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20 10:16:00| 人氣4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棒球的回憶(十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4、打擊練習場

這個行業,似乎是從職棒興起後才開始有的。

新莊地區最早的一家打擊練習場,就我所知很可能是位於輔大後門貴子路上的紅葉打擊場。這個打擊場實際上的位置已經在泰山鄉境內,不過離輔大很近,才會被我們發現。

有一段時間跟朋友要練球或比賽時,總是跑到輔大去。當時輔大的醫學院尚未成立,那裡是以前輔大的舊操場,也是我們最常去比賽的地點。有一次練完球後,無意間發現在貴子路越過二省道的路邊有一家打擊練習場,便把全部人員帶過去練打擊了。這家店去過的次數並不多,沒有留下什麼深刻印象。只記得有一次騎車經過時,發現打擊練習場已經被拆掉而已。

忘記是什麼時候開始,思源路上出現了一家思源打擊場。由於離家近,又是往返台北經常經過的路上,自然成了常客。還記得在這裡一開始根本打不中球,自己是從 80 公里的慢速球開始練打擊的。每隔一段時間,當自己覺得某個球速已經打得很順手後,便會更換到更快的球道去。打到後來,130 公里的球也不是問題時,便開始練起左打來了。這一練也練了有一兩年左右。不過當時只是練好玩的,比賽時根本不敢用左打。只有一次當天表現實在太糟糕,又一直覺得那天右打狀況很不好,便改用左打打了一打席。沒想到還打出一支二壘安打。這支二壘安打應該是讓我有信心練了一兩年的左打的來源。:)

由於去思源打擊場的次數太多,到後來跟老闆也熟了,去那邊就不只是打球而已,還會看轉播或是聊天。老闆有個朋友在當棒球教練,教了我一些打擊的觀念。當時看他的擊球動作實在是一種享受。雖然年紀大了無法做快速揮棒的動作,但是他還是能很確實的擊中球心,再利用腕力將球帶起來。一直到現在,他都是我印象中在球場遇到打球高手的前幾名。

思源球場有個特色,當打中球場中間唯一的一個銅鑼時,老闆會送你半打易開罐飲料。記得在那邊打中過五次左右,每次打中總會在下一球揮空,因為會興奮過度造成姿勢走樣。:Q 有一次打擊時,很確實的擊中球心,球也很猛的向前飛去。一般而言,打出這樣的球手感是很強烈的,會覺得球的力量與自己揮棒的力道撞擊相當猛烈。但那一次打出去後,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打中球。手上一點感覺都沒有。仔細想想,以那一球的飛行角度與竄出的力道來看,那球應該有可能是球場上的全壘打。不過那只是自己的揣測,實際上究竟是不是,也沒人知道。思源球場所在地後來被老闆賣給建設公司,現在已經是一棟十幾層樓高的大樓了。

除了思源,另一個常去的打擊場就是承德路上的大巴可了。從淡水往返台北市區,一定會經過這裡。而每次只要順路經過這裡,我總會進去打個一、二百球。記得專五時在忠孝西路鐵路警察局旁邊補習,下課後騎車回學校時一定會先到這裡打個一百球才願意回去。這裡最快球速是 140 公里(左、右打共用),一開始也是打不到。後來打順了,連左打也打得中。而且因為右手比較有力的關係,左打時球飛出去的勁道總是比右打強。不過左打的缺點是跟球比較跟不上,大概是先天上的限制吧。

大巴可大概是在八十五年左右停止營業的。當時似乎是土地被原地主收回去建房子的樣子。在他停止營業前,我還買了一本球券。那本球券還沒使用完他就已經停業了…損失好幾百…:~~

前面有提到我曾經與人成立 SportsNet 棒球隊。這個球隊有不少人是中永和人,而且有一段時間我們總是在中正橋下練球,於是這一段時間我們總是在練完球後跑到永和的秀山打擊場去練打擊。老實說對秀山的印象並不好,設備差、投球機也常常投壞球。但當時打擊場已經落沒了。秀山還存在著對棒球迷而言總是件好事。只是秀山本身是違建,沒多久之後就被強制拆除了。曾經有人謠傳老闆後來跑到板橋開了大台北打擊場,不過這件事我們曾親自詢問大台北店員,店員表示他們並不是秀山搬過來開業的。

除了這些北部的打擊場,中部的打擊場也去過幾次。記得那家的名字似乎是「群將」,2001年三月去台中吃喜酒時還有看到。這家對我而言最特別的是他提供壘球投球機,可以供慢壘隊練習打擊。不過很奇怪的是,系壘中不管是大砲小砲,在這裡幾乎都打不出去。原因是什麼? 我也不曉得。大概是大家不習慣打機器投的慢壘吧。

其實北部並不是只有這些打擊場的,我去過的還有西門町中華路一棟大樓屋頂的西門打擊場,北士商對面的飛揚打擊場,以及淡水往新埔方向,中山路上的打擊場(淡水這一家已經不記得名字了)。不過現在整個大台北地區的確只剩下一家了。之前看媒體報導,說這一家的經營其實也是不太賺錢。希望能永續經營下去才好…(註1)



14.5、日本的打擊練習場

在第十四篇忘記提到,2000年去日本大阪出差時,也有去他們的打擊場打過球。這個打擊場位於心齋橋麥當勞旁邊的巷子裡,有機會到大阪又有興趣到打擊場打打球的人可以去找找看。(註2)這是一個在網路上遇到的大阪人幫我找到的。:)

這個打擊場與台灣的打擊場差滿多的。他不像台灣一樣採露天方式,而是將整個球場密閉起來。或許是為了隔音的關係。另外台灣的打擊場,打擊區只是用個鐵絲網隔起來,但這裡卻是多加了一道玻璃。要進去打球,得先拉開玻璃門,再推開裡面的鐵絲門才行。我猜也是為了隔音吧。(註3)每個打擊區內擺放三支球棒,顏色都不同(粉紅,黃,綠三種顏色),應該有不同的用途,只是我看不出來。打起來並不像台灣的打擊場的球棒,彈性滿不錯的。

投球機也不是直接擺出來讓你看到,而是一個 LED 螢幕,畫出一個投手。當這個投手作出投球動作將球投出時,就會剛好有一顆球從洞裡投出來。奇妙的是,我當天打的是左投手的球道,還真的覺得是在打左投手球路的感覺。

價位有點貴,四百日幣打一次(20球),或是一千日幣打三次,兩千日幣打七次還八次的樣子。要先投幣買一張卡片才能打。不過日本沒有一樣東西不貴,這點倒不能算是缺點。再說,人家服務人員態度可是好得很。當你要進入打擊區時,會有人幫你拉開玻璃門,對你說請好好表現。打完後要下來時,服務人員會再度跑過來幫你拉開玻璃門,對你說感謝您的光臨之類的。我打完後本來只是想在外面拍個照,沒想到工作人員倒是很熱心的讓我進到打擊區拿起棒子擺個 pose 拍照。對他們服務態度之好真的印象很深刻。

PS: 我不懂日語。服務員講的話是我亂猜的。:)

註1:現在台北地區又成立了二家打擊場,分別是新莊的「大新莊打擊場」及內湖的「大魯閣打擊場」。有時間的話,再來聊聊這二家打擊場給我的感覺。
註2:2003年我去日本度蜜月時,曾經再去心齋橋一帶逛過。當時已經找不到這家打擊場,大概是停業了。不過在電車上看到不少打擊場,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去而已。日本的打擊場比台灣多,應該花點時間就能找到。
註3:目前台北地區所有的打擊場也都採用一道鐵絲網、一道玻璃門的裝潢方式,也許業者都曾經去過日本訪查過。^_^

台長: 劍龍
人氣(4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