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02 13:19:24| 人氣8,625| 回應2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牛轉乾坤: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牛轉乾坤:唐德剛《張學良口述歷史》

書名:
張學良口述歷史
 
作者:
張學良口述
唐德剛撰寫
唐德剛,一九二○年生,安徽省合肥縣人。國立中央大學(重慶)歷史系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碩士、博士。曾先後任職於安徽省立安徽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長期從事歷史研究與教學工作,並對口述歷史的發展貢獻良多。著有《李宗仁回憶錄》(中英文版)《顧維鈞回憶錄》(英文原著,紐約時報系發行,大陸有中譯本)、《胡適口述自傳》(中英文版)、《胡適雜憶》(中文版,英文版現正整理中)、《中美外交史1844-60》(英文版,華盛頓大學出版)、《中美外交百年史1784-1911》(中英文版)、《晚清七十年》和《袁氏當國》(遠流)等書,另以中英文分別出版包括歷史、政論、文藝小說多種及詩歌、雜文數百篇。
 
內容介紹:
回首百年中國,張學良是現代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本性最適合做一個聲色犬馬的公子哥兒,可現實偏要壓他一肩的戎馬戰事和國恨家仇。在他名下鬧出的「瀋陽事變」和「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而他身為這兩件大事的主角,生前若未能留下「第一手」的交代,殊屬可惜。
 
本書以張學良一九九○年自述為主體,以史學名家唐德剛論張學良的數萬文字為輔。張氏的口述,隨興而談,隨意而至,流於細碎,卻趣味盎然,更往往於不經意間,透露出遍尋史書也不能得的真實;更兼唐氏的論說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邊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邊是研究者的「審視」,兩相對映,使歷史變得更為真切而生動。
 
 
目錄:
張學良自述的是是非非(代序)   唐德剛
笑語燈前老少儒──追著張學良的歷史奧運(他序) 郭冠英
 
第一章 身世:大帥起自草莽∕○六五
張家發跡前∕大帥本是草莽英雄∕攪會傳奇∕父親有雄才
 
第二章 年少時:將門父子情∕○九五
少年聰慧∕本想學救人,卻變成殺人∕初露頭角
 
第三章 女人們:平生無缺憾,唯一好女人∕一○九
賢妻良母于鳳至∕我和趙四∕風流而不下流∕非常喜歡梁九小姐∕很多女朋友∕情色男女∕葉公超、顧維鈞逸事∕這位先生,你怎麼放縱她到這樣子?∕馬君武誣我
 
第四章 內戰和將領們∕一三九
我的帶兵之道∕淘氣少帥∕用人與待人∕豈能隨便給你國家的玩意兒∕吳佩孚:西蜀無大將,廖化為先鋒∕意外大捷∕郭松齡:寧折不彎∕楊宇霆是死在郭松齡的手裡頭∕馮玉祥、徐永昌、傅作義、張發奎∕南口軍紀案∕張宗昌之死∕厭倦了內戰∕我就想自個兒逃了∕回不了頭的人生路
 
第五章 不做東北皇帝∕二○三
美麗的東北∕東三省易幟∕誰也休想操縱我∕孫傳芳逃之夭夭∕閻錫山幹不過我∕市長風波∕和汪精衛的交往∕杜月笙二三事∕熱河失守:東北軍是我的包袱∕墨索里尼小姐∕胡漢民:誠實非上策∕四維學會
 
第六章 「九一八」與西安事變∕二六七
三個聲明∕家產可拋,國土必討∕我的事情就是到三十六歲∕我要教訓教訓你這個老頭子∕放或不放,一念之差∕跟周恩來談合作∕閻錫山沒入夥∕中央被矇了
 
第七章 餘生:英雄坐老∕三○五
困頓貴州,落腳台灣∕我與蔣家父子仨∕﹁懺悔錄﹂風波∕故舊雜憶∕社交記趣∕我的孩子們∕喜京戲好字畫∕我活這麼久,是上帝的恩典!∕老來就要張狂∕說罵由你,將來發表
 
外編:唐德剛論張學良、西安事變
從北京政變到皇姑屯期間的奉張父子∕三五一
─為「紀念『九一八』六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而作

論三位一體的張學良將軍∕三九一
─序傅虹霖女士著《張學良的政治生涯》

張學良將軍的赤子之心∕四○三
敬悼張學良將軍「舊」詩二十首(有序)∕四○九
「西安事變」「六一事變」五十周年∕四一九
──兼談劉廷芳「說服蔣介石先生的一段內幕」
西安事變改寫了世界歷史 兼論今後百年的華語族群∕四三五
──西安事變六十周年國際研討會論文節要
附錄:先大元帥的早年生活和事功 張學良口述錄音 唐德剛整理初稿
側記:松花江上 郭采君
本書所述大事年表
 
 
牛轉乾坤:唐德剛《張學良口述歷史》
 
代序:張學良自述的是是非非
 
唐德剛
張學良將軍是現代中國史(甚至是現代世界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他的是非的焦點,便是他一手主導的「西安事變」。沒個西安事變,當今中國,甚至整個今日世界的局勢,可能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正因?這一局面的出現,他這個世界近代史上少有的是非人物,歷史家就很難下其定論了。是之者會說他是反侵略的抗日英雄,千古功臣。非之者又會說他是不知敵我情勢,搞政變誤國的亂臣賊子。至於半是半非,乃至三七開,二八開……,今後千年的歷史家,顯然對他也不會有個一致的定論。
 
最可笑的還是張將軍自己。他對他自己所發動的「西安事變」的是是非非的自我批評,也是是非不定的,雖然他在口頭上還是一硬到底,說什麼歷史如走回頭路的話,「西安事變」他還是要發動的。這是他親口向我說的,但是他也認真地說,他如是蔣,他會把他自己槍斃的。他自己的部下,如果幹出這樁犯上作亂的事件,他自己早就把他們槍斃了。因此他被蔣關了半個世紀,不但無怨無尤,蔣在他心目中,始終還是個「親如骨肉」的、抗日救國的統帥,他心目中大大的民族英雄。
 
是非永無定論
像張少帥這樣羅曼蒂克的歷史人物,尤其是當他還在關押期間,不能自由行動之時,像在下這樣的知識分子,從來也沒有夢想過和他去拉上關係,或是來替他寫本傳記。就連訪問他一下,筆者也從未作此夢想。可是天下事,有時就出乎意外。也算是機緣巧合吧,少帥在其垂暮之年--已經九十,我也已七十高齡--他竟然躬自下訪,和不才大為盤桓了一陣子。不但我被邀請作其座上客,正式約我為他寫傳,他也曾到新澤西州,下訪寒舍,做我的貴賓……。那也是我遷居到敝廬現址之後,最享名世界的賓客了。
 
張公何以和我有此一段緣分呢?外界誤傳甚多,雖不值一駁,但是此事經過的本身,倒不妨略敘一下,也算是史學界的一宗真實的小掌故吧。請先從「瀋陽事變」說起: 
在上一世紀,三○年代之初,當他對日本侵略我東北,以其「不抵抗主義」來應付「九一八」事變(一九三一)的高潮期,我正是一個才略懂國事的小學生。我記得那時我們到街上遊行,大呼其「打倒張學良,打倒趙四小姐」的口號,每至熱淚橫流。那也是我生平參加學生愛國運動的破題兒第一遭。真把張學良這個「軍閥」,恨得牙癢癢的。其後「西安事變」爆發(一九三六),我已是一個頗懂時事的中學生。這時我對張學良倒反而有些同情與崇拜之心。其後年紀漸長,尤其是在美國大學,對中西各族學生,教了三十多年的中國近代史,「張學良」這個歷史名詞,在我的課堂裡,時正時反,或正或反的,也翻了好幾次身,而說不出個定論來……。最初我只怪我自己,思想搞不通,下不了結論。經過數十年的反覆思考與觀察,我對這段中國近代史,才恍然有悟--這不是一兩個歷史家的問題,這是歷史學上一個永遠解決不了的是非問題。這個是非問題,恐怕在今後一千年的中國史學界,也會爭辯不清的。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它勢將成為世界歷史上一個永無定論的問題。
 
 
張公有意下訪
在我個人來說,做個歷史的執筆人,在經過三四十年,對此一問題的教與學,我自覺對張少帥的故事,已有個粗淺的認識。在退休之後,正有心預備對這段中國歷史,考慮如何下筆之時,真是無巧不成書,少帥這時也正在託人找我。首先他委託他的晚輩和助手王一方君來找我。一方不認識我,但是一方有個同學好友郭冠英,則是我在紐約認識的小老弟。一方乃改託郭君,到紐約來找我。這是一九八九年秋冬之交的事。這居然又是一個巧合,因為此時我正在台北的國立政治大學,參加個學術會議,會後高雄佛光山長老星雲大師,也正約我和劉紹唐先生一同去訪問佛光山,並作點學術報告,有關在公元五世紀末期,一個中國和尚慧深,可能來過美洲傳道的小考證。
 
這時郭君已探得我在高雄,乃掛電話到佛光山,把張公翌晨的邀請,轉報於我。我本想請他換個日期,但是郭君和劉紹唐,都勸我不要改動,因為張少帥此時還沒有完全恢復自由,請一次客至為不易。我受邀請還要高度保密才好。但是我又怎樣向星雲和尚交代呢?紹唐說此事由他來解決。他乃向星雲說,我有急事非立刻飛回台北不可。星雲是個最通情達理的大和尚,他不問情由,便招呼廟中的知客,明晨一定要送我二人飛回台北不可。此時飛機已客滿,但是佛光山招待所還是把我二人擠出兩張票來。紹唐和我乃於一九九○年一月三日星期三清晨,匆忙地飛回台北。
 
初晤九十歲的少帥
緊急飛回台北之後,紹唐把我送到「來來飯店」便逕自回去了。劉去未幾,郭冠英也匆忙地趕來。我們乃按指定時間,乘電梯上到指定的層次。當我們步出電梯時,便有一位身穿便衣,卻又不像是飯店雇員的中年人阻止了我,說:「本樓今天不開放。」我看一看手中的紙條,說:我是應約而來的嘛。
「誰約你的?」他問。
「一位張先生。」
「您貴姓?」他又問。
「姓唐。」我說。
「您是唐德剛教授?」
「是的。」我再回答。 
這人忽然露出和善的笑容,並說:「張先生正在等您呢。」說著,他便領我二人到一單間的餐室,室外還另有兩位便衣人員在走動。他們彼此微笑一下,這人便打開餐室的門,申報說:「唐教授來了。」順手關了門,他便在餐室的門外了。
 
我舉目一看,這餐室相當大。餐桌之外還有沙發和其他設備,足夠十來個人用餐。沙發上正坐著一老一少在談話,那年長的戴著黑眼鏡,和毛線小帽。那顯然就是張將軍。他站起來,脫下毛線帽,和我親切地握手,連說:「歡迎,歡迎。」站在他身邊的那青年,生得十分清秀,他自報說:「我是王一方。」郭君和他們原是熟人,就不用介紹了。
 
張學良要做李宗仁
初次見到張氏這樣的歷史人物,我倒有點矜持呢。誰知張公對我則像個數十年的老友,久別重逢一樣,不拘形跡地高談闊論起來。使我也為之全部放鬆,跟他有說有笑。我們談了些題外之言後,張公便言歸正傳地告訴我說,他之所以特地約我來相會,是他曾看過我的兩部書,十分欣賞。一部是《李宗仁回憶錄》,他說那部書寫得好,好在何處呢?他說他未見過李宗仁,但是他和「蔣」太熟了。你筆下所寫,李宗仁所說的「蔣」,就是百分之百的「蔣」,因為「蔣」正是這樣的人。張公連連誇獎我,「寫得好,寫得好」,並翹起他的大拇指。我向他解釋說,其實李傳只是個未完成的草稿,由於傳主的突然回國,就無法潤色了。這部回憶錄的複雜故事,和執筆者的辛酸,原是說不完的,我也未便向他細說了。
 
另一部書呢?─原來那只是一篇短文討論他自己的,叫做什麼〈三位一體的張學良將軍〉。他說寫他的文章,他看得多了。「是你寫得好。」好在何處呢?張公說,別人所寫他和「老帥」(張作霖)的關係,只是父子而已,你說我們父子倆不只是父子而已,我們父子是不同的兩代人──父親是綠林出身的舊軍閥;而我則是新式軍校出身的青年將領……我們雖是骨肉父子,而作風和心理,都有極大的區別。「這一點,你講得好,也講對了。」他又翹起大拇指來,連聲稱讚。
 
他說得我大為驚奇,我什麼時候寫過這篇文章呢?經他解釋,我才想起,那是我替一位學生傅女士的博士論文的漢譯本所寫的序言。這漢譯本原計劃在大陸出版。因為那時兩岸的新聞界,尚不太溝通,我這篇序文,乃被台灣報紙,斬頭去足,並另取個文題,成為一篇討論張學良的獨立的文章,在台灣發表的。我自己還不知此文的存在,卻被張公看到了。言歸正傳,張公說,他也想寫一部像「中英兩文」的《李宗仁回憶錄》那樣的書,並希望我能考慮執筆,云云。
 
 
「主觀意志」Vs.「客觀規律」
他這番話說得我大為驚奇和感動。因為這正是我採用我自己的歷史哲學所寫的書。我認為一部中國現代史,便是一部中國現代化的「轉型史」--那也就是,從千年不變的「傳統中國」,在鴉片戰後(一八四二)忽然開始「十年一變」,漸次變成個「現代中國」來。就說西南地區吧,從陸榮廷變到李宗仁。前者便是個舊式的軍閥,後者則是個有現代思想和現代訓練的革命軍人。所以前者便被後者取代了。
 
東北情形,亦復如此。上一代的舊式軍閥,被下一代的革命軍人取代了。只是在西南,上一代被下一代用武力打倒了。在東北,則是上一代被下一代和平地接班了。方式不同,但是它們在現代中國的政治「轉型史」上,所發生的作用,則是大致相同的。這宗歷史自動「轉型」的現象--也可以說,是歷史人物的「主觀意志」,敵不過歷史發展本身的「客觀規律」吧。
 
女大十八變,現代中國在鴉片戰後,大致已變了十五六次了。如無意外發生,中國再變三兩次,大致就可變出個「定型」來……通過目前這一驚濤駭浪的「歷史三峽」之後,再向前走,自然會風平浪靜!其後,「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整個中國現代史,就可以慢慢地流向另一個「歷史定型」的太平之洋了……。所以我個人對今後中國的歷史發展,是甚?樂觀的。
 
上面這一段謬論,也可說是我個人治中國現代史,數十年觀察所累積的,私家的「歷史哲學」吧。平時不敢亂事宣揚,只在自己論史的著作裡(如拙著《晚清七十年》),和課堂裡偶爾提提罷了。史學界不同意的專家們(尤其是,身有國共兩黨黨籍的史學家),在讀後大搖其頭的,多著呢。想不到我這番謬論,竟被張少帥所看中,也算是個難得的知音吧。 
 
拿筆桿和拿槍桿的區別
他又強調,他目前也想寫一部中英兩文的《張學良回憶錄》。承他的高看,我就是他最理想的執筆人了。畫龍點睛,真使我受寵若驚。劉紹唐原先也就猜出張公找我的目的,並一再「預約」,由他的傳記文學出版社出版中文本。張公雖然說得很誠懇,也很輕鬆。但他這一要求,對我卻引起了極大的心理震撼。老實說,《李宗仁回憶錄》這部書,可把我整慘了。它幾乎把我整到棲身無所、啖飯無門的絕境,真不堪回首……我曾有專文紀錄我受難的經過(見中文版李傳諸近版序言)。俗語說:「一朝被蛇咬,終身怕草繩。」目前這條大「草繩」,真使我心驚膽怕。其牽涉之廣,問題之多,作者受苦之大,非身當其衝的過來人不知也。
 
就以最簡單一項來說吧,這部中英兩文上百萬言的巨著,非執筆人下三五年苦功,不足以面世。再者,執筆人和傳主,是當今世界上絕對不同的兩種人。他二人背景、個性、訓練、任務和經驗,都絕對不同……。總之,他二人是兩種不同的動物。尤其是傳主,像李宗仁和張學良,他們都是拿指揮刀的人。把發號施令、絕對服從,視為當然的。可是一旦誤入學術界,他們就要反其道而行了。朋友,像李宗仁、張學良,這種做了一輩子總司令的人物,如今掉轉頭來,讓別人指揮他──尤其是讓一個無名小卒來指揮他──接受以「筆桿來指揮槍桿」這個現實,其受委屈之心,終日徬徨不服的慘狀,可想而知也。可是拿槍桿的人,如果未受過嚴格訓練,是要打敗仗的;拿筆桿子的人亦然也。他們如未經嚴格訓練,而亂拿筆桿,其結果也是要出天大笑話的。張少帥後來,終於以拿槍桿方式來拿筆桿,而出了天大笑話,也是必然的後果而已。言之可歎。
 
 
完善計劃.成功之母
但是在張少帥見面的第一天,我不能說這些話。說出來他也不會相信的,我只反覆地解釋,工程如何之大,困難如何之多。我自己年紀也大了,負擔不了如此的重任。但是我旋即發現,此話也不能多說;說多了,可能引起他不必要的多心。因而我只側重在工作方面,這種大工程不只是兩個人的事,它需要在中國或美國尋覓一個第一流大學作贊助機關;另外還要向第一流的基金會,申請至少十萬美元以上的研究費,組織一個完善的研究計劃(ResearchProject),聘請合適的、精通中英雙語的歷史研究員,並組織個內行專家的贊助機構,來加以贊助和監督,而限期完成之。
 
但是這項研究工作,談何容易?哥倫比亞大學是這一行道的老祖宗,譽滿全球,而謗亦隨之。其「中國口述歷史學部」,搞了十多年,只有一部中英雙語的《李宗仁回憶錄》,算是全部完成的一項著作;另一部只有英語,沒有漢語的《顧維鈞回憶錄》,算是半完成的著作。其他如陳立夫、孔祥熙、張發奎、胡適、吳國楨等人,就被冷落了。他們在中國史上的功過是非,姑且不談,但是他們都是製造歷史的要人。沒有他們真實的傳記史料,一部民國史是寫不下去的。哥倫比亞大學也曾?此敦請過他們,不幸他們工作經年,最後都是半途而廢了。至於困難何在呢?那就是說來話長,且舉三個小例子,以見其餘。
 
陳立夫、孔祥熙、張發奎
其中尤其是有「蔣家天下陳家黨」之稱的陳立夫先生,他在五○年代,被台灣當權派放逐到美洲來,開雞場做難民。心懷不平。他要把他盛時的功業,和敗後的辛酸史,全部吐露出來,不吐不快。陳氏因而應約在哥大口述歷史學部,盤桓了好幾年,說盡了他的一黨一派之言,真是十分精采,但是最後還是一張白紙。
 
陳曾到哥大親自來吵鬧一番,也是枉然。不得已,最後他才另起爐灶,自己執筆,從頭來過。這部後來在台北完成的書,就是另一部書了。他曾把這一手稿交與我,要我審評並譯成英文。我知難婉拒,並介紹好友董鼎山教授代勞。這便是後來在史丹福大學出版的《陳立夫回憶錄》了。但這部在台灣撰寫的回憶錄,與他早期的著作,就是不同的兩部書了!
 
當年經哥大邀請的國民黨時代軍政要人,還有孔祥熙、張發奎等人。孔是近代中國的摩根、財神菩薩,更是孫中山和蔣介石的連襟,因此他們在岳家相聚時,孫中山、蔣介石,都叫他「大哥」。他在民國史上,不論是好是壞的重要性,就不用談了。
 
張發奎在北伐期中,曾是賀龍、葉挺、朱德、林彪的上級指揮官。歷史家如要搜搜足以震動世界的「人民解放軍」的來龍去脈,還要從張發奎說起呢。張也?此頗?自豪而健談。不幸孔、張二人的回憶錄,也都因問題累累,而在哥大束之高閣。
 
口述歷史與著述歷史之異同
筆者不憚煩而寫出這段小掌故,主旨只是在解釋搞口述歷史的困難。它不是像張學良這樣的歷史人物所想像的,「我講你寫」就成了。其實它的實際工作,比起一般歷史的寫作,更為艱苦。何也?因為一般史書的寫作,只是根據各種史料,按圖索驥,寫其「書」而已矣。搞口述歷史就要多一層工作了──它在一般史學的著述程序之外,還要加上當事人有關鍵性的「口述」,而這種口述,往往是畫龍點睛,與表面上的故事,甚至完全相反。所以「口述歷史」的重要性,往往「著述歷史」所不能及。司馬遷的《史記》中很多精采的章節,都是根據口述歷史寫成的──這本是我國史學上的老傳統,並不是現代洋人發明的。只是搞口述歷史要特別小心罷了。你如碰到政學系裡高明的政客,你可得防他一手,不要偏聽偏信,像蔣介石和陳立夫那樣,把政治現象無保留地信以為真,拿椅子砸人!
 
 
 
一輩子沒個上司
當我把這些小故事向張少帥,以談笑方式簡略地說給他聽之後,我發現他半信半疑地當成「耳邊風」,他還是滔滔不絕地說他那一套。我對他這司令官的態度不以為意。因為我有為李宗仁工作的經驗,把個一級上將,訓練成博士班研究生,你得有超人的耐性。我和李宗仁將軍工作,是有充分的經驗的,只是我第一天就發現,張學良比李宗仁還要難纏得多。因他自以為是的個性,比李宗仁還要堅強十倍呢。
張學良先生告訴我說,他的弱點是他一輩子未曾有過「上司」。
「老帥不是您的上司嗎?」我說。
「他是我的父親,」他說,「父親究竟與上司不同。」
「蔣不是您的上司嗎?」我又問。
「所以他發我脾氣,我就把他抓起來呀!」他說著哈哈地大笑一陣。據張公透露,在「西安事變」爆發前數小時,他在西安召集了一個幹部會議,宣布這項驚人的陰謀,大多數人都默默無言,只有于學忠和另一位高幹發言。于說:「少帥,抓起來很容易,您考慮沒有,以後怎麼樣放他呢?」張將軍告訴我說:「我告訴于學忠,現在不能考慮到那許多,先把蔣抓起來再說!」
 
在他口中,震驚天下的「西安事變」,就是這樣的「先抓起來再說」的「幹起來了」!我告訴張漢公,「西安事變」是改變世界歷史的大事呀!「就是這麼幹起來的。」他認真地說,「別人都在胡說。」說後他又哈哈大笑。
 
張傳不能輕易動筆
在我和張公直接接觸之前,數十年來,我都認?能幹出「西安事變」這樣大陰謀的人,一定是工於心計,老謀深算;誰知他竟是這樣一個任性而衝動的人物。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但是我對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卻未因此而前後易轍──他在中國歷史上,將永遠是個是非不定的人物。
 
隨後我們又言歸正傳,張公還是要我考慮,替他寫一部李宗仁式的回憶錄。我雖然內心也覺得值得一寫,但是我還是誠懇地告訴他有關工作量和年齡的問題,事實上當今能以中英雙語?他寫自傳的歷史學者太多了。只是他不在此行,不認識罷了。
 
我並誠懇地問他:台灣是人才濟濟的地方,為什麼要捨近求遠?他只是搖搖頭,意思是,在台灣這個地方,替他寫傳記的人,不可能公正落筆,還是美國好。那我就向他建議,就仿照李宗仁的辦法,將來由哥倫比亞大學主持其事。
 
因此我們又言歸正傳,我估計寫他那樣一本雙語傳記,至少要有三年以上的苦功。要有研究計劃、專任研究員和專任或兼職助理,有專用研究室,有足夠的參考圖書,最好還要有專家組織的顧問和襄贊委員會。動手之前,至少要有現成美金十萬、二十萬的基金,這都是一個一流大學的專門計劃;不是我這個七十老翁一個人可以幹得了的。
 
我這一番話說得他似乎將信將疑,我可以體會出他內心一定在想,寫本小書有這麼困難嗎?他和其他外行人一樣,一定以?寫本「回憶錄」,正如他一再說的,「我講你寫」就成了。這是一般人的想法。困難是實際工作體驗出來的,未吃過苦頭的人,是永遠不會相信的。這就是所謂內行外行之別了。因此張公一再地說:「還是你就照李宗仁傳的辦法,寫寫看嘛!」我內心立刻的反應,便是絕對不能「寫寫看」!經驗告訴我,沒有哪個張三替李四寫傳,李四會感到滿意的,尤其是張三是內行,李四是外行,二者是極難一致的。
 
你「又」錯了哎!
張將軍也告訴我一樁關於他信教的故事:
被關久了,很自然地他就對宗教發生了興趣,他最早的興趣是佛教,並看了些佛經,自覺頗有心得。早年在台灣山區,某次蔣夫人來看他,發現他對佛教有了興趣,就說:「漢卿哪,你又錯了哎!」「為什麼我『又』錯了哎?」張公笑著說,「她的意思是說我,已經上過共產黨的當,這一次『又』要上佛教的當。」她說她要領導我走向真理,去相信基督教,她這項導引是做對了,首先是趙四小姐被感化成?虔誠的基督徒,漸漸地他自己也就相信了。
 
信了基督教,他又更誠懇地說,他的整個生命也發生了變化。「首先基督教是不准有多妻制的,我得有個正常的家庭生活。我得同我太太離婚,再和『現在的太太』結婚。」他又說,他夫人現在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相信人世上任何事物,都是上帝安排好的,所以她極力反對寫什麼回憶錄,這樣那樣的。但是張某自己的看法倒稍有不同。寫回憶錄,不是?著搞什麼「辯冤白謗」;寫回憶錄只是替歷史留下一點真實的故事,免得人家胡說罷了。
 
張少帥這一席話,說得倒是深得我心。但是我還是說,他的回憶錄是應該寫的,但是工程浩大,決不是我這個七十老翁可以幹得了的。「那你就開個頭嘛。」他說,「以後我們也可以跟李宗仁一樣,找哥倫比亞大學……」他說這話,我知道他是不會相信我的建議的,我也知道他心裡會在想,「寫一部回憶錄……『我講你寫』,有什麼天大的了不起呢?」他一再地說,他以後要請我到他家去,把這事好好談談。並堅持要我「開個頭」,以後再從長計議。
 
張漢公和我一談就是三個小時,主要是我二人對談。王一方和郭冠英在一旁只是略微幫腔,並照了好多相。我覺得應該是他睡午覺的時候了,雖然他還有說不盡的故事,而毫無倦容。最後還是我堅持他應該回家休息,王一方也作了相同的建議。我要陪他一起下樓去。張公卻示意要我先走,因為「門外還有人」。
 
這是張學良先生第一次和我見面。我個人在大學課堂裡,談了三四十年的張學良了,這次才見到一個與我理想中完全不同的真的「張學良」,雖然我對他在歷史上的結論,卻沒有多少改變。在張的授意下,王、郭兩君送我上電梯,我走後,他三人才出門。
 
 
不願傷害蔣夫人
與張別後,劉紹唐又約我晚餐,此事討論了很久。紹唐勸我寫下去。但是經驗和年齡都告訴我,我只能「開個頭」。其後我就去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把該館所藏有關張氏早年的書籍、檔案、新聞紀錄,和單篇文章,編了個參考書目,再根據其中要件仔細清查。這對一個七十歲的老童生,實在是個很大的包袱,所幸興致尚好,終於寫出以第一人稱的海城張氏的〈關內源流〉和〈關外定居〉的兩篇草稿。送請少帥增減和更正──這辦法是我當年和李宗仁工作,所慢慢發展出來的可行之道,我身邊還保留有這兩文的草稿。
 
可是此時在台北,我還有許多其他的雜務要處理。因為遠居異國,國內有許多邀請,萬里飛行,參加不易,多半都回絕了。然既來了一次,順便在同一地區,多參加幾次學術會議,也是難得的機會嘛。此時在香港和大陸,我就接受了兩個學術邀請會,需要參加。再者,平時到各地旅行總是三五天的事。這次不巧,我是住在我岳丈家裡,剛碰上他老人家病重住院,不久(一九九○年一月三十日)他就以九一高齡去世了。他的子女原都住在國外,各有工作。求醫侍疾,來去匆匆。我助理後事也就責無旁貸了。所幸我於此年有一年休假期,甚至可以申請退休。再者,岳丈死後遺留有房子、汽車、司機和阿媽,訂有合約,一時也辭退不了。我被迫鵲巢鳩占,在台北就做起「汽車階級」來了。這時我也曾到張家請益,並把我的底稿送請他過目以便修正。當我車抵張府時,那個在張家門外巡邏的「便衣」,竟招手含笑鞠躬開門讓我進去。這大概因?我岳丈的汽車上,有一張「總統府通行證」的關係。這就使我想起,我的學生傅女士告我,她曾在張府門外被警衛驅逐的故事來。還是蘇秦說得好:
 
人生富貴豈可忽略哉!無車無馬,怎能私闖公門。
張公看了我的草稿之後,雖也不無贊詞,但是他說他希望我做第一人稱(firstpersonsingular),他自己只做提供口述史料的「第三者」。這一來,那便和《李宗仁回憶錄》大異其趣了。
 
「為什麼呢?」我不免好奇地問他。他解釋說,他不願傷害蔣夫人,蔣夫人待他太好了,甚至救了他的命。因此有許多話,在蔣夫人還活著的時候,他不願「直說」,只希望我讓他以「第三者口氣」發言。其後張公又派他的小助手王一方和一方的好友郭冠英,來約我到他家和一方家談笑餐敘了好多次。這時通過一方母親的?述,張公和我才第一次知道,一方已過世的父親王新衡先生和先岳吳開先,生前原是好友,同屬於國民黨的CC系,真是西諺所說的「世界太小」。
 
哥大東亞所願張傳擔綱
我這「第三者口吻」改動的工程不小,身邊既無書記,也缺少足夠的時間,我就到香港和大陸開會去了。一去經旬,回台時已耳目一新了。這時張公已獲得了人身自由。當局為宣布此好消息,並要為他舉行個九旬大壽的慶祝會,需要九十位「發起人」。張公把我的名字也放進去了。當他把此一好消息告我時。我為之大驚,問他能否將我的名字刪掉?張公還驚問何也?我說少帥九十嵩壽,在台灣縱列出個兩百位發起人,也輪不到我。今日列名其中,會惹起寶島政學兩界不必要的反應。張公還笑我多心,連說不必顧慮。
 
果然就在此時,台灣報紙登出了我張公作傳的驚人消息,北京的報紙也隨之披露。接著謠言傳出,國民黨祕書長宋楚瑜先生也在查訊此事(後來宋兄還特地向我說明,他未嘗過問,想必另有權威)。此消息一經傳出,張學良先生首先就慌了。他剛剛重獲自由,難道又要回去?張公乃找我特別商量,要我二人發個「聯合聲明」,否認此事。
 
我告訴少帥,我斷無資格和他發什麼「聯合聲明」,先讓我單獨發個個人聲明,說我之認識張漢公,是我先岳和王新衡先生的友誼關係。但是我們也絕對沒有談過「西安事變」。發過這項聲明,我說我便立刻離開台灣,新聞記者一定會再訪問您,那您就嚴正聲明,絕無此事就好了。張公認?這倒不失?一個好主意,我們就這樣安排了。
 
這時原在台灣生長的郭冠英也發慌了,他把我們錄的有限的錄音帶,匆忙地交給我一份帶往美國;另一份就等著「警總」來查封了。其實這都是做賊心虛的空緊張,據說那時的台灣當局,並無意要留難我們。言之可笑。但是經過這一場小風波,張學良回憶錄也就和我個人絕緣了。雖然哥倫比亞大學裡的朋友們,對它還存有濃厚的興趣。加以哥大在學術界聲望高,張學良更是個傳奇人物,四美俱,二難並,由哥大出面主持此事,籌他個十萬、八萬研究費並非難事。
 
返美之後,我乃把這故事告訴了哥大東亞研究所年輕而有為的所長黎安友(AndrewNathan)教授,黎君深通漢文漢語,是個研究近代中國的專家。他的夫人也是曾經因訪問毛夫人江青,而享譽國際的治中國近代史的專家教授。因而黎對張學良也極有興趣。
 
「東亞研究所」原是研究東亞項目的總機構,更是「中國口述歷史學部」的根據地。《李宗仁回憶錄》就是該所主持撰寫的。我告訴黎君,張學良不久可能來紐約訪問。我將居間介紹他二人和一些相關學者見面,作詳細安排,就照《李宗仁回憶錄》的前例,找幾位年輕的、副教授級的青年有?學者,擔綱挑大梁,以期其成。黎安友是個有能力、有作為的青年教授,兼哥大東亞所所長,在美國漢學界中,中英文都是極好的。他聽到這消息,也大高興。我們就這樣決定了。
 
失之東隅,誤於桑榆
後來山東來的治中國近代史的王書君教授,應聘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作訪問學者。他曾選中了張學良的傳記?研究主題,也頗有其獨到之處,這原是張少帥的福氣吧。可惜的是,書君初來此邦,人生地不熟,很難申請到美國基金會的支持。沒有基金會的支持,我這位退休了的老師,除了提供一點史料之外,也愛莫能助。更可惜的是,張學良將軍在世界史上,原是個大名人,哥倫比亞大學的行政部門又太複雜了,而張學良先生既對學術界一無所知,又好強不知以為知,再加上個對寫自傳壓根兒就缺乏興趣的夫人,因此張學良自己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對搞漢英雙語的研究,那幾乎就更是不可能的了。這也是他夫妻在歷史上該有的命運吧!
 
總之,張學良口述自傳,在哥大,就這麼陰錯陽差地給耽誤了下去。更不幸的是張學良自己也小看了「口述歷史」這一行道。他自始至終,認為「口述歷史」就只是「我講你寫」這麼個簡單的程序。因此他認?他只要找一個錄音員,「我講你寫」,一部像李宗仁那樣的漢英雙語的回憶錄,就可以出爐了。從一開始我就警告他,沒有那麼簡單,但我也看出他面從心違的神情──這項心態,不只張氏一人。從李宗仁以次的「黨國要人」無不如此。朋友,您要把一位世界級的政治人物,訓練得服服貼貼的,來聽你「學者的話」,尤其是像少帥這樣,「一生都未聽過人話的人」(見少帥自述),談何容易,談何容易!?
 
歸根結柢,是他對美國學術界極其複雜的組織和運作,一無所知,而又強不知以?知,盲人騎瞎馬,就容易出事了。張學良在中國歷史上,雖還算不得是什麼世界級的大人物,但是在他名下鬧出的「瀋陽事變」和「西安事變」,卻是改寫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兩件大事。是福是禍,雖今後千年都不會有「定論」,但是他卻是這兩件事變的主角。生前沒個「第一手」的交代,是太可惜的了。
 
顧維鈞談少帥
還有,在「西安事變」前後,張與蔣宋兩家的經濟關係,也永遠是個謎。據顧維鈞先生告訴我,中原大戰期間,蔣、馮、閻、李都派有「代表」長駐瀋陽,爭取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奉系張氏,參加他們內戰的陣營。據深知內情的顧氏告訴我,那時馮、閻的代表,所攜不過數千金,勉維食宿。而蔣總司令駐奉代表吳鐵城,卻身懷巨萬,與張的上下僚屬,一擲千金,酬應無虛夕;南京對張氏本人,則暗許至數百萬之巨,先付半數,餘伺亂平再付。而少帥自己這時,則徜徉乎秦皇島上,作鼠首兩端的觀望。待時間成熟,條件如願,他就揮師入關,對內戰雙方,從事「武裝調停」。果然閻、馮落荒而走,奉系就坐擁華北了。嗣後張氏偕眷作京滬之遊,與蔣府上下交往甚密。顧氏含笑告訴我說:「都?討債而來」!是耶,非耶?我與少帥往還,尚在交淺而不敢言深的初期階段,所以就未向他作深度的發問了。
 
【附注】
「九一八」之前,顧曾長住瀋陽作少帥貴賓,深知內幕,與筆者所談幕後消息甚詳,亦頗足取信。筆者亦嘗以他事,向少帥試探,亦每經證實。以上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已,至於數十年來,教與學之間的史料與見聞,那真是一部小小的車兒,如何載得起?若天假以年,以後有更多機緣與時間,再慢慢細述之吧。
 
在職業歷史家看來,西安事變的故事,經過數十年的發掘,已沒有什麼祕密可言。只是沒個當事人來「現身說法」一番,故事就沒有其應有的權威性了。張氏原有意,要親口來加以澄清的。深入的史家,聞一以知十,對張某的故事,原沒什麼不知之事。只是事由他親口坦白,和盤托出,那才是職業史家規範的所謂「第一手史料」。如今結果還是一盤糊塗帳。何以如此呢?除陰陽家所迷信的「命也,運也」之外,那就不是一兩萬字所能說得清楚的了。
 
主角已成古人,筆者不敏,曾看了他幾十年的戲,晚歲不知老之將至,還替他跑了一陣「龍套」,思之可笑。如今也年逾八旬,久病之餘,藥裹關心,對少帥故事,哪裡能說得完呢?本篇全憑記憶執筆,冰天雪地,連身邊所積盈箱累架的史料,也無力翻查。書被催成墨未濃,我們就暫時說到此為止吧。至懇知我的編者讀者,賜諒賜恕,?幸?感。
 
二○○三年農曆元旦試寫,元宵節略加改正,於美國新澤西州寓所
 
牛轉乾坤: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書名: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作者:
史景遷
一九三六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也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 
著作極豐,有《天安門》、《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太平天國》、《改變中國》、《康熙》(以上由時報文化出版)、《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婦人王氏之死》等。
 
歷史學家、中研院院士許倬雲曾這麼形容史景遷:給他一本電話簿,他可以從第一頁的人名開始編故事,編到最後一個人名。史景遷當然不曾寫過這麼一本「電話簿當代史」,但是從許倬雲教授的比喻中,不難了解史景遷說故事的功力是如何高超。
 
而這種說故事的能力,乃是成為優秀史學家的必要條件之一,也往往是一種天分。史景遷就有這種本事,能埋首在故紙堆裡細心排比資料,但也能跳脫到宏觀的角度,從世界的大格局來觀照中國歷史,兼顧考證、敘述、分析、綜合與理論各個層面。為史景遷在台灣打響名號的《追尋現代中國》就是最好的例證。
 
譯者:
溫洽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世新大學,譯有《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等,校譯《太平天國》。
 
內容介紹:
明亡後,年過五十的張岱還歸龍山,以遺民自居,「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找茶、配泉、玩燈、放燈、習琴、鬥雞、吟詩、吃蟹、賞雪、狩獵、養戲班……,曩昔紈褲生活的點滴追憶,召喚的終究是國破家亡的蒼涼與悲憤,以及知識份子在歷史巨變下,以書寫對抗遺忘的自覺。
 
張岱是公認的明代散文大家,其傳世名著《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堪稱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無憂,性喜遊山玩水,深諳園林佈置之法;既懂音樂,又擅彈琴、制曲、品茗、戲曲;古玩收藏及鑑賞水準皆高。但四十九歲那年,張岱的人生遭逢重大轉折。清兵入關後,他位於杭州的別墅、紹興的家園、豐富的書畫古玩收藏,悉數毀於戰火。他帶著倖存的家人逸隱於紹興龍山,務農為生,餘生力修明史,八十八歲方成,是為《石匱書》,書成後不久亡故。
 
個人歷史與家國歷史相互映照、無法切割。面對擋不住的歷史洪流,還歸龍山是張岱的一個選擇、能自主畫下的一條人生界線。不論是懷志一生纂修的《石匱書》,還是《陶庵夢憶》裡一幅幅簡約、多情善感的前朝舊事,鑲框著家族軼事與大時代的層層跌宕與悲喜交錯──張岱一生的浮華與蒼涼,在夢與憶的交錯擺盪之間,隱隱浮現。人生,如夢如幻,而歷史的線性敘述則表現一種秩序的重整與規律的再現。如何透過回憶與書寫,紮實一個捉不回的夢?本書序文是這麼說的:「他生於、長於龍山山麓,中年歸返龍山,只為將心中了然之事理個清楚。……他理解到只要有人追憶,往事就不必如煙,於是他決心盡其所能一點一滴挽回對明朝的回憶。」
 
史景遷認為張岱不僅是史家,也是熱愛歷史的文人。他書寫張岱的一生、內心轉折及過往追憶的同時,更深層探討張岱身為知識份子,是如何藉由回憶以及修史確立自身的存在價值。在得與失之間,唯有捕捉消逝的回憶,以書寫對抗遺忘,才能坦然面對、甚或抵抗世事的變遷與生命的無常;這一點,無疑反映了歷史與書寫的本質與關係。
 
牛轉乾坤: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作者序言:
 
史景遷
張岱生於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年),此時明朝國祚已賡續二百二十九年。明朝的年號是張岱唯一知道的時間度量──直到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年),隨著明朝覆亡, 一切皆歸灰飛煙滅。我們或許會認為,到張岱這一代,離明朝肇基已有一段悠遠的時間距離,造成幾乎不可能探究的思維幅度;但是對張岱來說,要胸懷如此浩瀚歷史,非但沒有嚴重的斷層感,只有歲月悠悠的心滿意足。目前大部分歸結出來的晚明日常生活,於他肯定皆平淡無奇。
 
長期以來,家庭生活注重錯綜的尊卑關係。晚輩與長輩同堂,必得順其意。婚姻大事由長輩安排,雖然富有人家的男性還可以另納個三妻四妾,但庶出之子在家裡的地位便次人一等。男性長輩形式上雖擁有無上權威,但實際掌握家庭財政瑣細,負責照料全家的是女人。在鼎鼎望族之家,母親或其他女性親人也會督促孩子的童蒙教育,不過之後漸漸由男性長輩接手,承擔教導年輕人參加科舉考試的責任;科考乃世家子弟的生活重心,競爭激烈的考試科目以儒家典籍為主。由於女性不得出仕或參加科考,所以能識文斷字的女性多是名門閨秀,這些人也成為通俗白話小說和史書的讀者,愛好吟詩作對。
 
舉凡攸關家道興衰的兆頭和預言,一般家庭都不會等閒視之,多半會成為家族軼事流傳下來。宗教信仰鼎盛,但能兼容並蓄;虔心向佛與祭祖、敬拜灶神和社稷之神完全不相衝突。孩童夭觴、女人難產身亡是常有的事,不過男人也一樣活不久,年過半百還能生龍活虎,就已是天大的福分、了不起的成就。就工藝技術而言,中國自進入明朝就無特別出色的轉向。
 
絲織和瓷器製造技術早已久負盛名,且水準之高,獨步全世界。能工巧匠輩出,除擅長冶金、玉雕、製造燈籠和漆器,亦專精茶、鹽、棉、陶器、家具等日常用品技術。水利工程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因河道、運河大量淤積,必須時常疏濬、築堤和排水。此外,天文與地理之學十分發達,除曆書精準關乎朝廷威望和天文曆算的正確度;同時,各省及邊疆有司丈量土地、繪製稅冊、糧冊的作業, 也需要有可靠的地圖。中國在這些方面雖仍不斷尋求突破,國家的基本發展並沒有根本性的變革。
 
即便許多方面擺脫不掉歷史的承襲,但明代的文化領域可就不是如此停滯不前。張岱成長的年代,明代政經雖積弱不振,社會風氣卻活潑奔放,逸樂和標榜流行的氣氛,瀰漫在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的文化活動。
 
這是一個宗教和哲學上折衷主義(eclecticism)的年代,所以我們看得到佛教改革派別及慈善事業大為興盛,女性受教育者日眾,同時一方面深究個人主義為何,卻也在擴大檢驗道德行為的基礎;有大膽創新的山水畫,最知名的戲曲、最有影響力的章回小說,細膩非凡的治國方略和政治理論,以及植物、醫藥、語言事典的編纂,這一切都構成了張岱的童年世界。正因為對知識和個人可能性的狂熱感,連來自歐洲的天主教傳教士也被社會接受,吸收信徒,把宗教教義和道德哲學的作品,連同天文、算術書籍翻譯成中文,結交來自北京與各地官宦人家的文人。這些跨文化的衝擊體驗,張岱或多或少都瞭解,也留下不少他自己的思索看法,他寫過很多當時流行的東西,除了小說和短篇故事以外。
 
不過雖說是一切照舊,有些變遷已在悄悄衝擊張岱的世界,其中之一就是明代人口的大幅擴張。雖然沒有精準的數據,但地方和朝廷的各種紀錄顯示,明朝肇建時(一三六八年)的人口數大約是八千五百萬,到張岱出生時,人數已攀升至一億八千萬,或許還不止。
 
這無疑給土地和農耕帶來新的重擔,於是改良稻種使田地能一年收成兩次甚至三次,針對沼澤、沿海平地進行排水改良,砍伐高山森林,同時將人口刻意朝西南和東北地區遷徙,以能減輕部分負擔。此外,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深入南美洲大陸和加勒比海地區,連帶把各式各樣的新奇作物橫渡太平洋帶到中國,只是當時少有人能感覺到它們對未來的深遠影響。這些包括有地瓜、玉米和花生,被發現能有效醫治瘧疾的奎寧等藥用植物,以及菸草等其他適合中國土壤的作物。有些西方貿易船隻帶來的是美洲大陸的白銀,用來購買中國的精美商品; 當然也不乏有船隻運載著香料和稀有的藥用植物,如主要用於醫治痢疾的鴉片。
 
張岱的祖先或許是在一世紀前,也許更早,從與西藏交界的四川往東海遷徙,定居在上海西南二百里的紹興城。當時上海市鎮雖繁榮,但還稱不上商業中心,而紹興已是一個文化與經濟的重鎮。張家遷往紹興時,正巧遇上十六世紀農耕和土地所有權在地方的重大變革:有鑑於人口迅速攀升,同時挖溝疏濬以開墾利用的新地也不多,造成人均農業所得下降。
 
許多在家鄉屬菁英地主(managerial landlords )的大戶人家,開始往城市移動。這個階層原先在農村還能扮演領袖,成為小農和貪得無饜的朝廷之間社會和經濟衝突的緩衝;遷居城市後,漸漸脫離農業經營上的現實與挑戰,反而一頭栽進外居地主(absentee landlords)那種愜意但只坐享其成的角色,把地產交給專門管理人與管家這批新的中間人管理。張家可能也遵循類似的模式,因此張岱從小生活錦衣玉食,但社會責任感也相對薄弱。
 
結果農業稅收大幅帶動的是城市生活的流行風氣,市鎮的文化多元,以及促進紹興等城市的規模與繁榮。龐大的財源幾乎沒有回流農村,去投資改善農耕技術或大型的灌溉排水工程。雖然毫無疑問,像紹興長期依靠河道與運河運輸民生物資,部分農家也因此能將農產品銷往這些新興城市,提高所得,然而城鄉在經濟和生活型態的差異日擴,已成社會的發展基調。
 
往昔的讀書人,特別是張岱大力推崇的讀書人,早已看出社會弊病所在,經常冒著丟官甚至喪命的危險,也要大聲疾呼。當然對張岱或歷代的有志之士來說,中央朝廷的集權,與在朝為官從政的文人官僚,都是他們要面臨的現實。也因拜這些所賜,張岱才得以穿透社稷之表象,瞭解暗藏的積弱不振,這確實很像他小時候愛看燈籠,彷彿其亮光可以照亮卜居城市的種種曖昧不明。
 
因當時朝廷修史與京城邸報每週新聞的傳播,明朝多位皇帝驚人的荒唐行徑也為市井小民所知。 
張岱出生時,在位的是明代第十四位皇帝萬曆,整個萬曆年間至一六二○年(萬曆四十八年)為止,國政是一天不如一天。也許是這位皇帝種種怪異的行為舉止,激發張岱鑽研歷史,特別閱讀人物傳記更成為他終生的嗜好。張岱弱冠之時,因神宗深居內廷,宮裡的宦官是唯一可面見聖上的男性,很快就把持了朝政。有明一代,宦官一直大權在握,但因朝臣假道學、交相撻伐,惹惱萬曆皇帝,讓他難以忍受,往往好幾個月拒絕到外殿接見官員。為表反彈,文人和遭罷黜者開始結社倡議改革,雖議論酣熱,但對聖上或宦官表明造反,只有遭嚴厲整肅的下場,於是朝政日敗,如命在旦夕。
 
張岱對明史有很透徹的理解。上溯至十四世紀中葉,開國君主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農村,貧無立錐之地,一度還出家為僧,遊方四海。後來,朱元璋展現運籌帷幄的軍事長才、果敢的決斷能力,歷過經年征戰,驅逐蒙元的異族政權,一統天下。明太祖一方面分封諸皇子,另一方面在南京重建強大的官僚體系,透過組織地方上的大地主,完善農村的社會制度。明太祖性格暴躁,行事極端暴烈,但也以精明幹練、眼界開闊聞名。太祖把皇位傳給皇孫惠帝,新君學問淵博,對理想的中央集權方式有其見地,但太祖之子、惠帝之叔弒君,隨即踐阼,是為成祖。成祖自南京遷都北京,下令建造舟船,遠航至非洲東岸和波斯灣,宣揚天朝國威與成就。
 
儘管這類遠洋航行因耗費不貲而作罷,但缺乏先祖雄才大略的後繼者,還是師法開國君主們酷愛誇耀,展露軍威的習性。幾任皇帝斥資重建北方殘缺不全的邊防城牆,成為後世所知的「長城」,卻完全抵擋不住北方蒙古鐵騎虎視眈眈的侵擾。十五世紀中葉,明英宗自認神武,結果在土木堡之役中被蒙古人俘虜圈禁,付了贖金才獲釋。英宗最後又從繼承帝位的景帝手中奪回皇位,不過皇室蒙羞的印象已難以磨滅。十六世紀初,明武宗與宦官在皇城中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與宮女全在帳篷生活,此荒誕之行又耗費不知幾百萬兩。
 
十六世紀中葉,眼見東部沿海有大半遭倭寇劫掠荒蕪,明朝皇帝也只能束手無策。所謂倭寇,除了海賊,還有對朝廷不滿的地方領袖和沿海居民,當政者統稱「倭寇」,容易理解但不無誤導之嫌。至於東北邊防,在張岱出世前不久,萬曆皇帝曾有大膽之舉,他調遣兵馬、水師馳援朝鮮,成功協助朝鮮國王逐退興兵來犯的倭軍。這次出征雖大有斬獲,但到十七世紀初,靠近朝鮮邊界的部落開始結盟,在中國北邊集結成新興的潛在敵國。這股勢力與歸順的漢人通力合作,並以「旗」制編納混雜而成的新軍隊,自稱「滿洲」,宣布締建國號為「清」,於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年)攻陷北京,終結明朝國祚。
 
這些事情與北京明廷官僚龐然複雜的體系,張岱的理解或是透過閱讀,或是從家人口中得知。事實上,從一五四○年代至一六四○年代這長達百年的期間,張家有幾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層級任職於六部,並與朝廷首輔大學士還頗有淵源,家族也有多人在省級官衙當差。中國的行政體系層層節制,下起縣,中經像紹興這樣的城市,迄至省城,上達京師。張岱很清楚整個指揮系統的錯綜複雜,以及在朝為官伴隨而來的吉凶禍福。許多族人在京城等各地的親身經歷,他自孩提時代聽過後就深埋心底,也讓他立意要試著描繪官場的欺詐虛矯本質。為了求真,張岱認為毋須美化自家人的經歷。事實上,張岱的著述令人驚愕之處,就在於他坦言親人的苦難,甚至對父親和直系親人也沒有例外。
 
四十歲前,張岱的生活周旋在讀書與享樂兩端之間,但對張岱而言,這樣說也許不算恰當,因為做學問一樣是其樂無窮。的確,縱然鎮日苦讀卻多年不成,然而實實在在的讀書、反覆思索與記憶,卻讓他不得不認為能與歷代宗師為伍,本身就是無上榮耀。對張岱來說,歷代偉大的史家、詩人、文論家從不曾逝去,他們立下的標準經常是無人能及,光是要追上他們,就令人思之振奮了。
 
明朝滅亡時,張岱四十八歲,爾後他得去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讓他活得多姿多采的輝煌明朝,被各種競逐的殘暴、野心、絕望、貪婪力量所撕裂,土崩瓦解,蒙羞以終。他反覆追思回想,事情愈是清晰:如迷霧籠罩的路徑,於眼前重現,諸多遺忘的嘈嘈低語,也咆哮四起。張岱喪失了家園與安逸的生活,書卷與親朋好友也已四散,如今他後半輩子的任務, 就是要重塑、撐起毀壞前的世界。面對滿洲異族的統治,他已垂垂老矣,無力起而反抗,也無法再長年流離,於是他選擇賃居在名噪一時的名園「快園」,日子必須重新開始。
 
張岱的一生,就在崇禎十七年發生驚天動地的轉折:他早年撰述明史的夢想不得不面對冷酷現實,轉為闡釋王朝敗因。滿清問鼎中原,隨之兵禍不斷、烽煙四起,張岱在山僧的掩護下,輾轉避居南方山廟之間。張岱自言在那段浮萍飄零的歲月,還是隨身攜帶卷帙浩繁的明史手稿。這或許是實情,總之張岱約在一六七○年代完成了這部巨製。現存的手稿影本顯示,當時這部書已可刊刻印行,不過整部著述到一九九○年代才在中國問世,這使張岱並非以史書留名,反倒因簡短、警句式散文這種迥別的文體享有盛譽。
 
散文是晚明主要文體之一。散文講究文體雅致,竭盡所能雕章琢句,以彰顯作者的多才多藝,筆觸要敏捷、不拖泥帶水,以捕捉飄忽情緒或瞬間剎那,同時利用語氣上的對比或急轉直下,勾引且震驚讀者。張岱的成長過程中,這樣的文體一直很受歡迎,他自己後來也成為散文大家。從許多例子來看,馳名的散文大家同時也是遊記作家(travel writer)。他們以浪跡天涯、遊山玩水聞名,寄居名士之家,不斷四處流浪,敏於音調、悖論,能看他人所不能看,感他人所不能感,行文走筆雖扼要洗鍊,但也處處旁徵博引。
 
不過明亡後,到順治二、三(一六四五、四六年)年間,張岱逐步體認到,這類文體特別適合追憶夙昔,把已淪喪的世界一點一滴從滅絕中搶救回來。北方農民叛軍和清兵入關並作,是明亡的兩大力量,然而張岱個人生命的巨大災厄,終究化為開啟他心房的鎖鑰,讓堆累蓄積的記憶釋放出來。張岱流離失所時撰寫的《陶庵夢憶》手稿,篇幅雖短但感情豐沛,多虧受其友人保存,我們才有幸在日後分享他心靈永無休止的探索。
 
無論如何,張岱其人仍難以盡述。他曾享盡富貴卻也嘗盡磨難,不過從其現存著作卻透露,他甘於寓居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他不僅為自家子弟、忘年之交而寫,也為同為明朝遺民的同志而寫;張岱將鄉愁置於對當下的關懷之上,好壞自由後人評斷。他生於、長於龍山山麓,中年歸返龍山,只為將心中了然之事理個清楚。我們不能說張岱是尋常百姓,但他的確比較像是尋常百姓,而非聞人。他既嗜癖歷史, 也是史家,在旁觀的同時也付諸行動,既是流亡者也是鬥士,是兒子也是人父。他就像我們一般,鍾情於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不過他更是個挖掘者,試圖探索深邃幽暗之境。他理解到只要有人追憶,往事就不必如煙,於是他決心盡其所能一點一滴挽回對明朝的回憶。我們無法確信他訴說的每件事都真實無誤,但可以肯定,這些事他都想留給後世。
 
 
目錄:
張岱家族族譜
張岱時代的中國地圖
繁體中文版序
序言
第一章 人生之樂樂無窮
第二章 科舉功名一場空
第三章 書香門第說從頭
第四章 浪跡天涯絕塵寰
第五章 亂世熱血獨愴然
第六章 王朝傾頹亂象生
第七章 散盡家產留忠心
第八章 繁華靡麗皆成空
第九章 寄諸石匱傳後世
參考書目

 
牛轉乾坤:張岱《湖心亭看雪》

張岱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 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沅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張岱《西湖夢尋》自序
余生不辰,闊別西湖二十八載,然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而夢中之西湖,實未嘗一日別余也。前甲午、丁酉兩至西湖,如涌金門商氏之樓外樓,祁氏之偶居,錢氏、余氏之別墅,及余家之寄園,一帶湖莊,僅存瓦礫,則是余夢中所有者,反為西湖所無。及至斷橋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樓舞榭,如洪水淹沒,百不存一矣。余及急急走避,謂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如保我夢中之西湖尚得安全無恙也。因想余夢與李供奉異,供奉之夢天姥也,如神女名姝,夢所未見,其夢也幻;余之夢西湖也,如家園眷屬,夢所故有,其夢也真。今余僦居他氏已二十三載,夢中猶在故居,舊役小溪,今已白頭,夢中仍是總角。
 
夙習未除,故態難脫,而今而後,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於徐,唯吾舊夢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猶端然未動也。兒曹詰問,偶為言之,總是夢中說夢,非魘即囈也。因作夢尋七十二則,留之後世,以作西湖之影。余猶山中人歸自海上,盛稱海錯之美,鄉人競來共舐其眼。嗟嗟!金齏瑤柱,過舌即空,則舐眼亦何救其饞哉! 
歲辛亥七月既望,古劍蝶庵老人張岱題
 
張岱《陶庵夢憶》自序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髮入山,駴駴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作自輓詩,每欲引決。

因《石匱書》未成,尚視息人世。然瓶粟屢罄,不能舉火,始知首陽二老直頭餓死,不食周粟,還是後人妝點語也。飢餓之餘,好弄筆墨,因思昔人生長王、謝,頗事豪華,今日罹此果報。以笠報顱,以簣報踵,仇簪履也;以衲報裘,以苧報絺,仇輕暖也;以藿報肉,以糲報粻,仇甘旨也;以薦報床,以石報枕,仇溫柔也;以繩報樞,以甕報牖,仇爽塏也;以煙報目,以糞報鼻,仇香艷也;以途報足,以囊報肩,仇輿從也。種種罪案,從種種果報中見之。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旅蟻穴,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昔有西陵腳夫為人擔酒,失足破其甕,念無所償,癡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
 
一寒士鄉試中式,方赴鹿鳴宴,恍然猶意非真,自嚙其臂曰:「莫是夢否?」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癡人則一也。余今大夢將寤,猶事彫蟲,又是一番夢囈。因歎慧業文人,名心難化,正如邯鄲夢斷,漏盡鐘鳴,盧生遺表,猶思摹拓二王,以流傳後世。則其名根一點,堅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 
 
關於張岱:
1597年1679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張岱是公認的明代散文大家,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已亡佚)、《夜航船》、《三不朽圖贊》等文學名著。谷應泰編《明史紀事本末》,想以五百金購買《石匱書》,宗子慨然予之。
 
張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晚年窮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堅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張岱愛好廣泛,頗具審美情趣。喜歡游山逛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既懂音樂,又諳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當深厚;喜歡收藏,鑒賞水平很高;又精通戲曲,要求至善至美。前人說:「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稱徐文長、張陶庵,徐以奇警勝,先生以雄渾勝。」評論以為「當今史學.無逾陶庵」。
 
 
牛轉乾坤:張潮《幽夢影卷上》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經傳宜獨坐讀;史鑒宜與友共讀。
無善無惡是聖人;善多惡少是賢者;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有善無惡是仙佛。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
如菊以淵明爲知己;梅以和靖爲知己;竹以子猷爲知己;蓮以濂溪爲知己;桃以避秦人爲知己;杏以董奉爲知己;石以米顛爲知己;荔枝以太真爲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爲知己;香草以靈均爲知己;蓴鱸以季鷹爲知己;瓜以邵平爲知己;雞以宋宗爲知己;鵝以右軍爲知己;鼓以禰衡爲知己;琵琶以明妃爲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鶴之于衛懿;正所謂不可與作緣者也。

爲月憂雲;為書憂蠹;爲花憂風雨;爲才子佳人憂命薄;真是菩薩心腸。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
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內乃聲;方不虛生此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若耳聾也。

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
鱗蟲中金魚;羽蟲中紫燕;可云物類神仙,正如東方曼倩避世金馬門,人不得而害之。

入世須學東方曼倩;出世須學佛印了元。
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 ,如讀聖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楷書須如文人;草書須如名將。行書介乎二者之間,如羊叔子緩帶輕裘,正是佳處。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

春者天之本懷,秋者天之別調。
昔人云:若無花、月、美人,不願生此世界。予益一語云:若無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
願作木而爲樗;願在草而爲蓍;願在鳥而爲鷗;願在獸而爲鹿;願在蟲而爲蝶;願在魚而爲鯤。
古人以冬爲三餘。予謂當以夏爲三餘——晨起者,夜之餘;夜坐者,晝之餘;午睡者,應酬人事之餘。古人詩云"我愛夏日長。"洵不誣也。

莊周夢爲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爲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藝花可以邀蝶;壘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台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

景有言之極幽,而實蕭索者,煙雨也;境有言之極雅,而實難堪者,貧病也;聲有言之極韻,而實粗鄙者,賣花聲也。
才子而富貴,定從福慧雙修得來。

新月恨其易沈,缺月恨其遲上。
躬耕吾所不能,學灌園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學草而已矣。
一恨書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臺易漏;四恨菊葉多焦;五恨松多大蟻;六恨竹多落葉;七恨桂荷易謝;八恨薜蘿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有毒。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執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

假使夢能自主,雖千里無難命駕,可不羨長房之縮地;死者可以晤對,可不需少君之招魂;五嶽可以臥遊,可不俟婚嫁之盡畢。

以愛花之心愛美人,則領略自饒別趣;以愛美人之心愛花,則護惜倍有深情。
美人之勝於花者,解語也;花之勝於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取解語者也。

窗內人于紙窗上作字,吾於窗外觀之,極佳。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曆之淺深,爲所得之淺深耳。
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於上元節後,至清明十日前之內,及穀雨節中;夏雨,宜於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後;秋雨,宜於孟秋之上下二旬;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爲濁富不若爲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天下唯鬼最富,生前囊無一文,死後每饒楮鏹;天下唯鬼最尊,生前或受欺淩,死後必多跪拜。

蝶爲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別號。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長安道上。

雨之爲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
詩僧時複有之,若道士之能詩者,不啻空穀足音,何也?

當爲花中之萱草;毋爲鳥中之杜鵑。
女子自十四五歲至二十四五歲,此十年中,無論燕、秦、吳、越,其音大都嬌媚動人,一睹其貌,則美惡判然矣。耳聞不如目見,於此益信。

尋樂境乃學仙,避苦趣乃學佛。佛家所謂極樂世界者,蓋謂衆苦之所不到也。
富貴而勞悴,不若安閒之貧賤;貧賤而驕傲,不若謙恭之富貴。

目不能自見;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聞其聲。
目不能識字,其悶尤過於盲;手不能執管,其苦更甚於啞。
並頭聯句,頸論文,宮中應制,曆使屬國,皆極人間樂事。
《水滸傳》武松詰蔣門神云:"爲何不姓李。"此語殊妙。蓋姓實有佳有劣—如華、如柳、如雲、如蘇、如喬,皆極風韻;若夫毛也、賴也、焦也、牛也,則皆塵于目而棘於耳也。

花之宜於目而複宜於鼻香,梅也、菊也、蘭也、水仙也、珠蘭也、蓮也;止宜於鼻者,櫞也、桂也、瑞香也、茉莉也、木香也、玫瑰也、臘梅也。餘則皆宜於目者也。花與葉俱可觀者,秋海棠爲最,荷次之。海棠、酴箝、虞美人、水仙,又次之。葉勝於花者,止雁來紅、美人蕉而已。花與葉俱不足觀者紫薇也、辛夷也。

高語山林者,輒不喜談市朝事。審若此,則當並廢史漢諸書而不讀矣。蓋諸書所載者,皆古之市朝也。
雲之爲物,或崔巍如山;或瀲灩如水;或如人;或如獸;或如鳥毳;或如魚鱗;故天下萬物皆可畫,惟雲不能畫,世所畫雲亦強名耳。

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官長廉靜,家道優裕,娶婦賢淑,生子聰慧。人生如此,可云全福。膽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須與花相稱。而色之淺深濃淡,又須與花相反。

春雨如恩詔;夏雨如赦書;秋雨如挽歌。
十歲爲神童;二十三十爲才子;四十五十爲名臣;六十爲神仙,可謂全人矣。

武人不苟戰,是爲武中之文;文人不迂腐,是爲文中之武。
文人講武事,大都紙上談兵;武將論文章,半屬道聽途說。
斗方止三種可存,佳詩文一也;新題目二也;精款式三也。

情必近於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凡花色之嬌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層者,多不結實。甚矣全才之難也。兼之者,其惟蓮乎。

著得一部新書,便是千秋大業;注得一部古書,允爲萬世弘功。
延名師,訓子弟;入名山,習舉業;丐名士,代捉刀,三者都無是處。
積畫以成字,積字以成句,積句以成篇,謂之文。文體日增,至八股而遂止。如古文、如詩、如賦、如詞、如曲、如說部、如傳奇小說,皆自無而有。方其未有之時,固不料後來之有此一體也。逮既有此一體之後,又若天造地設,爲世所應有之物。然自明以來,未見有創一體裁新人耳目者。遙計百年之後,必有其人,惜乎不及見耳。

雲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所托者異,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貴也。
大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願學之;名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不敢學之。學大家而不得,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也;學名家而不得,則是畫虎不成。反類狗矣。

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勉強漸近自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清虛有何渣滓。
雖不善書,而筆硯不可不精;雖不業醫,而驗方不可不存;雖不工弈,而楸枰不可不備。

方外不必戒酒,但須戒俗; 紅裙不必通文,但須得趣。
梅邊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 竹傍之石宜瘦; 盆內之石宜巧。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
厭催租之敗意,亟宜早早完糧;喜老衲之談禪,難免常常佈施。
松下聽琴;月下聽簫;澗邊聽瀑布;山中聽梵唄,覺耳中別有不同。
月下談禪,旨趣益遠;月下說劍,肝膽益真;月下論詩,風致益幽;月下對美人,情意益篤。
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畫上者妙在筆墨淋漓;夢中者妙在景象變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一日之計種蕉;一歲之計種竹;十年之計種柳;百年之計種松。
春雨宜讀書;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檢藏;冬雨宜飲酒。

詩文之體,得秋氣爲佳;詞曲之體,得春氣爲佳。
鈔寫之筆墨,不必過求其佳,若施之縑素,則不可不求其佳;誦讀之書籍,不必過求其備,若以供稽考,則不可不求其備;遊歷之山水,不必過求其妙,若因之卜居,則不可不求其妙。

人非聖賢,安能無所不知。只知其一,惟恐不止其一,複求知其二者,上也;止知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者,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其次也;止知其一,惡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

藏書不難,能看爲難;看書不難,能讀爲難;讀書不難,能用爲難;能用不難,能記爲難。
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
人莫樂於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遊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水滸傳》是一部怒書;《西遊記》是一部悟書;《金瓶梅》是一部哀書。
讀書最樂,若讀史書,則喜少怒多,究之怒處亦樂處也。
發前人未發之論,方是奇書;言妻子難言之情,乃爲密友。
 
 

台長: 讀.冊.人
人氣(8,625) | 回應(20)| 推薦 (12)|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人間書房 |
此分類下一篇:春分閱讀:一年又過一年春,百歲曾無百歲人
此分類上一篇:閱讀映像: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讀.冊.人
陶淵明〈詠貧士〉
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
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遲遲出林翮,未夕復來歸。
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飢?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2009-03-02 14:06:56
讀.冊.人
《張學良口述歷史》,
本書以張學良先生 一九九○年自述為主體,以史學名家唐德剛論張學良的數萬文字為輔。回首近代中國,少帥張學良是現代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歷史,也改變了少帥的一生。

少帥的口述,隨興而談,隨意而至,卻趣味盎然,更往往於不經意間,透露出遍尋史書也不能得的真實;更兼唐氏的論說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邊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邊是研究者的「審視」,兩相對映,使歷史變得更為真切而生動。
2009-03-02 14:19:03
讀.冊.人
關於張潮:
字山來,號心齋,別署心齋居士。安徽歙縣人。生於清順治八年(1650年)。是文學家、小說家、刻書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張潮著作等身,著名的作品包括《幽夢影》、《虞初新志》、《花影詞》、《心齋聊復集》、《奚囊寸錦》、《心齋詩集》、《飲中八仙令》、《鹿蔥花館詩鈔》等。

張潮也是清代刻書家,曾刻印《檀幾從書》、《昭代從書》(山帙、水帙、花帙、鳥帙、魚帙、酒帙、書帙、御帙、數帙)等。

《虞初新志‧北墅奇書》張潮評語說「先君視學山左」,據此可以知道他的父親曾經做過山東學道,當在清初任監察御史,或為進士出身的侍郎、翰林官。
2009-03-02 15:03:54
楊風
值得一看的好書
2009-03-03 09:25:16
殷墟劍客
本來基於禮貌性,回訪一下,結果讀了兩本書〈另一本還沒讀〉重新認識兩個人。更佩服你花了如此多的時間介紹給沒有時間讀全文的人,謝謝。
2009-03-03 15:34:04
小洋子
哈囉~晚安:)
2009-03-03 22:45:48
看大哥介紹張學良,我不禁又是一陣氣悶
歷史本來就是”是非”論斷,所謂真實卻又隱藏著弔軌的時代價值.
不再那個時間下,聽當事人的論述,我常想不如就當是小說吧!
貼標籤的事和行銷或媒體炒作,這幾年我真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2009-03-04 20:32:49
小颱風
風華是非多
歷史成敗論英雄
其實轉頭空

讀冊人大師,早安~
2009-03-05 08:26:47
讀.冊.人
《自我遺憾作》張學良
萬里碧空孤影遠,故人行程路漫漫。
少年漸漸鬢髮老,唯有春風今又還。
這是張學良在抗日戰爭時期被囚禁在湘西沅陵鳳凰山時,題寫在鳳凰古寺墻壁上的一首詩。

犯上已是禍當頭,作亂原非願所求。
心存廣宇壯山河,意挽中流助君舟。
春秋褒貶份內事,明史鞭策固所由,
龍場願學王陽明,權把貴州當荊州。
少帥在貴州花溪所作的七律詩,據說是寫於一九四一年五至六月間。
2009-03-05 10:40:26
讀.冊.人
二十四節氣:驚蟄

每年農曆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爲“驚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衆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驚蟄聞雷米似泥:
驚蟄日打雷,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穀豐收,米價便宜。

中醫學以四季配五臟,春季屬於肝臟,要養肝,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說,最簡單的養肝方法就是早睡早起,出太陽的日子要多動,有助身體健康,不過,到野外時要提防蚊蟲叮咬,還要留意溫度變化。

雖然天氣逐漸轉暖,有些人卻會感到睏倦,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無精打采,工作、學習時無法集中,這就是所謂「春困」。

建議適當運動、曬太陽有助消除春困外,還要注意飲食調養,米飯、麵等澱粉類食物少吃,以免脾臟為消化這些食物變得更虛,影響肝臟血流、營養供應,精神更差。把脾胃調養好,肝也會跟著好。

春季調養,可多吃菠菜、韭菜、胡蘿蔔等當令蔬菜,可以健脾養胃,兼具保肝之效,韭菜還有助殺菌、活血,吃適度吃一些豬肝、雞肝,則能以肝養肝。

春天天氣變化大,稍有不慎,感冒就上身,楊素卿說,可以10公克菊花、3公克茉莉花及15公克金銀花,以熱開水泡10分鐘後飲用,可以預防咽喉腫痛,感冒初期的喉嚨不適也可以喝;以10公克西洋參、6公克薄荷跟5公克甘草泡茶,有助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

天氣轉暖,皮疹也易跟著來報到。若疹子出現水樣分泌物,可以吃大薏仁去除體內濕氣,換作紅腫型的皮疹,綠豆、綠豆水有助消腫、去熱。
2009-03-05 13:02:32
9999號
春雨宜讀書;夏雨宜弈棋;
秋雨宜檢藏;冬雨宜飲酒。
---------------------------------------
春雨宜勤耕;
夏雨宜散步;
秋雨宜沉思;
冬雨宜補眠。

讀策大人午安好~
2009-03-05 14:33:45
9999號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
讀史宜夏,其時久也;
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
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
賞雪宜冬,其景幻也;
賞鳥宜夏,其天晴也;
賞楓紅宜秋,其詩湧也;
賞落櫻宜春,其瓣飛也。

不知為何地...手就是有點癢...
腦也有點癢...
所以腦也動一下了
手也動一下了
引用大人詞句
自己也有模學樣的改句玩抏...
還請讀策大人見諒喔~^ 0 ^
2009-03-05 16:25:35
讀.冊.人
兩口寄安樂之窩,妻太聰明夫太怪;
四鄰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
原文是出自於明清朝文人歸莊之手,也是少帥張學良生前最愛的對聯,因為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中囚禁蔣介石而遭到軟禁,他因而感慨晚年落寞寂廖和身邊小人眾多的處境。

十年無多病,故人亦未疏。
餘生烽火後,惟一願讀書。
這是張學良將軍幽禁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時寫給故友莫德惠的一首詩 。
2009-03-05 16:46:07
莎賓娜
晚安~
2009-03-05 22:36:42
昨晚驚蟄雷聲不斷
臨睡前窗外月朦朧 路燈閃爍份外明
雨水洗淨大地塵埃 心情也清爽起來

早安 ~ ~ 願身體健康 心情好 !!

^__^
2009-03-06 07:12:46
荷塘詩韻 二
個人 喜歡 張潮 幽夢影 ...^-^

格主 閱讀範圍 真的相當廣泛 相較之下 我是偏食多了 ...書摘 之不易 在 必須熟讀而能擇精敘述 讓
讀者 快速獲得梗概印象 ...

我常說 讀書 也好 寫詩 也罷 都像坐擁孤島 ...
能沉浸其中 樂此不疲者 都是 堅持到底的雅好者...

午安
2009-03-06 15:54:03
楊風
再來探望張學良
2009-03-06 17:35:54
小洋子
哇啊,怎麼這麼多憂啊
其實全打開來不就好了
午安:)
2009-03-08 14:46:35
艾姆
書真的多到讀不完
發現自己蠻少看這樣類似歷史的書籍

(謝謝你的鼓勵哦)
2009-03-08 22:59:06
Cookie
有一次我要小朋友背這首詩
結果背成這樣:
“舊時王謝從前面
飛入尋常變親家”
2009-03-10 10:53:43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