任教:1747-1756
按照當時德國貧窮大學生的習慣,康德離開柯尼斯堡,在鄉村擔任私人教師。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的時代。諸位大師無不於此積蓄力量,深化研究。
  康德雖然離開故居,卻並未遠遊,始終不曾踏出國境線一步,可是這已經是他一生中離開家鄉最遙遠的時光了。1747年,他先在靠近古姆比年的約德辰(Judtschen),給牧師安德施的三個兒子授課。立陶宛的原有居民在1709年鼠疫爆發後所剩無幾,遷入了法屬瑞士的移民,牧師因為語言不同,需要常常藉助康德用德語佈道。康德自此產生了對立陶宛文化的興趣,並且伴隨終生。1750年夏,康德到奧斯德羅德的地主家任教,他最小的學生就是日後解放農奴的喬治•腓特烈。康德的第三任教職在凱瑟林伯爵家中,現存的最早康德畫像就出於凱瑟林伯爵之手。康德不僅在鄉村取得了教學經驗,還豐富了生活閱歷,為學術活動打下基礎。
  康德認為這一段私人教師生涯是其一生中最為安穩與富裕的時光。他不僅有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收入也比此後相當一段時期豐厚,可以負擔兩個房間的租金和一名僕役的工資。
  返鄉任教:1755-1769
1755年康德出版其第一部重要著作《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一如康德的其他早期著作,本書的原名極長,《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或者根據牛頓定律試論整個宇宙的結構及其力學起源》(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oder Versuch von der Verfassung und dem mechanischen Ursprunge des ganzen Weltgebäudes nach Newtonischen Grundsätzen)。康德指出不能因為宇宙秩序井然而推斷上帝必然存在,因為只要自然界受必然規律支配,它就可以自發地從混沌發展到當下的完美程度。同時,康德認為上帝作為宇宙的設計者仍然有存在的理由。本書堪稱自然哲學的絕唱[10]。書中還提出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1755年,康德重返柯尼斯堡大學,4月17日,提交拉丁語論文《論火》(De igne),取得學位答辯資格,四週後通過與論文內容無關的答辯,取得碩士(Magister)學位,相當於今天的博士。6月12日舉行學位授與儀式,康德以拉丁語致辭感謝。
  為了取得在大學授課的權利,康德提交了第二篇拉丁語論文《對形上學認識論基本原理的新解釋》(Principiorum primorum cognitionis metaphysicae nova dilucidatio),9月27日通過答辯會。自此,康德成為講師,也就是編制之外的私募教師,其薪俸由願意選課的學生負擔。康德旋即開始授課,聽眾很多,由於大學教室不足,他就在寄居的教授家中開講。
  1756年4月,康德致函國王,希望遞補教授空缺,並且照例提交論文《物理單子論》(Mona dologia physica)。雖然論文得到贊許,但是因為當局取消了補缺制,康德一無所獲。
  教學工作是極為繁忙的:康德任教自然地理學、數學、力學、工程學、倫理學、自然科學、物理學、雄辯學等學科,根據國外多本康德傳記,列了一張最繁忙的一天的時間表:8-9時邏輯學、9-10時力學、10-11時理論物理學;下午2-3時自然地理、3-4時數學[11]。
  康德本人最為喜愛自然地理學,認為它是歷史的基礎。他首先將地理獨立出來,作為一門主要課程教授。可是地理學沒有教科書,也沒有綜合性著作,康德也無法以實地經驗加以補充,他完全依靠個人豐富的學識以及精彩的講解吸引學生。地理學著作是彼得堡科學院遴選康德為院士的首要因素。
  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的慘敗,使整個東普魯士被俄羅斯佔領。1758年1月22日,俄軍進駐柯尼斯堡,1月24日,包括康德在內的全體市民向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效忠[12]。大學由俄方接管,運轉照常,並且幸運地因此沒有捲入戰火。康德於12月14日改為向女皇申請教授席位,可惜未能成功[13]。
  1762年戰爭結束,柯尼斯堡和平移交給普魯士[12]。康德在夏末得到盧梭的小說《愛彌兒》,據傳他為此打破了外出散步的慣例。從此在他的工作室中出現了唯一的一件裝飾品:盧梭的肖像。康德認為盧梭發現了人類共有的天性,可以與發現自然規律的牛頓並論。但是深通不同民族生活狀況的康德並沒有陷入盧梭回歸自然的道路,他認為北極的遊牧生活同宮廷生活一樣鄙俗而不自然。是年冬季,發表手冊《三段論法四格的詭辯》(Die falsche Spitzfindigkeit der vier syllogistischen Figuren erwiesen),批判形式邏輯,試圖解釋判斷形成的原因。同時完成普魯士科學院徵文《對自然神論和道德原則的明晰性的研究》(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Deutlichkeit der Grundsätze der natürlichen Theologie und der Moral),指出不能將真理和善、知識和道德混為一談。
  1770年康德被任命為邏輯和形上學教授;1786年升任哥尼斯堡大學校長;1797年辭去大學教職;1804年2月12日病逝。
  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先後當選為柏林科學院、彼得堡科學院、科恩科學院和義大利托斯卡那科學院院士。康德終生沒有離開過哥尼斯堡。
  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規律,以至當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點半散步經過時來對錶,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因為讀盧梭的《愛彌兒》入迷,以致錯過了散步的時間。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康德很少受到疾病的折磨(康德自幼身體孱弱,然而卻享年80歲,或許也與此有關)。不過康德是一個非常好交際的人,十分健談,經常邀請客人與他共進晚餐。講究吃喝,對美食有特別的偏好。
  康德的一生可以以1770年為標誌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學,後期則主要研究哲學。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發表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其中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在後期從1781年開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領域廣闊、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給當時的哲學思想帶來了一場革命,它們包括《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標誌著康德哲學體系的完成。三大批判分別探討了認識論、倫理學以及美學。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在1795年他還出版過《論永久和平》一書,提出議制政府與世界聯邦的構想。其生前最後一本代表性的著作是《人類學》(1798年),一般認為其是對其整個學說的概括和總結。康德晚年已經以一名出色的哲學家聞名於世,他去世後,人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康德終身未婚。
  哲學思想綜述
康德哲學涵蓋範圍很廣,從美學、倫理學到形上學。其學說參照近代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強調實驗加數學,經驗與理性的結合,批判理性主義所堅持的不與經驗相結合的舊式形上學,同時批判否定必然真理的經驗主義。
  《純粹理性批判》的哲學要義
首先,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闡明了對理性進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於確定一般形上學是可能還是不可能,以及規定源流、範圍和界限。但是康德於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著重於進行理性批判的條件,而是改變了知識與對象的關系:「不是知識依照對象,而是對象依照知識」,這一新概念,導致康德發動了哲學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在導言中,康德提出了全書的總綱:純粹理性的總任務是要解決「先天的綜合判斷」、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擴展了知識內容的真正科學知識是「如何可能」的問題,並按這總問題細分了以下的四個問題:1.數學如何可能?2.自然科學如何可能?3.形上學作為自然的傾向如何可能?形上學作為科學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書大致的分為了五部份:「1.先驗感性論,2.先驗邏輯論,3.先驗分析論,4.先驗辯證論,5.先驗方法論」
  先驗感性論
「先驗感性論」主要是闡明,只有通過人的感性知識(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觀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兩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現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覺材料,才能獲得確定的感性知識,同時,空間和時間也是數學知識的先天直觀形式。
  先驗邏輯論
「先驗邏輯論」的闡明「感性必須與知性結合,直觀必須與思維結合,才能產生自然科學的知識」,因而必須有一門不同於形式邏輯的先驗邏輯來探討知性的結構及其運用於經驗對象時的各種原理。先驗邏輯立足於知識與對象的關系,即知識的內容,而不是單純的思維形式,這標著辯證邏輯在近代的萌芽。
  先驗分析論
「先驗分析論」(真理的邏輯)闡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學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和條件。在概念分析論中,通過對知性判斷中的邏輯機能的分析。而先驗分析論當中的原理分析論主要闡明了知性指導判斷力把範疇運用於現象的法規。
  先驗辯證論
「先驗辯證論」(幻相的邏輯)主要闡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現象去認識的本體,由此產生的作為自然傾向的形上學只不過是一些先驗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學。康德在先驗辯證論的導言之中指出,理性這種推廣能力由於要從有條件者出發通過推論去認識無條件者。
  先驗方法論
先驗方法論首先闡明,純粹理性的經驗使用雖然有正確的使用法規(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論的(思辨的、先驗的)奧用卻沒有法規可言,因而必須對其先驗使用方法(從定義出發的獨斷論、從正反兩方爭辯並互相證偽懷疑論方法、還有假設和證明的的方法等四個方面)加以訓練,確立一些「消極的」規則,以限制純粹理性的擴充到可能經驗之外的傾向,從而為建立一種有關經驗的形上學準備了方法論的原則。
  知識論要義與其他
雖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學,他本人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學理論。他本人自稱發動了一場哲學領域內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處的時代,歐洲哲學思想主要有兩種重要理論:由約翰•洛克、大衛•休謨等人發展出來的經驗主義,以及笛卡兒等人的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者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與知識來源於人的經驗,而理性主義者則認為人類的知識來自於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則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兩者的觀點。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德與亞里士多德一樣,將這種理性稱為「範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人類通過範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沒有範疇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範疇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但人類的範疇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觀念的因素,他意識到,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而時間和空間在康德看來是兩個先天特殊的概念。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康德指出,沒有人可以想像一個存在於沒有時間與空間的世界中的物體,因此他強調沒有時間與空間,經驗就是不可能的,這兩者先於一切經驗。
  此外康德也認為經驗必需來自於心靈以外。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永遠無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為知識的產生需要時間、空間與範疇三個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謨的觀點。休謨認為因果律並不存在,人類只是由於習慣才認為兩個現象之間有關聯。也就是說,我們只能感知白球與黑球的運動,但卻無法感知白球導致黑球移動的肇因。正是因為我們無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謨認為我們無法證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認為因果律是人類理性的結果,康德贊同休謨認為因果律不來自於經驗,但他相信可以證明自然法則,因為自然法則就是人類認知的法則。因果律其實就是人類理性的表現。
  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准」,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實踐理性批判》的哲學要義
倫理學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說法,而是認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準則。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準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康德哲學的學說結論
其學說用其自己的說法乃是主要回答四個問題:
我能認知什麼?
我應該做什麼?
我希望什麼?
人是什麼?
  名言
自由即自律。
教育之目的就在於使人成為人。
有兩樣東西,人們越是經常持久對之凝神思索,它們就越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日增的驚奇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則。[14]
一個人說出來的話必須是真的,但是他沒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說出來。
  康德生前發表的著作
按照時間順序,分中文、德文和英文的開列。其中包括康德著作最初版本信息、 德文標準版「科學院版」(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縮寫為AK)的頁碼以及當前英美學界已經通行「劍橋版康德著作集」(Cambridge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Immanuel Kant)中的頁碼
時間中文名德文名英文名
1781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1-252).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n Cambridge Edition II, tr. and ed. Paul Guyer and Allan W. Woo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783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未來形上學導論)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ünftigen Metaphysik, 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reten können,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253-83).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that will be able to come forward as Science, in Cambridge Edition III, Theoretical Philosophy after 1781 , tr. Gary Hatfield , ed. Henry Allison and Peter He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29-170.
1784關於一種世界公民觀點的普遍歷史的理念Idee zu einer allgemeinen Geschichte in weltbürgerlichen Absicht, in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IV (11 November), pp. 385-411 (AK VIII, 15-31).Idea for a Universal History with a Cosmopolitan Purpose,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41-53.
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啟蒙?Beantwortung der Frage: 「Was ist Aufklärung?」 in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IV (12 December), pp. 481-94 (AK VIII, 33-42).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Enlightenment?」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54-60.
1785約•戈•赫爾德的《人類歷史哲學的理念》書評:第一、二部Rezensionen von Johann Gottfried Herders Ideen zur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 der Menschheit , in Allgemeine Literatur Zeitung (Jena und Leipzig, No. 4, 6 January 1785), pp. 17-20, Supplement (Beilage) to No. 4, pp. 21-2, and issue No. 271, 15 November, pp. 15-36 (AK VIII, 43-66).Reviews of Johann Gottfried Herder's Ideas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201-20.
1785道德形上學的奠基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385-463).Grounding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r. James W. Ellington,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1786自然形上學基礎Metaphysiche Anfangsgrü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465-565).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Natural Science, tr. James W. Ellington, Immanuel Kant: Philosophy of Material Natur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人類歷史揣測的開端Mutmasslicher Anfang der Menschengeschichte, in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7, January 1786, 127 (AK VIII, 107-23).Conjectures on the Beginning of Human History,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21-34.
1787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Zweite hin und wieder verbesserte Auflage, Riga,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II)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n Cambridge Edition II, tr. and ed. Paul Guyer and Allan W. Woo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788實踐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V, 1-163).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r. Lewis White Beck,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1976.
1790判斷力批判Kritik der Urtheilskraft, Berlin und Libau, bey Lagarde und Friederich, (AK V, 165-485).Critique of Judgement, tr. James Creed Mered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1793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ßen Vernunft, Königsberg, Friedrich Nicolovius (2nd edition 1794) (AK VI, 1-202).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 tr. Theodore M. Greene and Hoyt H. Hudson, San Francisco, Harper Torchbooks, 1960.
1793論俗語:這在理論上可能是正確的,但不適用於實踐?Ueber den Gemeinspruch: Das Mag in der Theorie richtig sein, taugt aber nicht für die Praxis,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22, pp. 201-84 (AK VIII, 273-313).On the Common Saying: This may be true in theory, but it does not apply in practice,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61-92.
1795論永久和平Zum ewigen Frieden: Ein philosophischer Entwurf, Königsberg bey Friedrich Nicolovius (2nd edition 1796) (AK VIII, 341-86).Perpetual Peace: A Philosophical Sketch,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93-130.
道德形上學Metaphysik der Sitten, Königsberg, Friedrich Nicolovius (AK VI, 203-493).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r. Mary J. Greg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798學科之爭Der Streit der Fakultäten, Königsberg, Friedrich Nicolovius (AK VII, 1-116).The Conflict of the Faculties, tr. Mary J. Gregor, New York, Arabis Books Inc., 1979.
實用人類學Anthropologie in pragmatischer Hinsicht, Königsberg, bey Friedrich Nicolovius (AK VII, 117-333).Anthropology from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tr. Victor Lyle Dowdell,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8.
  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譯
The Science of Right, translated by W. Hastie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by James Fieser, based on Paul Carus's 1902 translation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orman Kemp Smith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注釋
 1.0 1.1 1.2 Bird, Otto Allen. Immanuel Kant: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and early years [伊曼努爾•康德:簡述,背景與早年歲月].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3-07-31] (英文).
 2.0 2.1 Hinske, Norbert. Kant, Immanuel [康德,伊曼努爾]. Neue Deutsche Biographie 11. 1977 [2013-07-28] (德文).
3  Heine, Heinrich. Zweites Buch [第二章]//Zur Geschichte der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in Deutschland [德國宗教及哲學史概觀]. [1834] (德文). "Die Lebensgeschichte des Immanuel Kant ist schwer zu beschreiben. Denn er hatte weder Leben noch Geschichte. Er lebte ein mechanisch geordnetes, fast abstraktes Hagestolzenleben, in einem stillen abgelegenen Gäßchen zu Königsberg, einer alten Stadt an der nordöstlichen Grenze Deutschlands. … Sonderbarer Kontrast zwischen dem äußeren Leben des Mannes und seinen zerstörenden, weltzermalmenden Gedanken! … Wenn aber Immanuel Kant, dieser große Zerstörer im Reiche der Gedanken, an Terrorismus den Maximilian Robespierre weit übertraf, so hat er doch mit diesem manche Ähnlichkeiten, die zu einer Vergleichung beider Männer auffordern."譯文參考1936年辛人譯本
4  韓水法 1997, p. 239.
5  古留加 1992, p. 2.
6  Akyol, Cigdem. Auf den Spuren Kants durch Königsberg. DIE WELT (Berlin: Axel Springer). 2008-08-30 [2013-07-30] (德文).
 7.0 7.1 7.2 Vorländer. Die Stadt Königsberg [柯尼斯堡市]//Immanuel Kant. Der Mann und das Werk [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 1924 (德文).
8  Vorländer. Ostpreußen [東普魯士]//Immanuel Kant. Der Mann und das Werk [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 1924 (德文).
 9.0 9.1 古留加 1992, p. 5.
10  韓水法 1997, pp. 6-8.
11 《德國古典哲學奠基人:康德》,易傑雄著,第37頁
12.0 12.1 Der siebenjährige Krieg [七年戰爭]. Preußen Web. [2013-07-29] (德文).
13  古留加 1992, p. 40.
14 康德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實踐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220頁
  參考文獻
Cassirer, Ernst. Kants Leben und Lehre [康德生平及學說] 重印版. Hamburg: Meiner. 2001 [1921]. ISBN 3787314083 (德文).
Vorländer, Karl. Immanuel Kant. Der Mann und das Werk [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 第3版重印. Wiesbaden: Fourier. 2003 [1924]. ISBN 3932412184 (德文).
古留加, 阿爾森. 康德傳. 世界名人傳記叢書. 北京: 商務. 1992.
韓水法. 康德傳. 世界十大思想家. 石家莊: 河北人民. 1997.
  外部連結
Kant on the Web
Kant Links
Epistemology and Metaphysics
Richard Kroner : Kant's Weltanschauung (康德的世界觀)
李明輝 : 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9B%BC%E5%8A%AA%E7%88%BE%C2%B7%E5%BA%B7%E5%BE%B7

台長: 阿楨
人氣(1,720)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哲學家 |
此分類下一篇:黑格爾:名哲學家11
此分類上一篇:休謨:名哲學家9

阿楨
德性:邏輯邪17/66

也不瞧瞧自己長成什麽德性
一副糟老頭模樣的康德
想當道德王國的王
發號道德律令

德性虐待狂唄
康德認為德性存在
但人沒有主體能力觸及
像看得到吃不到的性虐待狂

如此的道德的確很不道德
所以學界已正名為倫理學
一門研究倫常理則的學問
在問什麼是善、道德……
可大分為義務論和目的論
義務論認為道德上的是非、對錯等有一終極的判準
目的論則認為是依行為所產生的善數量大於惡數量

倫理學果然又是一門很邪門的邪問
說啥道德的對錯有一終極之判準
可是天下就沒一沒例外的原則
你看看康德的以下無上律令
「不可謊言」就有「白色謊言」的例外
「不可殺人」就有「依法殺人」的例外

本詩組「邏輯:邏輯邪1」早已了言:
可是宇宙(量子論)人生(空論)本就矛盾
「我從不謊言」的詭論日夜詭辯不停

那就依功利主義的以下主張吧
「追求最大的善 最小的惡」

問題是眾人間的利益是不和諧的
有些事比如奴隸制雖有最大的善
但是奴隸最大的惡所以不是正義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804444
2014-05-16 08:09:47
阿楨
民主戰爭論:邏輯邪41/66

為何民主國家間不是如
民主和平論所言沒戰爭
而是如【民主主義:邏輯邪38】所析論:西方近代民族國家的民主更是西方戰爭史上戰爭而非和平的誘因,並將中世紀的有限戰爭導至無限戰爭呢?

這個嘛!「民主和平論」祖師爺一一康德早在其〈論永久和平論〉夫子自道過「民主政治除非是通過暴力才可能」達到共和,只是一般民主和平論信徒視而不見,主因是信徒的「只信其所願信」心態,所以即使被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依理性專業事實戲(謔評)論出,也會以各種歪理合理化其「認知失調」。次因可能是康德以下的政治哲學不易懂:

  康德在《法的形上學原理--權利的科學》認為法律(權利的科學)所說的自由是外在自由,而道德(自由意志)所說的自由是內在自由。同理,前者的義務是法律義務,後者則是道德義務。至於權利,道德與權利不相干,權利只考慮外在行為不考慮內在動機。
  康德認為自然狀態下的人雖有自由財產等天賦人權,但因欠公共權利的保障故是暫時的。從自然狀態進入文明狀態的社會(國家)稱為公民社會(共和國)。他雖認為共和國公民享有:憲法規定的自由、彼此平等、政治上獨立白主。共知國的三權是分立的:一、行政權屬國家的統治者。二、行政權不得兼立法權。三、前二權均不可行使司法權。但他更多是認為三權乃人民「普遍聯合意志」的具體化,故統治者的職務是統治,臣民則是服從。最高統治者的行政是不能違背的,最高立法者的意志是不能代表的,最高司法者的判決是不能撒銷的。甚至憲法也不能規定,當最高權力當局侵犯憲法時,有那個權力可反抗他,如規定的話也是虛構的,因這與權力的聯合意志本質矛盾。在任何情況下,人民如反抗國家最高立法的權力,都是非法的,故人民無暴動和叛亂權,不能以君主濫權為由逮捕甚至殺他。君主濫權人民只能忍受,頂多只能消極地不服從。如反叛則處死,被處死者且犯了不能贖的罪。憲法行政方面的缺失可修改,但立法權力因代表人民的聯合意志,故不能修改。
  康德在〈論永久和平論〉甚至認為所謂共和主義乃是行政立法分離的專制國家,而專制主義則是統治者將公眾意志當作自己私人的意志。民主政治因統治者是全體公民,故所有公民均私自使用公眾意志,所以民主政治必然是種專制主義。統治者愈少愈合共和主義,且愈能通過改革而提升到共和國的地步,在民主政治除非是通過暴力才可能。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578985
2014-07-02 08:36:08
圖博館
法國波爾多高考哲學考場康德、黑格爾支持者打群架

 2015-6-18的法國波爾多高考的哲學考場外,一個康德的狂熱信徒說了句:Hegel, ta gueule! (黑格爾,你丫閉嘴!)於是,引來一群凶悍的黑格爾支持者。康德信徒很快獲得朋友的支援,兩伙人陷入了混戰。結果:12人輕傷,些許刮破,重要的是,引起了參加高考諸眾情緒的劇烈波動。據警察透露,這位康德信徒完全不能忍受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對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嚴肅性的質疑。
  康德和黑格爾這兩位哲學家在哲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粉絲不可盡數。他倆的信徒為了觀點打群架還算是小事。曾經就有一對中國夫妻因為黑格爾而離婚,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哲學博士李成(化名)從小就痴迷於哲學。大學畢業後,他又攻讀了碩士和博士,並留任南京某高校哲學老師。2000年,李成和王亞(化名)結婚,王亞也是一名哲學博士。李成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黑格爾的“絕對理念”思想。前不久,李成寫了篇論文,在文章中,李成認為,“絕對理念”思想的形成,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分為3個階段。但通曉德語的王亞卻對丈夫的理解提出質疑。王亞說,李成不懂德語,看的書都是譯本,而自己看的都是原版著作,因而能正確理解黑格爾的意思。兩人為此有過多次爭執,誰也不肯讓步。2004年7月,李成將一紙離婚協議書寄給了妻子。在離婚理由一欄,李成稱,他愛哲學勝過一切,他不能跟一個學術觀點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生活。王亞當天就約他到律師處商量財產的分割,並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
  但在戰鬥種族面前,前兩件事或許都不值一提。你知道嗎?為了爭論學術觀點,俄羅斯人可是直接玩命啊!據路透社2013年9月16日報導,俄羅斯兩名男子當天在南部某雜貨店爭論18世紀哲學家康德的理論,結果演變成口角衝突,1男子不幸中槍……
2015-06-30 08:15:48
圖博館
回應

學哲學的用什麼武力
哲學觀都不一樣怎麼在一起
唉,學哲學也有生命危險,這世道……
不打斷胳膊腿,怎麼叫"折"學呢! [陰險]
爭取“用拳頭思考的哲學”能徹底粉碎用屁股思考的人類。
打得好!看看究竟是嘴巴大還是拳頭大!?[嘻嘻]
學哲學的體能渣啊!群毆的結果居然是輕傷。
批判的武器比不上武器的批判。馬哲毛爺爺才是王道
大學一位老師就是黑粉,說得康德簡直像渣渣,好在,老婆是學中哲的。
吾愛老婆更愛真理公知愛真理更愛美國
 什麼哲學,有佛道高深圓融圓滿嗎?佛道不怕科學發展,說科學越發展越能證明佛道正確,哲學呢?說有待科學進一步發展。
 西方哲學研究的是存在和秩序,而中國的哲學研究的是學以致用和實事求是。
 值得為了理論而大動干戈嗎?那都是研究成果,不是客觀真理。
 什麼康德黑格爾在羅素等分析哲學的眼中不也是一幫自說自話的自戀狂,類似於今天的呆灣和港蟬喜歡對大陸想當然地下結論。
 康德和黑格爾也都是盲人摸象而已,都不完全,有什麼可爭的。鬥氣的大都是些半吊子,最怕被人揭穿了。
在法國理科生也要考哲學
然並卵(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在我大理工的旗幟下,任何文科都是渣渣       
理科的博士,英文叫Ph.D。然並卵,站在大理工的旗幟下,居然頭頂著一個渣渣的頭銜。
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5_06_29_325012.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康德:名哲學家10 《笛卡兒的秘密手記》 黑格爾:名哲學家11 《蘇格拉底咖啡館》 哲學家的生日派對 《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 文史哲性多重人格 《所謂的知識分子》 評三種圖解漫畫哲學書 非《蘇菲的世界》 《高級迷信》《公共知識份子》
2015-06-30 08:16: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