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21 15:22:42| 人氣1,0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輕鬆背後有規律》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輕鬆背後有規律》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列·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5日以石墨烯研究獲得201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說,之所以授予這兩位俄羅斯裔科學家物理學獎,是為了獎勵他們研究二維材料石墨烯的開創性實驗。兩人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 (約合150萬美元)諾貝爾獎獎金。

 

瑞典皇家科學院稱,石墨烯將推動新型材料的研發,並引發電子產品的新革命。由於它基本上是透明的,而且有極好的導電性,石墨烯很適合製作透明的觸摸屏,輕型顯示幕,甚至太陽能電池。諾貝爾獎委員會發言人稱,通常諾獎只獎勵那些已經得到廣泛實際應用的研究成果,但這一次,委員會強烈認為,應當明確認可石墨烯這種有巨大潛能的新型材料。

 

在當天宣佈獲獎者並介紹獲獎成果之後,瑞典科學院的會議室內大螢幕定格顯現海姆和諾沃肖洛夫的照片,評審委員會現場電話連線海姆,讓他與記者互動。瑞典電視臺一名記者首先提問,欲知獲獎感受,海姆答曰意料之外、震驚,說他忘了當天是物理學獎揭曉的日子,而話語間卻難以掩飾喜悅心情。瑞典《每日新聞》記者問及當天後續日程安排,海姆回答:回去工作。

 

海姆前一天工作到晚9時,5日早晨接獲評審委員會獲獎通知時正在電腦前回復一份郵件。依照他的說法,前一天睡得不錯。我今天打算繼續工作,完成上星期沒有寫完的一篇論文,他說,我試著像以前一樣生活,因為自己不是因為獲獎就會餘生停止工作的人

 

幾個小時後,諾沃肖洛夫受到一名記者電話騷擾,卻不願放下手頭實驗,於是反問:如果我現在不停下實驗,是不是以後就不再有機會(接受採訪)?新聞發佈會上,美聯社記者問及石墨烯的應用前景,海姆回答,他無法作具體預測,但以塑膠作比,推斷石墨烯有改變人們生活的潛力。評審委員會認為,石墨烯可以應用於電晶體、觸摸屏、基因測序等領域,同時有望幫助物理學家在量子物理學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評審委員會還介紹,把研究工作視為遊戲是海姆和康斯坦丁團隊的特點之一,在過程中學習,誰知道,或許有一天會中大獎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安德列·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在石墨烯研究方面的傑出成就榮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消息5日公佈後,兩位學者通過曼徹斯特大學官方網站發表了獲獎感言,海姆表示將保持平常心。安德列·海姆說,有些科學家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就幾乎停止了研究,有些則近乎瘋狂地繼續工作,而我會像平常一樣走進辦公室,繼續努力工作,繼續平常生活

 

作為諾沃肖洛夫攻讀博士時的導師,海姆這樣評價他的學生兼共同獲獎者:許多人因為工作不努力而讓我失望,但諾沃肖洛夫在工作上的努力從未讓我失望。諾沃肖洛夫說:今天早上聽說這個消息時,我非常驚喜,第一個想法就是奔到實驗室告訴整個研究團隊。他表示,他與老師海姆之間有著非常融洽的合作研究關係,並且曼徹斯特大學也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環境。

 

一對師生老搭檔~~安德列·海姆,荷蘭籍,1958年出生於俄羅斯的索契,1987年在俄羅斯科學院固體物理學研究院獲得博士學位,目前同時受聘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荷蘭奈梅亨大學,也是荷蘭代爾夫特大學的名譽教授。海姆此前已獲得許多榮譽和獎項,2000年他還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通過磁性克服重力,讓一隻青蛙懸浮在半空中。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1974年出生於俄羅斯的下塔吉爾,具有英國和俄羅斯雙重國籍。2004年諾沃肖洛夫在荷蘭奈梅亨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在荷蘭奈梅亨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遇見了同為俄裔科學家的海姆,此後一直追隨他。

 

海姆和諾沃肖洛夫有許多共同點:都出生於俄羅斯,都是在俄羅斯開始各自的物理學研究生涯,兩人現在同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而且他們還是多年的研究搭檔。兩人在荷蘭奈梅亨大學相識,諾沃肖洛夫成為海姆的一名博士生。在讀博士期間,諾沃肖洛夫就與海姆開始了合作研究。完成博士學業後,他更追隨海姆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工作,在實驗室內應用機械微應力技術獲得石墨烯,200410月發表第一篇論文。諾沃肖洛夫也是自1973年以來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

 

石墨烯是怎麼被發現的?對此,海姆在接受《科學觀察》採訪時解釋說,除了擁有設備和相關方面的知識,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己有一種科研 惡習。他說,那段時間裏,我關注研究碳納米管的那撥人,對他們時不時地聲稱獲得這樣或那樣牛的成果覺得噁心。我想,我可以做一點不同于碳納米管的東 西,為什麼不把碳納米管剖開呢?於是,就有了後來的研究。

 

起初,海姆請實驗室新來的一名中國博士生將一塊高定向裂解石墨製成薄膜,要求盡可能薄,並給了他一台精巧的拋光機。三周後,這名博士生拿著培養 皿來見海姆,說他成功了。海姆用顯微鏡一看,那些石墨碎片估計仍有1000層左右。海姆希望他能將石墨碎片研磨得更薄一些,但這名博士生最後說:如果你 這麼聰明,就自己試試。於是這成了一個轉捩點,海姆決定自己來試試,他就用透明膠帶來做這件事。

 

如今,海姆所用的方法,被業界戲稱為透明膠帶技術。由於層間的作用力非常弱,石墨很容易剝落脫離。將石墨放在透明膠帶上,反復撕拉 1020下左右,就獲得了10層左右的石墨——這正是海姆當初的實驗,他們並沒有直接獲得石墨烯,但10層左右的石墨就已表現出了足夠特殊的物理性能。

 

海姆曾用磁性克服重力,讓一隻青蛙漂浮在半空中,因此獲得了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諾貝爾基金會也形容這對師徒把科學研究當成快樂的遊戲。海姆則說,他的研究風格,是對“search”更感興趣而非“research”

 

《論語》中表述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是針對學習而言的,同樣,對做其他的事也應適用。享受工作中的快樂,做有興趣的事,應是每個人的嚮往和追求。只是一般而言,或許難以做到,若工作和樂趣不能兩全,還得先儘量解決生存問題,再去尋找理想的世界,總不能自己盡享快樂,讓別人為你買單。

 

不過,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安德列·海姆好像尋求到了一條兩全之路,在快樂中實現了科學上的成功。安德列·海姆的成名早在10年前:他獲得了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他利用生物體固有的一種抗磁性質克服重力,讓一隻青蛙在空中無拘無束地飄浮飛行,並因此獲獎。實際上,搞笑諾貝爾獎的成果並不僅是令人發笑,還要對人們有所啟迪。讓青蛙起來的試驗確實可以引起人們對抗磁現象的關注和興趣。

 

從海姆10年前的獲獎經歷中已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快樂的科學家,正如他自己所言:做科研的時候既能夠玩耍,又能夠領工資,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今年使海姆榮獲諾貝爾獎的研究成果是石墨烯。石墨烯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薄的物質,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儘管人們幾十年前就已提出了相關理論,不少人也試圖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石墨烯,但都未獲成功。海姆和他的同事最終通過用膠帶反復撕裂石墨,獲取這種物質。

 

海姆這次獲得成功的方式確實不算複雜,有人戲稱他是利用鉛筆(筆芯主要成分是石墨)和膠帶獲得了諾貝爾獎。海姆自己也說:這可以告訴年輕的科研人員,不需要身處哈佛或劍橋等最好的研究場所,只要有激情,利用簡單工具也能作出令人驚喜的發現。當仔細追蹤海姆的成功過程後,可以發現並非一切都是那麼輕鬆有趣,同樣存在著一切成功都會遵循的規律。

 

海姆的樂趣是建立在他對科學強烈愛好基礎之上的。他表示,科研是他的興趣所在,因為感興趣,才會在工作中享受到玩耍的樂趣;在研究遇到困難時,興趣也會幫助他堅持下去。可見,若沒有對探索未知世界的執著追求,當然也不會取得成功。但多數的失敗並沒有妨礙追求的進展,在那1%當中寄託著最終的希望,海姆也因此贏得了諾貝爾獎。

 

在科學前沿探索,並摘得諾貝爾獎,需要不同尋常的科學素養,需要出眾的智慧,需要在知識海洋中捕獲戰機的靈感。另一方面,認真、努力、勤奮、負責的態度和精神也是任何成功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勤能補拙,在科學的殿堂中依然管用。與安德列·海姆共同獲得諾貝爾獎的康斯坦丁·諾沃肖諾夫,在大學裏算不上很出眾的學生。

 

在他的母校莫斯科理工學院的網站上,顯示出他的成績多數為“B”,在他出國時,也沒有拿到博士學位。但海姆對他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我並不在乎他只是一名博士生或已經是教授……許多人因工作不努力而讓我失望,但諾沃肖諾夫從來沒有過。可見,通過勤奮、努力,使不很出眾的基礎得到了彌補,並最終成就了諾沃肖諾夫摘取諾獎之路。

 

儘管摘取諾貝爾獎只是極少數科學精英的事,但從他們成長的經歷和成功的進程中,還是能夠發現一些線索和規律,使大多數普通人也能從中受益,得到啟示。

 


台長: 幻羽
人氣(1,002)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網際網路~微觀 |
此分類下一篇:《人造生命的雙刃劍效應不可忽視》
此分類上一篇:史上最“恐怖”的十個鬼故事:你有膽量看完嗎?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