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26 22:35:01| 人氣7,1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聖誕節?順便來聊聊夜間與光線不足的拍攝吧!(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隨著年關將近,最近的聖誕過節氣氛也漸漸濃厚起來,連我自己都跟著扮演起了聖誕老公公,是頗新奇的嘗試。當然,聖誕氣氛蔓延的十二月份,即使是小小的鄉鎮,也可以看得見不少布置或是慶祝的情況,自然教堂和學校總是少不了為大朋友和小朋友們舉辦的各式活動,我除了第一次扮演聖誕老公公之外,當然少不了的還是拿著相機在街上隨處走走,找尋小鄉鎮的夜裡有別於大城市那另一番不同的風情。
 
 
  這時候如果直接告訴大家:「夜間拍攝要怎麼拍?」似乎有點煞風情,只是帶著隨身小腳架漫步前進的時候,心裡總是有不少對手上器材的感想。因為這支腳架的重量無法承受Canon EOS 50D搭配A16鏡頭,但用Samsung NX100卻是綽綽有餘的情況下,我只選擇了攜帶後者搭配20-50mm這顆鏡頭出門。只是發現了另一件讓拍攝增添難度的事實,這支腳架的雲台毫無水平線可言,也就是照出來很多構圖變成歪斜,畫面失去平衡……跟著讓我想聊一下有關夜間拍攝的些許事情,順便接續先前防手震的議題。
 
 
  放心,最後會繞回聖誕話題的,先讓大家看一張我變成聖誕老公公的樣子。當然,聖誕節已經過了的現在,再聊相關話題似乎是慢了點,沒辦法,我也是要過節的。
 
 
  我們還是從觀念性的問題開始講起,一張照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是「光」,如果沒有光自然就無法構成一幅完整的影像,因此我們稱拍照的過程又為「曝光」。講起來很容易,但其實一般的使用者並不會詳細了解這個概念,其實小學的針孔成像課都有教過,但因為學習的年齡實在太小,加上應用比理論更多,自然就是被遺忘的一環(所以我最近被朋友冠上「理論派」的名號,我不介意)。
 
 
  也就是說,在夜間或者是其他光源微弱場合的時候,要構成一張照片的難度就會提高,考驗相機,更考驗拍攝者的觀念:「我們必須要讓進來相機的光量,足夠構成一張照片。沒有光,是連一點東西都拍不出來的。」方法呢?就要從光圈和快門與ISO的方面來控制你的進光量,在此我先假設大家都懂光圈、快門、ISO為何,不懂我只好另外寫一篇基本概念說明文了(其實網路上也很多):
1. 加大光圈
2. 放慢快門速度(延長曝光時間)
3. 拉高ISO
 
  關於夜間拍攝,其實我的功夫說起來只是把一些基本概念的東西使用出來而已,至少拍出是「清楚的、可以說明內容的、知道自己所要的」照片,至於許多的變化形式,畢竟不只是夜間拍攝,而是整個攝影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我就不多作探討。先從大光圈開始講起好了,把光圈開大可以讓同一個時間內的進來的光量較多,因此可以讓曝光的時間變短,使光線不足時的可以順利完成一張照片的拍攝。好處是曝光時間減短,不容易產生手震,但因為大光圈會造成景深較淺的問題,或是畫質、銳利度甚至有的人想拍出「星芒」都會受到影響。不過大光圈在室內光線不足的時候是非常好用的,因為可以讓相同ISO下的快門速度變快,減少手震的機會。
 
  接著來說慢速快門(長曝光)吧!主要是用於夜景的拍攝,並且多數相機的自動模式會判別在光源不足的情況下,快門自然會變慢,來得到足夠的曝光量。這一段順便是提供給意圖想要「快速」完成夜景照片的一些朋友的建議,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如果還是使用高速快門,那麼這張照片肯定拍不起來,會看到一片漆黑的影像。無關乎哪一台相機的拍攝能力,但有部份的消費型機種的確是無法進行慢速曝光的動作,並且在長曝光的時間結束後,還是要給相機一點處理時間的,因此有關夜景的拍攝就會顯得比較耗時一些。
 
  不過使用慢速快門有一個非常需要注意的要點:「請務必使用腳架」,因為我們沒辦法使我們的心臟停止跳動,甚至即使是放在腳架上,都有可能會因為按下快門的那一下使相機產生晃動,而需要另外使用延遲快門或者是快門線來幫助自己拍攝。這觀念延續至上一篇防手震觀念時的安全快門,請不要忽視這一點或是因為晃動的照片去責怪自己的相機,畢竟機器真的不是萬能的,需要很多條件去配合。
 
  不知不覺把文章越寫越長了……先來個不負責的下集待續吧!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Wi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