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1-10 21:22:28| 人氣1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劉永好 希望民生銀行50年後做成匯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生銀行發佈最新業績報告,6年來從13。8萬股本,185亿元资产增長到1400億元,去年盈利增長60%,稅後利潤爲6。86億元,存款增長80%,貸款增長90%。
在香港參加中國民營企業論壇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評價說民生銀行已經是內地壞賬率最低的銀行,他說我們請國際會計師做財務,也按照財政部要求做,我們努力按國際慣例管理。這位民生銀行副董事長,占7。977%股權的大股東表示希望50年後民生銀行做成今天的滙豐銀行。“民生銀行是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象徵,這是海外的評價”他滿面笑容。
劉永好還透露今年上半年民生保險公司將在北京成立,註冊資本超過5億元,主要從事壽險業務,“我們希望他做到全國,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民生保險與民生銀行沒有從屬關係,但股東相近,日後業務上也 會緊密合作,不過我不能透露詳情。 ” 他承認此舉可以繞過中國《商業銀行法》不容許 “混業經營 ”的規定。“我們永遠人快半步” 他說新希望集團有專組正在研究是否投資證券業 。

要肯定民企業績

對於近日多家民營企業在香港資本市場遭遇投資者懷疑透明度不夠,被大規模沽售,股價大挫事件,劉永好認爲簡單看內地民營企業,認爲機制好就太好是不現實,看得太壞也是不對,“民營企業都是腳踏實地過來,有好有壞,這是必然,但經過香港國際專業人士篩選的企業都是好企業,應該看到民企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趨勢,要動態看內地民企,肯定他們的發展,他們都是有激情的企業家。”

“在香港上市的民營都不容易,要了解法律、市場次序,和内地差異大,短期内縮小差距不容易,所以上市的都是好企業,而且他們都有膽量,因爲内地市場市盈率高,集資能力更強,香港籌資量低,上市成本高,但他們都想國際化,他們要這張通行證。”他認爲在香港民企有問題也正常,但在内地民企業是生比死多,發展的比壞死的多,“各領風騷3年,只會生不會長的長不了,有點問題不能說不好就不好”他說,“證監會要刻意監管民營企業這種做法不對,過去政策導致資源都在國企,民營企業在最艱苦的領域發展,這幾年才有大發展,好需要學習。”他提醒說最好少談國企、少談外資、就談企業,一條起跑綫最好。

希望是腳踏實地出來的

“我們都是第一代創業者,沒有祖上遺產,幾個兄弟相互信任、了解、配合,1982年湊了1000元創業,養雞、養豬、養牛做生産經營,到今天已經20年,發展大了會出現問題,但我們及時調整了,當時我們找到了一個產品就是飼養業,‘雞蛋是一個一個下的’這是我們堅實的基礎。”劉永好説。
“找到產品,然後培養市場,今天我們有120家工廠,20000個網點的銷售網,在甘肅敦煌最偏僻的地方都有我們的廣告和產品,我們認爲這是真正的市場。”

有了產品在加上銷售網,希望集團接著進入房地產,然後是建立品牌,在加上培養人才,“我們20000多個員工有1000多骨幹,這是我們的競爭力。我們可以說是大陸市場最有競爭力的飼料生産商,根本不怕WTO之後外國競爭者,我們現在也在和國際企業合作,目的是做大做強。”

在新希望A股上市后,劉永好説資本經營可以加速發展,推動力可以放大,但他很強調:資本經營是頭,是軟件,產品經營是腳,是硬件,不能偏頗。
加入WTO后,農產品市場開放也給私營企業機會,“現在30%的玉米市場、50%的大米市場、50%的小麥市場我們都可以做,機會很多,但要熟悉國際市場的人才。”





順應潮流 走快半步

拿著索尼最新款707型數碼相機的劉永好不時在會場内拍照片,他會咧開嘴呵呵笑,面對大堆記者也款款而談,和150多位到會的民營企業家在一起,反而是明星,第二天各大港報都有劉氏笑容滿面的照片,和他對中國民營企業的肯定聲音,有報道說這是中國首富在給香港投資者打氣、吃定心丸。
他說新希望在1990年后開始參與資本市場,1992年收購企業,至今已經收購虧損的國企30多家,旗下有78家企業,2000年產銷值38億元,介入飼料、食品、乳品等行業。“我們要搶先市場走。”之後他又參與組建中國第一家民營資本爲主的銀行---民生銀行,做了最大的股東,擔任銀行副董事長。1998年新希望A股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資產從1億元增長到目前的10億元,劉永好象個民企形象大使,動情地説:國内有一批這樣的好企業。
同時他還引進外資,和國際金融公司合資高科技化工企業,並把工廠開到越南、菲律賓、委内瑞拉,在成都、大連、上海等大城市投資中高檔房地產,今明兩年在建面積超過160万平方米。劉永好説我們在地產上成就也不錯,“1992年前后我們參與房地產又退出了,因爲風險太大,1996年後我們又在低谷時進去了,我們其實也是迴避了風險,比別人快了半步”。
他說在改革初期要解決吃穿問題,我們投資農業,在解決了吃穿問題,要考慮住行問題時,我們投資地產,我們爭取走到前列,順應國家發展、社會需求潮流,這是順應潮流,這樣風險最小。


民營企業家有激情

劉永好不停肯定民營企業家,他說内地民營企業家非常勤奮,有激情,靈活,最能適應市場,“我周圍的企業家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沒有周末,創造財富,為社會做出貢獻大,但大多數企業時間不長、規模不大,能力還弱,但他們熟悉内地市場,資源多,和熟悉國際法律、講信譽、有專業水準的香港企業可以優勢互補”。
“内地民企大都是第一代創業者,白手起家,非常艱辛,在發展初期法律不全、家族化經營,他們不願意全透明,這有歷史傳統:不願露富、又要防賊。所以透明化程度弱。今天經濟格局要求嚴,要適應過程,但不能要求透明一天就解決,我相信市場是洗禮,若干年后會很規範。”劉永好笑著說扶持就是一視同仁,這也是重新學習過程。

他也承認民企需要學習本地的法制,建立信譽,提高自身素質,要引進非家族色彩管理,“多多學習香港的好企業。”他含糊說新希望根據自己特點會考慮是否在香港上市,“條件購就會上,但年内不會,我們走自己的路。”

他還透露民營企業對本港的專業人才很感興趣,“多招聘香港人才,可以減少學習成本,我們新希望就已經開始使用國際化人才了。WTO之後,大家起跑綫一緻,我們希望在金融等領域投資,有沒有能力靠自己,機會都給有準備的人。”








台長: allen
人氣(1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