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20 11:44:58| 人氣1,8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請一起來正視21世紀的禪修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附錄:請一起來正視21世紀的禪修

 

禪修是將宗教智慧與日常生活哲理相結合的修行方式,所以可用禪修的方式替代吃素、出家的修行,禪修也適合所有層次與所有階級層面的人。禪修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修自己,用最自然的方式來修行,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守住道德是非、清心寡慾,就是禪修。

 

如果還要再進一步,它的更具體作法,就是靜坐。靜坐,能使 自己心平氣和,平心靜氣,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困難,也能凡事放得下,看得開,不在乎,這也就是禪修。靜坐更深一層的就是達到修心,靜坐可以提升智慧與活力,可以促進健康與免疫力。古人講禪修、習靜坐,方法簡單,而且可以達到修養身心的效果。21世紀談禪修,也不須要將它看得神秘高深,它也只是簡單的修行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過得更平靜、更靜心、更心安理得、更無奢求、更健康快樂,如此而已。

 

21世紀修行的具體內涵

二十世紀以前的所謂修行與修法,大都依附宗教或脫不開宗教的色彩。認為出家才是最高的修行,茹素吃齋才是修行的表現與方式。而不斷頌念佛號、精研佛經、佛理、教義等才是修法。但是,顯然絕大多數人並未得到滿意的結果。

 

諸如常聽言:「你要『修』啦!」、「你不修不行啦!」、「你就是沒有『修』,才會這麼不順利啦!」。受告誡或被指引的人也常說:「我有在『修』了啦!」、「我要開始『修』了啦!」。眾人都以二十世紀的認知與理所當然的想法,去進行所謂的「修」與「修行」,於是許多人覺得「修得好辛苦」,覺得未達預期的結果。於是,許多人灰心、懷疑、喪志,最後選擇放棄。

 

其實二十一世紀的修行非常簡單,就是修自己,從自己做起,把自己做好。修自己的內容又是什麼?其精義在:『重道德、修清靜、法自然』。其方法亦很簡單,即「自然修法」。

 

重道德:就是正心。人心不正,則道德敗壞,道德敗壞,則無是非、無廉恥、無善惡,而萬亂之淵源亦起於此。此為戒行之修!

 

修清靜:清靜則寡欲、去繁華,所以可以去除煩惱、痛苦、雜念、妄念等。清靜不是要人捨棄七情六慾,而是不恣縱情慾,以清心、恬淡適度表現合禮合宜的情慾。所以,清靜是一種內心的安靜、安逸,也是心靈淨化後,表現於身體外在的行為。此為禪定之修!

 

法自然:即是說明修法的方法是依循自然的法則。亦即是「自然修法」。修法不須假藉外力,無須他人灌頂,開光;無須辛苦跋涉,求法求道。自然即是「本性」;自然修法也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去修法。此為慧力之修!

 

由此可知『重道德、修清靜、法自然』,也就是以自然修法的方式,修自己的『戒、定、慧』三學。並在日常生活中,尋求自我的覺悟和修持,而修行的最終目的,則是在達到悟道而解脫的果。

 

二十一世紀的修行不同於二十世紀前,那種宗教各立門戶,互不相屬溝通,是截然不同的。二十世紀前,佛教被認為固可淨化人心,但經典艱深;道教雖入世濟人,但亦詐騙層出,正邪難分。於是佛道各行其道,互不往來。但二十一世紀的因果亂世,則必須各取佛、道之優點,相輔以達相成,才能真正修得正果。

 

二十一世紀的修行完全是「修自己」的自我實踐。可以廣泛利用網路上精奧的佛學教義、宗教經典或哲理等,也無須花太多錢、捐廟或供養,更是不可能以外力加持的方式來提高靈格或使人瞬間頓悟的,這也是「自然修法」的道理。

 


 

二十一世紀的修行新觀念
人類的演進與發展,從十七、十八世紀的農業社會,走入十九、二十世紀的工業社會,再進入現在的二十一世紀資訊社會。在不同的世紀,人類外在大環境的背景不同,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維,因此在不同的世紀,當然也有不同於前的修行法則和主題。


1.  
修行的場所:過去修行都是團體聚集,所以需跑道場,強調共修,但是團體與道場,均是眾人聚集之處,人多難免引出是非、口舌,反而容易增添共業,因此,二十一世紀的所謂「共修」,並非大家共聚一堂的修行,而是抱持「共同理念的修行」。可以在網路上一起禪修一起悟道,沒有時空地域的約束!


2.  
新世紀的修行場所:是家庭與工作場所,家庭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單元,工作場所是經濟穩定的基礎來源。二十一世紀的人要生活、要賺錢,要社會關係,家庭與工作安穩了,個人才能心無旁騖追求自我精神的提升。因此家庭與工作場所是修行的最好「道場」。二十一世紀的修行強調的是「紅塵中修行」與「入世修行」。


3.  
修行方式:過去的修行,需靠別人的協助與加持,所以信眾要追隨師父,一有迷惑,便要求師父開示與引導,這種方式造成最大的後遺症有二:


A. 
信眾習慣依賴師父,便極易形成對師父的崇拜。這種個人崇拜的結果,也就是個人被神格化的開始。一旦師父走偏了,所有的信眾與追隨者便都跟著偏了。


B.  
信眾越多,越能凸顯師父的法號明亮,佛法程度的精深,於是師父為了爭名,也都想盡辦法,另生巧門,另釋佛裡,結果門派越來越多,也偏離了正法的傳承,偏離了正法的原味。

 

因此,新世紀的修行強調靠自己,修自己。靠自己,指的是秉持虔誠心,修自己的靈,以靜坐的方法。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與新亂象,應有如何的人生態度?修道人,要學會放下與歸零:時時從零開始,是種再生、重生、與新生的新認知。也就是「回歸自然」這四字。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實生活中,又應如何回歸自然呢?


回歸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家庭和諧圓滿,社會即能祥和,國家才能安定繁榮,進而世界才能太平。而家庭的和諧圓滿,也來自陰陽的協調與調和。目前社會男女關係錯綜複雜,情慾橫流,家庭制度受到嚴重衝擊而極易崩析解體,社會當然紊亂。所以大家應回到家庭,重整家庭關係,建立家庭倫理。而家庭的陰陽和諧,也是力量的源生處。回歸家庭、夫妻關係圓融、陰陽調和,也就是回歸自然。


從零開始:

在因果亂世裡,眾生身處大環境的亂象中,一生中必然困境重重,面對困境挫折,最好的方法就是回歸自然─將過去劃下句點,從零開始。從零開始,便是重生,如同宇宙初始,是從無到有一般。(例如:事業:有人債務纏身,職場生涯:有人不滿現狀,婚姻:有人夫妻不和等等),若能一切毅然歸零,堅持理想信念,從頭再起,就是回歸自然。


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的精義在於徹底的決心與覺悟。放下屠刀不難,但是放下屠刀後,面對過去手持屠刀時所犯下的所有惡行,他是否能抗拒周遭的批評指責?是否能跨越自己良心的譴責?是否能斷絕外界的幹擾?若無徹底的決心、勇氣、大徹大悟的覺醒,放下屠刀後,面對千夫所指及悔悟的自責,又要如何能夠立地成佛?因此放下屠刀,是一個非常人的覺悟,而立地成佛又是更高一層的境界了。

由於前幾個世紀的混亂,修行的偏門也太多,神魔界便趁勢興起,使得修行人,分不清是非道德與善惡,也失去正確的宗教判斷,凡事常受神魔左右控制,所以盲目的崇拜神魔,不斷的捐獻和獻身,也莫名其妙的被騙。我們常在媒體上看到一些類似的新聞:某神壇主持要求女信眾與他陰陽交合,發生關係,以治病或消災。某人為了消災被騙,供養師父數百、數千萬元......,被騙的不乏許多知識份子。旁觀的人常常不解,這些人為什麼這麼容易被騙?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因為他們遇到了神魔,所以他們只知附從。他們的行為舉止怪異,自己卻一無感覺。這樣子的情況越來越多,使得凡間受到極大困擾傷害,修道也受到極大的干擾。

 

過去的人都把修行當作是一件辛苦、磨鍊的事情。修行必須吃素、出家、念經,這是過去農業社會的修行方式。到了現在工業資訊社會,人們為了謀生,成日忙碌競爭。吃素、出家、念經的修行方式已經不符合環境的需要,若是執著於過去舊時代的方式,反而會使有意修行的人怯步,或掉入宗教文字的框限牢籠裡,走不出來。在現在因果亂世裡,正確的修行是件簡單輕鬆的事,但有太多有心修行的人卻找不到方向,因此對21世紀修行應有的新觀念新作法。

 

禪修本是一千餘年前便有的,是宗教信仰與人類智慧的結晶。但演變到今天,禪修被人認為只是「靜坐修禪」,更被人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其實禪修的內容很簡單,除了靜坐以外,它更大的重點便是強調在「日常生活的修行」。換句話說,禪修並不是要人跑道場、走靈山、四處求佛問仙。

 

21世紀的混亂,使許多想要修行的人找不到方向,結果誤入歧途,面對五花八門的修行宣傳與方法,常令人無所適從。許多人依然四處去求佛法、聽經講道、定期聚集頌念佛經,但卻忽略了家庭,令家人三餐不繼或長者幼小無人照護照應。回到家中又常與家人爭吵,這樣子的修行毫無意義,也是神尊所不能認同的。所以日常生活的修行不需向外求佛求法,家庭與工作場所就是自己的道場。只要把家庭照顧得美滿、工作順利與週遭朋友相處圓融,就是日常生活最好的修行,也才是禪修的主旨。

 


 

(圖為年輕時的賈伯斯在他的居住室禪修)賈伯斯steve jobs (1955-2011)是一位虔誠佛教徒,參禪打坐是他一生的精神追求,並引導了他事業成功。

 

蘋果教父賈伯斯成了各大媒體以及成千上萬人微博的主角,他的離世,掀起了世界範圍的悼念潮,人們贊嘆這位狂偉人IT和多媒體等領域的創意,贊美他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的王者之氣。但除了他給世界留下了那個被咬過一口的蘋果,我們還應當注意─賈伯斯是一位禪者

台長: 幻羽
人氣(1,839)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七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夏風禪音─慈悲滴落了無言相....
此分類上一篇:附錄:【禪門機鋒】四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