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04 08:25:12| 人氣5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忘年與淡然。之四十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零零九年一月四日

早兩天打電話給一位長輩,問她有沒有興趣參考類似「四年定期」的高息保險,這位老人家在六年前叫我讀《信報》,祝我賺到第一桶金。她在我心裡的地位是相當崇高的,除了她教會了我財商之外,老人家本身還是個很優秀的中英翻譯專才和小說作家。小時候我到她家裡補習,經過「特訓」,數學成績由不合格到八十分,她是第一個對我媽說我並不是蠢孩子的人。若她沒有肯定過我的智力,也許我就會更胡混地過日子。

老人家拒絕之後,跟我談起當前的經濟,提起「曹仁超專欄」評論不看好未來的債券市場。我在心裡暗暗歡喜,這個我在去年「次按爆煲」,美國政府公佈七千億美元救市方案後就明白「股債皆輸」的道理,當時我在苦思如何讓「我的基金客戶全部避過這場金融海嘯」,但在保險公司的基金組合裡只有三類基金,不是股票基金,就是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我們沒有同業賣的對沖基金),在「股債皆輸」的時候,貨幣市場都不見得會穩定,整個世界就亂七八糟的(有些人說現在是「熊三」,這未免過份樂觀)。我跟阿姨說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即使我了解債市也不見得會明朗,但只要能盡量保存客戶過去數年在股票基金裡賺取的總回報和他們的本金,我必須趕快建議他們把戶口價值全數轉進債券基金裡(債券基金不同「雷曼債券」,後者並不是債券),因為我在當時已想不到更好的對策,始終我並不是一位基金經理,不能將組合的某個百份比轉入現金(當然大家都明白現在是存著現金最好)。

我對阿姨表示有些無奈,換了是我自己的錢,即使在股市低迷時再度投入市場,以成本平均法的方法投資,短期內賺了輸了都是自己的事兒,但對客戶的本金和回報,我並不能隨便做決定,即使我只是保險從業員,但一開始建議客戶投保「基金連繫式保單」的時候,就有必要認清自己的責任,並不是「由他們自己供款到某個年紀,然後由他們在市場中浮沉」,那我並沒有資格賣基金單,因為投資並不是講笑的,不是像賭博般和放著不管不理就可以自動賺錢。

我絞盡腦汁想了半年,今早終於想通了!喔,怎麼半年前找沒有想到?週一回公司時我會列印出所有客戶的「基金戶口價值」,計算他們在現存債券基金裡的戶口總值,然後逐一聯絡。也許有些客戶不一定採取我的建議,然這是我的基本責任,就像三月時大部份的他們後來都逃得過金融海嘯的摧殘,當別人的組合蝕了50%,有的他們仍能賺錢,有的他們只是蝕了3%(債市同時在跌的緣故)。掛斷與阿姨的電話後,回家時我很開心地告訴媽媽,現在我的金融知識已經差不多能跟阿姨溝通,跟她對市場的看法「同聲同氣」了,第一年讀《信報》每天花六七個小時的毅力是完全沒有白費,我太慶幸自己學會「安身立命」的條件。

不過,我不能驕傲(該死的弱點),跟媽媽說這年要開始學權謀術,同時鑽研面相學。這對將來做生意和懂人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我更更不能忘記的是毅力和努力,簡直是用「出盡全力」來形容,光有通才是不夠用,張張刀沒一銳利,我要鑄造好自己行走江湖的寶劍,在人性和商業戰場內免卻被奪獵和吞食的風險。

台長: 黃曦儀
人氣(5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日記:忘年與淡然 |
此分類下一篇:忘年與淡然。之四十五
此分類上一篇:忘年與淡然。之四十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