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2-04 13:21:20| 人氣1,2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專家:至2025年美國或開發出2-3種高超音速武器】+【中美俄三國-高超音速武器】

推薦 1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家:至2025年美國或開發出2-3種高超音速武器】

                       軍事-2020年02月04日 10:55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2月4日電

俄羅斯《祖國武庫》雜誌主編維克托∙穆拉霍夫斯基對衛星通訊社表示,至2025年美國可能開發出2-3種準備量產的高超音速武器。2020年2月1日美國代理海軍部長托馬斯∙莫德利(Thomas Modly)稱,美國海軍將於2020年開始測試自己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成果。 

穆拉霍夫斯基表示:“總的來說可以預期,至2025年年底,美國將有2種(可能是3種)準備批量生產的戰役戰術和中程高超聲速產品。與此同時,美國目前並未開髮帶有核彈頭的高超音速武器。”  該專家稱,目前美國正開展為陸海空軍的高超音速武器工作,美國國防部2020年預算規定為4個研製高超音速武器計劃撥款。

他表示:“在全球快速打擊構想框架內,美國海軍正研製潛艇用攜帶滑翔高超音速戰鬥部的中程常規打擊武器(IRCPS)。該計劃為期5年,開支總額52億美元。關鍵部件測試計劃於2020年和2022年進行,至2024年1月計劃提交全系統測試。” 

穆拉霍夫斯基表示,正為美國陸軍研製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HRW),這是一種攜帶滑翔高超音速戰鬥部的兩級導彈,最大射程2600公里。計劃於2023年進行首次試射,開支總額12億美元。 

他表示:“正為空軍開發'高超聲速常規打擊武器'(HCSW),這是一種中程製導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初步設計方案,可能將於今年推出。其載機將是B-52戰略轟炸機,經批准後,研製計劃將持續4-5年。還正在研發'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這是一種滑翔高超音速彈頭,速度為20馬赫,射程約1000公里。首次測試發射於2019年6月成功進行。計劃於2022年完成飛行測試。” 

據穆拉霍夫斯基稱,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也在按照4個計劃開展高超音速武器組成部分的研究,它們是:戰術助推滑翔(Tactical Boost Glide);先進全速域發動機(Advanced Full-Range Engine);作戰火力(Operational Fires);高超音速吸氣武器概念(Hypersonic Air-breathing Weapon Concept)。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約翰•海滕表示,美國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曾居世界領先地位,但研發沒有成功,現在需要數年時間來恢復地位。 

海滕在華盛頓智庫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發表講話時指出:“在高超音速領域,我們正與全球多個對手進行激烈競爭。十年前我們曾經領先。我們曾有兩項計劃,兩個原型機……它們表現不是很好。在它們失敗後我們做了什麼?我們開始了對失敗原因多年的研究,之後又取消了這些計劃。”

海滕承認,停止研發後,如今“需要數年才能恢復”。他呼籲加快這一進程,同時表示,現在還沒有這麼做。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週表示,該國有“又大又強”的導彈,並證實,正在研發高超音速導彈。

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表示,該國必須在研製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趕上俄羅斯,“每一美元”都被用在該任務上。 

埃斯珀在加利福尼亞州安全論壇上被問及關於俄羅斯研製高超音速武器的問題。他表示: “幾年前,當我們明顯處於領先地位時,我們暫停了這項技術,現在我們正在追趕。國防部可以投入的每一美元,我們實際可以使用的每一美元,都用於實現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競爭優勢。”

他表示:“俄羅斯正在研製各種武器,處於《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範圍以外的戰略武器,我對此表示擔憂,但沒有關於這些事情的報告與核查。多年來,(美國)上屆政府和現任政府都已經看到,他們(俄羅斯)在《中導條約》問題上弄虛作假。而現在俄方擁有美方沒有的軍事實力,有關中程和中短程導彈的。因此,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俄方的行動。”  美國退出了《中導條約》,俄方否認美方的指責。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於2021年初到期,美國尚未決定是否延期。 此前美國表示,與俄方的協議不僅應該包括那些《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範圍內的武器,還應該包括俄羅斯正在研發的其他武器和運載工具,包括新運載工具上的低功率核裝置。美國防部認為,俄羅斯擁有多達2000枚非戰略核武器。

美國空軍航空武器專家正在要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繼續開發一種空中發射的高超音速武器原型,以對付敵方軍事基地的地面目標、水上艦艇和可快速部署的武器系統。

位於埃格林空軍基地的空軍生命週期管理中心的官員在周一宣布,與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洛克希德·馬丁導彈和火控部門簽訂了價值近10億美元的空射快速反應武器( ARRW)訂單。

這份價值9.888億美元的修改合同要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空射快速反應武器的關鍵設計審查、測試和生產準備提供支持。空射快速反應武器( ARRW)是一項技術開發項目,旨在生產能夠以五倍的音速飛行的導彈。

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計劃尋求成熟的關鍵技術以實現高速飛行,並加速高超音速打擊能力的武器化。高超音速武器被設計為以每小時3800英里的速度飛行。

美國空軍於去年6月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對B-52戰略轟炸機進行了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的首次目標捕捉飛行試驗。飛機攜帶了僅裝置了傳感器的空射快速反應武器,以收集環境和飛機處理數據,沒有發射導彈。

美國空軍在新型高超音速導彈上斥資10億美元 

高超音速武器被認為是改變戰爭勢態的超級武器,同時高超音速武器也被防禦方視為夢魘

                                【中美俄三國-高超音速武器】

高超音速武器是利用高超音速飛行原理加以武器化的飛彈,可以在較低預算中達到天基動能武器的類似效果,這種武器早在二戰德國科學家桑格爾就提出構想,不過當時的目標是在高層大氣中滑行,這一種「銀鳥」空天轟炸機航程很長,可用於跨大西洋轟炸美國,之後錢學森也在他的研究之上又提出新理論,稱為「錢學森彈道」,認為有可能有一種物體能在極音速持續滑翔飛行。然而當時的科技無法達成這些構想所以長時間都是紙上理論。 

冷戰後彈道飛彈成為主流,這種超高速滑翔武器於是較少被提及。可是反導技術在80年代開始被發展,於是高速機動飛行的特性使得高超音速再次被注意,在2010年後由於技術逐漸成熟成為國際軍事界熱點議題,其巨大優勢是飛行速度極快導致目前的任何型態反導彈攔截系統都無效,雖然有理論認為光速的雷射武器有可能攔截,但目前雷射武器在大氣層中威力弱小射程短,純粹在理論階段。另一優勢在於超高速度的動能物體自身打中目標時就能引發巨大毀滅性,甚至不需搭載火藥彈頭。 

武器分為兩類: 

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 速度極快由載具射到大氣層外或邊緣施放,利用地心引力和自身發動機加速衝向地表,同時做出滑翔機動對準目標,理論能突破10馬赫速度。

高超音速巡弋飛彈(HCM)大氣層內發射的較廉價飛彈,類似傳統巡弋飛彈的運作方式,但利用高超音速飛行設計也能達到6點多馬赫。

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國有計畫在研製,而俄羅斯更是宣稱自己是世界上唯一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武器類型方面,印度採用與俄國合作分擔經費的共享方式研製HCM型。因此HGV型只有中美在研發,中國至2017年為止已經七次試射成功,且國際戰略界相信曝光於閱兵中的東風-ZF (DF-ZF)型飛彈就是實戰化的HGV武器,已經居於服役階段。

中國央視公布的國產超高音速HGV武器圖像,美方取名為WU-14

中國火箭軍對於超高音速武器研製多少年外界不得而知,然而2014年美國探測到一枚彈道飛彈運載的HGV武器試射訊號,將其取名為WU-14高超音速飛行器(約10倍音速)。2014年1月15日,中國國防部證實了這一消息。目前戰略界認知該武器已經實戰化,中國至2017年為止已經七次試射成功,懷疑曝光的DF-ZF型東風飛彈就是裝備高超音速彈頭的型號。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也可能先將WU-14高超音速飛行器用於戰術目的,比如配置在東風-21D反艦飛彈上面作為彈頭,對付可移動的航空母艦,遠期目標是對付美國的飛彈防禦網,美國的標準-3反彈道飛彈(RIM-161飛彈)很可能根本無法攔截這一武器。 

2017年10月份的央視特別節目《還看今朝─喜迎十九大》中介紹了一款JF12激波風洞測試裝置,其內文說明表示該風洞2008年就已經建造,可以吹出9馬赫模擬風,溫度可達攝氏3000度左右,完全模擬高超音速狀態超過美國的7馬赫風洞位居世界第一,同時畫面中出現一款非常類似坊間流傳WU-14外型的模型正在洞中測試,按照以往慣例已經非機密階段的東西才會對大眾公布,所以強化了外界判斷中國可能已經將高超音速武器量產並實戰化。2017年底美國國家利益月刊發布消息,11月份偵測到多次中國試射高超音速武器,美方判斷名為「東風-17」中程彈道飛彈,射程約2千公里,末段彈頭為高超音速滑翔體,無法被任何現有攔截科技攔下,可能為軍事史上第一款實戰化的高超音速武器。 

2018年四月一次公開的夜間試射又一種不明型號高超音速武器,北京周邊等十多省份皆可目視看到一枚俯衝彈道。八月份再次試射後官方報導公布武器名為「星空-2」,此高超音速武器為「乘波體」型已經處於量產前的工程樣機,升空方式為火箭發射。 

201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式上,東風-17彈道飛彈公開亮相,其高超音速彈頭令人驚嘆。東風-17射程介於1,800至2,500公里,是專門用於攻擊先進飛彈防禦系統的飛彈,也是全球首款搭載高超音速彈頭的彈道飛彈。另外,在飛彈方隊中,東風-100巡弋飛彈也是首次公開。該飛彈性能較東風-10A更強,被指亦使用高超音速技術。

美國波音飛行器X-51乘波者

美國NASA的「Hyper-X」極超音速飛行計畫從1990年代開始,首先波音製造了X-43試驗機,使用獨特的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Scramjet)作為動力,這種動力系統屬於內燃機的一種,與傳統高速飛行時所使用的火箭引擎不同,是從大氣中吸入空氣燃燒。必須由飛機攜帶先達到超音速狀態才能引擎點火發射,以B-52同溫層堡壘式轟炸機改裝機攜帶飛至高空後,點燃連結在X-43A上的飛馬座火箭(Pegasus Booster,原本是作為反低軌道人造衛星飛彈用的推進系統)將X-43A推進到超音速的狀態後,再點燃自身的超音速衝壓發動機進行極音速飛行。

之後美國波音建立了第二種飛行器X-51乘波者,壓縮升力外型設計,從2010-2013年試射,但兩次成功、兩次失敗墜毀,成功的兩次有點火飛行達到5.1馬赫可以算是跨入超高音速門檻。

印俄合作-布拉莫斯2型巡弋飛彈2013年展出的模型

印度與俄國合作分擔經費的共享方式研製HCM型,成果就是布拉莫斯2型巡弋飛彈,2010年有消息指出原型試射了一次成功,射程290公里。但中國二炮指揮學院教授邵永靈大校認為,布拉莫斯-2僅能說是研發階段,但是沒有研發成功所以遲遲未有量產消息,俄國自身也沒有意圖裝備的消息,其實布拉莫斯1型的傳統反艦飛彈當初研發成功後俄國自身也沒有列裝,可能有未知的問題存在。

2019年1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稱,該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

俄國由米格-31戰鬥機攜帶的「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導彈已經於2018年服役。普京說這種導彈能夠以10倍音速飛行,射程達2000公里,具有攜帶核彈頭的能力。

普京說,俄羅斯第一批高超音速導彈的地面移動發射裝備即將正式服役。他說,第一台裝備新型高超音速導彈「前衛」(Avangard)的發射車輛將在本月服役,而空中發射的「匕首」(Kinzhal)型高超音速導彈已經裝備部隊。 

這兩款先進武器首次被普京在2018年的國情咨文講話中提到。當時普京說「前衛」高超音速導彈能在大氣中以20倍音速的高速飛行。他還說這種導彈能夠轉變軌跡和高度,突破任何已有的導彈防禦系統擊中目標。

近年10月北京閲兵中展示的東風-17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另外2018年中國還測試了代號為「星空-2」的高超音速武器

據中國國家媒體報道,中國正在研發兩種高超音速地對地導彈,其中一種能夠以超過5倍音速的速度飛行。中國在2019年10月1日國慶閲兵中已經展示了「東風-17」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另外中國在2018年測試了另外一種高超音速武器「星空-2」。中國媒體報道說,「星空-2」同「東風-17」飛行方式不同,它採取了類似於美國波音公司和普惠公司研發的X-51A那種自帶動力巡航導彈式設計。

中國首款高超音速彈道導彈東風-17,首次在建政2019年10月1日70周年大閱兵中公開亮相。(圖/環球網)

中國展出的隱身無人戰機。美國軍事專家擔心中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軍事有出人意料的進展

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在2019年8月表示,美國需要幾年就可能部署這種武器。他說發展新型的遠程火力是軍方工作的當務之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報道,雖然國防官員表示擔心美國會在高超音速武器發展方面落後於俄羅斯和中國,但是美國專家說僅憑俄羅斯和中國高超音速武器試驗更頻繁就說美國落後,那是一種誤解。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核政策專家詹姆斯∙阿克頓(James Acton)說,美國在發展高超音速武器方面有自己的側重,即對用高超音速導彈攜帶常規彈頭更感興趣,而俄羅斯和中國都側重研發攜帶核彈頭的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官員提到在太空部署一層傳感器,這樣就更快地偵察到敵方發射的導彈,特別是這種新型的高超音速導彈。美國政府還計劃研究在太空部署攔截裝置的辦法,讓美國有能力在敵人導彈最初發射階段就進行攔截打擊。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已與洛歇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簽署一項金額為3190萬美元、研製OpFires高超音速打擊導彈武器的第三階段工作合約。

洛歇馬丁公司網站2020年1月15日發布的新聞稿稱, DARPA與洛歇馬丁公司已簽署了研製OpFires武器的第三階段集成計劃合約,金額為3190萬美元。研製OpFires武器需開發一種創新的陸基系統,該系統可以使高超音速加速下滑導彈系統克服敵方先進防空系統,並在極短時間內迅速擊中目標。」

美國防部承認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落後於俄羅斯

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羅伯特·卡弗空軍中校接受《新聞週刊》採訪時表示,由於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製造技術發展,華盛頓必須消除由此引發的「作戰能力不對稱」。

羅伯特·卡弗說:「儘管數十年來美國一直是超音速系統研究的領導者,但我們並未打算將超音速技術用作武器。那些想成為我們對手的人決定將這種技術變成武器,我們必須著手克服由此導致的戰鬥力不對稱。」

他還表示,部署高超音速武器成為美國最高的技術研究重點。 

五角大樓發言人說:「我們將持續開展這項工作,以使美國在未來所有戰區的戰鬥中保持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

俄羅斯是全球唯一正式宣佈擁有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宣佈配備「先鋒」高超聲速導彈的戰略導彈系統投入量產、「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成功測試。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