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24 17:45:21| 人氣4,01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三)-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巳二、果分二: 三果  成就殊勝之理

午一、三果

果中有三:異熟者,謂由軟、中、上品善業,感生人中、欲界天中、上二界天。

白業的異熟果,就是由下品善業而感生人中,由中品善業而感生欲界天,由上品善業而感生色界和無色界天。

諸等流果及增上果,違於不善,如理應知。

善業的造作等流果、領受等流果以及增上果等,和不善業的果報相反,應當如理了知。具體來說,十白業的造作等流果,是生生世世愛樂行善,增上善根;領受等流果分別是:離殺生,健康長壽;離不與取,資財豐裕、無有盜敵;離邪婬,妻子貞良;離妄語,不受誹謗、眾人稱讚;離離間語,眷屬和合、賢良;離粗惡語,聞悅意聲;離綺語,語言威肅;離貪欲,知足少欲,凡事順心如意;離瞋恚,遠離損惱心,不受他撓;離邪見,相續生起善妙之見。十白業的增上果,是以善業力將會在外境上成熟果報,具足一切圓滿功德。

午二、成就殊勝之理

如果想要成就三乘功德,十善業的基礎必不可少,對於總的道來說,十善業是很重要的所修。

《十地經》說:以此十種,怖畏生死,離諸悲心,由隨順他言教修習,辦聲聞果。

《十地經》說:由於以上品十善業道為基礎,而且對生死輪迴怖畏的緣故、缺少大悲的緣故、隨他言教修習人無我、四諦十六行相的緣故,而成辦聲聞乘果位。

以此十種統貫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等三種情況,可見十善業道是三乘道的所依。怖畏生死,說明不是世間的人天乘。離諸悲心,說明不是菩薩乘。隨他言教修習,說明不是緣覺乘。

又諸無悲,不依止他,欲自覺悟,善修緣起,辦獨勝果。

第二種情況:由於以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為基礎,大悲方便不具足的緣故、最後生不依止他人而欲求自覺的緣故、能善修習十二緣起的緣故,而成辦獨覺果位。

無悲,說明不是菩薩乘。不依止他,說明不是聲聞乘。善修緣起說明是緣覺乘。

若心廣大,具足悲心,善權方便,廣發宏願,終不棄捨一切有情,於極廣大諸佛智慧緣慮修習,成辦菩薩一切諸地波羅蜜多。由善修習此一切種,則能成辦一切佛法。

第三種情況:由於以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為基礎,心量廣大的緣故、具足大悲的緣故、以善巧方便所攝的緣故、廣發大願的緣故、不捨有情的緣故、緣諸佛廣大智慧而修習的緣故,而成辦菩薩一切諸地波羅蜜多的功德。對以上一切種類的大乘法全部修習究竟,便能成辦一切佛功德法。以上智、悲、願、方便等,說明不是世間人天乘、不是聲聞緣覺乘。

《十善業道經》中說: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佛說:龍王,你應當知道菩薩有一個妙法,能夠遣除惡道苦惱。這是哪一法呢?就是日夜常常憶念、思惟觀察善法,使善法念念增長,在念念之中,不讓絲毫不善間雜在裡面,這樣不斷相續下去,就能使惡法斷除、善法圓滿,而能常常親近諸佛菩薩和其他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因為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等,都是以此法為根本所依而得以成就,所以稱為善法,此法就是十善業道。)又說: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通過修習十善業道,上至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佛功德法都能圓滿,因此你們應當精進修學十善業道。)

下面是交待出處:

如是二聚十種業道及彼諸果,凡餘教典未明說者,一切皆是如《本地分》、《攝抉擇分》意趣而說。

以上善惡兩類的十種業道以及它們各自相應的三種果,凡是其他教典中沒有明確宣說的,一切都是按照《瑜伽師地論》中的《本地分》、《攝抉擇分》之意趣而宣說。

辰三、業餘差別分三: 引滿業差別  定不定受業  何果先熟之理

巳一、引滿業差別分四: 善惡趣之引滿業  引滿四句  引滿之相  引滿二業能引幾生

午一、善惡趣之引滿業

第三,顯示業餘差別中,引滿差別者。

業以引滿可以分為四種:引善趣業、引惡趣業、滿善趣業、滿惡趣業。 
首先宣說引善趣業和引惡趣業:

引樂趣業是諸善法,引惡趣業是諸不善。

能引善趣之業決定是善法,能引惡趣之業決定是不善法,不會有以不善法引善趣、以善法引惡趣的情況。

滿善趣業和滿惡趣業又如何呢?

諸能滿者,則無決定:於樂趣中,亦有斷支,關節殘根,顏貌醜陋,短壽多疾,匱乏財等,是不善作;於諸傍生及餓鬼中,亦有富樂極圓滿者,是善所作。

能滿之業則不決定,感生善惡趣之後,能圓滿的業有善業也有惡業。譬如:善趣人天之中,也有肢體、關節殘缺,眼耳等根殘缺以及容貌醜陋、短命、多病、貧乏等,這些是以不善業所圓滿。在傍生、餓鬼道中,也有富樂極圓滿的果報,譬如:傍生中,帝釋天乘騎的大象福報很大,人間富人所養的貓狗等寵物,吃穿受用超過常人,這些惡道中的安樂受用唯一是以善業所圓滿。

總之,善惡趣的總業報,分別決定是由善惡業所牽引,善惡趣的別業報中,凡是樂報決定是由善業所圓滿,凡是苦報決定是由不善業所圓滿。綜合起來,就是總別樂苦別別由善惡業所感,報應絲毫不爽。

午二、引滿四句

由如是故,共成四句:謂於能引善所引中,有由能滿善所圓滿及由不善圓滿二類;於諸能引不善引中,有由能滿不善圓滿及由善法圓滿二類。

由於因上有引善滿善、引善滿不善、引不善滿善、引不善滿不善等差別,所以,果上也有四句:在以能引善業所引的善趣異熟總報之中,有由能滿善業所圓滿的樂報,也有由能滿不善業所圓滿的苦報;在能引不善業所引的惡趣異熟總報之中,有由能滿不善業所圓滿的苦報,也有由能滿善業所圓滿的樂報。

略說為四句:總報樂別報樂,總報樂別報苦,總報苦別報樂,總報苦別報苦。

例如:梵天、帝釋是總報樂別報樂;殘疾人、乞丐、醜陋者、勞改犯是總報樂別報苦;人間寵物、天人坐騎是總報苦別報樂;地獄眾生、多數餓鬼、傍生是總報苦別報苦。普通人以引業善而獲得人身,由於滿業之中善和不善夾雜,所以人生的遭遇也是苦樂參半。傍生是以引業惡而受生,它的滿業多數也是善和不善夾雜,所以傍生的一生有痛苦,也有安樂。

午三、引滿之相

《集論》云:應知善不善業,是能牽引及能圓滿。於善惡趣受生之業,能牽引者,謂能引異熟;能圓滿者,謂既生已,能令領納愛與非愛。

《阿毗達磨雜集論》中說:應當了知,善業和惡業是能牽引和能圓滿。在善惡趣中受生的業,能牽引業,是指能引善惡趣有漏異熟的業;能圓滿業,是指結生之後,能在此五蘊身上領受愛與非愛果報的業。

午四、引滿二業能引幾生分二: 依《俱舍》說  依《集論》說

未一、依《俱舍》說

《俱舍論》云:由一引一生,能滿則眾多。謂由一業能引一生,非能引多,亦非眾多共引一生。諸能滿中,則有眾多。

按《俱舍論》的觀點,以能引而言,由一業只能引一生,不能由一業引多生,也不能由多業共引一生。換言之,一業引一生、一業引多生、多業引一生、多業引多生四種之中,只承許一業引一生。以能滿而言,則由多業能圓滿。比如:轉為人身,人身受報的差別是由多種業而圓滿,如相好是以安忍業圓滿,富裕是以布施業圓滿,短命是以殺生業圓滿,短舌是以妄語業所感,諂誑是以邪見業所感等。

《俱舍論頌疏》中宣說了一個比喻:譬如,畫家先以一種色描繪出形狀,再填各種色彩。一色繪形,比喻引業是一種;後填多色,比喻滿業是多種。

有人問:佛經說,頂禮佛塔,可以獲得極多轉輪王位的果報,不恭敬法師,將會幾百世墮為狗身,都是一業引多生,《俱舍論》的觀點如何成立呢?

小乘《俱舍論》的觀點是說:以一剎那的業只能引一生,一次頂禮等並不是一個剎那,而是以第一剎那會不斷地引起後後許多剎那的造作,所以一種業引多生報,以剎那而言,仍然是以一剎那的業牽引一生。

未二、依《集論》說

《集論》則說:頗有諸業,惟由一業牽引一生;又有諸業,惟由一業牽引多生;頗有諸業,由眾多業牽引一生;亦有諸業,由眾多業牽引多生。

對於能引,《集論》的觀點不同,《集論》說有四種方式:

 一引一:有些業,唯一由一業牽引一生。 
 一引多:有些業,唯一由一業牽引多生。 
 多引一:有些業,由多業牽引一生。 
 多引多:也有業,由多業牽引多生。

《釋》 中說云:有由一剎那業,惟能長養一世異熟種子;及由彼業而能長養多世異熟種子;有由多剎那業,惟能數數長養一世種子;及由眾多互相觀待,而能數數長養展轉多生種子。

《集論釋》當中說:有由一剎那業只能長養一世異熟的種子(一業引一生);也有由一剎那業能長養多世異熟的種子(一業引多生);有由多剎那業只能數數長養一世異熟的種子(多業引一生,有些業的力量微弱,須數數長養一個異熟身的種子,才能引一生);也有由眾多業互相積聚之後,能數數長養展轉多世異熟的種子(多業引多生)。

以譬喻對應四種情況: 十人供養十處的僧人,每人供養一處; 有人財力雄厚,可以一人供養所有十處; 十人的財力都不夠,只能十人合作共同供養一處; 十人合作,可以共同供養十處。

巳二、定不定受業分二: 以作與增長宣說  以時間宣說

定不定受業的差別,也就是順定受業和順不定受業的差別。這兩種業是什麼含義呢?由於此業決定會受那種果報,就叫順定受業;所作業不決定感受果報,就叫順不定受業。

午一、以作與增長宣說分四: 總說定不定受業  作與增長之差別  宣說四句  其餘依此類推

未一、總說定不定受業

定不定受業者,如《本地分》云:順定受業者,謂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順不定受業者,謂故思已,作而不增長業。

《本地分》中說:順定受業是故思後,作而增長業;順不定受業是故思後,作而不增長業。

所謂故思,《瑜伽師地論》說:此中故思所造業者,謂先思量已,隨尋思已,隨伺察已而有所作。若異此業,是即名為非故思造。故思所造業是首先思量之後,隨尋思之後,隨伺察之後,有所作的業。與這種情況不同的業,叫做非故思造。

未二、作與增長之差別

作與增長所有差別者,即前論云:云何作業?謂若思業,或思惟已身語所起。

什麼是作業?《本地分》說:什麼是作業?就是思業或者思惟後以身語所起的業。《俱舍論頌疏》說:於契經中,說有二業,一者思業,二者思已業。

再說增長業:

又云:增長業者,除十種業,謂一、夢所作,二、無知所作,三、無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數所作,五、狂亂所作,六、失念所作,七、非樂欲所作,八、自性無記,九、悔所損害,十、對治所損。除此十種業,所餘諸業。不增長業者,謂即所說十種。

論中以排除的方式界定增長業,即先說出十種不增長業,再指明此外的諸業就是增長業。

逐一解釋十種不增長業:

 夢所作業:比如夢中殺人,沒有以耽著心攝持。

 無知所作業:對所作有罪無罪沒有覺慧,無所了知。譬如,兒童幼稚,不了知功德過患而殺蚊蟲。

 無故思所作業:不是故意造作的業。

 不利不數所作業:是猛利,是數數。不利所作就是非以上品意樂所發起,不數所作是對此業不樂於親近修習,或者不樂於多作修習,總之不是以意樂猛利或數數串習而作。

 狂亂所作業:錯亂狀態中所作之業。

 失念所作業:對有罪雖然有覺慧,也有所了知,但是住於忘念而造作不應作的業。比如,某人持八關齋戒,忘失正念而誤殺蝨子。

 非樂欲所作業:非樂欲所作就是造業是受人逼迫、並非自心發起造作的欲樂。比如,不是自願,受主人安排而做,自己沒有權力。

 自性無記業:所造業自性是無記業。比如,走路踩死螞蟻,當時的心態非善非惡,是無記狀態。

 悔所損害業:造作不善業之後,立即如法懺悔、還淨。比如,殺生之後,再再發露後悔。

 對治所損業:依靠世間或者出世間的對治道,能夠損伏或者永斷業種。比如,阿羅漢相續中具有殊勝出世間的對治法,能令殺生宿業成為不定業。

以上十種為不增長業,此外的其餘業都是增長業。

未三、宣說四句

《攝抉擇分》亦說四句:一、作殺生而非增長:謂無識別所作;夢中所作;非故思作;自無樂欲他逼令作;若有暫作,續即發起猛利追悔及厭患心,懇責厭離,正受律儀,令彼薄弱;未與異熟,便起世間所有離欲,損彼種子,及起出世永斷之道,害彼種子。

以殺生為例而說明。第一,作殺生而非增長: 在無知狀態中所作; 夢中所作; 不是故意所作; 自己沒有殺生樂欲,只是受人逼迫而作; 只作一次,繼而就發起了猛利的追悔心、厭患心,自責、厭離殺生罪業,真正受持不殺生律儀,令殺生罪業薄弱;六、沒有成熟異熟果之前,便發起世間離欲之道,壓伏罪業種子,以及發起出世間的永斷之道,害彼罪業種子。《攝抉擇分》和《本地分》所說一致,只是《攝抉擇分》宣說得更廣。

二、增長而非作者,為害生故,於長夜中,數隨尋伺,然未殺生。

第二,增長而非作,即心中為了損害眾生,在很長時間當中數數尋伺,但還沒有以身口殺生。

這種情況雖然沒有身語造作,但是由於意業長期思量、尋伺,積蓄怨恨之心,想謀殺,所以意的罪業很重。

三、作而增長者,謂除前二句一切殺生。

第三,作而增長,就是除作而非增長增長而非作之外的一切殺生。

四、非作非增長者,謂除前三。

第四,非作非增長,是前三者之外的情況。

以上四句,舉例來說:兒童無知殺蟻,是作殺生而非增長;長期欲殺怨敵,而沒有實際下手,是增長而非作;經過長期思量策劃後殺害菩薩,是作而增長;心中忽動殺念,很快止息,是非作非增長。

未四、其餘依此類推

從不與取乃至綺語,隨其所應,如殺應知。於意三中,無第二句,於初句中,亦無不思而作、他逼令作。

不與取乃至綺語的六種黑業,應如殺生,了知作而非增長等四句。而意業有些特殊,貪、瞋、邪見三種意業之中,沒有第二句增長而非作,因為意業不必要發之於身口。而且第一句作而非增長中:意業沒有不思而作,因為不思不可能起貪瞋邪見;也沒有他逼令作,因為意業並非被人逼迫而作。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門論》中說到作而增長需要具足六個條件: 猛利意樂,故思而作; 正行業圓滿造作; 作後無追悔心; 作後歡喜; 無有能害對治;六、具有決定成熟彼果的功能。所謂作而非增長,即是不具足以上六種條件,所以雖作業,不決定如是成熟果報。

午二、以時間宣說分二: 略說  廣說

未一、略說

決定受中,依受果時分三。

決定受的種種業中,按照感果的起始時間,可以分為現法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三類。

未二、廣說分二: 現法受業  順生、順後受業

申一、現法受業分二: 以欲解之故  以事之故

酉一、以欲解之故

其中現法受者,謂即彼果現法成熟。《本地分》說此復有八。

現法受,即某世造作具有力量的業,果在現世成熟。《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說到,有兩種因緣令善不善業現法成熟果報,第一,由欲解故:是欲樂,是勝解。第二,由事故:由欲解增上,即對自己所做的事,內心眾生欲樂與勝解的緣故;由事增上,即對尊重、有恩對境或有苦對境有所做的緣故。

欲解又有八種: 有顧 欲解; 無顧欲解; 損惱欲解; 慈悲欲解; 憎害欲解;六、淨信欲解;七、棄恩欲解;八、知恩欲解。其中有顧、無顧欲解,是依自己所生;損惱、慈悲欲解,是依他人所生;憎害、淨信欲解,是依恭敬田所生;棄恩、知恩欲解,是依恩德田所生。

以下結合公案一一解釋:

第一,由有顧欲解造不善業而受現法果:

若由增上顧戀意樂,顧戀其身、財物諸有,造作不善,於現法受。

由於增上顧戀意樂,顧戀身體、顧戀財物、顧戀諸有,以貪著心推動而造作不善業,將會在現法感受果報。

諸有:現法生活所依之處的種種事,即外四大及所造色。顧戀:不能捨離貪著受用。

下面看公案:

幾年前,臺灣中部地區有一位農民,種了一大片橄欖菜。有一次,他施用強烈的農藥之後,聽到這種蔬菜的價格突然上漲的消息,他認為這是賺錢的好機會,因此不顧農藥毒性強烈,對消費者會造成很大毒害,第二天就計劃把這些蔬菜採收出售。父親知道後,立即勸阻,一再警告他千萬不能昧著良心賺錢。可是他利令智昏,不聽父親的忠告,竟然把全部蔬菜採收,運到附近城市出售。萬萬沒有想到,當他用拖拉機運蔬菜下山時,拖拉機的機件忽然失靈,連人帶車一齊翻落到幾十丈深的山谷之中,這位菜農當場傷重死亡。

菜農顧戀財物,貪圖暴利,不顧他人死活,所以在他運菜途中,便遭車毀人亡的報應。

第二,由無顧欲解所造善業而受現法果:

若由增上不顧意樂,不顧彼等,作諸善法。

相反,如果是由增上不顧戀意樂,不顧戀身體、不顧戀財物、不顧戀諸有,如此造作善法,在現法中就會改變命運。

下面看公案: 
隋朝終南山有位聖僧普安,他所到之處都是信眾雲集,人們爭相設齋供養。有一天,他來到大萬村,村中農民田遺生家境困窘,四個女兒沒有衣服穿。長女華嚴已經二十歲,她知道聖僧到來,心裡很想供養,但是沒有錢財,只有兩尺粗布。她感歎這一生如此貧窮,不能作福,正在傷心之時,忽然見到房梁上有團雜亂的稻禾,就取下來看,結果得到十粒黃米,她磨掉糠皮,心想:應當拿這點米和粗布對僧眾做一次供養。但是女子沒有衣服,白天不能出門,等到夜晚天黑,她就匍匐著走向僧眾的住處,快到僧眾的房屋時,把布遠遠地拋向僧房,而且親手把十粒米恭恭敬敬地放入飯桶,心裡默默祈願:我以前世慳貪今生受此窮苦,今天我在佛前求哀懺悔,以這點微薄之物供養僧眾,如果我貧窮的苦報從現在起已經消盡,就願飯器中的米飯變為黃色。祈禱之後,流著淚回家。

第二天早上,飯器中的五石米飯果然變成黃色。僧眾都很驚奇,後來人們知道這件事的緣由後,都非常感歎,好義之士紛紛慷慨解囊,以財物救濟這個女子。後來華嚴也出家學道。

公案之中,華嚴供僧真正具有增上的不顧戀意樂,雖然供品只有兩尺布、十粒米,但這是她全部的財產,她供養心虔誠,由於心意殷重,供僧的福業力極強,所以立見感應,慳貪之報因此而消盡。所以,一次通身放下地供養,完全改變了華嚴的一生,使她由一個溫飽都不能滿足的窮女子,變成出家學道受人供養的尊貴身。知道這個業由心造,報隨心轉的道理之後,每做一個善法時,一定要把握好自心,如果善心發得好、心力強,福報就會很快現前。

經中有這樣一則公案: 
往年乾陀衛國有位屠夫,正準備屠殺五百頭小牛,這時候來了一位內官(太監),出錢贖出全部小牛放生,讓群牛免於死難,生命獲得自在。以此因緣,內官現身就恢復男根。等他返回王宮,叫人入宮報告,國王說:自家人可以隨意出入,為什麼還來報告?國王把他叫來,詢問原因,內官說:我見屠夫要殺五百頭小牛,就拿錢贖出放生,以此因緣,男根具足,因此不敢入宮。國王聽後既驚又喜,對佛法真實生起了信敬之心。

這也是捨己利他,當五百頭小牛面臨殺身之禍之時,當時內官心中只有一念,就是要救護這些生命,本來贖五百頭小牛不是一筆小錢,但他發起了增上不顧戀意樂,沒有顧戀錢財的念頭,誠心而做,所以感果迅速。

佛門中有求必應,能不能求到,關鍵要觀待自己做得如何,真能具足此處現法報的條件,感應決定迅速。本論再三顯示業果之相,實際是為我們指明修福立命的方向與方法,能夠按照所指示的方法努力行持,每次行善法時,提起猛利意樂,決定現生就可以改變命運。行善不計身財,全心投入,後福一定無量。

第三,由損惱欲解造不善業而受現法果;第四,由慈悲欲解所造善業而受現法果:

如是若於諸有情所,增上損惱,增上慈悲

如是對其他有情,以增上品損惱意樂作不善業,或者以增上品慈悲意樂造作善業,將會在現法受果。

以下的公案出自《閱微草堂筆記》:

屠夫許方,他宰毛驢的時候,先在地上挖個深坑,坑上蓋一塊木板,木板上鑿四個孔,把驢的四條腿插入孔中。賣驢肉時,隨客人要買多少,先用開水澆在驢身上,讓毛脫落,等肉半熟了,就把這塊驢肉割下來。他說:必須這麼做,驢肉才鮮嫩味美!一兩天,驢身上的肉被割完後才死去。驢未死之前,因為籠頭箍住嘴,不能號叫,但是驢怒目圓睜,眼珠子向外突出,炯炯然如兩個火炬,使人慘不忍睹,但許方卻毫不介意。

後來,許方得了一種病,全身潰爛,體無完膚,形狀和毛驢身上宰割的傷痕一樣,他躺在床上痛得亂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受了四五十天的活罪才悲慘死去。

許方以增上損惱意樂殘酷地宰殺毛驢,業力極重,所以不必等到來世,現世就在他身上現前了慘烈果報。這還只是現世花報,後世果報更為漫長、劇烈,地獄中受苦之後轉生人道,仍要不斷地償還千萬次生命。

再看正面公案:

曹彬是宋朝的名將,一次遇到高士陳摶,陳摶善於相術,他看了曹彬的面相說:你邊城骨隆起,印堂寬闊,眼目長而光顯,必主早年富貴。所忌是頤削口垂 ,沒有晚福。以後出兵打仗,應當網開一面,或許可以培植一些晚福。曹彬聽後,覺得很有道理。

後來有一次,曹彬奉命征伐江南,因為不忍心生靈塗炭,就假裝生病不肯就職。同僚武將們紛紛前來探病,曹彬說:我這個病不是以吃藥能好的,只要你們誠心發誓,攻克江南時,絕不妄殺一人,我的病就會好。許多將士聽後都對天焚香發誓,此行感動了江南人心,民眾都簞食壺漿,迎接王師,結果曹彬不戰而收復江南,保全了千萬人的性命。

勝利歸來時,曹彬又遇陳摶。陳摶說:幾年前我看你的相頤削口垂,當時認定你沒有晚福。現在面相完全變了,口角頤豐,金光聚於面目鬚眉,必能增祿增壽,後福無量。

曹彬問他:什麼是金光?

陳摶說:金光是德光,顏色紫光晃亮,人如陰德有感,會面現金色,眉現彩色,目現神光,發現毫光,色現祥光,其氣外明而內澈,不單是延壽,還會蔭佑子孫遠福。

後來曹彬果應陳摶預言,晚景很好,享年六十九歲,長子、次子、三子都是一代名將,幼子也追封王爵,子孫昌盛無比。

曹彬大發慈悲,保全了千萬人的性命,以戒殺護生的福業力,幾年內就轉了命相,現前口角頤豐、面現金光的吉相,福壽增長,晚福極好。這也是以增上意樂行善現法受果的證明。知道這條道理後,長期放生的道友,如果能發起增上慈悲意樂救護生命,日日都是在轉變命運。發心護理病人的道友,能全心全意地利他,決定會福壽增上。

第五,由憎害欲解造不善業而受現法果;第六,由淨信欲解所造善業而受現法果:

又於三寶尊重等所,增上憎害,及於此所,增上淨信勝解意樂 

起瞋恚心,是。起殺害心或惱害心,是

在佛法僧三寶及任何一位傳法上師等前,以增上品憎害欲解而造不善業,或者以增上品淨信勝解意樂,造作善法,必在現法感受果報。

以下是一則歷史公案:

北魏司徒崔浩,才智過人,當時北魏太武帝對他十分寵信,但他不信佛,勸武帝毀佛滅僧。崔浩見妻子念經,便發怒燒毀經書,他的兩個弟弟深信三寶,見佛像即使在糞土之中也一定要禮拜,而崔浩卻常常譏笑呵斥他們。

後來崔浩的命運很不好,因為國書事件,觸怒了太武帝,被皇帝囚禁在檻車之中,押往城南,當時所受的拷打極其殘酷,幾十個衛士還在他身上撒尿,崔浩嗷嗷慘叫之聲,一路都能聽到。

歷史上還有周武帝滅佛,他是什麼下場呢?後來他得一種惡病,全身糜爛,三十六歲就死去。所以毀壞三寶之事,報應極速。

《極樂願文大疏》中說,以前漢地有位智者,造論罵僧是毒蛇。一次他與僧人一道行走,突然喊叫:你們快跑!我好像要受報應了!剛說完,雙手就粘連在頭上變成蛇頭,雙腳也合為蛇尾,全身變成一條毒蛇,向樹林之中竄去。

這些都是對三寶等恭敬田起瞋恨心、損害心而立即現前果報的事例。相反,對殊勝大功德田,能發起清淨信心勝解意樂,善報也會迅速現前。

譬如,黑龍江省雞西縣有位叫劉貴芝的病人,患皮膚癌,三年之中,在多家大醫院治療,都無法治癒。九零年冬天,一位親戚瞭解她的病情後,勸她吃素拜佛。劉貴芝隨後請了一尊佛像供奉,兒女們反對,認為大醫院都無法治的病,信佛也不可能治好,但她的信心沒有動搖。

劉貴芝胸口經常流膿,拇指都能塞進洞裡,幾乎可見骨頭,劇痛無比。她忍痛流淚,跪在佛像前燃香,誠心祈禱: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南無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今晚能讓我胸口不痛,我願意明天開始吃長素,受五戒、拜佛、念佛。奇怪的是,不久胸口就不再痛了,默念著佛號慢慢入睡了。夢中見到一位老和尚,在她腳上紮了一針。第二天天一亮,感到腳面有點痛,可是胸前非常清爽,一點都不痛。她深感佛菩薩的靈驗,從此行住坐臥不離佛號,堅持晚課。身體從此就非常好了。劉貴芝為什麼能得加持,消除病障?關鍵是淨信欲解的增上。《無死鼓音陀羅尼經》說: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對殊勝的三寶福田,具有增上清淨信心,決定現生能消業障,現前樂果。我們日日以上師三寶為對境,比如,誦經持咒念佛,在皈依境前頂禮、供養、承事,或者為僧眾發心,一定要取捨好三門言行。如果能具有增上淨信勝解意樂,決定迅速積累功德。

第七,棄恩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第八,知恩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

又於父母諸尊重等恩造 之所,由增上品酷暴背恩 所有意樂,所作不善,於現法受。若由增上報恩意樂所作善法,於現法受。

對父母、上師等具恩對境,以增上品背恩意樂、欺誑意樂、酷暴意樂所作一切身口意的不善業,將會在現法感受果報;相反,以增上品知恩意樂、報恩意樂所作一切善法,會在現法感受樂果。

首先宣說對父母的報恩:

世尊在《涅槃經》中說:我母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乾去濕,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我當報恩,色養侍衛,隨順供養。

《德育古鑒》中有一則公案:

楊黼,安徽省太和縣人。他聽說四川無際大師道行很高,就辭別母親去四川訪師求道。路遇一位老和尚,問他來四川做什麼,他說:想參訪無際大師,修學佛道。老和尚說:不如去見佛。楊黼問:佛在何處?請你指示我。老和尚說:你快回家,看到肩披棉被、腳上倒穿鞋的就是佛。楊黼聽了深信不疑,便整理行裝,雇船回鄉。路上走了一月,到家那天,已是夜色茫茫。他敲門叫母親開門,母親聽到兒子回來,趕忙從床上跳起來,來不及穿衣,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鞋出來開門,楊黼一見老母親肩披被、倒穿鞋,當下覺悟父母是活佛。從此竭盡心力孝順母親,後來臨終時,誦《金剛經》四句偈安詳而逝。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大集經》也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世間如果無佛,要好好承事父母,承事父母就是承事佛陀。

《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則公案:

乾隆年間,河間西門外的橋上,有人被雷擊死後,跪在地上不倒下,手裡握著的紙包,雷火沒能燒掉。檢驗一看都是砒霜,大家不知道原由。不久,他妻子聽到消息趕來,看到了也不哭就說:早知他有今天,只不過這一天來得晚了,他經常辱罵、虐待老母親,昨天突然生起惡念,竟想買砒霜毒死自己的母親,我哭著勸他一個晚上,他也不聽。這是以背恩意樂損害父母的現報。

《歷史感應統紀》中有一則孝子的事迹:

孫瑾是元朝孝子,平時盡心盡力侍奉父親和繼母。父親去世後,棺材放在家裡四年,他整日整夜衣不解帶,每天只吃稀飯,斷絕葷腥,虔誠念佛誦經,超度父親往生極樂。出葬那一天,雇船運棺材過江,江上狂風怒號,波浪很大,可是船剛開,江面就風平浪靜,一帆風順,人們都說這是孝心所感。

孫瑾侍奉繼母唐氏,如待親生母親。有一天,繼母胸部長了一個大癰,膿血淋漓,痛得在床上呻吟。孫瑾以孝心的驅使,不嫌膿血腥臭,以口吮吸繼母瘡口,而且用舌舐去皮膚上的膿血,沒過幾天,繼母的癰就好了。

不久繼母又得眼病,開始是兩眼紅腫,視力模糊,請醫生治療,不但未見好轉,反而更加嚴重,最後雙目失明。孫瑾想到以前用舌舐治好了繼母的癰病,決定每天用舌舐繼母的雙眼,時間一天天過去了,仍不見效,但他並未放棄,繼續為繼母舐目,堅持了兩個月,繼母的雙眼居然重見光明。

後來繼母去世,要下葬時,日日下大雨,葬事受阻,不能進行。他夜晚向天號哭,祈求天公放晴。次日早晨,果然雲開日出,天空大放光明。安葬繼母之後,天又連日下雨。這都是孫瑾孝心格天的感應。

聽了這則公案,我們都會覺得孫瑾的孝行很偉大,對繼母還能孝順之至,心裡有增上報恩意樂,所以能有求皆應、無感不通

我們學佛為什麼進步不大?不能即生成就?就是沒有修好心。宗大師有一頌名言: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一切依賴於自心,故應精勤修善心。所以,在世間對父母修好報恩心,盡孝行;在出世間,應對上師修報恩心,學善財童子。如果能圓滿這兩點,果報決定現法成熟。對此萬萬不能忽視。

以上按《瑜伽師地論》宣說了由八種欲解造業受現法果。

酉二、以事之故

《瑜伽師地論》還說到由事故,受現法果。不善業方面造五無間業及無間業同分,也有受現法果。無間業為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無間業同分,比如:對阿羅漢尼、對母行穢染行,打最後有菩薩;在天廟、街道、市肆立殺羊法,流行不絕;對極信賴的親友、同心耆舊等所,損害欺誑;對苦難窮困無依無怙而來歸投依靠的人,先是布施無畏,後來卻加害或者逼惱;劫奪僧門,破壞靈廟。

善業由事故受現法果,例如:母親無正信,勸進開化,將母親安置建立在正信之中;母親犯戒,將母親安立在具戒中;母親慳吝,將母親安立在具足布施之中;母親惡慧,將母親安立在具足智慧之中,以此類善業將會受現法果。對父親也是如此。或者對起慈定者供養承事,如是對起無諍定、滅盡定、預流果乃至對阿羅漢果供養承事,親自對佛供養承事,對有學無學僧供養承事,都是對尊重由利益因緣發起善業,受現法果。相反,對尊重事由損害因緣發起不善業,也會受現法果。

申二、順生、順後受業

順生受者,謂於二世當受其果。

順生受,即今生作善惡業,第二世將受果報。

順後受者,謂於三世以後成熟。

順後受,即今生作善作惡,第三世、第四世或者十世、百世、無量無邊劫之後才成熟果報。

須知,以上現法受、順生受、順後受只是從受果的初始時間上安立,並不是僅於現世、來世或者第三生之後的某一世受果。比如,現法受是指現世開始受果,不是僅僅現世受果後世不受,其餘順生受、順後受都應當如此理解。

巳三、何果先熟之理

於相續中,現有眾多善不善業成熟理者,謂諸重業即先成熟,輕重若等,於臨終時何者現前,彼即先熟。若此亦等,則何增上多串習者。若此復等,則先所作,彼即先熟。

何業先熟之理:在眾多業當中,重業首先成熟;如果眾業輕重平等,就按臨終時何業現前,即先成熟;如果臨終時種種業同時現前,就按何業生前串習次數多,即先成熟;如果各業的串習力也平等,就按造業次序,何業先造,即先成熟。

對於此理,博朵瓦格西曾經以比喻說明:比如,一個碼頭上多人渡河,如果來了一位大官,權勢很大,決定是他首先渡河;如果來人權力相等,那就看誰最接近船,誰就先渡;如果平等接近於船,那就是熟人先渡;如果都是熟人,那就看誰先打過招呼就先渡誰。

如《俱舍釋》所引頌云:諸業於生死,隨重近串習,隨先作其中,即前前成熟。

如《俱舍論自釋》所引頌詞中說:相續中的種種業,在生死之中成熟果報之理,即隨重業、隨近業、隨串習業、隨先作業,四句之中,以前前業首先成熟。

以上思惟總業果宣說完畢,以下思惟特別業果。

丑二、思別業果分二: 須成辦圓具德相之所依  修學所依之因

寅一、須成辦圓具德相之所依

第二,思惟別者,謂由遠離十種不善,雖定能獲善妙所依,然若成一圓具德相、能修種智勝所依者,修道進程非餘能比,故應成辦如此所依。

這句是從修道進程來說明:應當成辦殊勝所依的理由。

論中說:僅僅以遠離十種不善為因,雖然決定能獲得善妙的所依身,但如果能進一步獲得殊勝所依,也就是圓滿具足各種功德相、有能力堪修一切種智的所依身,那麼修道的進程便不是以其他身所能相比,所以應當努力成辦此種所依。

人身是修道的所依,一生修行能獲得何種成就,與所依身是否具足功德相密切相關。譬如:交通工具的性能有許多差別,如果性能好,就有能力遠端跋涉,性能不好,速度就慢。同理,由宿業所感召的人身,如果缺陷多,修道進程便緩慢;相反,如果人身的功德很圓滿,各方面稟賦優良,修道作用就大,進程決定迅速,不是其他所依身可比。基於這個原因,在下士道中,應當著重成辦殊勝的所依身,作為後後大乘修行的前提。

道次第中的共下士道,是要將學人引入上士道,因為後後需以菩薩身份成辦利他,所以異熟身具足八種功德非常重要。

寅二、修學所依之因分三: 異熟功德  異熟果報  異熟因緣

此中分三: 異熟功德; 異熟果報; 異熟因緣。

這三者分別是八種功德各自的體相、作用和能生因緣。

學習這三科有何作用呢?學習前二者,認識到所求目標及其作用,就會眾生希望成就此種殊勝所依的欲樂。學習第三者,可以明確應從何處下手實修。了達這些之後,初學者用三年或者十年去修習,所修可以完全決定下來,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處處應當實修這些因緣。比如:農民知道某種果有巨大的作用時,他就會在春天努力積聚能生的因緣,這是農民作業的內容。同理,為了將來獲得一個能快速修證大乘的所依身,在下士道時就應努力實修它的因緣。比如:要獲得壽量圓滿,現在就要開始努力修習遠離損害眾生的行為及意樂,並且大力放生,將這一項作為日常修行的重點,真實行持、漸次修集。每天在這上面積累、增上,決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日日都有上進之相,將來決定感得具足種種功德相的人身。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再進修大乘,速度極快,不像從前那樣進程緩慢,進進退退總不得力。所以,此處共下士道中,對特別業果的修習,實際上是為趣入上士道打基礎。

卯一、異熟功德分二: 總說  結說

辰一、總說

初中分八: 壽量圓滿者,謂宿能引牽引長壽,如其所引,長壽久住。

第一,壽量圓滿,就是以往昔能牽引長壽的引業所牽引,而獲得長壽久住。這是菩薩壽量具足,譬如:龍樹菩薩住世六百年。

二、形色圓滿者,謂由形色、顯色善故,顏容殊妙,根無闕故,眾所樂見,橫豎稱故,形量端嚴。

第二,形色圓滿,就是因為形色與顯色妙好,容顏殊妙,六根沒有缺漏,所以眾人喜見。又因橫豎比例相稱,所以形量端嚴。這是菩薩形色具足,譬如:阿底峽尊者。

三、族姓圓滿者,謂生世間恭敬稱揚、諸高貴種。

第三,族姓圓滿,就是誕生在被世間人們所恭敬、稱揚的高貴種族中,或者說生在豪貴之家。這是菩薩族姓具足,譬如:義成王子、達摩祖師等等。

四、自在圓滿者,謂大財位,有親友等廣大朋翼,具大僚屬。

第四,自在圓滿,就是獲得廣大的財富地位,富裕顯貴,又有親友等廣大朋翼、廣大僚屬。這是菩薩自在具足,譬如:阿育王、松贊干布等。為何必須具足這些條件呢?因為大乘所修是自他二利,如果沒有廣大的財位、眷屬,利他的修行就不能熾盛、隨順,因此具有富貴自在,修行大乘才方便。譬如:要成辦一件小事,只需具足一般條件,而要成辦大事,就要方方面面具足圓滿的條件。同理,大乘的道修行大、事業大,因此對所依身的要求相對也高。

五、信言圓滿者,謂諸有情信奉言教,由其身語於他無欺,堪為信委,於其一切諍訟斷證,堪為量故。

第五,信言圓滿,有眾所信奉斷訟取則兩種德相。眾所信奉,即:有情信奉自己的言教。因為自己平常待人真誠,從不欺人,以這種誠信而堪為人們所信賴、委託。斷訟取則,即:對一切諍訟、斷證,自己的語言都堪為定量,也就是在爭論不下、事情不能裁決時,自己的發言能夠作為準則。這是菩薩信言具足,譬如:無著菩薩等。

六、大勢名稱者,有大名稱,有大美譽,謂於惠施,具足勇健精進等德,由此因緣,為諸大眾所供養處。

第六,大勢名聲,就是具有大名聲,美名流傳於世間。具體來說,即:對於布施等善法,具足勇健、精進、剛毅、敏捷、審悉等攝善法戒的功德相,而且對各種技藝、工巧業等,展轉妙解,智慧超人。以這個因緣而成為大眾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之處。這就是菩薩大勢具足。

勇健精進:菩薩行善時,勇猛、堅決、歡喜而不生懈怠。剛毅:菩薩行善的意樂和行為堅固不動。敏捷:菩薩修和敬業時,所作十分機靈迅捷,遠離愚鈍。審悉:能夠審細思擇一切法義。這些都是菩薩的德相。真正的大勢名稱不是虛設,而是由這些大道德感召而來的。

七、丈夫性者,謂成就男根。

第七,丈夫性具足,就是成就男根。譬如:仲敦巴尊者、給孤獨長者。

八、大力具足者,謂由宿業力,為性少病,或全無病,於現法緣起大勇悍。

第八,大力具足,就是由於前世善業力的緣故,行持自利利他時,身心沒有厭倦,身體少病或者無病,無論遇到現法何種緣,都能發起大勇悍心。

為性:以無疲厭為自性,天性堅固堪能。於現法緣起大勇悍,是描述大堪能的心態,即:由於往昔生中做事樣樣都能圓滿,以這個造作等流,不論遇到現法何種緣,心力自然勇悍,沒有畏懼、怯弱,認為無論做什麼,決定都能成辦。這是菩薩大力具足,譬如:世親菩薩、宗喀巴大師等,都是具足大力的菩薩。

辰二、結說

此復第一謂住樂趣,第二謂身,生為第三,財位僚屬為四,第五謂為世間量則,第六謂彼所有名稱,七謂一切功德之器,第八謂於諸所應作勢力具足。

以上八種功德,簡單來說:第一,是在善趣中久住;第二,是身相;第三,是生;第四,是具有財位、僚屬;第五,是堪為世間量則;第六,是名稱;第七,是一切功德之器;第八,是對應做之事具足勢力。相反,壽命短暫,相不圓滿,出生下賤,對財位、僚屬沒有自在,不堪為世間量則,名稱小,非丈夫性,勢力微弱等,就是所依身有缺陷,如果用它來成辦一切種智,進展就緩慢。

從這裡,我們可以明白:應當如何來設計、成辦自己的未來。譬如,設計師要設計一種最好的賽車,他就會考慮各方面的因緣,從而組裝成第一流的賽車。外物的賽車不具有大義,人們尚且還去設計創造,而人身的價值超過賽車無數倍,為什麼不好好設計自己呢?實際上,能夠在大乘道上速疾進趨的車,就是具有以上八種功德的人身。如果現在勵力修集它的八種因緣,將來就會獲得最上品的所依人身,那時再來修行大乘,決定是一日千里。

卯二、異熟果報分八: 壽量具足之果報  形色具足之果報  族姓具足之果報  自在具足之果報  信言具足之果報  大勢名稱具足之果報  丈夫性具足之果報  大力具足之果報

異熟果報分八:

,是指作用。以具有八種功德的異熟(即果報)作為所依,後後的善法就能展轉增上,所以稱為異熟之果。

對應八種功德,有相應的八種作用,下面一一解釋:

辰一、壽量具足之果報

初者,依自他利,能於長時積集增長無量善根。

第一,壽量具足有何種作用呢?由於壽量具足的緣故,就能長期修習善法,依靠自他二利的修行而積集增長無量善根。這是菩薩壽量具足的果報。

譬如:龍樹菩薩住世六百年,在這段漫長的時間當中,自利利他的事業極為廣大。我們修習大乘道,如果壽命長久,就能積累增長廣大功德;如果壽命短暫,比如:五十歲時才在佛法上獲得初步的成就,到六十歲就圓寂了,這樣自利利他的修行就不易圓滿。

辰二、形色具足之果報

第二者,謂諸大眾暫見歡喜,鹹共歸仰,凡所發言,無不聽用。

第二,形色具足有何種作用呢?由於菩薩形色具足的緣故,大眾見後便心生歡喜;因為大眾愛樂的緣故,便會對菩薩共同歸仰;因為大眾共同歸仰的緣故,凡是菩薩發言,大眾都會聽受。這是菩薩形色具足的果報。

大乘菩薩度化眾生,具足相好事關緊要。若能具足相好,度化眾生就很方便。諸佛成道來人間示現教主的身份,都會示現當時世間最圓滿的相好,如此示現的必要,就是為了使眾生歡喜、歸仰;眾生能歡喜、歸仰,教化就有效果,即:凡是自己所傳的言教,眾生都能聽受。這些都是形色具足的作用。

辰三、族姓具足之果報

第三者,謂所勸教,無違敬用。

第三,族姓具足有何種作用呢?由於菩薩族姓具足的緣故,大眾便會尊敬、供養、稱讚;由於大眾尊敬、供養、稱讚的緣故,菩薩以善法勸導眾生精勤修學,眾生就會恭敬採納。這是菩薩族姓具足的果報。

無違敬用:眾人對菩薩所說的教言不會違背,而會對待恭敬,時時銘記在心,頂戴奉行。

無違敬用相反的是違背輕捨,即眾人會將菩薩所說教言拋諸腦後。

以下自在具足、信言具足,都是具有攝受有情、成熟有情的作用。

辰四、自在具足之果報

第四者,謂以布施攝諸有情,令其成熟。

第四,自在具足有何種作用呢?由於菩薩自在具足的緣故,就能以布施攝受眾生,使他很快地成熟。這是菩薩自在具足的果報。

《力種性品》中說:若諸菩薩先行布施,當知是名隨攝方便。何以故?先以種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為欲令彼聽受所說,奉教行故。布施是四攝法之一,稱為隨攝方便,即:先以財物布施,關懷照顧有情,使有情感動而接受教化。菩薩具有大財富、大眷屬,便有能力攝受眾生,也就是能以廣大財布施攝受眾生,使他成熟為法布施之器。因此,具足福報與聲望才能大面積地攝受眾生,否則,沒有足夠的錢財,想要印經書、建道場都很困難,又怎麼能攝受大量眾生呢?所以,自在具足也很重要。

辰五、信言具足之果報

第五者,謂以愛語、利行、同事,攝諸有情,速令成熟。

第五,信言具足有何種作用呢?由於菩薩信言具足,就能以愛語、利行、同事攝受有情,使他很快地成熟。這是菩薩信言具足的果報。

在攝受有情方面,愛語,是能攝方便;利行,是攝入方便;同事,是隨轉方便。分別來說:有情對善法愚癡,菩薩想要遣除他的愚癡,就以愛語使他攝受、觀察正理,所以愛語是能攝方便;菩薩了知有情已在攝受觀察正理,就以利行將有情從不善之中救拔出來,以善法勸導、調伏,並且將他安立在善法中,所以利行是攝入方便;菩薩以方便令眾生趣入善法之後,又和眾生共同修行,以身作則,使他隨順而轉,所以同事是隨轉方便。那麼,以何種功德才能具足這些攝生的方便呢?它的因就是信言具足,即:自己發言能使眾生信奉,堪為正量。

辰六、大勢名稱具足之果報

第六者,謂由營助一切事業,布施恩德,為報恩故,速受勸教。

第六,大勢具足有何種作用呢?由於菩薩大勢具足,有能力幫助眾生成辦各種事業,廣大地布施恩德,所以眾生感恩圖報,為了報恩而歸仰菩薩,這時菩薩宣說言教,眾生很快便會隨轉、恭敬、相信、採用。這是菩薩大勢具足的果報。

總之,菩薩有大名稱,具有勇健、精進、剛毅、世間技藝、工巧慧解過人等等品德,便能真正在各種事業上幫助眾生,廣布恩德。以此作為能感因緣,就能使眾生速受勸教。

辰七、丈夫性具足之果報

第七者,謂為一切勝功德器,欲樂勤勇,堪為一切事業之器,智慧廣博,堪為思擇所知之器。又於大眾都無所畏,又與一切有情同行,言論受用,或住屏處 ,皆無嫌礙。

第七,丈夫性具足有何種作用呢?以下分三段解釋:

 由於丈夫性具足,而堪為一切殊勝功德之器。《瑜伽師地論‧菩提品》中說:非女身能證無上正等菩提,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一般女性多煩惱、多惡慧,以稟性多煩惱、多惡慧之身不能證得無上菩提;相反,成就丈夫性,以少煩惱、少惡慧而堪為一切殊勝功德之器,能證無上菩提。

 欲樂勤勇,堪為一切事業之器;智慧廣博,堪為思擇所知之器。這是就心力、心量來說丈夫性的功德之相,即:由於欲樂勤勇的緣故,能對成辦一切有情義利的事業無所畏懼,而堪為一切事業之器;由於智慧廣博的緣故,能對諸法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思惟抉擇,無礙而轉,而堪為思擇所知之器。一般女性因內心怯弱,所以不堪為一切事業之器,又因見識狹窄,所以不堪為思擇所知之器。

 又於大眾都無所畏,又與一切有情同行,言論受用,或住屏處,皆無嫌礙。具丈夫性,就能在一切大眾之中無所畏懼,而且行動方便,和一切眾生共同集會、言論、受用飲食或者住在屏處,都不致於引起譏嫌,沒有行動上的障礙。相反,女性在大眾之中有所畏懼,行動多有不便,比如:不能獨自安住靜處等。所以,一般女身不堪作為饒益有情的所依。

以上三種,就是菩薩丈夫性具足的果報。

辰八、大力具足之果報

第八者,謂於自他利,皆無厭倦,勇猛堅固,能得慧力,速發神通。

第八,大力具足有何種作用呢?由於菩薩大力具足的緣故,對自他二利 的加行就能心無厭倦,勇猛精進、堅固精進,能迅速獲得智慧力而發起神通。這是菩薩大力具足的果報。相反,如果體弱多病,精力不充沛,心力不足,對自他二利的廣大事業便無能力荷擔。

《本地分》說: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八種異熟,具八種果,能善饒益一切有情,隨順生起一切佛法。菩薩安住異熟果中,於諸有情種種眾多利益事業,自有力能,及善安處所化有情,彼於自事隨順而作。如是乃名隨其所欲所作成辦。所以,必須兼具自有力能善安處所化有情這兩個條件,才能真正成辦利他。如果菩薩自無力能——不具有八種異熟,雖然善於以方便安處所化,有情對自己的事業也能隨順而作,但對有情所做的利益不能稱為熾盛、不能稱為隨順,因此不能叫作能作利他事業。同樣,有力能而不善於安處所化有情,有情不隨順作,也不是能作利他事業。所以,菩薩必須兼具自有力能能善安處有情,對有情所做的利益,才能稱為熾盛、隨順,由是因緣,才是能作利他事業。這樣菩薩安住八種異熟果中,自己能成熟一切佛法,也能令有情在三乘道中速得成熟。又能使自己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也能使其他已成熟者速得解脫。由於菩薩安住八種異熟果中,能令有情獲得利益安樂,所以,一切有情所住空無義利的無始生死,菩薩安住其中能不空過、具大義利。

以上異熟功德、異熟果報兩科內容,顯示出何種人身才是能修一切種智的殊勝所依,而且必須成辦此種殊勝所依身,才能真正行持利他。因此,具足八因三緣的人身,對於修行大乘道來說,極為重要。那麼,如何才能成辦呢?

卯三、異熟因緣分二: 八因  三緣

辰一、八因分八: 壽量具足之因  形色具足之因  族姓具足之因  自在具足之因  信言具足之因  大勢名稱具足之因  丈夫性具足之因  大力具足之因

異熟因分八:

巳一、壽量具足之因

初者,謂於有情不加傷害,及正依止不害意樂。

第一,壽量具足之因,就是遠離傷害有情的行為,以及真正依止不害有情的意樂,心中常常存有永遠不損害眾生的心。

又云:善放將殺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眾生,則當得長壽。承事諸病人,善施諸醫藥,不以塊杖等,害眾生無病。

讚偈說:如果能對即將被殺的有情放生,這樣保全有情的性命,斷除傷害眾生的行為,將來就能獲得長壽。承事病人、布施醫藥,不以磚塊、木杖等兇器傷害眾生,將來能得健康無病。

巳二、形色具足之因

第二者,謂能惠施燈等光明,鮮淨衣物。

第二,形色具足之因,就是能在諸佛菩薩等功德田前,供養油燈、電燈等光明以及嶄新潔淨的衣物。

又云:由依止無瞋,施莊嚴妙色,說無嫉妒果,當感妙同分。

讚偈又說:由於內心依止無瞋意樂,供養莊嚴資具,將來能感得妙好的身色。又說以無嫉妒的善業,將來能感得與善因同分的妙果,即:以無嫉妒的善因,能感得他人歡喜愛戴的同分妙果。

巳三、族姓具足之因

第三者,謂摧伏慢心,於尊長等,勤禮拜等,於他恭敬,猶如僕使。

第三,族姓具足之因,就是常修謙下。謙卑能感召尊貴,傲慢則導致下賤。論中說:能夠摧伏自己的傲慢心,對於尊長等對境勤修禮拜等恭敬的行為,對他人常修恭敬,自己就像奴僕一樣。這就是族姓具足之因。

因此,我們應當處於低位而行,越謙卑越得尊貴,越付出越能收穫,越助人越有力量。

巳四、自在具足之因

第四者,謂於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設未來乞亦行利益,又於苦惱及功德田,乏資具所,應往供施。

第四,自在具足之因,就是行廣大供施。凡是有人前來乞求衣食等物資時,都應當布施,即使眾生沒有向自己求乞,自己也應當對他進行饒益。尤其是當生活困苦之田或尊貴的功德田等缺乏資具時,應當主動供養布施。

巳五、信言具足之因

第五者,謂修遠離語四不善。

第五,信言具足之因,就是修好口業。平常遠離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綺語,常說誠實語、和合語、柔軟語、具義語。若能注意修正口業,語言日漸轉好,就能使言語威肅,堪為量則,使人信奉。

如果語言的惡習不改,出口便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樣口德惡劣,如何使人信奉、成為量則呢?信言不具足,談何利他?所以,若能修遠離語惡,則對將來利他事業大有幫助。

巳六、大勢名稱具足之因

第六者,謂發宏願,於自身中攝持當來種種功德,供養三寶,供養父母、聲聞獨覺、親教軌範及諸尊長。

第六,大勢名稱具足之因,是發願和供養,也就是為了將來能獲得種種功德而廣發大願以及供養三寶、父母、聲聞獨覺、親教師、軌範師和尊長等。

巳七、丈夫性具足之因

第七者,謂樂丈夫所有功德,厭婦女身,深見過患,樂女身者,遮止欲樂,將失男根,令得脫免。

第七,丈夫性具足之因,就是心中歡喜丈夫身所具有的一切功德,如:丈夫性是勝功德之器、事業之器等。又應厭離女身,深深認識女身的過患,如:女身不是功德器、不是事業器等。又有以兩種因緣而獲得丈夫性,即:見人歡喜女身,就勸她厭離解脫女身;見有丈夫將要失去男根,就以方便攝護,使他不失壞,以及說法使人獲得男身。

巳八、大力具足之因

第八者,謂他不能作,自當代作,若共能辦,則當伴助,惠施飲食。

第八,大力具足之因,就是以身供事和惠施飲食。以身供事,即:眾生缺乏能力時,自己主動代他做,比如,對病人或弱者,主動幫助。如果能共同成辦,就作其助伴,助他一臂之力。若能奉獻己力,將來身心就會具足大力。惠施飲食,就是以能增長身心勢力的粥飯糕餅等飲食施予眾生。在他人飲食不足、身無氣力時,自己布施飲食以恢復他的身心力量,因此感得將來身心強健。比如:過去有人布施病比丘果子,而感得九十一劫中身體強健、無有病苦。

若能圓滿積聚這些善因,將來就會感得具足圓滿德相的異熟身。成佛度生須成就圓滿色身,而色身是福等流、是無量福聚所成。這就啟發我們:修因時應全面發展,將來就能獲得功德全面的所依身。所依身功德圓滿,自利利他的功能就會強大,由此決定能快速趣向佛道。

辰二、三緣分二: 三緣之作用  別釋三緣

巳一、三緣之作用

如是八因,若具三緣,能感最勝諸異熟果。

如是八因,即以上不害有情等八種殊勝善行。若具三緣,即正行持八因時,具足心清淨與加行清淨。能感是指這樣行善的功能。最勝諸異熟果,是以八因具足三緣所感得,具體來說,就是壽量圓滿等八種異熟功德的最上品。為什麼能感得最勝果呢?因為八因由三緣而獲得增長的緣故。譬如:修習第三因——恭敬的時候,心和加行清淨,善業的力量便會增長,因上增長,果上就殊勝。唐譯《瑜伽師地論》說:又此諸因,略由三緣而得增長,能感圓滿增上廣大異熟令起。因此,要使八因成為殊勝,修因時就須努力具足三緣。

巳二、別釋三緣分三: 心清淨  加行清淨  田清淨

午一、心清淨

於其三緣,心清淨中,待自有二,謂修彼因所有眾善,將用迴向無上菩提不希異熟。由純厚意修行諸因,勢力猛利。

心清淨,有待自和待他兩個方面。觀待自己而修心清淨又有兩項,就是迴向無上菩提由純厚意修因

第一,迴向無上菩提,即:修集八因的任何善根,都是用以迴向無上菩提而不求回報,也就是不求人天安樂及聲緣菩提,唯一是為一切有情獲得無上菩提而迴向。這是從無貪的角度來說心清淨,因為遠離貪著報恩和異熟而成為清淨。

第二,由純厚意修因,即:修行任何一種善因時,都是以純厚的意樂來修行。純厚,就是完全發自內心,完全是用真心來做。是善念真純,是善念深切。譬如:修行第一因的放生時,不論加行、正行或結行,都是一心一意地做,六根毫不散亂是,心中慈悲心深切是。像這樣以純厚的意樂修習放生,善業的勢力便異常猛利。

下面,以老母供燈的公案來說明。有一貧窮老母見到阿闍世王在佛前供燈,從宮門外一直點到祗園精舍,心裡非常感動。她也很想供養佛,於是就拿著靠乞討得來的、僅有的兩文錢,到油家買油供燈。老闆說:你的生活都難以維持,為什麼不買點食物。她說:佛福田難遇,我要為後世作福。她去佛前點燈時,因為考慮到油少,燈燃不到半個晚上,她便發誓:如果我後世得道如佛,願這盞油燈通宵不滅。果然,這盞油燈一夜長明。第二天清晨,目犍連尊者熄燈時,唯獨這盞燈以神通力也無法撲滅,而且燈光一直上照到梵天。以此善根,佛為老母授記將來作佛。當時,阿闍世王問耆婆,為什麼自己所做功德巍巍,佛陀卻不為自己授記,竟然還不如一個窮乞丐的功德。耆婆告訴他:你所做的雖然很多,但是心不專一,不如老母一心專注於佛。

老母供燈,真正具足了心清淨。她因感念佛陀難遇,所以很珍惜這份善緣,雖然供物微薄,但因為發心很真誠,具足純厚意,而且她發願將來如佛一樣成道,一心迴向無上菩提,這樣供燈的善業勢力猛利,所以立即現前大感應。

待他有二,謂見同法者上中下座,遠離嫉妒、比較、輕毀,勤修隨喜。

觀待他人而修心清淨有兩個方面:離染汙心、修隨喜心。

同法者上中下座,是指對境。同法者是指同修,這裡特指同修八因之人。同法者中,和自己相比,修行殊勝者就是上座,平等者是中座,下劣者是下座。遠離嫉妒、比較、輕毀,分別是:對上座遠離嫉妒、對中座遠離比較、對下座遠離輕毀,這就是離染汙心。勤修隨喜,即常念同法者的功德而深生歡喜。

譬如:十個人同修第三因的恭敬上師,修行有高有低。同法者中,有人在恭敬上師方面做得非常好,他是上座,但我卻對他心生嫉妒;有人與我修行相等,我便和他競爭,他做什麼,我就總想勝過他;有人修行很差,我就輕毀嘲笑他。這些都是修因的心不清淨。如果在緣起上有染汙,便會障礙自己修因、破壞自己的善根。相反,若能普遍隨喜上、中、下座禮敬上師的功德,下至點滴善根也作隨喜,就會使這一類的善根增上廣大。修行其他放生、供養等因時,也是如此。同法者之間,最容易生起嫉妒、比較、輕毀等染汙心,所以對待道友時,修習隨喜非常重要。

設若不能如此而行,亦應日日多次觀擇所應行事。

這一句是教誡中、下等修行者。以上心清淨中待自、待他的修行,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之中任運行持,固然最好。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障礙而不能全分受持,也不能就放棄不做,而應當每天多次觀察抉擇自己所應做的修行。比如:周末時,觀察好自己能作供養、放生、禮敬等善業,作前首先想好應當如何迴向,做時儘量心意純厚,應當隨喜同法者的善行。這樣每天早、中、晚多次觀察抉擇自己的修行,將善法納入實際修行之中,一點一滴地實行。剛開始時要勉勵而作,不斷串習之後,便能養成習慣。如果一開始就放棄不做,那麼永遠也不會有長進。

午二、加行清淨

加行清淨中,觀待自者,謂於長時無間殷重,觀待他者,謂未受行讚美令受,已受行者讚美令喜,恒無間作、不棄捨作。

加行清淨也有待自、待他兩個方面。

觀待自己而修加行清淨,須具足兩點,即:長時無間和長時殷重。無間是相續不斷,能夠堅持。殷重就是認真。比如:在皈依境前供燈,每日堅持不斷,而且每次都是認認真真地做,這樣就是供燈的加行清淨;相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做停停,或者敷衍了事,這是加行不清淨。所以,修行貴在堅持、貴在認真。不論修何種法,只要能保證無間精進和殷重精進,最後的成果決定殊勝。

觀待他人而修加行清淨,就是以好心將他人安立在這樣的善根中,即:對於未受持善法者,以讚美善行功德令他受持;對於已受持善法者,也以讚美功德令他歡喜。恒無間作、不棄捨作,就是使眾生對他自己所受行的善法不間斷、不捨棄。這是讚美令喜的妙用。一個人行善的動力就是欲樂。若有欲樂,即使連做三天三夜也不疲厭;若無欲樂,即使一天也不想做。所以,若能讚美眾生所做的修行,他一歡喜,就會做得更起勁,這樣就能讓他持住這個善行。

以上所說其實就是推己及人,即:自己得到這種好,也希望天下人都得到這種好。比如,自己認識到修行時無間和殷重的重要性後,就真心幫助別人行善,使他人行善也能長時無間和殷重,希望他所作的善根能真正安立,念念為他人著想。相反,他人未受行某種善法,自己不以讚美推動他受持,他人已經受行,自己也不鼓勵,這樣待人的加行就不清淨。如果自己詆毀善行,未受行者聽了就不願意受行,已受行者就會退轉,根本原因,就是以輕毀會破壞別人受行善法的欲樂,這是很嚴重的加行染汙。這樣破壞別人的善根,反過來就會障自己的道。

午三、田清淨

田清淨者,謂由彼二意樂、加行,能與眾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

田清淨,就是因為以上的意樂與加行有能力出生眾多妙果,所以等同妙田。換句話說,並非意樂、加行之外另有他體田的認定,而是以意樂、加行具有如田一樣能生果的作用,所以安立田名。以具足意樂與加行清淨,總稱為田清淨。前兩種清淨是分說,第三種清淨是總說。

總之,迴向菩提、意樂純厚、離染汙心、勤修隨喜、加行長時無間殷重、讚美善法令人受行等,每一種都具有使善根力增長的功能。因此,修八種異熟因時,由田清淨,必能感得最殊勝的異熟果。凡事能注意修習心清淨和加行清淨,修善素質就會提高,即使做一件小善,也會成為眾多微妙果報的因。學人若能按照此處所說,將自己的身心轉成良田,就能種大福德,做任何善法決定都會成就。相反,如果滿腔惡意、心不純厚、性不堅固,而且夾雜嫉妒、輕毀、競爭,做事敷衍,這樣遍地荊棘,當然不可能獲得殊勝果報。

以下說明出處:

此等是如《菩薩地》說,以釋補滿而為宣說。

以上所說異熟功德、果報及其因緣,是按《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 所說,再以印度海雲論師的《菩薩地注釋》做補充而宣說。

以上思惟特別業果宣說完畢。

丑三、思已正行進止之理分二: 總示  特以四力淨修道理

第三,思已進止道理中分二: 總示; 特以四力淨修道理。

思已,就是已思惟總業果及別業果之後。進止就是取捨。

寅一、總示分八: 日夜恒須觀修業果之理  觀修業果唯一須按佛所說而獲決定之理  從空性中顯現業果之理  不思惟業果,僅了知亦無利益  應在自心上觀察而認識過失  思已遮止惡行之理  何取何捨  古德教授說明修行業果之合理

卯一、日夜恒須觀修業果之理

今初。如《入行論》云:苦從不善生,如何定脫此?我晝夜恒時,理應思惟此 

寂天菩薩按照《大涅槃經》、《正法念住經》等佛經所說,而歸攝為這一偈。大義是:從不善業出生痛苦,這是決定的。觀察自相續業障充滿,我理應日夜恒時思惟:以何種方法才能決定從惡業中解脫。這樣做是很合理的,因為就像吃了毒藥之後,毒素在腹中蔓延一樣,我必須儘快解決這個切身的問題。

又云:能仁說勝解,一切善品本,又此之根本,恒修異熟果。

這一頌,以兩個根本顯示恒修業果的重要性。

《入行論》又說:能仁說一切善法的根本是對善法的勝解,而勝解的根本又是恒時修習相信黑白異熟果的信心。

《阿毗達磨雜集論》中說:勝解者,於決定事,隨所決定印持為體,不可引轉為業。(勝解,是以印持為自性,以不可引轉為作用。)隨所決定印持者,謂是事必爾,非餘,決了勝解。(隨所決定印持,即此事決定是如此,不是其他。比如經云:我等今者,心生勝解,是內六處,必定無我。我現在心中已經生起勝解:內六處決定無我。如此審決印持。)由勝解故,所有勝緣不能引轉。(由於勝解的緣故,以其他所有勝緣不能引轉,這是勝解的作用。)有了對善法的勝解之後,安住勝解才能如理串習一切善法,所以勝解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辨中邊論》說:思慧印持所緣,說明勝解是思所成慧,由思惟所引生,因此,勝解的根本是恒時思惟業果。

謂既了知黑白業果,非惟了知即便止住,應數修習,以此是為極不現事,極難獲得決定解故。

是承接上面的教證而來。由上文可知,了知黑白業果之後,不是僅僅了知就可以停止,而是應當在了知之後進一步數數修習。為什麼呢?因為業果是極其隱密的事,很難獲得定解的緣故。

極不現事,是極隱密的事。比如:地下深層以肉眼不能現見,但業果比這更為隱密;空性以理論觀察也能了知,但極深細的業果比這更難以通達。因此,業果是不現之中的極不現事。由於業果是極不現事,所以對業果很難獲得定解;由於很難獲得定解,所以稍稍了知並不能成就。

以上理證:

 尋求解脫者(有法),應當對業果眾生勝解,因為希求安樂而不希求痛苦的緣故。

(這個道理決定是周遍的。因為希求安樂,就必須修習樂因——善法;不想受苦,就必須斷除苦因——惡法。如果要轉入修善斷惡,前提是對業果眾生勝解。只有對善法生起勝解,才能真正任持功德而遮止過患,由此才能實現離苦得樂的願望。)

 要對業果生起勝解,就必須對業果數數思惟,因為業果極為隱密,若不數數思惟則不得勝解的緣故。

反推:業果極為隱密,若不數數思惟,勝解就不能引生;勝解不能引生,一切善法便不能真正安立;善法不能安立,便無法從惡業中解脫。因此說:我晝夜恒時,理應思惟此。也就是為了離苦得樂,必須對業果數數思惟。

比喻:如農民種田,須數數觀察;或如商主入海,對於有害、有利須再再思惟衡量。

卯二、觀修業果唯一須按佛所說而獲決定之理

此復如《三摩地王經》云:設月星處皆墮落,具山聚落地壞散,虛空界可變餘相,然尊不說非諦語。於如來語,應修深忍,若未於此獲得真實決定信解,任於何法悉不能得勝者 所愛決定信解。

此分成三段宣說: 顯示佛語諦實; 教誡對於佛語應修深忍; 不修深忍的過患。

一、顯示佛語諦實:

經中是假設,即不必決定有此類現象,只是以它來顯示佛語決定諦實。《三摩地王經》中說:即使月亮和星辰墮落在地,即使高山、城市所依止的大地崩裂壞散,即使虛空轉變成其他相狀,但是世尊也絕不可能宣說半句不諦實的語言。(《毗奈耶經》、《寶雲經》中也以相同詞句而宣說。)如何以理成立呢?以佛斷盡二障、無有妄語之因、佛說妄語無有必要的緣故,而成立佛陀決無妄語。

我們可以看到:佛在宣說因果的眾多佛經之中是如何宣說的,所有釋經論師在他們的論典中也完全按佛所說那樣,共同承認而抉擇,從來沒有說過一句這是不真實、有必要、有密意、不了義的語句。可見,不論修何種宗派、學何種法門,對業果生信唯一應當依照佛語,堅信佛語。

二、教誡對於佛語應修深忍:

於如來語,應修深忍,所修是對佛語深深忍可。

理證:業果(有法),必須依靠佛語而生信並護持此信解,因為業果極為隱密的緣故。

比喻:如同病人對飲食、行動、醫藥等方面的取捨,必須完全遵照醫囑,依靠自力不能了知一樣。

三、不修深忍的過患:

論中說:如果對業果沒有獲得真實決定的信解,那麼不論修行何法,都不可能獲得佛所歡喜的決定信解。噶當派古德有這樣的教言:如果對業果無法樹立堅定的信念,就像伸舌觸天,感覺不到佛法的殊勝。《金剛經》中,須菩提問佛:什麼人能對金剛般若的法義生起真實信心?佛說持戒修福者能生信心。換句話說,不深信業果,就不能持戒修福;不持戒修福,就不可能對金剛般若生起信解。由此可知,如果對因果沒有生起定解,任何三乘佛法的定解都無法生起。所以,業果是根本的法門、是一無全無的法門,如果不把這個基礎打牢,整個修行都會落空。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為弟子講述完自己如何修苦行後,希哇俄行者就啟稟尊者說:您老人家在求法依師的時候,對於上師那樣的虔誠信服,忍耐受苦,得法以後,在山中那樣精進地修行,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不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我們都不敢再修這個法了,可是解脫不了煩惱輪迴,應該怎樣辦才好呢?說完竟大聲痛哭起來。

尊者說:你不要失望,我告訴你,只要你常常想到輪迴和三惡道的痛苦,那麼你的精進心和求法心就會自然生起。凡是有心的人聽了因果法後,既能相信,一定也能做到像我這樣精進修持。如果對佛法不能生起極深的信仰,僅僅瞭解一些道理,是沒有用處的。因為這樣就很難不被八風所動,所以,學佛第一要相信因果,那些對因果報應都不相信的人,嘴裡雖然談論一些與聖理二量相合的空性,可是實際上也不過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甚麼真實的價值。因為空性這件事,非常微妙,難解難信,如果對空性能生起決定的信解,就一定可以體會到空性並不離開因果,即因果而顯空性,因此對因果的取捨和去惡行善,一定會格外注意,比一般人尤為謹慎。所以,一切法的根本就是相信因果,努力行善去惡,這是學佛最要緊的事。

我最初並不懂空性,但是對於因果卻有堅定的信心,知道自己作了大惡業,將來會墮惡趣,所以心生恐怖,因此對上師的虔誠信服和修行的刻苦精進,都自然而然地辦到了。你們也應該同我一樣,獨自住在山中修持密乘。如果能這樣做,我保證你們一定能夠解脫成就的!

從尊者的教言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如果能對業果生信,我們的修行就會全盤被激發出來。

卯三、從空性中顯現業果之理

如有一類,說於空性已獲決定,然於業果無決定信、不慎重者,是乃顛倒瞭解空性。解空性者,謂即見為緣起之義,是於業果發生定解為助伴故。

這一段,是以解空性成為解業果的助伴而破斥不重業果的邪行。

論中說:比如,有一種人說自己對空性已獲得決定,但他對業果並沒有決定的信解,也不注重業果的取捨,那麼可以斷定他是顛倒瞭解空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勝解空性而見緣起義之後,決定是成為對業果發生定解的助伴。

解空性者,謂即見為緣起之義:如果能善巧通達自性不成立的空性,就會見到雖然以自性不成立但在名言中依靠各自因緣而假立的緣起義,由此將對業果發生定解。然而,如果自以為勝解空性,但卻不相信、不注重業果,則說明決定是顛倒瞭解空性。

下面引經證明:

即彼經云:一切諸法如水月,等於幻泡陽焰電,雖諸死已往他世,有情意生不可得。然作諸業終不失,如其黑白成熟果,如此理趣門賢妙,微細難見佛行境。

彼經是指《三摩地王經》。經中兩頌,前一頌說空,五六句說緣起,七八句說唯佛行境。

一切諸法如水月,等於幻泡陽焰電

一切諸法如同水月,又如幻化、水泡、陽焰、閃電。這是說諸法無我。水月等,比喻現而空。

雖諸死已往他世,有情意生不可得

雖然死後隨業前往他世,但在五蘊之中,絲毫也找不到一個實有的有情。這是講人無我。意生是有情八名 之一。

然作諸業終不失,如其黑白成熟果

雖然勝義中自性不成立,但在名言中,所作的黑白業終究不會失壞,必定按黑白業的差別絲毫不爽地成熟果報。

如此理趣門賢妙,微細難見佛行境

如此理趣門,即空性和業感緣起互相成為助緣的理趣之門。賢妙是指不落常斷二邊。微細難見佛行境,即性空緣起從微細層面來說,如果不是遍智,決定難以照見,因此唯一成為佛智現量的行境。

卯四、不思惟業果,僅了知亦無利益

是故,應於緣起二業及諸因果發生定解,一切晝夜觀察三門,斷截惡趣。若不先善因果差別,縱少知法,然將三門放逸轉者,惟是開啟諸惡趣門。

這一段,是以對比的手法顯示出思惟的重要性,實際上是為我們指出了正反兩條路:正路是思惟業果,發生定解,常觀三門,斷截惡趣,以前前為因,出生後後之果。邪路是不思業果,定解不生,三門放逸,開惡趣門。

論中說:因此,應當對緣起黑白二業和各種因果發生定解,有了定解之後,應當日夜不斷地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以此截斷惡趣。因為未來一切苦樂唯一是由自己當下的業所感召,自心時時在造作,如果不能恒常、審細地觀察善惡,將惡業轉掉,則決定難以遮止惡趣。那麼,如何截斷惡趣呢?就是離惡念。因為惡趣唯一是以黑業所感召,黑業唯一是以惡心所造,所以只有遠離惡念,才能截斷惡趣。如果事先不善巧因果的差別,就輕率地修習其他高法,縱然對此法稍有了知,但因為不注重業果,身口意放逸而轉,最後也只是開啟惡趣之門而已。

《楞嚴經》中,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卻私下行婬,還妄說行婬不是殺盜,沒有業報。這話一說完,先是女根上生起大猛火,然後身體節節猛火燒燃,墮入無間地獄。善星比丘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阿底峽尊者的記事中記載:尊者以神通力親見印度有位修大威德能怖金剛法的修行人,因為忽視因果,死後墮為餓鬼。此人如果來到西藏,將使藏地饑饉不安。當時,尊者修了垛瑪施食而止息災難。

以上事例都證明:忽視因果的結果,只是開啟惡趣之門而已。永嘉大師《證道歌》也說: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

《海問經》云:龍王,諸菩薩由一種法,能斷生諸險惡惡趣,顛倒墮落。一法云何?謂於諸善法觀察思擇,作如是念,我今若何度諸晝夜。

《海龍王請問經》中,世尊教導龍王:菩薩有一種法,能截斷轉生惡趣顛倒墮落。這一法是什麼?就是觀察思擇善法,心裡這樣作意:我現在應當如何度過每一天的分分秒秒呢?唐譯《十善業道經》說: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二經合觀,意義就很明顯。應當如何度過晝夜呢?就是要讓善法念念增長,在心心念念之中,不容許有絲毫惡念夾雜,以此法就能令惡法永斷、善法圓滿,決定能截斷惡趣。

這裡指出了修行的方法,即:念念反觀,將心念轉為善念。古來修行人念念觀心,比如,以功過格反省一日所作,或者用黑白豆子來檢查心念,即:起一善念,就放一粒白豆;起一惡念,就放一粒黑豆。這些方法都是念念反觀。一般人不從這裡入手,死做功夫,想要遮止放逸恐怕很難。

卯五、應在自心上觀察而認識過失

若能如是觀相續者,諸先覺云:此因果時,校對正法,全不符順,於此乃是我等錯誤,全無解脫。

如果能按上面那樣來觀察自相續,就可以照見平日三門與因果相違的過失。諸先覺說:在修學因果法門時,以自相續對照正法,就會發現自相續與正法完全不符合,這些就是我們的錯誤,憑這種相續是不可能有解脫的。

若能如是觀相續者是連接語,即指上文所說:對於緣起二業及諸因果發生定解,一切晝夜觀察三門,亦即在了知黑白業果的種種差別之後,應進一步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何處為善、何處為惡。以造業的善惡輕重,就能決定將來是墮是升。

諸先覺云:這是以過來人的話語啟發後學,應當這樣趣入自覺之中。此因果時:修學業因果之時。校對正法:以自相續和正法互相對照。全不符順是校對結果,即:正法說應當如是修持安樂之因,但自己卻不修持;正法說應當勵力斷除這些苦因,自己卻不遠離。就像這樣,二六時中如法之處少得可憐、非法之處剎那不斷。因為如法極少的緣故,而說全不符順

於此乃是我等錯誤,全無解脫:這時,才真正有了自知之明,認識到這些都是自己的錯誤。憑這種相續,解脫根本沒有希望。如果不從這裡改過自新,決定墮落惡趣。

下面進一步顯示智愚之別,以勸誡學人察過知過:

校對業果,是觀順否。若以法校自相續時,全無符順,而能至心了知如是,是為智者。《集法句》云:若愚自知愚,是名為智者。

對照業果,是為了觀察自相續和法符不符合。如果以法對照自相續時,發現完全不符合,而能夠至心了知自己的現狀,這就是智者。《集法句經》說:如果愚者自知愚癡,就叫智者。

若校法時,與法乖反,猶如負屍 ,自妄希為法者、智者、淨者極頂 ,是為下愚。《集法句》云:若愚思為智,說彼為愚癡。

如果以法衡量時,發現自心和法就像背屍體一樣完全相反,卻還妄自希求成為修法者的極頂、智者的極頂或清淨者的極頂,這是下愚之相。《集法句經》說:如果愚人自以為有智慧,這就叫做愚癡。

以上兩種人雖然都是與法全無符順,但是卻有智愚的差別。這是從什麼角度安立智慧和愚癡呢?對照兩段論文,就可以明顯看出:同樣是有渾身過失,一者能至心了知,另一者卻無自知之明,還妄想做大人物。這就是智愚的差別所在。人貴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就是智者,便有改過自新的機會。無自知之明,自吹自擂,就是愚者。因為無慚無愧,將會一天天淪為禽獸而不自知。

下面舉例說明:

佛世時,一位比丘說:我是一位故意造墮罪的愚者。世尊聽到之後,說:若愚自知愚,是名為智者。

民國弘一大師在一次演講中示現說:到今年一九三七年,我在閩南居住,算起來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這十年之中,我在閩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卻是很少很少,殘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反省自己,覺得自己的德行實在十分欠缺!因此,近來我為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二一老人。什麼叫二一老人呢?這有我自己的根據。記得古人有句詩:一事無成人漸老,清初吳梅村臨終的絕命詞:一錢不值何消說,這兩句詩的開頭都是字,所以我用來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大師的真誠,正好對論中而能至心了知做了很好的注解。

《竹窗隨筆》中有一篇題為愚之愚的短文,其中講到:世人以不識字、不懂事為愚,這當然是愚,但不是愚之愚。讀盡五車書,無字不認識,收盡萬般巧,無事不能做,乃至於談玄說禪,無不貫通,但是推究他的真實之處,卻是顛倒迷惑,反而被上面所說的愚者取笑,這不是愚中之愚又是什麼?這就說明了下愚之相,哪種相呢?就是不懂裝懂。不懂是愚,不懂裝懂是下愚。不知自己有過是愚,明知有過還妄自尊大,這是愚中愚。比如:一個人沒有中醫的真傳和實踐,連一些簡單的病症都沒有能力治癒,只會高談理論,還自稱是名醫,這就是下愚之相。

為了避免淪為下愚,下面教誡說:

故其極下,亦莫思為於法已解。

所以,至少不要自認為對法已經瞭解。

此處,必須辨別清楚僅僅字面上的瞭解在自心上真正認識的差別。莫思為於法已解:不要將字面上的瞭解——能記能說,當作是在自心上真正認識了法義。比如,一位電子專業的學生,可以把電子學教科書中的公式、定理、線路圖等記得滾瓜爛熟,講得頭頭是道,但如果他從未實際組裝過一個電器,那就不能算是真正懂電子學。因為,他只是簡單地在語言和符號上重覆而已。

再回到業果這個主題上來說:

理證:業果(有法)必須在自心上認識,因為僅僅憑外觀上了知,不會眾生真實決定的緣故。

比喻:學習木工,只看是學不會的,必須實際操作才會通達。學醫只看文字是學不會的,必須實地行醫才會通達。

以這樣來推,我們口中雖然高談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大禪宗,但很有可能是在下愚的狀態中故弄玄虛、自欺欺人。所以,這個教誡很深。

以下,引語錄說明:真正反省的人對自己是何種認識。

又博朵瓦則引此《本生論》文觀察相續,如云:虛空與地中隔遠,大海彼此岸亦遠,東西二山中尤遠,凡與正法遠於彼。此說我等凡庸與法,二者中間如彼諸喻,極相隔遠。此頌是月菩薩從持善說婆羅門前,供千兩金,所受之法。

博朵瓦也引《本生論》的論文,承許必須觀察自己的相續。比如《本生論》說:虛空與大地中間相隔極遠,大海東西兩岸也是相隔遙遠,東山和西山相隔也遠,但是凡夫與正法的距離更為遙遠。這是說,我們凡庸和正法的距離,就像這些比喻所說一樣極為遙遠。這一頌是當年月菩薩在持善說婆羅門前,供養千兩黃金所得受的妙法。

朵壟巴亦云:若有觀慧而正觀察,如於險坡放擲線團,與法漸遠。

朵壟巴也說:假如有觀慧而真正做觀察,就會發現自己的心和正法越來越遠,就像在陡峭的山坡上放置線團,將會越滾越遠一樣。”“觀慧:能觀察自心相續與正法是否相應的智慧。

《了凡四訓》說:吾輩身為凡流,過惡蝟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見其有過者,心粗而眼翳也。凡夫心粗而沒有觀察的智慧,常自以為與法相應,其實這是愚者之相。渾身是病卻自以為無病,這是無明,是對自己身為凡夫的自性毫無認識。相反,有了觀察的智慧,越仔細去觀察,越會發現自己過惡眾多。看到自己一無是處時,才會真正害怕,知道應當慚愧、應當用功。

卯六、思已遮止惡行之理

如是思已,遮止惡行之理者。

是前提,遮止惡行是思後止惡,或者是察過知過,遮止惡行是改過。不思便不知自己的過惡何在,則過從何處改、善從何處修呢?所以,必定是在自相續上以法衡量,察出過惡之後,才能遮止罪惡。

古代的大賢人蘧伯玉,在他二十歲時,已經覺悟到以往的過錯而完全改正;到二十一歲時,才知改得不徹底;到二十二歲時,回顧二十一歲,仍然像在夢中一樣。這樣年年改、月月改,改到五十歲時還知道四十九年的過錯。我們應當這樣常常察過知過,然後改過。察出一分惡,就用功遮止這份惡,這樣才能真正離苦。六祖大師在《壇經》中說: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又說: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改過必定會引生智慧,袒護自己的短處而不遮止,這就不是賢者。)

下面正式宣說止惡的方法:

如《諦者品》云:大王汝莫為殺生,一切眾生極愛命,由是欲護長壽命,意中永莫思殺生。謂十不善及如前說諸餘罪惡,發起意樂,亦莫現行,應修應習,應多修習,靜息之心。若未如是遮止惡行,雖非所欲,然須受苦,任赴何處,不能脫故。

遮止惡行的方法,就是數數修習防護之心。如《諦者品》所說:大王,你不要殺生,因為一切眾生對自己的性命都極其愛惜,因此你想愛護眾生、使眾生長壽的話,不僅不能殺,即使殺生之念也永遠不要生起。這是說,對十不善業及上述其餘種種罪惡,連意樂也不應讓它現行,而且應多修習止息罪惡之心。如前文所說,業是由事、意樂、加行和究竟組成,既然業是由意樂所發起,修時也應當從這個根本上防護,也就是應多修靜息之心,遮止心中造惡之念,這樣才能清淨。

為什麼要多修靜息之心呢?論中說:如果不這樣遮止惡行,雖然不想接受痛苦,但是由於惡業力的緣故,必然要受苦。不論到哪裡,業始終隨身而無可逃脫,以權勢、金錢、避難處等都無法遮止。所以,要能離苦,只有止惡這一條路,不可能另有僥倖。

理證:罪業(有法)意樂才剛發起時便須遮止,因為由此意樂,雖然不願接受痛苦,但也將會引發的緣故。

比喻:對於毒性劇烈的毒品,才剛生起想喝的念頭就必須遮止。

下面引公案說明:

有一次,施主供養格西們酸奶。奔公甲格西排在行列中間,他見施主供養了前面的人不少酸奶,就動念頭:輪到我這裡時,恐怕就得不到了!這時,他馬上觀察到自己的念頭不對,就自言自語地說:像你這種比丘對喝酸奶具有這麼大的信心!隨即把碗反扣過來。等到施主供養他酸奶時,他說:我已喝過,不願再享用。

又有一次,施主前去拜見他。那天上午,他在三寶所依前陳設莊嚴供品。當時,他觀察到自己是為了在施主前炫耀,於是就向供臺上撒了一把灰,自言自語地說:你這個比丘,不要這樣虛偽!帕單巴尊者得知此事後,讚歎在後藏的所有供品中,奔公甲的這把灰算是最好的。

公案之中,奔公甲常常反觀自心,一觀察到心中有貪飲食、貪名聲的念頭時,當下便靜息下來,遮止了惡行。《了凡四訓》中說:大抵最上者治心,當下清淨,才動即覺,覺之即無。

卯七、何取何捨

是故現前似少安樂,然果熟時,雖非所欲,淚流覆面而須忍受,如是之業是非應作。若受果時,能感受用無罪喜樂,如是之業是所應行。

我們事先要知道何者應作、何者應止。這一段即指出了取捨的標準。

論中說:因此,如果現前看似有一些安樂,但果報成熟時,雖然不想接受,也必須淚流滿面地忍受,像這種業就不應造作。如果受報時能感得受用無罪的安樂,像這種業就應當行持。

總之,對於能感召未來痛苦的業應當禁止,對於能感召未來安樂的業應當精進。人應為自己的未來著想。如果沒有因果的遠見,往往會為了暫時的少許安樂,而毀壞未來生生世世的前途。所以,為了未來的福樂,應儘量斷除惡業,竭力行持善業。

《集法句經》說:

往昔,佛走到一條河邊,看見一位漁夫正在殺魚,佛便問他:你最怕什麼?他說:我最怕痛苦。佛說:你不要做傷害有情的事,不要使眾生受苦。使眾生痛苦,你也無法獲得安樂。然後,佛說了下面這些話:

《集法句》云:若汝怖畏苦,汝不愛樂苦,於現或不現,莫作諸惡業。設已作惡業,或當作亦然,汝雖急起逃,然不能脫苦。任其居何處,無業不能至,非空非海內,亦非入山中。

《集法句經》說:如果你害怕痛苦、不喜歡痛苦,那麼無論在明處或暗處都不要造惡業。如果已經造下惡業或者將來造惡,那麼在業力成熟時,即使你急起奔逃,也不可能逃脫惡業的苦報。不論你藏匿在何處,決定沒有業所不能到的地方,非空不能到,非海不能到,也非山中不能到。

又云:諸少慧愚稚,於自如怨敵,現行諸惡業,能感辛楚果。

經中又說:對於取捨之處愚蒙的智慧淺薄者,對待自己就如同對怨敵一樣地損害。他們現在所造的種種惡業,能感召未來苦楚的果報。這樣自損很不應理。真正想為自己創造美好未來的智者,應當按以下所說來取捨:

作何能逼惱,淚覆面泣哭,別別受異熟,莫作此業善。作何無逼惱,歡喜意欣悅,別別受異熟,作此業善哉。

何種業在造作之後能生逼惱,令你淚流滿面地別別領受它的異熟果報,這種業你不去作就很好。何種業在造作之後沒有逼惱,使人內心安祥喜悅,別別地感受安樂異熟,這種業你去做就很好。

下面這一頌有一段緣起:

往昔,王舍城中來了一位餓鬼,他對舍利子說:聖者,我曾經是王舍城中的富商,因為慳吝而造下受生餓鬼的各種惡業,因此死後墮入鬼道。我很想讓我的親人對佛和僧眾多作美食等的供養。說了諸如此類的話。佛為了顯示業果,而教誡弟子們:

自欲安樂故,掉舉作惡業,此惡業異熟,當哭泣領受。

自己本來想要希求安樂,卻在放逸之中造作身口意的惡業。須知業無虛棄,這個惡業的異熟果,將來自己是要哭著領受的。

又云:惡業雖現前,非定如刀割,然眾生惡業,於他世現起。

經中又說:雖然現前造惡業時,不一定像刀割般受苦,但這個惡業在後世決定會現起慘烈的苦果。比如:現在殺雞,造業時並無大苦,但將來業力成熟,墮入眾合地獄、被兩山夾逼時,全身一切孔穴都會血流湧注,慘不忍睹。

由其諸惡業,各受辛異熟,是故諸眾生,於他世了知。如從鐵起鏽,鏽起食其鐵,如是未觀作,自業感惡趣。

以諸惡業,決定會別別感受痛苦的異熟,所以眾生在他世才知道果報的嚴厲。就像一塊鐵生銹,最初雖不明顯,但鐵銹一旦擴散開來,就會把鐵完全侵蝕毀壞。同樣,不觀察而造惡業,將因自業成熟而不得不感生惡趣。比如:盜用常住財物,相續中因此生起罪業染汙,如果不勵力懺悔,這個罪垢一直增長,最後會把相續完全毀壞,根身器界完全變成地獄的苦相。論中將這個過程比喻為如從鐵起鏽,鏽起食其鐵

以上都是告誡行人應知果慎因。如果造某種業時,暫時似乎安樂,而業果成熟時卻須淚流滿面地受苦,這種業應當禁止不造。比如:平民與王妃私通,暫時似乎快樂,但最後卻須哭著接受酷刑的懲罰,毀壞自己的身體與壽命。

卯八、引古德教授說明修行業果之合理

康壟巴謂樸穹瓦云:善知識說,惟有業果是極緊要,現今講說、聽聞、修習,皆非貴重,我念惟此極難修持。樸穹瓦亦云:實爾。

康壟巴對樸穹瓦說:善知識仲敦巴曾說,唯有業果極為緊要,可是現今人們對業果的講說、聽聞和修習都不是那麼重視,但我認為單單這個業果也是極難修持的。樸穹瓦也說:確實如此。

講聞修習皆非貴重:比如,現在宣說業因果時,許多人認為這裡沒有一個可修持的甚深之法,所以不論聽聞或修習,都不見人們重視此法。

又敦巴云:覺沃瓦 心莫寬大,此緣起微細。

仲敦巴仁波切說:仁者,你的心不要太粗大,這個緣起是很微細的。這也告訴我們,取捨因果務必小心謹慎。心粗大,就不能細緻地把握,依靠小的方面容易造成大過患。蓮花生大士也教誡說:見解要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要比麵粉細。如果以善小而不為,以惡小而為之,這樣放逸而行,也是業果愚的表現,說明對細微業果不重視。

樸穹瓦云:我至老時,依附賢愚。

樸穹瓦說:到了年老時,我是依附《賢愚因緣經》而修行的。

霞惹瓦云:隨有何過,佛不報怨,是方所惡、宅舍所感,皆說是由作如此業,於此中生。

霞惹瓦說:不論有何種過患,佛從不抱怨這是因地方所導致的過失,或是因舍宅所感召的過失。佛都是說:這是由於造作如是業,所以從中眾生如是果。意思是,佛陀唯說業果。既然佛都處處以業果來說明、決定,作為佛弟子的我們,平時看待一切現象、希求一切樂果,也應唯一緣業果來思惟、抉擇、修持。

理論:業果(有法)理應按照古德教言而取捨,因為你必須取捨因果,而古德教言又是對業果獲得定解的詞句之故。

比喻:世間耕種等方法,必須遵循老人們所傳的經驗。

以上總示宣說完畢。

寅二、特以四力淨修道理分八: 罪業不可放置,須勵力懺悔  墮罪還出  以四力懺悔罪業 有關惡淨之理的難答  最初即須精勤防護令不犯  凡所了知的,須以不放逸修行之比喻 凡所了知的須實修之義  讚歎正見、教誡珍惜業果之法

卯一、罪業不可放置,須勵力修懺悔

第二,特以四力淨修道理者。如是勵力,雖欲令其惡行不染,然由放逸、煩惱盛等增上力故,設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置,須勵力修大悲大師所說還出方便。

如是雖然努力想使惡業不染汙相續,但由於放逸、煩惱熾盛等種種原因,假使有所違犯,也決定不能放置不管,而必須努力修持大悲大師所說的罪業還出方便。

還出方便,即出罪方便。此處稱佛為大悲大師,是因為佛悲憫犯罪眾生而指點眾多出苦方便的緣故。大師所說,即《地藏十輪經》《正法念住經》《金光明經》等中所說。

理證:罪墮(有法)必須懺悔,因為不可不思而放置的緣故。

對罪業不可不思而放置成立,因為放置罪業將眾生不悅意果報,對眾生功德有損害以及會障礙僧眾作羯磨等,而懺悔則能眾生相應的種種功德的緣故。

比喻:中毒或得病須以醫藥及時治療遣除。

以下,對上述懺悔的必要性再稍加闡述:

首先,須了知目前我們相續中業力的狀況。從時間上來看,不只是這一世,從無始以來到今生,其間有無量生世,我們每一世都造過許多罪業。《地藏經》中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合計我們往昔所造一切罪業,如果罪業有體相,則盡虛空界也不能容受。從種類上來看,我們對別解脫戒、菩薩戒、三昧耶戒,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違犯,造罪種類也是無量無邊。從業的規律來看,已造業不失壞。如果未以對治力懺悔,這些業始終都會存在我們相續中。因此,我們的相續確實是危機四伏,如同埋伏了無數個等待引爆的核彈頭。

這些黑業會造成何種影響呢?可以說是過患無窮。具體來說,這些業將會形成報障,業力一旦成熟,造業者就會墮入三惡趣中,千百萬年感受深重痛苦,這是異熟果。而且,如果不懺除相續中的黑業習氣,異熟苦果將會一再地反覆現行,又因殺生、不與取等黑業,而會現前短命、多病、貧窮等等厄運,這就是造作和領受等流果。從增上果來說,眾生相續中的黑業力,會感召器世界的災難。所以,如果不勵力懺悔,我們的根身、器界、造作、感受,決定無法避免災難性的結局。因此,目前最要緊的,就是修懺悔法。平常皮膚上紮入一根刺,我們都會趕緊將它挑除,而過患比前者嚴重千百萬倍的黑業正在相續中逐漸增上,我們為什麼反而置之不理、毫不在乎呢?再不好好懺悔,最後確實只有淚流滿面地自食苦果。

從修道來說,我們雖想獲得成就,但是不懺除業障,地道功德絲毫也不可能現前。大恩上師在《忠言心之明點》中說:自續佛性如晶鏡,忽然障塵極遮蔽。所以,對末法時代障重凡夫來說,首先不修懺悔,恐怕無法成就。從尋求安樂來說,黑業能障人天增上生安樂和三乘決定勝解脫,所以欲求安樂,當前最重要的,是破除與安樂相違的業障。從聖教來說,我們都希望聖教興盛,但是若不共同努力懺除業障,聖教也不可能興盛廣大,而且會逐漸衰微。

有人擔心:相續中罪業充滿,能否懺除呢?決定能懺除!因為罪業畢竟不是實有的法,它只是由忽爾的迷亂習氣暫時造成的有為法,如果能以具足四種對治力懺悔,決定能夠清淨,所以對此應有信心。比如:以前指鬘殺了九百九十九人,後來,他依靠懺悔而清淨業障,現生便證得阿羅漢果。未生怨王殺父,造了五無間罪,後來也以懺悔而清淨罪業,如拍皮球彈起一般,很快就出離地獄、獲得解脫。

古德說:罪業本無功德,但以懺悔可以清淨,就是它的功德。我們如果能再再懺悔,無始以來的一切罪業都能清淨。至心懺悔一次,也能清淨千劫之中所造的罪業。《金光經》說:何人千劫中,若造嚴重罪,一次極力懺,諸罪得清淨。《彌勒獅吼請問經》也說:無知所造罪,一切當懺悔,智者若懺罪,不與業同住。《毗奈耶經》說:何者造罪業,善業可遮彼,如離雲日月,照耀此世間。《地藏十輪經》說:於我法中,有二種人,名無所犯。一者,稟性專精,本來不犯;二者,犯已慚愧,發露懺悔。此二種人,於我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佛說在我的教法中有兩種人,名為無所犯。一種是本來不犯之人,另一種是犯後慚愧、發露懺悔之人。這兩種人在我的教法中,名為勇健得清淨者。)

卯二、墮罪 還出

此復墮罪還出之理,應如三種律儀別說。

墮罪還出之理,應當按小乘別解脫律儀、菩薩乘律儀、密乘三昧耶律儀之中別別所說來瞭解。這些內容分別見於小乘、菩薩乘、密乘的戒律經續,主要有六個方面: 依靠何者為懺悔對境; 何種人必須懺悔; 所懺的罪業; 以何種方法懺悔; 懺悔的功德;六、不懺悔的過患。對此,須從大小乘經論中一一尋求瞭解。別解脫戒與菩薩戒的簡要歸納,在中士道和上士道中將會宣說。

卯三、以四力懺悔罪業分二: 略說  別別廣說四力

辰一、略說

諸惡還出者,應由四力。《開示四法經》云:慈氏,若諸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則能映覆諸惡已作增長。何等為四?謂能破壞現行、對治現行、遮止罪惡及依止力。

《開示四法經》中,佛對彌勒菩薩說:慈氏,假使諸菩薩成就四法 ,便能映覆已造的惡業增長。哪四法呢?就是能破壞現行力、能對治現行力、能遮止罪惡力、依止力。

作已增長業者,是順定受,若能映此,況不定業。

如前經所說,作已增長業是順定受業,以四力懺悔都能映覆,何況是對輕微的不定業,自然更能映覆。以重例輕便知。

理證:懺悔罪業者,必須以四力淨除罪業,因為依靠四力尚可映覆順定受業,不定業更不必言的緣故。

比喻:以象、馬、車、步等四兵,可以勝伏勁敵。

辰二、別別廣說四力分四: 能破壞現行力修持之理  能對治現行力修持之理  能遮止罪惡力 依止力

巳一、能破壞現行力修持之理

此中初力者,謂於往昔無始所作諸不善業,多起追悔。欲生此者,須多修習感異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時,應由《勝金光明懺》及《三十五佛懺》二種悔除。

這一段說明初力——能破壞現行力的體性、因和懺悔儀軌。

能破壞現行力的體性,即:對往昔無始以來所作的不善業,多起追悔。所以,初力的體性,是對罪業追悔的善心所。

能破壞現行力的因,即:反覆修習感現異熟、等流、增上三果的道理。本論著重強調,多思惟異熟能引起追悔心。如果廣說,就是再再思惟所造罪業別別的因、體性、果報這三者的過患。比如:《付法藏因緣傳》中,有一位比丘,當嫂嫂到寺院給他送飲食時,他欲火熾猛,犯了婬戒。不久,他便後悔而生起很大的羞恥心。他說:我真是愚癡,造了這樣的惡業。我現在決定不是沙門釋子!說完便把衣缽放在三奇杖上,四處遊行,而且大聲說:我是罪人,不應再穿佛法染色衣!我已造了重罪,決定墮入地獄!我要到何處才能獲得救護呀!

應當像這樣觀想自己所造罪業,就像健康的人中毒一樣。自己已經造下這樣的罪業,就應深深慚愧羞恥,並且反覆思惟將來決定墮入惡趣,應自問:對八熱地獄等果報忍受得了嗎?領受等流果、造作等流果會是何種果報?這樣反覆思惟,直到茶飯不思、心驚肉跳、無法安住。應當這樣發起猛利的追悔心和恐懼心。

比如:阿闍世王(未生怨王)為奪取王位,害死了親生父親。在他成為國王後不久,心裡便生起悔惱,全身發熱,因發熱而導致全身生瘡,臭不可聞。他知道這是殺父的花報現前,地獄果報也快到了。幾位大臣前來探病,問他:大王,您為何如此憂愁、憔悴,您是身苦還是心苦?

他說:我現在身心怎能不苦呢?我的父王是無辜的,我卻殺害他。我從智者那裡聽說,世上有五種人不能解脫地獄罪報,就是造下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的人。我造了五逆重罪,已有無量無邊阿僧祇的罪業,叫我身心如何不痛苦呢?(見《涅槃經》十九、二十卷。)應當像這樣反覆思惟罪業的過患,發起追悔之心。

宗密大師《圓覺經修證儀》中說:然欲懺時,先於事懺門中,披肝露膽,決見報應之義,如指掌中,悚懼恐惶,戰灼流汗,口陳罪狀,心徹罪根。根拔苗枯,全成善性,然後理懺,以契真源。

懺悔儀軌,即《勝金光明懺》和《三十五佛懺》。漢地晚課中的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其中包括三十五佛懺。為什麼是八十八佛懺呢?這是宋朝一位從西域來的不動法師所編集,這位法師是修密教金剛部的。在《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有五十三佛名號,在《決定毗尼經》中有三十五佛名號,不動法師將二者合集為一,成為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當年,宗大師也是修三十五佛懺悔罪業。傳記上說:宗大師閉關專修時,在一塊石板上,以大禮拜禮敬三十五佛,一邊禮拜,一邊念誦三十五佛名號。因為宗大師禮佛修懺不怕艱苦,一味地精進,以致於手腳皮膚破裂,而且在石板上留下了禮拜的凹痕和額頭的印紋。

宗大師拜三十五佛時,常常感得三十五佛現身加持,但大師每次見到的三十五佛都沒有頭部,於是,他便請問本尊。本尊說:你念的佛號不全,憶念佛的功德不圓滿,所以無法見到諸佛的圓滿相。以後你必須在佛號前加念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樣才能見到圓滿的佛身。

以後,大師每次修懺時,都遵照本尊的教導,如法念誦,果然每次都見到三十五佛的圓滿相,每尊佛都是光明相好、莊嚴無比。宗大師也依此造了三十五佛懺的觀修儀軌。

以理論歸納上述內容:

能破壞現行力(有法)極其重要,因為此力不具足則不能間斷罪業的增長,而且雖然懺悔也不能達到扼要的緣故。

比喻:

服食毒藥之後,如果對此有追悔心,將來就不會再服,而且為了排毒,將會精勤地依止醫生及藥物。

巳二、能對治現行力修持之理分六: 依甚深經  依解空性  依誦密咒  依造形象  依於供養  依於名號

第二力中分六:

午一、依甚深經

依止甚深經者,謂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多等契經文句。

依止甚深經典來對治罪業,就是受持讀誦般若經等契經的文句。

舉例說明,《金剛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普賢行願品》說: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地藏菩薩本願經》說:縱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說:此經威神利益甚多,能除重罪,善願皆遂。

下面講一則公案:

宋朝的范仲淹,在母親去世後第二十一天,夢見母親對他哭訴:我在陽間造惡,死後被泰山府君羈押,日夜受苦難言。你向來孝順,希望你念誦功德經來超拔我,千萬不可遲疑,否則我將永墮地獄,受無量苦。

母親離去不久後,又回來囑咐他說:功德經就是金剛經。范仲淹哭著醒過來,趕緊沐浴齋戒,親自到玄墓禪林延請僧眾念七天經。

到了第六天夜晚,又夢見母親對他說:因為你至誠禮懺,感動了觀音菩薩示現下凡,持誦了半卷經。我不但因此消除了宿世罪業,而且得以生天,這都是佛力所賜。明天早晨你進經堂去問,便會知道。

范仲淹等法事做完後,以厚禮酬謝眾僧,而且詢問第六天持半卷經的是哪一位。眾人說:我們都是按數誦經,哪裡有只念半卷經的道理?

這時,有個和尚說:昨天大眾誦經時,我站著默看到第十六分,當時大人前來拈香,我便回廚房。現在您問起來,我才敢據實稟報。

范仲淹聽後立即向他跪拜,和尚連忙說:莫!莫!忽然就騰空不見了。寺裡的僧眾和在家居士都讚歎瞻仰,敬佩不已!范仲淹因此建造了莫莫禪堂,以志靈異。

通過持誦《金剛經》的功德力,他人罪業都能消除,何況是自己的宿世罪業。對於其他大乘甚深經典都應如是信解。

午二、依解空性

勝解空性者,謂趣入無我光明法性,深極忍可本來清淨。

依止勝解空性來對治罪業,就是趣入無我光明的法性,深深忍可本來清淨。

能趣入是聞思修的方式,所趣入是無我(人無我與法無我)光明法性。《釋量論》說:心自性光明,諸垢是客塵。對罪業的三輪——能作、所作、作業證悟無自性,是清淨罪業最殊勝的方法。《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說: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佛說淨業障經》中記載:

佛世時,有位比丘叫無垢光。一次,他乞食來到妓女家,妓女以邪咒加持食物,使他心智迷亂,因此犯了婬戒。

他回到精舍之後,才清醒過來,內心生起很大的憂悔,全身發熱。他想:我為何犯了大戒?今後我不應再接受信施。我已是破戒之人,將會墮入地獄。

他對同修談起自己的事,同修介紹他去文殊菩薩那裡尋求幫助,文殊菩薩又把他帶到佛前。

佛問他:你有心犯婬嗎?” 
他說:無心。” 
佛說:你既然無心,怎麼會有犯呢?” 
他說:我是後來生了貪欲心。” 
佛問他:我平常不是說過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嗎?” 
回答:是。” 
佛又問他:你夢中受婬欲時,心中有沒有覺知?” 
他說:有覺知。” 
佛說:你犯婬欲時,不是由你的心覺知嗎?” 
答:是由心覺知。” 
既然如此,醒時和做夢時犯婬有什麼差別呢?” 
他說:無差別。” 
佛說:我以往是不是說過一切諸法如夢?你認為如夢般的諸法真實嗎?” 
不真實。” 
佛又問:醒時的心和夢中的心真實嗎?” 
都不真實。” 
佛說:如果都不真實,那麼是實有法嗎?” 
不是實有法。” 
佛進一步引導他:如果一個法無生,它有滅、有束縛、有解脫嗎?” 
回答:無生之法,當然無滅、無束縛、無解脫。” 
佛又告訴他:那麼,你認為無生之法會墮入地獄、餓鬼、傍生中嗎?” 
他說:無生之法尚且無有,怎麼會墮三惡道呢?” 
佛告訴他:一切諸法本性清淨,但是凡夫沒有智慧,於無有法不了知真如的緣故,妄自生起分別,以分別的緣故,墮入三惡道。” 
佛又告訴比丘:諸法虛誑,如同野馬的緣故。諸法如夢,本性自在,逮清淨故。諸法究竟,如水中月、如泡沫等的緣故。諸法寂靜,沒有生死諸過患的緣故。……比丘當知,諸法如是不可宣說,所以往昔我坐菩提道場,無有所得。無一法有出有沒、有束縛有解脫,也無一法有障有纏、有憂有悔。為何這樣說呢?因為諸法清淨無有染汙的緣故。” 
無垢光比丘聽了佛的開示之後,內心踴躍、悲喜交集。他合著掌,一心觀佛,口中說偈讚歎佛陀,表示自己的領悟。

午三、依止密咒分三: 未得淨罪相前應當念修  淨罪相  列舉密咒功德

未一、未得淨罪相前應當念修

依念誦者,謂如儀軌念誦百字咒等諸殊勝陀羅尼。

依止念誦對治罪業,即按儀軌念誦百字明、金剛薩埵心咒、楞嚴咒、大悲咒、准提咒、七佛滅罪真言等殊勝陀羅尼。

《妙臂請問經》云:如春林火猛焰熾,無勵遍燒諸草木,戒風吹燃念誦火,大精進焰燒諸惡。猶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熾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誦光,炙照惡雪亦當盡。如黑暗中燃燈光,能遣黑暗罄無餘,千生增長諸惡暗,以念誦燈能速除。

《妙臂請問經》中,以比喻描述密咒滅罪的神功時說:譬如:春天森林中的烈火熊熊燃燒,無勤便能燒盡一切草木,同樣,依靠戒風吹燃起的念誦之火,以大精進的烈焰,便能燒盡諸惡業。譬如:陽光照射著雪山,雪山經不起烈日的強照很快就會消溶,同樣,以戒日念誦的光芒照射,惡業的雪山也會被化盡。譬如:黑暗之中燃起明燈能無餘破除黑暗,同樣,千生以來所造的惡業黑暗,以念誦的明燈也能迅速遣除。(這段經文之中,再再說到必須具戒,對此生起定解很重要。戒是助緣,能增上咒力,故喻為風;戒是所依,能顯現咒力,故喻為日。應當這樣認識具戒和咒力的關係。)

此復乃至見淨罪相,應當念誦。

不論念誦何種滅罪的密咒,在見到淨罪相之前,應當精勤地念誦。

未二、淨罪相

相者,《准提陀羅尼》說:若於夢中夢吐惡食,飲酪乳等及吐酪等,見出日月,遊行虛空,見火熾然及諸水牛,制伏黑人,見苾芻僧、苾芻尼僧,見出乳樹、象及牛王、山、獅子座及微妙宮,聽聞說法。

淨罪之相,《准提陀羅尼》中說有以下諸相: 夢見吐惡食; 夢見飲牛奶、酸奶等及吐酪等; 夢見日出、月出; 夢見在虛空中遊行; 夢見自己的身體或衣服燃火;六、夢見水牛;七、夢見制伏黑人;八、夢見比丘僧與比丘尼僧;九、夢見樹出牛奶(或者夢見白檀香樹、紅檀香樹);十、夢見象、牛王、大山、獅子座;十一、夢見登微妙宮殿;十二、夢見聽法。

以上所說,都是夢中的現相。和這些相比,淨罪的主要驗相是:煩惱減少,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增長,對佛法眾生信解,法能融入自心,各方面能如法轉為道用修行,對業果增上信解,比以前注重取捨因果,大悲心增上等。這些內心的改變是真正的淨罪相,若不具足這些內相,依靠魔的邪加持也會出現上述夢相。所以,應以內在驗相為主。

未三、列舉密咒功德

金剛薩埵心咒的功德: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金剛薩埵修法儀軌》中說:一切三世諸佛本性,上師金剛薩埵六字心咒,誰能聽到這個咒語,也是往昔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做過無量佛事的果報,而且將來往生金剛薩埵剎土,獲得諸佛加持,趣入大乘道,具足神通,現前勝觀智慧之眼,決定成為佛的究竟意子。《集經密續》中如是宣說。《金剛手續》說:如能如理念誦十萬遍心咒,便可清淨毀壞根本誓言的重罪。《歸攝本性後論》說:僅念一遍上師金剛薩埵心咒,即是對自己的大護持,並剎那獲得殊勝悉地。本尊中勝樂金剛、密集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及普巴金剛,都是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往昔在因地發願說:願我未來世現證佛果時,若有眾生造五無間罪、破壞誓言,這些眾生若聞我名,作意於我,念誦百字咒王,則一切罪墮無餘清淨,此願不成就,終不證無上菩提。願我住在這些破戒者前,一切罪障悉能淨治!金剛薩埵現已成佛,故念修金剛薩埵本尊和心咒,便可清淨無邊罪障。總而言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攝集於金剛薩埵佛尊之中,一切密咒都歸攝於金剛薩埵六字心咒之中。因此密續中說,觀修念誦上師金剛薩埵功德不可思議。

百字明的功德:

《普賢上師言教》說:如果如此一心專注,並不摻雜庸俗之語,而一次性地念誦一百零八遍百字明,那往昔所造的一切罪障和失戒必定全部得以清淨,這是上師金剛薩埵親口允諾的。

楞嚴咒的功德:

《楞嚴經》中佛說: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於未受時,持咒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銷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大悲咒的功德:

《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祇物、汙淨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

准提咒的功德:

《大准提陀羅尼經》說:若有誦此陀羅尼咒滿十萬遍,夢中得見諸佛菩薩、聲聞、緣覺,自見口中吐出黑物。若有重罪,誦滿二十萬遍,夢中亦見諸佛菩薩,亦復自見吐出黑物。若有五逆罪,不得如是善夢之者,宜應更誦滿七十萬遍,是時還得如前之相,乃至夢見吐出白色如酪飯等,當知此人即是罪滅,清淨之相。

釋迦牟尼佛心咒的功德:

《小般若經》中說:諸佛皆從此陀羅尼咒中生,釋迦佛亦依此陀羅尼咒之威力而成佛,觀世音依此現前菩薩勝果,僅以聽聞此陀羅尼咒也將無勤獲得廣大福德並清淨一切業障。若修密咒,則無有魔障而成就。

午四、依於形象

依形象者,謂於佛所獲得信心,造立形像。

依靠形象對治罪業,就是對佛獲得信心而造立佛的形像。

於佛所獲得信心:說明不是假裝,而是真正對佛的功德生起信心。

《佛說大乘功德經》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彌勒菩薩問佛:如果有人盜取佛塔物,盜取僧祗物、四方僧物或者現前僧物,此人自己受用或者送給他人,如己物想。世尊常說盜用佛塔物與僧物,罪業極重,但是眾生造罪之後,深自悔責,發起清淨信心而造立佛像,那麼這些罪業能不能因此滅除?

佛說:如果眾生曾經盜用此物,後來自己省察而深懷慚愧,按原物價格的數倍償還,並且發誓以後不復再造。我現在為你說一個比喻:譬如,有窮人前面欠了很多債,後來忽遇伏藏,獲得無量寶貝,還債之後還有很多剩餘。此人也是如此,如果加倍償還且又造立佛像,就能免除苦報,永得安樂。

《法華經》說: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白蓮花經》說:佛陀幻化多種相,為利有情行善法。因為所緣境如來三世平等智慧究竟的緣故,我們對佛生起信心,造立佛像,決定能獲得佛陀加持。

午五、依於供養

依供養者,謂於佛所及佛塔廟,供養種種微妙供養。

依靠供養對治罪業,就是對佛、佛塔及寺廟,供養各種微妙供品。(供曼茶也是。)

先看供佛除障的因緣:

過去九十一劫時,毗婆尸佛出世,有一個城市名叫滿度摩帝,城中有一位妙耳童子,他生了一個童子,具有十八種令人厭惡的醜相,身體和口中都發出一股難聞的臭味,而且當他誕生之時,家裡就發起了大火,財物都被燒得一乾二淨。當醜相童子能走路時,母親叫他獨自出門討飯,但他不僅討不到飯,還到處被人打罵,母子只能在饑餓之中煎熬。醜相童子內心十分痛苦,想到自己此生無福,又因這副醜相而被人厭惡,這樣活著也沒有意義,不如自殺了結此生。於是,他便爬到樹上縱身跳下,身體摔傷之後,又更增苦惱。

這時,毗婆尸佛以佛眼照見他,便顯現在他眼前。當佛光觸身時,醜相童子的痛苦頓時消失。他見到佛陀相好光明,就生起了清淨信心,於是脫下自己身上大約一尺長的黃色衣服,供養佛陀,而且採了一枝迦蘭膩迦花,獻給如來。以佛的神力加被,衣服大小正好合身,花也變得如車輪那樣大,像傘蓋一般停在佛的頂上。醜相童子看見這個情景,信心和恭敬心更加增上廣大。他頂禮佛足而且發了大誓願:願我將來身有金色,以妙衣莊嚴身體,口中出優缽羅花香,並能成就無上菩提。

就在醜相童子發願的同時,他的醜相忽然消失不見了,身相變得殊妙端嚴,如同金色。又有金色可愛的衣服自然從空中飄來,正好披在他的身上。空中紛紛降下迦蘭膩迦花、優缽羅花等,而且虛空中傳出宏亮的聲音說:奇哉!能在如來前種植清淨布施的可愛種子,最殊勝的芽莖現已出生。這位妙相童子,因為具有殊勝的福德,而被人民推為國王,活了六萬歲,命終轉生在兜率天。以後,不論他生在何處,身體都是金色,而且有金色衣服自然在身,誕生之時都是天雨妙花紛紛降落。

如來是最殊勝的對境,醜相童子對如來福田至心供養,依靠這個善業力,當時就對治了醜相和貧窮的報障。所以,供養佛的福德有極大的淨障能力。《讚應讚》說:如尊之福田,三世間非有,施處尊第一,是淨令座淨。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於尊為利害,異熟無邊際。

《福田經》說:有一位名叫阿難的比丘,他對世尊說:我回憶起前世,在羅閱祗國作平民之子時,我的身體生了惡瘡,醫治無效。有一位道友對我說:你應當供養僧眾洗浴,然後用僧眾洗浴之水洗瘡,病就能好,而且可以得福。我聽了之後,很歡喜地來到寺院,倍加恭敬至誠,而且以新井、香油、浴具等,供養僧眾洗浴。然後,我用僧眾的洗澡水洗瘡,不久惡瘡便痊愈了。以此因緣,我每一生中都是身體端正、金色晃耀,不受塵垢,九十一劫之中,常常獲得清淨,福德廣遠。今天,又值遇佛陀,心垢消滅,很快就證得了果位。這是供養僧眾而消除業障的公案。

午六、依於名號

依名號者,謂聽聞受持諸佛名號、諸大佛子所有名號。

依靠名號對治罪業,就是聽聞、受持諸佛名號,聽聞、受持諸大菩薩的名號。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隨念三寶經釋》中說:如來名號,乃是無量福德無盡之源泉,以法性、緣起、大願、三摩地、善根不可思議之力,成就諸佛名號,在世間顯然是利樂根本。

漢地晚課念八十八佛名號拜懺,也是通過念八十八佛名號和禮拜八十八佛來懺除業障。它的根據如下: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說:藥上菩薩宣說了過去五十三佛名號之後,默然而住。當時,行者在定中見到過去七佛世尊中的毗婆尸佛讚歎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所說的這五十三佛,是過去長久安住在娑婆世界成熟眾生而般涅槃的如來。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及其餘一切眾生,聽到這五十三佛的名號,此人在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如果有人能稱念五十三佛名號,生生之處常能值遇十方諸佛。如果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則能除滅四重罪、五無間罪以及誹謗方等經典的罪業。以諸佛本願的緣故,念念之中即能除滅如上諸罪。

由這段經文可知,聽聞、受持五十三佛名號以及至心敬禮五十三佛,具有除滅罪業的巨大力量。即使犯下殺盜婬妄四重罪、五無間罪以及誹謗大乘經典等重罪,通過至心敬禮五十三佛,也都能除滅。

受持三十五佛名號、依佛懺悔的功德:

《佛說決定毗尼經》中說:若有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於女人,或犯男子,或故犯塔犯僧,如是等餘犯,菩薩應於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晝夜獨處,至心懺悔。……菩薩如是觀此三十五佛,如在目前,思惟如來所有功德,應作如是清淨懺悔。菩薩若能淨此罪已,爾時諸佛為其現身,為度眾生亦說種種諸行,成就愚惑諸眾生故。

受持藥師佛名號以及恭敬供養的功德: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說: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餘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芻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按經中所說,受菩薩戒和別解脫戒之後,如果有所毀犯,而能專念藥師佛名號、恭敬供養,則決定不轉生三惡趣。

聽聞、受持觀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法華經》說: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是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受持地藏菩薩名號以及皈敬供養地藏菩薩的功德:

《地藏十輪經》說: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瞋癡等皆猛利故,造作殺生、或不與取、或欲邪行、或虛誑語、或粗惡語、或離間語、或雜穢語、或貪、或瞋、或復邪見、十惡業道,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煩惱悉皆銷滅,遠離十惡,成就十善,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所以,如果能至心稱名念誦、皈敬供養地藏菩薩,就可以無餘消滅所造十惡業道的罪業。

下面引公案證明:

清朝吳毛,是青陽吳氏的僕人,他平時持齋念佛,兼修眾善。左良玉的軍兵渡江時,吳氏全家都離家避難,只留下吳毛守家。軍兵來時,吳毛身中七槍死去。等到戰亂安定,主人返家時,吳毛又甦醒過來說:我以宿業力,應當七次轉為豬身,但因我今生持齋念佛,故以七槍就化解了怨業。現在佛來接引,我往生西方去了。說完,就合著掌往生了。這是順治元年的事。

《高僧傳》中記載:隋朝有位滿和尚,是安定地方的人。他在俗家時,得了一種病,雙腳不能伸縮,常常持念觀世音菩薩。有一天,他忽然看見一個和尚,拿著很潔淨的瓶子,站在他面前。他就問:師父從那裡來?和尚說:因為你常常祈求,所以我才來。你因前世殺生的業障而導致這種病,你閉上眼睛,我來為你治療。他便閉上眼睛,這時,只覺得膝蓋上好像拔去幾個寸把長的釘子,腳就好了。等到他睜開眼睛,起身道謝時,和尚已不知去向。此後,他更加精進虔誠地信奉觀世音菩薩,並且發誓不娶妻。後來,他通達禪觀,七天安坐不動。在開皇初元年間,他出家,住在救度寺。

由以上兩則公案可知,受持諸佛名號,必能獲得諸佛菩薩的救護,消除業障,得到解脫。《華嚴經‧須彌偈贊品》說: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所以於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

此等惟是《集學論》中已宣說者,餘尚眾多。

以上六種能對治現行力,唯一是《集學論》中所說,除此之外尚有眾多對治法。比如:十大願王中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一切善根迴向菩提。十法行中,除了讀誦、受持外,還有書寫、供養、施他、聽聞、開演、思惟、修習等等。總之,修持對治現行力,就是盡力去做一切對治罪業的善業。

巳三、能遮止罪惡力分二: 正說此力及其利益  須誠意防護

午一、正說此力及其利益

第三力者,謂正靜息十種不善。《日藏經》說 :由此能摧所作一切自作教他、見作隨喜殺生等門,三門業障,諸煩惱障及正法障 

以體性和利益來說,第三力——能遮止罪惡力的體性,就是真正靜息十種不善業道,也就是發誓從今日起即使遭遇命難也決不再造這種罪業。(此即斷相續心)。它的利益,按《日藏經》所說,即:通過靜息十種不善業道,便能摧壞一切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殺生等方面的罪業,以身口意三門所攝的業障,煩惱障和正法障。

午二、須誠意防護

誠意防護,是從內心決心遮止罪業,不是口頭空話。

《毗奈耶廣釋》中說:若無誠意防護之心,所行悔罪,惟有空言。阿笈摩中是故於此密意問云:後防護否?故防護心後不更作,至為切要。

《毗奈耶廣釋》是印度親友論師所造。這本廣釋中說:如果沒有誠意防護之心,那麼所作懺悔只是口頭說說而已。所以,《律本事》中以此密意考問說:以後你能否防護?因此,防護自心以後不再造罪最為重要。

《三聚經》說:今後必斷,且受律儀。《極樂願文》說:若無戒心不淨故,發誓今後遇命難,亦不造諸不善業。大慧杲禪師說:有一種人,早晨看經念佛懺悔,晚間縱口業罵詈人,次日依前禮佛懺悔,卒歲窮年,以為日課。此乃愚之甚也。殊不知,梵語懺摩,此云悔過,謂之斷相續心,一斷永不復續,一懺永不復造。此吾佛懺悔之意。學道之士,不可不知也。

能生此心,復賴初力。

能否生起防護心又依賴於初力——能破壞現行力。譬如:一人服毒後,能否防護以後不服,關鍵要看他的追悔心是否強烈。如果追悔心強,自然就能遮止再犯,也就是能對毒品的過患完全瞭解,就可以生起防護之心。同樣,能否發起強烈的懺悔心、防護心,完全依賴於對黑業過患的觀察思惟。對黑業的過患沒有思惟到量,懺悔心就不會被猛利地引發出來,所以,思惟業果與懺悔之間,具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以上四力中,能破壞現行力和能遮止罪惡力是關鍵。一切大小乘的懺悔法中,無一例外都是要求具足這兩個條件,不能缺少。所以,對此力應當殷重而修。《業報差別經》中有一頌說: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經中深深自責是追悔心,屬於能破現行力,更不造是斷相續心,屬能遮止罪惡力。兩者具足,就能拔除根本罪業。《摩訶止觀》也說:懺名陳露先罪,悔名改往修來。”“陳露先罪是能破現行力,改往修來是能遮止罪惡力。

巳四、依止力

第四力者,謂修歸依及菩提心。

第四力——依止力,是修皈依和菩提心。因為了知三寶具有救護堪能而誠心依投,故成依止力。發起一念菩提心的功德,能消無量罪業,也成為依止力。《入行論》說:如人雖犯極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脫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此中總之,勝者為初發業雖說種種淨惡之門,然具四力,即是圓滿一切對治。

總而言之,佛為初學者宣說了種種淨罪的法門,但是具足四力,便是圓滿一切對治。

通過學習以上四力對治和種種對治現行力,我們可以體會到大悲大師的慈悲,為罪重眾生開了許多自新之路。如果沒有甚深經典、密咒、名號等勝妙方便,我們造了五無間罪、四根本罪等,確實只有永墮地獄。因為單憑自己的力量,要在短期內拔除罪業高山,極其困難。觀察對治現行力的六種方便,可以看出外在所依三寶的條件完全具足,比如:讀誦、受持甚深經典,趣入無我光明法性等,是依止法力懺罪;念誦密咒、名號,建造佛像,是以佛的智悲力為所依而懺悔;供養殊勝對境,也是以三寶為所依而懺罪。所以,關鍵就在於內因具不具足。如果自己方面具有猛利的追悔心和真誠的防護心,內外因緣具足,懺悔的功能便不可思議。

漢地寺院的早晚課當中,有念楞嚴咒、大悲咒、准提咒、藥師咒、七佛滅罪真言,有八十八佛拜懺,有念佛號,有皈依、供養、迴向,有念般若心經,有普賢十大願王,從法的角度來說極為圓滿,只要大眾如理如法地共修,決定有積資淨障的極大功用。了知它的功德之後,每天以殷重心做好這兩堂功課,人身就具有大義。

以密宗來說,其不共之處是具有將果轉為道用的特殊方便,也就是明觀金剛薩埵本尊身相、本尊降下甘露、本體是佛的無二智慧、甘露從行者頭頂融入、清洗相續的業障,將所淨罪業觀為煙汁、炭汁等形象等等。除此之外,在修持四種對治力的方面與顯宗完全相同。

卯四、有關惡淨之理的難答分八: 由修者力之大小、對治圓不圓具等,淨障會有上中下種種差別  順定受業亦能完全清淨之理  定業可清淨與其定義不相違  凡夫以四力亦能遮止受報 教誡須在違品上勤修  定業若能清淨,為何經說唯除先業異熟  駁斥以過去公案不決定之理 針對某些不決定亦無過失之理

辰一、由修者力之大小、對治圓不圓具等,淨障會有上中下種種差別

惡淨之理者,謂諸能感於惡趣中極大苦因,或令變為感微苦因,或生惡趣然不領受諸惡趣苦,或於現身稍受頭痛,即得清淨。如是諸應長時受者,或為短期,或全不受。

這一段從受苦程度、受苦時間兩個方面說明惡業清淨之相。

從受苦的程度來說,就是重報輕受,即:原先能感召惡趣之中極大痛苦的因,或者轉變為感受輕微痛苦之因,或者感得轉生惡趣而不領受惡趣諸苦,或者僅僅在現身稍微感受頭痛就能清淨。從受苦的時間來說,就是長報短受,即:原先應當長期受報的業,或者變為短期受報,或者根本不須領受。

此復是由淨修之人力之大小、四力對治圓不圓具、勢猛不猛及時相續恒促等門,故無定準。

這一段是以因的差別說明淨罪情況不能一概決定。

所謂因的差別,就是行者淨修的力量有大小,四力對治有具不具足,勢力有猛不猛利,時間有相續與間斷、恒常與短促等種種差別。由於因上有種種差別,所以懺罪效果也不能一概而論,也就是說,觀待懺罪因緣的差別,懺罪效果也有上述程度、時間等種種差別。

辰二、順定受業亦能完全清淨之理

諸契經 中及毗奈耶 皆說:諸業縱百劫不亡意謂未修四力對治。若如所說而以四力對治淨修,雖順定受,亦說能淨。

諸經之中以及毗奈耶都說:諸業縱然經過一百劫也不會空耗,其中的密意是針對未修四力對治來說的。如果按照以上要求,以四力對治而淨修,即使是順定受業,也說能夠獲得清淨。

以下是引印度獅子賢論師所造的《八千頌大疏》來說明。《八千頌大疏》是以《般若八千頌》對照《現觀莊嚴論》,而對《現觀》解釋的大疏。下面對此疏文分段解釋:

《八千頌大疏》中云:謂若凡是近對治品,可損減法,彼由成就有力對治,能畢竟盡如金穢等。

近對治品,就是對治方面增上。近對治品的作用是可損減法”——能損減罪業。成就有力對治 就是對治增上到具有勢力而圓滿。它的作用是能畢竟消盡罪業,即由此能令罪業畢竟清淨。如金穢等是比喻,譬如:黃金上的污垢,近對治品是火燒、水洗。依靠近對治品,污垢會被損減。經過加倍洗煉,成就有力對治,就能無餘去除黃金上的污垢。

正法障等一切,皆是如所說法。

謗法、捨法的業障等一切罪垢,都是由對治圓滿便能畢竟除盡。

由此正理,則妄執心所作墮處,可無餘盡。

通過這個正理可知,凡是以妄執心所作的墮處(會墮落之處),以四力對治都能無餘消盡。”“此正理,是指近對治法可損減法、對治成就可畢竟消盡罪業的道理。

辰三、定業可清淨與其定義不相違

問難:按你所說,順定受業都能清淨,豈不與諸業縱百劫不亡直接相違?

大疏中以有密意回答:

諸經說云:諸業雖百劫等者,應知是說,若不修習能對治品。若不爾者,則違正理及違多經。

對於諸經所說諸業雖百劫等,應當知道這是針對不修習能對治品的情況而說的。否則,這種說法就與正理和眾多經典的說法相違。

又問:所謂順定受業是決定受果之業,你卻說順定受業可以清淨,這不是與其定義直接相違嗎?

回答:

說順定受,應知亦是如此所說。

所謂順定受,應知也是如上所說。換句話說,僅僅是從作已增上而不對治的角度,宣說是順定受業。

對方又問:假設是這樣,那麼順定受和不定受就沒有差別,因為在以修習對治法則不決定受果這一點上相同的緣故。

大疏中以二者有差別回答:

說不定者,雖不修習能對治品,然亦應知不定感果。

兩者的差別是:順定受業不修對治則決定受果,而不定受業,即使不修對治,也不決定受果。因此,同樣是不修對治時,存在一者決定受、另一者不決定受的差別。

辰四、凡夫以四力亦能遮止受報

一般凡夫雖然不如聖者具足出世間的有力對治,但是以四力對治,仍可損壞罪業種子的功能,因此,仍然可以遮止果報成熟。下面講這個問題:

如是由悔及防護等,傷損能感異熟功能者,雖遇餘緣,亦定不能感發異熟。如是由生邪見瞋恚,摧壞善根,亦復同爾。

這一段是從善惡業兩方面,說明不能感果的道理。

從惡業來說,悔及防護等,就是對過去罪業發露,對未來罪業防護等,作用是損壞能感召痛苦異熟果的功能。由於罪業種子的功能被傷損,所以即使遇到其他助緣,也決定不能感發痛苦異熟。

從善業來說,由於生起邪見、瞋恚等摧壞善根,所以即使遇到餘緣,也決定不能感發安樂的異熟。譬如:用火燒烤種子,損壞種子感果的功能,那麼即使種子遇上水土、陽光等助緣,也決定不能感果。下面引清辨論師的論典來證明:

《分別熾然論》云:若時善法,由生邪見、瞋恚虧損,或諸不善,若由厭訶、防護、悔除,是等對治,傷損其力。彼等雖得眾緣會合,然由傷損,若善不善種子功能,豈能有果從彼感發?

這一段是講,若損壞種子功能,則即使遇緣也不能感果。能傷損善業種子功能的法,就是眾生邪見或瞋恚。能傷損不善種子功能的法,就是厭訶、防護、悔除。對往昔追悔是厭訶,對未來是防護,不覆藏而發露是悔除,合起來就是以具足四力能傷損不善業種子的功能。

由無緣合,時亦遷謝,豈非從其根本拔除?

從正面來說,如果因緣聚合,善惡業的力量就會持續安住;反之,如果因緣不聚合,某個業就無法相續保持而安住,以能安住的因緣不聚合,安住時間成為不安住而遷謝。如果這種違品的力量加強,就肯定會消除前者安住的功能,這難道不是從根本上拔除嗎?所以,即使捨法罪也有機會從根拔除。

下面再說教證:

如經說云:受持正法,雖其所有順定受惡,亦當變為於現法受。又如說云:復次,諸往惡趣業,此惟能感頭痛許。

如同經中所說:因為受持正法的緣故,即使順定受的惡業也將轉變成在今生感受。又如經中說:本來後世應當去往惡趣受報的業,因為以對治力傷損的緣故,也只有能力感得頭痛許的輕受。

對於以上從根拔除而只感受頭痛,下面發難:

設作是云:若尚有果,惟頭痛者,豈是從其根本拔耶?

對方問:如果還有頭痛這樣的苦果,怎麼算是從根本拔除呢?這是說,受果和從根拔除互相矛盾。

諸惡業果無餘圓滿,謂當感受那落迦苦。若尚不受那落迦中諸輕微苦,豈非即從根本拔除?於此略起頭痛等故,豈是本來原無果報?

回答:如果沒有以對治力傷損惡業種子的功能,無餘圓滿諸惡業果,那就應當感受地獄之苦。如果現在連地獄中的輕微之苦都不須感受,這難道不是從根本拔除嗎?對此,若稍微發起頭痛等輕微的果報,又怎能說是惡業本來沒有果報呢?

譬如:身患癌症,本來應當感受大苦,然而現在通過治療後,連輕微之苦都不須感受,這是從根本拔除;但是仍須感受一點發燒等小苦,這說明不是癌症本無果報。所以,僅僅剩下輕微果報和不善業果與從根拔除並不相違。

辰五、教誡須在違品上勤修

雖未獲得真能對治壞煩惱種,然由違緣令傷損故,縱遇眾緣亦不感果,內外因果多是如是。故雖勤修眾多善法,若不防護瞋恚心等壞善之因,則如前說。故須勵力防護瞋等,精勤修習不善還出。

種子功能被損壞則不能生果之理,論中教誡說:

雖然沒有獲得真能摧毀煩惱種子的殊勝對治,但是由於通過違緣能使煩惱種子功能傷損的緣故,即使遇到許多助緣也不會感果,內有情和外色法的因果大多是如此。因此,雖然勤修眾多善法,但如果不防護瞋心等毀壞善根之因,那麼按前文所說,善根果報將會從根本上被毀壞。所以,為了使善果不被毀壞以及使惡報不出生,重點應當放在上來修,即:在護善方面,必須努力防護能破壞善根的違品——瞋心、邪見等;在破惡方面,應當精勤修習能壞惡業功能的四種對治力。

辰六、定業若能清淨,為何經說唯除先業異熟

上面說,定業通過具力的違品對治,則可清淨。對此,以教證詰問:

若能盡淨有力之業,云何經說惟除先業所有異熟,

有人問:如果連具有強大感果勢力的定業都能無餘清淨,為什麼經中又說:唯一排除先業所有異熟

論中以有密意回答。密意是針對因位而說。

謂感盲等異熟之時,現在對治難以淨除。若在因位,尚未感果,則易遮止,密意於此。故如上說,無有過失。

經中所說:唯一排除先業所有異熟,意思是,一般在已經感發盲眼等異熟果的時候,現在再對治就難以淨除。如果是在因位還沒有感果的階段,就容易遮止,所謂能盡淨有力之業,密意就在這裡。因此,上面說法沒有過失。

下面宣說出處:

《分別熾然論》云:設作是云:若諸惡罪至極永盡,云何說除先業異熟耶?

《分別熾然論》說:如果說惡罪能夠徹底消盡,為何又說唯一排除先業異熟?

意謂已受生盲、一目、缺足、顛跛及啞聾等自性 因果,故作是說。何以故?以諸業果,若已轉成異熟位體,非有功能,令其遍盡。若因位思、正造作者,獲得所餘思差別力,能令永盡。猶如開示指鬘 、未生怨、娑嚩迦、殺父及無憂等。

回答:這個唯除先業異熟,意思是從已經領受生盲、獨眼、缺腳、顛跛、聾啞等等自性的因果的角度,所以才這樣說,也就是因位和果位分開,針對因位可說能徹底消盡,針對果位則說難以淨除。為什麼這樣認定呢?因為如果業果已經轉成異熟位的自性,這時不可能具有將它無餘消盡的對治功能。雖然如此,但如果是在以尚未成就的因位的思心所(意樂)來造作積累善惡業的階段,獲得其餘的思差別力,就能使善惡業永遠窮盡。以不善業為例,當獲得其他善法對治時,決定能使罪業功能永盡,比如,指鬘、未生怨王、娑嚩迦、殺父和無憂等。

下面略說比喻中的公案:

指鬘曾隨外道老師學法,因為被外道老師念咒加持而生起惡心,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而且取其手指做成指鬘。當他正要殺母,以湊足一千數目的時候,佛顯示神變教化他,使他從迷夢中驚醒。見到佛的金色身相莊嚴無比,他生起了信心而頂禮佛,並向佛懺悔自責。佛為他稍微說法之後,他便獲得法眼淨,信心純一,隨佛出家。後來,佛又為他說法,他便證得阿羅漢果。(詳見《賢愚經》。)

未生怨王為了奪取王位而殺死父親。《普超經》說,他依止文殊菩薩懺悔罪業,獲得柔順忍。命終之後,他墮入賓吒羅地獄,即入即出,出地獄後,往生上方佛土,獲得無生法忍。在彌勒佛出生時,他將再來這個世界,名號是不動菩薩。後來作佛,佛號是淨界如來。

娑嚩迦的因緣:

往昔,在室羅筏城,有一童子剛出生時,父親就離家一去不復返,母親辛苦地撫養他長大。有一天,童子想出去和一位長者的女兒私會。母親知道後,就把童子關在房間裡,不許他出去。童子因欲火染心而生起大瞋心,拔劍殺死了親生母親。不久之後,童子明白自己造下極重的罪業,心裡不得安寧,便到處尋求滅罪的方法。

一天,他在逝多林聽到比丘們念經:若人作惡業,修善而能滅,彼能照世間,如日出雲翳。他心想:我現在應當出家修種種善業來滅除罪業。他便向比丘請求出家,受了近圓戒。從此以後,他精勤讀誦教典,通達三藏,辯才無礙。別人問他為什麼如此精進苦行,他說是為了淨除殺母的重罪。比丘們把這件事稟告佛陀,佛告訴比丘們,為了不壞佛法,殺母者應當立即擯出僧團。

比丘被擯棄之後,並沒有還俗。他前往邊境定居下來,而且收弟子、講經說法。弟子中有許多證了阿羅漢果。後來,他身患重病,知道自己即將死亡,就叫弟子為他建造浴室,供比丘洗浴。死後,他墮入無間地獄,在地獄中被猛火逼身,他誤以為是在所造的浴室中。獄卒用杵擊打他頭部,當時他發起了善心,隨即轉生到四天王天的天宮。天人生天時都能了知宿命,同樣,他也見到自己因憑藉建造浴室供比丘洗浴的福德力而得以從無間地獄超升天宮。想到自己是因世尊的善巧方便才得以升天,他便前去拜見世尊,以報謝恩德。於是,他來到佛前,聽佛說法而證初果。(詳見《毗奈耶經》。)

娑嚩迦以因位思造了殺母的惡業,在還沒有轉為異熟果時,就獲得了所餘的善思之力,以猛利追悔心推動而精進苦行、講經說法,命終之前又修浴室供僧。雖然他造下了嚴重的無間罪業,但是依靠不可思議的佛法僧對境,他在墮入地獄之後,又無間生天並且證果。所以,由因位懺悔具足四力,就可以永盡罪業。

殺父也是一個童子,他想和一女人做不淨行,父親知道後便把他關起來,他因此殺了自己的父親。後來,他發露懺悔,淨除了罪障。(詳見《律本事》。)

無憂就是阿育王,他統一了全印度。最初,他奉行婆羅門教,非常殘暴,殺戮兄弟、大臣、婦女,而且建造牢獄殘害無數人民。後來,他改信佛教,成為大護法,大興慈悲,施行仁政,建立了八萬四千大寺院和八萬四千寶塔,而且派傳教師到四方傳法,使佛教在國外宏傳。

以上事例都說明,通過修對治可以清淨罪業、獲得見道等成就。

辰七、駁斥以過去公案不決定之理

上面說,在因位時獲得所餘思差別力,能使惡業永盡。對此,以反例發問:

設作是云:未生怨王及殺母等,若已生起所餘善思,何故其業未得永盡,生無間耶?

假使這樣問:既然未生怨王和殺母等已經生起了其餘善思,為什麼他們的罪業不能永盡,還須生在無間地獄呢?

是為令於所有業果發信解故,現示感生諸無間等,非是未能無餘永盡所有諸業。如擊彩球隨擊而躍,生彼即脫,雖那洛迦火焰等事,亦未能觸。由是則成,最極拔除諸惡根本,亦非諸業全無果報。

現示,就是以如是因眾生如是果的無欺緣起表示,對此也可以理解為,是證果之後在凡夫前有意示現。

回答:這是為了使人們對所有業果發生信解,因而顯示感生無間地獄等等果報之相,並非不能徹底消盡所有惡業。就像拍彩球,彩球落地之時立即反彈而起一樣,他們感生地獄也是隨即脫離,對地獄的火焰等苦事,連觸都沒觸到。由此成立徹底拔除了諸惡業的根本,同時由感生地獄等,說明不是惡業全無果報。

換句話說,因為對治力串習堅固,則即使罪業再深重也能從根本拔除,這是完全成立的。同時,因諸業已作不失壞,因此也不是全無果報。

辰八、針對某些不決定亦無過失之理

問:是不是由對治力串習堅固,一切大罪都能從根本清淨呢?

回答:對個別補特伽羅而言,並不決定。論中說:

補特伽羅差別一類不決定者,《三摩地王經》說:勇授大王殺華月嚴,遂起追悔為建塔廟,經九十五俱胝千歲,廣興供養,一日三時悔除罪惡、善護尸羅。然壽沒後,生無間中,經六十二阿庾他俱胝劫,受盲目等無邊眾苦。

由於補特伽羅的某些差別而不決定的情況,比如《三摩地王經》中說:勇授大王殺害了大乘菩薩華月嚴後,便生起了追悔心而為菩薩建造塔廟,經過九十五俱胝千歲的漫長時間,廣大地作供養,堅持每天三時悔除罪惡、善護戒律。但是,他壽終之後,仍然生在無間地獄,經過六十二阿庾他俱胝劫,感受盲眼等無邊的眾苦。此教證說明,某些補特伽羅雖然長期勵力悔除、防護,但罪業卻未能從根本清淨,而仍須在地獄中長劫受苦。

按照這一說法,懺悔是否成為無意義呢?也不是,論中說:

雖則如是,然其悔罪非為唐捐。若不悔除,須受極重恒常大苦,尤過彼故。

雖然仍須如此受報,但懺悔罪業並不是徒勞無義。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如果不加以懺除,則須感受較前者更為深重、恒常的極大痛苦。也就是說,勇授大王懺悔罪業之後,已經使得受報程度轉輕、時間縮短,並不是毫無作用。否則,應成建立塔廟、供養、悔罪、防護等,不具有對治罪業功能的過失。

總之,關於以四力清淨罪業的問題,雖然有從根本清淨、有使重報轉輕、有使長期受報轉為短期受報等等多種情況,但有兩個方面可以決定,即:通過懺悔已經清淨的一分,決定就像種子被火燒焦一樣,即使遇緣也不會感果;其餘尚未懺淨的部分,決定須成熟果報。所以,已懺淨不遇果,未懺淨果不亡,業力絲毫不爽。

以上有關惡淨之理的難問已經講完。

卯五、最初即須精勤防護令不犯

首先,通過教證證成兩種清淨有差別,再教誡應當勵力最初不犯。兩種清淨是指最初無染清淨和犯後悔除清淨。

又由悔護清淨無餘,然從最初無罪染之清淨,及由悔除清淨之二,有大差殊。

雖然通過悔除和防護能使罪業清淨無餘,但是從一開始就不被罪業染汙的清淨和通過悔除而清淨這兩者,仍然有很大的差別。

猶如《菩薩地》中所說,犯根本罪,雖可重受菩薩律儀而能還出,然於此生,決定不能獲得初地。

比如《菩薩地》中說,犯了根本罪之後,雖然可以重受菩薩律儀而使罪業還出,但是在今生中決定不可能獲得初地。

《攝研磨經》亦云:世尊,設若有一,由近惡友增上力故,造作如此誹謗正法。世尊,爾時如何能脫此罪?作是請已,世尊告妙吉祥童子云:曼殊室利,設七年中,一日三時於罪悔罪,後乃清淨,其後至少須經十劫,始能得忍。

《攝研磨經》中,文殊菩薩請問世尊:假如有人因為親近惡友而造了此種誹謗正法的惡業。世尊,此人何時、如何才能解脫此罪業?

這樣請問之後,世尊告訴文殊菩薩:假如七年之中,每天三時懺悔罪業,然後才得以清淨。在這之後至少須經過十劫才能獲得加行道的忍位。

以上教證顯示了兩種清淨在修道證果上有快速和緩慢的差別。

此說諸惡雖已清淨,然得忍位,任如何速,須經十劫。是故無餘清淨之義,謂是能感非悅意果無餘永淨,起道證等極為遙遠,故應勵力令初無犯。是故聖者於微小罪,雖為命故,不故知轉 ,若懺悔淨與初無犯二無差別,是則無須如是行故。

以上教證是說:雖然罪業已經清淨,但是要獲得忍位,無論如何快速,也須經過十劫。因此無餘清淨的意義,是指能感召不悅意果報的罪業無餘清淨,但從修道來看,要發起道證等功德卻極為遙遠。換句話說,依靠悔除這一分雖然能使過患清淨,但以最初違犯這一分卻會推遲道證的進程。因此,應當努力使自己最初就不違犯。所以,聖者對於微小的罪業,即使捨棄生命也不會明知故犯。如果懺悔清淨與最初無犯沒有差別,那麼聖者就沒有必要這樣嚴密防護。這樣,從反面也能成立,否則就有聖者修行不如理的過失。

下面舉世間比喻說明:

即如世間,亦可現見傷手足等,雖可治療,然終不如初未傷損。

世間人也能現量見到,手腳等受傷之後,雖然可以治療,但終究不如最初沒有受傷時那樣完好。所以,與其傷後治療,不如最初即善加保養,不令受傷。

諸如邪見、謗法、對上師菩薩毀謗生瞋、緣僧眾造惡等惡業,能極大摧毀善根,可怖甚於獅子虎狼。所以,最初就須謹慎防護不造,非常重要。

卯六、凡所了知的,須以不放逸修行之比喻

如是勵力,如《集法論》云:若作諸惡未修福,誤失正法得非法,具惡業人死怖畏,如於大海散朽船。

如是勵力是連接語,指對於微細罪業最初便勵力不犯,其結果將如《集法論》所說,猶如乘坐堅固的航船,能安穩抵達彼岸。

就像《集法論》中所說:如果在生之時造作各種惡業而不能修福,誤失了正法而獲得非法,那麼這個相續中具有惡業的人,死時將充滿怖畏,就像海中破散、腐朽的船隻一樣,隨時都有破散、沈沒的危險。”“散朽船比喻以惡業毀壞相續。

若已修福未作惡,行諸善士妙法軌,此則終無死亡怖,如乘固船登彼岸。

如果一生中已經勤修福德而未造惡業,所行都是善士們的妙法正軌,那麼,依靠這樣的妙業之力,無論何時也不會有死亡的恐怖,就像乘坐堅固的航船,將會安穩地登上彼岸一樣。

以上兩段對照起來觀察,因上作惡未修福修福未作惡相反,誤失正法得非法行諸善士妙法軌相反,因此結果也相反,即:前者死時會充滿怖畏,後者終無死亡怖畏。我們想要死時安樂,就應當遠離前者,按後者不放逸而勤修。所以,論中說:

莫依前作,應如後行。

按《集法論》所說,以放逸會毀壞身心,以不放逸將成就堅實,所以,不可依前者的作法,而應如後者行持。如後行,就是勵力修福、持戒,行持善士法軌。

卯七、凡所了知的須實修之義

此復若說眾多應理言辭而放逸轉,義利微劣。若有僅知微少法義,然隨所知正行取捨,義利殊大。

這一句指明言行不一和言行一致的功過差別:

論中說:如果口頭上宣說許多應理的言辭,而實際行為卻是放逸而轉,這樣學法的義利就很微小。如果只知少量的法義,但能隨順所知的正行而努力取捨,這樣所得的義利就特別大。《大法句經》說: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大智度論》說: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修行,不名為智者。故如說行,方得佛法,不以口言而可清淨也。(能說不能行,不叫作智者,所以如說修行,才能真正得到佛法,並非單以口頭言辭就可以清淨相續。)

下面佛語有一段緣起。一般人不知道提婆達多造了三個無間罪,即:除了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外,他還殺阿羅漢尼。提婆達多的力量很大,他在王舍城用拳頭打死了蓮花色比丘尼,另外還做了各種非法行為。此後,他又前往他處對眷屬宣講種種法。這時,附近有一位牧人正在點犛牛數目。世尊看見這個情景,便宣說了下面的教言:

《集法句》云:若人宣多如理語,放逸而不如是行,譬如牧人數他畜,彼非能得沙門分。設雖少說如理語,然能正行法隨法,及能遠離貪瞋癡,此等能得沙門分 

如果一個人,比如提婆達多,雖然宣說了很多如理的語言,但是身心放逸不如是行持,這就像牧人只是數他家的牲畜,除了得到少許工錢之外,自己得不到一點牛和牛奶。同樣,這個能說不能行的人,只能獲得一些讚歎而已,真正沙門四果等的功德是得不到的。相反,雖然很少宣說如理之語,但能真正法隨法行、能遠離貪瞋癡,這個人決定能獲得沙門果位。

苾芻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自導出惡趣,如象出淤泥。苾芻樂防慎,深畏諸放逸,能抖一切惡,如風吹樹葉。

比丘喜歡謹慎防護三門,對於各種放逸的行為深懷恐懼,因此努力地引導自己走出惡趣,就像大象走出淤泥一樣。比丘喜歡謹慎防護三門,對於各種放逸之行深懷恐懼,因此能抖落身心的一切罪惡,就如大風吹落樹葉一般。

以上兩頌指出了兩個階段的修行情況,即:初修時因惡習力強盛,必須非常注意防護,絲毫也不能放逸,因此,須如大象出淤泥般地努力。久而久之,串習力加強,就能自在而轉,所以說如風吹樹葉自然脫離一般,非常輕鬆。因此,修行始難而終易,開始困難一點,度過難關之後,一切就會變得自在。

卯八、讚歎正見、教誡珍惜業果之法

如是《親友書》亦云:若希善趣諸解脫,願多修習於正見,若人邪見雖妙行,一切皆具苦異熟。

此處引《親友書》一頌,是為下文正見是一切義利依處作張本。頌中第一句說果,第二句說因,三四兩句說理由。

若希善趣諸解脫,就是如果希求暫時獲得善趣、究竟獲得解脫。是否得果,全賴修因,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所以願多修習於正見,即:龍樹菩薩教誡樂行王,應當好好串習業果正見,對善惡業及其果報眾生信解。所謂世間正見,《寶鬘論》說:略則無見者,謂撥無業果,非福惡趣因,經說名邪見。略則正見者,謂信有業果,福是樂趣因,經說名正見。

必須多修正見的理由是:若人邪見雖妙行,一切皆具苦異熟,即如果眾生邪見,則雖作上供、下施等妙行,但由於善根力被邪見摧毀,一切都只能感召痛苦的異熟。

此於緣起二業因果正觀見者,乃是能成一切諸乘及辦一切士夫義利,必不容少根本依處。故應多閱前文所說,及《念住經》、《賢愚因緣》、《百業》、《百喻》及《毗奈耶》、《阿笈摩》中諸多因緣,並諸餘典,令起猛利恒常定解,應當持為極扼要義。

這一段先讚歎正見的功德,然後教示應多閱教典令起定解。

對於緣起黑白二業的因果如理觀見,就是因果正見。是能成就一切諸乘及成辦一切士夫義利必不可少的根本依處,是讚歎正見的功德。故應,指因為正見是白法的根本,故應勤修之。

修習方法:反覆閱讀本論前文所說業果道理,即《正法念住經》、《賢愚因緣經》、《百業經》、《百喻經》、《毗奈耶經》、《阿笈摩》等中所說諸多因緣,以及其他教典中的相關內容,通過數數思惟令起猛利恒常的定解數數思惟業果教典是因,對因果之理生起猛利、恒常定解是果。

應當持為極扼要義,就是對此方法應當持為極其扼要之義,好好珍惜。因為獲得此定解,便成為一切白法的根本,若不獲得,諸乘功德都難以發生,就像《寶鬘論》所說:無見墮惡趣,有見生善道。所以,對這個關要應當實修。

以我們學院來說,大恩上師非常重視業果。上師曾為我們傳講《百業經》、《賢愚經》,講法時也經常引用《正法念住經》、《毗奈耶經》、《阿笈摩》等等教證,還為我們講授釋迦牟尼佛因地的傳記,這些都是引導我們謹慎取捨因果。我們只有依靠教典對業果反覆地思惟熏習,才能發起定解;以定解攝持,才能真正謹慎防護而如理取捨,進入三乘正軌。

有一次,上師講《百業經》時說:你們對《百業經》的道理不能僅僅在文字上理解,而應該深深領悟、銘記它內在因果如實不虛的義理。如果不如理取捨因果,一旦墮落惡趣怎麼辦呢?如果能自然而然地生起這種定解,說明你修法是有一定境界了。否則,不聞思《百業經》,不能如理取捨因果,而去閉關修什麼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我不敢相信能夠修成。又有一次說:對因果要有一定的信解,這是佛教徒起碼的標誌。如果對因果沒有信心,那麼不論修什麼甚深法,所得和意義都不大。從這些教言可以看出,大恩上師也是教誡我們,要將聞思業果持為極扼要義。

丑四、深信業果之總結 分八: 業決定之理  業的增上廣大  善業的特殊規律  十善業道 等流果的思惟  生活當中的八因三緣  四力懺悔  破斥邪見

寅一、業決定之理

對此理要形成深刻的觀念,不論是受果還是造因,一定要往業果上思惟。受果時,要想到這唯一是自己的業所感召;造因時,要想到未來的苦樂是由現在所造的業決定,再沒有另外的作者。唯一是由善惡業感召苦樂,要決定此理,以它來轉自己的心。比如:受苦時,知道這是惡業的報應,坦然接受,勤修懺悔,或者觀想代一切眾生受苦;享樂時,知道這是善業的果報,對行善發起歡喜心,進一步激勵自己好好行善,或者觀想將安樂奉獻給一切有情。每天提醒自己,未來要獲得安樂,現在唯一要努力修集安樂之因——善法上;要想遠離痛苦,應防護不造身口意的惡行。因為一切樂苦唯一是由善惡業決定,要成辦離苦得樂,除了在業果上抉擇取捨之外,不會再有其他方法。

業在何處?業就在心上,起心動念就是業,只要有念,就有善惡,就有業,也就有未來的果報,所以我們何時不須謹慎取捨業果呢?業的善惡取決於心,心善業就善,心惡業就惡,所以作任何事之前,首先調整好自心,這是最要緊的。如果是惡心、無記心,應當努力轉為善心,這樣才會引生安樂的果。在沒有離開分別心之前,我們一切都在業果中,所以業果的取捨和我們關係密切,在沒有證入空性之前,不能離開業果的取捨,在證語空性之後,更會細緻地取捨。二六時中,在自己的心念上,不斷要將心轉為賢善,能在心上止惡行善,才能真正遮止惡趣。

寅二、業的增上廣大分六: 由意樂的增上廣大性  由對境的增上廣大性  由所依的增上廣大性  造業時間與數量的增上廣大性  事的增上廣大性  造業範圍的增上廣大性

一般來說,以微小的因會感得廣大的果,比喻是春種一粒種,秋收萬顆穀。知道業增上廣大的規律,在因上就要防微杜漸,惡念生起時,應立即懺悔,善心發起時,要使它廣大圓滿。

雖然一切業都有增上廣大的自性,但還有特殊的增上廣大,就是由意樂、對境等造業的增上廣大。以下具體說明:

卯一、由意樂的增上廣大性

由意樂猛利或廣大,導致業的增上廣大。比如,行善有菩提心攝持比沒有菩提心攝持,善業增上廣大能力更大,而造惡有瞋心或邪見比沒有瞋心、邪見的業力強大。所以行善時,首先要調整好意樂,下至應發起造作的菩提心,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而行善,這樣是積聚大乘資糧。比如,每天上班,發起利他心工作,如此就成了積聚福德資糧。

卯二、由對境的增上廣大性

由於特殊對境,使得稍做損害或利益,就會造成巨大的苦果或樂果。特殊對境是功德田和恩德田,包括上師、三寶、世間父母、師長等。經說,將十方眾生關在牢獄中的罪過,不如扭過頭來不願看菩薩一眼的罪業大。相反,以歡喜心看菩薩一眼的功德,大於善待一般眾生的善行。

所以,平常面對特殊對境時,首先應觀察自己的心態,比如承事上師時,不能有負面心理,要常常發善願:要盡自己的心令上師歡喜,捨棄自己的偏執。在家,父母是最深重的對境,心裡要感念父母恩德,這樣孝敬父母,就能培植大福德。進入寺院,見到三寶所依,應當以清淨觀,看成真正的三寶,提起恭敬心和信心後,再禮拜、皈依、供養。對出家人,只要是現僧相,就要看成真正的僧寶,不能看過失。如果能這樣常常串習善法,修好自己的心,菩提道上敬上師愛道友,在世間敬父母愛兄弟,以對境的增上廣大性,日日都能修集大福德。

卯三、由所依的增上廣大性

所依就是造業者的身份。說到這一條,出家的道友們要珍愛出家身,出家人的身極其尊貴,如經中所說:在家人做一盞大燈,燈油像四大海那樣多,燈芯像須彌山那樣高,這樣供佛的功德,不如出家人以小油燈供佛的功德大。反過來說,以出家身造一點惡,罪業也非常深重,比如在家人千百年當中造惡,不如出家人一天造惡的罪業大,所以身份高,對自己的要求也要高,不能三門放逸。既然出家現的是三世諸佛的清淨幢相,就要自尊自愛,每天精勤於十法行,這樣由所依的增上廣大性,修福的效果極大。

卯四、造業時間與數量的增上廣大性

長期持續造業,比暫時偶爾作業力強。其實此理是普遍適用的規律,世出世間,無論造哪一種業都適用,不論學什麼、做什麼,只要堅持不斷,做的次數和時間增長,就會越做越有能力。用在修行上,不論修何行門,只要能長久堅持用功,到了一定量,功力就會提升、就會有所突破。比如:持某個咒,如果能幾十年堅持不斷,持一句咒的力量就非常強。懂得此理之後,每天的功課、供燈供水等都不要間斷。

卯五、事的增上廣大性

比如一切法中,聖法是最上、第一、極為希有的,所以對聖法做十法行,超過其他世間善法的功德,相反,謗法、破壞法的罪過也是極為深重,遠遠超過一般罪業。

卯六、造業範圍的增上廣大性

同樣是造一種業,如果受益或受害的群體範圍大,業力就大。比如:著書立說,傳播一種思想,制定一項政策等,業的增上廣大性都比一般要強。

寅三、善業的特殊規律分四: 特殊時期的增上廣大  特殊地域的增上廣大  特殊助緣的增上廣大  特殊行善方法的增上廣大

卯一、特殊時期的增上廣大

比如《三摩地王經》說:經恒沙數劫,無量諸佛前,供養諸幢幡,燈鬘飲食等,若於正法壞,佛教將滅時,日夜持一戒,其福勝於彼。經過恒沙數劫在無量諸佛前供養種種資具,不如在正法失壞、佛教將要毀滅時,一日一夜持一分戒的福德殊勝。經中還說到,末法時代一天持一條戒的功德,勝過正法時代一生受持滿分戒的功德。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末法時代,持戒違緣非常大,但是難能可貴,能在這個時代守好戒,功德不可思議。

卯二、特殊地域的增上廣大

比如,《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說: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

所以在娑婆世界能緣苦難眾生修利他,功德殊勝。

卯三、特殊助緣的增上廣大

比如,以無我正見攝持修善的功德,遠遠勝過沒有無我正見攝持修善。

卯四、特殊行善方法的增上廣大

比如,能將善業功德迴向一切眾生同成無上菩提,或者採用密法中的很多方便法,功德就會增上廣大。

寅四、十善業道

十善業道是一切人天圓滿和三乘菩提道不可缺少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任何成就都不可能獲得。

什麼是十善業道呢?就是戒除十種惡業道。十善業道的體性是能斷的誓願,沒有誓願,只是不作殺生等,並不算善業,所以,首先思惟惡業過患而發起遠離欲,至關重要。比如,思惟殺生會感召深重的痛苦,將會墮落惡趣一個中劫,即使得到人身,也是短命多病等,或者將心比心,自己連芒刺扎手的小苦都不願意接受,為什麼要斷眾生命根、給眾生製造如此深重的痛苦呢?這樣反覆思惟後,下定決心:以後再不殺任何有情。像這樣發誓遠離殺生,就有等同全法界有情數目的功德。依此類推,逐一思惟黑業和黑業果,在認識黑業過患之後,就可以發起遠離欲,這時心裡發誓:以後不再殺生,不再偷盜等,這就是發起十善業道的意樂。有了止惡的意樂,平時謹慎防護,念念不忘,真正做到靜息惡心、惡語、惡行。能夠一生堅持守十善戒功德極大,如果不能全部守持,可以先守其中一種或幾種,即使每個月守一天也有很多功德。

十善業道的根本是在意樂上,而要發起意樂,關鍵是觀察,所以要帶動自他遠離惡業,首先應力求發起遠離欲,而發起的方法就是如理思惟。今天,要喚起人們心中的因果觀念,重點是根據經典、教言、公案,大力宣揚,讓人們認識善惡因果的真相,只要心能隨業果道理如理觀察,就有轉變觀念的希望。民國印光大師以大智慧觀察到時代的病症,大量印行《安士全書》、《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等講述因果的書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如果這些善書不能廣泛流通、傳播、宣講,人們心中的因果觀念就會逐漸泯滅,隨之而來的是斷見堅固、十惡流行,這樣人類普遍都會墮入惡趣。

能觀察、思惟是人身寶貴的品質,實際上,引導人們主動進入如理思惟,是極為緊迫的問題。只有把人類帶入如理思惟之中,建立業果正見,才能從根本上轉變人心。在這個時代利益眾生,首先要把握這個要點。人類行為上的顛倒墮落,來自於業果愚,只有讓他對業果樹立正確的觀念,事事從業果上觀察取捨,才可能使人心轉向良善。宗大師把觀察修提到顯著的地位,成為主要的修心方法,確實有其決定的道理。

寅五、等流果的思惟

領受等流果就是付出何種因,就會得到同類加倍的果報,所以對待別人的態度和行為賢善,就是在創造好的領受等流果。如果能在人群中修好誠敬禮讓,就可以轉變人際關係,轉變命運。

我們思惟業果,首先轉變見解,然後要改變行為,先從自己轉變,再帶動整個家庭、團體轉向善法。只要獲得業果正見,一系列的行為都會有正確的方式,依此力行就可以改變命運、造福世界。一旦改變了造業方式,自己的身心、人際關係、整個生態環境等所有方面都會隨之轉變,所以,應首先轉變自己的身心,然後以善心幫助整個社會走向安樂。其實小至個人,大到整個人類,唯有一條改過自新的路可走,而改過自新決定要落到因果律這個根本上。

如果能相信事事都有領受等流果,我們應當重新調整很多地方,因為人和人之間,人和有情之間,時時都在互相發生作用。其中決定有君臣、父母、兄弟、夫妻、朋友的倫常關係,只有在待人接物上,依倫常規矩而行,才可能離苦得樂,而認為一切都可以隨心所欲,不守倫常規矩,完全是斷滅邪見。試想:如果一個人不孝敬父母,他的兒女會孝敬他嗎?一個人不愛護別人,會得到別人的愛護嗎?決定領受的都是同類果報。知道事事都有領受等流果之後,對待家人、朋友、鄰居、同事時,都要爭取好的領受等流果。如果堅信業果,能處處發出善心,處處都會給你豐厚的回報。怎麼修領受等流呢?就是每天起床先提醒自己:我要善待所有人,對任何人都以愛心關懷照顧。整個有情界是相互增上的,自己的心一轉,就可以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工作單位,這就是以身弘法。業果法門非常現實,做得好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今天學了,今天就去實行,這樣學習佛法的受用就非常大。

造作等流怎麼修呢?就是要有很高的警惕性,觀察到自己哪種習氣不好,哪種做事的方法不對,哪種待人的態度、說話的方式不妥,馬上就要改正,如果不改,決定會越發展越堅固,每一次都會舊病復發。所以,對自己的行為必須從粗到細一點一點地修正,因上一轉,果自然會變好。

寅六、生活中的八因三緣

如果眼光看得長遠一些,就應當為未來著想,今生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現世八法,而是為未來更廣大地修持大乘道,做好準備。

八因三緣,實際上是修圓滿的福德身,作為大乘利他的所依身,在壽命、相貌、出身、財富、威信、名聲、根性、力量各方面,都應當具備上等的條件,這樣才能迅速有效地成熟眾生。這八因包括了世間一切的圓滿,雖然人人都想獲得,但是沒有辨別業果的智慧,就不知應從何處下手來創造。圓滿的人身實際是從平凡起步而修得的,只要在生活中修好八因三緣,就可以現前圓滿的福德身。

八德之身,分別而言:

第一,壽命長,能很長時間修行,因是愛護眾生;第二,相好,能讓人歡喜而願意接近聽受教言,因是佛前供養明燈和新衣;第三,出身尊貴之家,能讓人們敬奉採納自己的言教,因是身口意修恭敬,自己處在低位,像僕人一樣;第四,自在,既有大財富,又有好人緣,就可以攝持眾生,令他成熟,因是修布施;第五,信言具足,說話別人尊重信任,具足這條功德就能以愛語、同事、利行攝受眾生,因是不說妄語、離間語、粗惡語和綺語;第六,具有大勢力,這樣做事業就有大能力,能由此攝持眾生,令眾生很快接受教化,因是發願和供養;第七,丈夫身,能成為一切殊勝功德之器,在修法上有許多方便,因是歡喜丈夫功德,厭離女身等;第八,大力具足,對自他二利的事業沒有疲厭,心力堅固,能得智慧力、發神通,因是幫助他人,替人分擔,別人不能做的事,自己代他做,別人能做的事,自己充當助手,還有布施飲食。

懂得這些之後,就可以不離開自己的生活,修積未來的圓滿人生。比如,照顧病人、老人、愛護動物、放生,這些是修長壽健康的因;在家裡在單位裡,把環境佈置得整潔美觀,這樣來供養如來,將來會得相好;對人恭敬有禮貌,事事肯讓人,把別人放在重要的位置,這就是修種性尊貴;每個月領工資時,拿出一部分錢救濟身邊經濟有困難的人,這是修自在,將來一定會富裕有人緣;注意修好口業,說話不傷人、不騙人、不講無意義的話,不破壞別人的關係,語言很和善、很真誠,別人就會信任你,喜歡聽你的教導;常常發願能攝持種種功德,對上師三寶、父母等殷勤供養,將來有大威勢;愛丈夫性,做人行事正大光明,將來會得丈夫身;樂於助人,見到弱者就主動去幫助,對於上者也願做他的助手,這樣放下自己成全別人,身心的力量就會提升。

做這些善行,唯一是迴向無上菩提,而且待人做事,都是用純厚的心。這就是心清淨。每天都這樣不間斷地作、認認真真地行,就是加行清淨。有了這兩個清淨,自己的相續成為妙田,做什麼都能出生大福德。這是在生活中修好八因三緣,把佛法貫徹在現實的人生當中。反之,一天大多數時間都不和修行結合,只是形式上做一做,得到的實際利益就不大。如果能真正去行,不要到來生,今生就會轉變,行得猛利,三年就會見大效果。從更近的角度,下半生比上半生增上,一年比一年增上,一月比一月增上,甚至上根者一天比一天增上。自己可以做試驗,在家裡對父母、眷屬修好這個法,在單位裡也這樣實修,看看自己的身心、人際關係、事業,各方面是不是在增上。所以,業果這個法貴在實踐,真正按八因三緣來修,決定可以全方面轉變命運,不在這裡實行,恐怕學佛修道很難有堅實的基礎。

根據重業先成熟這條道理,就可以推知臨終時先成熟什麼業,如此生前就可以為死時作準備。臨終時,可以決定兩點:第一,決定唯一隨業牽引,其他帶不去;第二,以善業力決定安樂,以惡業力決定痛苦。所以一生行善,善業重的人,死時很自在,有的談笑而逝,有的坐脫立亡,沒有任何痛苦。修淨土之人以真信切願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一生用功,使它成為重業,臨終自然往生。如果沒有重業,就要看近業,所以臨終關懷很重要,要為臨終者提供助緣,讓他能在善心的狀態中去世,以引業善而得生善趣。

寅七、四力懺悔

平時我們以放逸或者沒有正知正念,很容易造下罪業,切不可放置不管,而應及時以四力懺悔。四力就是能破現行力、對治現行力、遮止罪惡力和依止力,其中能破現行力和遮止罪惡力是關鍵。能破現行力的體性是追悔的善心,發起追悔心的方便是多修罪業的過患;遮止罪惡力的體性是誠意防護之心,如此沒有這個內涵,懺悔也只是空話而已;對治現行力,有修念誦般若經、觀罪性本空、持咒等;依止力是皈依和菩提心。

此四力懺悔可以歸攝在金剛薩埵的修法中。為什麼特別提倡金剛薩埵的修法呢?有二個原因:第一,是本尊願力殊勝、心咒淨罪能力大。因為金剛薩埵具有淨治一切罪障的特別願力,觀修金剛薩埵本尊,念誦心咒,能清淨無邊的罪障。阿底峽尊者曾說:修學三乘,最重要的修法都是懺悔業障,而八萬四千法門當中,在懺除罪障方面,最具加持的就是密乘中的金剛薩埵修法。第二,是契合漢人時機。在金剛薩埵的伏藏儀軌中,蓮師授記此儀軌和漢地眾生有特殊因緣,將會利益以漢地為主的廣大眾生。

基於以上原因,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以大圓滿智慧觀察當今時代眾生的根機、因緣,勸我們修持金剛薩埵法門。考慮到現代濁世的眾生罪業深重,善少惡多,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業,受了三乘戒之後犯戒之處不計其數,重的還造過謗佛謗法謗僧。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不推動共修金剛薩埵法門,將有無量眾生墮入惡趣,不必說即生成就,連得人身都很難保證。所以我們才倡導漢地道友共修金剛薩埵。事實也反映,漢地眾生與這個修法非常有緣,報名十分踴躍,目前發願心咒的數位總和相當驚人,已經高達一萬三千多億。金剛薩埵本尊的願力確實不可思議,眾生的福德善根因緣也是不可思議,這眾多人能對心咒不可思議的功德眾生信心。以此共修殊勝的緣起力,參加共修者決定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大利益。

已經發願念心咒之後,現在重要的是按質按量完成,不能只發願而不實修,這樣完全相違修金剛薩埵法門懺悔業障的動機。所以,發願者每天念心咒懺悔,應當作為不間斷的功課,持之以恒地實行,這樣才能真正得到本尊心咒的加持。如果每天不堅持念誦,那所謂對金剛薩埵本尊和心咒有信心也只是空話而已。所以,第一個要求是按量完成,但不能只注重數量,更重要的是懺悔的質量,也就是要注意四力的發起和增上。我們懺悔,罪業能消多少,是拔除根本還是枝末,完全取決於懺悔心猛不猛利,具不具足四力,修持時間是否相續、恒常等。懺悔的質量就觀待這些,如果能增上圓滿這些因素,懺罪的效果會大不一樣。而四力當中,能破現行力和遮止罪惡力的發起又全靠修習業果。由數數思惟黑業的過患,就可以生起猛利的追悔心和誓不再犯的防護心,這樣懺悔就會真正達到扼要。所以,懺悔的至心猛利全靠對業果的修習,對業果能獲得定解,懺悔時就可以發起皈依心、菩提心、念誦心咒的至誠心。

總之,修金剛薩埵法門的關鍵是四力懺悔,四力懺悔能不能達到扼要的關鍵就是修業果。

以上宣說了金剛薩埵懺悔法門和修習業果的關係。

寅八、破斥邪見

有人懷疑:如果行善決定得安樂、造惡決定得痛苦,為什麼好人反而遭殃、惡人反而享福呢?

假如人只有一世,可以說善惡報應不決定。但是因果通於三世,好人行善卻遭殃,這是前世惡業的苦報,以今生的善業決定在將來現前安樂。惡人造惡卻享福,這是前世善業的福報,以今生的惡業決定在將來現前痛苦。

又有人說:業沒有賢劣,行善沒有利益、造罪沒有危害,一切都是大平等性,通徹無礙。

如果無法忍受火星灼傷皮膚的痛苦,或者聽到別人說點過失就生瞋心,則說明內心還有執著,有執著就有取捨的分別心;有分別就有善惡;有善惡法爾就有苦樂、利害;造惡障礙開發大平等性,行善接近開發大平等性。所以應當謹慎取捨業果。以上這種邪見極為惡劣,雖然沒有學順世外道,但是相續中已經生起斷見,後世也唯有墮入金剛地獄。龍樹菩薩說:邪見之人雖行善,異熟皆為無盡苦。

執這種邪見的過患是:認為沒有佛菩薩,自然捨棄皈依、發心、清淨觀、敬信心等一切法行,而且聲稱沒有惡趣和眾生,顛倒行持殺生、不與取等不善業,如棄屍體般地拋棄慈悲心和四種厭世的修法 

所以只要二取迷亂還沒有消於法界、見解沒有究竟之前,苦樂是無欺存在,所以取捨業果至關重要。釋迦牟尼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全知麥彭仁波切在《開顯解脫道》中說:黑白業果永時亦不虛,於此無欺因果正道中,顯現一切輪涅之諸法,雖知自作定熟於自身,我等無力如法作取捨,總集三寶上師悲眼視,能作善惡取捨求加持。

歸攝以上業果的修法內容,就是宗大師攝頌所說:黑白業感苦樂果,各別應受勤止作。別於無始所集罪,四力對治求加持。

十善楷模

許哲居士是新加坡的一位傳奇人物,她一百零六歲的時候,不但不需人照顧,反而還在照顧許多比她小二三十歲的孤苦無依的老人和破碎家庭。

一八九八年,許哲出生在廣東一個荒僻小鎮。她從童年起,每天要幫忙做很多家務。清晨到河邊洗完衣服後,再到山上、野地採集藥草,然後回家幫忙做手工,賺取微薄的工資貼補家用。後來,因為家中發生變故,母親帶著她和姐姐弟妹四人離開廣州,到馬來西亞檳城投靠親戚。

當時,許哲已經二十幾歲,卻還是一個文盲,只能從事打掃的清潔工作,但上進心很強的她一直在尋求就學的機會。檳城附近有一所教會辦的小學,每次經過那裡聽到小學生琅琅的讀書聲,她心中就十分羡慕。有一天,她鼓足勇氣走進學校,告訴修女們:我想讀書,可是我沒有錢,我可以幫你們打掃、洗衣服,請你們讓我讀書。修女們答應許哲的要求,並且讓她住到教會後面的房子,每個月四塊錢的房租,就以打掃、拖地、洗衣服、做家事來抵償。就這樣,許哲開始了她人生的求學生涯,她每天認真地讀書,雖然放學後還要做許多事情,但是她內心有著前所未有的充實與快樂。

三十歲時,許哲為了逃婚離開檳城到了香港,因為能流利地書寫中、英文,在外國公司謀得了一份秘書的工作。一九三九年,日軍攻打香港,許哲隨公司到重慶避難,當時許哲的薪水高達一百五十元,而一般人平均月薪是二十元。

有一天,她和朋友在一家高級餐館吃完飯後,走出餐館,突然有人伸出又黑又瘦的手,向她乞討。當時她心頭一震:這世上,還有這麼可憐的人,餓了好幾天沒飯吃。我剛剛那一餐飯,可以讓好多窮人吃好幾天啊。望著那可憐的人,她告訴自己:從今以後,我不再多花一分錢在自己的吃喝穿著上,如果我再多花一分錢在自己身上,我就是掠奪窮人的錢。

許哲辭去高薪的工作,加入一個反戰的國際救傷隊裡做義工,打掃、煮飯、洗衣,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抗戰結束後,她隨救傷隊來到英國。一九四五年,她希望入護理學校學習,因為她內心深深牽掛著貧苦、病弱的人,她希望學會護理工作,將來能為老人、窮人、病人們服務。當時,護校學生的年齡限制是十七歲到二十五歲,她已經四十七歲,但她並不氣餒,寫信向護校校長表明學護理的心意,在信中她寫到:我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這句話感動了護校校長,破例准許她入學研習護理課程。護校八年,她用心學習從小孩到老人、從出生到死亡、從身體到心靈等各種不同層面的照顧與養護,她默默許下心願,要將所學的一切知識與技能,完全奉獻給需要的病人、老人與窮人。

一九五三年,她自護校畢業。巴拉圭的一家慈善機構知道她發願要無條件為窮苦的病人奉獻,就寫信邀約她前往巴拉圭。這家慈善機構只有三位醫生,卻要照顧很多病人,她是唯一的護士,因此她的工作格外繁重。雖然沒有薪資,而且忙累,但她內心始終很愉快,能將自己所學奉獻在病人身上,為他們減輕病苦,她感到很安慰。

一九六一年,她來到新加坡,從姐姐口中得知有個窮人醫院從一九一零年創辦至當年,都沒有一個護士。當時醫院內有三百八十個病人,因為醫療人員不足,無法得到適當的照料,她就自薦到醫院照顧病人。

她這一生,除了當秘書那段時間領取薪資之外,其餘工作都是無薪職。她想如果醫院有錢,就能輕易地花錢請到護士來照顧病人,可是這所窮醫院因為沒有錢,沒有人要去,所以她自願去。

在那所醫院,她看到老人們一天只吃兩餐,常常忍受饑餓,就讓姐姐財務支援,每天買麵包給三百八十位病人吃,親手派送,樓上樓下地跑。

在醫院服務將近三年時,她決定自己辦老人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忍老人常常挨餓。她的姐姐深受感動,決定支援她辦老人院,馬上取出存款買下一塊地。一九六八年,她倆創辦的養老病院成立,完全免費收容了兩百五十位貧病老人。

許哲姐妹照顧窮人的心,是來自童年時期母親的身教。當時雖然家裡窮,但一有窮人來要飯,母親總會想辦法分一些給他們。耳濡目染之下,母親的慈悲善行深深影響著兩姊妹,讓她們擁有一顆仁慈博愛、歡喜布施的心,無我無私地去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許哲照顧老人無微不至,自己卻過著苦行僧般的安貧生活。她的飲食非常簡單,一天只吃一餐,通常是一份生果蔬菜或是一杯鮮奶,她說:我從小就吃素,因為我對魚、肉過敏。她也從不在衣著上花費,都是穿別人不要的衣服,有的是從垃圾堆裡撿來洗乾淨再穿。她認為穿衣服是為了保暖和蔽體,無所謂好不好看。

她照顧窮病老人的善行,漸漸被社會大眾肯定,很多好心人前來幫忙。有的人載來大堆米和蔬菜,甚至有時多到吃不完。在徵求贊助者的同意後,她把多餘的米糧分贈給其他貧窮家庭,最多時曾同時照顧二十六戶。她不僅在新加坡建立養老病院,還到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去協助當地的慈善機構設立養老院。除了照顧養老病院的老人,她隨時隨地都在關心周遭需要關心的人。她把時間、精神完全奉獻給世間苦難的人,忘了自身,忘了今夕是何年。

一百零六歲的許哲,從外貌上看,像是六七十歲,她一頭銀白短髮,皮膚光滑、耳聰目明、手腳俐落,牙齒完好無缺,顯得年輕、健康、有活力,與很多上了年歲的人很不一樣。她每天閱讀、靜坐、運動、布施、做瑜珈,她的精神、體力絲毫不遜年輕人。她透露她的長壽之道是:今天起來今天做工,不停地做工,做人間的義工。同時,她不生煩惱心、不惡口、不吃肉、不猛火煮食、不沾咖啡、酒,所以身心能常保平靜、喜悅,當然,她將身心奉獻給貧病老人的無畏布施,自然能得到健康長壽的果報。

一九九四年,許哲已經九十六歲。有一天,她經過一位她曾經照顧過的老婆婆家,推門進去,看見老婆婆躺在地上。她趕緊扶起老婆婆,倒水餵老婆婆喝下,幫老婆婆洗淨身子,換上乾淨的衣服,然後到外面買了一碗稀飯餵老婆婆吃。隨後,聯絡紅十字會的救護車,送老婆婆到醫院,辦好住院手續,老婆婆不讓她走,她就留在醫院陪伴老婆婆,一直到夜晚十點半才回去。

第二天一早,許哲又趕到醫院探望老婆婆,護士小姐告訴她,老婆婆昨天半夜兩點已經去世了,走得很平靜、很安詳。

她一聽,心裡感到很欣慰,因為,婆婆走時乾乾淨淨,而且吃過了稀飯。她感恩地說:婆婆給我的最好禮物,就是臨終前讓我握著她的手兩分鐘。那真誠的愛,透過手心的溫暖,陪伴著老婆婆平靜地離開人間。

十幾年前,她姐姐往生後,留給她一筆不大不小的遺產。她把遺產全數拿出來布施,買了十幾棟房子,給當時急需住房的貧困老人及破碎家庭,並每個月定期分派米糧給他們,還為他們繳交水電費等。

她的愛心不僅限於老人,她希望開辦一個不分種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的家庭式收容中心,為那些被遺棄的老人、棄婦、兒童提供一個中途站,給予他們家庭成員般的關愛,以恭敬心相待,讓他們建立起自信心和尊嚴。

一百零一歲時,她接觸了佛教,歡喜信受而皈依,並開始老實念佛,全身心依止阿彌陀佛,不論走到哪裡,佛號永遠相隨。一位法師認為,許哲的五戒十善已經修到滿分。

二零零三年,許哲獲得第六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十一位得獎者都是在生命線上苦苦掙扎求存,多數是一生下來就必須與死神搏鬥的人,而和其他幾位不同的是:她雖然奮鬥不息,一生的艱辛也不亞於他們,但她是付出全部,完全為了別人,沒有想到自己。

一百年來,這個默默為貧病困苦者奉獻心力的善女人,以源源不絕的慈悲心念去愛每一個需要愛的人。她無私無我地付出,那種愛的能量彷彿來自天地之間。

壬二、發此意樂之量

以上念死無常、思惟三惡趣苦、淨修皈依和修習業果,都是修習下士意樂。其中,通過修持憶念死亡和思惟惡趣苦,將會發生希求後世之心;通過修習皈依可以趣入聖教之門;再由修持一切安樂之本的業果正見可以真正成辦後世安樂。後兩者合起來,是依止後世安樂的方便。這樣正修下士意樂,應當生起何種意樂才算到量呢?以下宣說: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謂先有無偽希求現世,其求後世惟虛言辭,即換其位,令成希求後世為主,現在為副,則為生起。

生起下士意樂之量,就是以往是真正一心一意希求現世,所謂希求後世只是口頭說說而已,而現在主次交換了位置,變成以希求後世為主,以希求現世為次,這就是下士意樂已經生起。

道次第是次第修心的法門,應當每修一步,心上便有一層轉變。學習是要把顛倒心一分分轉成無顛倒心,如果學後心無轉變,只有兩種可能:或者是佛語不具有使人離過、增德的功能,或者是學習有偏差。前者不可能成立,因此可以決定是自己未如理修習,也就是沒有將佛語結合自心而如理思惟,數數串習。換句話說,聞思修脫節,只是聽聽知識而已。

以下士道來說,學習之前大多數人都是以追求現世為主,學習之後則變成以追求後世為主,這就是生起了下士意樂,遠離了追求今生的顛倒心。雖然口說極高深的法,可是心中仍然對現世很耽著,這說明連下士意樂都不具足,後世能否獲得善趣值得懷疑。

下面進一步強調已生者須令堅固

然須令堅固,故此生已,仍須勵力善為修習。

然而必須使下士意樂獲得堅固,所以在意樂生起之後,仍然需要努力善加修習。

所謂意樂堅固和不堅固,就是不可奪和可奪。著重希求後世的心不會被其他境緣所奪,就是意樂堅固;遇到因緣,會被違品所奪,則是意樂不堅固。我們相續中的顛倒習氣很強,善心最初發起時,如果不能護持相續,很快就會被顛倒習氣所轉。比如:按下士道閉門用心思惟時,心會緣後世而轉,但一入紅塵之中,沒有以正念攝持,很快又會緣現世八法生起耽著。所以下士意樂生起之後,為了使它堅固,仍然需要努力數數修習,使意樂達到猛利恒常。金剛持說:希求現後世換位,已成主求後世義,現世僅為順便時,下士意樂即生起,為令堅固而精勤。(希求現世和希求後世轉換位置,已經成了著重希求後世義,現世只是順便希求的時候,就是生起下士意樂。為了使意樂堅固,需要精勤修習。)

以上生起意樂之量,是按照霞惹瓦的《道次第中篇》而宣說的。

理證:

此處所說之量(有法),是意樂必須生起到達之量,因為:了達死亡無常之後,必不會著重耽著現世;了達善惡趣苦樂之後,必轉成著重希求後世之義;而且依靠皈依和業果,必能成辦後世之義。(所以正修下士道次第,必然要達到此意樂之量,將心轉成以後世為主才算是完成。)

比喻:到達寶洲的商人,希望儘快返回故鄉,因此不會耽著要在寶洲安居,而且以渴望回家之心,決定會努力準備回家的資糧。

壬三、除遣此中邪執分二: 對於圓滿之因遣除邪見  對於決定勝之因遣除邪見

癸一、對於圓滿之因遣除邪見分二: 出計  遮破

子一、出計

第三,除遣於此邪分別者,謂有一類,以佛經說,悉應背棄生死所有一切圓滿,為錯誤事。作是念云:身受用等諸圓滿事增上生者,皆是生死,發求此心不應道理。

有一類人,以佛經所說應當背棄生死一切圓滿作為誤解的依據,而這樣認為:增上生的身體、受用等圓滿之事,都是屬於生死,對彼發起希求之心不合道理。

以佛經說,比如《廣大遊戲經》說:輪迴猶如針之尖,何時亦無有安樂。《寶性論》說:猶如糞穢無香氣,五道之中無安樂。

錯誤事,意為引生誤解的所依。比如:黃昏時眼識不明,緣花繩而眾生蛇的錯覺,花繩是眾生錯亂的所依,稱為錯誤事。同樣,這裡依靠應當背棄生死一切圓滿這個觀點,與自己的無明結合,就會眾生增上生事屬於生死,發心希求不應理的誤解。

子二、遮破分二: 真實  以教證說明

丑一、真實分二: 以身等仍須展轉漸受而遮破  觀待究竟增上生而遮破

對方的觀點有兩個:一是凡是對生死之事發希求心,都不應理,二是增上生事都是生死。下面分別遮破:

寅一、以身等仍須展轉漸受而遮破

所破是凡是生死之事不應發心希求,能破是雖然究竟不應希求,但暫時仍須希求。論中說:

然所求中略有二類:謂於現位須應希求,及是究竟所應希求。生死之中身等圓滿,希解脫者於現法中亦須希求,以由展轉漸受此身,後邊乃得決定勝故。

所求之中可以略分為兩類,就是現位(暫時)必須希求和究竟所應希求。兩類之中現位必須希求是合理的,也就是生死中的身體、受用、眷屬等圓滿,求解脫者暫時也需要希求,因為通過展轉漸漸受此身,最終才能獲得決定勝的緣故。

展轉漸受此身:一般小乘聲聞證果須歷三生,獨覺證果須經百劫。按顯宗講,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積資糧。按金剛乘講,除極利根之外,一般行人須經十六生等。

以上道理換一語氣說:既然一生還不能了生死,那就還是生死中人,還有生死中的事。在生死的多生之中,就應考慮求得圓滿的身、受用、眷屬等等,這樣可使自己修道進步快。否則,在生死之中甘願取下劣的身、受用、眷屬,不是更不合理嗎?是否應當不希求善趣增上生的圓滿,反而喜歡惡趣的不圓滿呢?所以,這一段是以身等還須在生死之中展轉漸受來成立暫時希求生死中的身等圓滿並非不合理。

譬如去廣州,先要坐車到重慶,再坐船到武漢,然後轉車到廣州,須展轉乘坐多次車船。雖然到達終點之後不必希求車、船等的圓滿,但從暫時來說,必須希求。如果車船、受用等不圓滿,就會障礙進趣、延緩進程;如果車船好、旅途受用好、眷屬好,就能順利、快速地到達終點。

其實,從自己切身之處想一想,就很容易明白。比如:沒有床和被子睡不好覺,立即就出現障礙,連生活都無法安定,怎麼去修道呢?依此類推,身體整天生病,饑寒交迫,連基本生活都無保障,或者眷屬不和合,在一起天天鬧矛盾,受到這些違緣干擾,我們自利的修行都修不了,更何況利他。因此,生死之中的身體、受用、眷屬等圓滿,求解脫者暫時也必須希求。

清朝的玉琳國師,前世是出家人,諸根不具,相貌非常醜陋,而且心性頑愚。有一次,一位女施主設齋供養出家師父,還供養每人一件衣服結緣。當時玉師也在座就餐,施主發到他面前時,見到他六根不全,生起厭惡之心,便不和他結緣。玉師當下生大慚愧,心情很沈痛,恨自己宿世業障深重,感得如此醜陋的色身。他想起《藥師經》上說,拜《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可以感得琉璃身,於是發誓一心一意拜《藥師經》。他終身頂禮,最後是拜在蒲團上圓寂的。轉世之後成為玉琳之身,智慧殊勝,諸根聰利,相貌非常莊嚴,成為順治皇帝的國師,人們聽到他的名字都心生敬仰。所以,大乘菩薩必須成就殊勝的增上生事,才好攝受眾生成辦利他。

寅二、觀待究竟增上生而遮破

所破是增上生事都是生死,能破是還有不為生死所攝的增上生事。論中說:

非凡所有身及受用、眷屬圓滿增上生事,一切皆是生死所攝,以其身等圓滿究竟,即佛色身、圓滿佛土、佛眷屬故。

並不是所有的身、受用、眷屬圓滿等增上生事,都是生死所攝,因為身、受用、眷屬這三者圓滿究竟,分別是佛色身、佛剎土、佛眷屬的緣故。既然究竟增上生不是生死所攝,當然就不應背棄,而應當是究竟所應希求。

以阿彌陀佛為例,阿彌陀佛的色身圓滿,《讚佛偈》說: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阿彌陀佛的淨土圓滿,《阿彌陀經》說: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佛眷屬圓滿 ,《阿彌陀經》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阿彌陀佛的身、受用、眷屬等是究竟增上生事,不屬於生死的範疇,這些應不應捨棄呢?如應捨棄,今天就不會有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就不可能成為無量眾生安樂的所依,阿彌陀佛也不算是完成了佛道。所以,我們應當調整一下認識,所謂學佛修行,並不是學痛苦,不是學得身心不健康、受用貧乏、一個眷屬也沒有,變成孤家寡人痛苦不堪的狀態。如果結局是這樣,我們學佛又有何意義呢?還不如不學為好。因此,佛法是使人離苦得樂的法,學佛的目的是使人生逐步走向圓滿,最後到達究竟,一切身、受用、眷屬都最極圓滿,才是佛道的完成。

丑二、以教證說明

下面以教證說明,應當成辦增上生和究竟增上生:

故《莊嚴經論》於此密意 說云:增上生謂受用身,圓滿眷屬勤圓滿。此說由前四度,成辦增上生。

因此《大乘莊嚴經論》針對這個密意說:受用圓滿、身圓滿、眷屬圓滿、事業圓滿四者,是殊勝增上生的體性。《大乘莊嚴經論》這一句,出自該論宣說以作用決定六度數目的道理之中,即:前四度——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的作用,總的是成辦增上生,分別是以布施成辦受用圓滿,在流轉輪迴的多生多世當中,一切資具滿足;以持戒成辦身圓滿,獲得殊勝的人天所依身;以安忍成辦眷屬圓滿;以精進成辦事業圓滿,所作都能圓滿。

又多教典,說由此等成色身故。

而且眾多教典都說,由布施等福德資糧成就佛陀色身,所以佛色身是究竟增上生,是所希求。

比如,經云:以十倍所有有情福聚,成就佛一毛孔;以百倍所有毛孔福聚,成就佛一隨好;以千倍所有八十隨好福聚,成就佛二十九相之一相,除白毫、頂髻、法螺三相;以萬倍所有二十九相福聚,成就佛白毫相;以十萬倍白毫相福聚,成就佛頂髻相;以萬億倍頂髻相福聚,成就佛法螺相。《隨念三寶經》中說:諸如來者,是福等流。《無垢稱經》中說:諸友伴,如來身者,從百福生,從一切善法生,從無量善道生。《六十正理論》云:此善願眾生,集修福智糧,獲得從福智,所出二殊勝 《入中論》說:如是施等三種法,善逝多為在家說,彼等亦即福資糧,復是諸佛色身因。福德資糧是布施、持戒、安忍三種波羅蜜多,智慧資糧是靜慮和般若,精進是二資糧的共因。福德資糧成為佛陀百福莊嚴微妙色身之因。

是故修種智者,經極長時,修諸極多、諸極殊勝戒施忍等,亦是希求彼等妙果,最極殊勝身等勝生。

因為增上生事是暫時修道的必要所依,增上生究竟是他利功德圓滿的所依,所以修一切種智的人,經過極長時間,修習極多、極為殊勝的施、戒、忍等,也是為了希求其果——最極殊勝的身、受用、眷屬等殊勝生。

經極長時是指時間之長,修諸極多是指數量之多,諸極殊勝是指質量之勝,戒施忍等是指行門種類。這樣勇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最極殊勝的身等殊勝果報。如果這一切都必須背棄,那又何必這樣猛修呢?

比如:阿彌陀佛的因地是法藏比丘,他在發起成就最殊勝色身、剎土、眷屬等四十八願之後,以大願攝持,經歷無量劫修積功德。經中說他: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是持戒;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這是布施;志願無倦,忍力成就、於諸有情常懷慈忍;這是安忍。諸如此類,法藏比丘勤修了無量殊勝的善根。由於成就無量殊勝善根的緣故,法藏比丘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開發,在多世之中,或作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作王家貴族,或作轉輪王,或作六欲天主乃至大梵天王,尊重供養諸佛從未間斷。而且,他的身體和口中常放無量妙香,香氣普熏無量世界。不論受生何處,都是色相端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手中常出無盡珍寶莊嚴具,一切所需的最上之物,用以利樂有情,由此因緣能使無量眾生發菩提心。因此,法藏比丘因地積功累德無量無邊,在五道十地的歷程中,成辦了圓滿的增上生,度化無量眾生,最後邊際是增上生究竟,成為西方極樂世界的大導師。

癸二、對於決定勝之因遣除邪見

成辦究竟決定勝者,謂如《入行論》云:由依人身舟,度脫大苦海。是須依止以人所表善趣之身,度諸有海 ,趣妙種智 ,此復須經多生,故能辦此身勝因尸羅,是道之根本。

不僅能成辦增上生,而且是成辦究竟決定勝的因,如《入行論》所說:依靠人身寶船便能度脫生死的大苦海,即是必須依止以人所表示的善趣之身而度過三有之海,趣證一切種智。而且,這個修道不是善趣中一生所能成辦,而是須要歷經多生。因此能成辦善趣妙身的殊勝之因——尸羅,是道的根本。因為無戒便不得人身,而不在多生中保持人身,便無法修行而出生死、成佛道,故說是根本。

《大般若經》說:我若不護淨戒波羅蜜多,當生諸惡趣,尚不能得下賤人身,何由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能得一切智智乎?《戒經序》說:譬如人毀足,不堪有所涉,毀戒亦如是,不得人天生,亦不至菩提。(譬如人的雙腳殘廢則何處也不能到達,同樣,毀壞戒律不得人天善趣,也不能到達菩提。)《入中論》說:諸異生及佛語生,自證菩提與佛子,增上生及決定勝,其因除戒定無餘。善趣、聲緣、菩薩等一切增上生和決定勝必不可少的因,就是戒律。

總之,善趣身是成辦決定勝的所依,而尸羅是成就妙身的勝因,因此為了獲得妙身應當護戒。

那麼,要成辦暫時的小乘解脫和究竟的一切種智解脫,單憑一般善趣所依身是否足夠呢?

回答:不足夠。論中說:

若善趣身而不圓滿一切德相,僅能成就一少分德,雖修諸道,進程微少,故定須一最圓滿者。此中護求寂 等未圓學處,猶非滿足,故須勵力,護苾芻等 圓滿學處。

如果所獲的善趣身不圓滿一切功德相,只能成就少分功德,那麼雖然依靠這種少分功德之身修行諸道,但是進步微小、進程緩慢,因此必須具有一種最圓滿的所依身。其中只護持沙彌等的不圓滿學處尚不滿足,所以必須努力守護比丘等的圓滿學處。

下面再講兩種觀點:

有作是說:護持尸羅,若是為辦諸善趣者,則近住 等亦能獲得,何須艱難,義利微少,諸苾芻等。

有人說:護持尸羅如果是為了成辦善趣身,那麼以八關齋戒等也能獲得,何必受持行之艱難、義利微少的比丘等上上學處呢?

又餘眾云:若別解脫所有要義,是為獲得阿羅漢故,然苾芻者,未滿二十,則不堪受,近事 之身,亦有能得阿羅漢者,應讚其身。難行少義,苾芻何為?

另一種人說:如果別解脫所有的要義,是為了獲得阿羅漢果位,但是比丘戒未滿二十歲就不能受,而以居士身也有能獲阿羅漢果位的,所以應讚歎居士身才對。比丘戒戒條繁多難以受持、所獲利益也不過如此,受比丘戒有何意義呢?

回答:

應當知此是全未知聖教扼要,極大亂言。應以下下律儀為依,受上上者,委重護持圓滿學處。

應知這是完全不了知聖教扼要的極大亂言。應當以下下律儀為所依,在下下律儀的基礎之上,受學上上律儀,殷重護持圓滿的學處。

未知聖教扼要,可以理解為:前者一概認為受持別解脫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成辦善趣,因此他不了知別解脫戒須以出離心攝持的扼要;後者認為受持別解脫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獲得阿羅漢果,他不了知大乘以利他心受持別解脫戒,實際上是為了獲得究竟佛果的扼要。以不達扼要之故,是極大亂言。

再觀察,以善趣身求證一切種智,須展轉經歷多生,而這個所依身的因,最根本是戒。又為了速疾成辦佛道,所依身須功德支分圓滿,因為如果沒有獲得圓滿所依,修道速度就不快、修力也不強;而要獲得圓滿一切功德的所依身,因上必須功德圓滿。因此,應當受持違品全斷、身口意善行一切支分圓滿的比丘戒,而不是一般戒律。所以,必須以下下居士戒為所依而受持上上比丘等的滿分戒。

或者從因來說,成辦增上生善趣,具足比丘戒比不具戒修行具有力量;在成就阿羅漢果、受行菩提心戒等方面,也以具足比丘戒有力量。《大乘莊嚴經論》中說:應知出家分,無量功德具,欲比在家分,最勝彼無等。又以修習金剛乘來說,居士、沙彌和比丘相比,修密上等的所依也是比丘身。《金剛橛續》、《時輪金剛》中都說:三者比丘為最勝,中等即是諸沙彌,彼中在家位最低。所以,宗大師這一句未達扼要的含義甚深。

對以上下士道的內容:實修時應當依止具足殊勝法相的善知識,而且必須通達一切聖教的扼要;在此基礎上仍不應滿足,因為這時假如馬上死亡而轉生惡趣,則痛苦不可思議,所以對於能從中救護的怙主三寶應求皈依;此後,再如理地取捨業果,並且對殊勝增上生之因——護持圓滿學處,應當精勤用功。

已說於共下士道次淨修心訖。

有關共下士道次第修心的法要已宣說完畢。

 

 

台長: 公主
人氣(4,01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廣論 |
此分類下一篇:日常法師、益西彭措堪布、智敏法師《廣論》淺釋、講記匯編
此分類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三)-4

蒼蠅水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1 01:39: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