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29 23:39:04| 人氣2,99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鏡像下的日本色情和暴力美學:《鏡像下的日本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著/林錚顗譯

  
記得多年前在金馬影展看過一部考驗觀眾忍受暴力程度的片子:三池崇史導演的《殺手阿一》,在影展的簡介上就這麼大喇喇的寫著要挑戰你的感官,那時對於自己忍受人性黑暗面的程度也頗有想探究的意味。我一直相信那種未被釋放的野性,積壓下來反而會造成內傷,那倒不如先面對並且去思索它,後來還寫過一首詩〈狂暴鎮壓〉,就是對這種感觸的想法。類似的,以前學生時代曾有同學說過,去看一些動作片之後,往往體內就像充滿了力量,彷彿自己也可以像片中的主角一般無所不能。可見得電影的感染力,可以透過感官的刺激傳送到我們身上。

通俗文化這樣的功能,我向來深信不疑,或許它扮演著一個疏導的作用。但把這種功能發揮到極致的,恐怕非日本人莫屬,無論是漫畫、電影、文學、舞台劇、色情片或是電視,這種極致化已誇張到和一般日本人的生活處於兩極端的地步。明明是彬彬有禮、層級有序、和善自然,甚至不太敢表達自己主觀意見的日本人,但在國家、民族、公司、家族這樣的大社群壓迫下,每個人都只能默默扮演小螺絲釘的角色,於是壓抑的人生出口,就展現在通俗文化的想像世界裡,幾乎是把禁忌一層層的撥開探究,務必要把感官推展到忍耐度的極限為止。

聽說大島渚的《感官世界》當年在台灣上演時,最後女主角阿部定割下男人性器的一幕,許多觀眾奪門而出,對這種變態場面無法忍受的情形,我不知道日本戲院上映時是否也有同樣情況。不過多年後,我們依舊看到許多作品,繼續挑戰著社會禁忌的反射神經,像是前述的《殺手阿一》或是《大逃殺》(金馬影展引進時譯為《生存遊戲》,比較能一語道破電影主題),也有電視版的《失樂園》要挑戰電視尺度,即使引來衛道人士批判和社會的爭論,卻反而因為話題的渲染作用而吸引更多的觀眾。更不用說日本出產的龐大A片,以及漫畫中各式BL情節,或是像前幾年池上遼一的暴力美學作品《聖堂教父》也曾風靡一時。

這樣的作品在文學之中也處處可見,川端康成的《睡美人》描述一個讓女子服藥後進入睡眠的妓院,妓院服侍的對象是富有的老人,這些女子一方面有如沉睡的女神,另方面又令老人們得以馳騁各式幻想;谷崎潤一郎的《瘋癲老人日記》中,一位瘋狂愛戀媳婦美足的老人,甚至希望死後能在墓前放上媳婦的腳模型。於是病態而怪誕的色情和暴力,成了我們對日本精緻文化之外不能忘卻的另一個印象。而且只要是平日的行為得宜,就算是在街道上、公開的報章雜誌、漫畫或影片販賣店內公然購買和觀看這類產品,也都是見怪不怪的場面,甚至是日常生活的正常樣貌,布魯瑪形容說:「只要維持等級制度、禮節和得體的「立前」〔指外觀、公開的姿態和事情的原則〕,那麼沮喪的公司人員可以閱讀被綁住的女人的圖片,愛看多少就看多少。」

這種推展到極致的感官文化是否反過來影響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也許是個值得討論的大議題。但布魯瑪這本《鏡像下的日本人》倒不是從影響的層面來談,也不是要歸究或指責日本人,他反而是試圖解釋造就日本人這樣文化性格的起因,這也許和他所學有關。布魯瑪是荷蘭人,早期他在萊頓大學所讀的是中國與日本文學,後來雖成為知名的評論家和作家,但他曾在日本居住了七年,於東京的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就讀時是專攻日本電影,因此對日本的通俗文化較為關注。

他認為日本文化性格的源起,從日本的神話就可以現端倪,因為我們最常聽到的「天照大神」,其實絕不像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那樣,光聽到「天照」二字就理所當然的以為祂是男性,其實祂是位女性,而且常常為了祂到處惹亂子的弟弟須佐之男收拾善後。於是天照大神這種母性、包容的慈愛精神,就成了日本神話中最重要的原型。反映到通俗文化層面,日本的女性不論她身為哪種角色(母親、妻子、女兒,甚至妓女),但要都展現出母性的精神與意味。相對的,男人的角色就像個孩子,反映在通俗文化上的角色,無論是無用的老爹、電影《男人真命苦》中漂泊的寅次郎,或是浪人武士和流氓,都有任性的一面,也有一般日本人所沒有表現出來的性格。以宮本武藏那樣的獨行俠來說,對於唯唯諾諾而不敢發出個人感言的日本人而言簡直是不可能存在的人物,這種虛幻的人物因為心嚮往之,所以成為了通俗文化中常見的主角。

本書的前半部談女性角色,後半部則是談男性角色,中間還夾有一章談第三性。我們熟知的寶塚歌舞團或是小時候看的漫畫《凡爾賽玫瑰》中女伴男裝的奧斯卡,都是最典型的角色。那種介於男女之間的中性美,或說是在男性中找不出的秀氣之美,都像是不食人間煙火或現實中找不出的人物。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扮演的女性,是同屬女性的女演員絕沒有的味道和唯妙唯肖。這種脫離現實的鏡中人物,就是令日本人為之瘋狂的角色,也是壓抑生活中可以尋求出口和慰藉但又虛幻而短暫的角色。

布魯瑪這樣特殊的西方觀察角度,李長聲先生在推薦序〈碧眼裡的日本〉中形容的貼切:「一雙碧眼所映現的日本或許會偏藍,有的景象更鮮明,有的反而模糊了。」至於是鮮明還是模糊,留待讀者自行研讀後再來判斷。不過這本書卻很受西方讀者的歡迎,藍燈書屋在2000年舉辦的「美國圖書博覽會」中,除了宣布編輯委員會選出的本世紀百大最佳英文非小說之外,也開放了網路的讀者票選,布魯瑪《鏡像下的日本人》即屬讀者票選的百大之列。本書最初出版於1984年,英國版書名是《A Japanese Mirror》,後來的美國版書名則是《Behind the Mask》(面具下的日本人),還有一個長長的副書名:On Sexual Demons, Sacred Mothers, Transvestites, Gangsters and Other Japanese Cultural Heroes,直譯成中文就是:「有關熱衷於性的人、神聖的母親、異性裝扮者、流氓和其他日本文化的主角」,副書名即在點出我們熟知的日本文化角色。而中文版的副書名:「永恆的母親、無用的老爹、惡女、第三性、賣春術、硬派、流氓」,則決定直接採用書中的部分章名,意義相同,都希望反應出一般人映象中的日本通俗文化角色。

另外要談一談中文版編輯上的一些小插曲。原書中附有許多電影劇照和漫畫,但因為版權取得不易,無法一一得到授權,但為了豐富內容,並為作者的文字佐證,於是想到找找看販售圖庫的公司,但後來又覺得牽涉到色情或暴力的圖片,只怕圖庫公司也不會有這類圖片。不過查詢之後倒是出乎意外,發現竟然有日本的情色咖啡館和土耳其浴的照片,這是否正呼應前述的,這些圖片已是日本一般生活中的常態,所以能找到這些圖片,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不過找圖時我可是小心翼翼,深怕別人以為我上班時在偷看色情照片。而且圖片還得送回英國的原出版社去審查,我把選中的圖傳給版權部的同事,同事再傳給負責交涉的版權代理公司回報給英國,結果經手圖片的兩位小姐都與我有同樣的感受,臉紅心跳之餘還外加害怕有人看到。不過我終究還是不夠小心,即使在電腦螢幕上把圖縮到最小,仍然被突然出現在我身邊的同事給嚇到,急忙快速按掉畫面,但是當場不動聲色的這位同事,事後仍承認她看到了。嗯……只能說人性如此,對這樣的禁忌圖片仍是非常敏感的吧!

比起日本,台灣相對上既保守且自律的多,所以書一上市,就有書店自動把書用透明封套給封起來了,可見得我們的尺度比起日本,確實大大有別,還無法達到那種公然展示又若無其事的地步。不過還是要強調一下,本書並不是要宣揚日本文化的色情與暴力,而是解釋其來由,是以「理解」的角度去切入。這種虛幻之鏡反射的觀點,也將中文版的封面帶往這個方向設計,藉由類似底片的效果呈現出一種虛像的不真實意味。
 
 
布魯瑪談東西方文化的作品很多,光是談到日本的書還有許多本:《創造日本:1853-1964年》(Inventing Japan: 1853-1964)、《傳教士與自由思想者》(The Missionary and the Libertine)、《日本人的刺青》(Japanese Tattoo)、《罪惡的代價:日本與德國的戰爭記憶》(The Wages of Guilt: Memories of War in Germany and Japan,關於此書,昆布兄曾有一文〈罪惡的工價:一個荷蘭人的觀點〉)。其他作品還有《阿姆斯特丹的謀殺:電影人梵古之死與寬容的限制》(Murder in Amsterdam: The Death of Theo van Gogh and the Limits of Tolerance),《伏爾泰的椰子》(Voltaire’s Coconuts,本書曾入圍歐威爾獎的最後決選名單)、《惡的要素:從洛杉磯到北京的中國叛民》(Bad Elements: Chinese Rebels from Los Angeles to Beijing),以及與馬格利特合著的《西方主義:敵人眼中的西方》(Occidentalism: the West in the eyes of its enemies)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相關連結:
《鏡像下的日本人》
〈狂暴鎮壓〉
昆布〈罪惡的工價:一個荷蘭人的觀點〉
《大逃殺》DVD
川端康成《睡美人》

*本文轉載於「台灣電影筆記網站-電影書架」

台長: 飲水者

eno
哈囉~
你好我是破報編輯
一直想跟貴出版社要這本樣書做書評刊登
但不曉得聯絡窗口是哪一位(五南網站總是連不進去)
冒昧在這裡留言
希望可以跟貴社要本樣書
另外也希望可以刊登李長聲的序文
煩請您幫忙聯繫,打擾了~
eno6994@gmail.com
2008-07-14 22:29:51
版主回應
謝謝您的留言
也很高興破報對這本書有興趣
轉載李長聲先生的序文應該沒問題
我會請五南企劃部的窗口與您連繫的
2008-07-15 11:27:00
kkbox12345
沒有看過這本書
但經過了解後或許能夠同理日本不管
是男性或女性在龐大壓力和制度壓抑下
所造成的特殊文化
一開始是為了瞭解日本其建築和色情美學之間
的關係而來的
2013-08-06 16:23: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