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10 12:11:40| 人氣1,4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哉吾校--東海大學校園社區意識的形成

已經有很多朋友在抱怨說我的論文太長,看不完
那麼這四篇我投給「小地方社區報」的文章
或許可以做為我的論文的精簡本(從28萬字縮到2萬字)
提供這些朋友參考。今天先貼出第一篇。



東海校園空間運動四論之一--
美哉吾校--東海大學校園社區意識的形成


「美哉吾校,東海之東」--東海大學校歌

美麗的校園環境

2005年3月有人在「奇摩知識」網頁上丟出了這麼一個問題:「台灣哪所大學最美?」,不到半小時就有人以篤定的語氣回答他:「絕對是東海!」

這位網友接著以感性的語調訴說自己的親身經驗:「東海有牧場、有教堂、有大片草原、有文理大道、有相思林/我曾經在冬天有陽光的日子,在教堂草坪上,看著梭羅的湖濱散記,看到睡著/陽光繼續暖暖的曬著..../這種幸福一輩子難忘^^」之後有幾位不服氣的網友,也提到了淡江、中山和真理大學。但另一位網友立即轉貼了一本旅遊手冊上面的資料:

「東海大學位於台中市中港路,以校園的廣闊優美,和路思義教堂聞名,夾道的鳳凰木宛若綠色隧道。

校園座落著中國傳統合院的學院建築群,是一所最富於風雅的學府,有“最美麗的校園”的封號。路思義教堂則是東海大學的代表景觀;造型獨幟一格的教堂為貝聿銘之經典傑作,恰似航向天堂的飛帆,引領著心靈飛揚。

校舍景觀規劃得力於貝聿銘、陳其寬及張肇康等知名建築師的設計,依地勢而建的學院系所,多為合院格局,迴廊轉折,花樹輝映,頗有典雅韻味。校園地形分布更有多種型態;如河溝、人工湖、草地、灌叢,吸引平地鳥類棲息,成為台中熱門的賞鳥聖地。」(以上資料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30204787

根據統計,第一志願選擇東海的學生,有百分之四十以上是因為東海有一個美麗的校園(東海大學校園規劃工作小組,1995:6)。許多電視連續劇以東海做為拍攝背景,一年當中更有1700多對的新人,到東海來拍攝婚紗,而自從創校以來,更有數千萬人到過東海一遊。東海校園的「意象」價值已經超過單純143甲(133.13公頃)【註:整個東海生活區包括國有財產局之中央河溝地、水利地之大社支線(約農河)、協和派出所旁之共有地和國有地,以及校地東邊台糖舊五分仔車路和台中市代管國有地,總共約為150公頃】校地及地上物的有形資產,而成為台灣社會的無形文化財。

校園環境對於東海人來說,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因此在2003年東海人會為了一條計畫將穿越東海校園的道路,而發起一連串的抗議行動,看起來似乎就不難理解。在2003年10月初,由於媒體報導: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為解決交通問題,計畫於台中市都市計畫會議時,提出貫通東海校園的聯外道路案。其中一個方案,還會貫通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這則消息引發了東海大學校園內強烈的反應,學生發起了連署簽名、遊行、公投等一連串活動,校友及教授也紛紛在媒體上發表文章,表示對此案的不滿。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關於東海師生和台中市政府、工業區廠商間的衝突,以及學生的各種行動,成為當時各大媒體的焦點。

純粹就建物設計和校園規劃而言,東海的校園景觀有其特殊之處。但是只以這個原因,很難完全說明為何東海師生,為何對於自己校園環境景觀的變化,會有這麼高的關注。台大和清大的校園,也早為人所稱道,並也和東海一樣成為台灣著名的觀光景點。台大校園建築還擁有比東海更悠久的歷史,及足以和東海校園的「中國文人」風格分庭抗禮的大正式巴洛克建築風格。但類似東海師生對校園景觀強烈的關心和質疑的現象,在這兩所學校中卻不多見。這其中涉及一系列複雜的歷史和社會實踐。

高教市場競爭與校園社區意識的形成

東海原先是由「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簡稱:聯董會),以繼承前中國大陸13所基督教大學之名而在台灣成立的學校。但在繼承前人傳統的同時,東海大學的創始者們,又希望這所學校可以有一些新的可能,因此而有了勞作制度、現代主義和中國文人風格的混合的校舍設計等創舉,加上聯董會豐沛的資源,使這所學校在其創校之初,就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校園規劃而聞名。

但從1972年開始,由於「聯董會」逐漸撤除對東海大學的資源輔助,加上外部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這所學校陷入了困境。一時有數年的時間,校園內部陷入關於東海的未來發展方向,乃至其和台灣社會的關係等等的爭論中。這些爭論對後來的東海校園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雖然東海在創校之初,由貝聿銘、陳其寬、張肇康等人所設計的校園環境,就為人所稱道。不過考諸東海校園文獻,在1970年代以前,很少看到校刊或各種文獻,對於學校的景觀有所著墨。直到1974年3月22日台灣郵政總局將路思義教堂列入台灣風景區郵票系列中,製成郵票發行、廣為流傳。可能是受到這個事實的激勵,在1975年的「東海大學建校廿週年」特刊上,頭一次以驕傲的口氣寫著:「校園美麗,全國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在1970年7月份發行的《大學雜誌》第31期,其中有一篇漢寶德發表的〈教育精神之象徵-學校建築所傳達之訊息〉,文中把學校建築看成是教育精神象徵,並從台灣及美國大學校園建築形式中,去分析其中顯露的教育精神,反省現代大學教育的發展方向。

文中認為東海大學在台灣的校園建築中,具有顯著的地位:「在本省,只有東海大學的學校建築有一個構想,代表一種象徵的追求。…事實上國內其他大學校舍無不凌亂不堪,這種凌亂說明了我們在大學教育精神上尚缺乏歸趨。」」(漢寶德,1970:11)

不過在漢寶德看來,東海大學的校園建築,體現的是一種中世紀時的修道院形式的大學傳統:

它象徵的教育精神,是一座孤立的修道院。老實說,東海在大家心目中是一座尚過得去的大學,是修道院的影像所造成的,它的立學宗旨中充滿了孤立的精神,比如師生一定要住校…孤立於市塵之外,加上生活的管理。對於女孩子們小心翼翼的家長是一副定心劑。因此東海大學是一個女性味很重的學校。(同上)

漢寶德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報告為例,認為封閉式的修道院大學已經成為過去,現代的大學要向社會開放,以社會做為教育的實驗場所。但同時必須避免機械式的訓練,解除老師對學生的威權,增加師生的共同感,創造能讓心靈舒展的教育空間。

同年10月《建築與計畫》雙月刊,刊出一篇由夏鑄九撰寫的〈台灣的大學建築〉,比較了台大、師大、文化、東海、聖心、輔仁、逢甲等數所學校的校園建築設計,文中認為相較於許多抄襲混亂、盲目復古的大學校園:

東海大學的學校建築有一個構想,代表一個象徵的追求,他是一座孤立的修道院,在修道院的大學中與我們的倫理觀念互通聲氣,使學生過著一個被保護、封閉隔絕的生活。…東海大學的校舍象徵著一種封閉的教育精神(夏鑄九,1970:18)。
文中延續漢寶德的觀點,認為現代大學不能再囿於心如止水的修道院,而必須及時的向社會提供服務。

文中特別提到路思義教堂(該文翻譯成魯斯教堂),認為它已超越了內省沈思的宗教意涵,而成為屬於東海師生,甚至整個台中市民的精神指標。「沒有了它,整個東海,甚至整個台中都失去了光彩。」(同上)

這兩篇文章都強調東海大學的校園建築,是台灣少見的體現完整的教育構想的校園。但同時其建築中表現的孤立的修道院精神,已不符合現代大學的發展方向,必須要有所改變。

在漢寶德和夏鑄九的兩篇文章中,都強調了東海大學建築中所體現的教育構想,以及它在台灣各大學校園中的特出性。對1970年代時。在外部環境上面對多所新設大專院校的挑戰的東海大學來說,由於當時各大專院校的教育內容設計上,都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因此校園環境就成了東海大學和其他學校最大的區別所在。時序進入1990年代,由於高等教育政策的轉變,全國各地普遍設置大學院校,使得東海遭到另一波衝擊。在激烈的高教市場的競爭中,東海大學校方認定自己的競爭優勢之一是:「唯本校校地廣大,環境優美,位居台中市交通便利之處,此為他校所欠缺者。」(東海大學發展白皮書:45。底線為筆者所加)

校園景觀因此具有區別東海和其他私立學校,強化東海大學在高等教育的競爭優勢的作用。同時相較於許多剛成立的私立院校,東海悠久的歷史傳統,更是其一大優勢。在召喚過去的歷史的同時,也可以凝聚校友和師生對校園的向心力。因此校園景觀也就更具有重要性了,而路思義教堂就做為這種奠基在在校園景觀上的認同感的核心,成為東海校園的象徵!!

校園公共論述的場域

另外一方面,在東海校內夙有傳統,被譽為東海人文批判精神的象徵的「東風社」,在1970年代間,透過刊物《東風》,對校園環境的變化進行長期的關注和討論。在1973年,東海面臨擴大招生、增設新系、廢除小班制的變局之時,《東風》40期以名為〈我們對新東海的期望〉的社論,提出「大學社會化」與「大學民主化」兩個目標,做為建設新東海的方向。並以空前絕後的達160頁的豐富內容,分別從不同角度分析東海校園、台灣社會的變化。並舉辦「東海週」活動,重新檢討創校精神、校園和社會的關係。

《東風》40期所揭櫫的「大學社會化」與「大學民主化」兩個目標,以及對處於轉型時期的東海的關切,成為之後數年《東風》的主題。其後第44期和45期《東風》的〈未竟的探討〉專題,46期的〈我們對東海人文教育的期望〉、〈東海人的社團教育〉,一直到49期的〈轉變中的東海〉、51期的〈台中工業區發展對東海環境之衝擊座談會〉,類似的旋律都不斷重複著。

在1972年出版的《東風》40期中,除了提出〈我們對新東海的期望〉這篇擲地有聲的社論外,還刊出一篇由王左元、趙重生共同執筆的〈從學生觀點看東海建築〉。這篇文章從「良好的大學建築是良好教育制度的表現」的立場出發,先在文章前言中,從實質環境的反省回溯到對大學教育理想的重估。接著透過問卷調查校園空間的使用者—學生,對實質環境的看法及親身之空間感受、對未來的期望。再依校園整體環境、教學區、宿舍、學生活動等四單元,整理使用者的意見,分析各單元問題的核心,最後在結論中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這篇有十八頁篇幅的文章,儼然是90年代後,由於校園空間問題日益嚴重,東海校方製作的許多關於校園環境規劃調查的報告書的先聲。


「東風社」對校園環境變化的長期關注,以及從空間問題切入對校園發展方向、高等教育理念等等的問題,顯現「校園景觀」對東海大學的另一個意義。由於對內,校園景觀代表了創校理念與歷史記憶的物質化,對外,校園景觀則是東海最能和其他學校進行區別的象徵。校園景觀因此成為對「東海共同體」的想像中的核心,而關於校園發展方向、校園問題的各種討論,也就經常以空間做主題。校園景觀問題形成了一個「論述場域」,讓各種校園議題在其上進行討論 。校園景觀之所以對東海人具有極重大的意義,不只在於設計和規劃上的特出,以及累積其上的生活記憶與情感,還在於校內對於公共議題的討論,往往都透過對校園環境變化的反省與回顧來切入,使得校園環境的重要性被不斷反覆加強。

社區意識的形成

社區/共同體(community)和社會的二分法,在社會學中有悠久的傳統,從德國社會學家涂尼斯、韋伯,到美國的結構功能論大師帕森斯,包括中國社會學、人類學的開創者費孝通在其名著「鄉土中國」中,都不能免於這種二分法的影響。社區與社會、鄉村與都市的區分,形成一個傳統與現代、神聖與世俗的二元對立,這是對現代工業社會的的匿名性的、孤立、異化的生活的反抗,由此產生出對過去的鄉愁。社區被想像為凝聚情感與傳統的「美好生活」,在現代化的巨輪下被無情的摧毀,於是在當下大量的社會資源被動員起來,以重建/重現過去美好的社區。甚至在某些場合,社區成為政治人物、規劃師、建築師,以公共利益之名正當化其政策的措辭。

然而鄉愁式的認定鄉村才具有社區/共同體的想像,可能與歷史的事實並不相符。事實上不管是在鄉村、城市或市郊,人們都會在地方環境中社會化、相互影響,並與鄰居建立起社會網絡。另一方面由於地方性的認同是以高度分歧的模式與其他意義來源與社會認知交錯的,所以地方性認同可以有多樣的詮釋。地方環境本身並不能導致特定的行為,因此也不能產生特定的認同。社區文化認同的形成,需要經歷一個社會動員的過程。特別在都市社會運動中,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是,由於某種共同的危機,使得存在鄰里間的社會網絡被動員起來,人們透過運動的過程發現共同的利益,分享生活中的不安、委屈、憤怒與歡欣的共同經驗,產生新的意義。

有很多的理由可以說明為何東海人容易把自己的學校當成一個社區,非都會中心的、封閉的區位環境,美麗突出的校園景觀….,但這樣的談法往往都忽略了社區運動、社區動員的過程對形成社區意識的作用。東海的社區意識並不是起自於創校初期精誠團結、相親相愛的「東海大家庭」,如果那個大家庭真的存在的話,也不過只是「自在」階段的社區意識。真正東海社區意識的萌芽,應是起自於70年代初期,由於內外環境的巨變,所產生的一系列關於「東海往何處去?」的「未竟的探討」,在這個討論過程中,一個圍繞著校園空間議題為中心的公共論述模式逐漸形成,而在80年末期,由於學生運動使其脫離純粹文字討論的層次,而形成具體的行動。而在90年代由於「相思林事件」等一系列校園空間運動事件的發生,以及諸如「校園解說員社」等社團的活動,更是直接促成這樣的社區意識由「自在」(in itself)逐漸轉向「自為」(for itself)的重要關鍵。

因此作為一個社區型大學的東海,其所以成為一個社區,不只是由於其獨特的校園環境,更是由於自1970、到1980年代、乃至1990年代以來,許多東海師生持續不斷的行動和實踐所鑄成。在這一點上東海大學師生對校園環境的關注以及認同的形成過程,和90年代「台灣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中,許多地方的社區意識形成的過程,並沒有很大的差異。東海大學不只是座大學,同時也是個社區,甚至可能是90年代迄今,台灣社會沸沸揚揚的「社區運動」中,最特殊的一個個案。

那麼做為一個社區的東海大學,存在著甚麼樣的可能性與潛力?又有甚麼樣的問題和限制需要突破呢?筆者將在之後的文章中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台長: 解影
人氣(1,4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碩士論文 |
此分類下一篇:東海校園空間運動四論之二:吹浪之鯨
此分類上一篇:陳政亮--〈阮大年的第一場仗〉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