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01 07:30:35| 人氣3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走入山東(2) 登泰山小天下-泰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泰安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山南麓(東經116°20ˊ~117°59ˊ,北緯35°38ˊ~36°28ˊ),北依山東省會濟南,南臨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故里曲阜,東連瓷都淄博,西瀕黃河。面積7762平方公里,總面積7762平方公里,人口543萬人,轄泰山區、岱岳區、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6個縣市區。 泰山風景名勝區,又稱岱山、岱宗、岱岳、東嶽、泰岳等,名稱之多,為全國名山之冠。"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 歷史上,圍繞泰山所產生出來的名詞、名句對其他山河來說是絕無僅有的。如:「穩如泰山」、「國泰民安」、及"泰山壓頂"、「泰山青松」、「重於泰山」、「泰山北斗」、「泰山鴻毛」、「五嶽獨尊」、「東天一柱」、「中有岱岳」和「泰山石敢當」等等。從此可以看出,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中,泰山的影響、威望及在國人心目中的位置。西漢文學家東方朔曾認為: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群山之最。實際上泰山海拔高度並不太高,在五嶽中次於恆山、華山,僅佔第三位。在全國大山中無論高度還是面積更數不上,便它又憑什麼成為赫赫於古今的「五嶽之長」、「五嶽獨尊」呢?泰山突兀而立於華北大平原東側的齊魯古國,東臨浩波無涯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縱覽東部沿海廣大區域,泰山踞高臨下,凌駕於齊魯丘群之上,真正成了茫茫原野上的「東天一柱」。這樣,古代人們便有了泰山為天下之中心的感覺。泰山周圍氣候濕潤,土地肥沃,成為古人類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帶及古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幾千年來,這裡一直都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夏初,禹曾分九洲,其中冀、豫、青、兗徐五州均在此;戰國七雄時,這裡有六國之都,泰山成了東方文明的代表,偉大而莊嚴的象徵。泰山除了深厚的文化內涵,還具有豐富的自然美,如果我們把風景自然美的特徵概括為雄、奇、險、秀、幽,宏觀上具有雄偉的特徵外,還有雄中蘊含著奇、險、秀、幽、奧、曠等美的形象。 泰山在幾千年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形成了中國名山風景的典型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典型的自然景觀為基礎,又滲透著人文景觀美的地域空間綜合體。根據中國傳統的山水觀,把富有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的自然景觀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更高、內容更為豐富的泰山風景景觀。泰山古建築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建築與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古文化的例證。
岱廟:舊稱「東嶽廟」。俗稱「泰廟」。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採用帝王宮城式建築,是祠廟建築中規格最高的。岱廟位於泰安市城區北部,恰在南起舊泰城南門,北抵頂南天門的中軸線上。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總面積為9.6萬平方米,約合160餘畝.廟內現有古建築和仿古建築160餘間,廟前有遙參亭、岱廟坊,廟內的軸線上南北貫穿著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東側輔以漢柏院、東御座、東道院;西側佐以唐槐院、雨花道院等。岱廟有著久遠的歷史。秦時已有了祭天告地的場所,漢時有了宮殿,雖歷代拓建重修,但屢興屢廢。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引《從征記》云:「泰山有下、中、上三廟,牆闕嚴整。廟中柏樹夾雨階,大二十餘圍,蓋漢武帝所植也。門閣三重,樓榭四所,壇一所。」天貺殿為岱廟的主體建築,是宋真宗趙恆為慶祝所謂「大書」,而天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建造的。在殿建於長方型石台之上,三面雕欄圍護,長48.7米,寬達19.73米,高22.3米。重簷歇山,彩繪斗拱,畫瓦蓋頂,下有八根大紅明柱,規模宏大,富麗堂皇與北京故宮以及曲阜大成殿,合稱為「中國三大殿」。殿中祀東嶽泰山之神,面容肅穆,氣氛莊嚴。殿東、西、北三面牆壁上繪有巨幅壁畫,名《啟蹕迴鑾圖》,長62米,高3.3米,內容是描繪泰山之神出巡的盛況。畫面共有人物672位,衣服裝飾神采表情各不相同,配以儀仗,山川樹木,亭台樓閣,佈局嚴謹,疏密相宜繁而不亂,為寶貴的民族遺產。殿前正中有一個巨大的鑄鐵香爐,兩側為鐵缶,上鑄龍鳳雲紋,甚為精緻,為宋代遺物。出岱廟後載門,沿公路北去便是登泰山的東路。這裡石級盤旋,林蔭夾道,峰迴路轉,壑深瀑激,風景秀麗幽美,文物古跡眾多。其前半部近城山谷開闊,古建築比比皆是,以人文景觀為特色。但自中天門至南天門,山谷較窄,山勢陡峭,以自然景觀為主。十八盤的盡頭稱為南天門,自南天門至玉皇頂之間的一片山頭稱為「岱頂」,只有0.6平方公里的面積。一步進了南天門,不僅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下」的感覺,而且如入天宮,可跨天門,游天街,望天闕、渡仙橋,逛瓊閣;還可盡賞旭日東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王盤等奇觀。真是虛幻渺,飄飄欲仙。
後石塢在泰山的背面,此處危巖峭壁,怪石突立,飾以蒼松翠柏,幽徑小溪,景致尤具別趣,因此被稱為泰山的"奧區",意思是這裡奧妙無窮,著名的景觀有八仙洞、天獨峰、玉女山、九龍崗、黃花洞、天空山等。這裡又處處怪石,嶙峋如筍,因此又有「筍城」之稱。 遊人順石階登上高台,是摩空托雲的「天空山」,又名「玉女山」,其巔平坦,俗叫「堯觀台」,傳堯帝曾登此頂。山前有數畝平地,為元君廟舊址。清代內為尼姑住持,又稱「姑姑子廟」。分東、西兩院。西院由正殿和配殿組成,正殿祀元君。還有西捨、東捨,各有供奉,西捨祀天官、地官、水官,東捨為「彌勒殿」。
王母池即「瑤池」,傳為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又因為王母是群仙之首,所以古稱「群玉庵」。王母廟歷史久遠,早在三國時曹植便在《仙人篇》中有「東過王母廬,俯觀五嶽間」的詩句;李白在《泰山吟》(六首)中亦有「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之句。 《水經注》則云:「古者帝王升封鹹憩此水上。」說明王母池自古便是帝王名人必遊之地。王母殿座北朝南,為三進院落,負山面城,依山勢層疊而上。古柏森森,石渠夾徑,為「豐潭秋水一房山」的仙幽之地。廟內有正典三間,前後步廊式,上懸「靈昭四方」匾額,內祀明鑄王母銅像。過王母殿東側的穿堂耳房便是後院。北為「七真殿」、「蓬萊閣」,殿南有「悅仙亭」。「悅仙亭」俗稱「會仙亭」,傳為王母娘娘約會群仙說法的地方。亭是四角四柱萬亭,下有坐凳欄杆。亭內原有清同治時泰安知府何毓福題匾:瑤池小醉幾經年,金碧樓台見不鮮,偶踏閒雲來岱麓,翻疑此地會群山。會群仙將進酒。半縷斜陽掛楊柳。風送山泉入耳清,塵器一洗無何有。心超何地不蓬萊,斯世何代無仙才?壺中天地杯中月,吸到心胸萬石開。其匾今移觀瀾亭內。
玉皇頂的西北是「丈人峰」,因石峰狀如老人傴樓而名。峰周圍還有數塊俊秀小石,故又有「老翁弄孫」之稱。有一小故事,傳說唐玄宗封泰山時,三品以下官員晉陞一級,當時張說為封禪使,藉機將女婿鄭鎰由九品提升為五品,隨即更換官服。宴會時,唐玄宗對此事疑惑不解,就質問鄭,鄭無言以對。張說也慌了手腳。幸虧在場的黃幡綽靈機一動,代答:「此乃泰山之力也!」因一語道破天機,皇帝也默認了。所以,自唐代開始,「泰山」、「岳父」便成了妻父的專稱了,「丈人」也由原來泛指老人的含義而演變為妻父了。
泰山日觀峰南,因舊時常有人於此為父母求福投崖捨身而得名,明萬厲初年,山東巡撫何起鳴在此築牆阻攔而易名「愛身崖」,崖頂有一巨古老石,高約三米,叫「瞻魯台」,也稱「幡桿石」,傳說孔子曾登此瞻望魯國之都。崖西是「仙人橋」,兩崖對峙,下臨深壑,中有三座石銜接抵撐而天然成橋。明代蕭協中曾題詩:「三石兩崖斷若連,空濛似結翠微煙。猿探雁過應回步,始信危橋只渡仙」。
環山路中間地段,有一十字路口,從路口順坡北去不遠就是六朝古剎「普照寺」。它位於凌漢峰前,峰巒環抱,一洞低流,蒼松翠柏掩映,依山層遞而上,是一組完整的佛教寺院古建築群。 普照寺以雙重山門、大雄寶殿及摩椴樓為中軸線,組成四進式院落;東西配以展廡、禪房、花園等。山門前高台砌築,石獅列峙。進門為一院,鐘鼓二樓分列東西;西北城上嵌碑碣8磚;東北牆下立著明、清時重修碑。後院有著名的「六朝松」,古松粗大偉壯,長枝盤曲四伸,猶似巨大的華蓋。它繁茂的枝葉,疏密相間,像一撒空的密網。
玉皇頂東南是「平頂峰」。清代在此建「乾坤亭」,中有碣上刻「孔子小天下處」。亭與碣前後於民國年間和1967年毀去,平頂峰之東是「日觀峰」,這裡觀日的最佳位置。明代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日觀峰下曾因大雨而衝出玉簡;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石匠在日觀峰側鑿石時,得到兩個玉匣,各緘以檢金繩,其一是宋真宗登封玉冊。日觀峰東北面有條似圓又扁的巨石長長地橫出,斜刺青天,顯示了巍巍泰山的堅強力度與陽剛之氣。 遊人總愛攀援而上,朝望日出,暮觀彩雲,晴賞山河,陰看雲海,這塊拱北石(俗稱探海石),已成為泰山的重要標誌。古人李興祖有詩:「才聽天雞報曉聲,扶桑旭日已初明。蒼茫海氣連雲動,石上遊人別有情。」
南天門的另一名稱是「三天門」,距今已有700餘年歷史,雄峙於十八盤盡頭的石壁谷上端,為岱頂關闕。門上有個閣樓,名為「摩空閣」。1984年重修南天門,並於殿北新辟一處觀景台,圍以石欄,供遊人憑欄欣賞岱陰風光。南天門向東一段一里路長的平坦道路稱作天街。街左,殿宇房舍毗連錯落。右側為萬丈深谷,遊人在此蕩漾,如置身雲海之中,又因街道平整,猶似一條飄浮於空中的天街。如今的天街上有眾多商販,兜售各式各樣精緻的登泰山紀念品,可滿足遊人的選擇。崖的東北面有座「望吳峰」,俗稱為「孔子崖」。《孔子家語》:顏淵與孔子上泰山,孔子見吳國都城門外繫著一匹白馬,他便問顏:「看見吳國城門了嗎?」顏答:「看見了」。孔子又問道「門外有何?」「像是半匹白絹。」孔子怎能望見千里之外的白馬?或雲初春陽氣以動,遙望藪澤,犰如奔馬;或者是無際白雲飄忽似馬。
碧霞祠在天街東首,是元君上廟為岱頂一座宏偉的古建築群,建於宋代大中祥符年間,始稱「昭真祠」,清代開始叫「碧霞祠」,分前後兩院,主要建築有大殿、配殿、山門、御筆亭、鐘鼓樓、歌舞樓、神門等。總面積3900平方米。正殿內供奉鑄於明代的秦山女神碧霞元君像,銅身鎏金,工藝精湛。左右配殿供送生、服光二神像、殿前有香亭,兩側分立兩座明代銅碑,至今仍光可鑒人。這組高山建築,設計新穎獨特,高低錯落有致而且又採用了許多金碧鑄件,金碧輝煌,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勝似天上宮闕。
在環山路中間地段,有一十字路口,從路口順坡北去不遠就是六朝古剎「普照寺」。它位於凌漢峰前,峰巒環抱,一洞低流,蒼松翠柏掩映,依山層遞而上,是一組完整的佛教寺院古建築群。普照寺以雙重山門、大雄寶殿及摩椴樓為中軸線,組成四進式院落;東西配以展廡、禪房、花園等。山門前高台砌築,石獅列峙。進門為一院,鐘鼓二樓分列東西;西北城上嵌碑碣8磚;東北牆下立著明、清時重修碑。後院有著名的「六朝松」,古松粗大偉壯,長枝盤曲四伸,猶似巨大的華蓋。它繁茂的枝葉,疏密相間,像一撒空的密網。
岱齋後院的東西兩側,有兩處惹人注目的古跡,東為銅亭,西為鐵路。銅亭又名「金闕」,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鑄造。亭為銅質,施以鑾金,長4.4米中內祀元君銅像。璀璨耀莊渾重,該亭以仿木結構形式裝配而成,顯示了我國古代精湛的冶鑄工藝。西側的鐵塔,建於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65年),造型質樸雄偉,原在「天書觀」,後來天書觀被毀,1973年移來岱廟,塔身原高13層,全部由鐵分層鑄成。現僅存底部四層。
在岱廟配天門東,院內共有五株漢柏,龍干虯枝,巷勁峭拔,傳為漢武帝到泰山封禪時所標題。岱廟碑刻多集中於此院,共有歷代碑刻90餘件。僅乾隆皇帝登岱傳作就有26塊,詩30首。漢碑亭基台上有米芾的「第一山」碑,清人何人麟書杜甫的《秋興八首》,均為書刻佳作。
天貺殿為岱廟的主體建築,是宋真宗趙恆為慶祝所謂「大書」,而天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建造的。在殿建於長方型石台之上,三面雕欄圍護,長48.7米,寬達19.73米,高22.3米。重簷歇山,彩繪斗拱,畫瓦蓋頂,下有八根大紅明柱,規模宏大,富麗堂皇與北京故宮以及曲阜大成殿,合稱為「中國三大殿」。殿中祀東嶽泰山之神,面容肅穆,氣氛莊嚴。殿東、西、北三面牆壁上繪有巨幅壁畫,名《啟蹕迴鑾圖》,長62米,高3.3米,內容是描繪泰山之神出巡的盛況。畫面共有人物672位,衣服裝飾神采表情各不相同,配以儀仗,山川樹木,亭台樓閣,佈局嚴謹,疏密相宜繁而不亂,為寶貴的民族遺產。殿前正中有一個巨大的鑄鐵香爐,兩側為鐵缶,上鑄龍鳳雲紋,甚為精緻,為宋代遺物。
岱廟坊之北是岱廟大院,四周圍築壯大牆,周環1.5公里。廟有八個門,均按《周易》中的八卦各隨其方而得名。 可惜,門欞、角樓均毀於民國年間,有正陽門、掖門、五風樓、厚載門及西南角樓是1984年-1986年按宋代建築風格重建的。入正陽門後是岱廟大院,迎面是「配天門」,匾額為書法大師舒同先生親題。門面闊五間,九脊歇山頂,穿堂式,原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泥塑像。兩側原有配殿,東為「三靈侯殿」,祀周圍朝讕官唐辰、葛雍、周武三人,配天門後,便是元代創建的「仁安門」。
古代帝王有事於岱宗,必定先進行簡單的參拜,而後入廟祭神再登山,所以又被稱為「草參亭。院南北長66.2米,東西寬52米,總面積3442.4平方米。四周牆壁為紅色,二進院落,由山門、掖門、儀門、正殿及配殿組成。出遙參亭北山門後,迎面一座高聳的石坊,叫「岱廟坑坊」高12米,寬9.8米,進深3米,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東巡撫兵部右侍郎趙祥星與提督布政使施天裔創建。坊起三架,中高錯落,重梁四柱,通體浮雕,造型雄偉壯觀,雕工精美細緻,是清代石雕建築難得的珍品。從岱廟向北走一里多路,便到了泰山的山門--岱宗坊,坊起三架,建於明隆慶年間,後記: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郎中丁皂保,赫達塞奉敕重建;1965年又翻修了石坊的方台。民國初曾為慈善院,後毀。坊的西北原有「乾隆行宮」,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創建,清末毀。
沿登山公路前行,直到登山盤道,便是紅門宮,因嶺南崖有兩塊並列如門的紅石而得名。現存的建築為明代天啟元年(公元1626年)所建。廟分東西兩院,中間有跨道門樓"飛雲閣"相連。東為佛寺,名彌勒院,院內東廂為更衣亭,為舊時達官貴人更衣的地方。 西為元君廟,有正殿三間,奉祀九蓮菩薩銅像,整組建築以飛行閣為中心,閣下為拱門,盤山道穿行其間,拱門兩側楹聯為"萬壑泉聲沉寶盤,千峰尋影護禪靈".此處因清晨日出時通紅一片,故有「紅門燒日」之說。
走東路要經過一座萬仙樓,在紅門宮以北0.6公里的地方。舊時稱望仙樓,傳為泰山各神會聚之處。 此樓建造於明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原供祀王母,後來祀奉碧霞元君。門洞高4.4米,上層有樓閣三間,黃琉璃瓦覆頂。門洞之上刻「謝恩處」三字,傳說舊時帝王登山,地方官員護駕於此,帝令回府,群臣謝恩。另一種說法是香客朝山順利而歸,在此處叩謝碧霞元君保佑,故有引名,樓東側挺立古柏三株,人稱「三義柏」。萬仙樓盤山道西側的石壁上有石刻,特殊之處是取「風」、「月」二字之字心組成,意謂此處風月無邊,風景美不勝收。

過了萬仙樓,向北走二里路,便到斗母宮。這裡原為一道觀,後來改為佛門的尼姑庵。宮由前、中、後三個院組成,各有大殿三間,中院正殿供奉著北斗眾星之母--斗母神。整座建築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宮門向西,門前有一對刻工精美的石獅子分踞兩邊。東臨聽泉山高度,山房之北新建龍泉亭,下有三潭疊瀑,分層而瀉宮前有一株明代古槐,狀若虯龍,龍枝伏地,故名「臥龍槐」。遊人到此,見到的是重巒疊翠清泉瀑溪;能同時感受到山能醉人,泉以滌心,確實為聽泉、觀瀑、品茗、賞月的勝地。清末小說家劉鶚在《老殘遊記續集遺稿》中對斗母宮的建築,室內陳設和幼尼的裝束及生活習俗曾有生動而較詳盡的描述。斗母宮北邊還有座「三官廟」、明代稱「人祖廟」,傳為秦二世所建,祀秦始皇;清改祀天官、地官、水官、今已闢為學校。
從三官廟向北行數十步,有1956年新建東北向的盤山路,順著石級跨過吸引澗,翻越一嶺就是中外馳名的經石峪。這裡有數畝石坪,在南部斜坡上刻著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北齊人所書《金經》部分經文。自經石峪返回再北行約半里,有一橋橫跨深澗,叫「注水流橋」。橋西北是天紳巖,山坳中有古洞流水,叫「水簾洞」。巖頂又有條大谷,谷北側有明代文學家鍾惺與林茂之等人合作的《水簾洞詩》。注水流橋以北,又有一橋橫跨中溪,俗稱「東西橋子」,橋北路東石壁上,有明代吳維岳的大書「歇馬崖」三字,因下有石洞可容馬而名。又傳崖上曾有昌洞賓墨書三畫,粗大可觀,風雨不滅,所以又叫「三字崖」。
清代建的中天門石坊一座,大門在題有「中天門」三字。這裡為泰山主峰的屏障,至此,無論仰望還是俯瞰,均可獲得一種享受。
仰望岱頂,蓮花峰前危崖萬仞,南天門形如天闕;俯瞰山下,龍潭、虎山水庫如鑲嵌的翡翠從中溪三水曲折蜿蜒,奔流而下。中天門一側又有巨石,狀如虎臥,因此得名「伏虎石」。而石壁上有清代吳大澄大篆寫的「虎」字。自1980年,為方便遊人,這裡相繼建設了「中天門飯店」樓、「中天門賓館」及「索道站賓館」。若時間充裕,遊人可在此食宿,更好地欣賞中天門一帶的風光山水。
在雲步橋上側有秦始皇於公元前219年東封泰山時所封的「五大夫松」。據《史記》載:秦始皇登山時至此遇雨,避雨於大樹下,因樹護駕有功,即被封為「五大夫。明代正德年間泰安知州戴經為此作詩:「野鶴孤雲自往還,空名千載列朝班。奮髯特立雲霄遠,偃蓋長留歲月間。岱岳托根真峻地,贏秦承命卻愧顏。四時秀色何曾改,桃李春風未許攀。」附近的山腰,有古松一株,長枝下垂以控身招手迎客,故名「望人松」,又叫「迎客松」。
橋東有石亭,名曰「酌泉亭」,是清光緒年間泰安縣令毛蜀雲建。此外群峰環圍,山勢險峻,飛泉清溪,雲霧瀰漫,人行橋上如游無際。橋北為「御帳坪」,傳說,宋真宗登封泰山時,被這裡的景致迷住了,曾在石坪上搭帳駐蹕,至今柱嵩痕跡尤存。
每當夏秋多雨季節,瀑流懸空,水花四濺,如垂練千匹,所以又稱「百丈崖」、「銀河」。明代弘治間應天巡撫陳鳳梧賦詩:「百丈巖高鎖翠煙,半空垂下玉龍涎,天晴六月常飛雨,風靜三更自奏弦。「迎客松」東北有個招致乾隆皇帝親筆題《朝陽洞詩》的「朝陽洞」。洞北,兩峰對峙,萬松挺立,因此叫作「對松山」,也叫「萬松山」。
從對松山谷底至南天門的一般山路叫「十八盤」。全程79盤,共計1633級。前393級稱慢十八盤;中767級為不緊不慢十八盤;後473級為緊十盤。當地有「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順口溜。三個十八盤,不足一公里,垂直高度卻有400餘米。會當凌頂,白雲為你擦汗,山風為你清心。天地之悠悠,峰峰之空翠,會使你疲勞頓失,至情不自禁吟頌起李白的千古名句:「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客到中天門後,可根據自己體力及時間等條件,可選拔繼續攀登還是乘電纜車。這是中國第一條大型雙向客運索道,建於1983年,下起泰山中天門西側的鳳凰嶺,上至南天門西側的月觀峰,全長2078米,落差達607米,纜車在空中與山谷最深處的垂直距離是150米,電纜車每次載客30人次,上行車、下行車相對而開,7分鐘即達。
泰山雲海玉盤,更多出現在夏秋雨季。若頂高度低於1500米時,在岱頂便能看到浩瀚的雲海了。早在戰國時,公羊高就在《公羊傳》中讚頌泰山雲瞬息致雨的神奇。
古人說:「萬古此山先得日,諸峰無雨亦生雲。」泰山雲霧可謂呼風喚雨,變幻無窮:時而山風呼嘯,雲霧瀰漫,如墜混沌世界;俄傾黑雲壓城,地底興雷,讓人魂魄震動。
靈巖寺地處泰山北麓,深藏於靈巖山的崇山峻嶺之中。它初建於東晉;興於北魏,盛於唐,宋、金至明,與浙江天台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江陵玉泉寺並稱我國寺院四絕,並負四絕之首盛名。


台長: 杯子的筆記本
人氣(3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走入廣西(四)柳州
此分類上一篇:走進黃山(一)概況&四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