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10 02:49:01| 人氣5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貝殼裡的音樂─聽史辰蘭的《自己的房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史辰蘭的《自己的房間》是屬於一個人的歌樂,當你一個無所事事在房間時,音樂隨著沉思與心跳漸漸瀰漫心房,寫意又真實地流露存在的孤寂與自由無邊。廣闊的音樂想像情境,可以隨之漫遊、飛翔、放逐,可以安詳,沉澱,做夢。

每首曲子宛如短歌或小詩,卻又雋永、幽遠,結束時讓人不捨,好像該漫無邊際宜到永遠;無限成長似的房間也如同銀河,看似寧謐但蘊藏深邃的寓意。如今,已經很難得聽到那麼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是商業音樂海灘上罕見的真貝殼,當你遇然拾起傾聽時,對你悠悠訴說海的神話、秘密、心情與動盪。

然而又能很象徵地貼近生活,冷靜、白描的電音編曲,雨、鳥、鈴聲、示威的音源運用,為脫俗的音樂氣質憑添人間味。整張專輯擺脫歌詞與唱腔主導歌曲意念的傳統,也無不可。當你放棄對文字的依賴,會發覺人聲與電音、器樂的契合相當高,依然能夠享受史辰蘭式的淡雅意境,賦予聆聽者更大的想像空間。可以聽出製作人陳主惠與原創人史辰蘭,對音樂性掌握的能力及態度的誠摯。

「一整天」,說著人單純呼吸度日的美好,什麼事都沒做,「像貓兒一般溫暖地
蜷伏一整天」。但節奏鼓的強化及律動,不帶重音的輕輕吟唱,像是散步或夢遊,以音樂素材循環(loops)的編曲,呈現與內心世界對話的意象,孤單但不寂寞。「停止」,剎那與永恆的命題,以小喻大;黑管與電音交織出現代樂的沉穩、理性。「綠色呼吸」一開始的鈴鐺聲,頗似無調音響實驗電音,一路以此為根基,在吉他和人聲加入後,有了生命的溫暖,小喇叭開奏後,則象徵著力量的勃發,猶如看見岩間長出了綠芽。「飛行」,史辰蘭在前面三首表達得十分冷靜、低調,帶著隱隱的憂鬱,在「飛行」中破繭而出,電吉他與模擬嗩吶的聲響交疊為高入雲霄的暢快!那一聲「ㄟ」,教人陶然不已。

「冬夜裡」,悅耳的音效拼貼,印象派油畫似的幽暗卻安美;屬於史辰蘭的電音民謠,開始隱約壯大。「沸騰」,讓人回想起早年的民謠式的史辰蘭,但在整張專輯中,卻顯得突兀;通常我會調到第一首來聽,比較容易接續進入。「放逐」電子琴音與鼓樂鋪陳吉普賽似的氣氛,醞釀流浪漂泊的想像。「上一個禮拜」,愉悅的節奏電音,聽來十分舒服,你聽了一定也想要去海邊,示威音效卻提醒你,想像後面對的現實,往往不如預期。「漫遊」,《辦桌貳》、《女人在唱歌》都收錄過,這次製作人陳主惠重mix過,但新意未顯,是這張專輯比較弱的一首。「在自己的房間裡」,琴音頗有ECM的Keith Jarrett的味道,簡單的動機,舒緩的韻律,三分五十三秒訴盡與自己房間的情話,餘韻無窮。

早在1989年水晶唱片主辦的「台北新音樂節」上,看到史辰蘭的演出(當時以「成藍」為名),就一直盼望她的個人專輯誕生。但陸續聽到都是合集裡的作品,像《辦桌貳》、《女人在唱歌》,更多的是配樂,史辰蘭與TOMOMOTO組成「魔毯有貓」完成《海洋告別》河左岸劇場配樂,然後為黃明川《寶島大夢》、河左岸《賴和》、簡偉斯影片作品《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流離島影─馬祖》配樂,及蔣文慈服裝發表會演出音樂等,一度以為她專事配樂工作。過了近十三年,才聽到她個人專輯《自己的房間》出版,為她對音樂創作的堅貞、執著及長年鑽研而感動。

※照片取自風潮唱片官方網站
http://www.wind-records.com.tw/product/p_show.asp?key=TCD-5604

台長: 翁翁
人氣(5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