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30 07:00:00| 人氣4,25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格里菲斯:名導演1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格里菲斯

GriffithDW.jpg

大衛•格里菲斯,這位美國的電影大師以他非凡的才能,把電影從戲劇的奴僕地位中解脫出來,使之發展為一門與音樂、美術、文學平起平坐的獨立的藝術門類。他不僅熟練地運用電影特權,創造性地安排電影的攝影構圖和蒙太奇,而且巧妙運用大遠景、中景、近景、特寫、淡出淡入、搖鏡,並交叉使用,使電影史上出現了令今人都歎為觀止的第一個高峰。還有運動員瑞恩•格里菲斯和喬爾•格里菲斯等。
  早期生活
【全名:大衛•盧埃林•沃克•格裡菲思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1875 1948)】
出生於肯塔基州的拉格朗基,父親是個醫生,參加過美國的南北戰爭,是個破產的南軍上校。他在格里菲斯十歲時就去世了。全家的生活重擔就落在格里菲斯那當小學教員的姐姐身上,日子過得很艱難。格里菲斯早早地就步入社會,當過書店店記、《信使報》記者、消防隊員、冶金工人、電梯工人、高爾夫球場的撿球員、默菲特劇團的演員等。從這多而雜的行當看,格里菲斯曾為了糊口,簡直是碰到什麼工作就幹什麼,完全沒有選擇的自由。不過,不論生活怎麼艱難,他都沒放棄對文學的愛好,他閱讀白朗寧、傑克•倫敦、莫泊桑、托爾斯泰、狄更斯和惠特曼的作品,並且自己還寫過詩歌、小說和劇本。這種生活使他廣泛接觸了下層社會,瞭解人民的艱辛。這對於他日後馳騁影壇大有益處。
  初露崢嶸
1907年夏天,在紐約失業的格里菲斯,好不容易在愛迪生比沃格拉夫電影公司裡找到一個當配角演員的工作,每星期的報酬僅15美元。他不僅勤懇、而且有才華,連續寫了幾個劇本。
1908年,比沃格拉夫公司的導演麥克•寇瓊退休,格里菲斯接替其工作,導演了他的第一部影片《陶麗歷險記》。影片敘述一個小女孩被吉普賽人拐走,被裝在大酒桶裡,放在活動木屋的平臺上。馬拉著木屋奔跑時,酒桶滾下平臺,順著斜坡,一直滾到河裡。漁夫撈起木桶,小女孩也獲救了。
  這故事既驚險,又有趣,放映後獲得成功。格里菲斯便從他閱讀過的莫泊桑、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中找題材拍攝影片,平均每星期拍兩部。
從1908年到1912年,共攝製了四百多部。這些影片既繼承盧米埃爾等人的紀實風格,也吸取了梅裡愛戲劇電影的因素,甚至還受義大利歷史電影的影響,拍了幾部史詩性的影片。他將各個流派和許多前輩導演們那點滴的分散的創造吸收過來,融會貫通,加上自己的許多獨創的東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表現出了自己的鮮明特色。這些特色表現在內容上便是對下層人民的苦難的同情。
  創新實踐
如《愛德格•愛倫•坡》描寫的是個下層知識份子的悲慘故事。愛倫•坡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先驅,出生于波士頓,父母是流浪藝人,自幼成為孤兒,美國南北戰爭中以南方失敗告終,愛倫•坡的作品中總浸 著南部沒落的情緒,熱衷表現頹廢和死亡的情景。格里菲斯也是美國南部人,幼年生活與愛倫、坡相似,也許這也是他將詩人搬上銀幕的原因。影片描繪詩人在充滿可怕陰影的房間裡照料快死的妻子,打開窗戶時,一隻烏鴉突然飛進來,停在門旁帕拉斯的胸像上。詩人生活窮困,賣文度日。他寫了《烏鴉》一詩,匆忙拿去賣錢,以救助妻子,當他拿了賣稿的十元錢回來時,才發現妻子已死去了。格里菲斯用象徵方法,集中表現愛倫•坡的生活困境,傳達出一種淒涼的氣氛,表現了對貧窮知識份子的深深同情。這些特點表現在技巧上便是獨創性。
  又如《陶麗歷險記》裡首先運用了“閃回”的手法;他成功地發展了特寫鏡頭,在根據傑克•倫敦的《沒有靈魂》改編的《黃金夢》中,他把攝影機移近演員,充分攝取演員的面部表情;他在特技攝影上也有獨到的創造,因此於1922年他還獲得此項專利;他在《隆台爾的報務員》裡,運用交替蒙太奇,以逐漸加快的蒙太奇節奏,表現追逐鏡頭中的緊張氣氛,他在《人類的創造》中,又巧妙地運用遠景鏡頭。正如《蘇聯世界電影百科全書》裡說的:“格里菲斯的藝術活動的進步和革新的意義在於,他把導演看作是作品的統一形象的創造者。幾乎在每一部影片中他都嘗試解決一個形式或者美學問題。”從而逐步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體系。電影的蒙太奇體系就是在他的藝術生涯裡發展出了最初的模樣。
  站在巔峰
真正奠定格里菲斯在世界電影史上崇高地位的是他拍攝了《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而這兩部影片的拍攝又使格里菲斯的生平充滿傳奇色彩。《一個國家的誕生》拍攝於1915年。格里菲斯根據牧師湯馬斯•狄克遜那部讚揚種族主義組織三K黨的小說《同族人》改編而成的影片。它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圍繞南北兩個家族以展開情節。這兩個家族本是世交,子女間還發生戀情,在戰爭中因政見不同而變成仇敵,各自參加南北不同的軍隊,刀槍相見,在三K黨的幫助下,雙方停止內戰,兩家重歸於好,有情人也終成眷屬。影片在兩個家族中,又以卡梅隆一家的遭遇為重點,展開三條線索:黑人的暴行引起大火焚燒大西洋城;卡梅隆一家焦急地注視外界的內戰;“小上校”搏擊在戰場上。三條線交織進行以形成影片的總體結構、格里菲斯調動強大的陣容,花費10萬美元,僅用九個星期就攝製完成了。全片共分為12本,1500個鏡頭,可放映3小時。在當時是算巨片了。《黨同伐異》由古代、近代、現代、當代四個小故事組成。古代的《巴比倫的陷落》,描寫巴比倫親王貝爾沙撒的奢靡生活及波斯王居魯士攻打巴比倫的歷史事件。其中穿插了一個少女與親王熱戀的情節。近代為《基督受難》,描寫耶穌與偽善的法利賽人的衝突,因猶太人出賣被釘上十字架。現代為《聖巴戴萊姆教堂的屠殺》。描寫法王查理九世在位的1571年,一個女教徒隨未婚夫一家到巴黎後,在巴戴萊姆屠殺日中,一家人遇害的故事。當代的《毋與法》,描寫1912年一個罷工工人被控謀殺的冤案。為什麼要將時間跨度極大的事情拍成一部影片呢?格里菲斯解釋說:四個故事猶如四條河流,本來分開,慢慢前進,後來越來越奔騰,交叉在一起,匯成黨同伐異的激流。他的意思是說歷史上任何統治階級總是反對和鎮壓那對立的階級,即黨同伐異。這就是善與惡的對立,這種對立是永遠不變的。他從歷史上的巴比倫時代說起,指出宗教的、政治的、法律的各種不肯容忍的行動,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因此,他在影片末尾安排全體犧牲者起立去祈求和平。頗有寓意,是在告誡人們:人與人之間應該寬容、博愛,不要互相殘殺,製造仇恨,表現的是個道德的主題。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鬥爭,都是階級鬥爭的反映,格里菲斯以“黨同伐異”加以概括,顯然是不準確的。但是由於歷史的局限,也不能深責格里菲斯。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藝術技巧。格里菲斯在《黨同伐異》裡豐富和發展了平行蒙太奇、巧妙地運用隱喻、第一次把時空相距很遠的事件組織在一部影片裡,徹底打破了戲劇的三一律,使電影發展成獨立的藝術,這些都是了不起的偉大創造。因此,《黨同伐異》就成為電影史上經典作品。
  沒落
1919年,他與卓別林、範朋克、壁克馥組織建聯美影片公司,儘管也拍出了《被摧殘的花朵》等優秀影片,但氣魄已大不如前了,20年代後期,他的影響逐漸衰退。1931年他拍了他最後一部影片。1935年,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為他頒發特別獎。他逐漸被人遺忘。1948年,他孤零零地死在好萊塢的一家旅館裡。一代巨星隕落了。
  藝術成就
對基本電影語言、敘事元素的開拓和定型。他將戲劇性空間加以分解,再以適應觀眾的思維和情感參與的方式加以組合,從他開始,場面或段落由若干個鏡頭組成,是蒙太奇藝術產生的基礎。而且,十分注重動作的情感因素,使電影才真正開始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
對電影寫實功能和表意功能的進一步探索。有意識地使用特寫鏡頭作為電影的敘事語言,以更為直覺、具體、準確的視覺手段突出他在敘事語言上的風格和觀念。遠景鏡頭突破了在早期電影中只是作為記錄手段的單一功能,而是作為敘事語言中的一種環境和情緒闡釋。
對電影剪輯、電影時空和電影節奏所做的創新。尤其是他著名的“最後一分鐘營救”的節奏性剪輯成為一種獨特的敘事形式。
  代表作品
《一個國家的誕生》
電影歷史中的經典,在這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影片中,出色地發揮了電影藝術的分鏡頭和剪輯的獨特表現力,在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中,既有壯觀的場面,又有細膩的溫情,既有殘酷的戰爭、節奏緊張的營救,又有安逸的生活、美妙情趣的抒發。然而,因為影片令人難以接受的虛構歷史,所以有人評價“從未有一部影片會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內容的反動性之間存在著這樣觸目的矛盾”。這部影片的出現是好萊塢大製作的開始,標誌著好萊塢電影統治世界的開端。
《黨同伐異》
格里菲斯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全片由母與法、基督受難、教堂屠殺、巴比倫的陷落四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情節組成,表達了“人類的不容異己”的主題,四個故事的平行剪輯使各自有如四條小溪,起初分散流淌而最終彙聚成一股奔騰的激流,在時間、空間和情節線上的大幅度跳躍突破了戲劇美學經典的“三一律”,對好萊塢製片制度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
  作品年表
  導演
1 Abraham Lincoln 林肯傳 【1930】林肯傳(台)/林肯傳(港)
2 America 美國 【1924】美國(台)/美國(港)
4 Orphans of the Storm奧凡斯風暴【1921】風暴遺孤(其他)
5 Dream Street夢幻街【1921】夢幻街(台)/夢幻街(港)
6 Way Down East 賴婚 【1920】賴婚(台)/往事如煙(港)/新英格蘭之路(其他)
7 Broken Blossoms凋謝的花朵【1919】凋謝的花朵(其他)
8 Hearts of the World 世界的核心 【1918】世界的核心(台)/鐵血鴛鴦(港)
9 Intolerance黨同伐異【1916】黨同伐異(台)/忍無可忍(港)
10 The Birth of a Nation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
11 Home, Sweet Home 落花,甜蜜的家【1914】落花,甜蜜的家(台)
12 The Adventures of Dollie桃麗歷險記【1908】桃麗歷險記(台)
  製片
1 Abraham Lincoln 林肯傳 【1930】林肯傳(台)/林肯傳(港)
2 Sally of the Sawdust 被遺棄的莎麗(暫譯) 【1925】
3 America 美國 【1924】
美國(台)/美國(港)
4 Orphans of the Storm 奧凡斯風暴 【1921】
奧凡斯風暴(其他)
5 Dream Street 夢幻街 【1921】
夢幻街(台)/夢幻街(港)
6 Way Down East 賴婚 【1920】
賴婚(台)/往事如煙(港)/新英格蘭之路(其他)
7 Broken Blossoms 凋謝的花朵 【1919】
凋謝的花朵(其他)
8 Hearts of the World 世界的核心 【1918】
世界的核心(台)/鐵血鴛鴦(港)
9 Intolerance 黨同伐異 【1916】
黨同伐異(台)/忍無可忍(港)
10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個國家的誕生 【1915】
  編劇
1 Orphans of the Storm 風暴遺孤 【1921】
風暴遺孤(其他)
2 Dream Street 夢幻街 【1921】
大衛•格里菲斯作品
大衛•格里菲斯作品
夢幻街(台)/夢幻街(港)
3 Way Down East 賴婚 【1920】
賴婚(台)/往事如煙(港)/新英格蘭之路(其他)
4 Broken Blossoms 凋謝的花朵 【1919】
凋謝的花朵(其他)
5 Hearts of the World 世界的核心 【1918】
世界的核心(台)/鐵血鴛鴦(港)
6 Intolerance 黨同伐異 【1916】
黨同伐異(台)/忍無可忍(港)
7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個國家的誕生 【1915】
8 Home, Sweet Home 落花,甜蜜的家 【1914】
落花,甜蜜的家(台)
  演出
1 Hearts of the World 世界的核心 【1918】
世界的核心(台)/鐵血鴛鴦(港)
2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個國家的誕生 【1915】
3 Rescued from an Eagle's Nest虎口餘生【1908】
虎口餘生(台)/虎口餘生(港)
  音樂
1 Broken Blossoms 凋謝的花朵 【1919】
凋謝的花朵(其他)
2 Intolerance 黨同伐異 【1916】
黨同伐異(台)/忍無可忍(港)
3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個國家的誕生 【1915】
  剪輯
1 Intolerance 黨同伐異 【1916】
黨同伐異(台)/忍無可忍(港)
2 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個國家的誕生 【1915】
3瑞恩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06.htm

葛里菲斯(D. W. Griffith)

大衛葛里菲斯(英文全名為DavidLlewelynWarkGriffith,一般稱為D.W.Griffith),1875年1月22日出生,1948年7月23日逝世。美國導演,被認為是對早期電影發展做出極大貢獻的開創型人物。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國家的誕生》(TheBirthofaNation)和《忍無可忍》(Intolerance)等。
  葛里菲斯的早年生涯
大衛葛里菲斯於1875年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的拉格蘭基。他的父親傑考‧葛里菲斯(Jacob Griffith)原是醫生,參加過墨西哥戰爭,做過肯塔基州的州議員。南北戰爭時期曾在男軍服役,三次負傷。那場戰爭給老葛里菲斯帶來兩個結果。一是他的軍銜來到中校,另外一個就是他破產了。在葛里菲斯七歲時,父親去世,此時家裡經濟已捉襟見肘了。母親帶著全家離開拉格蘭基,幾次遷徙之後,定居於一個做路易斯威爾的地方。有人說葛里菲斯是他當小學教員的姊姊扶養長大。葛里菲斯從小耳濡目染的主要是文學中的浪漫英雄傳說,他熱愛維多利亞風格的詩篇,這令葛里菲斯一直抱持著浪漫的觀念和詩意情懷,有人憑藉於此,認為他後來在創作中有著濫情的傾向源自於此。
  葛里菲斯的崛起過程
葛里菲斯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劇作家,1897年,葛里菲斯取名為勞倫斯‧葛里菲斯為藝名進入劇場界從事表演與寫作,但結果並不理想。他認識了女演員琳達‧阿維特森。婚後一同隨劇團參加全國的巡迴演出。為了貼補劇團演出的微薄收入,葛里菲斯還曾經在加州做短工。中產階級的孩子因為家道中落而如此落魄,當時的時代司空見慣,可是年輕的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致富的夢想。據說他曾經有過開發海洋作為一種新能源的想法,還曾經貢獻發明過改進罐頭食品製程的方法。他的興趣還是在文學,他博覽文學讀物,喜愛愛倫坡、伯朗寧、惠特曼。對他後來電影創作有著直接影響的事狄更斯,在流浪時期自己也寫過詩歌、劇本和小說。
  1907年葛里菲斯和妻子在紐約面臨失業的窘境,他根據自己在加州做短工的經歷,寫了一部名為《傻瓜與姑娘》的舞台劇,並於這一年的10月在華盛頓演出了兩週,票房和評論界反應都不高。而這些零星的閱歷,卻無形中對他的藝術創作奠定了豐厚的基礎。
  1907年葛里菲斯與妻子,一起找到總部設於紐約的愛迪生公司,準備將他改編的一部電影劇本出售給該公司。接待他的是大名鼎鼎的愛德溫‧波特(Edwin Porter)。波特看到劇本後拒絕了他,理由是劇本的場景過多。這恰恰反應了葛里菲斯和波特兩個人對電影表現以及敘事手法根本上的不同。但波特讓他在一部影片中飾演一個角色。後來他就在愛迪生的電影公司,做了一段時間的臨時演員,之後以演員的身分進入愛迪生公司的敵手──美國傳記公司。當時此公司負債二十萬元,每支片賣不到二十個拷貝,在此他寫了幾個劇本,直到公司的資深導演去世,葛里菲斯繼任該導演的職務,公司希望他能接任,並承諾如果導演發展不順還可以當演員。於是葛氏的第一部影片《桃莉歷險記》在1908年7月14日上映了。
  在Biograph的五年多時間裡,是葛里菲斯的學習階段,葛里菲斯制作了幾百部影片,直到《貝斯利業女王》(JudithofBethulia,1914)。這個階段有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1911年前的合同葛里菲斯上用「勞倫斯」這個藝名,1911年之後的合同,則改回自己的名字David Wark(D.W.),此舉說明,他已經改變了自己對電影的觀念,承認電影是一們藝術,並願意將自己的名字和這個行業聯繫在一起。
初次開始導演,Biograp就讓葛里菲斯搭配了1896念就加盟公司的資深攝影師BillyBitzer,來幫助他拍攝,從此兩人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合作,是影史上第一對完美的導演與攝影的專業組合搭檔。在 Bitzer的幫助下,一開始對電影導演的一無所知,乃至每個場景佈景都要請示Bitzer的情況下,葛里菲斯在加盟的第二年開始就拍攝了近150部的影片,Biograph也因為葛氏成為熾手可熱的電影公司,以致於發行的影片裡,不時加入美國傳記公司(A/B)的標誌,以防止其他公司偷樑換柱。在Biograph時期,葛里菲斯表現出對電影敘事的無以倫比的天賦,他不但學習一切電影技術需要的知識,還廣泛吸納新技巧,並發揚光大。他和攝影師BillyBitzer一起,共同研究和發展了一整套電影敘事的基本語法,為後來電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葛里菲斯所發展的技巧
葛里菲斯首先把他喜歡的狄更斯小說的敘事手法來增益電影,創造出後來被稱為「葛里菲斯的最後一分鐘營救」(Griffith’s lastminuterescure)的平行剪輯手法。他在影片《The Fatal Hour》(1980)裡第一次採用了平行剪輯的手法,在高潮段落營造緊張感,(當時的業內報紙稱此技巧為alternatescences,也叫switch-back或者cut-back)。此後葛里菲斯很快將平行剪輯的技巧,發展到普通的敘事,而不僅僅是最後高潮的段落。他也讓不只兩條線所平行進行。到1909年的《Acomerin Wheat》,故事也同時在三個地點平行進行,鄉下麥田窮苦農民的生活、麵包店的生意、和股票經紀人的辦公室,而且三個故事線里的人物和情節完全沒有交疊。通過對窮人和富人的平行剪輯,不僅能看到後來葛里菲斯的名作《忍無可忍》的影子,也能看到對蒙太奇技術的啟發。
  葛里菲斯後來對這種剪輯手法的運用越來越純熟,到1912年,據The Moving World雜誌做的統計,在葛里菲斯的影片《The Sands of Dee》里竟然有多達68個鏡頭,而同時期其他單本影片的鏡頭數,大約只有它的一半甚至更少(一般一部單本電影的長度是10到16分鐘),比起同時期在美國大賣的義大利影片《Queen Elizabeth》53分鐘卻只有23個鏡頭,可見葛里菲斯的敘事技巧已經遠遠超越了同時代全世界的電影人。
  葛里菲斯也在鏡頭設計上大膽前進。當時的影片,還習慣於演員頂天立地的撐滿整個銀幕,而觀眾已經開始發現葛里菲斯的影片裡演員的腳常常在畫面之外了。Biograph以為是葛里菲斯的疏忽,卻不知道這是葛里菲斯有意為之,好在觀眾沒有意見,也就讓葛里菲斯繼續它的開拓。葛里菲斯在影片中開始實驗各種不同的鏡頭設計,到1910年的《Unchanging Sea》葛里菲斯將「大全景」加到自己的鏡頭語言裡。經典電影敘事的全景─中景─近景特/特寫的鏡頭語言,已經都被葛里菲斯找到。葛里菲斯在場景設計上的進一步貢獻是在同一個場景中,根據劇情使用不同的鏡頭和機位。這一作法徹底的打破了舞台話的時空觀念,將一個場景空間拆分開來,表現出不同層次的細節,是電影敘事的一個重大突破。相比之下到1913年,著名導演Edwin Porter導演的《Prisoner of Zenda》裡還是保持人物全身入境的一種鏡頭,完全沒有任何的進步。
  另外葛里菲斯也非常喜愛使用景深鏡頭,他的畫面裡在縱身方向的細節特別豐富,葛里菲斯不怕讓演員從遠處走近,乃至走過攝影機,也不吝嗇讓演員慢慢遠離攝影機。在影片《The Redman’s View》中,被迫遷徙的Kiowa部落的印地安人,先在一個全景里拉成一條線,在折向另外一側走過攝影機,最後在主角SilverEagle和他父親走到中全景的位置上時停下,表現Eagle的父親病重倒下,在一個鏡頭裡完成了多個鏡頭的變化,葛里菲斯對鏡頭的追求也自然的讓他對攝影機的運動,進行了大膽的發展。在此之前,攝影機的運動只限於左右和上下的搖鏡。在1910年以後,葛里菲斯開始實驗其他的攝影機運動,比如更大的搖鏡,把攝影機放到汽車上。在《TheLonedaleOperator》(1911),葛里菲斯和Bitzer把攝影機放到運動的火車上,讓他的最後一分鐘營救看上去更加驚險刺激,壓迫觀眾的神經。在1914年的Cabiria移動出現之前,葛里菲斯在攝影機運動上一直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此外格里菲斯也對布景光的可能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早在1908年的影片《TheDrunkard’sReformation》裡,Griffith就大膽採用了火光作為光源。在1909年的影片《PippaPasses》里,格里菲斯模仿了日光在一天中的變化。1916年葛里菲斯訴說回顧自己在 Biograph的日子,他非常喜歡這部影片。雖然葛里菲斯以後很少用這種布光,但是這種打光顯然被其他電影人借鑿,比如CecilDeMille的攝影師AlanWyckoff就稱這種布景光是"Rembrandt式布光",並且在DeMille的影片中大量使用,如1915年的《TheCheat》。
  葛里菲斯和Bitzer還有很多其它的貢獻。比如淡入淡出,圈入圈出,"irisshot"。Bitzer對於圈出的手法非常自豪,因為通過圈出將畫面中心集中在一小塊焦點區域來引導畫面切换,既没有過於唐突的跳躍,也不會讓心急的觀眾發出嘘聲。
  由於葛里菲斯的影片中已經採用大量的中景甚至更近的鏡頭,他敏銳的意識到鏡頭的變化讓電影表演不同於舞台表演,特寫的出現讓演員不需要做出誇張的動作,從而獲得最接近真實生活的表演。格里菲斯的這種电影表演的觀念讓他旗下聚集了一批年輕的演員,除了MaryPickford和LionelBarrymore是成名舞台演員,其他很多演員,比如MaeMarsh、 DorothyGish、蓮達•吉許、BlancheSweet等後來的明星以前都没有表演經驗。從一定程度上葛里菲斯是影史上第一個懂得指導演員表演的導演,比起其它電影公司,他不吝嗇時間進行排練,他影片的成功讓他能拿出别人四倍的工資留住演員。這些人在後來葛里菲斯離開Biograph時也一起跟葛里菲斯離開了。
  除了演員,大量電影工業的新生力量也從葛里菲斯的團隊裡最终走進電影圈,比如MarkSennett在Biograph負責喜劇拍摄就為他後來創立Keystone打下了基礎。其它各時期從葛里菲斯電影學校畢業的導演就包括埃里克•馮•斯特勞亨,葛里菲斯影片里著名的Hun形象),SidneyFranklin,拉烏爾•沃爾斯,在《國家的誕生》裡扮演Wilkes),AllanDwan(為《忍無可忍》裡巴比倫一段設計了著名的推拉鏡頭),TodBrowning,JosephHenabery(在《國家的誕生》裡扮演林肯),DonaldCrisp,PaulPowell等。
  葛理菲斯的巔峰期
《一個國家的誕生》和《忍無可忍》是美國電影早期的兩個無法逾越的高峰,各個方面都遠遠超過了同期的其他电影。它們預示着格里菲斯達到了個人生涯的頂峰,也展示了電影技術上的最佳手法,為電影開始爭取作為藝術的地位,並斷然指出:電影是美國社會最强大的社會力量之一。
  這兩部片的誕生絕非偶然,都是導演五年緊張工作的结果。早在Biograph美國傳記公司時期,葛理菲斯就醞釀著這兩部作品。在離開Biograph公司後,葛理菲斯為新公司制作了四部影片,都不是他所喜爱的。随後,格里菲斯得到了《同族人》(即後来的《一個國家的誕生》)的拍攝權,發現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故事。 葛理菲斯開始大規模投入拍攝這部电影,他不只全盤負責創作,連所有雜務都包了下來。
  葛理菲斯在進行這項電影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項目時候,没有使用"電影劇本",没有事先寫好的分鏡脚本,他在頭腦中將素材拼凑、提煉、規劃起來。具體拍攝中,他的直觀能力和即性發揮起了關鍵作用。
  1915 年2月,這部巨片完成,影片耗資50萬,一共有十二本拷貝,成為美國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長片。在此之前,雖然義大利的電影長片 《The Last Days of Pompeii》和《Cabiria》在全世界走红,美國電影業還是看好短片。葛理菲斯無疑受到了這些史詩長片的影響,比如《一個國家的誕生》和《忍無可忍》的史詩题材,大場面的調度。《一個國家的誕生》是美國第一部門票高達2美元的電影,賣座極高,1915年3月3日在纽约Liberty Theatre首輪院線上映,連映620場,自此情節劇(Melodrama)和史詩大片成為好莱塢商業體系中最賺錢的電影類型。
  影片回顧了南北戰爭,對南方遭到破壞,三K黨為恢復南方榮譽、懲治黑人努力作了歌頌,最後奠定南方的合法地位,從而誕生了一個新的国家。因為影片十分激烈地宣揚黑人的低劣,所以引起了社會爭議,甚至有七個州禁止該片在州内上映。葛理菲斯在1916年為此自費印行了一本名為《美國言論自由的興衰》〈TheRiseandFallofFreeSpeechinAmerica)的小册子為自己辯護,一方面提出所有電影的根源就在於黨同伐異,為他的下一部影片做了宣傳。
  爭議唤起了全國上下對電影社會功能的認識,不過更重要的是,人們意識到了這部影片高超的藝術造詣和豐富的想像力。葛理菲斯被認為真正掌握了電影這門工具,他能夠服服貼貼地安排每個鏡頭,從而產生最强烈的效果。葛理菲斯將梅禮葉創始,波特發揚的剪輯原理推進到新的高度,後來所有人都從此受益。文化界於是瘋狂讚美影片的成就,並自然而然地將葛理菲斯捧上第一電影大師的寶座。
之後的《黨同伐異》遇到了更大的財政困難,據稱耗資答190萬美元,長達13本拷貝,格里菲斯認為"影片是抗議專制和各種形式的不公正",主题實在過於龐大,需要精確的耐心和非凡的藝術能力。《黨同伐異》更主要的特色在於内部的組織結構。影片的想法來自於《一個國家的誕生》封鏡後的一個新劇《The Motherand the Law》。葛理菲斯在研究劇本後有發覺作為《一個國家的誕生》後的下一部作品,這個故事太反高潮了,於是他又從歷史的不同時期上選擇了三個故事開成一部。葛理菲斯這次比《一個國家的誕生》走得更遠,他將影片擴大為四個故事同時進行的複雜形式,在敘事過程中從一個故事剪輯到另一個故事,並行不悖。一個鏡頭在尚未完畢之前就剪斷進入下一個;攝影機移動和表情同時進行增强效果;圈入圈出和遮片拍攝用來強調有意義的細節或有說服力的過場;西部的大特寫鏡頭和極遠的遠景可以產生緊張和壯闊的效果。可以說,每個變化,每個鏡頭,都按照本身的意義和對全局的需要加以控制和慎重選擇。葛理菲斯把全部的積蓄投入到《黨同伐異》(忍無可忍)的拍攝中來。他在洛杉磯日落大道附近搭建了宏偉的布景,四層樓高的巴比倫城牆上面可以並排急馳兩輛由四匹馬拉着的古代戰車。城牆内的宫殿縱深達1600公尺,四周的尖塔高達70公尺。影片召集的演員陣容更是極為龐大,光是波斯軍隊出征一場,就運用了1.6萬名群眾演員。為了保証這支龐大的隊伍的運輸、後勤和調度指揮,工作人員甚至在制片廠里架設起了電話線和臨時鐵道。
  1916 年9月5日,《黨同伐異》(忍無可忍)公映,評論卻不如前一部《一個國家的誕生》,很多人看不懂新颖的剪輯風格,把故事情節都弄混了,於是批評葛理菲斯離經叛道,多年後普多夫金也批評該影片太冗長沉悶,使人疲勞,因而把它的傑出效果抵消了大部分。此外,由於影片發行時候美國國内狂熱的好戰精神在滋長(美國最终於次年四月對德宣戰),人們覺得《黨同伐異》(忍無可忍)鼓吹的和平傾向與戰鬥氣質格格不入,反對這部影片的情續開始高漲,後來在不少城市被查禁。所以最终,在經濟上, 《黨同伐異》給葛理菲斯帶來巨大損失。但是這並没有影響到《黨同伐異》(忍無可忍)對世界電影發展帶来的意義,著名導演奧森威爾斯就說:"這一失敗同時也是電影史上最大的成功。"而丹麥導演卡爾•T•德萊葉在他早期的影片《LeavesfromSatan’sBook》(1921年)中也將自古到今的四個故事串起來講,顯然是在借鑿《黨同伐異》。
葛理菲斯的沒落
  《黨同伐異》(忍無可忍)的賣座失敗顯試著葛理菲斯的事業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到20年代以後,新的電影人取代了他的地位。一般認為,葛理菲斯的没落有多種原因,包括他自己已經失去對電影的興趣,他的新作品越來越和當時的觀眾脫節,而他的名利心也損害了作為電影藝術家的完整性。所以一直存在批評認為葛理菲斯曾經擁有的謙虛敢於探索的精神被譁眾取寵和矯揉造作取代了。其次,社會道德觀念的日新月異也和格里菲斯保守傳統的十九世紀正統思想格格不入,他的根深蒂固的成見在後期影片中暴露無遺,受到嘲笑和批評。
  1919年,葛理菲斯和好萊塢其他幾位著名人物,包括查理卓別林、瑪麗畢克馥和道格拉斯范朋克一起創立聯藝電影公司(UnitedArtist)。葛理菲斯為聯藝拍攝的《殘花淚》(BrokenBlossomsorTheYellowManandtheGirl,1919) 被認為是他最後的傑作。許多媒體盛讚影片的藝術成就,葛理菲斯自此以後,再没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以後的幾年,他的影片依然花錢很多,但都是用過時的題材 拍出公式化的東西,顯示出創作力的衰退。
《林肯》(AbrahamLincoln,1930) 是葛理菲斯第一部有聲片,也是他倒數第二部作品,此片獲得一部分影評人的讚譽,但觀眾反應冷淡。聯美和葛理菲斯终止了合同,他製作了獨立制片 《TheStruggle》(1931),更是徹底的失敗。1931年,葛理菲斯完全退出了電影界。
  晚年的葛理菲斯始終和貧困鬥爭,他幾乎被电影工業、同儕和公眾徹底遺忘。1936年,格里菲斯回到了奥斯卡頒獎典禮,獲得了一份特别榮譽,並為貝蒂•戴維斯和VictorMcLaglen頒獎。此後偶而也有電影人突然想起了葛理菲斯,找他諮詢求教,往往毫無結果。
  葛理菲斯於1948年7月24日在好萊塢Temple醫院院因腦出血而去世。美國電影理論家約翰霍華德.勞遜在他的《電影的創作過程》一書中描述的是,葛理菲斯死於1948年7月23日,地點可能是好萊塢的一家旅館。
http://ctl2.tnua.edu.tw/blogs/worldcinema/%E9%BB%98%E7%89%87%E6%99%82%E4%BB%A3/d-w-griffith/

一個國家的誕生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導演: D•W•格里菲斯
編劇: D•W•格里菲斯 / Frank E. Woods / Thomas F. Dixon Jr.
主演: 麗蓮•吉許 / 梅•馬什 / 亨利•B•沃斯奧
  劇情簡介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莊園主卡梅倫一家原本過著安逸的生活。卡梅隆和斯通曼家的孩子同在一所寄宿學校念書,接觸中,年輕的本傑明•卡梅隆(亨利•B•沃斯奧 Henry B. Walthall飾)和埃爾西•斯通曼(麗蓮•吉許 Lillian Gish飾)互生情愫。然而不久南北戰爭爆發。本傑明參加了南方軍隊,奔赴前線,與北方的昔日好友斯通曼(拉爾夫•李維斯 Ralph Lewis飾)成了敵手。戰後,黑人燒殺搶掠。本傑明組織三K党,對黑人進行報復,粉碎了建立所謂的“黑人王國”的陰謀。本傑明與埃爾西這對患難情侶也終於走到了一起。他們的結合,預示著一個新的國家的誕生和統一。 
  這部由美國電影巨匠D•W•格里菲斯編導的長達三個多小時的鴻篇巨制《一個國家的誕生》,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式電影,也是默片時代的經典之作。本片因為對白人優越主義的提倡,以及對三K黨的美化而頗具爭議性。

先不說【一個國家的誕生】偉大的那點兒事兒  2008-12-03 

  格里菲斯(D.W. Griffith)在1915年拍攝的【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讓電影從技術玩物上升到了藝術和盈利層面,所以成為了電影史上的里程碑。怎麼說呢,這部三個小時的電影改變了當時電影基本都是短片的局面。電影擁有完整的劇本和豐富的拍攝手段,這使電影的敘事立體且具有美感。在電影中格里菲斯開創了大量的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最出色的便是“最後一分鐘營救”。影評人是這樣定義的,如果沒有格里菲斯,現在的電影也不會達到這樣的高度,或者起碼向後推很多年。    
  關於偉大的那些事兒,我就說到這兒了。    
  【一個國家的誕生】用南北兩個分別代表資產階級和種植園園主的家庭為敘事對象,對他們兩家在內戰中的悲歡離合來反映當時美國內戰的狀況和普通家庭的命運。悉德•菲爾德說10分鐘就可以決定觀眾是否喜歡一部電影,也就基本上是劇本的前十頁。不能不說電影的前十分鐘都還是很平淡的,很難讓人覺得不無聊,也許這就是為了表現戰前南方那種簡單,慢吞吞的生活。    
  電影中的戰爭場面是經典,先拋開“最後一分鐘營救”不說。實景拍攝在當時的美國都是很少的,特別在之後好萊塢的體系成型且發展成熟之後,都改棚內拍攝了。所以真實的場景,兩方槍火對開的硝煙滾滾真實感很強,也有視覺衝擊力。只是時間把握的不太好,大場面出現的太多且時間過長,這樣時間長了就有一種畫面靜止不變的感覺,看著看著就容易無聊了。站在2008年的我就可以意淫一下,如果加點人物特寫就更有意思一點了。    
  兩軍對壘時的音樂其實也有點不太搭調,不知道歡快個什麼勁兒。其實整個電影裡的音樂在部分章節都有點莫名其妙。主人公出現的時候背景音樂還總是那幾首歌,其實關於人物內心的表現就被削減了。    
  將近一百年前的無聲黑白電影看起來還是頗有些難度的,畢竟站在今天再看繈褓期的電影還是要不斷提醒自己回到當年。而作為一個外國人的我看當時的美國電影最大的困難就是要努力分辨出他們的長相。估計在電影的前一個小時裡我幾乎分不清Stoneman家裡的那幾個姐妹兄弟,還有Cameron家族的那幾個孩子。主人公the Little Colonel也一度被我搞丟了……就是這麼殘酷。其實說白了就是電影人物的外形分別太小。這也是一個技巧問題,如果在螢幕上主要人物大都能被分為,棕發女人,金髮女人,小鬍子,眼鏡男之類的,這對於觀眾接受劇情會更加快一些。我想這對外國人看中國電影是最能感同身受的。    
  這電影除了在編劇和拍攝手法上的成功意外,在意識形態上的宣傳實在太成功了,這絕對是我國主旋律電影拍攝班子應該學習的。經過格里菲斯電影中對3K黨的正面宣傳,將其塑造為推翻內戰後成立的黑人流氓政府的偉大團體。就是這部電影,成為3k黨在美國第二次政治狂潮的主要因素。    
  我們肯定不能因為這個就說格里菲斯有多大險惡用心或者思想多不正確。1915年的美國距離內戰結束,林肯遇刺也不過幾十年。在電影中林肯不是被南方保守派的刺客所刺殺,而是與北方資產階級極端組織有很大的聯繫,在他們眼中林肯對南方的政策太過於溫和。林肯死後,極端主義的Austin Stoneman上臺,在南方推行他的平等政策,於是黑人有了選舉權,黑人參議員執政了。在後期,黑人們組織了自己的武裝打壓白人,剝奪他們的選舉權。黑人們搶了白人奴隸主的家財,成為新貴族,白人們則穿開了粗布衣。這群新貴的塑造成功讓人們覺得一個道德社會就這麼墮落了。    
  推行平等政策的Cameron也嘗到了苦果,他自己培養的黑人領袖強迫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還綁架了Cameron,這就是推行平等政策的人的報應,他們要後悔的。電影的結局是the Little Colonel組織的3K党把白人從水深火熱的黑人殘暴統治中拯救出來,結束了黑人的武裝,剝奪了他們的選舉權……於是和平重新來到南方……    
  在電影中,剛剛翻身做主人的黑人野蠻,粗暴,不文明,醜陋。比如他們會在法庭上吃東西啦,脫鞋啦,甚至逼白女人們跟他們結婚,並建立黑人王國。其中一個反面角色的黑人便逼的the Little Colonel的妹妹跳崖身亡。白女人在此成了堅貞的象徵。與此同時,白人社會文明,和平,美滿,高雅,在受到迫害後組織反抗,繼續著自己“不敗民族”的神話。連我看了電影后也連忙到網上查資料,琢磨著3K党的成立初期是不是一個正義組織。    
  格里菲斯真實太天才了,講當時白人保守主義的觀點和他們的優越感表現的如此令人信服,難怪3K黨在電影播出後幾年還可以組織大規模遊行,支援率極高,且就用這電影做宣傳片。電影中提到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基礎也是自由,博愛之類的也沒有提到平等。相比較之下看國產主旋律電影的失敗,我不禁要考慮這除了體制的問題是不是還真跟人智商的問題有點關係。要說不成熟,15年的電影能有多成熟?    
  先不說【一個國家的誕生】偉大的那點兒事兒,各種局限因素也不可能讓電影完美,但國內研究了這片兒這麼多年了,怎麼還學的這麼四不像呢?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73735/

《一個國家的誕生》——格里菲斯,帶著上帝笑容的撒旦  2007-05-19 

  格里菲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導演,一個深刻影響電影藝術發展卻同時伴隨著異議聲的導演。 
  本部影片不僅在當時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力,同時也影響了後來電影藝術的發展。格里菲斯在本片中使用了同時異空的平行蒙太奇敘述了美國內戰時的深交至深的兩個家庭,這兩個家庭一南一北,一邊是北方資本家,一邊是南方種植園主,在政見上是完全處於對立立場上的。 
  南北家庭的情節分列表現,並逐步發展,最後兩條支線彙聚成在一起,這在今天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甚至在製作粗糙的電視劇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到這樣的表現手法,但是在1915年可謂是是一種首開先河的創舉。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同樣有一部叫做《千王之王》(King of Kings)的影片,儘管此片同樣不俗,但是對電影藝術發展進程的影響力上,遠不如本片。 
  關於平行蒙太奇在本片中運用最出色的無疑就是兩個戰爭場面了,分別是“一分鐘救援”與“3K黨營救”,這兩個片段中,格里菲斯採用交替切畫的手法來展現雙方的情況,這無疑讓影片增加了許多緊張感,這是當時常見的敘事蒙太奇所無法比擬的,就算在今天,很多影視作品也一直在採用格里菲斯的手法,可見格里菲斯所給後人帶來了多珍貴的藝術“寶藏”。 
  同時,我注意到本片中格里菲斯採取了一種很特殊的手法,某些片斷的鏡頭採取膠片未暴光區域組成圓來突出焦點的現象,例如在一個大全景中,他會慢慢的將膠片暴光區域縮小,最後只剩下一個小小的暴光區域圓,而那個區域圓則是格里菲斯所希望讓大家注意到的地方。我猜想這是最早代替調焦的手法,而如今我們已經基本看不到這樣的畫面了,完全可以通過調焦來突出某人或某物,可見他在當時能夠運用這種方式來表現,說明了他的藝術天賦。 
  讓我們暫時撇開格里菲斯,讓我們來看看德國的女紀錄片瑞芬斯塔爾,她的影響力儘管可能並沒有前者或者其他大導來得深刻,但是她所拍攝的紀錄片《意志的勝利》卻在電影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但是有一點是必須說的,她的作品卻帶著強烈的納粹意識形態,這使得她一直被外界所批評。 
  聚焦到格里菲斯,在看本片時,我一直很不舒服,因為我發現格里菲斯不斷的在醜化著黑人種族,黑人在影片中大部分時刻被描述成可惡並且毫無人性的低劣人種,他們耍心計,燒殺搶掠,無惡不做,同時大家稍微細心就可以看到影片的字幕卡中多次出現了“nigger”——黑鬼,這個極端貶低黑人的字眼。在影片後半部分,甚至出現了3K黨,格里菲斯將他們描繪成一群正義的騎士,虔誠的教徒,並且代表著正義的審判,同時還美化了3K黨的創建主旨。任何稍微瞭解3K黨的人一定會知道他們都是一些極端激進的種族主義分子,他們的手段及其殘忍,並且受到大多數白人的反對。而格里菲斯在本片中展現的這種意識形態無疑就是表明了自己大沙文主義的傾向,這種極端種族主義思想充斥著全片,並且對當時美國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藝術大師是能夠在理性與感性中找到一個完美支點的人,而格里菲斯這樣的做法和瑞芬斯塔瑞爾幾乎無二樣,儘管在藝術上他們的傑出成就讓人佩服,可是在意識形態上卻無法讓後人認同。格里菲斯在我眼裡會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而永遠不能成為一位藝術大師。 
  格里菲斯他不是藝術的上帝,他只是帶著上帝笑容的撒旦。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57817/

鏡頭中實現時空的交換 2010-01-31 

   也許人寂寞到一種程度就會找更寂寞的東西消遣,寂寞的我選擇了一部1915年由美國電影之父D.W.格里菲斯執導的老式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沒有人聲的電影,只有幾段 loop式配樂,沒有預先瞭解劇本,唯有硬著頭皮靠演員誇張表情猜劇情,既然寂寞,為何不把寂寞發展得淋漓盡致,於是便順理成章地把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跳躍性地看完。 
   電影描述的是兩個分別原屬於美國北方和南方的家庭,因南北戰爭而產生的不同政治立場,讓兩對癡心相愛的情侶給分開。(途中發生了黑人對白人瘋狂地施虐,白人組織三K黨反抗等等)當這兩對患難情侶終於走到一起的時候,他們的結合,預示著一個國家的誕生。 
  同樣是三個小時,如果說《阿凡達》是把特效帶來新的紀元,那麼《一個國家的誕生》便是開創了鏡頭剪切的先河。(這次就暫且不講片中內容:種族的色彩,講講手法吧) 
   雖然這些鏡頭在現代的電影中經常看到,如閃回的運用(類似倒敘的手法),在《瘋狂的石頭》贏來了很多的稱讚聲。可是否知道,這就格里菲斯發明的電影手法,當斯通曼向瑪格麗示愛時,瑪格麗臉上出現矛盾痛苦的表情,用一個鏡頭表現了瑪格麗特兄弟在南北戰爭中彈瀕死亡的樣子,然後鏡頭再切回到瑪格麗拒絕了斯通曼。也許在現在看到這些手法並不驚奇,但在1915看到,會是如何感覺,就像現在大家都吃螃蟹,可是沒有第一個吃,會吃嗎? 
   還有那加速剪輯的運用,在著名的一分鐘的營救中,整個段落出現好幾次小高潮。在接近高潮時,剪輯的速度總是在加快,以造成不斷加強的氣氛,然後突然緩下,緩慢觀眾情緒。這種手法在《魔鬼代言人》中也曾出現過,奇洛面對自己妻子自殺慘痛後,走出醫院,整條大街空空的,音樂減緩,讓觀眾不久前屏住的呼吸得到釋放,得到解脫和思考。再為下一次的氣氛加速提供了提速的空間。通過時速變換,而不是保持不變的速度,顯然D.W在上個世紀已經知道了這一點。 
   片中除了鏡頭剪切手法的感受,引起我注意的還有一處,就是本傑明的妹妹被迫自殺。在這一段中,不僅特寫鏡頭運用恰當,把妹妹的焦慮和黑人的貪婪眼睛和急不可待之情完全呈現在觀眾的眼球,還有是妹妹的那一份精神。從她身上學會了尊嚴嚴肅的一刻,我們不應該為她悲痛,因為她在死亡之門找到了快樂。好一個士可殺,不可辱啊,但現在多少chicken為了錢而出賣自己的身體。唉…… 
   不過我是不太建議想消遣的朋友看這部電影,黑白片還是挺單調的,而且是沒有人聲,只有偶爾的字幕介紹。但如果想知道什麼是LOMO暗角,瞭解下電影發展史,感受電影之父創作鏡頭切換的電影,關注種族色彩在鏡頭中的表現,也許這部片會幫到你。 
   看完電影的感悟是:創作是非常重要,要當就當第一,正如格里菲斯發明的電影鏡頭交換手法,也許以後的人會完善得更好,但讓更多人知道的是第一個發明的人。另外,很多人說這電影是帶有種族主義色彩,格的辯解是:“它只是一樁生意,非常簡單,沒有想到它對國家的描述和對群眾思想的影響。”如果這麼說,格瞭解的電影並沒有到藝術的層次了,他關注的僅是如何表達,而不是表達什麼。從這個角度,這位電影之父還不可以完全稱為一個藝術大師。 
   呵呵,有點不知所言,請見諒,趕緊收筆,看來真的是寂寞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67999/

黨同伐異 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 (1916)
導演: D•W•格里菲斯
編劇: Anita Loos / Hettie Grey Baker / D•W•格里菲斯 / 惠特曼
主演: 梅•馬什 / 羅伯特•哈倫 / F.A. Turner
  劇情簡介
  本片又譯作《黨同伐異》,是D.W.格裡菲思最具創作野心的作品。由於受到《國家的誕生》驚人賣座的影響,格裡菲思遂再接再勵拍攝一部場面更大,內容更有深度的影片。他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動用了二百萬美元的製作費,拍攝成片長220分的巨片(原版長480分)。可惜本片在1916年9月於紐約公映時,並沒有受到預期的歡迎。本片所以賣座失敗,原因很多,最主要是格裡菲思在本片所採用的故事結構太複雜,導演手法已超越當時觀眾的接受能力。加上主題過於嚴肅,其中提倡的寬容和反對暴力的論調跟當時美國的高昂參戰情緒引起衝突,因此未能受到普遍歡迎。不過,人們卻不能否認這是一部電影藝術上的不朽傑作。《忍無可忍》由四段不同時代發生的故事組成:巴比倫的沒落、耶穌基督的受難、法國的聖巴托羅米宗教大屠殺,以及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勞資衝突。格氏描述他自己的構想:“四個大循環故事好象四條河流,最初是分散而平靜地流動著,最後卻匯合成一條強大洶湧的急流"。本片一開始,是一個母親推搖籃的鏡頭,插入惠特曼的詩句:“如今如同昨日,世間的人情變化迴圈無窮。搖籃搖動著,為人類帶來同樣的激情,同樣的優樂悲歡。"這字幕之後,展開第一個作為全片基調的現代篇故事。隨著劇情的進展,導演經常切入另外三段故事,成為四段平行發展。最後,畫面仍回到母親和搖籃,呈現出“人類從不容異已到寬容的進化"的主題。作為故事核心的現代篇“母與法",內容描述四個失業的男女工人從小鎮來到都市中找工作,有人誤入歧途,有人渴望過正常的家庭生活。正派的男主角被誣陷為殺人兇手,被捕後判處死刑。行刑之日,真凶良心發現,在最危險的一刻將男主角救了出來。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二十世紀初期美國的一般社會狀況:農村不安定,都市陰暗而複雜、勞工生活困苦、法律問題重重等。格裡菲思在本片中進一步表演他在“平行剪接"方面的傑出才能。他利用四段故事中的類似情景作比較剪接,使分散的情節顯得統一有力,並因類似鏡頭的多次重複而使劇情產生出熱情奔放的情緒高潮。譬如有一段鏡頭是這樣剪接的:一、耶穌基督被士兵押著前進;二、巴比倫的村女向情侶奔告國王的危急;三、現代的少女拚命為救她的愛人而奔走;四、在巴黎大屠殺中,新教徒企圖在群眾騷亂的街道上援救未婚妻。格氏利用移動攝影、鏡頭、劃過鏡頭等技巧連接四段平行發展的情節,節奏緊湊流暢。格氏甚至在個別的故事片段中使用短短的倒敘技巧(FLAXHBACK)來交代情節,顯見他的“電影文法"的確比同時代的導演高出很多。除此之外,格氏在本片中亦首創“大特寫"和“大遠景"的鏡頭,以加強觀眾的心理感覺(如:特寫女人緊握的手,表現她在聽到丈夫判死刑的消息時的焦急;以大遠景拍攝資本家獨坐辦公室中,暗示他龐大的支配權力)。他又利用影片染色的方法來加強各種特殊效果(如夜景用染青色的影片、點燈的房內用染黃色的影片、巴比倫城火燒時用染紅色的影片)。這種影片染色方法雖非格氏首創,但卻沒有人像他這樣在一部電影片中大膽的全面採用。令人驚異的是,這樣一部內容複雜的大製作竟然由始至終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而只是靠格里菲斯的臨場即興創作而成。此外,本片也沒有任何佈景的設計圖,但格氏卻能夠命人搭蓋出宏偉得哧人的巴比倫佈景。在拍攝巴比倫攻耶路撒冷的場面時,更在一天之內同時動用一萬五千名臨時演員和二百五十輛戰車。他這種大手筆使得當時義大利出品的歷史巨片也瞠乎其後,由此也可以看出格氏對自己的創作能力如何自信。或許正如格氏自己的格言所說:“藝術經常都是革命性的、爆炸性的,以及轟轟烈烈的"。看《忍無可忍》一片幕前幕後的表現,可知格裡菲思的確是一個身體力行的藝術家。

《黨同伐異》2011-08-10 

  1.最值得說的當然是景別系統的成形與剪輯的成熟了。從特寫到遠景的都有純熟運用,另外出現了初步的連續性剪輯以及令人驚歎的交叉剪輯,還有插入鏡頭及閃回的運用,每一個學剪輯的都應該看看這部電影。2.節奏也極富衝擊力,隨著劇情的推進以及高潮的到來,剪輯節奏有一個明顯的提升,而作為影片母題的母親與嬰兒的鏡頭也起到了改變節奏的作用。3.運動鏡頭的運用也極富衝擊力,巴比倫場景中的升降鏡頭以及在汽車上正面跟拍行進中的隊伍的鏡頭幾乎與現代的用法別無二致。其它的運動鏡頭如搖、推等也有運用。4.剪輯的複雜並不是無本之木,是由故事的規模決定的。本片交織在一起的四個故事在第二幕中匯成了激流,交叉剪輯才不會打斷故事的情緒。影片結尾的“最後一分鐘”營救也為影史經典,符合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所描述的模式,也成為後世劇作的規則之一。5.無論是作為讓影片更為吸引人的噱頭還是真實的態度出現,影片字幕的Note部分所提及的歷史內容仍然顯示出了格里菲斯對於歷史的關注與瞭解。國內導演好歹學學啊。6.類型片元素的出現,包括歌舞、犯罪、追逐場面等等,在類型片的神話建立以前,類型片的影像符號本身就是創作者關注並且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研究類型片,美國早期電影也繞不過去。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057919/

寬容——愛與仁慈的搖籃 2007-12-30 

  我相信寬容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雖然房龍曾冷靜地指出它並非是與人類共生的範疇。我寧願固執地認為,那只是時間形式而不是主題實質上的界定。首先要援引“寬容”的定義。儘管亨德里克•威廉•房龍在《人類解放的故事》中作以下陳述:“語言是人類最具有欺騙性的發明之一,而一切定義都註定了帶有隨意性。”他還是必須引證《不列顛百科全書》第26卷第1052頁上關於“寬容”的定義:“寬容(語出拉丁文tolerare,即容忍),指容許別人有行動或判斷的自由,有耐心地和不帶偏見地容忍不同於自己的或一般能接受的辦法或見解。”房龍的文字是嚴謹的,又不乏幽默。接下來他說:“還可以有其他的定義,但是就本書的目的而論,我將讓我自己接受《不列顛百科全書》這段話的指導。”[1]遠古時代毫無差異與個性的人類被原始的求生的壓倒一切的共性所淹沒,當然也就不存在寬容與否的問題。因為他們不存在異己,也就沒有寬容的對象。因寬容而引發的鬥爭直到個性出現以後才開始[2]。以西方而論,囚禁阿那克薩哥拉與處死蘇格拉底可以說是對抗的開始。古希臘時代以後,爭取寬容的鬥爭便與基督教緊密地糾結在一起了。十字軍東征,布魯諾受刑,這是眾人皆知的例子。在一個漫長的時代背景下,爭取寬容即意味著爭取自己對聖經獨特的解釋權;宗教改革無非是容許人們以各自的方式與上帝溝通。文藝復興以宗教改革為其前奏。近代以來,隨著信仰的多元化,文藝復興宣導個性的聲音傳遍了世界;哲學上的人本主義、唯意志論,心理學特別是弗洛伊的精神分析學理論的產生與發展,更使人類在步入現代社會潮流的同時,對張揚個性的訴求空前凸現,寬容的問題也相應泛化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而人類在經歷了物本主義、神本主義、人本主義三個時代之後,對寬容這一主題的認識也不斷深刻著,但就其前景來看,也只能是僅僅停留在認識之上而已,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註定了寬容的無可救贖。   
  房龍的《寬容》道出了幾千年來人類為寬容而鬥爭的艱辛歷史,而格里菲斯用一部電影給予人類這一永恆主題以獨到解讀與完美的藝術想像。無怪乎戈達爾聲稱“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拋開大衛•沃克•格里菲斯在電影技術上的開創性與他對電影事業的貢獻不談(因為那並非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並且與影響本片觀賞興趣和理解本片密切相關的剪接技巧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對比蒙太奇、隱喻蒙太奇甚至鏡頭內部蒙太奇諸如此類的專業問題也最好交給那些專門的影評人(這也並非本人感興趣的方向),我僅就本片所闡述的關於寬容這一主題發表我個人的一些淺薄之見。為此,粗略地介紹本片的主要故事情節,當是首要與必要的。    
  影片由四個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故事組成。——這首先強調了它所要闡述問題的普遍性與代表性,從不同側面闡釋“人類從不容異己到相互寬容”這一主題。    
  第一個故事也是影片最核心的故事《母與法》發生在現代,是根據當時美國一件著名的錯案改編而成。1914年美國某城鎮大工廠主詹姆斯的妹妹瑪麗成立基金會,組織一群道德振興會的女清教徒改造愚昧的工人,她們不許工人喝酒,禁止他們跳“下流”的民間舞。詹姆斯決定扣除全體工人工資的百分之十用以改造他們,引起了工人罷工;大批工人失業。其中就有故事的主人公“心愛女”、“小夥子”與“伶仃女”。小夥子因找不到工作被迫為“陋巷火槍手”幹些敲詐勒索的齷齪勾當。但在他與心愛女偶然重逢並且兩人互相愛慕打算結婚之後,他決定痛改前非過正派人的生活。火槍手設法以盜竊罪將他陷害並押入監獄。丈夫候審期間,心愛女生下一個孩子。女清教徒們藉口她無力撫養而搶走了孩子。火槍手垂涎心愛女,假意應允幫她找到孩子。夜裡,他溜進心愛女家企圖對她施暴,恰逢小夥子釋放歸來與其廝打起來。此時,因失業而淪為火槍手情婦的伶仃女正躲在屋外,目睹火槍手的無恥行徑,她便開槍打死火槍手並將手槍扔進屋裡隨即逃走。員警沖進屋裡誤以為小夥子開槍殺死了火槍手,遂將其帶走。證據確鑿,小夥子殺人罪名成立,被判絞刑。第二個故事是基督故事,取材於《聖經》裡的三個片斷:1.《變水為酒》。耶穌傳到之處來到迦拿,應邀參加一個盛大的婚宴。宴飲中酒被喝光,耶穌將石缸裡的水變成美酒。2.《懲治淫婦》。耶穌的死敵法利塞人把一名淫婦帶到耶穌面前讓他降罪,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就先向她投石頭吧。”法利塞人只好認輸作罷。3.《基督受難》。西元27年,耶穌被出賣,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個故事《聖巴泰勒米節的屠殺》發生在法國。1572年法國宗教戰爭期間,胡格諾教派與天主教經常發生大規模衝突。信奉新教的“棕眼女”及其家人來到巴黎,她與普羅斯帕•拉杜爾相愛並準備舉行婚禮。王太后卡特琳•德•梅迪齊藉口胡格諾教徒在尼姆屠殺天主教徒,下令國王查理九世進行報復。8月24日聖巴泰勒米節的深夜,一場宗教大屠殺開始了。士兵到處搜殺胡格諾教徒,姦淫擄掠;全城一片恐慌。杜拉爾不顧一切趕去拯救未婚妻,卻發現棕眼女已慘遭蹂躪並被殺害。他悲慟地抱起她的屍首痛斥士兵的暴行,卻被亂搶打死。第四個故事是《巴比倫的陷落》。西元前539年,開明國王納波尼杜斯和王子伯沙撒的治理下,巴比倫人過著奢華的日子。宮廷詩人愛上了聰明美麗的“山姑娘”,倔強的山姑娘堅決不從,遂被送到婚姻市場售賣,幸遇王子伯沙撒為之解圍並授以“嫁與不嫁的自由”。山姑娘對這位英俊的王子產生了愛慕之情。王子對一個異教的愛情女神頂禮膜拜並把她的神像塑到廣場之上,讓國人改信這個異教女神。王宮裡的大祭司深恐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遂與宮廷詩人串通波斯王居魯士,趁巴比倫人狂歡濫飲毫無戒備之時打開城門迎接波斯軍。宮廷詩人在糾纏山姑娘時無意中洩露了這個消息。山姑娘毅然駕車奔向城裡報信,但酒酣意闌的伯沙撒不相信這驚人的消息。波斯軍遂湧入城內大肆屠殺。山姑娘奮勇殺敵,卻命殞戰場。伯沙撒見大勢已去,拔尖刺死心愛的妻子,遂自刎而死。文明古國巴比倫自此不復存在。……第一個故事仍在繼續:伶仃女良心發現終於向心愛女說出真相。要救小夥子必須得到州長赦免,但州長剛好乘火車外出。她們立即乘賽車追趕火車。小夥子這時已被送上絞刑架。汽車最終趕上火車,當心愛女手持赦免令趕到刑場時,絞索已套上了丈夫的脖子……夫妻倆與孩子最終團聚。    
  房龍把不寬容的能指分為個人的不寬容和官方的不寬容:“個人的不寬容只能以自由國家的大多數公民不介意為極限,不得超越。然而官方的不寬容卻不然,它可以權力浩大。它除自己的力量之外,不承認任何權威。官方的不寬容一旦胡亂發起脾氣,便可以置無辜的人於死地……”由此可見,個人的不寬容只是個人的一種判斷、見解和行為方式,或者也可說是一種個性的表現,在法律規定範圍之內,只要不侵犯他人自由,它便有存在的權利;而官方的不寬容表現為“國家、社會、宗教等集體團體”與“個人”在邏輯上的不對稱性而引發的種種矛盾。事實上,這種不寬容在根本上剝奪了個人選擇寬容與否的可能性。集體與個人是兩個完全不同質的範疇,儘管它們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必然聯繫。從過去的歷史範疇反推,官方的寬容必然重要于個人的寬容。神本主義時代(西方的中世紀、中國的封建時代都在此列)在政治上的專制主義、道德上的禁欲主義、觀念上的彼岸價值均出自官方的不寬容範疇。因此愛因斯坦頗有感觸地指出:“最重要的寬容就是國家和社會對個人的寬容。”[3]格里菲斯的《黨同伐異》首先要闡述的便是宗教範疇內國家和社會對個人的不寬容。    
  四個故事平行發展,交叉剪接,除了第一個故事,其他三個故事都以悲劇告終。有意思的是格里菲斯在電影中首創濾鏡染色以營造特殊氛圍的技巧;張藝謀在《英雄》中為各不同主題鏡頭著色這一電影藝術手法,難道正是對此片的借鑒?言歸正傳——四個故事的發生均與宗教有關,基督故事便是影片總的出發點或主題思想的源泉:“變水為酒”表明耶穌造福人類;“懲治淫婦”宣揚耶穌的寬容精神,同時譴責法利塞人的不寬容;“耶穌受難”則隱喻耶穌為人類因不寬容而受難。聖巴泰勒米節的屠殺這一故事通過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的宗教迫害譴責了耶穌信徒間的黨同伐異。巴比倫的淪陷譴責不寬容的極端形式——戰爭與宗教信仰的排除異己行為,這是前基督教文明社會裡的黨同伐異現象。顯然,第一個故事《母與法》是此片的重頭戲,它毫無列外也是由宗教信仰的不寬容,引發工人罷工,進而導致悲劇的發生。女清教徒、詹姆斯兄妹、火槍手均是迫害者。但影片主題在小夥子被錯判之後有了昇華。小夥子被火槍手以盜竊罪誣陷得以澄清,說明法律重視證據,官方法律體系下的寬容政策必有保護民眾的一面,比濫殺無辜算是大有進步。伶仃女良心發現澄清事實表明作為社會中單個人的寬容精神的進步。影片結尾,格里菲斯通過富有想像力的畫面進一步描繪了他的烏托邦理想:未來,善與惡的總決鬥導致全球大戰,紐約遭到狂轟亂炸,大批人被投入監獄。隨後,天使出現,一道曙光摧毀監獄,解放了囚犯。世界上最後一批暴君垮臺了。監獄化為一片鮮花盛開的草地,兒童在那裡歡樂地嬉戲。字幕上寫道:博愛將帶來永恆的和平。——我們由此感受到格里菲斯的天真幻想是何其偉大:儘管他把殺戮之地選在亞洲和歐洲而把寬容社會留給美國(當時的確是歐洲烽火連天美國卻太平盛世)的沙文主義思想有其局限性,儘管當時的美國也未必寬容(對黑人、印第安人及中國移民的種族迫害),儘管這部電影在商業上慘遭失敗(一次偉大的失敗),儘管它晦澀難懂甚至其某些內容與形式在今天看來顯得幼稚可笑,大衛•沃克•格里菲斯都是世界電影史上一顆耀眼的明星,《黨同伐異》無疑為人類解放設想了一種美好而令人振奮的未來!    
  格里菲斯反對仇恨、不寬容,讚美愛與仁慈。影片以“搖籃與母親”的畫面貫穿始終,並配以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詩句:“今天如同昨天,循環往復。搖籃搖動著,為人類帶來同樣的激情,同樣的優樂悲歡。”四個故事在結構與手法上也以此來表現人類歷史發展的連綿不斷:歲月流逝悠悠無盡,搖籃母親的畫面始終充滿著慈善與友愛,深切雋永,昭示著只有博愛、寬容才能帶來和平與美好這一永恆主題,也為影片的結尾作好了鋪墊。    
  歷史的不寬容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宗教迫害,政治專制,乃至英雄與領袖崇拜導致的種種悲劇慘不忍睹。追本溯源,不寬容源於人類根深蒂固的恐懼感、自衛本能與個人作為群居動物的自然排他性。房龍認為,恐懼是團體成員惟恐異己危及自身生存的自我保護意識,社會的不寬容是它維繫自身安全一種自衛的本能。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類還太年輕,是因為迄今為止人的生存完全被恐怖所籠罩。他們尚未強健到享受一種多彩並容的存在方式。只有當一個人感到自己屬於由同類人結成的排他性集團,並且這個集團的成員都苟合於與自己相同的信仰、偏見、恐懼、希望和理想時,這個人才真正感到幸福。這種幸福感通常來自下列各種稱謂和信念:上帝的選民(相對于異教徒)、民族(沙文)主義、階級出身優異(文革時相對于地主、小資產階級)、上等人(相對於下等人)、城裡人(相對于鄉巴佬、外地人)、共產主義、信仰一致甚至丁克(單身主義)、同性戀等等等等。個人以其堅定的信仰牢牢抓住這些幸福的根源,如被摒出圈外則惶惶不可終日,為避免此種結局,就勢必加入群體的不寬容中以尋求自身的安全感,悲劇遂起。《黨同伐異》裡的法利塞人、王后梅迪齊、串通波斯人的大祭司、企圖改造“愚昧”工人的瑪麗與女清教徒均屬此類。由此可見,不寬容之人若在團體中居於重要位置,必是團體之災難;法西斯主義、領袖崇拜、文化革命、邪教組織、恐怖主義……其中也必有一最不寬容的核心人物。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說過:“人是萬物的尺度。”這當是西方最早的樸素的人本主義意識形態,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中國先秦諸子時代的各種人文主義思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兼愛非攻”、“民貴君輕”等),但僅僅是些原始的樸素的膚淺的認識而已。文藝復興以來,經歷了漫長的神本主義時代,強調個人、突出人的個性的人本主義思潮一浪高過一浪。“上帝死了”,人們的思想由“神本位”向“人本位”轉移,人本主義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社會意識形態。神本主義向人本主義的社會形態的轉變存在兩種方式:一種是革命(英雄主義,如法國),一種是改良(平民主義,如英國)。中國先是改良後是革命,兩者兼而有之。人類社會的三種精神現象(物本、神本、人本)不僅是時間範疇上的界定,而且在同一歷史時期、同一地域甚至在同一個人的意識形態中有可能同時存在。這就規定了不寬容存在的普遍性。而在當今和平年代,由人本主義導致的個人的不寬容則成為日益突出的問題。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乃至愛情觀在現代社會背景下發生了重大轉變,帶有了明顯的“個性色彩”,一些社會問題又加重了這色彩的濃度(如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導致了孤獨自我的一代在人生價值觀上的異化),引發了個人的孤獨、焦慮、恐懼、逃避、抑鬱、強迫等種種問題。因為害怕失去,人們到處尋找某種實在之物甚至某種虛無的東西(安全感、歸屬感、幻覺等),使自己獲得團體或者某種意識形態的認同以此來確認自身的存在——個人的不寬容隨之加劇。往大了說,搖滾音樂、行為藝術、幫派主義、時尚另類、丁克家庭、同性之戀、愛滋病者、吸毒等等社會現象都是因個人對外界的不寬容而建立的團體或意識形態;往小了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由於權衡利益得失的標準或觀點見解上的不同而導致的明爭暗鬥、磨擦與隔閡,個人立場的不同而導致的爭吵與誤會,也都是個人不寬容的表現。雖說個人見解或觀念的不同完全是個體的事情,別人無權干涉也無法干涉,但能更多地理解與體諒他人畢竟是利己利人之事。愛因斯坦說:“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的無論哪種可能有的信念。”[4]信仰是自由的,個人的見解也完全自由,如果個人均能在處理問題之時與他人換位思考的話,寬容就會變得容易。但是,真正在實踐上做到時時事事寬容何其之難。中國有句俗話: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媳婦爭取婆婆的寬容而一旦自己熬成婆婆之後卻又閉口不談寬容之事;為人子女時發誓以後絕對不用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教育子女而一旦為人父母又難免高談“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不當官時罵貪官當了官同樣貪污受賄並說是身不由己……如此循環往復,不止不息。正如房龍在論及宗教改革領袖們的地位轉化時所謂:“今天的異教徒到了明天就成為所有持異見者的大敵。”[5]中國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又哪個不是如此?格里菲斯在90年前的電影作品《黨同伐異》中能對這一問題作出深刻剖析,並對寬容這一主題作出美好想像及預測,不能不說是整個電影史上的驕傲。    
  綜上,“從最廣博的意義上講,寬容這個詞從來就是一個奢侈品,購買它的人只會是智力非常發達的人——這些人從思想上擺脫了不夠開明的同伴們的狹隘偏見,看到了人類廣闊多彩的前景。”[6]如此看來,寬容之道“路漫漫其修遠兮”,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格里菲斯與房龍的確屬智者無疑。 
  注:    
  [1] 房龍:《人類解放的故事》,第4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 房龍:《寬容》,第19頁,三聯書店1985年9月第1版。    
  [3] 《愛因斯坦談人生》,世界知識出版社1984年版。    
  [4] 《愛因斯坦文集》卷三,第106頁。    
  [5] 房龍:《寬容》,第184頁,三聯書店1985年9月第1版。    
  [6] 房龍:《寬容》,第396頁,三聯書店1985年9月第1版。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70518/

林肯傳Abraham Lincoln (1930)
導演:D•W•格里菲斯
主演:沃爾特•休斯頓 尤娜•默克爾 William L. Thorne  
  劇情
  本片描述美國總統林肯踏入政壇以至當上總統以後的過程。是美國默片時期的名導演D.W.格裡菲思晚期拍攝的傳統電影,手法平鋪直敘,但相當忠於史實,沃爾特.休斯頓扮演林肯示有精彩的演出。尤娜.默克爾的表演也不俗。

這個林肯不可少 2012-08-24 

    當那邊廂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高調炮製他的年度巨制——《林肯傳》的時候,關於這位美國歷史上最受讚譽的總統之一的往日經典也將再度走進人們的視線,它就是1930年,由被譽為電影之父、曾經在默片年代拍出過《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這樣殿堂級作品的大衛格里菲斯(D.W. Griffith)執導、沃爾特赫斯頓(Walter Huston)、尤娜莫克爾(Una Merkel)和威廉索恩(William L. Thorne)領銜主演的《林肯傳》(Abraham Lincoln)。著名獨立發行公司——奇諾視頻(Kino Video)近日證實,他們將在今年11月13日,把經過修復與重新數位編碼處理後的這部黃金年代《林肯傳》帶入藍光領域,讓它首次以高清解析度呈現在人們面前。
    另外有消息稱,奇諾視頻在11月還會帶來弗裡茲朗(Fritz Lang)的史詩之作《尼伯龍根之歌》(Die Nibelungen)、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的兩部長片套裝(該套裝用兩張藍光塑膠片的配置包含了《戰艦波將金號》(Battleship Potemkin)和《罷工》(Strike)兩部影片)、包含《毫不神聖》(Nothing Sacred)、《永別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天堂鳥》(Bird of Paradise)、《小公子》(Little Lord Fauntleroy)五張藍光碟在內的塞爾茲尼克套裝(The Selznick Collection)。
http://i.mtime.com/AVMine/blog/7445297/

【圖博館】:《林肯》  

美國以真實總統爲第一主角的電影比如《林肯傳》《少年林肯》《林肯在伊利諾斯州》《威爾遜傳》《尼克松》和《羅斯福傳》,其中林肯(人雖醜但)算常上鏡的。
  可惜格裏菲斯第一部有聲片《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1930年),不只少了1915年《一個國家的誕生》的藝術成就,拍攝手法平鋪直敘(不過片中多次強調宣戰是為統一聯邦,這倒不媚「為廢奴而戰」之俗見,而合史實),演技也不凸出,觀衆反應冷淡。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448060

片 名:林肯傳 Abraham Lincoln (1930) 
導 演: ( D.W. Griffith ) 
主 演: (沃爾特?休斯頓 Walter Huston) ( Una Merkel) ( William L. Thorne) ( Lucille La Verne) ( Helen Freeman) ( Otto Hoffman) 
  劇情介紹: 
本片描述美國總統林肯踏入政壇以至當上總統以後的過程。是美國默片時期的名導演D.W.格裏菲思晚期拍攝的傳統電影,手法平鋪直敘,但相當忠于史實,沃爾特.休斯頓扮演林肯示有精彩的演出。尤娜.默克爾的表演也不俗。

片 名:少年林肯 Young Mr. Lincoln (1939) 
導 演:( 約翰福特 John Ford ) 
主 演: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 Alice Brady) ( Marjorie Weaver) ( Arleen Whelan) (埃迪.科林斯 Eddie Collins) ( Pauline Moore) 
  劇情介紹: 
美國林肯總統以解放黑奴的功業留名青史,但約翰.福特導演的這部林肯傳記片卻將劇情焦點放在律師時代的年輕林肯身上。他剛在伊利諾州進入社會工作時,對自己的前途並無定見,曾經在女友的墳前默默祈禱,渴望獲得指引。後來決定進入法律界,接手了一些辯護的案子,但沒有受到重視。直至他卷入了朋友的兩個兒子被控謀殺的案子中,林肯辦案的聰明和勇敢才受到矚目,從此平步青雲。本片采用嚴謹的片廠制作方式來突顯其舞臺化劇力,嶄露頭角的小生亨利.方達將主人翁的精神和氣慨刻劃得入木三分,是與《亂世佳人》同年面世的一批好萊塢佳作之一。

片 名:伊利諾斯州的林肯 Abe Lincoln in Illinois (1940) 

導 演: ( John Cromwell ) 
主 演: (雷蒙德?馬西 Raymond Massey) (吉恩?洛克哈特 Gene Lockhart) (露絲?格登 Ruth Gordon) ( Mary Howard) ( Minor Watson) ( Harvey Stephens) 
  劇情介紹: 
本片根據羅伯特.施伍德的百老彙名劇改編而成,由約翰.克倫威爾執導。描述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的部分生平事迹,包括了他的從政以及愛情生活,重點是林肯與初戀情人安魯特萊基無望的愛,以及他後來與瑪麗托德的幸福婚姻。內容誠摯動人,雷蒙德.馬西扮演林肯無懈可擊,魯芙.高登演瑪麗托德也有出色的表現。
  《國家寶藏2:秘密之書》的故事主要圍繞著林肯刺殺事件展開。尼古拉斯?凱奇這次要尋找的是刺殺林肯的凶手約翰?沃克斯?布斯的結局。1865年4月14日晚,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遇刺。凶手據稱是一個精神錯亂的演員———約翰?沃克斯?布斯。據稱,在被擊斃後,布斯的身旁有一本日記、一把獵刀、兩支手槍、一只指南針以及一張關于加拿大的草圖。影片就是根據這堆東西展開推理,聽上去有點像福爾摩斯在利用推理探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862995.html?si=3

塗翔文╱林肯:政治需要高明手段


丹尼爾戴路易斯(前)主演的「林肯」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導演獎。圖╱福斯提供與其歌功頌德講述偉人一生,不如集中單一事件、以小窺大反映角色內在。「林肯」將主軸設定於林肯在南北戰爭結束之前,努力推動國會通過廢除黑奴法案的艱辛過程。影片除了從領袖思維,大量描寫他在政治上的斡旋,同時也著眼於他面對家庭所必須的犧牲。導演史蒂芬史匹柏選用工整的古典戲劇風格,倚賴精湛的劇本與演員,穩健地講述上一世紀的政治角力,借古喻今。
林肯將「人人生而平等」的憲法精神付諸實現,讓他成為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領袖。選擇這樣的人物做主角,既是優勢,亦是包袱。而編劇東尼庫許納寫出了一個去蕪存菁的好劇本,已先為「林肯」立下不敗之功。
影片聚焦於林肯戮力推動法案的執著,夾在外有戰火頻仍、內有國會劣勢、家有妻兒煩惱的腹背壓力之下,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透過大量細節的描寫,林肯看似慢郎中、愛講小故事大道理的性格特質,不僅懂得柔軟身段的妥協,又擅長立場堅定的論理,讓整個扳倒頹勢的過程,既合乎戲劇化原則,又散發出迷人的角色魅力。
編導並同時將林肯高明的政治手段,毫不矯飾直接呈現。在遊說過程中,他時而威脅利誘、時而曉以大義,絲毫沒有被詮釋成一個道德潔癖的完美偉人。從這個角度出發,即使我們很難像美國人一樣,將「林肯」當成切身相關的歷史記憶看待,它仍是一部十分精采的政治電影。林肯的作為風範,論格局、講手腕,絕對都足以當成所有台灣政治人物的借鏡典範。
拍慣大片的史匹柏,這回反將「林肯」導成一部室內劇,影像上大多呈現由中景緩緩推進特寫的拍法,不玩花俏的場面調度,因此更仰仗演員的能量。入圍奧斯卡的丹尼爾戴路易斯、湯米李瓊斯與莎莉菲爾德爐火純青;即使其他不見得叫得出名字的配角們,也全都精準到位。尤其飾演林肯的丹尼爾戴路易斯霸氣十足,不僅超齡演出,從口音到神態都宛如「林肯上身」,小金人篤定在握。
至於史匹柏自己,比起同樣改編自真人實事的「慕尼黑」或「辛德勒的名單」,「林肯」就複雜度與挑戰性而言,都相形保守了些。在即將登場、缺少班艾佛列克與凱薩琳畢格羅的奧斯卡最佳導演之戰,我認為李安之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所做出的突破,其實略勝一籌。
  回響
好萊塢洗腦,別再給他們得逞了,已在美洲洗出了一堆沒大腦的年輕人了
史匹伯的電影都是如此煽情。
http://stars.udn.com/newstars/collect/CollectPage.do?cid=11225

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 Abraham Lincoln : Vampire Hunter 2012 






劇情簡介
《黑影家族》提姆波頓監製,《刺客聯盟》導演提默貝克曼比托夫3D新作,大膽顛覆歷史傳奇。美國總統林肯化身惡夜英雄,逢夜殺出,剷奸除魔! 
時間總會給歷史人物最公正的評價,身為美國人民心目中最景仰的英雄,林肯總統,竟也有為人所不知的一面。 
白天,他鎮日忙於解放黑奴,拯救美國聯邦的分裂危機;到了晚上,他變身成為手執斧頭、專門獵殺到處肆虐並善於化身隱藏的吸血鬼,讓這些在夜間橫行的吸血鬼聞風喪膽,最後也引發吸血鬼的世紀對決... 
  開眼BBS
拍的蠻精彩,故事也創新,可惜了票房....
美國人才會看的電影!
吸血鬼是在諷刺英國人嗎?英國人看了會不會生氣?
  影片短評
鬼扯也要有個限度, 如果南北戰爭, 對抗的是白天也能出來的吸血鬼, 北軍一點勝算也沒。
很好看啦!吸血鬼片裡十部找不到三部好看,這部能到達這樣~讚啦!
爛片 主角一字臉 特效加分
一開始吸血鬼就直接咬下去就結束啦...
  影評 
真‧林肯無雙 不營養大雞排
總統辛苦了 喬小夫
精采帥氣吸血鬼動作電影 帥哥:KJ
林肯揮大斧,吸血鬼一律爆頭處理 Easy
血濺革命 Joey

《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一部林肯立志傳 文:普蘭可

小時後林肯名列在「偉人傳記」之中,不過任何事總要經歷「建構──解構──再建構」的過程,林肯也一樣,打了勝仗勝者為王就是偉人?後來有很多人有不同意見,譬如說南北戰爭死了那麼多人,只為了他的一句嘴砲,或是南北戰爭後南方黑人狀況並沒有變好,反而更糟,這也是事實,這些質疑算是「解構」的過程。
  《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可說是正是對林肯做了一個「再建構」的動作,說起來,它可說是一部「林肯立志傳」,從他幼年喪母開始──史實上他的確9歲喪母,不過當然不是因為吸血鬼咬,而是因為當時移民不知牲畜吃了俄亥俄河畔繁茂的蛇根草會分泌有毒的奶,林肯的母親喝了毒奶而死──到成為一個雖然認真正直卻渾沌搞笑的毛頭小子,最後領悟而從政的過程,其間不斷闡述林肯的信念,與信念形成的過程,以及面臨的矛盾,讓林肯「落入凡間」,變得有血有肉起來,然後讓人理解到這樣一個凡人,卻能達成歷史偉業,而體認到他的渺小與偉大,不只是因為他剛好打贏而已。
  雖然如此,但畢竟這是部電影,為了戲劇效果改編了很多史實,譬如林肯的黑人隨從威廉在史實上並非他的幼年好友,他是在春田市才初次認識林肯的。在蓋茲堡會戰後他的確陪同林肯發表演說,如電影所演,有趣的是,在火車上他當然沒有與林肯一起砍吸血鬼,但是他倒是在車上照顧當時得天花的林肯結果反而自己染上天花,可說的確兩人在火車上一起對抗病魔,稍後威爾因此去世。
  而在劇中最後被「賜死」的史畢,史實上還活了很久,還幫林肯辦追悼會。史實上林肯的確住在他家,而且還是兩個人一起住同一間──這個史實後來被很多野史寫成他們兩人過從甚密,不過其實也的確很可疑,因為林肯為了史畢想搬走竟然延後結婚一年XD──不過林肯認識他時就已經在選州議員了,不是先當他的店夥計之後才被發掘從政。
  說起林肯的婚姻,其實夫妻倆生了四個小孩,長子羅勃一直活到成年,次子愛德華在南北戰爭10年前就早夭了,死於戰爭期間的是三子威廉,而戰爭時他們還有四子湯瑪斯,他到戰爭後的1871年才英年早逝,劇中大概為了省事,改成林肯夫妻只有一個小孩,在戰爭中死去。
  不過瑪莉陶德倒真的本來跟別人訂婚,也就是劇中的道格拉斯,後來林肯橫刀奪愛不說,還跟他在政壇上打對台,雙方針對奴隸問題進行過一系列大辯論,這次辯論的格式還流傳至今,成為美國高中與大學的辯論會格式哩。
  而林肯也不是獨子,他上頭還有個姐姐,在林肯母親去世後,都是姐姐在照顧他,直到他父親再娶為止,後來他姐姐結婚後懷第一胎時因難產而死。有趣的是,林肯倒真的擅長使斧頭,年輕時他以此技能做鐵路圍籬工以補貼家用。
  就這部分來說,本片應該叫「絕地武士林肯」或「林肯無雙」才對,那一群群的吸血鬼身手不凡,會瞬間移動還會隱形,但是一撞到林肯手上,一個接一個被斧頭大卸八塊,黑血四濺,林肯打鬥毫不拖泥帶水,不像以前的動作片打了幾千招都沒啥結果,雙方一交手就是有吸血鬼斷手斷腳斷頭。
  本片的動作戲運鏡真的值得讚賞,雖然斧頭揮舞飛快,但一招一式都能看得很清楚──不像很多爛導演會亂晃鏡頭或快速移動鏡頭搞得什麼都看不到──在緊要的關頭,都會不著痕跡的放慢動作,但又不影響流暢性,不愧是「刺客聯盟」的導演。
  不過劇情上在「林肯立志傳」以外的部分就稍嫌薄弱,譬如說吸血鬼普遍智商低落,..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54/33548070/


台長: 阿楨
人氣(4,25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導演 |
此分類下一篇:卓别林:名導演16
此分類上一篇:普多夫金:名導演14

威爾剛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0 14:38: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