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阿富汗Afğānistān,افغانستان)是一個位於亞洲中南部的內陸國家,坐落在亞洲的心臟地區。阿富汗的位置有著不同的定義,有時候會被認為處在中亞或者南亞,甚至被歸類於中東地區(西亞)。阿富汗與大部分比鄰的國家有著宗教上、語言上、地理上相當程度的關聯。
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庫曼、烏茲別克以及塔吉克接壤,東部與中國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區(有爭議)接壤,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西部與伊朗接壤。其中領土的五分之三交通不便。農業是主要的經濟支柱,但可耕地還不足農用地的三分之二。人口2900萬,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其國際代碼為AF。
阿富汗地理位置位於中亞,北方各與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三國交接,東方和中國接壤,東南方與巴基斯坦交界,西方和伊朗交界。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家,從東北部到西南部橫貫的興都庫什山脈將國家分開,形成一個瓦罕走廊。
阿富汗是中亞的一個被鎖在陸地之內和多山的國家,而平原分布在國家的北部與西南部地區。國境內最高點為挪沙克山,距水平面7,485公尺(米)(24,557英尺)高。這個國家的大部份都是乾燥的地區,乾淨的淡水供應很有限。西斯坦 巴新內流盆地是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為大陸性氣候,有著很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此國常有小規模的地震,主要發生在興都庫什山的東北部山脈地區。阿富汗有著647,500平方公里(249,984平方英里)大的面積,阿富汗是世界排名第41大的國家(排名在緬甸之後)。(相較之下,阿富汗面積略小於美國德州)。
在阿富汗的東南方擁有金礦、銀礦、銅礦、鋅礦以及鐵礦等的自然資源,亦擁有珍貴的寶石礦脈,諸如東北部的青金石、祖母綠和青藍礦。在北部還可能蘊含重要的石油與天然氣。另外也擁有煤炭、鉻鐵礦、滑石、重晶石、硫、鉛和食鹽等自然資源。然而,由於國家受到蘇聯入侵和隨後爆發的內戰(阿富汗內戰)影響,這些重要的礦產和能源資產多數保留原狀而未加利用。至今很多的計劃正在進行,在不久的未來,將開始去開採這些能源與礦產。
阿富汗是一個多種族的社會。該國的人口分成多個少數民族群體。由於幾十年都未有系統的普查,有關各族裔群體的規模和組成的準確數字是不可獲知的。阿富汗是擁有各樣文化的國家,因地理上位於東方與西方的交界點,在古時候,這裡曾是很重要的貿易點和游牧民族的遷居點。其擁有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連接著南亞、中亞以及西亞。
在漫長歷史裡,阿富汗經歷了無數的侵略和征服,或由當地豪強編組大軍,入侵週邊鄰邦,自成一國。艾哈邁德·沙阿·杜蘭尼在18世紀中葉,開創了一個首都位於坎大哈的巨大帝國。隨後,帝國大部分的領土被割讓給以前的鄰國們。在十九世紀,阿富汗變成了英國和俄羅斯帝國大博弈遊戲中的緩衝區。
1919年8月19日,隨著第三次英阿戰爭的結束,阿富汗從英國手中奪回完全的獨立地位,並且排除外來的干涉勢力。從1970年代晚期開始,阿富汗歷經連續且暴虐的內戰,期間包含許多國際勢力在各種形式上的調停、干涉,蘇聯1979年阿富汗戰爭以及2001年與美國的衝突(阿富汗戰爭),最終致使支配這個國家的塔利班政府垮台。
2001年12月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授權認可下,成立了駐阿富汗國際維和部隊-ISAF。這支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兵力所組成的部隊,已經介入援助哈米德·卡爾扎伊總統政府在阿富汗國內成立政權。2005年,美國與阿富汗兩國簽署一份戰略夥伴協議,以使雙方維持長期的夥伴關係。在這期間,國際社會也提供了大約三百億美金來重建這個國家。
阿富汗通常被稱為中亞的十字路口,它的歷史充滿戰爭和社會動蕩。歷史上,這個如今稱為阿富汗的地區處在各個時期許多主要帝國的邊緣,主要有波斯帝國、孔雀王朝、貴霜王朝、唐朝、清朝、大英帝國和蘇聯,其他還有包括成吉思汗和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立的大帝國。
(波斯帝國是伊朗在歐洲的舊稱譯音。歷史上在這一西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亞細亞、歐洲的馬其頓、希臘半島、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或葉門。1925年12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今天的阿富汗是從1746年開始在杜蘭尼王朝下建立的,但控制權卻要到1919年阿曼努拉國王同意繼承王位後才從英國手中奪回。在英國干涉阿富汗期間,普什圖族領地被杜蘭線分成兩個部分,結果導致了阿富汗和英屬印度以及後來的巴基斯坦之間關係緊張的原因,被稱為普什圖尼斯坦爭端。
自1900年,11位當權者因非民主事件無法完成任期:1919年暗殺、1929年辭職、1929年處決、1933年暗殺、1973年罷免、1978年處決、1979年處決、1979年處決、1987年免職、1992年推翻、1996年推翻和2001年推翻。
阿富汗最後的穩定時期是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所統治的1933年至1973年期間,但 1973年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的同父兄弟穆罕默德·達烏德·可汗施行了一個殘酷的政變。到1978年,共產主義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施行政變並奪取政權,穆罕默德·達烏德·可汗和整個家庭於該年被謀殺。
其後的左派政府伴隨而來的是自其內部產生可觀的反對及衝突,1978年8月美國政府運用資金資助反政府的反抗軍,而蘇聯在1979年12月24日發動侵略,開始長達十年的阿蘇戰爭。面對不斷增加的國際壓力和自美國、巴基斯坦和其他外國政府訓練的回教反抗軍戰士所造成約15,000蘇聯士兵的傷亡之下,蘇聯在1989年撤退。
1979年蘇聯入侵,但10年後,因為受到反共的穆斯林游擊隊的反抗而被迫撤出。1992年蘇聯扶植的穆罕默德·納吉布拉政權徹底垮台,阿富汗從此陷入分裂至今。反抗軍不同的派系間持續殺戮,造成軍閥割據,內部衝突產生各種穆斯林游擊隊的派別。最嚴重的衝突在1994年喀布爾發生,約一萬人在教派衝突中被殺。
在巴基斯坦與美國支持下,派別之一塔利班發展具有政治與宗教武力的團體,最終在1996年獲得政權,得以佔領90%的國土,而阿富汗北方聯盟主要在東北方佔有一席之地。塔利班尋求回教沙里亞法規的強烈運用,對於恐怖主義有關聯的個人與組織提供庇護與協助,特別是奧薩瑪·賓·拉登的基地組織。
美國與其盟邦隨著2001年發生的九一一襲擊事件後,採取軍事行動以支持反對塔利班的勢力,並迫使其土崩瓦解。在2001年末,阿富汗主要的反對勢力領袖以及流亡份子在德國波昂集會,並同意了一項新的政府架構計劃,使得哈密德·卡爾扎伊在2001年12月就任臨時政府主席,大會確定在2004年進行政權的重建進程,確立新憲法及籌備總統選舉。在2004年10月9日,哈米德·卡爾扎伊成為了阿富汗的第一位民選總統。但實際上,阿富汗仍然處於被美軍佔領狀態。
2005年3月3日至25日間,阿富汗連續發生多次強烈地震,因而受到重創。死亡人數超過1800人,數以千計的房屋倒塌,受傷人數超過4000人。薩曼甘省和巴格蘭省先後在3月3日及25日發生地震,巴格蘭省的地震破壞力較大,死亡人數佔整個地震時期的大部分,國際社會紛紛向阿富汗政府提供協助。
2005年底,阿富汗仍呈現極度貧窮與軍閥割據的現象,久經戰亂而破壞的基礎設施、大量未爆地雷與其它的權威統治,加上大量非法鴉片與海洛因毒品貿易充斥中,阿富汗舉行第一次全國性選舉,期間遭受偶發性的暴力性政治運作,以及來自部分根植於蓋達組織與塔利班餘眾所發起,並持續進行中的軍事與暴力行動中。
戰後的阿富汗人才奇缺,文盲率高達65%,僅有4%的婦女念過書。阿富汗新政府將教育放在非常優先的地位,在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下,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2002至2004年間,約有420萬學齡兒童重返校園,達到了兒童入學人數的歷史最高點。女童受教育權利得以逐步恢復。2003年,女童在校生比例為30%。高等教育由十餘所高等院校執行,包括喀布爾大學等6所綜合大學,1所農業研究院,1所工藝學院,1所國家醫學院和數所師範學院。目前在政府機關和學校擔當要職的官員、學者,清一色為海歸派,且大多為歐美地區的海歸人士。
飽受戰亂的阿富汗由於國內安全問題,每年光臨的外國遊客數量極少。目前大部分遊客集中在首都喀布爾及巴米揚地區,以及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物資的極度匱乏也造成了旅遊設施的落後,住宿費用尤其高昂。
喀布爾(普什圖語:کابل), 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省省會和阿富汗的最大城市。它是一座有3000多年歷史的名城,1773年以後成為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在信德語中是「貿易中樞」的意思。
喀布爾位於阿富汗東部,興都庫什山南麓、海拔1800米的谷地上,地勢險要,周圍群山峻岭呈U字形環抱。喀布爾河從市中心流過,將喀布爾市一分為二,南岸為舊城,北岸為新城。新城比較繁華,商業區、皇宮、官邸及高級住宅大多集中在此,市內多宮殿,較為著名的有古爾罕納宮、迪爾庫沙宮、薩拉達特宮、薔薇宮以及達爾阿曼宮等。達爾阿曼宮是議會場所與政府部門所在地。
喀布爾市中心的梅旺德大街矗立著綠色的梅旺德紀念碑,紀念碑四周有四尊大炮。城市周圍的山坡上,石山上、古塔、古墓、古堡以及伊斯蘭教堂、寺廟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沙希杜沙姆施拉寺、巴卑爾陵墓、國王穆罕默德·迪納爾·沙阿陵墓、國家博物館、考古博物館等。城南的「扎赫」祠是伊斯蘭頂式建築物,是伊斯蘭教什葉派創始人阿里的住處。離祠約30到40米處有一巨石,中央裂開一條長約兩米、寬約一米的大縫,傳說是阿里劍劈巨石留下的聖跡。喀布爾交通便利,有公路連接喀布爾省各地和全國大部分省份。市內有食品供應、毛紡、傢具製造、鑄造及大理石加工業等。
巴米揚(波斯語:بامیان)位於阿富汗中部,是巴米揚省的首府。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即位於該市附近。巴米揚地處絲綢之路上,是往來歐洲、波斯、中國和印度間的商隊途經之地,當地曾有數所佛教寺院,為一宗教、哲學、希臘式佛教藝術中心,自2世紀起,至9世紀伊斯蘭教徒入侵時,為佛教的一個宗教地點。
那些寺院的僧侶住在鑿於巴米揚的山崖的小山洞內,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些僧侶在其居住的山洞內加添宗教雕像及精美、色彩鮮艷的壁畫。兩尊巨大立佛像中的東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中國四川的樂山大佛雖然更高,但它是坐佛像),它們是多年來的文化地標,當地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中國佛教僧人玄奘在約630年時曾經過巴米揚,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形容當地(書中稱為梵衍那國都城)是一個興盛的佛教中心,「伽藍(佛寺)數十所,僧徒數千人」。書中記載「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指的是西大佛,而它的東面有「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指的是東大佛。一尊跟巴米揚大佛風格接近的坐佛像坐落於中國甘肅省的炳靈寺石窟內,今天仍存在。
赫拉特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中亞古城,又稱哈烈、黑魯、海里、哈利,是阿富汗西部哈里河流域赫拉特省的一個城市。位於赫里河中游右岸。人口約35萬,居民以波斯人、塔吉克人為主。在11世紀—1220年之間,赫拉特發展成為中西亞的金屬品製造業的中心,尤以鑲金銀的銅器聞名;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現為赫拉特省首府。是中亞與西南亞、南亞交流的重要樞紐。。其前身是建立於前500年的波斯古城「阿塔考納」(Artacoana), 因為古時赫拉特屬於阿利亞省,因此常被稱為「阿利亞」。
據《紐約時報》報道,阿富汗北部一直被美國和阿富汗政府看作是安全地區,防守力量十分薄弱,但近期塔利班開始逐步加強對該地區的進犯,威脅北約盟軍的一條關鍵供給線。北部地區歷來是最強的反塔利班力量北方聯盟(Northern Alliance)所在地,因此當地的塔利班勢力一直處於潰散狀態。八年前,阿富汗北部的昆杜斯省的塔利班勢力被清除。
阿富汗政府兩年前將昆杜斯的警力削減了三分之一,從1500人減至1000人。今年又抽調了其中200人支援首都喀布爾。目前僅有數千名德國士兵在那裏維持治安,也只有一個後勤營駐紮;擁有35萬人口、距阿富汗北部邊界200公里的汗阿巴德(Khanabad)卻僅有80名警官防守;而有數百名塔利班活動的北部察哈達拉地區(Chahardara)則僅有56名警官。
但在過去兩年中,塔利班在當地捲土重來,勢頭十分猛烈。八月總統選舉期間,昆杜斯市周邊就發生了多起襲擊。儘管北約和阿富汗政府很快加強了該市的保安,但塔利班在整個昆杜斯省範圍內的活動仍然十分猖獗。由於途徑巴基斯坦的後勤供給常常受到塔利班的襲擊,近來北約新開闢了從俄羅斯和中亞輸送物資的供給線,而昆杜斯地區正是該線上的必經之地。
阿富汗政府和美國軍隊都未注意過塔利班勢力向北部滲透的跡象。當地人稱,從2008年春天起,塔利班在當地的襲擊就開始重新抬頭。事實上,2001年被擊敗之後,塔利班並未離開該地區。塔利班分子大多來自普什圖部落(Pashtun),而昆杜斯地區則有將近一半人口屬於該部落,許多亂軍都是當地人,2001年逃亡巴基斯坦,在近兩年返回。他們暗殺地方領導人,迅速佔領了一些普什圖部落所在地區,並將屬於當地少數民族的烏茲別克人逐出家園。起初他們對於同部落的人非常友善,但在勢力逐步擴大之後,就開始搜刮百姓,向農民徵稅,並對不予配合的家庭進行威脅。
甚至昆杜斯邊境地區的毒販子也與塔利班結盟,令當地治安狀況更加堪憂。而人們對過去塔利班政府的暴政記憶猶存,對眼下的暴力行為基本不進行抵抗。另外,與基地組織有染的烏茲別克伊斯蘭運動組織也已經從巴基斯坦的逃亡中返回該地區作亂。使得當地治安形勢雪上加霜。 阿富汗官員表示,對安全狀況從未如此堪憂。即使奧巴馬宣佈增兵,美國、北約和阿富汗政府也仍將面臨艱難的部署抉擇。大多數新增兵力將被派往作為塔利班勢力中心地帶的南部和東部,而幾乎沒有向北部地區增兵的安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