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女生怎不與前評<該廢義務役了>的男生爭當兵或護士役之權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1237613/20081121070414/
你頭殼壞了嗎?有人會爭損己之權嗎?不然女生同男生也有或爭長褲制服,但她們要穿的是性感熱褲。故啥性別平權只不過是幌子。
女生不是很愛看日劇嘛!那怎不也愛及制服呢?
即便叛逆性校園日劇,人家也以穿制服為榮啊!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157/20060606062129
這個嘛!人性多愛學易不學難;多愛文化糟粕勝於精華。
穿短褲算啥?上海女人還穿睡衣逛街呢!
可人家想趁<上海世博>改善不文明穿著了!台怎反其道而行?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020061/20080902062903/
進出禁穿短褲》不雅觀? 北一女爭褲權【聯合報記者邱瓊玉08.10.05
北一女學生投書本報,指學校規定學生進出校門禁穿體育服,讓學生感到相當不便,有同學甚至認為學校像搞戒嚴,引發熱烈討論;北一女將在本周二的學生班代大會討論服裝問題,希望能降低師生間的衝突。
本報民意論壇日前接獲北一女鍾姓學生投書表示,校方以「雅觀」為由,動輒以記警告、記過的方式威脅學生不得穿著體育短褲進出校門,制服上衣也須紮進裙子或褲子裡。
鍾姓學生說「請問雅不雅觀、好不好看是誰決定?在大人眼中紮衣服好有精神,在我們眼中卻是醜斃了」。
鍾姓學生投書引來一系列筆戰,不僅該校教師跳出來表示學生在校外言行就代表學校,制服是北一女傳統,連校友、家長都認為北一女是指標型的女校,學生應該要有學生的樣子。
依北一女現行規定,學生必須穿著制服進出校門,若是被教官發現穿運動服進出校門,或是未紮衣服,第一次將登記做「愛校」服務卅分鐘,登記三次記警告一次。
北一女二年級楊姓學生表示,學校規定不能穿運動服進出校門,每次上體育課都要多帶一套制服,的確不便;她曾看過不少同學為求舒適,走出校門後,便在人行道「脫裙換褲」。
北一女學務主任簡麗賢表示,不少校友、教師反映學生的服裝儀容越來越散漫,再加上不少學生以上半身制服、下半身運動褲的方式搭配,看起來「怪怪的」,才請教官嚴格要求。
北一女校長周韞維指出,制服規定並非不能商量,先前也有許多學生反映上學帶體育服麻煩、著褲裝上下學較方便等意見;周二的班代大會中,會請學生討論服裝議題,校方再收集學生意見,送服裝儀容委員會決定。
爭褲權》禁或不禁「穿得好才重要」【聯合報記者邱瓊玉08.10.05
北一女規定學生出入校門只能穿制服,禁穿體育服;北市的建中、中山、成功、松山、景美、師大附中等學校,也都是規定進出校門須穿制服。至於永春、大直、內湖、中崙、陽明等校則未強制規定,不過有不少學校認為「穿什麼不是重點,穿得好才重要」。
不少校友都認為北一女有自己傳統,校方應有所堅持。校友羅雅婷表示,穿短褲雖然很舒服,但上半身制服、下半身運動服的搭配,看起來真的很醜,也不正式。石姓家長認為,北一女既為首屈一指的高中女校,「穿著一條短褲露出大腿,在校外逛呀逛的,像話嗎?」
不過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則認為,禁穿體育服出入校門根本是「虛偽文化的擴張」,服裝是個人領域的事情,不應該硬性規定。
實際上,除北一女有制服規定外,建中、中山、成功、松山、景美等校都有類似規定,甚至連向來學風開放的師大附中,也規定學生上下學要穿制服。
相較於北一女等學校規定要穿制服上下學,北市學校如永春、大直、明倫、陽明等校,都未硬性規定,穿體育服也可以,但不准穿便服。
頭髮到服裝 何不對孩子寬容些【聯合報╱王本瑛/大學教師08.10.05
看見連日來關於制服紮不紮進裙子或褲子裡的爭論,不禁覺得類似的論戰總是一再重複,只是這次的焦點是衣服。
早些年,爭論的焦點是頭髮,從耳上一公分,到不可以碰到衣領,再到不可以前短後薄。現在三四十歲以上的大概都記得教官檢查時如何伸長脖子,在口袋別上髮夾,檢查時夾起劉海,檢查完再拔下來。裙子也是,常常在腰部反摺,使裙子變短幾公分;這個把戲,我的十四歲女兒也在玩。
幾年後,也許又有新的爭論焦點。唯一不變的是,青少年對制式及權威的反叛。其實不管成人世界的規範如何,青少年就是有一套審美觀及價值觀。
審美觀一直隨著潮流在變,廿年前覺得中學生留長髮看起來不順眼,「沒有學生樣」,可是現在看來卻不足為奇。日前報刊刊載馬侃的副總統搭檔裴林選美時的相片,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實在不敢領教。
價值觀也會隨著年紀而改變,筆者曾有個學生是個乾淨帥氣的男孩,他告訴我他高中時身上掛滿金屬項鍊、手鍊、戒指,每天跟著穿唐裝的父親上學,上大學後,他說他想不起來當初為何要穿得叮叮噹噹的。這些三四十歲的社會中堅,想必面對青澀年紀的相片也會不忍卒睹吧。
對青少年的反抗,何不寬容一些,畢竟我們都曾年輕過,當這些孩子年紀漸長,自然會回歸主流價值觀,也許對更年輕的一代會提出糾正吧。
學生獲自由尊重 自然懂自律自重【聯合報╱林孟潔/台中女中08.10.05
早在數年前,台中女中就已依學生的意願,將制服襯衫全面改為不需紮入之外放款式,至今已行之有年。校方開明的做法使學生更能夠專注於學習,不會為制服紮不紮傷腦筋,不必紮制服在本校已為常態。
筆者以為,紮不紮制服並不影響學生的學習以及課業表現,在現今這個多元且自由的時代裡,校方與家長都應予學生尊重與包容,尊重學生的意願與包容不同的選擇,不宜逼迫學生服從自己的價值判斷與審美觀。唯有當學生得到應享有的自由與尊重後,才可能懂得如何自律自重而不踰矩,明白自己行為舉止的準則在哪裡。
在開放的社會裡,尊重與包容同等重要,盼師長能不忽略學生的意願與請求,在雙方的相互瞭解與溝通之下,締造兩方皆可以接受的雙贏局面。
運動全身濕黏 換制服很不舒服【聯合報╱林宜君/嘉義女中08.10.05
看了民意論壇對高中生服儀一事的討論,真是心有戚戚焉!最近學校訂了新的規定:「六點半以前一定要穿制服、裙子出校門,不可著體育服和短褲,會請工讀生在校門口開單。」(我們學校的規定是一學期同一項被開單兩次即記一支警告),我認為學校此舉實為不必要,且有不妥之處。
學生上了一整天的課,除了一周少少的兩堂體育課,能運動的時間實在不多,而放學後正是同學們相約去運動的好時間。運動完流了滿身大汗卻還要為了配合學校的規定套上制服及裙子才能走出校門,制服實為非常不透氣的材質,弄得全身濕濕黏黏臭臭的,非常不舒服。
學校要求我們穿制服出校門的理由為:以防我們在校外大剌剌的脫裙子會影響校譽。但我想因這個理由而訂出這個規定是否有些違反邏輯呢?正因為規定學生們要穿制服出校門,故脫制服當然就是在校外,沒有教官、沒有糾察、沒有工讀生的地方,學校能夠在嘉義市各處安排糾察盯誰在公眾處脫裙子嗎?要是規定可以穿體育服出校門,到校外再脫裙子的狀況自然就會減少甚至沒有了。
提這個問題不是要找學校的碴,或是叛逆不守學校規定,只是就事論事,像學校規定騎單車要戴安全帽、不可單車雙載等都是合理規定,我們心服口服,但對不可穿體育服出校門的規定,實在覺得非常不滿。
也不少次向學校反映,但學校都只是敷衍的官方回應,希望他們能真正重視這個問題,以後在訂校規時也能有更多方面的思考。另外,學校在今年三月選出了「生活教育暨服裝儀容修訂委員會各年級學生代表」,但卻很少人知道,學校只願花很多心力宣導他們訂的規定,卻不願花同樣的心力推展此委員會,這對學生實為不公平的。
穿體育服穿褲子有甚麼不好?難道一定要穿著制服、裙子,一副文弱書生的樣子才是好嗎?穿運動服更能顯現出學生們的朝氣吧!文武雙全的學生不是老師們所期待的嗎?
今可短褲進出 他日紅毛鼻環行不行【聯合報╱吳珊珊/北一女家長08.10.06
北一女學生爭取穿體育短褲出校門,意外成社會話題。此話題可上綱至權力宰制、教育與受教、社會變遷等分析。筆者僅以家長身分表達看法。
任何規矩的背後,必然有其社會期待或制約的存在。學校對於服儀的要求,或許與學生的審美和價值觀有異,但其實銜接了社會主流價值的軌道。例如:馬總統酷愛短褲慢跑,可是參加正式場合,絕對是西裝筆挺,襯衫紮在長褲內。所謂看場合穿衣服,筆者二十年前初訪香港,穿著涼鞋短褲,即被半島酒店前光鮮整齊服裝的門房拒絕進入。
校規對於服儀的要求,有如社會的規矩(法律),不是不能商量或改變,但須獲得共識。在未改變前,學生應有遵守的義務,校方亦可因實情彈性處理。小女日前就因著運動短褲出校門遭記點。筆者即笑稱,這是追求舒適方便必須承擔的風險代價,是很好的「社會科」學習。
小女已高三,過去兩年學校管制鬆散,少見小女穿黑裙上學。最近學校加強檢查,可能是學生服儀越來越混亂,校友意見壓力下的行動。小女認為校友已畢業,應尊重在校生的感受,但筆者提醒,校譽的維護,是歷屆校友的努力,雖然畢業多年,仍是此事的當事人,他們的感受,在校生亦應予以尊重。
小女仍堅持,學校是生活與學習的地方,穿著以舒適為主,不應強制穿著,但當筆者提出:「那乾脆討論丟掉綠色襯衫,自由穿著,不更自由?」小女卻大驚失色,認為綠色是榮譽與傳承。
筆者調侃小女,既要享受制服代表的榮譽,又要享有自由的穿著,豈不矛盾?小女辯稱,稍微的修正,兩全豈不更好?筆者同意小女的美好期待,但仍指出,若未來學妹陸續「稍微」修正服儀規定,十年後染成紅毛綠眼加上穿十數個耳洞與鼻環臍環,屆時身為畢業學姐的小女能否接受時,小女表示遲疑。
趕著上補習班的小女提到,如果服儀那麼重要,校方態度阿Q,只管校門口服儀。筆者反問,除了學校範圍,能管到補習班嗎?果如此,才叫「戒嚴」!
筆者想到自家姊妹就讀北一女時的運動褲,那種有鵝媽媽胖胖「俏臀」效果的黑色燈籠褲,向小女提出只要把運動短褲「復古」回那種很醜的燈籠褲,保證不會有爭議。小女丟下一句:「老媽別出餿主意」,大笑中趕去補習。
時代變 別藉著禮字壓學生【聯合報╱王世傑/高雄中山高中學生
對!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到學校要穿制服我同意;「禮」很重要我也同意,但在炎熱天氣下強迫我們紮制服,我不同意,因為那不叫做禮!
高雄天氣炎熱,但我們卻因怕被記警告而紮著衣服,在不通風的教室裡上課,校方規定除了早上有體育課的班級可先換體育服,其餘只能下午換,穿著不通風的制服撐過炎熱的午休,下午有多少精神上課?教官甚至為了制服把兩個女學生叫去罵到哭!
別用幾句冠冕堂皇的話來搪塞,我們只想讓自己的學習環境更舒適、學習效率更好。大人們,時代在變,我們並非想衝撞體制,但不紮制服不叫無禮,所以老師們別藉「禮」字欺壓,我們不需活在那屬於你們時代背景的陋規下,所以請收回陳腐的想法及眼光,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路!
有討論 傳統才有遵守價值【聯合報╱林承樸/板橋高中學生
傳統、傳統,多少事情假汝之名而行!
從雄中學生投書民意論壇開始,筆者便一直注意後續發展,也不斷思考學生、校方所堅持的是否正確?學生認為校方所規定的衣服形式不合時代潮流,很醜。而校方認為衣服規定是學校傳統,不可更動。
從「傳統」的必要性來看,傳統可概定為人們長久時間以來所遵循的通則。但是否因為人們長期遵守,就是必須維護的傳統?
重男輕女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但這個傳統到現在已經被人唾棄,以「男女平權」的概念替代之。若以校方與家長看法,如果必須堅守傳統,那「男尊女卑」是否應該被提倡?只要是傳統就需維護?這種觀念值得商榷!
而這代表必須揚棄任何傳統?未必!但既然有人對傳統提出質疑,就必須正視,進而大家討論,思考傳統的重要性,看是要保存或改變。
這也是民主可貴的地方,而不是校方一味以「傳統」之名阻止改變,也不是單憑學生覺得很醜而要求改變,必須經過多方討論,傳統才有其遵守的價值,才不淪為迂腐、八股之稽。
走筆至此,見到北一女宣佈將召開班代大會討論制服事宜,我們可靜待後續。
學生權益 埋在光鮮亮麗制服中【聯合報╱吳雨萍/台中女中學生
最近民意論壇對高中生服儀的討論,我才知道原來不只台中女中有體育服的爭議。台中女中一向規定夏季只能穿制服進出校門,違者會被糾察登記違規。每到了有體育課的日子,學生就要提著夏季體育服和球鞋進校門,一天還要換兩次衣服(從制服換成體育服,上完課再換回制服)。
此制度每年都引起學生及家長的反應,學校都以安全(短褲過短)及不正式等為理由而不願改變。前幾年班聯會曾做過兩次全校性問調查,第一次有百分之七十點四的學生贊成開放「上短下短」的體育服進校門;第二次有百分之九十點三的學生希望以「上短下長」的穿法回應學校「不安全」的說法。許多家長也認為穿著綠制服提著大包小包,並沒有比穿體育服優雅。
台中女中體育服的制度必須經由「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會議」同意,可是在開會投票時,學生代表只有班聯會正副主席兩票,是絕對弱勢,體育服提案理所當然都被否決掉了。
至今在夏季上下學時,校門口仍然只有綠制服的影子,而學生的權益也埋藏在光鮮亮麗的制服中。
「穿裙子很囧」 高中妹爭褲裝權>中時08-10-10何醒邦
「為什麼我們就應該、必須穿裙子?這讓我們覺得很『囧』!」倡議性別平等的今日,還是有許多女學生沒有「穿褲權」。全國有近七成的高中職強制女學生穿裙裝制服,已違反《性別教育平等法》精神,民間團體與立委都強力要求教育部,廢除強制裙裝規定,還給女學生穿的自由。
教育部官員表示,將在一個月內召開內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專案討論。
民進黨立委黃淑英統計全國一一四所公、私立高中職制服規定,七十九所、近七成學校強制女學生夏季須穿裙裝,寒冷的冬天也有五所不能穿褲裝。台北市更誇張,四十五所公、私立高中,有四十三所、九成五學校,夏季要穿裙裝,冬天有十二所學校要穿裙子,女學生不禁抱怨:「冷死了!」
七成學校硬性規定 冬天挨凍
驚人的是,如果女學生不穿裙子入校,至少八成以上都接受過學校的處罰,包括口頭申誡、開紅單、罰站、記警告、勞動服務、穿校方提供的二手裙等。
黃淑英表示,近日北一女學生率先發難,以投書媒體方式爭取「穿褲權」,引發各界關注。但北一女的情形不是特例,自九月開學以來,民間團體已接到十多起國、高中學生申訴強制穿裙裝的案例。她質疑,「為何女生不可穿長褲上學?是制服還是「制伏」?」
拒穿裙子 八成遭記過處罰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賴友梅表示,教育政策、法令雖提倡性別平等教育,現實環境卻強迫女學生穿裙。申訴案件中,有女學生諷刺的說:「穿裙子有三好及三不,三好是好彆扭、好奇怪、好難過;三不是不自在、不舒服、不平等。」也有學生說,穿裙子怕走光,須加穿安全褲,騎腳踏車上學也不方便,甚至有人焦慮到「不想來學校」。
違反性平法 北一女率先發難
黃淑英與賴友梅表示,強制穿裙不僅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情緒,女學生因性別受到不能穿長褲的禁制,也違反《性別教育平等法》。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官員指出,強制穿裙確實違反「性平法」精神,教育部會在一周內發文各校注意此問題,一個月內召開內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專案討論。
以性別規範衣著 落伍啦>中時08-10-10何醒邦
「我不懂,法律沒有規定我們一定要短袖配短褲。我不懂,為什麼老師可以短袖配長褲,我們卻一定要穿短褲。我不懂,我們女學生怕裙子內的內褲被看見,不喜歡穿安全褲時汗水黏膩感,但您卻限制我們夏季一定得穿短袖配裙子。
我不喜歡穿裙子,也不喜歡穿短褲。我不喜歡,不會妨礙到任何人。若不妨礙他人,為什麼要硬逼我們穿上不喜歡的衣服?…。
穿長褲,不會毀了學校的名譽,衷心希望您不要拿走這小小的自由。」
上月起,台中市某國中開始強制要求女生須穿裙子,引起反彈,該校一名吳姓女學生寫了一篇「萬言書」給生教組長,陳述「男生可以、為何女生不可」的觀點,請校方放寬規定,校方決定從善如流。
「制服與品德或成績的連結沒這麼高」,已經不強制女學生穿裙子的羅東高中教師胡敏華指出,該校是由學生議會充分討論「衣服紮不紮、要穿裙子或褲子」等議題,最後達成共識,「傳統是可以改變的。」
以性別作為規範衣著的標準,就是性別刻板印象及性別偏見,「強制女學生穿裙子」這種性別規訓不僅無法賦予學生自由思考、表達外貌的權利,也對性別不尊重。
中學生在學校裡實為弱勢,爭取權益困難重重,關鍵在於校方能否釋放空間,落實「由下而上」的機制,以創造對話空間。
台灣早已走出髮禁年代,不少中小學校甚至連制服都不管了,若還有強制女生穿裙子的校規,不但可能違反「性平法」精神,教育學生的邏輯也顯得錯亂。
教部:校服決策須邀學生參與>中時08-10-10韓國棟
教育部常務次長吳財順表示,教育部從未統一規範中學校服,教育部一直強調的是,學校應該透過「適宜的程序和民主的機制」決定學生校服,且決定過程一定要邀請學生代表參與。
吳財順說,他不認為校服問題涉及性別平權,如果各界認為和性別平權有關,教育部「性別平等委員會」也可以針對這項問題進行討論。
教育部下周一正好要召開第三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四次大會,但議程並無此項議題。屆時如果有委員關心並提出,委員會可能進行討論。
民進黨執政時期,教育部非常關注中學生的髮式和服儀問題,並設定為「學生人權」,學校不能強制規範。三、四年前,主導解放中學生髮式和服儀的前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昨天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現在怎麼還在討論這個問題啊!」(楨:假仙)她說,她當時除了解禁學生髮式,也要求各校應循民主機制決定學生的校服,甚至還主張邀請服裝設計界為學生設計適合的校服,供學校參考。
褲、裙非重點 更無關平權【聯合報張大宣/北一女中學生08.10.15
我想我這種想法應該算是弱勢吧!我不贊成穿著運動服或運動短褲進出校門。
還記得當時是多麼渴望能穿上那件綠制服的,如今學校服儀問題吵得沸沸揚揚地,身上的制服卻成了心中的痛。大概我是屬於比較八股的人吧,覺得學生總要有學生的樣子,我們是去念書,而非下課後趕著去郊遊或是閒晃的,但穿著短褲在街上走,看起來就像是下了課,衣服下襬打個結踩著赤腳就可以到海邊戲水似的。
我還要說,有些記者,甚至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根本就沒搞清楚狀況,一味地在「褲」與「裙」和兩性平權上作文章。問題是重點根本就不在那裏呀!北一女可以穿褲子的!可以自己選擇要穿長褲或是黑裙,被禁止的是運動短褲!試想,若北一女學生可穿短褲出校門,那建中和成功的學生是不是也可以在路上穿著短褲,才能達到所謂的兩性平權?
其實學校並沒有什麼太不合理的要求,我們可以輕輕鬆鬆地穿著運動褲在學校裡跑來跑去不是嗎?現在不是又開放在學校裡穿班服了嗎?而且也沒有要求制服一定要紮進去而可以用穿繩代替。有些傳統,應該被遵守,因為它有它存在的價值。
北一的形象 我們自己創造【聯合報李佳/北一女中校友、大學生08.10.15
昨天電視報導,教育部性別平等委員會認為,學校硬性規定學生穿裙子或長褲已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學校必須尊重學生的多元選擇。看來教育部對最近引發熱烈討論的高中服儀爭議,已做出裁決,但我仍有話要說。
社會上習稱「北一女」,但近年來我們稱自己為「北一」。為什麼不叫「北一女」?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不希望接受整個社會對於我們的形塑,我們希望可以擁有自己創造的形象,我們不願意被一個「女」字規範,變成一定要穿著短裙紮好制服溫和恭順的小綿羊。
不是女人不好,是這個社會對於女人的價值規範令人透不過氣。北一女中的價值,並不在於無論喜不喜歡、方不方便、舒不舒服都要穿著裙子,成為男性觀看的客體;不在於下雨天雙腳濕透,為了維護所謂的「形象」而不能穿拖鞋在校園中走動,任由雙腳浸在濡濕發臭的鞋襪內;也不在於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將他人的審美觀套到自己身上,成為沒有選擇與判斷權力的順民;更不在於被校方或社會以「女生就該這樣」為由,處處以「保護」、「為你們好」、「傳統」為名,剝奪了向外探索展現自我的自主意識。
北一女中的價值在於,我們可以獨立思考,自由發揮;我們放膽探索這個世界,過程中不會缺乏自律;我們勇敢向前追求我們認為好的事物,如果跌倒了,爬起來再走,如果發現這條路通往不對的方向,那麼我們也勇敢的回頭。
當年在校園中,我曾經看見同學穿著極短的裙子,為了要搭配膝上襪;我也看過同學把頭髮染成金褐色,一個月後頭頂新長出黑髮,遠遠看去就像布丁。這些打扮我都不喜歡,但這是別人的身體,別人的頭髮,別人的審美觀,別人的青春,我無權干涉,作主的應該是他們自己。選擇了就要承擔,誰都一樣,這應該是必經的成長過程。所以請不要任意替別人選擇,也不要將自己的審美觀強加在別人頭上,更不要在校門口擺攤坐鎮臨檢,弄得校內人心惶惶,氣氛緊張猶如白色恐怖。
還在學校時,常看到許多小校友、中校友、老校友回來,多數是為了曾經在這個校園裡度過的青春。我們新一代的青春歲月,應該由我們自己定義;我們新一代的女性形象,應該由我們自己建立。在北一女中的三年青春所以令人留戀,不正是因為在這個由少女蛻變為女子的轉捩點,我們自由的選擇如何塑造自己嗎?
校服的式樣
傳統的英國男生校服是深色長褲和淺色襯衣。女裝的校服除著不同國家和不同的學校都有很大的變化。不過通常都包括襯衣和裙子,或者kilted裙、洋裝、襯衫。特定性別制服一直爭議的焦點,有的學校允許女學生可選擇褲子或裙子。多數地方要求學生上運動堂時穿著運動服,運動服因地而異。
學生服裝指引指定了一部份服飾,例如透明的衣服、midriff-baring tops、鼓吹吸煙或酗酒的衣服以及印有對其他同學甚至家長的惡意批評之服裝列為違禁品,任何學生均不能穿著。而校服指引則是對學生在不同場合該穿著甚麼服裝的指引。
世界各地的校服
中國
中國的公立小學、初中、高中都是以運動服為校服,而且定為校規必須每日穿著,部分中學生要在某些日子穿著襯衫。而大學除了部分特殊學校(如警察學校、軍校、旅遊學校……)外,多數不要求學生穿著校服。
香港
香港大多數中小學及幼稚園都需穿校服。常見的男生校服是襯衫配以西褲,冬季會結上領帶。而女生種類繁多,夏季常見淺色連身裙,有些校服是襯衫配以校裙,也有水手服和旗袍。冬季方面,常見襯衫配以連身裙,一般還配以蝴蝶結或領帶。
德國
二戰前德國校服非常普遍並受到納粹的普遍影響, 被認為是軍國主義的標誌。在1980和1990之間,校服近乎絕跡。一些學校又開始使用校服,是因為校服在學習方面的積極作用和防止攀比現象。
日本
日本高中女學生穿著水手服日本於19世紀末引入西式的校服,作為現代化的一部份。今日,無論公立學校或私校校服都趨向標準化。部份女子學校亦需穿著校服。
常見的日本女學生校服為水手服,以白色或深色為主,校裙至膝蓋,配以長襪。通常分為夏裝與秋裝、冬裝,只有運動堂才要穿著運動服。而在動漫中時常出現華麗且色彩繽紛及超短裙的校服,然而現實中是多數學校都只會使用較為樸素色彩的校服。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在19世紀末獨立之前一直使用西式校服。現在, 校服在私立和公立學校非常普遍,所有的馬來西亞學生均需要穿著校服。
英國
印度巴克塔布的女學生校服在英國極為普遍。 基本上所有公共、國立和非教會開辦之學校之學生均須穿著類似的校服,部份學校對校服有更嚴格的要求。 學生大多需要從一年級 (四至五歲) 至十一年級穿著校服。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0%A1%E6%9C%8D&variant=zh-tw
校服
校服(xiàofú) 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中小學普遍穿著。
目前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校服均爲一套平時穿著的正裝制服和一套體育課或參加校內體育活動之時穿著的運動裝,個別國家亦有配相應皮鞋,其他國家也會規定鞋襪。學校設有更衣室。
校服來源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于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爲了使出身于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爲自己家庭困難而産生自卑感,同時也不使那些家裏生活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炫耀,于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校服的特色
中國; 校服款式單一,結構松垮
目前多數校服款式陳舊,運動服幾乎成爲校服的代名詞,“千人一面”現象嚴重。校服這種單一面孔嚴重抑制了學生對美的追求,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校服結構大多極爲松垮,穿在身上顯出慵懶之態,無法體現出學生應有的活潑好動、生氣勃勃的特性。
沒能體現出年齡、性別上的差異
縱觀國內各中小學校服,各年齡段在款式結構上基本沒有什麽差異,不能體現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特別是進入中學階段,與小學生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已開始具備明確的性別意識。而現在的校服在設計時並沒有考慮到這點,使得中學生在性別意識啓蒙時期,沒有因日常所穿著的服裝而起到良好的美育作用。
質量存在較大問題
校服是陪伴學生多年的服裝,但一些質地粗糙、不吸汗、起靜電的服裝面料,讓穿著者有明顯的不適感,對學生身體健康—蔔分不利。此外,還有穿著不久就開線、破損等問題,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斷針紮傷的案例。目前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已制定了相應的標准,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FZ/T7302l—2004針織學生服”,希望能對校服質量的提高有所幫助。
購買方式單一且不透明
國內學生校服的購買方式只有一種,就是由學校指定款式和價格,統一爲學生量體定制。但這種收費不透明、帶有半強制性的校服購買方式已逐漸引起家長和學生的強烈不滿。作爲消費者,家長和學生應該有權參與選擇所購買校服的款式和價位,也應該知道校服的來源和價格構成。而事實是,家長只能按照學校的要求交錢,這顯然不合理。因而,許多家長質疑,學生購買校服的錢是否真正被用于校服的面料和制作上
日本的大多數中學都有統一的校服,日本的校服對學生來說不僅僅是學校的標志,而且是時髦的象征。許多女學生畢業後仍然喜歡三五成群地穿著校服外出,可見她們對校服的喜愛程度。
與英國相似,日本冬季氣溫平均在5攝氏度左右,這種相對較爲溫暖的氣候保證了日本女學生可四季皆著裙裝而不覺得寒冷或不適。
1.人文決定了日本人對校服的重視程度
日本人在潛意識裏非常注重統一制服所帶來的社會認同感,他們在生活中非常重視制服類服裝,也願意用心把這類服裝做好。這種文化背景使日本中學生喜愛這種大體統一,細節個性的學生制服。日本的學生校服,已經成爲國民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2.時尚化的款式設計是日本校服的優勢
日本各中學都要求學生在校期間穿制服,體育課要換上便于運動的體操服,有的學校要求在體育館裏換上體育館專用鞋。
日本校服成功之處在于款式設計:男生校服陽剛帥氣,女生校服嫻雅可愛,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日本中學生樹立了健康的性別意識。同時,日本校服設計有著強烈的與時俱進意識,能夠隨著流行的變化,不斷汲取時尚元素對校服改進,這種設計有效地提高了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審美水平,也符合學生積極向上的現代意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日木中學生校服在設計上逐漸汲取了流行元素,款式變得更爲時尚。如女生冬季校服會配以統一的毛衣或者外套,下身無論冬夏,皆爲膝上短裙。
3.校服銷售方式多樣,銷售狀況良好,各種校服配套産品爲社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日本校服一般由校方委托專門廠家設計制作,因爲校服一旦定型就多年不變,所以校方與廠家的合作關系也是較穩固的。一套校服通常在4萬日元左右。
近年來,校服已經成爲日本女孩們一種別出心裁的裝束。許多日本女生在周末和放學後仍然選擇穿校服,或者穿那些看上去與校服類似的衣服。有些女孩即使自己的學校沒有統一著裝規定也穿校服。
東京一家以出售各種年輕人的時尚生活用品而著稱的商店迅速抓住了這個趨勢,開始出售各種適合校服佩戴的絲帶,效益非常好。
韓國人崇尚“勤勉、樸素、博愛”,腳踏實地、不浮躁、不逾矩、忠于職守。因此韓國人也非常注重制服類服裝。
1.校服款式的西化
盡管韓國氣候四季分明,但中學校服並未因寒冷而舍棄男女生的性別差異,韓國女生冬季校服下身依然著及膝裙,以保暖的毛質緊身長襪代替長褲,這樣既注重了校服的保暖性,又保證了款式的美觀和男女校服的差別。
韓國校服在款式上較爲西化,夏季上身爲短袖襯衫,部分校服配以領帶或領結,下身女生爲及膝裙,男生爲長褲;春秋校服上身爲長袖襯衫,部分配以領帶或領結,外罩各色西裝外套或毛衣,女生下身爲及膝裙,長厚毛襪,男生爲長褲。各校的校徽一般以機繡的方式繡于校服上衣左胸位置。有些學校的校服還有統一的配飾,如帽子、長襪等。
2.校服已形成特有品牌
韓國校服已作爲成衣的一個品類在市場上參與商業競爭,並逐步形成特有品牌。校服制造商在銷售中非常注意廣告宣傳,很多校服品牌不惜以重金邀請當紅青春偶像作代言人,如SMAT品牌的校服就請當紅偶像文根英爲代言人。以這些當紅偶像作爲模特拍攝的精美校服宣傳海報,往往可以非常有效地吸引中學生的注意,而中學生對偶像崇拜模仿心理,不僅使擁有偶像代言的校服品牌銷量大增,也使學生真正喜歡自己的校服,並以身上的校服爲榮。
目前韓國校服的生産銷售已形成較成熟的商業化運作模式,並且具有自己的品牌和風格,在這種商業化競爭背景下,韓國校服正逐漸進入質優、物美、價廉的良性循環。
穿校服的好、壞處
正方
讓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爲此,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江蘇省、南京市的有關部門也曾下發過類似通知,省裏有關部門在幾年前還專門成立了辦公室,請來浙江等地的服裝設計專業人員,參與校服的設計。南京某小學朱校長認爲,穿校服可消除當前越來越突出的學生講穿著、講排場、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對一些低收入的學生家庭來說,並無壞處,所以雖說沒有文件強行規定學校必須做,學生必須穿,僅是要求在有條件的重點學校推廣,但好多學校還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長還認爲,現在學生與幾年、十幾年前的學生相比,更強調個性,追求與衆不同,自我意識較濃,愛“酷”,而統一著校服自然壓抑了這種追求,有違學生的天性,這恐怕才是學生討厭穿校服的深層次原因靚了自己更亮校園
有很多中學生認爲穿校服很不方便,覺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較好看,所以,他們都會不約而同的說中學生不應穿校服上學。但我卻不同意這種看法,我覺得中學生是應該穿校服上學的。
校服對於中學生來說,就是身份的象徵,情況跟社會上不同職業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樣。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員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樣地,學生自然便要穿著他們的制服——校服了。這樣,我們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階級的人,還有他們的職業;當然,我們穿校服時,便更容易辯認出我們是學生了。
而且,穿著校服可加強學生的紀律性。除了說穿著校服整體上看來較爲整齊外,還可時刻提醒學生,讓他們認清自己的身份,不斷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此,學生的紀律亦大大的加強了。
除此之外,學生穿著校服,對於學校來說,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學生穿著校服上學,除了看上來整齊,學生的紀律性提高,那所學校對外便得到一個良好的聲譽了。所以中學生穿著校服上學,不是沒有其好處的啊!
也許,有人會認爲,中學生穿著校服,無疑是加強學生的紀律性,而學校亦能得到一個良好的聲譽,但似乎太不方便,令學生有拘束的感覺,而且這要是一種身份象徵,一張學生證,不是可以代替嗎?但我們可試想,我們會否經常拿著學生證給別人看嗎?就像我們需要找警察或消防員幫助及求救時,我們看到他們所穿著的制服,即時的反應便是告訴我們,這便是我們需要找的人一樣。要是我們穿校服,別人一看便知道我們是學生了,這就是人的即時反應。這不是更爲方便嗎?#所以,我們總不能認爲中學生穿著校服沒有好處,抹殺其好的一面呢!小學生無所謂了,還沒有形成自我審美的意識,呵呵,我是說中學生。從上初中開始,學校的校服就賊難看,那領導們還非得逼著你穿。我記得有一次三中全校必須統一穿校服,是迎接什麽檢查,KAO,我那天還偏沒穿,不光是我,有一大批抗旨的,然後校門緊閉,僅留個小門,一個個地檢查進入,學生們全都被囤積在校門口,那時候黃河五路還沒拓寬呢,直接造成了交通堵塞。後來下有對策,進去的同學把校服在旁邊遞出來換上這才進去。到北中以後,情況仍然是這樣,有一陣必須穿校服戴校標,不然就不讓進,我們的情況還差一些,後面幾屆就更嚴格了。昨天去北中新校,從餐廳樓拍完照回來,正好趕上他們下課,于是看到成群結隊的淺藍色校服同胞們迎面而來,唉,有些同情這些可憐的人們。
面對中學生應否穿校服上學的問題,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學生一定應該穿校服上學。」
我認爲「一定應該」,並不是想奉承學校。而是因爲學生穿校服是一種「美」的表現,亦同時代表了你是該校的學生。
當有來賓進入學校時,看見學生們都穿上整齊的校服,便會産生一份好感。而且一班穿上整齊校服的學生在操場上集隊,那不是很美嗎?
有人認爲自己的校服不好看,老想穿便服回校。但我覺得買便服是浪費金錢的,同時亦浪費精神和時間,因爲大部分人往往只喜歡穿名牌衣服,而這些衣服的價錢都是十分昂貴的;他們都是爲了在同學和朋友面前表現自己,而這種行爲是十分惹人討厭的;我並不是叫人不要買衣服,但挑衣服也要花大量精神和時間,不如用這些時間來溫習和學習,不是更好嗎?
外國的學生大都是穿便服回校的,但這樣會很容易被不良份子混進校內搗亂,嚴重的還可能會殺害老師或同學。爲了保障老師和同學的生命安全,穿校服回校便可加強校園內的保安。
穿校服亦可以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也是件很莊嚴的事。
此外,如果有學生在校外搗亂和犯錯,而被師長見到時,也會得到應有的懲罸,避免破壞學校的形象及風氣。
我覺得穿校服回校有很多好處,所以我會繼續贊成及支持學生穿校服回校的優良傳統。
代的中學生,大部份都不喜歡穿校服上學,他們覺得穿便服比較好看,而且又方便。
雖然穿便服有好處,好像很自由,一點束縛也沒有,那多好啊!但我覺得中學生應該穿校服上學,如果中學生不穿校服,感覺上就不像是學生。很多人都議論這個問題。有人認爲穿校服很死板,跟不上潮流,在這個21世紀的時代,也要穿校服上學,那實在大老套了!又有人認爲中學生應該穿校服上學,因爲校服是代表了自己的學校,那學生不穿校服而穿便服上學,誰會知道你是一位中學生呢?其實穿校服使人感到一種團結的精神。
這種種的問題,令有些人喜歡穿,有些人又不喜歡穿。其實穿校服是好還是壞呢?好處是:令人感覺很整齊,有一份學生的親切感,有感情和溫暖的感覺。穿校服又可以分辨出你是哪間中學的學生,不會和別人混在一起。這樣不好嗎?
我覺得穿校服沒有壞處。其實穿校服是好的,中學生是應該穿校服上學的。
反方
1 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
2 不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3 天天穿同一件校服,違反了“事物是變化反展的”哲學道理,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4 穿校服沒溫度,至于風度——唉,只能說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5 穿校服有損市容
6 由于大多數學生不愛護校服(因爲太難看了),所以穿校服不利于我國精神文明建設
7 穿校服不利于黨風廉政建設的開展
8 穿校服不利于我國民族服裝産業的發展。
9 穿校服將使個人所有衣服閑置,造成國家資源的極大浪費。
10 穿校服多爲強制執行,不利于我國民主制度的建立
11 現有很多同學認爲,穿上校服,簡直分不出男女,穿的都一樣。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8095.html?tp=5_0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