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05 09:00:00| 人氣6,8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魯本斯:世界百大畫家1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巴洛克時期  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 ~ 1640﹞ 

  魯本斯是法蘭德斯派畫家、版畫家。他擅長神話、歷史、宗教及風俗畫,同時,也精於肖像畫及風景畫。 1600 年,魯本斯遠赴義大利,在威尼斯,他臨摹了提香﹝Tiziano Vecellio﹞、丁多列托﹝Jacopo Robusti Tintoretto﹞及維洛內些﹝Paolo Veronese﹞的作品,將大師的造形與構圖觀念消化後,納入個人風格之中。
  1608 年,魯本斯母病危,他立刻趕回安特衛普,從此魯本斯即留居於法蘭德斯,並受法蘭德斯大公封為宮廷畫家,並成為羅馬風格畫家公會之一員。一直到 1612 年止的一段時期可謂為魯本斯的「狂飆運動」時期。在此期間,畫中的造形極度誇張,而尺寸亦放大。
  魯本斯畫室完成的大量作品,通常是由他本人起草,畫出大樣,接著由一批與他簽約的附屬畫家及學生們接收製作,最後,再由魯本斯親自收拾整個畫面。所以,這位大師作品之可信度,端看他插手程度之多少而定。魯本斯可算是一個偉大的包工者,不僅油畫如此,在十七世紀大約有 700 幅版畫,也是根據他的設計而完成的,此外,他富有創意的頭腦,還發展到書本扉頁插圖之上。
  1620 至 1630 年間,魯本斯風格由構圖清晰均衡的羅馬風格轉為巴洛克風格。設色也由清楚的顏色層次轉為混合色,他精緻熱烈的色彩,令人聯想到威尼斯畫派風格。1630 年到 1640 年間是魯本斯完全成熟的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用色柔和而帶感情,年輕時代的火躁銳氣,已為圓熟技巧所表現之醇美取代。 同時,由於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也出現以往極少作的風景畫:構圖自由寫意,具有生動、直接的動態,精心經營的氣氛使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已遠遠脫離了巴洛克風格。
【繪畫作品選粹】
四位哲學家﹝The Four Philosophers﹞1611 ~ 1612油彩‧畫布164 x l39 公分
皮蒂宮,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
卸下聖體﹝Descent from the Cross﹞主教堂,安特衛普﹝Antwerp﹞比利時
1612 ~ 1614  油彩‧畫板,三聯畫的中間板,421 x 311 公分
劫奪留奇波斯的女兒﹝Rape of the Daughter of Leucippus﹞
1616 ~ 1618 年  油彩‧畫布,224 x 210 公分
古代美術館,慕尼黑﹝Munich﹞,德國
瑪莉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Marie﹞1622 ~ 1625油彩394 x 295 公分
羅浮宮,巴黎﹝Paris﹞,法國
瑪莉抵達馬賽﹝Marie Arriving at Marseilles﹞1623 ~ 1625油彩394 x 295 
羅浮宮,巴黎﹝Paris﹞,法國
愛的花園﹝Garden of Love﹞1633油彩‧畫布198 x 283 公分
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Madrid﹞,西班牙
帕里斯的裁判﹝The Judgement of Paris﹞1632 ~ 1635油彩‧畫布145 x 194
國家畫廊,倫敦﹝London﹞,英國
披著毛皮外衣的維納斯﹝Venus in Fur-Coat﹞1636 ~ 1638油彩‧176 x 83
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Vienna﹞,奧地利
自畫像﹝Self-portrait﹞1638 ~ 1640油彩‧畫布109.5 x 85 公分
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Vienna﹞,奧地利
優美三女神﹝The Three Graces﹞1639油彩‧畫布221 x 181 公分
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Madrid﹞,西班牙

彼得•保羅•魯本斯  維基百科

File:Rubens Self-portrait 1623.jpg
自畫像,1623年,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坎培拉
彼得•保羅•魯本斯(荷蘭語: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弗蘭德畫家,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生平
魯本斯出生於德國錫根,父親是一名原籍比利時安特衛普的新教律師,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逃到德國。在他的父親去世後,12歲的魯本斯跟隨母親回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家鄉安特衛普,並在那裡接受了天主教洗禮,而宗教也成為魯本斯畫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少年時期的魯本斯曾在一個伯爵夫人家裡做侍童,因此有機會接受正統的貴族式教育,精通多種語言。後來又在母親的安排下從師幾位畫家,21歲時他便獲得安特衛普畫家公會的承認,成為一名正式的畫家。
  1600年,魯本斯前往義大利繼續學習繪畫,曾為曼圖亞公爵(Duke Mantua)作畫,能夠有機會進一步完善其藝術素養與教育水平。他曾鑽研過古羅馬畫作,並通過摹仿繪畫大師們的作品來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由於這段經歷,他此後的許多畫作受到提香、米開朗基羅和卡拉瓦喬等人的風格影響很大。這一時期魯本斯的繪畫風格已經基本成熟,也因其出色的畫作與圓滑的為人,獲公爵提拔為大使,獲得經常訪問西班牙與義大利各城市的機會。這期間他所創作的名畫包括《萊爾馬公爵騎馬像》、《聖海倫娜》、《豎起十字架》、《基督戴荊冠》,帶有威尼斯畫派的風格。
File:Wenceslas Hollar - Rubens (State 2).jpg
「我把世界的每一塊地方都看作是我自己的故鄉。」——彼得•保羅•魯本斯
1608年,魯本斯的母親去世,魯本斯回到安特衛普,成為了布魯塞爾宮廷畫家,一年以後他迎娶了安特衛普當地一名傑出的人文主義者的女兒伊莎貝拉(Isabella Brant,1591年-1626年7月15日)。他為安特衛普主教座堂所畫的兩副祭壇畫作品《上十字架》與《下十字架》確立了他作為比利時最傑出的宗教畫家的地位。這一時期可以算是魯本斯繪畫生涯的顛峰,歐洲許多王室與貴族宮廷都紛紛向他訂畫,一是因為他的繪畫作品氣勢宏偉、色彩豐富且充滿動感,為歐洲的達官顯要所喜愛,另一方面也因他良好的社會關係與聲望:具有出色外交才華與博學的魯本斯與當時歐洲幾乎所有的顯赫家族都有交情。由於訂單應接不暇,魯本斯在安特衛普創建了一間私人畫室,僱傭了許多頗有才能的畫家做其助手。他的大部分畫作都集中在宗教題材、人物肖像和古代神話故事中,著名的畫作包括了《劫奪留西帕斯的女兒》、《瑪麗•美迪奇的生平》等,其肖像畫作品更是在歐洲上流社會受到極大歡迎。
  從1621年至1630年間,魯本斯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委任,出訪歐洲多國進行外交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成就就是成功地為西班牙和英國締結了友好關係。為此他被查理一世封爵,並還為倫敦的宮廷白廳做過一幅題為《祝福和平》的天頂畫。魯本斯本人也顯然很喜歡這種外交工作,曾評論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
  在第一任妻子伊莎貝拉去世4年後,53歲的魯本斯又娶了16歲的海倫娜(Hélène Fourment,1614年4月1日-1673年7月15日)為妻,海倫娜也成為多幅魯本斯晚期作品中的模特兒,包括了《海倫娜在花園裡》、《裹在大衣里的海倫娜》和《皮毛裝束的海倫娜》等。他與海倫娜生有5個孩子,最小的一個直到他去世後8個月才出生。他與伊莎貝拉也育有3個孩子。
  藝術
魯本斯對歐洲繪畫產生過重大影響,包括德拉克洛瓦、康斯太勃爾和雷諾瓦等人,都受到過他的畫風的影響。法國至十七世紀後半開始至十八世紀早期,流行一種魯本斯風格的藝術風潮,主張色彩比線條重要[1]。
  工作室
魯本斯的油畫作品可以被分為三類:他親手畫的,他畫過一部分的(主要是手和臉),以及他僅僅監督指導過的。和當時的通常情況一樣,他有一個大工作室,有許多學徒和學生其中一些自己也變得很出名(比如安東尼•范•戴克)。他還常常轉包大作品中的一些小部分(比如動物或靜物)給一些專門畫家(比如法蘭西•席得斯)或是其他的畫家(比如雅各布•喬登斯)。
  作品價值
在2002年7月10日的一次索斯比拍賣行的拍賣中,魯本斯剛剛被發現的一幅作品《對無辜者的大屠殺》被湯姆森勛爵以4950萬英鎊的驚人價格成交,在當時創下了古典油畫作品的新紀錄。
  其他
魯本斯之家:現位於安特衛普市中心的這所住宅中,魯本斯在這裡和他的家人度過了25年,擁有美麗的後花園。是數萬名喜歡魯本斯的遊客必到之處。安特衛普綠色廣場(Groenplaats)上,樹立著畫家的青銅雕像。

巴洛克藝術(三):魯本斯  作者﹕Arnaud Hengjun HU

雖然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繪畫風格的建立、成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被人們稱之為「暗色畫派」的用光特點及對人物形象的「平民化」塑造,仍然無法代表巴洛克整體上恢宏、華麗的藝術特色。終於,擁有不同人生經歷的弗蘭德斯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 - 1640年)在獲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之後,成為了17世紀西歐巴洛克繪畫風格的代表。
  在歐洲數國擔任宮廷畫家、外交官、並接受封爵的人生歷程不僅讓魯本斯在物質上擁有豐厚的創作條件,在視野上擴展了眼界,同時也使他的創作熱情更為旺盛,表現在作品上多以宏大的場景、明快的色調、開闊的視角、激烈的動勢以及豐腴的人體展現作者內心的激情。由於物資雄厚,魯本斯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他工作室裏的助手和學生協同完成的,因此一生中畫作的產量極高,據說達到數千幅之多。
《上十字架》(The Elevation of the Cross) 三屏畫主屏部分,布面油畫,縱460釐米,橫340釐米 作者:魯本斯,作於西元1610 - 1611年間,現存于安特衛普聖母院)
  這幅典型的三角構圖(傾斜的十字架及右邊拉十字架的人、左邊撐十字架的人和最下方臺階部分的腿和狗整體合圍成的三角形趨勢狀態)作品是巴洛可風格的生動寫照。畫中無論人物景致都無一不處於強烈的對比和動勢之中。堅硬的岩石上樹葉和枝條被狂風吹得呼呼亂響,遠處的雲正在變幻移動;釘著耶穌的木質十字架由於那迫害神的罪業,在眾人合力之下還是沉重的難以立起;透過緊繃著的肌肉,行刑者們睜大眼睛,顯得緊張而慌亂;而耶穌仰望天空,表情堅定而神聖;地上的狗張著口,毛髮騰起,顯然是受到這一場景的影響,正在嚎叫撲騰……
  受到卡拉瓦喬的影響,魯本斯也將光源進行了人為的控制,讓它更多的集中在主體人物身上,將耶穌的身體及身上的白布照的發亮。同時,由於畫面主體的十字架將全畫自左上到右下以對角線的方式分割開來,作者巧妙的把光源安排到了畫的右上角,讓主光照在耶穌身上,而行刑的人們要麼被安排為背對光源,要麼就是動作角度不易讓光照到,暗示了只有耶穌才是走在光明的神路上。
雖然畫中幾乎所有人或物都處於傾斜的姿態以體現巴洛克風格的動感,但這「動」中亦有「靜」的因素與之形成對比。雖然血正在往下流淌,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無法活動,但他坦蕩的表情展現出了內心的平靜,正如畫中堅實的岩石,隱喻了耶穌堅如磐石、金剛不動的心境。而與形成鮮明對比的枝條迎風抖動,就好像那些雖擁有發達的肌肉而內心卻戰慄不止的行刑人一樣,隱約預感到將神釘上十字架所面臨的可怕後果。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4/n3132042.htm

巴洛克藝術(一)  作者﹕Arnaud Hengjun HU

  從16世紀末、17世紀初開始,這種氣勢宏大、富於動感的藝術便開始從義大利的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等地很快遍及歐洲,人們稱它為「巴洛克」(Baroque)。這個詞來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原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或石頭」,故而有別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強調靜謐、均衡的風格。
正如世界上不可能只存在一種顏色,藝術風格在不同的時代所表現出的多樣性亦是必然。16世紀末,文藝復興一貫追求寧靜與平衡的常規逐漸被藝術家們所打破,很快,整個藝術領域,包括繪畫、音樂、建築、裝飾藝術等各個方面都開始充滿了運動與變化的恢宏氣勢,這種趨勢在17世紀的歐洲進入全盛時期,直到18世紀中期才為新古典主義所取代。因此,人們將歐洲的17世紀也稱之為「巴洛可時代」。
  正如蘇格拉底所言:「美德是所有事物裏最寶貴的東西;一個人最理想的生命是將其一生奉獻用於尋找神。」這種西方傳統的道德觀同樣作用於巴洛克時代的藝術。不論建築、雕塑還是繪畫,濃厚的宗教和道德氣息處處體現在巴洛克藝術中。在教堂裏,人們用金碧輝煌、雄壯華麗的建築裝飾來讚美神,體現天國的壯麗宏大;雕塑上富有動勢的豐富姿態多用來表現聖徒或天使行使神跡;繪畫中以大量的傾斜或對角線構圖來闡釋激動人心的宗教題材。並且,巴洛克式的藝術風格往往將這些不同的藝術形式集中在一起,以綜合的手法合力表達對神的謳歌,樣式豐富生動至極,令人歎為觀止。
巴洛克的演進
  在藝術史上,人們習慣於把16世紀80年代建於羅馬的耶穌教堂(法語église du Gesù, 或église du Saint Nom de Jésus,義大利語Chiesa del Gesù)看作是第一座巴洛克風格的教堂。
耶穌教堂位於義大利羅馬的耶穌廣場,是天主教修會耶穌會的母堂,也是全世界各耶穌會教堂的典範,由耶穌會的創辦人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cio de Loyola)於1551年提出建造。(圖: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此時的歐洲正處於基督新教宗教改革的歷史階段,耶穌會在當時天主教反新教的運動中,尤其在學校和大學中影響非常大。他們擅長非常華麗的佈道儀式,這正好與馬丁•路德所提倡的新教相反,因為路德實行樸素風格的佈道儀式。因此耶穌會對於教堂的建築裝飾等方面都要求宏偉、華麗的視覺效果,以渲染氣氛,這無疑對巴洛克藝術的發展和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
耶穌教堂內部 (圖:Jean-Christophe BENOIST /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雖然巴洛克風格最初在羅馬天主教廷的扶持下以一種反宗教改革藝術的面貌出現,但拋開宗教上神學的分歧,這種富麗堂皇的歌劇院式的藝術風格仍然對人有著非凡的感染力。事實上,早期由於教派分歧排斥巴洛克風格的國家或地區也都在17、18世紀逐漸接受了這種藝術風格,並在建築、繪畫、音樂等方面予以實際運用。
  巴洛克的先驅—米開朗基羅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享譽盛名的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西元1475 - 1564年)就不斷的嘗試著在作品構圖和藝術造型上有所突破,在很多作品中不斷的看到他打破當時藝術界追求平穩、靜謐風格,有意展露出一定的動勢和傾斜的特徵。雖然在美術史上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由於其時代的原因一直被人們歸類為文藝復興風格,但瑞士著名藝術史家海因裏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5年)在其1888年的著作《文藝復興與巴洛可》中仍然表示,米開朗基羅是巴洛克藝術的最早開創者,他連接了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兩個時代,並且以他開創性的作品在兩個時代都是偉大的藝術巨匠。
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群之《 創造亞當 》(The Creation of Adam) 濕壁畫,縱280釐米,橫570 釐米 作者:米開朗基羅,作於西元1508 - 1512年間
這一特點在他的西斯廷穹頂濕壁畫《 創造亞當 》一作中表現的尤為明顯。這幅畫取材於聖經創世紀中關於神用地上的土造人的情景,畫面右上方的長者上帝,將手指向畫面左下方的青年亞當,以神力創造了這位人類的始祖。畫中兩位主角的手臂形成了一條自右上向左下方延伸的動勢線,配合山坡和布料、衣帶所擠壓出的明亮背景,將整體畫面作了一個傾斜的X型切割,給予這一原本莊重的題材以生命誕生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創造生命關鍵的瞬間,上帝和亞當兩個食指之間的那麼一丁點兒空隙卻被米開朗基羅保留了下來,看來作者是有意讓觀眾以自己的思想去參與、感悟這一畫面的焦點了。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12/29/n3126257.htm

巴洛 克藝術(二)卡拉瓦喬

談到文藝復興三傑中的米開朗基羅,很自然的讓人聯想到另一位名字中也帶有“Michelangelo”(米開朗基羅)這幾個字母的義大利著名藝術家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 - 1610年),為了便於區別二人,人們將他稱作「卡拉瓦喬」。
  如果說米開朗基羅在文藝復興時期前瞻性的創作出具有巴洛克風格雛形的作品,那麼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繪畫體系的形成以及對後世繪畫潮流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這位光影處理大師出色的運用了著名的《明暗對照法》(義大利語:Chiaroscuro 法語:Clair-obscur),對其後的大批藝術家諸如倫勃朗、德•拉•圖爾等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藝復興以來的藝術家們往往強調作品的均勻、靜雅之美,在用光上亦是如此,很多中長調、高調的作品給人以光線平和的觀感。而卡拉瓦喬借助運動或姿態變化的人物,以誇張而集中的的光照方式,將主要光線集中於主體人物身上而讓畫面其他部分籠罩在較暗的氛圍中,以濃厚的明暗對比手法在畫面中盈造出一種強烈的舞臺劇氣氛,同時在油畫技巧上將來自于提香時代的深底上坦培拉提白技法予以簡化和發揚。
雖然從整體上講巴洛克藝術作為一種反宗教改革藝術而出現,講究豪華、燦爛的效果,但卡拉瓦喬的畫卻不是如此,或許緣于人生經歷,或許出自於對聖經的理解,他認為“聖徒們本來就是凡人”,因此他畫中的聖徒們更像生活中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們在底色深沉的歷史舞臺上表演著一出出神聖的戲劇。
《聖馬太殉教》局部,聖馬太
卡拉瓦喬的代表作之一《聖馬太殉教》很好的展現了這些特點,這是他為羅馬的法蘭西聖路易教堂(Church of St. Louis of the French)中康塔列裏禮拜堂(Contarelli Chapel)的一面牆上所作的第二幅關於聖徒馬太的故事畫。
《聖馬太殉教》中的天使正將象徵勝利的棕櫚葉遞給聖馬太
在畫中,聖馬太倒在祭壇的臺階上,他略為欠身,右手被赤身持劍的暴徒抓住,但聖馬太卻毫不畏懼的直視兇手。作者透過昏暗的房間,安排光線直射在這兩個充滿動勢的主體人物身上。這種用光手法把觀者的注意力更集中的引向主題。周圍眾人驚恐的四散逃離,包括畫面左邊那個將手中之劍作為裝飾品的世家子弟,都沒有膽量去援救聖馬太。右上方,天使向聖馬太的右手伸出一根棕櫚枝——這是傳統繪畫中基督徒殉難的象徵。天使的軀幹、殺手的頭、身,以及左下角人物的腰、臂,由強烈的明暗對照構成了一條從右上到左下的趨勢線,與此相對應的左邊世家子弟的帽冠、後方回頭張望的人臉、殺手的肩膀和胳膊、聖馬太伸出的手臂和頭肩,包括右下角的人物甚至其後突出的布料走勢,也形成了一根自左上到右下的斜線,這兩根線所結合而成的正X形構圖讓這種帶有戲劇色彩的宗教故事畫,在卡拉瓦喬筆下散發出全新的光彩,在當時的藝術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4/n3132040.htm

巴洛克藝術(四)約爾丹斯

《基督驅逐聖殿裏商販》(Christ Driving the Merchants from the Temple) 布面油畫,縱288釐米,橫436釐米 作者:約爾丹斯,約作於西元1645 - 1650年間 
在魯本斯眾多的學生中,安特衛普的雅各•約爾丹斯(Jacob Jordaens, 1593 - 1678年)很好的繼承了魯本斯的巴洛克風格,同時結合自己的特色成名於世。
約爾丹斯不同于魯本斯之處在於他作品中的風俗畫特色。畫家基於平日裏對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不斷觀察,使其作品帶有很強的民俗風格。
《基督驅逐聖殿裏商販》描述的是聖經中記載的一段情景:“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裏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在殿裏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馬太福音21:12)
作品中人物以不同成度的動勢交織出了這一活躍的韻律,畫面左中部商販們和牲畜的各種傾斜趨勢與耶穌整體上直立持繩踢凳的穩定重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耶穌對於人們在聖殿中喧囂叫賣、褻瀆神靈的舉動十分不滿,他嚴肅的神情與商販們各種各樣嬉笑怒駡甚至變形了的表情亦形成了對比。這讓觀眾感到,基督不止正在淨化神殿,還原本應聖潔淨雅的殿堂以本來面目,而且還在以具體行動糾正人們頭腦中對於神及其殿堂敗壞了的錯誤觀念。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4/n3132694.htm

巴洛克藝術(五)科爾托納

《神意的勝利》( The Triumph of Divine Providence) 穹頂濕壁畫,作者:科爾托納 作於西元1632 – 1639年間,現存于羅馬巴貝利尼宮大廳
繪畫藝術上的這些變革並不能全方位地展現巴洛克藝術的風采,因為巴洛克並不局限於此。直到有一天,義大利雕塑家、建築家、畫家皮特羅•達•科爾托納(Pietro da Cortona,1596 - 1669年)天才地將其所學融會貫通,將建築、雕塑與繪畫等諸多因素集於一體,創作出了此後流行於西方世界各地的巴洛克盛期風格的楷模。
  1631年,教皇烏爾班八世馬菲歐•巴貝利尼(Maffeo Barberini)委託科爾托納為他家族的宮殿巴貝利尼宮(Palazzo Barberini)繪製大型壁畫。原本就是建築師的科爾托納基於他對建築結構的深刻理解,打破了現實中二維平面概念對繪畫的局限,將雕塑和建築自身的三維空間因素融入了他的繪畫創作之中,大膽地將處於不同牆面的作品有機的銜接成為一個大的整體,在他於1632年就開始構思的天頂畫中,各類裝飾、雕塑和繪畫作品渾然一體,乍一看甚至無法立刻分清哪些是雕塑、哪些是繪畫。
  長方形的天頂畫中雲霧彌漫,仙境中眾多人物不斷地升騰,畫家有效地使用了強烈的空間透視構圖技巧,將觀眾的視線帶入更高的雲端,仿佛觀者也被感染著與眾神一同昇華、飛翔。整個畫面以天頂為焦點,四壁繪畫和雕塑人物的動勢也都向最高處彙聚,呈現出一種向心的縱深透視關係。色澤鮮豔的人物服飾在各類補色對比中形成的巨大光明裏飄溢輕盈,讓整體畫面更為動感十足。
  這幅作品被認為是巴洛克風格成熟時期的代表,它充分體現了巴洛克風格的特點。在豪華的畫面、充滿激情的強烈動勢中,展現出非凡的空間感。同時,對於藝術手段的綜合運用,讓建築與雕塑、裝飾和繪畫進行了充分的融合。這樣,巴洛克畫家不但在繪畫造型、色彩上強調了對比,而且在材質上、現實空間上也加入了對比的因素,諸如雕塑的立體和繪畫的平面之間的對比、裝飾雕刻的幾何圖形和手繪雲層的飄逸自然之間的對比、金屬裝潢和濕壁畫顏料材質之間的對比等等。這一切豐富的藝術元素為的是向人們描繪壯麗、偉大的天國世界,表達人對神的謳歌,也讓巴洛克繪畫藝術在人類美術史上留下了極其重要的一頁。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4/n3132735.htm

巴洛克藝術  作者﹕陳尚原(台北美術館研究員)

巴洛克藝術的風格,在技法上善用動勢、強調光線、誇張的戲劇性,暗示宇宙的無窮盡,在境界上則提升人的精神到達宇宙宏偉的高度。
魯本斯自畫像,一六三八至一六四零年。
講起巴洛克藝術,最具代表性的畫家非魯本斯莫屬。魯本斯(Rubens,一五七七年至一六四零年)是法蘭德斯人(今比利時,當時是西班牙屬國),像當時許多畫家一樣,他們年輕的時候,都會到代表文藝復興核心的意大利學畫。魯本斯一六零零年前往意大利,經過八年,一六零八年回國,回國後在安特衛普蓋起巴洛克式樣的豪宅(今已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開始他繪畫的生涯。由於技法高超,求畫的人絡繹不絕;並受法蘭德斯大公聘為宮廷畫家,加以外交家的身份出使歐洲各國,所到之處形成旋風,是當時人所景仰的「國際」大畫家。
  魯本斯位於安特衛普蓋的典型巴洛克豪宅,已成觀光景點。(Getty Images)
魯本斯剛回國時仍謹守文藝復興的風格,如一六零九年與妻子結婚所畫之畫像,華麗高貴、氣宇軒昂。隨著時代風氣演變,他在技法上領悟到動勢與色彩的一體性,在境界上則提升人的精神到達宇宙宏偉的高度,為巴洛克藝術做了最好的代言人。
  魯本斯善用動勢強調光線
一六二二年,魯本斯開始為巴黎的盧森堡宮製作著名的「瑪莉.麥第奇的生平」二十一幅的系列作品,這系列的連作,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魯本斯作品的精華,現在在巴黎盧浮宮,特闢魯本斯專廳展出,遊盧浮宮千萬別忘記前往參觀。巴洛克藝術的風格,善用動勢、強調光線、誇張的戲劇性、暗示宇宙的無窮盡,都可以從這些魯本斯的作品裏看出端倪。例如其中「瑪莉.麥第奇皇后在馬賽登陸」,描寫瑪莉皇后正從船板上走下來,天上有天使吹號,海裏有海神率領族群護送,把一件上岸的平常小事,烘托的壯觀無比。
盧浮宮特別為魯本斯所繪製的巨幅系列油畫「瑪麗.麥第奇生平」開闢一間專屬展廳。(攝影/史多華)
魯本斯為巴黎的盧森堡宮製作的「瑪莉.麥第奇的生平」系列作品,此為其中一幅「瑪莉.麥第奇皇后在馬賽登陸」,油畫,一六二三至二五年,394 x 295cm,現藏於巴黎盧浮宮。天上人間渾然一體。(Getty Images)
魯本斯在法國受到歡迎,其實當時法國的巴洛克藝術也正方興未艾。最著名的凡爾賽宮就是這時蓋起來的,巨大的建築和花園形成統一的大格局,彷彿可藉以測量出宇宙的奧祕。巴洛克建築不只是外部壯觀,內部的裝飾更是華麗,包括皇宮與教堂,大壁畫、天花板、拱門,踵事增華,美不勝收。
  俗世與天界多重空間
凡爾賽宮內許多的壁畫和天頂畫,出自於宮廷首席畫家以及具有皇家藝術學院院長身份的勒布倫(Charles Le Brun,一六一九年至一六九零年)之手筆。天頂畫引人直上雲霄,讓人有置身神界之感。
  凡爾賽宮的天頂壁畫「法蘭西女神與戰神和正義女神」。(攝影/史多華)
勒布倫是路易十四的藝術總管,連餐具、服飾、舞臺設計他都參與。勒布倫作品「牧羊人的仰望」就有熱鬧非凡的感覺,畫家畫牧羊人膜拜在馬槽出生的耶穌,現實原本淒涼的馬廄,聚集很多人,還有天上眾神與天使前來祝賀,將馬廄擠的水洩不通。這種將俗世與天界聯繫起來的多重空間表現,可說是巴洛克藝術的一大特色。
法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勒布倫作品「牧羊人的仰望」,一六八九年,油畫,151 x 213公分,現藏於巴黎盧浮宮。(Getty Images)
法國皇家藝術學院專門培養藝術人才,巴洛克時代(一六零零年至一七五零年)到了後期,國際的藝術中心逐漸從意大利移轉到法國,藝術學院可謂功不可沒。有人說巴洛克始於意大利,卻終於法國,法國將歐洲藝術的偉大傳承——文藝復興(古典主義)與巴洛克風格延續下來,這是因為有了學院的存在,能善盡研究與保存的作用。
  反矯飾主義成巴洛克藝術先驅
意大利為甚麼是巴洛克藝術的開端,這要從文藝復興說起。文藝復興的表現,到意大利三傑達芬奇、米開蘭基羅、拉斐爾的時候,幾乎到了登峰造極,致使後來的藝術家只能被籠罩在其陰影底下,他們失去做畫的信心,產生一種後世稱為《矯飾主義》的風格(一五二零年至一六零零年),依照前賢(特別是拉斐爾)的節奏進行不敢逾越,頂多在造型上下功夫,例如拉長比例而予人纖巧的感覺。矯飾主義這種過度形式化的作風,缺乏熱力,作品給人冰冷的印象。當時就有反矯飾主義畫家科雷吉歐(Correggio,一四八九年至一五三四年)出現,站在相反的立場,用純真的感情注入結實壯觀的形象中,使畫面充滿生命力,具備不可思議的豐富性與自由感,獨樹一幟的作風,開啟了巴洛克風格。
  接著卡拉瓦喬(Caravaggio,一五七一年至一六一零年)更發揚光大,他大膽運用「明暗對比」法,表現強烈的空間感、形成戲劇性的張力,奠定巴洛克藝術的基調。卡拉瓦喬畫人物脫離形式主義的窠臼,從活生生的現實裏那些農人、工人身上寫生,產生粗獷有力的生命力。傳說卡拉瓦喬個性暴躁,然而他是個有深刻宗教精神的人,他認為神性存在於現實之中,自現實中提煉出神性、昇華出神性才是藝術真正的意義。有人只把他的畫形容成戲劇性的、幻覺效果的,其實是將他窄化了。
卡拉瓦喬「以撒的犧牲」。
卡拉瓦喬的畫法,並不被當時的一般人所能接受。然而許多藝術家都明白他的價值,並深受其影響。如:魯本斯(法蘭德斯人)、林布蘭特(荷蘭人)、委拉斯蓋茲(西班牙人)、拉突爾(法國人)、維梅爾(荷蘭人)等皆是,這些都是巴洛克藝術大師級的人物。
  巴洛克隨資本主義傳遍世界
巴洛克繪畫能創造出一種自壁面躍出,令人驚歎的立體視覺效果,同時又扮演著將雕塑、建築不同類型的藝術給予綜合的角色。平面、立體渾融成一體,透視法與光的四射效果,能表現無限的概念,產生「世界是無止盡」的感覺。
建築師兼雕刻家貝尼尼對這種「幻覺」有很深的體會,他的雕塑善於表現激動、熾熱的情感,情緒推到戲劇性的高潮,如有名的雕刻「聖德雷莎的幻覺」。
另外,在建築上,像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的柱廊及其上之雕刻,是由貝尼尼製作的,列柱形成的迴廊圍繞住廣場,如同一雙手臂環抱的樣子,使得教皇的殿堂產生與人相接近的親切感。他還設計了許多噴泉和祭壇,如羅馬拿佛納廣場「四河噴泉」,全組雕刻充滿了巴洛克動態之美。
貝尼尼的雕刻「四河噴泉」。(攝影/史多華)
巴洛克藝術在意大利形成後,傳遍歐洲各地。當時西班牙國勢強盛,船堅砲利的推進,將巴洛克藝術帶到南美及世界各地,至今仍可見到這些遺跡。擅長做生意的荷蘭人也隨其航運,吹起巴洛克風。
http://www.epochtimes.com/b5/8/5/30/n2136506.htm

富麗奇巧凡爾賽宮──巴洛克建築  作者﹕蔡大雅 攝影 / 史多華

凡爾賽宮海神雕像
凡爾賽宮是第一個真正具備巴洛克時代特徵的城市建設。宮中有許多豪華的大廳,大廳的牆壁和柱子多用大理石砌成,天花板用金漆彩繪著天國世界的神聖壯麗、搭配裝飾用的貝殼、花飾及錯綜複雜的曲線,以及雕刻精美的木製家具。
巴洛克(Baroque)的原意是形狀不規則的珍珠,引申為奇異古怪、誇張炫耀、背離典範規矩等特性,在當時具有貶義性質,因為認為這種風格違反了文藝復興所倡導的和諧、均衡等古典美學。
  巴洛克作為一種時代風格,展現在各個文化領域如音樂、繪畫、建築、城市設計等之中。由於每個領域進入巴洛克風格的年代不盡相同,每個地區接受巴洛克的影響也有先後之別,所以無法確定地劃定巴洛克年代的範圍,一般認為從十七世紀開始延續至十八世紀,從意大利開始向外發展,遍及整個歐洲大陸,影響遠達美洲及亞洲。剛開始出現在建築與城市設計,而後擴及至藝術與音樂領域。
文化藝術宗教蓬勃發展
  自十五世紀中發現新大陸以來,歐洲各國藉由殖民與經商,累積財富。當人們普遍不需再為維持生命而煩惱時,便開始注意改善生活環境。而在科學與技術方面的進步,使得思想更加自由開放。歐洲社會在歷經文藝復興的洗禮後,在文化與藝術各方面發展迅速,不僅基本功達到成熟階段,心態上也更能擺脫宗教上的束縛,以一種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的驕傲與自信,來從事創作。
  此時教會的勢力雖然依然龐大,但在宗教改革的衝擊下,羅馬天主教會喪失了它在宗教事務上的絕對權力。舊教與新教皆試圖藉由宗教活動,來爭取百姓的依附,舉行宗教儀式的教堂,除了持續興建外,舊有的教堂也被陸續改建,使其符合當代追求華麗氣派的風格,以吸引信徒前來參與宗教活動,如此促成了巴洛克風格在建築上的蓬勃發展。
  教會對世俗事務的影響力,逐漸的被君權神授的觀念取代。君主與貴族的勢力逐漸抬頭,他們或為彼此競爭、或為誇耀權勢、或為滿足需求,成為各個創作領域的贊助者,一方面促使文化藝術更加蓬勃發展,另一方面也使時代風格更趨於貴族所喜好的品味。
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巴洛克風格應運而生,在百餘年的歲月裏,締造了西方文化的又一個輝煌。
  巴洛克時期的城市建築
第一個真正具備巴洛克時代特徵的城市建設,是十七世紀路易十四一手建立的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從動工到完成,興建凡爾賽宮的工程耗時三十餘年,是當時歐洲最大、最豪華壯觀的建築群。
凡爾賽的規劃包括一座龐大豪華的宮殿、綿延至天際線的花園、森林與散布其中的各項設施與建築、為王室及政府提供服務的平民居住的城鎮,以及一條從大門直達巴黎盧浮宮的御道。
凡爾賽宮的主體建築是一座長達半公里的巨大建築,除了作為國王及其家族生活和辦公的宮殿外,也是中央政府各部門的辦公地點,以及王公貴族的住所與日常社交的場所。
在凡爾賽宮大門前,沿著御道兩側,則是平民的居住區。這裏的區塊也經過規劃,呈左右對稱的幾何圖形,具備城市生活的各項機能。凡爾賽宮就像一座小城市一樣,在全盛時期,據說在宮殿內有多達兩萬人居住其中,而在宮外城鎮的居民則超過十萬人。
凡爾賽宮殿外部立面,莊嚴高貴。
  凡爾賽宮殿內外富麗奇巧
宮殿的外部採取古典的三段式立面,莊嚴高貴;內部的裝飾則為巴洛克風格,部份是延續巴洛克式的洛可可風格,特點是富麗奇巧。宮中有許多豪華的大廳,大廳的牆壁和柱子多用大理石砌成,天花板用金漆彩繪著天國世界的神聖壯麗、搭配裝飾用的貝殼、花飾及錯綜複雜的曲線等,以及雕刻精美的木製家具。
宮中最為富麗堂皇的大廳是著名的鏡廳,它位於宮殿群正中央的二樓,一側以大型落地窗及陽臺與廣闊的花園連接。另一側的牆壁上則鑲嵌了十七面巨型鏡子,每面均由四百八十三塊鏡片組成。白天,人們在室內便可通過鏡子觀賞園中美景。傍晚時夕陽直接照射入廳,在鏡面的反射下,整個廳堂金光燦爛。夜宴時,四百支蠟燭的火焰一起躍入鏡中,鏡內鏡外,燭光輝映,如夢如幻。
由於巴洛克風格講求大尺度,並且兩種風格都善用色彩與造型的強烈對比,以營造富麗堂皇的效果,使得凡爾賽宮內呈現出如太陽般令人眩目的金碧輝煌。
凡爾賽宮鏡廳。
凡爾賽宮中最富麗堂皇的大廳——鏡廳。
  氣勢磅礡,令人油然生敬
凡爾賽宮的正面大門與御道相連,這條筆直的大道一直通達盧浮宮的正門。當馬車從擁擠凌亂的巴黎市區駛向位於綠地的凡爾賽宮、當雄偉的宮殿隨著距離的縮短而逐漸加大度量時,帝都皇宮的磅礡巨勢,盡顯無遺。產生的視覺效果自然在觀者的印象中營造出一股油然生敬的感受。
凡爾賽宮的另一面則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原野,一條運河同樣筆直的延伸至遠方,成為花園的主軸。靠近宮殿的花園設計成幾何形式、修剪整齊的法式庭院,遠方則是可供騎馬奔馳的原野,與曲徑縱橫的森林。站在凡爾賽宮二樓鏡廳外側的陽臺上俯視花園,遠至天際線的全景一覽無遺,一股人類有能力可以改變環境,而不再被自然狀況所左右的顧盼自得,正是巴洛克城市設計與建築的語言,用來塑造視覺與心理上效果的典型方式。
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在文化、經濟等各方面,都達到了鼎盛時期,是歐洲各國中最繁榮富庶的國家之一,也是其他各國競相模仿的對象。所以凡爾賽宮一落成,就成為歐洲各國君主仿效的對象。諸如維也納的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德國的卡斯魯厄宮(Karlsruher Residenz)、意大利拿波里附近的卡瑟塔宮(Palazzo Reale in Caserta)、俄羅斯的彼得果夫宮(Петергоф/Petergof)等,都是參照凡爾賽宮所興建的巴洛克式城市及建築。
凡爾賽宮內的「歷史畫廊」兩側展示的巨幅油畫,一邊是描寫法國歷代君王或貴族的彪炳戰蹟,另一邊是紀錄拿破侖生平的重要戰役。
http://www.epochtimes.com/b5/8/5/30/n2136550.htm

巴洛克時代的歐洲時局  作者﹕邱尚德

凡爾賽宮的歷史畫「突襲佔領瓦倫西亞的路易十四」。(攝影/史多華)
貝尼尼作品「路易十四像」
巴洛克時代(一六零零年至一七五零年)的歐洲正處在邁向「現代世界」的現代早期歷史轉變的潮流中,這包括在宗教上的信仰分裂、經濟上的海外商業與殖民擴張,以及政治上走向專制君主政體。
  羅馬天主教會自十六世紀已面臨分裂的危機。中世紀以來,教會宣稱人們可以利用金錢來赦免自己因為原罪而受的苦。然而在十六世紀初,教會為了解決修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財政危機,大肆販售贖罪券,因而導致德國修士馬丁路德公開對教會與中世紀天主教神學的質疑與挑戰,在當時發達的印刷術的推波助瀾之下,開啟了歐洲各地的新教改革運動。
  到了十六世紀末,相應而生的路德派、英國國教派與喀爾文教派已經活躍在德國、英格蘭、蘇格蘭、低地國(包括現代荷蘭與比利時)、法國、瑞士城邦,甚至是匈牙利等地。
  宗教信仰的對立引發不少宗教戰爭,最後也促成聯合七省的荷蘭從西班牙手中獨立出來。「三十年戰爭」(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四八年)的爆發更幾乎使大部份的歐陸地區捲入戰場。新教的興起也激起天主教會內部的改革,特別是耶穌會的創建更成為日後基督宗教傳播到亞洲與美洲等地的要角。
  地理大發現以來,葡萄牙與西班牙為歐洲帶入了來自亞洲與美洲的商品與財富。歐洲經濟重心也由意大利與地中海地區轉向大西洋的周邊地區,如英國、荷蘭與法國等。
  追求個人利潤的資本主義與標榜國家財富的重商主義在人口增長與城市化下,進一步藉著資本累積、銀行、信貸、金融體系與商業組織的發展,促成全球航運、貿易、人口遷移與權力的競爭與連結。
  十七世紀正是荷蘭的黃金時代,荷蘭東印度公司取代葡萄牙壟斷了與亞洲的香料貿易。英國在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建立農業殖民地,生產頗具利潤的糖與煙草。法國也在北美內陸與當地印地安人發展毛皮貿易。
  這些國際競爭下的財富累積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商人在不同政體都極力發揮他們的影響力,包括實行代議制的荷蘭共和國、君主立憲制的英國與發展成專制王權的法國。
  在宗教戰爭之後,為了加強國內社會秩序與政治安定,統治者訴諸專制主義,宣示他們對臣民與國家神授的義務。十七世紀在法國正是絕對君權的代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世紀,標誌著波旁王朝(Bourbon dynasty)取代了顯赫一時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成為歐洲最具權勢的統治王權。
  當時西班牙、奧地利、普魯士與俄國也都朝向專制主義,王室積極地控制教會與貴族,發展軍隊,掌握行政管理權與稅收。然而專制主義的發展也使得戰爭不斷,路易十四發動的擴張更激發歐洲現代早期的國家建立起注重彼此均勢的外交政策。
http://www.epochtimes.com/b5/8/5/30/n2136535.htm

《荷蘭與法蘭德斯的巴洛克藝術》

  十六世紀尼德蘭地區一直是屬於西班牙的統治範圍,但是北方諸省在經過長達八十年的獨立戰爭,終於在 1581 年宣佈獨立,成立了荷蘭聯省共和國。因此,到了十七世紀,尼德蘭藝術開始分成為北方地區的荷蘭民族藝術,與南方的法蘭德斯藝術。
  第一部分:荷蘭巴洛克
  荷蘭巴洛克藝術中最引人注目的為繪畫,建築次之,雕塑則居末位。在繪畫方面,十七世紀為荷蘭繪畫的黃金時代,對整個西方美術的發展,產生過意義深遠的影響。
  由於革命的勝利,使荷蘭的畫家懷著民族的自豪感。他們擺脫了西班牙統治時期對宮廷貴族和天主教會的依附,在這樣的背景下,繪畫不再依附宗教,也不再依附宮廷,而是回到人的生活,並且歌頌生活。畫家們開始為新興的市民階級服務,他們描繪自然風景,描繪市民肖像,也描繪人所擁有的物質。為滿足市民的生活和審美需要,繪畫逐漸成為市場上的商品,其種類繁多,除了宗教歷史畫和肖像畫外,還包括了風俗、風景、靜物和動物畫。
  十七世紀荷蘭最重要的畫家首推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哈爾斯﹝Frans Hals﹞以及維米爾﹝Jan Vermeer﹞。
  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1606 ~ 1669﹞
  林布蘭是十七世紀荷蘭畫派最典型的巴洛克畫家,也是對近代西洋藝術影響最深遠的大師級人物之一。
  隨著荷蘭獨立以後的市民社會一起成長,林布蘭歌頌新崛起的市民生活,為商業社會的醫生、紡織公會理事、負責社區安全的民兵隊伍畫像。他的肖像畫有些是個人肖像,但更多是集體肖像,強調團體中人與人的關係。
  林布蘭對於群像畫的觀念有別於前人,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將所有人羅列於一列,而是將他們安排成為一個有情節的舞臺場面,每位人物都是那個舞臺上的演員。在林布蘭的名作《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cture of Dr. Nicolaes Tulp﹞中,林布蘭便如此安排了八個人物,每人分別擔當一個角色,他們各自具有獨特的位置和引導作用,但是整體的情緒和基調則是非常和諧與統一。
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cture of Dr. NIcolaes Tulp﹞1632 林布蘭作品
油彩.畫布,169.5 x 216.5 公分  莫瑞修斯博物館,海牙,荷蘭
  杜爾博士把剪刀伸進一具屍體的上肢進行解剖,學生們圍在他身旁,興致勃勃地或觀看操作示範或對照閱讀維薩里的解剖學課本。被解剖的屍體、專注觀察的助手、冷靜自信的醫生,都構成畫面上不可或缺的部分。畫中以近於冷酷的理智態度切入生命,沒有個人情緒的好惡,卻又透露崇高的理性價值,也正是當時荷蘭建國的新精神,和源起於宗教崇拜的義大利巴洛克風非常不一樣。
  另一幅很出名的《夜巡》﹝The Nightwatch﹞,則是林布蘭阿姆斯特丹風格初期與成熟期的分界作品。這幅畫十分巨大,人物眾多,打破了當時荷蘭集體肖像畫一字排開的呆板畫法,林布蘭以更具戲劇性的方法,解決將眾多肖像整合在畫面中的構圖問題。
夜巡﹝The Nightwatch﹞1642 年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之作品
油彩.畫布,359 x 435 公分  國立美術館,阿姆斯特丹,荷蘭
  這幅畫描繪阿姆斯特丹民兵隊伍的行進,畫中充滿忙亂的活動,眾多人物在畫面中錯落,用豐富的光影、不同的姿勢構成豐富的視覺景深。手勢和臉部表情相對照,以相反運動橫越過畫面,在複雜的空間中,引領觀者以視線曲折的前進與後退。
  相對於卡拉瓦喬創立的明暗對比法,林布蘭則將它發展為更富戲劇化的舞臺燈光效果,營造出神祕多變的氣氛。有些隱藏在背後的人物,由於經過特別的光線處理,彷彿被舞臺上的光線照亮,忽然變成了主題。林布蘭先將背景色調壓暗,再逐漸使畫面亮起來,他所創造的繪畫技法,成為西方油畫的經典。
  林布蘭一生創作了近百張的自畫像,成為西方藝術中對自己最嚴格的解剖。他的自傳像經歷許多階段,尤其到了晚年,筆下的自畫像,滿臉皺紋,茫然而徬徨地看著人間,充滿無限感傷,又彷彿無限悲憫,使繪畫不再只是表象膚淺的賞心悅目,而是深沉的心靈挖掘,給予繪畫美學更深刻的揭發人性的內涵。
自畫像﹝Self-Portrait﹞1669 年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之作品
油彩.畫布,86 x 70.5 公分 國家畫廊,倫敦,英國
  正如畫他人的肖像一般,林布蘭畫自畫像的動機,也是由於對人性本質所產生的強烈興趣而產生。他的自畫像中,有近百幅,質材皆不相同,可視為「真正的」自畫像,蓋其忠實地描繪了各個時期中不同的心路歷程。
  林布蘭的巴洛克風格沒有宗教與宮廷的虛華,而是以最厚實的方法刻劃人生的現象,在冷靜中內斂著飽滿的熱情,他使繪畫被革新,被顛覆,也以繪畫變成他生命最後的救贖。
  畫家:哈爾斯﹝Frans Hals, l581 ~ 1666﹞
  哈爾斯一生大部分居住在荷蘭哈倫市﹝Harlem﹞,他被公認是荷蘭畫派的建立者,最擅長肖像畫和肖像般的人物畫。哈爾斯早年的畫作生動活潑,力求在動態中自然地捕捉人物瞬間的神態,筆法大膽奔放。晚年由於貧病交加,因此作品也失去了歡樂鮮明的色彩,黑色和白色成為畫面的主調,人物也顯得癡呆失神。
  《笑容騎兵》﹝The Laughing Cavalier﹞是一幅哈爾斯的典型肖像作品。畫中人物以動態姿勢呈現,他愉快的笑容、誇張的衣帽和裝飾都與傳統的肖像構圖不同,將一瞬間最真實的表情和神態留下來。
笑容騎兵﹝The Laughing Cavalier﹞1624 年哈爾斯﹝Frans Hals﹞之作品
油彩.畫布,83 x 67 公分  華萊士收藏館,倫敦,英國
  《養老院的女管理員》﹝Regentesses of the Old Men's Almshouse﹞ 這張在哈倫畫的大型畫作不僅是哈爾斯最後的主要作品,而且是足以將他與林布蘭在這個時期並列的代表作。
養老院的女管理員﹝Regentesses of the Old Men's Almshouse﹞1664 年哈爾斯作品
油彩.畫布,172.5 x 256 公分  哈爾斯博物館,哈倫,荷蘭
  表現剎那之間的題材幾乎是荷蘭繪畫的特徵之一。哈爾斯在這裡將隔絕身體各自的部分和個體本身獨立開來。女管理員的白色衣領強烈的突出在屋裡黑暗的背景上,似乎漂浮著黑暗中;相對之下,她們的面孔跟背景的黑暗幾乎融為一體,加上淡淡的紅光飄過黑暗當中,像是將熄的炭燼所散發出的最後微光。
  從這幅團體畫中我們看到一個最蒼勁的團體,已經染上了死亡的氣息。似乎只要有活動和交際的場所,衰老和死亡就無時無刻的恐嚇著人們。
  畫家:維米爾﹝Jan Vermeer, 1632 ~ 1675﹞
  比起林布蘭,維米爾的繪畫生涯開始得稍晚一些,他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生命歷程,也不迷戀於光所能產生的眩目效果與強烈對比。維米爾一生的作品不多,因此目前流傳於世只有三十多件,尺寸都不很大的作品。雖然數量不多,維米爾卻通過它們展現了故鄉的美麗和寧靜的風光。
  維米爾的作品有很多是在描繪舒適,安閒的中產階級家庭生活,表現周圍熟悉的婦女,他喜歡將通常的家務勞動詩意化,因此他的作品特點是不以情節引人入勝,而是藉由一種抒情情調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例如《讀信的藍衣少婦》﹝Woman in Blue Reading a Letter﹞畫中的光線從窗外照射在埋首信中心無旁騖的女人身上。這幅畫的題材極為平凡,從沈默靜謐的氣氛中散發出濃郁的人情味。在維米爾的作品中,這是一幅對光的表現安排相當突出的作品。
讀信的藍衣少婦﹝Woman in Blue Reading a Letter﹞1663 ~ 1664 年維米爾作品
油彩.畫布,46.6 x 39.1 公分  國立美術館,阿姆斯特丹,荷蘭
  另一幅畫《手持水罐的女子》﹝Young Woman with a Water Jug﹞的構圖與《讀信的藍衣少婦》十分類似。一名婦女站在窗邊,一手扶窗,一手執著水罐,窗外的光在銀質的水罐上靜靜流動,其中所透露出的平凡無奇的生活,似乎暗示人們不要對「偉大」與「壯麗」有非分的幻想,做一個平凡的自己或許是人一生中最應思考的事情。
手持水罐的女子﹝Young Woman with a Water Jug﹞1660 ~ 1662 年維米爾作品
油彩.畫布,45.7 x 40.6 公分  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美國
  相對於林布蘭的畫有著男性的陽剛與沉重,維米爾的作品經常藉由女性的溫婉幽雅,呈現小品的寧靜。除此此外,對於巴洛克藝術中瀰漫的宗教激情與宮廷的華麗,維米爾也從小鎮市民文化的題材,填加令人回味的寧靜與悠遠。
  第二部分:法蘭德斯巴洛克
  法蘭德斯為西歐的一個歷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大體上包括現在的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東北的部分地區。其藝術史最重要的期間是從十五世紀到十八世紀;其中又以十七世紀為黃金時代。
  法蘭德斯的藝術跟同期荷蘭獨立後那種為新興資產階級服務的藝術不一樣;它仍然處於西班牙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勢力的控制之下,主要為宮廷貴族、富商和耶穌會服務;這類人物對藝術的要求促使法蘭德斯繪畫具有追求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法蘭德斯藝術中,最引人注目的為繪畫,其次是建築,最後才是雕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首推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畫家: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 ~ 1640﹞
  魯本斯是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人物,更是法蘭德斯畫派的核心人物。魯本斯因為有外交官的身分,得以周遊列國,依靠臨摹吸收了各國藝術大師卓越的才華,精通各類繪畫的技法,其中受到米開朗基羅、威尼斯畫派和卡拉瓦喬的影響最大。這可以從魯本斯豐腴的人物造型、熱情飽滿的色彩、充滿戲劇性的構圖看出來。他又將這些元素跟法蘭德斯民族美術傳統結合,加以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畫風,作品表達了對人生和自然的歌頌。
  魯本斯有一幅畫《愛的花園》﹝The Garden of Love﹞充滿肉慾的調戲畫面,它曾經被懸掛在菲利普四世的寢宮中。這幅畫的主題屬於文藝復興風格:戀人出現在一個庭院中,經常伴隨著道德警訊或象徵。這幅畫作是從文藝復興到十八世紀之間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等畫家類似主題轉變的重要連接。
愛的花園﹝The Garden of Love﹞1632 ~ 1634 年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之作品
油彩.畫布,198 x 283 公分  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西班牙
  下面這幅《自畫像》﹝Self-portrait﹞ 是魯本斯最後一幅自畫像,它遵循十六世紀威尼斯畫派的風格,在色調運用上下了一番功夫。畫中的魯本斯,裝著盛重,身上並且佩著象徵爵位的佩劍。他氣宇軒昂,容止閒雅,流露出自信及滿足神情。即使右手戴著手套,提醒著觀者他晚年手部痛風而不得不拋棄畫筆的無奈。
自畫像﹝Self-portrait﹞1638 ~ 1639 年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之作品
油彩.畫布,109.5 x 85 公分  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奧地利
  畫家: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 1599 ~ 1641﹞
  在魯本斯眾多的追隨者與助手中,范戴克是最出色的一個。他畫宗教畫,也畫神話題材,但其藝術才能主要表現在肖像畫方面。後來在英國當宮廷畫家,其肖像畫對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肖像畫產生過重要影響。作品特色在於優雅的形象,及纖細之感,帶有幾分感傷的風格。
  1632 年,他倫敦到定居,並成為英王查理一世﹝King Charles I﹞喜愛的畫師,范戴克繪製了許多查理一世的畫像,這幅《英王查理一世狩獵》﹝Charles I: King of England at the Hunt﹞就是其中一幅相當有名的作品。畫風典雅、嚴謹,身著獵裝的國王站在野外的形象,莊重中混合著淡淡的憂鬱情調。范戴克為英國貴族留下的大量肖像畫,影響過英國畫壇,成為不少英國畫家仿效的對象。
英王查理一世狩獵﹝Charles I: King of England at the Hunt ﹞1635 范戴克作品
油彩.畫布,266 x 207 公分  羅浮宮,巴黎,法國
  《參孫和達利拉》﹝Samson and Delilah﹞ 這幅畫是關於舊約中猶太英雄參孫的故事。參孫的愛人在他睡著時剪掉他的頭髮,藉以使他失去他的超人力量並讓他無力反擊。在這幅畫中,范戴克在探索一種略帶憂鬱的表現方法,採用鮮艷的色彩,這樣的配色方式使黃色放射出金色的光芒、紅色宛如烈火、膚色則有了新的透明度。
參孫和達利拉﹝Samson and Delilah﹞1628 ~ 1630 年范戴克作品
油彩.畫布,146 x 254 公分  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奧地利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th9_1000/open-28-broadcast.htm

台長: 阿楨
人氣(6,8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畫家 |
此分類下一篇:拉圖爾:世界百大畫家12
此分類上一篇:卡拉瓦喬 :世界百大畫家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