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22 15:47:27| 人氣72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常見胃腸疾病問與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常見胃腸疾病問與答

曾屏輝 劉志銘 曾政豪 邱瀚模

選錄自《健康世界》424

 

怎麼說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聯?

台大醫院曾屏輝醫師答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具有螺旋狀身材及多條鞭毛,它進入胃內後,可躲過胃酸,到達胃上皮細胞表面的中性環境。此外,幽門螺旋桿菌可分解尿素成為鹼性的氨,中和胃內強酸,這些條件使它能夠存活於胃中。目前幽門螺旋桿菌已被認定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及胃黏膜相關淋巴癌之發生有密切關係。

大多數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是沒有症狀的。有些人可能出現一些輕微腸胃道症狀,例如上腹部疼痛、腹脹、消化不良、沒有食慾、噁心或嘔吐,嚴重時則可能形成消化性潰瘍,如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若不加以治療,可能造成致命的併發症,例如胃腸道出血或是腸胃穿孔。

此外,若只有治療潰瘍,沒有針對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潰瘍可能會反覆發作,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胃或十二指腸變形或狹窄,造成食物不容易消化及排空。

 

幽門螺旋桿菌除了造成消化性潰瘍之外,還會導致什麼疾病?

台大醫院劉志銘醫師答

絕大多數(約80%)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終其一生僅會有無症狀的慢性胃炎,只有約10%到15%的人會得到消化性潰瘍,小於1%的人會得到胃癌,更少的人(約0.01%)會產生胃黏膜淋巴癌(MALT type lymphoma),其他與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有相關的疾病包括部份的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以及部份的缺鐵性貧血,其中大家最關心的是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及胃黏膜淋巴瘤的因果相關性。

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得胃腺癌的風險比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高出27倍,動物實驗方面的研究也證實蒙古沙鼠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62週後有37%會長出胃癌。日本一個大規模的長期追蹤研究也發現,一千多位內視鏡追蹤檢查的病人,在7.8年後,1246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中有36人於追蹤過程得到胃癌(2.9%),而280位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則沒有人得胃癌,這個研究暗示幽門螺旋桿菌是非賁門胃癌的必要致病因子。最近日本一個隨機分派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早期胃癌經黏膜切除術後,若有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復發率。

至於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在成功殺菌治療後是否可以預防胃癌之發生,目前尚未有長期追蹤之研究證實,但有部份研究顯示若能在病人的胃發生癌前病變(胃黏膜萎縮及腸化生)之前就接受殺菌治療的話,是可以減少胃癌的發生。

台大內科最近的研究也指出,胃潰瘍的患者若能即早(潰瘍診斷一年內)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也能降低之後發生胃癌的風險。許多的觀察性研究也發現某一種特殊的胃淋巴癌(MALT type lymphoma)也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的,若患者診斷時為低惡性度的胃淋巴癌(low grade MALT type lymphoma),有60% 左右的人在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之後就會痊癒。

但值得一提的是胃癌與胃淋巴癌的致癌因素是多重的,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外,亦與個人的遺傳差異或感染到不同的幽門螺旋桿菌亞型有關,而長期食用高鹽、醃、燻、含亞硝酸鹽類的食物,以及缺乏維生素C的攝取有關,也可能是造成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發生胃腺癌或胃淋巴癌的原因。

 

大腸息肉如何分辨良性或惡性息肉?

義大醫院曾政豪醫師答

所謂大腸息肉是指任何發生在大腸黏膜的突起物,這都可稱做大腸息肉。大腸息肉的種類很多,而且有的息肉將來會變成大腸癌。臨床上最常見的息肉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不會有惡性變化的息肉,其中以增生性肉息肉最常見。另一種是腺性息肉,以後可能會變成大腸癌。

當腸胃科醫師在檢查大腸息肉的時候,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判斷息肉是否為腺性息肉,以及是否已經有惡性變化。一般來說可以藉由息肉表面的紋路(表面隱窩型態)來區分是否為腺性息肉。

就息肉的大小來說,息肉體積越大則惡性的機會越高。就息肉的型態來說,凹陷型的息肉比隆起型的息肉,惡性的機會越高。就息肉表面的紋路說,表面隱窩型態或血管分布越凌亂不規則,則惡性的可能性越高。有經驗的醫師在適當的工具輔助下可以區分出絕大多數的息肉,對於相當少部分無法以內視鏡區分的息肉,可依狀況切除或切片作病理化驗。

 

為什麼三年前做全大腸鏡正常,今年卻發現有大腸癌?

台大醫院邱瀚模醫師答

根據美國與加拿大的研究,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個案當中,有百分之三至四的個案,在過去的三年內其實曾經有做過大腸鏡檢查。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據推測有四:

一、上次大腸鏡檢查時,有早期大腸癌或較大腺瘤但沒有看到。

二、在上次檢查後有生長快速的大腸直腸腫瘤,快速發生,進而演變成惡性腫瘤。

三、上次大腸鏡檢查時,沒有看到的早期癌或腺瘤,是屬於既不易被發現,又是進展速度很快的病灶。

四、上次做大腸鏡檢查時,清腸準備工作不理想,以致看不清楚。

雖然目前大腸鏡是偵測及診斷大腸癌準確率最高的檢查,但它並非完美無缺的。根據國外的研究,對於1公分以下的小腺瘤,大腸鏡的遺漏率可達20%,1公分以上的進行性腺瘤遺漏率也可達5%。此外,有一種凹陷型的大腸腫瘤或大腸癌,顧名思義就是非常不易發現,卻偏偏容易快速進展。因此如果接受大腸鏡檢查前,服用低渣飲食與清腸準備工作不確實或不完全,糞便殘渣就非常容易遮蓋這些腫瘤,導致遺漏,甚至演變為惡性腫瘤。

大腸鏡檢查前,除要徹底遵守清腸準備工作的醫囑以外,接受完大腸檢查時,不妨問問你的醫師,清腸狀況是否良好,以作為是否必須重新受檢的參考。此外,在預計進行兩次大腸鏡之間,可以安排糞便潛血檢查,當作補強大腸鏡篩檢的漏洞。

 

 

台長: 首府
人氣(72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健康 |
此分類下一篇:你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油嗎?
此分類上一篇:違法添加塑化劑的省思

ebwab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
2013-05-19 16:41: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