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31 18:25:00| 人氣4,6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菩提道次第廣論(二)-2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菩提道次第廣論()-2 益西彭措堪布

 

庚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分五: 破除心未趣入聖教之愚癡 破除不了知思擇修與安住修之迷亂 破除於修狹隘理解而以智者自居者 宣說一切聖言皆是教授之理五、彼等攝義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者。

辛一、破除心未趣入聖教之愚癡分二: 宣說他宗 對彼遮破

壬一、宣說他宗

心未趣向聖言及釋諸大教典現教授者,作如是言:正修道時,不應於境數數觀察,唯應止修,若以觀慧數觀擇者,是聞思時故,又諸分別是有相執,於正等覺為障礙故。

聖言即佛經。指釋經之論典。

心未趣向經論諸教典現為教授之人,如是言說:正修道時,不應數數觀察所緣境,唯應安住修,因為以觀察慧數數觀察思擇,是聞思階段所行之故;又諸分別是有相執著,對現前正等覺成為障礙之故。

立宗者:即內心未趣入經論現為教授者。因若內心將一切教典現為教授,決定不生如是邪執。

彼等立宗:正修道時(有法)不應於境數數觀察,唯應安住修(所立),以觀察慧數數觀察抉擇者,是聞思時故(第一能立);又諸分別是有相執著,於正等覺為障礙故(第二能立)。

以下破其第一能立,第二能立於宣說止觀時具體破斥。

壬二、對彼遮破分三: 真實遮破 宣說以他宗之邪執能障礙敬重教典及令聖教隱沒 自宗觀察安住二者之修軌

癸一、真實遮破分二: 廣破第一能立 略破第二能立

子一、廣破第一能立分六: 此為不知聞思修三者軌則之亂說 未通達聞思修三者關要之現象 不許觀察修為修而唯許修成是修之過失 修之定義 如是修與串習同義 所謂修非極狹隘之根據

丑一、此為不知聞思修三者軌則之亂說分三: 分析聞思修三者關係 修慧之因為思慧 聞思與修無關應成之過

此乃未達修行扼要極大亂說。《莊嚴經論》云: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此說從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諸義,修所成慧真義現觀乃得起故。

真義境智即無漏慧,現觀勝義境之智。

此乃未了達修行扼要之極大謬論。彌勒菩薩於《大乘莊嚴經論》云:此趣入佛法之次第是先依靠聞所成慧,而生起對所聞之義如理作意的思所成慧,依靠串修如理作意思所成慧所決定義,而生起證悟真實勝義境之修所成慧。此言在勝解行地,以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法義,見道的修所成慧真實義之現觀才得以生起之故。

以下進而分析聞思修三者關係。

寅一、分析聞思修三者關係

故所應修者,須先從他聞,由他力故而發定解。次乃自以聖教正理,如理思惟所聞諸義,由自力故而得決定。如是若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故以數數觀察而修,及不觀察住止而修,二俱須要,以於聞思所抉擇義,現見俱有不觀止住及以觀慧思擇修故。是故若許一切修習皆止修者,如持一麥說一切穀皆唯是此,等同無異。

是故所應修之內容,必須首先從他人處聽聞,由他力之故引發定解。然後自己以聖教與四種正理(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如理思惟所聞法義,由自力之故獲得決定。如是,通過聞思獲得定解、斷除疑惑之後,對此定解數數串習,此即名修。故以數數觀察而修以及不觀察安住而修,此二者於正修時皆須要,因對聞思所抉擇之法義,現量可見皆有不觀察安住以及以觀察慧思擇修之故。故若承許一切修習皆為安住修,則如拿一種麥,而說一切穀物皆唯是此一般。

總之,所修是聞思所抉擇之義,而於聞思所抉擇之義有安住修與思擇修,故正修時二者皆須,而非僅安住修。

以下進而說明修慧之產生不能脫離聞思,其因即為思慧,此處先以由果推因之方式抉擇,次再反推。

寅二、修慧之因為思慧

復如聞所成慧以聞為先,思所成慧以思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應以修為先,以其修慧從修成故。若如是者,則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習思所成慧所決定義,故說修慧從思慧生。

復次,誠如聞所成慧是以聽聞為先,思所成慧以思惟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應以修習為先,以修慧是從修習而成就之故。倘若如此,則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習以思所成慧所決定之法義,故言修慧從思慧而生。

此段以理成立修慧是從思慧生,而思慧又從聞慧生,如是決定聞思修三慧之因果關係,前前為因,後後為果。以下再由因推果。

以是若有幾許多聞,亦有爾多從此成慧,此慧幾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從思成慧亦當不尠。如思慧多,則多修行,修行多故,則有眾多滅除過失,引德道理。故諸經論,皆說於修,聞思最要。

此就聞思能生修行,說明聞思對於修行之重要性。

因此,若有多少聽聞,則有相應從聞所成智慧;此聞慧若多,則緣彼法義的思惟亦多,以思惟多故,從思所成智慧亦應不少;若思慧多,則多有修行,以修行多故,則有眾多滅除過失、引生功德之證相。由此三慧次第相生之理,故諸佛菩薩於眾經論中,皆說對於實修,聞思最為重要。即為調伏煩惱之故,必須修習,而修習之前提即須聞思,故言聞思最為重要。

寅三、聞思與修無關應成之過

若謂聞思所抉擇者,非為修故,唯是廣辟諸外知解,若正修時,另修一種無關餘事,如示跑處,另向餘跑,則前所說悉無繫屬,亦是善破諸聖言中,諸總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則其亂說趣無錯道不須多聞亦成善說。

若認為聞思所抉擇的法義非為修習之故,唯是廣大開拓諸外在知識,真正修時卻另修一種與聞思無關之事,此則如已指示應跑之處,卻另向他處跑去,與先前所聞所思聖教法義毫不相干;此亦是善破經中諸總建立聞思修三慧次第生起的道理;而且,所謂趣入無錯謬之正道,不必多聞之亂說,亦應成善說。此等皆為執著聞思與修無關所應成的過失。

丑二、未通達聞思修三者關要之現象

未達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習經典續部,與一從來未習教者,於正修時,二人所修全無多寡。

未通達聞思修次第生起之扼要,其現象有二:第一種現象,即多學習經典續部者與一從未學過教法者,在正修時,二者所修全無多少之別。

由於未能領會聞思修次第生起之扼要,則不會有意將聞所成慧轉入思惟,遂無法由思惟聞慧所決定義而獲得思慧,更無由修習思慧所決定之義。如是,一長時學習眾多教典者與另一從未學過教法者,二人在正修時無所修多少之差距;反之,若能了達此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即能由聽聞轉入思惟,且及時實修思慧所決定義,如是則串習教法者與從未修學教法者相比,於所修上存在極大差距。

又彼行者,是執聞法及觀擇等以為過失,諸惡軌派令成堅固。

第二種現象,即彼等修行者因未了達三慧之關要,而將聞法與觀察修等執為過失,故形成執持廢棄聞法與觀察修之惡見的下劣宗派,乃至令其堅固。

因此,若未通達聞思修三者關要,將產生上述兩種不良現象。

丑三、不許觀察修為修而唯許修成是修之過失

是故串習聞思二慧所決定義,雖非修成,然許是修,有何相違。若相違者,則諸異生未得初禪未到定時,應全無修。以欲地中,除說已得入大地時,由彼因緣,可生修所成慧之外,餘於欲地無修所成,對法論中數宣說故。

因此,串習聞思二慧所決定之義,雖不是修成,然而承許是修又有何相違?根本不相違。若此相違,則諸異生未獲初禪未到定時,應成全無修行,因於欲界,除獲第九住心時,以此欲心一境之因緣可生修所成慧之外,其餘情況根本無修所成,以《對法論》(即《俱舍論》)中數數宣說之故。

該論〈分別賢聖品〉云:於欲界有頂,除覺及道支。即於欲界與無色界有頂,三十七菩提分中,無有七覺支與八聖道支,其餘二十二支皆有。因欲界無入定之修所成慧,而於有頂,心之現行不明顯,此已清楚宣說無漏道不依於此二者,故欲界無入定之修所成慧。《俱舍論自釋》云:欲界有聞所成慧與思所成慧,無修所成慧。又云:欲界具三種作意,即聞所成慧、思所成慧與生得慧。色界與無色界無思所成慧,因彼二界眾生內觀時,無間即入禪定。雖《俱舍論》已清楚宣說欲界無修所成慧,然不能將此修所成慧之修成等同於,否則,應成欲界無修之過失。

異生:凡夫之異名,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別異之果報;又凡夫種種變異而生邪見造惡,故稱異生。欲地:即三界之一的欲界,是具婬食欲的眾生所住之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獄等,都屬於欲界範圍。初禪未到定:上界八地各有根本定與近分定。初禪近分定又名未到定,即未至根本定之意。入大地:即九住心中最後第九住心,亦名欲心一境。此須系統分析方能了知入大地之含義。若恒時修習欲心一境,身心即得輕安,此時心極自在,如已馴服之良馬,於任何善所緣皆可自在安住,須於此時方生修所成慧。

丑四、修之定義

故言修者,應當了知,如《波羅蜜多釋論明顯文句》中云:所言修者,謂令其意,成彼體分,或成彼事。譬如說云:修信、修悲,是須令意生為彼彼。

《波羅蜜多釋論明顯文句》為印度法友論師所造《現觀莊嚴論》之注釋,名《明顯文句》。

故所謂修者,應當了知,即如《波羅蜜多釋論明顯文句》所言:所謂修,即令自意轉為所修之體性,或令自意成為所修之事。例如,所謂修信心或修大悲,即須令自意成為信心或大悲之自性,餘可類推。以白布喻自意,紅色喻所修之義,令白布成為紅色之體分,或令白色轉成紅色,可喻修之含義。

丑五、如是修與串習同義

以是諸大譯師,有譯修道,有譯串習。如《現觀莊嚴論》云:見習諸道中。蓋修習二,同一義故。

因此,諸大譯師有時譯為修道,有時譯為串習。譬如《現觀莊嚴論》云:見習諸道中。即將譯為,以修道與串習乃同一義之故。

非但《現觀莊嚴論》,清辯論師於《分別熾燃論自釋》中亦云:所謂修慈悲等,即令於慈悲喜捨串習。論中亦將串習作同一義解。

故應了知,依靠能成就修所成慧,而乃串習之義,串習何者?即串習思所成慧決定之義,故決定極相繫屬。而思惟之前提須聽聞,以他力了知後,為斷疑惑、堅固定解,須以四種道理再三思惟,方能成就思所成慧。如是以果推因,即能決定三慧次第相生之密切關係。此次第對分別心熾盛之初學者而言,尤不可少,否則極難生起無漏慧,故宗大師於此層層抉擇。

又如至尊慈氏云:抉擇分見道,及於修道中,數思惟稱量,觀察修習道。此說大乘聖者修道,尚有數數思惟、稱量觀察。思擇此語,則知若說將護與修二事相違,是可笑處。

又如至尊彌勒菩薩於《現觀莊嚴論》中云:加行道抉擇分、見道、修道三者中,皆有數數思惟、稱量、觀察之修習道。此言大乘聖者修道位中,尚有再三思惟、稱量、觀察之修道。若思惟抉擇此語,便知主張觀察而護持與修二事相違,誠為可笑之處。因為聖者修道尚有思惟觀察,若言觀察而護持非修,必有聖者修道非修之極大過失。具可參閱《般若二萬五千頌》《十地經第六品》及《般若八千頌》等。

丑六、所謂修非極狹隘之根據

如是如說修習淨信、修四無量、修菩提心、修無常苦,皆是數數思擇將護,說名為修,極多無邊。

誠如此,比如說修習清淨信心、修習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修習世俗菩提心、修習無常苦等,皆為數數思擇護持而名為修。此類例子極多,無法計數。

《入行論》及《集學論》云:為自意修我造此。是二論中所說一切道之次第,皆說為修。《集學論》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應,當恒修習捨護淨長。此說身及受用善根等三,於一一中,皆作捨護淨長四事,說此一切皆名為修。故言修者,不應執其範圍太小。

寂天菩薩於《入行論》及《集學論》中云:為修自心,我造此論。即是將二論中所說一切道次第,皆說為修,可見修之範圍極廣。《集學論》云:以如是之故,身受用福,按各自情況,應當恒時修習捨護淨長。此言身體、受用、福德善根三者,於每一者中,皆作施捨、守護、清淨、增長四事,說此一切皆名為修。故所謂修者,不應當執取過小之範圍。

何為捨護淨長?以身體受用為例,布施自身與受用,即為捨;護持布施等善行,不令失壞,此即護;清淨布施之種種障分,即為淨;施後隨喜自之善根,令功德增長,即是長。此等皆屬修之範疇,故所謂修不必唯安住修,行持種種善法等亦可名修,其範疇甚大。

子二、略破第二能立

又說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礙成佛,棄捨一切觀察之修。此為最下邪妄分別,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規。破除此執,於止觀時茲當廣說。

彼宗又言:一切分別悉為有相執著之故,將會障礙成佛,由此應捨棄一切觀察修。此為最下劣的邪妄分別,乃支那和尚堪布之惡軌。對此執著之破斥,宣講止觀時當廣說,暫不贅述。

癸二、宣說以他宗之邪執能障礙敬重教典及令聖教隱沒

又此邪執障礙敬重諸大教典,以彼諸教所有義理,現見多須以觀察慧而思擇故,諸思擇者,亦見修時無所須故。

又此邪執會障礙對諸大教典恭敬信重,根據是:對諸教典之義理,現見眾多皆須以觀察慧思惟抉擇,而彼宗又見修時不須要諸思擇之故。

又此即是聖教隱沒極大因緣,以見諸大經論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此邪執亦是聖教隱沒之極大因緣,以邪執障蔽不見經論為教授,內心不敬重聖教之故。即依邪執能障敬重教典,不見教典為殊勝教授故,不會以聞思修趣入,故成聖教隱沒的極大因緣。

癸三、自宗觀察安住二者之修軌分二: 對何者須思擇修與安住修 對此答覆

子一、對何者須思擇修與安住修

如是修道有思擇修及不思擇止修二種。然如何者思擇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

通過以上抉擇,即知修道包括思擇修與不思擇之安住修二種,然於何者須思擇修?以及對何者應安住修?

子二、對此答覆分二: 於何境思擇修 於何境安住修

丑一、於何境思擇修

謹當解釋。如於知識修習淨信,及修暇滿義大難得,死沒無常,業果,生死過患,及菩提心,須思擇修。

對此謹當解釋,以六例說明,如對善知識修習淨信,修習暇滿人身義大難得,修習死亡無常,修習業果,修習生死過患,以及修習菩提心,此等皆須思擇修。

以下宣說對此等必須思擇修之根據。

謂於此等,須能令心猛利,恒常變改其意,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唯須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故。

即對此類修習而言,必須能令自心猛利,恒常改變凡常之心念,因為若無此量,則不能滅除所修之違品——不敬等。而欲生起隨順所修之心,又唯一須要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之故。

此段宣說兩個根據:令心猛利,恒常變改其意。其中,猛利為心之強度;恒常變改指時間之持續。以修習對善知識之淨信而言,此修習須令信心猛利,且能恒常改變庸常之心念,否則無法滅除淨信之違品——不恭敬等。而欲生起猛利持續之信心,唯須依賴數數觀察善知識功德之思擇修。如是成立於此修習中須具思擇修。

以下以比喻說明。

如於貪境,若多增益可愛之相,則能生起猛利之貪,及於怨敵,若多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利嗔恚。

譬如,對所貪之境,若多次以非理作意增益可愛之相,則能生起猛利貪心,或於怨敵,若數數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利嗔恚。如是修習信心、恭敬心、厭離心、菩提心等,皆同此理。

是故修習此諸道者,境相明顯不明皆可,然須心力猛利恒常,故應觀修。

故修習此類道時,所緣境行相明顯或不明顯皆可,但必須令心力猛利持續無間,故當觀察修。

丑二、於何境安住修

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

若心不能安住某一所緣,為令心能如自己意願安住所緣境而修習四禪寂止等時,若數數觀察,則無法心住一境,故於此時即須安住修。

修止等時包括其他情況,如修無想定、四無色定、滅盡定等。

於止觀時此當廣說。

於何境安住修內容在宣說止觀時將會廣說。

總之,須思擇修之必要,即令心猛利,恒常改變自心;須安住修之必要,即令心如欲安住所緣境而不動搖。然此皆從主要方面而言,不能一概周遍決定。

辛二、遮破不了知思擇修與安住修之迷亂分二: 宣說他宗 對彼遮破

壬一、宣說他宗

又有未解此理者,說凡智者唯應觀修,凡孤薩黎唯應止修。

孤薩黎即修行者。 
立宗者:未解思擇修與安住修之道理者。

彼等立宗:

第一種立宗:智者唯應思擇修(所立),以智者是向外斷除增損,在觀察外境後,滅除對彼執著之迷亂故(能立)。

第二種立宗:修行者唯應安住修(所立),以修行者是向內斷除增損,向內觀修認識本面而證悟之故(能立)。

壬二、對彼遮破分五: 二者皆須思擇修與安住修 思擇修與安住修俱須之論據  思擇修之必要性 走入錯道之相 一切功德依賴以智慧觀察修

癸一、二者皆須思擇修與安住修

此說亦非,以此一一皆須二故。雖諸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諸孤薩黎,於善知識亦須修習猛信等故。

此說法亦不正確,以智者與修行者一一皆須思擇修與安住修之故。此以智者亦須安住修;修行者亦須思擇修的反喻說明,因為雖是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雖是修行者亦須由觀察修習對善知識的猛利信心等。或者,智者與修行者皆欲成佛,而佛果須依修習止觀雙運方能現前,故二者皆須思擇修與安住修具足能立。

癸二、思擇修與安住修俱須之論據

又此二種修行道理,於諸經藏及續藏中俱說多種。

而且於諸顯宗經典與密宗續部中,多有宣說此二種修行道理者。譬如,顯宗經典之《三摩地王經》《解深密經》《梵天請問經》《日藏經》《海慧請問經》《文殊遊戲經》《無貪子請問經》《教王經》《寶雲經》等;密續之《金剛精華莊嚴續》《金剛空行續》《二觀察續》《時輪金剛疏無垢光》《金剛鬘續》等中,皆有宣說。

癸三、思擇修之必要性

須由觀察而修習者,若無觀修或是微少,則不能生無垢淨慧道勝命根,慧縱略生,亦不增長,故於修道全無進步,道所修證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闍黎云:慧中如遍智。謂能無雜簡擇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即是慧故。

簡擇即決斷其疑,分別其理;敬母阿闍黎即馬鳴菩薩;如所有性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盡所有性即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

必須由觀察而修習之原因,即:若未觀察修或僅作少許觀察,則不能產生聖道之殊勝命根——無垢淨慧,縱然略生少許智慧,亦不會有所增長,故在修道上毫無進步,而道所修證最究竟者,如馬鳴菩薩所言:一切智慧中,一切種智最究竟。,能無雜亂簡擇一切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即是智慧之故。

此理即是:聖道命根為無垢慧,無觀察修則不生無垢慧,縱略生亦不增長,故修道全無進步,而修道之究竟——一切種智即是智慧,故無觀察修,終不能成就。

無垢慧為聖道之殊勝命根,此為大小乘所共許。譬如,大乘《般若攝頌》云:無量盲人無引導,不能見道入城墩,缺慧五度無眼導,無力能證菩提果。前五度若無無垢慧攝持,誠如無量盲人無具目者引導般,無能力獲證菩提果,故無垢慧確為聖道之命根,無則不生聖道。小乘《俱舍論》亦云:若離擇法定無餘,能滅諸惑勝方便,由惑世間漂有海,因此傳佛說對法。若遠離擇法(擇,即揀擇。謂以智慧觀察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而不謬取虛偽之法。),決無其他能息滅煩惱的殊勝方便。故以大小乘經論可證明無垢慧為一切聖道之命根。

由上述分析可知,無垢慧是道之命根,修道進步之驗相即智慧增長,若心中日漸明瞭,則為入正道之相;反之,則為誤入歧途。

癸四、走入錯道之相

是故於道幾許修習,反有爾許重大忘念,念力鈍劣,簡擇取捨意漸遲鈍,當知即是走入錯道正因之相。

因此,於道修習多少,反爾許嚴重的忘失正念,念力暗鈍微劣,分辨取捨是非之智慧日漸遲鈍,當知即是走入錯道正因之相。

反之,若修行入正道,則有正念明利,簡擇取捨智慧敏銳之善相。《十地經》《瑜伽師地論》等云:諸菩薩甦醒種性,即獲辯才與總持,於十二百功德等獲得自在,獲四無礙解相應,於道幾許修習,即有爾許忘念微少,正念明利,簡擇取捨意漸敏銳。

癸五、一切功德依賴以智慧觀察修

又於三寶等功德差別,若能多知,依此之信亦多增長。若多了知生死過患,故生眾多厭患出離。若由多門能見解脫所有勝利,故亦於此猛利希求。若多瞭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稀有諸行,則於此等諸不退信,欲樂精進,漸能增廣。

以智慧觀察修能出生何種功德?即能出生不退轉信、欲樂與精進等,且會漸漸增長廣大,而一切功德又從信、欲、精進出生,故言一切功德皆依賴以智慧觀察修。

論中分舉四例說明:

首先,若能多加了知三寶等功德差別,信心亦會倍加增長。譬如,聽聞《隨念三寶經》《寶性論》等中所說三寶功德之後,再數數觀察所聞功德,則對三寶之信心遂多增長。

其次,若對生死過患多加瞭解,則會數數生起厭患出離之心。譬如,多思惟八熱、八寒地獄之苦,則多生強烈怖畏厭離之心。

第三,若由多方面能見解脫之殊勝利益,譬如,了知或見聞大德們如何自在安住於萬法本性,心不為森羅萬象的顯現法所縛累等解脫之勝利,以此對解脫能生猛利希求。

第四,若多瞭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稀有菩薩諸行,則於此等的不退轉信、欲樂及精進,皆會逐漸增上廣大。因最初廣大瞭解發菩提心、行持六度的功德而產生信心,以信心推動,增長對大乘菩薩行之欲樂,再以欲樂推動,增長對大乘菩薩行之精進。由此可見最初觀察修之重要性。

以下總的強調此理。

如是一切皆依觀慧,觀察經義修習而起,故諸智者應於此理引起定解,他不能轉。

此理即觀察修之理;他不能轉是對觀察修引生定解之相。

如是一切功德皆依靠以觀慧觀察經中義理之修習而得生起,故諸智者應對此理引生定解,而不為他緣所轉變。

辛三、破除於修狹隘理解而以智者自居者分二: 宣說他宗 對彼遮破

壬一、宣說他宗

諸於修理見解極狹者,作如是言:若以觀慧極多思擇而修習者,則能障礙專注一緣勝三摩地,故不能成堅固等持。

等持:梵語三摩地,定之別名。即心安住一境而平等維持之義。

諸修行道理見解極狹隘者,如是說:若以觀察慧作眾多思惟抉擇而修習,則會障礙令心專注一所緣境之殊勝三摩地,因此無法成就堅固等持。

分析立宗者及其立宗:

立宗者:狹隘理解修行道理者,即見解不廣大,未全面理解修行道理者。

立宗:

有法:以觀慧極多思擇而修習;所立:不能成就堅固等持;能立:能障礙專注一緣勝三摩地故。能立之要點:極多思擇與專注一緣,在狀態上相違。一者具眾多所緣,另一者是專注一所緣境,故成相違。

此當宣說。

對此宣說遮破之理,以根據不成而破除,此情況有二: 特殊新修三摩地時,觀察成為障礙甚合理; 一般觀察修是三摩地之障礙,則不應理。

壬二、對彼遮破分二: 新修三摩地時觀察成為障礙合理 一般觀察修為三摩地之障礙不應理

癸一、新修三摩地時觀察成為障礙合理

若謂其心於一所緣,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辦,現新修時,若數觀擇眾多所緣,定則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來,於引定修,唯應止修,亦是我許。

此段重點是確定觀察成為三摩地障礙的階段。

若彼宗認為,先前未能成辦於一所緣境如自心所欲而堪能安住的三摩地,現正新修之階段,若數數觀察思擇眾多所緣,則三摩地不會產生,故乃至此三摩地未成辦以來,對引發三摩地之修行處,唯應安住修,此種觀點亦為我所承許。

論中其心於一所緣,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是修飾三摩地;觀察成為三摩地障礙之階段,即此三摩地尚未成辦而現正新修之時;新修三摩地之修行,包括加行、正行與結行,此處特指正行階段,即心專注一境時不能以九種住心作觀察,加行與結行階段,對遣除正行中掉舉、昏沉等障礙則須觀察。

癸二、一般觀察修為三摩地之障礙不應理分二: 觀察修是成辦無分別三摩地之殊勝方便 觀察修為遣除障礙之殊勝修行

子一、觀察修是成辦無分別三摩地之殊勝方便

若謂引發如是定前,觀修眾多即許是此定障礙者,是全未解大車釋論宣說引發三摩地軌。

大車釋論即《瑜伽師地論聲聞地》。

若認為在引發如是禪定之前,觀修眾多所緣境是此禪定之障礙,則全未理解大車無著在《瑜伽師地論》中所言引發三摩地之修軌。

以下引喻對應解釋大車釋論所言引發三摩地之修軌。

謂如黠慧鍛師,將諸金銀數數火燒、數數水洗,淨除所有一切垢穢,成極柔軟堪能隨順,次作耳環等諸莊嚴具,如欲而轉,堪能成辦。

如聰敏靈慧的鍛師先將金銀反覆以火燒,再三用水洗,如是淨除金銀一切雜質,令其體性變得極柔軟、堪能隨順之後,再打鑄成耳環等莊嚴飾品,即可如自心所想製成任何物品。

此比喻中,應分清前行、正行與結果。鍛師希求之果即將金銀作成耳環等莊嚴具;成辦此果之正行即正式打製;趣入正行之前提,須是金銀極其柔軟、堪能隨順,即已成堪能隨順之柔軟性,而達此體性之前行即數數以火燒以水洗。聰慧鍛師高明之處即瞭解鍛煉之法,亦即明瞭前行與正行的因果關係,前行是生起正行的無倒方便,前行準備妥善後,自可隨意趣入正行。若無前行之方便,即使勉強趨入正行亦無法隨順、如欲而轉。

相反,愚笨鍛師起初便直接打制金銀,雖勵力而無果,反將金銀毀不成樣。旁人勸道:你應先用火燒水洗。然其不聽勸告,反駁斥道:我現正製作耳環,火燒水洗皆為障礙。分析其言,雖在堪能正行之階段,火燒水洗確為障礙,然在未堪能之階段,須具火燒水洗之前行,否則無法趣入正行。

以下宣說此喻對應之意義。

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在修習諸黑業果、生死患等時中所說,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熱惱或起厭離。以是作意如火燒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此諸垢。

如是首先對根本煩惱、隨煩惱與諸惡行,應當如修習不善業果與生死過患等中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生起熱惱或厭離。以如是之作意即如猛火煉金般,能令自心厭背棄捨諸惡業,清淨此等垢染。

煩惱即根本煩惱,其本體可分為貪、嗔、癡、慢、見、疑六種;隨惑即隨煩惱,指隨根本煩惱而起之煩惱,《俱舍論》中宣說有十纏、六垢、放逸、懈怠及不信等十九種,《雜事律》中宣說有不喜、打呵欠等二十四種;黑業:四業之一,是暗黑不淨之惡業,能感暗黑不淨之苦果,《大智度論》云:黑業者,是不善業果報地獄等受苦惱處,是中眾生以大苦惱悶極,故名為黑。

以上從淨治黑業品之角度,宣說觀察修具有如猛火煉金般的調心作用;以下再從趣入白淨品的角度,宣講觀察修具有如水洗金般之調心作用。

如在修習知識功德、暇滿義大、三寶功德、白淨業果及菩提心諸勝利等時中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此等功德,令心潤澤,或令淨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諸白淨品,愛樂歡喜,以白善法澤潤其心。

白淨業指一切善業,以善為清淨鮮白之法,又能召感清白無垢之果,故名白淨業。

應當如同在修習善知識功德、暇滿人身義大、三寶功德、諸善業果以及菩提心之殊勝利益等中所說般,以觀察慧數數修習此等功德,令心滋潤,或令淨信現前。以如是作意即如以水洗金般,可令自心趣向諸善法類,於諸善業愛樂歡喜,以白淨善法潤澤自心。

總之,首先對煩惱惡業之過患作觀察修,以淨除各種障垢,復於白淨善法之功德作觀察修,以潤澤相續,如是以觀察修之方便,即能成就堪能止觀之善淨法器,此後若趣入止觀之正行,必可順利成辦。

如是成已,隨所欲修若止若觀,於彼屬意,無大劬勞即能成辦。如是觀修即是成辦無分別定勝方便故。

如是已成為堪能隨順之法器後,隨己意願修習寂止或勝觀,無需極大功用即能令心專注於止觀。由以上正理能成立觀察修是成辦無分別定的殊勝方便,故承許一般觀察修是三摩地之障礙極不應理。

以下引出教證:

如是亦如聖無著云:譬如黠慧鍛師或彼弟子,若時為欲淨除金銀一切垢穢,於時時中火燒水洗,柔軟隨順,現前堪能成辦彼彼妙莊嚴具。黠慧鍛師若彼弟子,隨所了知,順彼工巧,以諸工具隨所欲樂妙莊嚴相皆能成辦。

如是亦如聖無著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所說:譬如黠慧鍛師或其弟子,為淨除金銀上的一切垢染,時時以火燒水洗,令金銀柔軟隨順,結果則堪能成辦種種妙莊嚴具。黠慧鍛師或其弟子,隨自己所了知的鍛煉方法,按那種工藝方法,以各種工具隨自己所喜好的模樣打制,所欲的妙莊嚴具皆能製成。

如是諸瑜伽師,若時令心由不趣向貪等垢穢而生厭離,即能不趣染汙憂惱,若時令心由於善品愛樂趣向,即生歡喜。次瑜伽師為令其心於奢摩他品或毗缽舍那品加行修習,即於彼彼極能隨順、極能安住,無動無轉,如為成辦所思義故,皆能成辦。

如是,諸瑜伽師若令自心以不趣向貪愛等垢染而生起厭離(本論釋此為熱惱),即能不趣向染汙之憂惱,若令心對善法愛樂趣向,即能生起歡喜。復次,若瑜伽師欲令自心修習寂止或勝觀之加行,即堪能隨順、極能安住止觀,而無動搖或轉變,按心中所思之義真實成辦故,皆能圓滿成辦。

以上闡明觀察修不僅非三摩地之障礙,反而是成辦無分別三摩地之殊勝方便。以下再從除障方面,宣說觀察修是遣除三摩地障礙的殊勝修行。

子二、觀察修為遣除障礙之殊勝修行分三: 認定違緣 以觀察修遣除 攝義

丑一、認定違緣

又能令心堅固安住一所緣境勝三摩地,所有違緣要有二種,謂沉及掉。

認定為何者違緣?即認定為堪能令心堅固安住一緣的殊勝三摩地之違緣。其違緣是何者?歸納而言主要有二,即沉沒與掉舉,以沉沒與掉舉不能令心安住一緣,故彼等皆為三摩地之違緣。

丑二、以觀察修遣除

是中若有猛利無間見三寶等功德之心,則其沉沒極易斷除,以彼對治即是由見功德門中策舉其心,定量諸師多宣說故。

在沉掉時,若具猛利恒時見三寶等功德之心,則極易斷除沉沒之障礙,因沉沒之對治即是由見功德而策舉其心,諸多具量之師皆如是宣說之故。

見功德之心與沉沒二者狀態適反,前者上舉,後者沉沒,故以猛利無間見功德之心對治沉沒,而產生此心又須依觀察修,故對功德觀察修是遣除沉沒之殊勝方便。

若有無間猛利能見無常苦等過患之心,則其掉舉極易斷除,以掉舉者,是貪分攝散亂之心,能對治彼,諸經論中讚厭離故。

若具恒常猛利能見無常與痛苦等過患之心,則極易斷除掉舉,因掉舉是貪分所攝的散亂心,而能對治彼者,諸經論中讚歎是厭離之故。

見過患之心與掉舉二者狀態相違,掉舉是貪心所攝之散亂心,見過患之心與貪相反,其為厭離、背向之狀態,故對過患觀察修是遣除掉舉之殊勝方便。

丑三、攝義

是故從於知識修信,乃至淨修行心以來,若有幾許眾多熏修,即有爾許速易成辦智者所喜妙三摩地。又非但止修,即諸觀修亦須遠離掉沉二過,將護修習。

因此,從對善知識修習信心直至淨修行菩提心以來,有幾許熏習觀修,即有幾許速易成辦智者所喜愛之善妙三摩地。又非但安住修,即便是觀察修亦須遠離掉舉與沉沒二種過失而護持修習。故對安住修與觀察修而言,觀察修是遣除障礙之方便。

辛四、宣說一切聖言皆是教授之理分三: 教誡對引導時一切經論之義皆成修持之相產生定解極為重要 為智識有限者另作略修引導亦不相違 對觀察修護持定解極為重要

壬一、教誡對引導時一切經論之義皆成修持之相產生定解極為重要

此教授中,諸大善巧先覺尊長,隨授何等應時所緣,為令於其所緣法類起定解故,由教授引諸經論應時之義,更以先覺語錄莊嚴,環繞其心圓滿講說。

於此道次第教授中,諸大善巧先覺上師不論傳授何種相應時機之所緣,皆是為令學人於所緣法類生起定解,故由上教授,引述諸經論中相合所傳內容之法義,更以古德語錄開顯,如是直接圍繞學人內心,圓滿講說。

應時所緣即相應時機與所化根機之所緣,所緣即心所緣之法義;應時之義即相應所教授內容之法義;環繞其心環繞即針對,此如圓周圍繞圓心般,如是,所教授義悉皆圍繞學人內心,直指人心。

以下復從傳授者、所傳授、傳授目的、傳授方法分析此段內容。

傳授者,即諸大善巧先覺尊長

所傳授,即此教授中隨一應時所緣

傳授目的,即為令於其所緣法類起定解故。善巧上師傳法之目的,是為令學人對所傳法類發起定解,而非僅止於文句,此極關鍵。而欲達此目的,則須善巧傳授的方法;

傳授方法,即教授,引諸經論應時之義,更以先覺語錄莊嚴,環繞其心圓滿講說。

所謂轉法輪,主要是透過智慧與經驗教授所傳法類,以此轉動聽法者之心,故在引述經論時,不能引無關主題之義,而應恰如其分地引用相合當前內容之法義,尚須以古德語錄作莊嚴,如是則易引導學人心意。再者,傳法風格應具明顯傾向,即應直接針對聞者內心講述,以心對心而直接引導。此段亦是指導法師講法方式,若能如是傳授佛法,方為真正轉法輪,於聞者具大利益故。

又如說云:若善說者為善聽者宣講演說,如法會中所變心力,暗中獨思難得生起。善哉,誠然。

善聽者即前述具足六種想的聞法弟子。

又比如有說:若善巧說法者為善聽者宣講演說正法,如是在一次法會中轉心效果,非暗中獨自思惟所能生起。此言善矣,確實如此。

以下正式宣說教誡。

故不應謂此是修時方略策勵,以此所說聞思之時、修行時者,即是計執說眾多法與正修持二時相違邪分別故。

故不應認為此是修行的階段才稍加策勵,因為如聞思之時與修行之時無關之說法,實乃將宣說眾多法義與正修行此二階段執為相違的顛倒分別之故。

有人會想:聞法時不必太認真,隨意聽聽即可,閉關時方須用功。諸如此類皆是未能通達聞思修依次生起之扼要,故視宣說眾多法與真正修持二者毫無干係,實則前者對後者而言,至關重要,因為所聞均是修心之教授。且在法會中,自心以上師之善巧說法所轉變,非獨自閱覽三藏、苦苦思惟所能引起,故聞法時即須策勵自心。

末法眾生常顛倒行持,講法者未按經論或大德語錄抉擇法義,而隨世間學問,按世俗概念宣說佛法,此非弘揚佛法而是隱沒聖法;學法者未循道之次第而奠定道基,唯隨觀現世量之分別心,逾越次第雜亂而修,如此難以現前聖道。故對經論甚深要義未獲定解之初學者而言,最要莫過於對一切經義皆成修持之相生起定解。

壬二、為智識有限者另作略修引導亦不相違

然能瞭解一切講說皆為修持者,實屬少際,故能略攝所應修事,亦可別書。

雖然一切至言本為修行教授,此外無餘所修之義,但能瞭解一切講說皆是所應修持之人,實屬少數。故略攝所應修的內容,另作修行引導文,亦無相違。

一般凡夫心識粗大、智識有限,故對一切講說未必能領會究竟於何處指點修行。針對此等根機,有必要特別歸攝所應修之內容,另作修行引導文,此與一切講說皆為修行教授,並不相違,因引導文本是將所講教授明顯化而已。

壬三、對觀察修護持定解極為重要

能不能現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於此修習道理,獲與未獲決定知解,隨逐而成。況於法藏諸未學者,縱於經咒廣大教典諸久習者,至修道時,現見多成自所學習經論對方。此亦雖應廣為抉擇,然恐文繁故不多說。

能否在心中顯現一切至言皆為修行之教授,此唯一依隨對此觀察修的道理,是否獲得定解而決定。勿言對法藏未曾修學者,即便是長久修學經續廣大教典者,至修道時,現見彼等所修多數成為自己所學經論之對方,即真正修習時,所學經論悉無用處。此內容雖應廣大抉擇,然恐文字繁多,故不贅述。

以下從正反面分析:

從正面而言,若對觀察修之理獲得定解,則自然在心中顯現一切聖言皆為指示修行之教授,所聞法義皆可在相續中作觀察修,即聞思多少,便修行多少,所學經論悉皆融入修行;相反,若對此修習之理未獲定解,至言則不會現為教授,即不會將所學經論結合自相續而作觀察修,最終修道時,所修成為自己所學經論之對方。因此,對觀察修護持定解極為重要。

辛五、彼等攝義

破於修理諸邪分別,已廣釋訖。

此為結言。破除對於修理之各種邪妄分別,已廣釋完畢。

以下總結:

首應了知之含義,次須了知觀察修的利益:

所謂,從聞思修次第生起之理而言,先以聽聞通過他力對此教授獲得定解;復以思惟依靠自力對此教授遠離疑惑,獲得決定;後依教授數數串習,此即為修。因此,上師所傳授者唯是修行之教授,即為聽聞之修行教授;是思擇決定所聞的修行教授;為串習思慧所決定的修行教授。

聞思修以前前為因,後後為果,故即修習聞思所決定之法義。修即串習,所修為聞思所決定義,對此義串習稱之為修,修之含義是將心轉變成所修之體分。而聞思所抉擇之法義,有一分須以觀察慧思擇修,另一分須安住修,如是決定修有思擇修與安住修兩種,故思擇並非僅為聞思階段之事。如此,則對何者應思擇修?對何者須安住修?凡須令心猛利、恒常變改之處,即須作思擇修,因唯依靠數數觀察思擇,方能生起是心;凡須令心安住一緣不動之處,即應安住修。由此可見修之範圍極廣,非唯安住修,亦有廣大無邊之觀察修,從下士道直至上士道,凡須觀察之處皆須觀察修。

以下宣說觀察修之利益。

總之,以數數觀察可引發信心、欲樂、精進等一切功德。論中亦說,以觀察上師三寶功德可引發信心;以觀察壽命無常與輪迴過患可引生厭離;以觀察解脫利益可引發猛利希求心;以觀察菩提心與菩薩行之利益可增上大乘之信心、欲樂與精進。

從大小乘三十七道品的次第而言,以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為初步,四念住實以觀察慧為體。若具四念住之觀修,則四正斷之精進、四如意足之禪定,乃至五根、五力等一切地道功德皆會出生。從此角度可知,一切功德皆須依賴觀察修而出生。

道之命根即無垢淨慧,而道之究竟即無雜簡擇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的一切種智,故修行成果主要在於智慧,若智慧日漸增長,說明修行有所進步;相反,若愈修念力愈暗鈍,則已誤入歧途。而智慧之生起乃至增長又直接依靠觀察修,故觀察修不僅是修,且為最要之修行。

繼而應知,觀察修非但不是成就三摩地之障礙,且是成就三摩地之殊勝方便。彌勒菩薩在《辨中邊論》中云:依住堪能性,為一切事成,滅除五過失,勤修八斷行。四如意足之修行皆須依靠堪能性,而此心之堪能性由何而成就?世親菩薩釋曰:依前所修離集精進,心便安住有所堪能。即依靠前面所修遠離所治障法、修集能對治道之精進,心即安住有所堪能。此遠離所治障法、修集能對治道之精進須從何發起?唯由觀察修發起,以觀察慧數數觀察違品障礙之過患,即能發起猛利厭離;以觀察慧數數觀察善知識功德、三寶功德、善業果與菩提心等利益,即能令心愛樂而歡喜趣入。如是,以對惡業過患與善法功德觀察修,即能令心安住有所堪能,故知觀察修是成就三摩地之殊勝方便。

從遣除定障方面而言,亦不例外。三摩地之障礙即沉沒與掉舉,故以猛利無間見功德之心,即可從沉沒中策舉自心;以猛利無間見過患之心,即可斷除以貪所攝之掉舉。故觀察修之功德直接成為三摩地障礙之正對治。

從菩提道修行而言,初對善知識修信,中於暇滿修習義大難得,觀修死沒無常、業果、四諦、十二緣起、願行菩提心,次第而上皆是觀察修,此後為奢摩他之修習。如是道次第之安排極其合理、有益,即從道前基礎直至上士道行菩提心之間,有多少觀察修,即有爾許成就三摩地之方便。換言之,若能按道次第如量次第作觀察修,至修奢摩他時,即可速疾成就三摩地,進而修觀即能現前止觀雙運。故此觀察修是道次第最關鍵之修行。若未如此觀察修,則根本無法建立三士道之基礎,普通學人亦無法成為具足出離心、菩提心等功德的殊勝法器。故宗大師在作引導前,在修法上著重強調以觀察修而修心,欲令學人從下劣凡夫逐漸減過增德,成為具足願行菩提心之上士,以此基礎復修止觀即可超凡入聖。

從修學的現前利益而言,若對上述修理生起定解,則能顯現經論至言皆是修行教授,如是了知後,聞思修悉落實在修行上。既明所聞字句皆在指導修行,聞後便會以思惟決定所教授之義,之後直接串習。如是聽聞爾許,即生爾許聞慧;以此聞慧復生爾許思惟;又以思惟決定爾許所修之義,即有爾許修習;如是修習爾許,即引發爾許功德、減滅爾許過失。如是聞思修悉在修心上轉動,一切所聞經論悉皆融於修行之中,修行決定日日增上,不必等待多年,短時即可改變自心,此乃修行善相。

相反,若未明瞭修理扼要,則不知一切經論悉是修心之教授,聞法時僅止於文字知識,殊不知法師是在傳授修行教授。如是聞思多年,亦唯開闢廣大外解,所學未結合自心串習,最終唯生修行惡相,即實修時與一未學過經論者相仿,毫無差別,甚或認為聞思與修行毫無關係,對聞思產生邪見,欲於聞思外另尋修行教授。以是因緣,導致不敬重聖教而令逐漸隱沒,眾多下劣修軌派由此出世,且漸堅固。因此,理解、護持、實踐、宣說此等修行之理,對於個人修行之成敗,乃至整個聖教之興衰,皆有決定性的影響,至關重要。

上述內容是宗大師在雪域明顯宣揚,由講辯著所成的大獅子吼,此善說是極為珍貴之如意寶。

此觀察修之修軌非宗大師獨創,大師唯攝集彌勒、無著論典教授之精華而著重弘揚。此修軌非僅西藏某一宗派之修軌,實為任一宗派不可或缺之修軌。

以淨土宗為例,澫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云: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阿彌陀經》之要旨即信願持名,其信願即慧行,為持名念佛之前導。實則此信願之慧即觀察修,以觀察修而出生信願,由信願真切方能懇切念佛求生淨土。故觀察修對淨宗行人而言,猶如眼目般重要。

佛在《無量壽經》中宣說往生正因時,亦涉及觀察修。佛說:復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婬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癡。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其中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即觀察修,秉此密意,世親菩薩歸攝《無量壽經》之義而撰《往生論》,安立五念門,其核心即五門中之觀察門,占全論大部分。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且觀察阿彌陀佛國土莊嚴功德又分十七種:莊嚴清淨功德成就、莊嚴量功德成就、莊嚴性功德成就、莊嚴形相功德成就、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等;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又分八種:莊嚴身業功德成就、莊嚴口業功德成就、莊嚴心業功德成就等;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又有四種。可知此觀察修範圍廣大,其名慧行,其果即發起猛利信願。真正數數觀察淨土功德,見淨土莊嚴、如來法力、菩薩功德、往生勝利,決定令信心猛利,生起往生淨土之強烈欲求。且此種由觀察修所成就的信願,並非泛泛浮淺,決定穩固持續。世親菩薩所言二十種觀察悉來自《無量壽經》之至言,從此角度對應《廣論》而理解,則知確實處處皆須作觀察修。若通達《廣論》的修軌再轉至《無量壽經》之聞思修,決定對修習淨土具大利益。換言之,若能領會佛之至言皆是修習淨土之教授,即可聞經而趨入思惟,思惟決定後緣經文數數串習、觀察,使信願不斷增上。在此基礎上,無論修何種淨土行門,如念佛、持咒、觀想或禮拜等,心力決定不同以往。以觀察修能猛利恒常改變心力之故,極易與阿彌陀佛相應而獲得往生成就。

在成就念佛三昧上,亦以觀察修為修行關鍵。明朝妙葉大師在《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中言:若人能具此智,不為世間一切邪解偏見諸惡知識之所迴轉,則當正觀二土苦樂淨穢,於其境上,生二種心,以為方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何謂二心?一者厭離心,二者欣樂心。於此娑婆生厭離故,則能隨順釋迦所說折門;於彼極樂生欣樂故,則能隨順彌陀所示攝門。以此二門,精進修行,念佛三昧必定成就。此段實為開示觀察修與成就念佛三昧之關係:若人能具信解娑婆世界是苦,淨土是安樂的智慧,則應如理觀察兩種世界之苦樂與穢淨,以對二境分別產生厭離心與欣樂心作為方便。如是對娑婆世界產生厭離之故,即能隨順釋迦佛激發出離輪迴之折門;又對彼方極樂世界產生欣樂之故,即能隨順阿彌陀佛開示淨土之攝門。由如是折攝二門,發起精進修行,決定成就念佛三昧。

此段與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及《廣論》之開示如出一轍。以觀察慧數數觀察娑婆世界之過患,即思惟三惡趣、人天之苦,特別思惟三苦與人道八苦等,如是引發厭離心,對娑婆界不生絲毫貪著。此修實為下、中士道有關苦集二諦之觀察修;另一方面,應以觀察慧數數觀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即思惟憶念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之果地成就、大願成就與加持,如是引發欣樂心,身心皆入極樂,愛樂歡喜。此修實為有關滅道二諦之觀察修。

若能如是以如理觀察引生此二定解,決定會精進修行。即以觀修輪迴過患,發起猛利厭離,而能遮止一切緣輪迴之散亂;以觀修淨土功德,發起猛利欲樂,而歡喜趣入淨土。如是萬緣放下,一念單提,最後決定成就心緣一境之念佛三昧。是故,觀察修確實是成就念佛三昧之殊勝方便。

《念佛直指》又云:若於此折門不能修行,厭離不深,則娑婆業繫不脫;若於彼攝門不能修行,欣樂不切,則極樂勝境難躋。是以行人欲生淨土,成就念佛三昧,當齊修二門,為發行最初一步也。此從反面而言,若不能修行此折門,即不能數數觀察娑婆世界之過患,則厭離不會深切,亦不能脫娑婆之業縛;若不能修行此攝門,即不能數數觀察極樂世界之功德,則欣樂不會深切,亦不能入極樂殊勝之境界。故行人欲求生淨土,成就念佛三昧,須同修此二門作為發行之初步。

因此,若無觀察修之基礎,則難成就往生淨土。即便欲得念佛三昧,然內心未以觀察修調順,亦不能如欲而轉。雖念佛,然未淨治對輪迴之耽著,仍不免轉於輪迴妄想中;另一方面,未發起往生極樂之猛利欲樂,遂無力一心歡喜趣入。如是雖欲成就念佛三昧,趣入淨土勝境,然因無觀察修之基礎,而難成就。

以上以修行淨土法門為例,具體宣說觀察修之重要與功德。

今應顯示,如前所說,如理依止善知識之弟子,尊重應當如何引導之次第。

現在應當顯示,對於如前所說如理依止善知識之弟子,具相上師應當如何引導菩提道之次第。

此處所言尊重,即指堪能引導弟子於菩提道之修行的具相上師;弟子即如理依止善知識之具相弟子,如是須按軌則傳授此道次第,而非任何上師與弟子皆能成為道次第之能傳與所傳者。如是上下連結後,以下宣說真實義。

戊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 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己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分四: 正明暇滿 思其義大 思惟難得 攝義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初中分三:正明暇滿; 思其義大; 思惟難得。

或有疑惑:觀修暇滿本可攝於下士道法類,為何單獨將其置於道前基礎中?

答:此處正明暇滿,是在道前認定整個三士道之所依身,故為三士道共要。以暇滿義大難得對有暇身勸取心要,亦是總的從三士道而言。故而作為三士道共攝之內容,有必要單獨置於道前基礎中,否則僅攝於下士道中,則難有如此認識,且易產生於有暇身勸取心要等唯屬下士道之誤解,故理應置於道前基礎中。寂天菩薩在《集學論》與《入行論》中首講暇滿,亦同此理。

庚一、正明暇滿分二: 閒暇 圓滿

初中分二:閒暇; 圓滿。 今初。

一般而言,對修道之所依,《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等中宣說須具八種異熟功德,世親菩薩於《宣說其功德論》等中宣說須具增上生之七種功德,《親友書》《大乘莊嚴經論》中宣說四妙輪等,本論則根據龍樹菩薩《集經論》與寂天菩薩《入行論》《集學論》等,宣說修道所依須具足八閒暇與十圓滿。

辛一、閒暇分二: 閒暇之義 無暇

壬一、閒暇之義:

如《攝功德寶》云:由戒斷諸畜趣體,及八無暇常得暇。謂離八無暇即是其暇。

《攝功德寶》又名《般若攝頌》,宋譯名為《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如《攝功德寶》所說:由持戒斷除海居、散居諸傍生之身,及八種無暇之身,而常獲閒暇。即遠離八種無暇是閒暇之義。

壬二、無暇

八無暇者,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生傍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懱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於隨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患,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策勵斷生死。

所謂八無暇,如《親友書》所說:執持邪見,生於傍生、餓鬼、地獄,生於無佛教之時期,生於邊地成為懱戾車,性為呆啞,生在長壽天,於以上任何一種受生之後,即名八無暇過患。已離此等過患,獲得閒暇,故當策勵斷除生死。輪迴以業惑而出生,所謂應當策勵斷生死,即應努力斷除業惑而息滅生死。

懱戾車即邊地未開化的野蠻人;同呆。

以下分釋八種無暇,並闡述其屬無暇之原因。

此復若無四眾遊行,是謂邊地。愚啞缺耳、支節等,名根不具。妄執無有前世後世、業果、三寶,是邪見者。無佛出世,名無佛教。

無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此四眾遊行之處,名為邊地;愚癡、聾啞、身體支節殘缺等,名為根不具足;妄執無前後世、無業果、無三寶,是執邪見;所處時代無佛出世,名無佛教。

遊行即遍歷修行,巡行各地參禪聞法,或說法教化。

四中初二及最後者,不能瞭解應取應捨,第三不能信解正法。

上述四種中,以最初二者及末者——生於邊地、根不具足、無佛教,不能瞭解應取應捨之處,第三執著邪見是不能信解正法,故皆無緣修學正法。

邊地與中土皆分地域與佛法兩種。地域中土指印度金剛座,其為賢劫千佛成佛之處,此外名地域邊地。此處是從佛法中土與邊地而言,有四眾遊行之處,即是佛法中土;無四眾遊行之處,即是佛法邊地。生於邊地則無緣聞法,故無法了知取捨之處;諸根不具,亦無能力瞭解佛法,如啞巴無法言說,聾子無法聽聞,癡呆能聞會說然不解義,皆是瞭解佛法的嚴重障礙;若生在無佛出世之時,於無正法光明之黑暗劫中,不聞三寶名字,更無緣了知佛法;第三種執邪見,是堅固執著與佛法相違之邪見,以此雖聞佛法亦以邪見障礙而不生信解。由上述原因,故此四種皆是無暇。

三惡趣者,極難發生修法之心,設少生起,亦因苦逼不能修行。

三惡趣眾生業障極重,故極難發起修法之心,即使少許生起,亦因痛苦逼迫而不堪趣入修行,故三惡趣皆屬無暇。

以下解釋長壽天之範圍,及屬無暇的原因。

長壽天者,《親友書釋》中說是無想及無色天,《八無暇論》中亦說常為欲事散亂諸欲界天。

所謂長壽天,《親友書釋》中說是無想天與無色界天,《八無暇論》亦說常為妙欲而散亂的欲界諸天。

無想天者,對法中說,於第四靜慮廣果天中,處於一分如聚落外阿蘭若處。除初生時及臨沒時,餘心心所現行皆滅,住多大劫。無色聖人非是無暇,故是生彼諸異生類。以無善根修解脫道,故是無暇。恒散欲天,亦復如是,故說彼等亦名無暇。

此段宣說無想天、無色界天與欲界天皆是無暇的原因。

所謂無想天,《俱舍論》說:色界第四靜慮廣果天中,無想天住在如聚落外之一阿蘭若處。無想天有情,除初生與臨死時起念之外,餘時心與心所之活動悉皆停止,如是安住五百大劫。以無色界而言,無色界聖人非是無暇,故無暇是指生在無色界的凡夫。以彼等無修習解脫道之善根,故為無暇。另外,常在妙欲中散亂的欲界天亦是無暇,無法生起修法之心,故說諸欲界天亦名無暇。

第四靜慮廣果天:色界第四禪天八天中第三天之名。此為凡夫在色界天中所能得生最勝之天,故名廣果天;處於一分:《俱舍論》云: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

如《親友書釋》云:此八處中,以無閒暇修作善品,故名無暇。

如《親友書釋》所說:在此八處中,以無閒暇修行善法,故名無暇。

辛二、圓滿分二: 五種自圓滿 五種他圓滿

第二圓滿分二:

壬一、五種自圓滿分二: 真實 釋詞

癸一、真實

五自圓滿者,如云:人生中根具,業未倒信處。

五種自圓滿者,如云:獲得人身、生於中土、諸根具足、業未顛倒、信解依處。

1. 獲得人身,即能知言解義。

2. 言生中者,謂能生於四眾弟子所遊之地。

所謂生中,即生在中土,亦即能生在四眾弟子遊行之處,而非生於無四眾遊行、無賢聖之邊地。

3. 諸根具者,謂非騃啞,支節眼耳皆悉圓具。

諸根具,即非癡呆、聾啞,身體支節、眼耳等具全。非呆啞故,堪能理解所說法義;諸根具全故,堪能精勤修習善法。

4. 業未倒者,謂未自作或教他作無間之罪。

業未(顛)倒,即未親自作或教他作五無間罪。以小乘觀點,若已自作或教他作五無間罪,則現身決非證得賢聖之器。

5. 信依處者,謂信毘奈耶是世出世一切白法所生之處。毘奈耶者,此通三藏。

信依處,即信解三藏是出生世出世間一切白法的依處。《菩薩地》云:言信處者,謂信如來教法。此處毘奈耶通攝經律論三藏,非唯指律藏。《菩薩藏經》云:毘奈耶者,調伏煩惱,調伏墮罪。

從反面而言,信解依處即未信解邪惡處,不對諸邪天及外道處所,發清淨信心。眾生能信解佛法,實為前世善根力所致,如《瑜伽師地論》云:由彼前生,於佛聖教善說法處,修習淨信,長時相續,由此因緣,於今生中,唯於聖處發生信解,起清淨心。

癸二、釋詞

為何上述五者名自圓滿?

此五屬於自身所攝,是修法緣,故名自滿。

此五者屬於自相續所攝,且為修法助緣,故名自圓滿。 
屬於自身所攝之含義;是修法緣滿之含義。 
依《瑜伽師地論》所說,獲得人身即眾同分圓滿,亦即與人同分之圓滿;生於中土即處所圓滿;諸根具足即依止圓滿;業未顛倒即無業障圓滿;信解依處即無信解障圓滿。如是對應自身,若已具人類同分,處所亦圓滿——生於可修學佛法之處,又具依止圓滿——依止健全六根,堪能了知取捨、精進修法,且無障礙成就的嚴重業障,及無障礙信解之邪見等,便知自身具足修法順緣,獲得自圓滿。

壬二、五種他圓滿分三: 真實 釋詞 斷疑

癸一、真實

五他圓滿者,如云:佛降說正法,教住隨教轉,有他具悲愍。

五種他圓滿,即佛陀出世、宣說正法、教法住世、法住隨轉與有他悲愍。

1. 言佛降世或出世者,謂經三大阿僧祇劫積集資糧,坐菩提座現正等覺。

所謂佛降世或出世,即經三大阿僧祇劫積集福慧二資圓滿,於菩提座(即印度金剛座)上現前正等覺而成佛。

2. 說正法者,謂若佛陀或彼聲聞宣說正法。

說正法,即佛陀出世後,由佛陀或其聲聞弟子宣說正法。此處聲聞是從廣義而言,包括菩薩聲聞與小乘聲聞,以二者是聞佛音聲而得法,故皆名聲聞。

3. 教法住世者,謂從成佛乃至未示入般涅槃,勝義正法可現修證,未壞滅故。

教法住世,即從成佛乃至未示現入般涅槃期間,勝義正法可現前修證,並未壞滅之故。

世俗正法與勝義正法合稱二種正法。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之三藏;勝義正法指聖道,即無漏根、力、覺支、道支。

4. 法住隨轉者,謂即如是證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

法住隨轉,即如是現證勝義正法的聖者,了知有堪能修證如是正法之眾生,即按自己所證之法,為彼等傳授隨順其根機的教授教誡。

隨順教授教誡即隨順所化根機的教授教誡,故法住隨轉,即勝義正法住世,有聖者能為所化傳授隨順彼之教授教誡。

5. 他悲愍者,謂有施者及諸施主與衣服等。

他悲愍,即有施者及施主對修法者施予衣服等生活資具。

癸二、釋詞

為何上述五者名他圓滿?

此五屬於他身所有,是修法緣,故名他滿。

此五者皆屬他相續所有,且為修法順緣,故名他圓滿。

此五者即大師圓滿、世俗正法施設圓滿、正行不滅圓滿、勝義正法隨轉圓滿、隨順資緣圓滿。從外在條件而言,大師佛陀出世且宣說教法,勝義正法可現前修證並未壞滅,故現證勝義正法之聖者,能隨順眾生而隨轉教授教誡,又有施主提供衣食等順緣,如是具足圓滿的外在條件,故名他圓滿。

癸三、斷疑

對上述他圓滿之義,或有疑惑:若依此解釋,今非佛世,故無法具足前四種他圓滿。

對此宗大師解釋:

《聲聞地》中所說前四他圓滿者,現在不具,然說正法、法教安住、隨住法轉,尚有隨順堪為具足。

雖然現在不具《聲聞地》中所說的前四種他圓滿,但尚有代表佛之善知識宣說正法,法教亦安住於世,現證勝義正法之聖者亦能為眾生隨轉教授教誡,故尚有他圓滿之隨順分(相似分)具足。

《聲聞地》之教證,是從佛陀親自住世、轉法輪之角度而言,現雖無佛親自出世宣說正法,然尚有代表佛之善知識出世說法,且法教住世、法住隨轉,故現今亦能具足他圓滿之隨順分。

上述八暇、十滿具足之人身,即暇滿人身。

庚二、思其義大分四: 觀察究竟利大 觀察暫時利大 如是空耗所依之過患 思已當發取心要欲

辛一、觀察究竟利大分四: 為引畢竟樂故,須清淨修習正法 真實觀待究竟而思惟利大 彼二攝義 思惟後勸取心要

壬一、為引畢竟樂故,須清淨修習正法

第二思惟暇滿利大者,為欲引發畢竟樂故,若未清淨修習正法,僅為命存以來引樂除苦而劬勞者,傍生亦有,故雖生善趣,等同傍生。《弟子書》云:猶如象兒為貪著,深井邊生數口草,欲得無成墮險坑,願現世樂亦如是。

第二思惟暇滿利大者,為欲引發畢竟安樂之故,須以人身修習正法。設若未以人身修習清淨正法,僅為短短在生之年引樂除苦而辛勞,此傍生中亦有,故雖生善趣,貴為人身,卻等同傍生。月宮菩薩《弟子書》中云:猶如小象貪著深井邊的數口青草,希求獲得,然而非但不成反墮入險坑,如是欲求現世安樂,亦唯墮三途而已。

以下以問答方式分析此段:

人生目的為何?

得此珍寶人身,須用以引發自身畢竟安樂,並幫助眾生引發畢竟安樂,此方為人生崇高之目的。

何為達成此目的之因?

此因即修習清淨正法。唯將人身投入於修法,方能引發畢竟安樂。故存活一日,即須修法一日,修行為終生唯一之事。

為何說不修法之人身等同傍生?

傍生與生即有覓食求偶之本能,終其一生唯求現世安樂。人類崇尚文明,且具探尋真理、反觀覺悟之智慧,若不以人身修習正法而唯付諸飲食男女,則與傍生無異,絲毫不顯人身之寶貴。人之可貴,貴在具有發展智悲的能力,此為餘道眾生所不具,故唯將人身用於修行,方顯人之價值而具實義。

以人身追求現世安樂結果如何?

《弟子書》中,象兒喻無清淨智慧者,數口草喻現世小利,深井喻三惡趣。凡愚以貪欲追求少許現世安樂,結果非但不得,反將墮入惡道險坑,所作皆成惡趣之因。

壬二、真實觀待究竟而思惟利大

總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習大乘道者,任隨一身不為完具,須得如前所說之身。

是總說修行三乘;指別說修行大乘。

總的修行三乘正法,特別若修大乘之道,並非任何一種身皆能完具修法之條件,故須獲得如前所說暇滿之身。

此句總說修法所依必須是暇滿之身。以下更以教理成立,堪能修行大乘勝法,且極易成就者,唯是暇滿人身。

如《弟子書》云:善逝道依將成導眾生,廣大心力人所獲得者,此道非天龍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此句重點說唯以人身方能獲得修習大乘的廣大心力。

如《弟子書》云:佛道之所依即是能成辦引導眾生趣入佛地的廣大心力,此唯以人身方能獲得,此廣大心力非天龍能得,亦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等所能獲得。

善逝道(所)依指佛道之所依,即布施、持戒、安忍等菩薩道之所依。

將成導眾生廣大心力,即能成辦引導眾生趣入佛地的廣大心力,亦即能荷負將一切眾生無餘引往佛地之重擔的廣大心力。

人所獲得者,即以人身方能獲得如是廣大心力。

此道非天龍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指三界諸天,即梵天、帝釋等,為天龍八部之一。

:指龍神,即難陀跋難陀等,為天龍八部之一。

非天:即阿修羅,天龍八部之一。阿修羅前世亦修布施等福,然以競爭心強,故果上有天人之福而無天人之德,故名非天。

妙翅:梵語迦樓羅,亦名金翅鳥,天龍八部之一。其棲息於四天下大樹之上,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以龍為食。

持明:即依靠誦持咒語或藥力而成就神通力之世間仙人。

似人:梵語緊那羅,帝釋之奏法樂神,天龍八部之一。因其似人而頭上有角,故漢文經典名之為人非人

腹行:梵語摩睺羅伽,天龍八部之一。因其似人而頭為蛇頭,故亦名大蟒神。

天龍八部雖具能力,然心力不如人類,唯人堪能具有大乘道之所依——二利之廣大心力,故可成佛。

《入胎經》亦云:雖生人中亦具如是無邊眾苦,然是勝處,經俱胝劫亦難獲得。諸天臨沒時,諸餘天云:願汝生於安樂趣中,其樂趣者,即是人趣。諸天亦於此身為願處故。

此段重點說諸天亦以人身為希願處。

《入胎經》亦說:雖然生在人中亦有如是無邊痛苦,但卻是殊勝生處,縱經俱胝劫亦難獲得。諸天臨終時,其餘天人為他祝願:願你轉生安樂趣中。此安樂趣即是人道。諸天亦以人身作為希願處之故。

又有欲天昔人世時,由其修道習氣深厚,堪為新證見諦之身,然上界身則定無新得聖道者。如前所說,欲天亦多成無暇處。故於最初修道之身,人為第一。

此段闡明最初修道所依之身,人身超勝天身。

從天身而言,雖有欲天以往昔為人時,修道習氣濃厚,故堪為新證四諦的所依身,然除此之外,以上界(即色界、無色界)之身依,決定無有最新獲得見道之可能。且如前所說,欲界亦多數成為無暇之處,故最初修道所依之身,以人身最為第一。

《俱舍論》云:由上無見道,無厭及經故。即色界、無色界天人不可能有新得見道者,以無有厭離心及經中如是宣說之故。上界天人耽著禪樂,又無苦受,故不生厭離、無法生起聖道,且經中亦說:先是在欲界中獲得見道。

此復俱盧洲人不堪為諸律儀所依,故讚三洲之身,其中尤以瞻部洲身為所稱歎。

此段由比較四洲人身,而讚歎瞻部洲身最為第一。

再就人身而言,北俱盧洲人身不堪成為諸律儀的所依,故讚歎其餘三洲人身,而三洲人身中,尤以南瞻部洲人身最值得稱歎。

何以故?以南瞻部洲為業力之地,人類造業,不論善惡,皆快速成熟,故南洲人身是極具能力的所依身。

壬三、彼二攝義分三: 從能成就解脫的角度宣說 從能成就佛果的角度宣說 從能即生成就金剛持雙運身的角度宣說

癸一、從能成就解脫的角度宣說

從能成就解脫的角度而言,以有暇身能成辦小乘解脫之因——戒定慧三學,故獲得暇滿人身具大義。

1、從得戒角度而言人身具義。以出離心攝持的戒律,其餘非人所依及北洲人身不能獲得,唯三洲人身可獲,《戒律根本頌》《俱舍論自釋》亦如是宣說之故。

2、從暇滿人身能成就靜慮的角度,說明人身具義。因以此人身為所依可新生四禪八定,三惡趣、無想天等所依身,則以異熟障無法產生新的修成,《俱舍論》亦如是宣說之故。

3、從暇滿人身能最新獲證無常等的角度,說明人身具義。因以人身能新獲見道,然以色、無色界之上界身不能新獲見道,《俱舍論》與《親友書》亦如是宣說之故。

由此可知,依暇滿人身能獲小乘解脫果,故具大義。如佛世六群比丘中之鄔陀夷,即依人身而獲證羅漢果。

癸二、從能成就佛果的角度宣說

從能成就佛果的角度而言,獲得暇滿人身具有大義。因為成佛道度眾生所依的廣大心力,唯以人身方能獲得,故以人身極易圓滿行持成佛之因——所依菩提心與能依六度萬行,以餘身則不能如此極易圓滿地行持。如悉達多太子即依人身發起菩提心、成就無上菩提。

癸三、從能即生成就金剛持雙運身的角度宣說

從能即生成就金剛持雙運身的角度而言,獲得暇滿人身具大義。因唯胎生具足六界(空、風、火、水、地、智慧界),可即生現前雙運身,而餘身則不能。此根據為:若欲即生成就佛果,須依氣脈明點等修習圓滿次第的大樂智慧等,其餘所依身則不具如是條件。如布瑪莫扎與米拉日巴等,即依人身即生成就金剛持雙運身。

總之,暇滿人身是成辦三乘菩提的殊勝所依。就究竟佛果而言,其因即願行菩提心,而唯人身能引發此廣大心力。其餘天龍八部等雖有神通福報,諸根亦極具能力,然除少數者外,皆無法發起猛利菩提心;就小乘解脫而言,其因須具戒定慧三學,而唯人身能得出離心所攝之戒,人中北洲人身無法得戒,僅其餘三洲人身能得,三洲中又以南洲人身最勝。此外,亦須依此人身,獲得以第九住心入大地所獲之修所成慧,乃至現證四諦而見道。天人之中除極少數欲天外,其餘皆無見道可能。由上成立,成就聖道之所依,唯以人身最為殊勝。

暇滿人身既具如是功德,理應趣入真正具義之事,即以人身應攝取三士道之心要。

壬四、如是思惟後勸取心要

是故,應當作是思惟:我今獲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無果利,我若令此空無利者,更有何事較此自欺、較此愚蒙而為重大。曾數馳奔諸惡趣等無暇險處,一次得脫,此若空耗仍還彼處者,我似無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由此等門應數數修。

因此,應當如是思惟:我如今獲得如是妙身,為何令其空耗不生果利?我若令此空耗無利,還有何事較此自欺、愚昧不明?曾經無數次奔馳於惡趣等無暇險處,此次暫時脫離而具修法閒暇,若仍空耗還墮彼處,則我豈非如被明咒迷惑,而成為無辨別利害心識的無心者。應由此等方面數數思惟修習。

如聖勇云:得何能下種,度生死彼岸,妙菩提勝種,勝於如意珠,功德流諸人,誰令此無果?

如馬鳴菩薩所說:獲得何身能播下度越生死彼岸及善妙菩提之殊勝種子,其功能勝過如意寶珠,一切功德之流出皆依人身,於如是人身,智者誰會令其無果?

聖勇即馬鳴菩薩。得何指獲得何種所依身。能下種有二,即能播下超越生死之解脫種子,以及播下成佛種子,即以暇滿人身能成辦三乘解脫,亦能成就無上菩提。度生死彼岸是從解脫角度而言,即三種菩提。

勝於如意珠,即較量二者功德。如意寶能隨所願賜予衣食等受用,卻無法賜予解脫;而以暇滿人身能獲得所欲三乘解脫,故價值遠勝十萬如意寶。

功德流諸人為相續不斷,無量功德皆依人身流出,人身為出生功德之所依,故說功德流諸人

誰令此無果指智者,智者誰會令此寶貴人身不生少許功德而空耗?其必善用人身,以攝取佛法心要。下等者應取增上生之心要,中等者應取解脫之心要,上等者當取佛果之心要。若未取其一,則為無智者,唯失壞自身而已。

《入行論》亦云: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無餘欺過此,亦無過此愚。

《入行論》亦云:獲得如是暇身之後,我若不用此身修善,則無其他自欺更甚於此,亦無其他愚癡更甚於此。

若我解是義,愚故仍退屈,至臨命終時,當起大憂惱。若難忍獄火,常燒我身者,粗猛惡作火,定當燒我心。

若我已知人身具大義利,仍以愚癡而退怯,不能積極修善,至臨終死亡時,定起極大憂惱。且死後惡果成熟時,若難忍獄火長時焚燒我的身軀,粗猛追悔之火亦必燒灼我心。

上兩段中,前段之乃無知之;後段之乃知而不行之。何為無知之愚?即不明人身八暇十滿之體相,及其義大難得。形相為人,卻不知人身之體相與生命之意義,反以人身顛倒作惡,如是失壞自身,故再無較此愚癡者。何為知而不行之愚?即明知人身不應空耗,唯應用以修善,卻仍被無明習氣牽引,以各種理由退縮拖延,未能投入修行,甚至顛倒行持,此即自我欺騙、明知故犯之愚癡。

至臨命終時,當起大憂惱:此大憂惱遠勝一般憂惱。心中明知人身珍貴,卻仍無義空耗,非但未以之成辦殊勝果位,反於放逸中,造無量罪業。如是臨終時,在一般憂惱之上,更添強烈悔恨,故名大憂悔。

粗猛惡作火,定當燒我心惡作火即追悔之火。如愛財者失財,必生後悔之火,對一般身外之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此人身貴為無價如意寶,若以空耗而失壞,以無上如意寶造諸惡業而墮落地獄時,粗猛之惡作火定會燒灼此心。

難得利益地,由何偶獲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獄,如受咒所蒙,我於此無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

極為難得能出生一切暫時與究竟利益之人身,以何能偶然獲得?若我有此認識,卻仍被引入地獄,則如被咒蒙蔽,對暇滿無珍惜善用之心,是何者蒙蔽我心,令我不能覺悟?我心中究有何物作祟?

難得利益地,由何偶獲得利益地指人身。如此難得之身,絕非無因偶然能獲,唯聚無量因緣方能現前,必須以淨戒為根本,以施等福德為助緣,以無垢願攝持,方能現前圓具修行條件之暇身,猶如出生一切利益之地,故名難得利益地

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獄,如受咒所蒙我如有知指我如有此認識,非善知識未傳,亦非癡呆,而是聞後能解是義;仍被引入獄,此非由他人,是由顛倒心所引,令我於世間八法中,放逸、造惡;受咒所蒙,即為咒術蒙蔽後,無有自主,行非法行,此喻無理智之狀態。

我於此無心即暇滿,無心即無珍惜、善用之心。雖於暇身義大難得之理能說善道,然於日常行為中,根本無此善心內涵,故無法趣入法義,此即無心狀態,如燈影無光。

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未知即不能反省、不自覺之狀態。日日於此嚴重顛倒中,恣意虛度人身,究竟是何物蒙蔽我心,令我不知醒悟,我心中究有何物障礙?

以上已詳釋馬鳴菩薩與寂天菩薩之教言。其中最要者,即由此等門應數數修,要求學人真實串習,非僅口中高談。如聖勇云字,要求學人按馬鳴、寂天開示之義如實思惟,若不於心上如是修,僅以學得少許名相為足,如何能趣入修行?故此處再次提醒學人聞思修之扼要,即對上述內容,若僅理解為知識,其果唯是開闢廣大外解。相反,若能認識其皆為修心教授,自會轉入內之修心,而依此教授抉擇自心,數數思惟修習,必將此心串習成珍惜人身之無顛倒心。故是否通達聞思修扼要,其果有天壤之別。

以下對應古德傳記而顯示此修心之相。

敦巴亦謂慬哦瓦云:憶念已得暇滿人身乎?慬哦亦於每次修時,必誦一遍《入中論》頌中:若時自在轉順住,設不於此自任持,墮險成他自在轉,後以何事從彼出。而為心要。應如是學。

敦巴仁波切每次見到慬哦瓦時,皆會問:你憶念過已得暇滿人身嗎?慬哦瓦亦於每次修法時,必誦一遍《入中論》頌文:若時自在轉順住,設不於此自任持,墮險成他自在轉,後以何事從彼出。以此頌之義作為心要。我等應如是隨學。

若時自在轉順住,設不於此自任持,墮險成他自在轉,後以何事從彼出。自在轉即隨自己而轉,如欲自在;順住即住於順處——人天善趣;自任持即自己把握、善自攝持;墮險即墮落惡趣;成他自在轉即成隨他力自在而轉,毫無自主。

全頌意為:若住人天順處能隨欲自在之時,未能善自把握身心而取心要,一旦墮落惡趣,身心隨惡業力而轉,彼時還能以何法從中出離?因惡趣中眾苦相逼,心識極不堪能,甚至無有祈求救護之能力。

慬哦瓦謹遵上師教誨,每次修法時,必憶念此頌意義而策勵自心,以取心要欲將心轉入修法中。此處宗大師舉慬哦瓦之傳記,教導後人隨學慬哦瓦時時憶念暇滿而取心要。

辛二、觀察暫時利大

如其觀待畢竟義大,如是觀待現時亦然,謂增上生中,自身受用眷屬圓滿之因,布施持戒及忍辱等,若以此身易能成辦,此諸道理亦應思惟。

如同觀待究竟決定勝暇身義大,如是觀待暫時增上生,亦具大義,即增上生中,自己身體、受用、眷屬圓滿之因——布施、持戒、忍辱等,若以此暇滿身,則極易成辦。對此等道理亦應思惟。

現時即暫時;增上生指善趣;圓滿增上生:包括身體、受用、眷屬等各方面之圓滿,即下士道中所說具有壽量圓滿等八種異熟功德之增上生;增上生圓滿之因即布施、持戒、安忍等殊勝善業,分別對應而言,善趣人身之因為持戒,受用圓滿之因為布施,眷屬圓滿之因為忍辱。

六道之中,以暇滿人身最易成辦此等殊勝善業。因人道苦樂皆有,具足修行助緣,有眾多修善、積資、發起淨願之機緣,以具備內因外緣之故,極易成辦施、戒、忍等殊勝善業;三惡趣為劇苦逼迫,以惡業障蔽,心不堪能,極難發起善心,亦無辨別取捨之智慧,故無法行持布施等增上生之因;上界天人享樂為主,以無痛苦作增上緣,故不生出離心、慈悲心與菩提心等,且天人所處環境,亦無布施、安忍等機緣。唯人類既有圓滿身依,又具修行機緣,若能善用此身,時時處處皆能修善,極其便易。餘道眾生卻非如此,如狗能食睡,卻無法作布施等,終其一生亦無法成辦人類須臾所作之善,極其可憫。由此可見,觀待暫時增上生而言,暇滿人身亦具大義。

了知此理後,即須緣法義思惟串習,故宗大師再次提醒學人:此諸道理亦應思惟。

辛三、如是空耗所依之過患

如是觀待若增上生、若決定勝義大之身,若不晝夜殷勤勵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壞,如至寶洲空手而返,後世亦當匱乏安樂,莫得暇身。若不得此,眾苦續生,更有何事較此欺誑。應勤思惟。

如是觀待增上生與決定勝皆具大義的圓滿身,若未以之晝夜殷勤努力修習此二之因,反令其無義失壞,則如已至寶洲卻空手而返,以此,後世亦將缺乏安樂,不得暇滿人身。若不得此珍寶人身,眾苦必定相續而生,更有何事較此自欺?對此應精勤思惟,反覆考慮。

以下從空耗過患比喻三方面進行分析:

何為空耗?即未以此身晝夜勤修增上生與決定勝之因。修習增上生之因即下士道,修習決定勝之因即中、上士道。以珍寶人身未成辦任何修行,即是空耗。

何為空耗人身之過患?即喪失人身,後世墮落惡趣感受劇苦。此暇身須具眾善因緣方能獲得,今生未作人所應作之事,死後當然無作人資格,故說後世亦當匱乏安樂,莫得暇身。

比喻是如至寶洲空手而返寶洲喻暇滿人身,依此身能獲上中下無量功德之寶,故喻為寶洲。我等幸得為人,且非平常人身,而是具足暇滿之妙身,若未以此身修集少許功德,下至下士道心要亦未取得,空耗一生後,仍兩手空空返回惡趣,則如已至寶洲空手而返,愚癡至極。

如聖勇云:若眾善富人,由無量劫得,愚故於此身,未略集福藏,彼等趣他世,難忍憂惱室,如商至寶洲,空手返自家。

如馬鳴菩薩所說:此眾善所依之富有人身,是由無量劫中積資所感。若以愚癡而於此身未稍集福德藏,則決定會趣入後世難忍憂惱之境地,猶如商人至寶洲後,未稍取珍寶而赤手空返貧困之家。

富人指具足八暇十滿之人身,因其能引發暫時與究竟一切利樂,價值難思,故名富人。從佛法角度,能得暇滿人身,便是六道富人,猶如擁有如意寶,即為眾中首富。

頌中字,指今生昧於取捨,不知捨棄無義之事,未以人身攝取精華。由無量劫修善方獲此身,卻未修集對未來有暫時與究竟利益的福德藏,此乃愚癡之表現。

無十善業道,後亦不能得,不得人唯苦,如何能受樂,他欺無過此,無過此大愚。

以十善業方能成就人身,若今生不行十善業道,後世亦不能再得人身。不得人身唯有受苦,如何能感受安樂?故最大之欺誑莫過於此,最大之愚癡亦莫過於此。

因此,雖得如是圓滿所依,若未修行究竟安樂,僅為短暫的此生謀利,則如以無價之寶換取一餐之食,又如令轉輪王作奴僕般,世間再無較此愚癡之人。

對此等道理,須依馬鳴菩薩所說精勤思惟,明瞭後即應隨學慬哦瓦,將之落實於修行。

辛四、思已當發取心要欲

如是思後,當發極大取心要欲。

心要即精華。

此句明確修習暇滿義大之要求,即當發極大取心要欲,未生如是無顛倒心之前,須努力精勤思惟。經數數思惟,深刻認識人身價值後,決定能發起極大取心要欲,以思惟具有大義是生起取心要欲之正因故。

如《入行論》云:與此工價已,令今作我利,於此無恩利,不應與一切。又云:由依人身筏,當度大苦流,此筏後難得,愚莫時中眠。

須如《入行論》所說,以人身攝取心要。《入行論》云:我與此身以錦衣美食,如是付與工資後,現在必須令其為我成辦利益,若對此無真實利益,不應與其任何好處。又云:依靠此人身寶筏,唯應度過生死大苦流,以後甚難再得此筏,愚人莫在此大好時機中,放逸而過。

此有漏身遍體不淨,無絲毫精華可取,之所以以衣食供養此身,是為以之成辦究竟安樂,若未能修習正法,則此身唯是無義罪惡之身。故須以之日夜求取佛法精華。

頌中當度大苦流,是決定人身之所作,謂不應在餘處荒廢此身,唯應以之度過大苦流,即度過內心煩惱瀑流;此筏後難得,是提醒須即刻修行,因以後再難獲得如是妙身;愚莫時中眠,此處非指睡眠,時中眠指於大好時機中,心不安住修習而放逸,此即眠之狀態。寂天菩薩勸誡學人:萬勿如是度日,理應攝取佛法心要。此處所引頌詞,所有意義皆落於取心要上。

又如博朵瓦《喻法》中云:蟲禮騎野馬,藏魚梅烏食。

博朵瓦《喻法》中宣說了四個比喻:

蟲禮:長年居於地下的昆蟲,一日忽然鑽出地面,一步步爬至佛陀腳下,頂禮佛陀。

騎野馬:瞎子從未想過能騎上野馬。一日墜崖,竟幸落馬背,策馬奔馳,瞎子樂而歌唱,問其樂因,回曰:平日羊羔亦不能騎,現在騎上野馬,豈不快哉!

藏魚:後藏少魚,有一後藏人到拉薩後,終於嚐得魚味,暴食欲嘔,彼立即以鞋帶繫頸,旁人不解其意,彼言:我將回後藏,一生嚐不到魚味,今幸得飽餐,若吐則甚可惜。

梅烏食:即以糌粑所作食物,昔日藏地窮人難得此食。一窮人小孩偶得梅烏食,萬分愛惜而將之藏於背後,不料為狗所食而哭將起來,旁人問其傷心緣由,答曰:難得之物為狗偷食,故而傷心。

以下分析此四喻之義:

應如是思,發起攝取心要欲樂。

應如上述而思惟,發起攝取佛法精華之欲樂。此為修法重點。

第一昆蟲禮佛,比喻能以人身修法極為稀有。今生從惡趣深淵爬至人道地面,且以智慧修法,如昆蟲競能爬至地面禮佛般稀有。故於此因緣際會之時,定當善用如是寶貴之良知良能。

後三瞎子騎馬後藏人食魚小孩得梅烏食,比喻:得人身之因緣極難值遇,因緣聚合之時,應心生歡喜,善加珍惜,須如瞎子騎野馬般歡喜,如後藏人食魚、小孩得梅烏食般珍視愛重,如是起強烈取心要欲,不得空耗人身。

庚三、思惟難得分六: 難得之喻 難得之理 思已勸取心要 如是思惟之修量 具有四種差別修行之相 劣慧者將護修習之相

辛一、難得之喻

第三思惟極難得者。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說,從惡趣死復生彼者,如大地土,從彼死沒生善趣者,如爪上塵。從二善趣死生惡趣者,如大地土,從彼沒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塵。故從善趣惡趣二俱難得。

《事教》亦名《律本事》。爪上塵即佛陀指甲上的塵土。

凡夫投生情形有四種:惡趣死後生惡趣,善趣死後生惡趣,惡趣死後生善趣,善趣死後生善趣。其中,前二者數量多如大地之土,後二者數量少若指甲上塵。可見,善、惡趣中死後轉生為人之機會極其鮮少。

此處以大地土與爪上塵二者數量懸殊,比喻六道有情死後難得人身。眾多經典均有宣說人身難得之喻,如《華嚴經》《法華經》《涅槃經》《無量壽經》《般若八千頌》《廣大遊戲經》《別解脫經》等。

辛二、難得之理分二: 從因之角度成立 從果之角度成立

壬一、從因之角度成立分二: 真實 遣疑

癸一、真實

若作是念:彼由何故,如是難得?

若想:暇身為何如此難得?以下從三方面回答。

如《四百頌》云:諸人多受行,非殊勝善品,是故諸異生,多定往惡趣。謂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等非勝妙品,由是亦多往惡趣故。

非殊勝善品即不善品。

如《中觀四百論》所說:人們大多受持不善,故諸異生多數決定趣往惡道。即善趣人類等,亦多數受持十不善等非勝妙品,由此亦多數趣往惡道之故。

此由人類等普遍造集十惡,成立多數人皆會喪失人身,墮入惡趣。

又如於菩薩所起嗔恚心,一一剎那尚須經劫住阿鼻獄。

又如對菩薩起嗔恚心,隨起多少剎那嗔心,即須經歷如是劫數住阿鼻地獄中。

《入行論》說:博施諸佛子,若人生惡心,佛言彼墮獄,長如心數劫。《最極寂靜神變經》中說:妙吉祥,若菩薩於菩薩所,發起嗔心,發起慢心,起時即彼自言我當經劫住於地獄。

此以對菩薩起嗔心為例,說明人類易造極重罪業,以此罪因將長劫住於惡趣而不得人身。

以上二者皆由造集新罪成立人身難得。以下由宿業未消成立。

況內相續現有往昔多生所造眾多惡業,果未出生,對治未壞,豈能不經多劫住惡趣耶?

何況內心中現在有往昔多生以來所造眾多惡業,其果尚未出生,亦未以對治力破壞,怎能不經多劫住於惡趣中?

無始至今,在無量歲月中,吾人不知造下多少罪業。今生一日尚造多罪,比量可知,往昔無量生中,以三毒造罪決定無量無邊,如《行願品》云:假使罪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無法容受。既然相續中具如此眾多罪業,果報尚未現行,又未以四種對治力破壞罪業種子,以此等罪業決定會成熟惡趣果報,且以其數量之多,必令我等長劫住於惡趣。

如是若能決定淨治往昔所造惡趣之因,防護新造,則諸善趣雖非希貴,然能爾者實極稀少。若未如是修則定往惡趣,既入惡趣則不能修善,相續為惡,故經多劫,雖善趣名亦不得聞,故極難得。

如是往昔所造惡趣之因,若能決定以四力懺悔淨治,未來亦防止新造惡趣之因,則諸善趣雖非極其稀有珍貴,然能如此作者實為稀少。若未如是修治,則決定趣往惡道,已入惡趣則不能修習善法,相續不斷皆是造惡,故經多劫,即使善趣之名亦不得聞,何況修集善趣之因,故欲再得人身極其困難。

《入行論》云:我以如是行,且不得人身,人身若不得,唯惡全無善。若時能善行,然我不作善,惡趣苦蒙蔽,爾時我何為?

《入行論》說:以我如此放逸之行,來世將不得人身,若不得人身而生惡趣,則唯是造惡,全無善法。若具人身有能力行善時,我卻未曾努力行持善法,一旦墮落惡趣為苦蒙蔽,彼時我能有何作為?

未能作諸善,然已作眾惡,經百俱胝劫,不聞善趣名。是故薄伽梵,說人極難得,如龜項趣入,海漂軛木孔。

在惡趣中非但不能行善,反造眾多惡業,如是縱經一百俱胝劫,亦不聞善趣之名,不必說轉生善趣。故佛於《雜阿含經》等經典中說:人身極為難得,猶如盲龜頸項欲趣入漂浮海中之軛木孔般困難。

盲龜值木之喻,說明從惡趣轉為暇滿人身,可能性極小。盲龜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而軛木於茫茫大海中四處漂浮,無有定所,盲龜無目尋軛木,軛木無心等盲龜,盲龜出海,其頭頸恰能趣入軛木孔隙之機率,幾近於零。暇滿人身正如盲龜值木般難得。

雖剎那作罪,尚住無間劫,況無始生死,作惡豈善趣。

《入行論》云:即使剎那間造作重罪,尚須在無間地獄中長住一劫,何況無始生死以來,不斷作惡,豈能轉生善趣?

癸二、遣疑

若作是念:由受惡趣苦盡昔惡業已,仍可生樂趣,故非難脫也。

若想:以感受惡趣苦果消盡宿業之後,仍可轉生安樂善趣,故惡趣並非難以解脫。

此以受苦消業成立惡趣並非難脫。以下以受苦時仍時時造惡,成立惡趣極難解脫。

即受彼苦之時,時時為惡,從惡趣沒後,仍須轉惡趣,故難脫離。如云:非唯受彼已,即便能脫離,謂正受彼時,複起諸餘惡。

因感受惡趣苦果之同時,仍時時造作新惡,以致從惡趣死後,仍須轉生惡趣,故極難脫離。如《入行論》所說:非僅感受惡趣苦果後,即能出離,因為正受彼苦之時,又造其餘惡業。

譬如狼在感受傍生果報時,仍以嗔心殺生,賴以活命之食皆須以殺生獲取,一生殺生無數,死後必墮惡趣,難得殊勝人身。又如,炮烙地獄眾生,以粗猛婬欲所感,燒紅鐵柱現為美女,彼等以婬欲所驅而擁抱美女,卻慘遭烈火焚身,復活後忘卻彼苦,又抱向鐵柱,如是周而復始,以婬欲造諸惡業。故墮落越深,越難脫離。古人常言:一失人身,萬劫莫復。正是此理。

壬二、從果之角度成立

暇滿人身極少出現,因為:地獄、餓鬼、傍生中,愈是後後,有情數量愈少;與傍生相比,人類數量更為稀少;人類之中,生於暗劫者與生於光明劫者相比,後者更為稀少;同生於光明劫,生於佛法不興盛時期者與生於佛法興盛時期者相比,後者又更為稀少;了知佛法的人類中,不通達佛法扼要者與通達者相比,後者又更為稀少;通達佛法扼要者中,不實修者與實修者相比,後者又更為稀少;實修者中,未證悟者與證悟者相比,後者又更為稀少。

由以上根據可知,暇滿人身極為稀少,而依此暇身修行成就者,更如林中如意樹,天中帝釋,人中轉輪王,眾山中須彌一般。在《華嚴經》《法華經》《涅槃經》《菩薩藏經》《別解脫經》等中,亦由佛陀出世與佛法難聞,說明暇滿人身極為難得。

辛三、思已勸取心要

如是思惟難得之後,應作是念而發欲樂攝取心要,謂若使此身為惡行者,是徒耗費,應修正法而度時期。

由因果二門思惟暇滿難得之後,應如是思惟發起欲樂,以攝取三士道之心要,即思:若此身造諸惡業,則是徒然空耗,應當以修正法而度時日。

如《親友書》云:從傍生出得人身,較龜處海遇軛木,孔隙尤難故大王,應行正法令有果。

如《親友書》所說:從傍生中出離獲得人身,較深海盲龜值遇軛木孔更難,故大王應以此身行持正法,令其具有果利。

此頌中龍樹菩薩以盲龜值木之喻教誡樂行王,難得之人身應當用以修法。以下再從反面以金器納穢之喻,顯示以人身造惡之愚癡。

若以眾寶飾金器,而用除棄吐穢等,若生人中作惡業,此極愚蒙過於彼。

眾寶飾金器,即以眾寶裝飾的純金容器。非但容器本身是以純金製成,不雜餘材質,且以鑽石、藍寶石、珍珠、瑪瑙等各種珍寶裝飾,如是金器極其珍貴、價值連城。

而用除棄吐穢等,即用如是貴重之器裝垃圾、唾液,甚至不淨物等。若誰如是而行,世人皆會認為此人極其愚蠢。幸得寶貴人身,卻用以造殺盜婬等惡業,此愚癡尤甚前者。

從正面而言,若得眾寶所飾之金器,必不忍其失壞染汙,而善加保護,以知其珍貴之故。如今具足八暇十滿之身,十萬金器亦無法換取,更應珍惜,莫令沾染罪業。

《弟子書》中亦云:得極難得人身已,應勤修證所思義。

所思義即心中欲得的解脫與無上菩提。 
《弟子書》中亦說:獲得極難得之人身後,即應以之日夜勤修所思之大義。

辛四、如是思惟之修量

思惟暇滿難得,應達如下修量。

此又如大瑜伽師謂慬哦瓦云:應略休息。答云:實當如是,然此暇滿,實為難得。

先以慬哦瓦之公案說明。

大瑜伽師曾對慬哦瓦說:你應稍作休息。慬哦瓦答:理應如此,然此暇滿人身實在難得!

又如博朵瓦云:如昔坌宇有一雕房,名瑪卡喀,甚為壯麗,次為敵人所劫,經久失壞。有一老人因此房故,心極痛惜,後有一次聞說其房為主所得,自不能走,憑持一矛逶迤而至。如彼喜曰:今得瑪卡喀,寧非夢歟。今得暇滿,亦應獲得如是歡喜而修正法。

又如博朵瓦云:譬如從前坌宇地方,有一座雕房,名瑪卡喀,甚是壯觀美麗,後為敵人侵佔,時間久後漸已頹壞。有一老人對此雕房極為眷戀,因此心中甚感悲痛惋惜,後有一次聽人說雕房重歸於主,老人雖行動不便,卻仍拄一手杖,蹣跚地走至雕房前,無比歡喜地說:今日又得瑪卡喀,不是作夢吧!今天獲得暇滿人身,亦應如是歡喜而修正法。

乃至未得如是心時,應勤修學。

乃至未獲得如是珍惜心與歡喜心時,應當勤修暇滿難得之義

如是心有二:一者,如慬哦瓦對人身無比珍惜之心,以人身如此難得,每念及人身難得時,便不忍浪費寸陰而晝夜行善;二者,如老人重得瑪卡喀之歡喜心。以多劫中不得暇身,而今竟然獲得,當歡喜慶倖而行正法。

辛五、具有四種差別修行之相

如是若於暇身能發一具相取心要一欲樂,須思四法。

如是對暇滿人身若欲能發起一種具相的取心要欲樂,必須思惟四法:必須修行,堪能修行,今生即須修行,現在即須修行。以下逐一解釋:

其中須修行者,謂一切有情皆唯愛樂而不愛苦,然引樂除苦亦唯依賴於正法故。

其中,必須修行,以一切有情皆唯一喜愛安樂而不喜愛痛苦,而引樂除苦亦唯一依靠修行正法之故。

能修行者,謂外緣知識、內緣暇滿,悉具足故。

堪能修行,以外緣善知識與內緣暇滿具足之故。

此復必須現世修者,現世不修,次多生中暇滿之身極難得故。

今生即須修行,以今生不修,次後多生中極難再得暇滿之身之故。

須於現在而修行者,謂何日死無決定故。

現在即須修行,以何日死亡無法決定之故。

上述四法是應思惟之內容。

首應思惟:我愛樂厭苦,然欲得善趣樂、離惡道苦,必須修習下士道,此外別無他法;進而欲得解脫樂、遠離輪迴苦,必須修習中士道,否則決定不出輪迴;最終欲令自他有情得佛果樂、離一切苦,必須修習上士道。故無論得何種樂、離何種苦,皆須依此人身修法,方能成辦。

次應思惟:離苦得樂全仗修法,然我能否修法?決定能修。因為修行外緣即善知識,此已具足,修行內因為人身,如今已獲,我非為惡趣眾生,亦非以散亂或禪定而無法修行之天人;我生於有四眾遊行之中國,而非邊地,故可接觸正法;我六根健全,故堪能理解正法,了知取捨之處,並堪能精進修行;我未自作或教他作五無間罪,無重業障礙修行,故有望成就戒定慧功德,易得解脫;信解方面,我對教法具足信心,故定能趣入修行。如是思已,可決定自己具足修行條件,能生起我決定能修行之自信心。此信解非由他決定,無需詢問他人,亦非自己隨意安立,而是如理觀察所得之果。

繼而應思:既然我能修行,能否今生不修,推至來世?決定不行。今生若錯過修行良機,後世則難得人身,不得人身決定無緣修行,故應今生趣入修行。

最後應想:若今生即須修行,能否推至一年、一月或三天後再修?決定不能。因何日當死,無法決定,故須即刻修行。

其中第三能破推延於後生中修法懈怠。第四能破雖於現法定須修行,然於前前諸年月日不起修行,而念後後修行亦可,不趣懈怠。總攝此二為應速修,作三亦可,是則念死亦與此繫屬,然恐文繁至下當說。

其中,以第三種思惟能破除推延至後世再修法之懈怠;以第四種思惟能破除今生雖須修行,然於前前年、月、日不發起修行,心想以後修行亦可。而不即刻趣入修行之懈怠。總之,可將第三、第四歸攝為應當速修,如是四法亦可作成三法(必須修行、堪能修行、必須速修),若依此則思惟死亡無常亦與必須速修相關,然恐文字繁多,至下士道時當廣說。

辛六、劣慧者將護修習之相分二: 由種種門思惟 由差別而思惟

對智慧稍劣者,不宜宣說眾多教理,而須相應其根機,直接以歸納要點之方式簡明宣說,如是令彼等易於掌握並行持。

壬一、由種種門思惟

如是若由種種門中正思惟者,變心力大,故應思惟如前所說。

若能從各個角度如理思惟,則轉心之力強大,故應思惟前述內容。譬如飲食前,先由多門介紹飲食功德,則能引起聞者強烈食欲,相反僅由一門狹隘地思惟,轉心之力遂小。

壬二、由差別而思惟

若不能者,則應攝為如何是為暇滿體性,現竟門中利大道理,因果門中難得道理,隨所相宜從前說中,取而修習。

若不能由種種門思惟,則應將思惟內容歸納為三:如何是暇滿之體性 現竟門中利大道理因果門中難得道理。然後按此三方面,從前述內容中擇取相應自己的內容修習,如是則易掌握。

現竟門中利大道理即觀待現時與究竟,人身義利重大之理。

以下分別解釋因果門中難得道理

其中因門難獲得者,謂僅總得生於善趣,亦須戒等修一淨善,特若獲得暇滿具足,則須淨戒而為根本,施等助伴,無垢淨願為結合等,眾多善根。現見修積如是因者極為稀少,比此而思善趣身果,若總若別皆屬難得。

其中,因門難得之理,即僅僅總的獲得善趣身,亦須持戒等修習一分清淨善法;特別獲得暇滿具足之身,更須以清淨戒為根本,以布施等為助伴,結合無垢願等,須具眾多善根。而觀察現況,現見修集如是因者極為稀少,由比量思惟,之善趣身不論一般或特別,皆極難得。

由果門中難獲得者,觀非同類諸惡趣眾,僅得善趣亦屬邊際。觀待同類諸善趣眾,殊勝暇身極屬稀少。

由果門中難得之理,即從兩方面而言:觀待非同類惡趣眾生,如地獄、餓鬼、傍生等,僅得善趣身之比例亦幾近於零;觀待同類善趣眾生,殊勝暇身尤為稀少。如是從觀待異類與同類兩方面,成立暇滿人身極為難得。

最後,宗大師鼓勵學人:

如格喜鐸巴云:殷重修此,餘一切法由此引生。故應勵力。

正如格西鐸巴所言:殷重修習暇滿,其餘一切善法皆會由此而引生。故應努力用功。

古德如是教誡:於修行上,自心若能對一法有所體會,自會引起其他修法。因此,道次第修行之初步相當關鍵,若能善加修習,則於後後一切修法皆有裨益。

庚四、攝義

暇滿之修法,加行即前述六種,對此再強調最後二種,即須以七支供積資淨障作為能生證道之助緣,如是結合勵力修習所緣行相,則易生起觀察修之覺受。第六加行資糧田前供曼陀羅,祈禱三事,即須祈禱傳承上師加持自己:速能滅除空耗人身、不取心要之顛倒心,速能發起珍惜人身、攝取心要之無顛倒心,以及遠離修法內外障緣。

正修之前,先須決定所修所緣境之數量與次第。決定數量:所修所緣境有三,即暇滿體相、暇滿義大與暇滿難得,體相即八暇十滿,有十八個,義大分現時與究竟二門,難得分因果二門。決定次第:先觀察暇滿體相,次思惟義大,再思惟難得。正修之前須發誓依如是數量、次第而修,不能隨意更改。

正修時應具足正念正知,按已定數量、次第,無有增減而修習。所謂修暇滿,即以心數數觀察前述之義,護持觀察,即名修。唯以如是數數觀察,方能猛利恒常改變自心,至生起攝取心要之猛利欲樂時,方達修量,喻如慬哦瓦之珍惜心與老人之歡喜心。

宗大師將修習暇滿之扼要歸納於《攝頌》中,《攝頌》云:八難既離十圓滿,小大顯密總能修,後恐此身難再得,願受心要求加持。

八難既離十圓滿:即須憶念自己現已得八暇十滿之人身。 
小大顯密總能修:即須思惟暇滿利大,不論大小、顯密諸乘,依靠人身皆能修行。 
後恐此身難再得:即須憶念暇滿難得,珍惜寶貴人身。 
願受心要求加持:即於資糧田前祈求加持發起攝取心要之欲樂。

佛教任何一宗之學人,皆有必要修此暇滿,此種前行修法,對何宗之修行皆有助益。以淨土宗為例,淨宗第十二祖徹悟大師曾如是開示:世之最可珍

者,莫過於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一念淨,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虛度,則刻刻熏修淨業。……如是珍重,如是愛惜,則心專而佛易感,行勤而業易精。果得真生淨土,親見彌陀,時承開示,面奉慈音,妙悟自心,深證法界,延一念為長劫,促長劫為一念,念劫圓融,得大自在。得非自食其珍重愛惜之報乎?淨土行人,將修暇滿作為淨土修行之助伴,定得助益。修餘法門者,亦當如是而解。

 

 

台長: 公主
人氣(4,615)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廣論 |
此分類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廣論(二)-3
此分類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廣論(二)-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