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0 16:09:41| 人氣2,8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跳躍與奔跑,抓住瞬間停滯的一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Samsung NX100+50-200mm F5.6 1/250 ISO320)

  想寫這篇文章已經有一段時日,總是會卡在自己蒐集素材時產生的惰性這關,一直未能進行。每次外拍時,跳躍和奔跑似乎已是我自己常用的畫面,喜歡這種「活」和「動」的感覺。對於會拍的人來說,其實這種動態的畫面要產生很簡單,延伸的技巧運用則是追焦,有關追焦的部分我自己拍攝過的素材較少,也就不多談,但關於奔跑和跳躍,利用這樣一篇文章除了分享挑選出來的照片,順便說說怎麼拍,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Canon EOS 450D F5.6 1/1250 ISO400)

  基本上,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要拍攝這樣的凝結畫面都不是問題,甚至小DC都能夠辦到,未必需要單眼。許多人在拍攝跳躍時,採用的策略是連拍、亂槍打鳥的策略,好處是成功有一定的機率,但運氣不好時可能一張都不能用,甚至其中會有晃動和失焦的成果出現。但如果是使用小DC,我會建議連拍功能還是打開,畢竟在拍攝、存取速度不足的時候,以連拍換取速度也是合情合理的。當然,如果時間差抓得準,不管是小DC或是數位單眼,這方面都不是問題。


(Canon EOS 450D F4.5 1/125 ISO100)

  沒錯,就是時間差的問題,捕捉正確的瞬間時機,才是我們所要的凝結,避免讓跑的人很累卻沒半張可用,跳的人腳還要繼續跳。我通常在相機的設定上,如果是既有意圖的跳躍和奔跑,則是使用M模式,快門速度的可用範圍其實很大,對我來說只要比1/100秒更快都有一定的成功率;若是臨時看到動態,相機抓了就想拍時,則是考慮S(TV)模式來使用,會較容易掌握。


(Canon EOS 550D F4.5 1/320 ISO100)

  我稍微條列出幾個要點,有關於跳躍和奔跑成功率的關鍵:

1.      光線

2.      時間差

3.      陷阱構圖

4.      對焦

5.      經驗

光線帶來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快門速度,在大白天要拍攝動態畫面,幾乎都有很高的成功率,夜晚礙於光線不足或是閃光同步的問題,重視的技巧性較高些。時間差判斷,以跳躍來說,起跳、制空、落地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其實也不至於快到無法掌握,訓練自己的反應來判斷稍早或稍晚按快門。當然,也可以要求跳的人腰力用多一點,或是採取「跳遠」的方式,都會收到不錯的成效。


(Canon EOS 50D F4.5 1/500 ISO400)

  接著,我把對焦和陷阱構圖一起簡單說明。陷阱構圖的方式是設定好自己所要的畫框位置,有點像「守株待兔」,等待動態拍攝對像進入畫面的瞬間按下快門。陷阱要成功的前提便是對焦了,一般來說,選擇中央對焦點把動態事物置於畫面中間,是最為簡單的方式,練熟了可以改用其他對焦點。但要小心的部分,千萬不要對到後方的距離甚至無限遠,不然動態事物再漂亮都沒用。


(Samsung NX100 F5.6 1/250 ISO320)

  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經驗的部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拍攝動態最順手和成功率最高的方式。我自己基於不想太操快門,放棄連拍的策略,而是以時間差為主軸,搭配測光、對焦、陷阱式構圖,選個幾張自己想用的即可。但目前尚未嘗試過的則是夜間動態主題,搭配閃光燈的進階運用,希望近期可以有這樣的機會。覺得自己這篇寫得不是很好,還有更多細節可以談,像是僅拍一人跳和多人一起跳的差別、低角度往上拍制空感較好、直幅與橫幅的氣勢差別......等,留點空間讓大家一起分享拍攝跳躍和奔跑的經驗,也可以一起把圖或連結貼出來分享。感謝!以下則是幾張最近自己拍攝的素材。


(Samsung EX1 F3.2 1/1000 ISO200)


(Samsung NX100 F5.6 1/250 ISO320)


(Canon EOS 50D F4.5 1/800 ISO200)


(Canon EOS 550D F7.1 1/500 ISO400)

台長: Wie
人氣(2,8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攝影作品 |
此分類下一篇:Samsung NX100隨記:2011/April
此分類上一篇:Samsung EX1隨記:愛逛、愛吃、愛留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