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24 17:38:00| 人氣4,55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三)-2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巳二、《攝分》所出利益分二: 第一四聚 第二四聚

初中有二四聚。

《攝抉擇分》中所說的皈依勝利有兩個四聚,其中第一個四聚,即:獲廣大福、獲大歡喜、獲三摩地、獲大清淨。

午一、第一四聚

初四聚中: 獲廣大福者,如《無死鼓音陀羅尼》云: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攝波羅蜜多論》亦云:歸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測量。

第一四聚中的第一種利益——獲廣大福,就是如《無死鼓音陀羅尼經》所說:佛陀功德不可思議,正法功德不可思議,聖僧功德不可思議,如果對這些不可思議處生起信心,那麼這個異熟果也是不可思議。《攝波羅蜜多論》也說:皈依的福德如果有色法的形相,三界的容器尚且狹小而無法容納,如同大海水藏不是以手握所能測量一樣。佛陀、正法、聖僧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如果能對這些不可思議處眾生信心,則由內支、外支聚合所現前的異熟果也是不可思議。此異熟功德若有體相,則三界也無法容納。

以下再引佛語證明皈依能獲廣大福聚:

《善生經》說:若人受三自歸 ,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舉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受三歸者,其福過彼,不可勝計。

《希有校量功德經》這樣宣說皈依的功德:

一次,阿難問佛:如果有人說:我現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此人能獲得多少功德?佛陀告訴阿難:如果有充滿南瞻部洲的初果羅漢,有人在百年之中,手持世間所有的娛樂資具供養他們,又以衣食、臥具、湯藥四事供養,乃至這些初果羅漢涅槃後,收藏他們的舍利建造七寶塔,如前面一樣地供養。阿難,你認為這樣供養所獲福德多嗎?阿難回答:很多!世尊。佛說:但這還不如有人以淳淨心這樣承諾:我現在皈依佛法僧。後者所獲福德遠勝前者百倍、千倍、萬倍,乃至不可計數、無法比喻的倍數。

佛又說:如果有充滿西牛貨洲的二果羅漢,有人在兩百年中如前一般供養,也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如果有充滿東勝身洲的三果羅漢,有人在三百年中如前一般供養,也無法相比;如果有充滿北俱盧洲的四果羅漢,有人在四百年中如前一般供養,也無法相比;如果有充滿四天下的辟支佛,有人在一萬年中如前一般供養,也無法相比;如果有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諸佛如來,有人在兩萬年中如前一般供養,此人雖能獲得無量無邊不可計數的廣大福德,但仍然不如有人以淳淨心這樣承諾:我現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後者所獲功德遠勝前者百倍、千倍、萬倍,乃至不可計數、不可言說的倍數。

從以上校量功德可知,三皈依的功德極為廣大,難以衡量,真正以淳淨心立誓皈依三寶,功德遠勝一般財物供養。皈依境三寶是能生福德的殊勝之田,三寶的作用不是以分別心所能測度,而信心的作用也是無法衡量,因此以淳淨心皈依所眾生的暫時、究竟之功德,確實也是無法計量、無法比喻的。所以,我們應誠信佛語,以此信解至誠皈依一次,功德確實無量。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說:皈依功德若有形,超勝虛空無量倍。全知麥彭仁波切在《釋迦佛廣傳》中說:對佛陀生信的善根果報受用不盡,如以比喻說明,則像一滴水匯入大海,從而變成與無盡汪洋一體一樣。

二、獲大歡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諸日夜中,能隨念諸佛,正歸依佛者,此是人所得。於餘二寶亦如是說。我今獲得依止如是三寶歸宿,是為善得。作意思惟,增長歡喜。

第二種利益——獲大歡喜,就是如《念集經》中所說:如果能在日日夜夜中隨念諸佛,如理皈依佛陀,這是做人得到了實義。對於其餘法寶、僧寶,經中也是如此宣說,即若諸日夜中,能隨念正法,正皈依法者,此是人所得。若諸日夜中,能隨念僧伽,正皈依僧者,此是人所得。所以應該這樣作意思惟:如今我得以依止如此殊勝的三寶歸宿,真是善妙難得。這樣思惟便能增長歡喜。

第二種利益——獲大歡喜,宗大師對此解釋為:皈依之後,由思惟皈依的利益,自然會增長歡喜,因為慶幸自己從現在開始,生命得到了真正圓滿的依處。《印光大師文鈔》說:如遇救登船,安坐到岸,曩時兇險已過,現在得慶更生。就像在急流中遇到了救護,登上船後,安穩抵達彼岸一樣,從前遭遇的種種兇險都已過去,現在獲得了新生,從此趣入光明安樂的大道,生生世世的問題終於有了解決的方法,真是令人慶慰!

《正法念處經》說:夜摩天王對諸天說:若人心念佛,是名善命人,不離念佛故,是為命中命。若人心念法,是名善命人,不離念法故,是為命中命。若人心念僧,是名善命人,不離念僧故,是為命中命。所以,我們皈依了三寶,內心憶念三寶,那就是好命之人,因為日夜不離念佛、念法、念僧的緣故,是命中最好的命運。常常這樣作意思惟,就能獲得大歡喜。

世人獲得財富時會心生歡喜,但財富並非善妙難得。每天獲得百萬美金,實在不如皈依三寶的利益,不如以皈依心一合掌、一禮拜、一隨念的功德。由思惟皈依利益所生的歡喜,遠遠勝過獲得名利的歡喜,所以決定是獲得大歡喜。

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淨,謂由等持及以慧學而得解脫。

第三種利益——獲得三摩地與第四種利益——獲得大清淨,就是通過等持與慧學而獲得解脫。

午二、第二四聚

第二四聚中: 具大守護者,至下當說。

第二個四聚中,第一種利益——具大守護,將在教授所出的第六種勝利——“人與非人不能為難中宣說。

二、於一切種邪勝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者,謂由信解歸依惡師、惡法、惡友增上力故,造諸惡業,皆得輕微,當得清淨。

第二種利益——所有邪惡信解的障礙都得以輕微或者永遠滅盡,就是由於信解皈依惡師、惡法、惡友之力而造下的種種惡業,通過皈依都能得以減輕乃至將得以清淨。

如果內在具有煩惱種子,外在又有惡師、惡法、惡友的助緣力,便會造作許多惡業,而皈依具有反染為淨、反邪歸正的作用,也就是以修持皈依而遠離惡師、惡法、惡友,依止能對治惡業的大師、正法和僧伽,以往所造的惡業將會因此轉為輕微乃至永盡,這是因為內支成立、外支圓滿,必然能對治惡業的緣故。

三、得墮入正行正至善士數中。

第三種利益——獲得墮入正行正至善士數中,就是由皈依能趣入正行正至的善士行列當中。《瑜伽師地論》說: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名正至。皈依三寶後,對有情遠離傷害等邪行,行持無倒利他的行為,所以叫正行;皈依三寶後,隨學寂靜的正法,趣入各別煩惱寂靜的境界,所以叫正至

皈依之後,只要如理修學,決定會遠離邪行邪至,逐漸轉變為正行正至的善士。我們閱讀佛經、傳記時,常常見到過去修學外道、造惡業、煩惱深重的眾生,在至心皈依三寶之後,都能改邪歸正,徹底轉變為具有智悲的善士,這就是皈依三寶的作用。比如:大迦葉、舍利弗、目犍連等尊者曾經是外道,指鬘是個殘暴的殺人狂,奔公甲曾是一名大盜,難陀是個愛欲深重的人;然而,他們皈依三寶後,在三寶的教育下,行為徹底轉變,成為正行正至的善士。

四、為其大師、同梵行者,及於聖教淨信諸天愛念歡喜者,謂得趣入善士數中,為大師等之所喜樂。

第四種利益——被大師、同梵行者以及淨信聖教的諸天愛念歡喜,就是皈依後得以趣入善士的行列中,因此獲得大師、同梵行者以及淨信聖教諸天的喜愛。

以下解釋諸天如何歡喜。

諸天如何歡喜者,謂彼歡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歸依,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歸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諸天如何歡喜,就是天人們歡喜地說:我們因為成就三皈依,所以從彼處死後轉生天界,這些人現在既然多安住於皈依之中,將來也會轉生在我們的同類中。

《立世阿毗曇論》說:在善法堂上,四大天王向帝釋天彙報人間的善惡。如果人間受持五戒、八戒,恭敬父母、沙門、師長,布施修福的人多,帝釋天便會心生歡喜,認為生天者將會增多,生阿修羅者會減少,否則帝釋天就會憂愁不樂。《施寶童子請問經》說:此外喜白法之諸天尊護持,諸善根亦增上。天人都是歡喜白法,所以如果有人皈依三寶,進入善士的行列,諸天自然會愛念歡喜而護持此人,使他的善根得以增上。

因此,至心皈依三寶後,以淳淨之心,自然能夠得到法界一切善力的護持,不僅是少數世人,而是十方無量諸佛菩薩、修行人以及諸天,都會愛念歡喜我們,時時以大悲加持,護持我們的修行和事業。

巳三、教授所出利益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 得入內道佛弟子者,總有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然共稱許覺沃與寂靜師,以有歸依而為判別,謂得歸依乃至未捨。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此若無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數。

教授所出的皈依殊勝利益有八種:

第一種利益——得入內道佛弟子的行列,總的來說,有許多種成立內外道差別的道理,但是共同承許按照阿底峽尊者與寂靜論師所說,以有無皈依作為判別內外道的標準,也就是獲得皈依乃至沒有捨棄之間,成為內道佛弟子。所以,最初趣入佛弟子行列的人,必須是以至誠心將佛陀受為大師等。如果沒有誓受皈依,則無論作何種善法,都不能趣入佛弟子的行列。

多種建立內外差別道理,比如:以見解來說,佛教共許四法印的見解,而外道相反;以行為來說,佛教是對佛所制定的應遮學處和應行學處如理取捨,而外道則是依止享樂與受苦的二邊行。諸如此類,有許多成立內外道差別的道理。但是,如果僅僅從判別內外道來說,則是以有無皈依作為界限。今天我們皈依了三寶,應該知道自己已經真實入了佛門,成為大師佛陀的弟子,這是無比幸運的,這比加入世間任何其他組織的意義都要重大,因為我們是正式作佛的弟子,修學無上的教法,依止最賢善的助伴。

二、成一切律儀所依處者,《俱舍釋》云:受歸依者,是受一切律儀之門。《歸依七十論》亦云:近事歸三寶,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謂由歸依而能堅固涅槃意樂,從此意樂律儀發生。

第二種利益——成為一切律儀所依之處,《俱舍論自釋》說:受皈依者,是最初受持一切律儀之門。《皈依七十論》也說:居士皈依三寶,這是八種戒律 的所依。這裡所謂皈依成為一切律儀之所依的密意,就是通過皈依能堅固希求涅槃的意樂,以此希求涅槃的意樂能發生一切律儀。

換句話說,皈依三寶之後,由聽聞佛所開示的涅槃法、如理作意涅槃法,由僧眾作為助伴共同修學涅槃法,自己希求證得涅槃的意樂就會逐漸堅固。以此涅槃意樂為等起,便會逐漸眾生別解脫律儀、菩薩律儀與三昧耶律儀。

三、先集業障輕微滅盡者,《集學論》中顯示歸依能淨罪時說云:此中應以生豬因緣,而為譬喻。謂有天子當生豬中,由歸依故,即未生彼,是由歸依能淨當生惡趣因故。若有歸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說。故先集罪,有者輕微,有者罄盡。

第三種利益——以往所造罪業或轉為輕微或徹底滅盡,如《集學論》中顯示皈依能清淨罪障時說:此處應當以生豬因緣作為比喻。也就是經中說:曾經有一位天子將要投生為豬,但由於皈依的緣故,沒有轉為豬身,這是因為皈依能淨除應當感生惡趣的業因。

這部經中說:往昔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見到自己現前了花冠枯萎等五種衰相,知道自己即將死亡,就以神通觀察,發現自己將投胎為豬,於是十分憂愁。帝釋天知道後對他說:現在沒有其他方法,你就誠心皈依三寶吧!天子依言虔誠皈依三寶,死後轉生到兜率天。帝釋天以神通觀察天子的去處,在三十三天以下都找不到。他便前去請問佛陀,佛說:那位天子已轉生到兜率天。帝釋天驚歎不已,就說了這個偈頌:若有皈依佛,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對於法和僧也這樣說:若有皈依法,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若有皈依僧,彼不往惡趣,捨棄人身已,彼當得天身。因此,依靠皈依三寶,以往所集罪業有些會變得輕微,有些能徹底滅盡。

《普賢上師言教》說:如果內心深處以強烈的信心和恭敬心皈依三寶,那麼往昔所造的惡業也將會減輕或消盡。從此以後,自相續也會得到三寶大悲心的加持,一切行為都會成為善法,也不會造惡業。道宣律祖在《四分律隨機羯磨疏》中說:又如闍王造逆入獄,以歸深信,阿鼻罪滅,轉在黑繩,如在人中,七日受盡。又調達雖在阿鼻,以本歸心,受苦亦微,有時暫息,故知三寶所歸無虛。(譬如,阿闍世王因為囚殺父母而造下兩種無間罪,本來應在阿鼻地獄受苦一劫,但因後來在佛前懺悔、誓受皈依,而轉為墮入黑繩地獄,在相當於人間七天的時間內就受盡了苦報。又如提婆達多雖然墮在阿鼻地獄,但因為他在地獄中對佛語生信,並且至心皈依佛陀,由皈依佛的力量而使痛苦變得很輕微。比如《大方便佛報恩經》中,佛當時讓阿難到地獄去問候提婆達多,提婆達多說:我在這裡獲得三禪的安樂。

佛經中說: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觀無量壽經》中說到下品下生:臨終時地獄相雖然已經顯現,但此時若能念佛則可滅獄生西。比如,唐代的張善和,平生以殺牛為業,臨終時見到群牛說人話,前來索命,他心中非常恐怖,急忙喚來妻子說:快請僧人來為我懺悔。僧人來了之後,為他開示:《觀無量壽經》中說,臨終地獄相現前,至心念佛就能往生。張善和說:地獄即將現前,沒有時間取香爐了!便以右手舉火,左手拈香,面向西方懇切念佛,尚未念滿十聲就說:佛來接我!當即往生。

四、積廣大福者,如前所說。

第四種利益——積聚廣大福德,就如前文所說一般。

五、不墮惡趣,由前應知。

第五種利益——不墮惡趣,由前文應當了知。

《涅槃經》說:若人皈依三寶,必能解脫諸怖畏。《法句喻經》記載:往昔有一位帝釋天五種衰相現前,當他知道自己命終後將下生人間投胎作驢時,內心憂愁萬分。他想:三界之中,只有佛陀能夠救度苦厄。於是急忙前去拜見佛陀,稽首作禮,匍伏在地上至心皈命三寶,還沒起身,神識就已經出竅,托生在驢腹中。這時,母驢因為踩壞主人的坯器,被主人鞭打而傷了驢胎,帝釋天的神識因此又回到原來的身體中,重新成為天帝。佛陀讚歎說:善哉天帝,能於喪命之際歸命三寶,罪報已畢,不再勤苦。

六、人與非人不能為難者,如經云: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及歸諸園囿,歸所供樹木,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

第六種利益——人和非人不能做障難。以三寶和戒律為根本的聖道是我們的依處,其餘邪道不是依處。佛陀在神變月見到有些外道皈依大山,有些皈依樹林、園囿、樹神等,就對外道說:遭到怖畏的人們,很多都皈依山林、園囿以及所供的樹神等,這種皈依不是尊重、不是第一,雖然皈依這些皈依處,但也不能解脫眾苦。

若時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

如果某時有人皈依了佛法僧三寶,通過了知苦和苦集,即能超越諸苦。依靠安樂的八支聖道,將會趣入大般涅槃,而以智慧觀見四聖諦之理。

此歸為尊勝,此歸是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

這種皈依是尊勝,這種皈依是第一,通過皈依這種皈依處,能夠解脫眾苦。

也許有人會懷疑:宗大師引用這段公案,怎麼能說明人與非人不能為難的利益呢?

回答:所謂人與非人為難,實際就是指種種痛苦,包括以死魔、蘊魔、煩惱魔、天魔所顯現的痛苦。世人遭遇這些痛苦時,都想尋求依處,但是三寶以外的山林、園囿、神鬼、天仙等並不能開示解脫痛苦的方法,所以無法徹底解脫人與非人的障難。相反,皈依三寶後能現見四諦之理,由知苦斷集、修道證滅而趣入涅槃,由此降伏一切諸魔,所以說人與非人不能為難

此中應以成就風索外道等緣,而為譬喻。

這裡應當以成就風索法術的外道等因緣作為比喻。

以前,有一位外道修持大自在天,成就了風索法術,能夠致人於死地,整個地方的人們都被他攝伏。一次,他向一名童子施此風索法術,卻沒有任何作用。外道懷疑風索法失靈,就用狗來試驗,結果狗兒當場斃命。外道便問童子:你到底有什麼法術?童子說:我皈依三寶。外道因此捨棄所學而皈敬佛陀。

由此公案可知,邪魔外道不能侵犯具有清淨皈依的人。依仗三寶的威神加被,又有龍天護法護持,外魔便不能障難。如《七佛經》說:受三皈依之人有九神護衛。《灌頂經》說:受三皈依之後,有三十六部鬼神護衛。《日藏經》說:有情誰人皈依佛,俱胝魔眾不能害。《十往生經》說: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求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此外,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照身,諸魔不能侵犯。由以上教證可知,皈依後即已具足大守護。

以下再以公案說明:

《普賢上師言教》中有這樣一則公案:

以前,有個盜賊被主人捉住,主人邊念皈依偈邊用木棒打他,比如念一句皈依佛,便打一下,念完後就把他放了。盜賊的心中一直回響著皈依偈的聲音,這個聲音似乎與疼痛成了無二無別。後來他到一座橋下休息時,橋上來了許多鬼魔,它們說:這裡有一個皈依三寶的人。這些鬼魔都不敢過橋傷害他,便吵吵嚷嚷地逃走了。

大恩上師年輕時,有一次外出參學,在深山老林裡遇到一夥強盜。他們拿著刀槍恐嚇上師,要上師留下身上的錢財,而且還要殺上師。當時上師鎮定地說:你們慈悲寬限我五分鐘,我辦一點小事,到時再殺我也不遲。強盜不許。上師又說:我真的有點小事,給我三分鐘也可以,財物都可以給你們,我的命反正在你們手上。強盜勉強答應之後,上師立即恭敬合掌,虔誠祈禱阿彌陀佛。由於三寶的護佑,強盜們身不由己地走入森林。上師向他們遠去的背影祈禱祝福。

民國時,四川的顯真法師曾對弘一大師談起自己親身經歷的往事:

顯真法師在家時曾擔任縣長,殺過許多土匪。出家不久後,他住在寧波五磊寺,每晚都夢見很多土匪血肉狼籍、表情憤怒,拿著槍前來索命。他因此生起大怖畏而發起勇猛心,專念阿彌陀佛,日夜不斷,乃至夢中也能持念。以後再夢見土匪時,便勸化他們念佛,從此夢中土匪也漸漸溫和。幾個月後,就不再夢見土匪了。這個公案也說明了,至心皈依佛陀,冤鬼不能侵擾。

《薩婆多論》也以比喻說明此理:譬如有人在某國犯罪,投靠其他國家尋求救護,彼國的國王對他說:你想解脫怖畏而歸投我,只要你不出我的國境,不違犯我的教言,必定能獲得救護。眾生也是如此,未皈依三寶時,都被四魔所繫縛,有生死等種種過患。如果不離皈敬三寶,不違背佛陀的言教,依靠佛法僧的威力,諸魔也不能障難。

七、隨一切想悉當成辦者,隨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養、歸依三寶,祈禱成辦,則易成就。

第七種利益——隨一切想悉當成辦,就是不論行持何種如法的所作,如果首先供養、皈依三寶而祈禱成辦,就很容易成就。

下面以公案說明:

後周時代的張元,十六歲時祖父雙目失明。三年中,張元晝夜禮佛,祈禱祖父康復。有一天他讀誦《藥師經》,看到經中盲者得視的語句,就請來七位僧人,點燃七盞明燈,七天七夜念誦《藥師經》,邊拜邊哭地說:佛陀!張元為孫不孝,使祖父雙目失明,現在張元點燈普施法界,張元願代祖父受黑暗之苦,使祖父雙目復明。於是殷勤禮拜。七天之後,張元夢見一位老翁,用金鎞刮祖父的雙眼,而且安慰他說:你不要憂慮,三天後就會康復。張元在夢中歡喜踴躍,醒來後將夢境告訴家人。三天後,祖父果然雙目復明。

宋朝名臣呂蒙正,是皈依三寶的大居士。他每日清晨禮佛時都祈禱:不信佛的人不要生到我家,唯願子孫世世代代以宰官的身分護持三寶。後來,呂蒙正的侄子夷簡被封為申國公,每逢初一祭拜家廟之後,就去親近廣慧禪師;夷簡的兒子公著也被封為申國公,常常親近天衣禪師;呂蒙正的兒子左丞,常常親近圓照禪師;左丞的兒子用中,經常親近佛照禪師。呂蒙正世代顯貴、信奉佛教,他的願望依靠三寶的加被全都實現了。

一九九零年十月二日,青年佛教徒馮錦標、黃昌華、林婉明到廈門聯繫工作後,乘機返回廣州。飛機起飛後不久,乘務人員宣佈飛機被劫,但絕對保證乘客的人身安全。這時馮錦標對另外兩位同伴說:快念觀世音菩薩,一定能消災免難。於是三人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馮錦標在稱念聖號時,見到眼前一片光明,觀世音菩薩現身於光中。

飛機在空中盤旋了一個多小時後,因燃料耗盡而緊急迫降於廣州白雲機場。飛機著地後,全體乘客都露出笑容,紛紛鼓掌,但一瞬間,飛機忽然急轉彎,撞上另一架飛機,又猛地拉起來,機尾又撞到另一架準備起飛的上海飛機。一聲爆炸巨響後,飛機頓時斷成兩截,截斷處正好在馮錦標等三人座位的前一排。他們三人從折斷處飛奔出來,機頭向前翻了兩翻,燃起熊熊烈火。幾秒鐘後,飛機響起斷斷續續的爆炸聲,機場濃煙滾滾,一片火海。

這次事故共有一百多人死亡,重傷斷臂缺腿者十多人,唯獨馮錦標等三人僅受表皮輕傷。清理機場時,其他行李都已化為灰燼,而馮錦標的幾本佛書卻完好無損。人們發現這一奇迹時,都稱道佛法不可思議。

由以上公案就可以確信三寶門中,有求必應,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平安得平安,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任何如法之事,若能事先供養、祈禱三寶,就極易成辦。

八、速能成佛者,如《師子請問經》云:由信斷無暇。謂由獲得殊勝閒暇,遇歸依處,學殊勝道,由此不久當得成佛。

第八種利益——速能成佛,如同《師子請問經》所說:由信心斷除無暇。就是由於獲得殊勝閒暇,值遇皈依處三寶,修學殊勝之道,因此不久將會成佛。

由信斷無暇,分別來說,即:由於對三寶生起勝解信,所以捨棄三惡趣;由於對三寶生起欲樂信,所以捨棄邪見和受生長壽天;由於對三寶生起清淨信,所以捨棄其餘三種無暇。

《涅槃經》說:歸依三寶者,速得佛果位。《集學論》說:若彼常於三寶中,恭敬供養無疲厭,則能超出四魔 境,速成無上佛菩提。《處胎經》說:佛告彌勒偈云:汝所三會人,是吾先所化,九十六億人,受吾五戒者。次是三歸人,九十二億者,一稱南無佛,皆得成佛道。

《薩婆多論》說:三歸五戒乃至別脫,由佛出故開立此法,但輪王、梵王說世間法惠利眾生,故十善四弘 ,劫初便有,未能清升,超越世境。法王出世,不為世善,要斷煩惱,遠出界繫,故明戒善,令依具修定慧等行。(三皈、五戒乃至別解脫戒,由佛陀出世之故而建立此法。輪王和梵天宣說世間法饒益眾生:輪王是人主,以十善教化世人;梵王是天主,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教化世人。所以,劫初時就有十善和四無量心,但是以此不能超越世間的境界。法王佛陀出世,目的不是為了世間善法,而是要讓眾生斷除煩惱,遠離三界的繫縛,所以闡明戒善,讓眾生依止而修持禪定與智慧等修行。)

因此,通過皈依三寶,修學出世間的大乘佛道,就能速疾成就佛果。

巳四、結說學處

如是憶念諸勝利故,於日日中,晝三夜三,勤修歸依。

由於這樣憶念《攝抉擇分》教授中所出的種種皈依勝利,就能在每天當中白天三次、夜晚三次勤修皈依。

《僧護經》說:歸依佛者,得大吉利,晝夜心中,不離念佛;歸依法者,得大吉利,晝夜心中,不離念法;皈依僧者,得大吉利,晝夜心中,不離念僧。因為皈依佛法僧三寶,將能獲得以上勝利所攝的大吉利,所以應晝夜不離念佛、念法、念僧,應當晝三、夜三勤修皈依。

辰六、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

第六,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者,身、命、受用定當捨離,若為此故,棄捨三寶,則一切生展轉受苦,故任至何事,不捨歸依。作是念已,數起誓願:雖為戲笑亦不應說捨歸依語。

第六條共同學處——下至戲笑乃至命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即:命終死亡時,身、命、受用決定都要捨離,如果為了暫時的身命受用而捨棄三寶,一切生中都將展轉受苦,所以不論遭遇任何事,都不應捨離皈依。應當這樣憶念之後,數數發起誓願:即便是開玩笑也不應說捨棄皈依的話語。

作是念是要求我們按論中所說那樣思惟,數起誓願是由如理思惟之後數數引發誓願。所謂思惟就是心裡要想:死時身命受用都須捨棄,如果為了身命受用而捨棄三寶,就會累劫受苦;相反,如果寧死也不捨三寶,生生世世都將獲得安樂。這樣思惟利害之後,要從心裡發誓,而且是數數發誓:即使戲笑也不說捨棄皈依的話。如此立誓表示極為殷重護持皈依的決心,唯恐因戲言捨棄三寶,而在相續中熏入不良的習氣。如果能立下這樣堅固的誓願,決定能得到三寶的護念、攝受;相反,如果不發誓願,就很可能因遭遇違緣而捨棄三寶。

在藏地佛教遭受嚴重違緣期間,大恩上師寧捨生命也不捨三寶。

一次,有一位官員對上師不滿,想伺機陷害上師。一天,他到洛若寺對上師說:晉美彭措,你還是很有本事,居然沒受到一點皮肉之苦,但是你也不要得意,今天你必須清清楚楚地聲明佛教是迷信,我捨棄三寶。不然就給你一點顏色看看!上師說:想讓我說這句話,比登天還難。佛教完全是正信,我不可能捨棄三寶。官員大聲吼道:你敢這樣說,我看你是不要命了!上師平靜而威嚴地答道:即使捨棄生命,我也決不會捨棄三寶。官員暴跳如雷,指著上師罵道:你死到臨頭,還執迷不悟,我們走著瞧!三天後看你是坐在監獄中,還是坐在這裡。

這位官員在返回色達途中,酒癮大發,坐下之後一杯接一杯地喝,因為飲酒過量,導致口吐鮮血而死。

還有一次,孜穹的批鬥大會快結束時,有一位領導說:這幾天的工作很有成效,很多出家人都改變了立場。明天會上,晉美彭措必須當眾發言,公開指責出家人的過失,假如言詞不當,那就等著瞧!

當時情況非常緊張,上師回到住處後,心想:如果不按他們的意思,生命就會有危險。但是,哪怕捨棄生命,也絕不能做損害三寶的事,不能說汙侮三寶的語言。於是上師開始做食子,祈禱護法神。到後半夜時,上師感覺臉開始變腫。早上便叫來一個人,這人一見上師就被嚇了一跳。上師問他:我的臉腫得怎麼樣?他說:腫得很厲害,眼睛成了一條縫,簡直認不出是您。上師說:很好,你去叫領導來。不久,有位幹部走進上師房間,他看到上師的臉後,嚇得目瞪口呆,只是說:趕快派人送他回家鄉。

就像這樣,在那樣的非常時期,皈依三寶也有許多外在的違緣,但上師內心有堅定的誓願,即使遇到生命危險,也從未有過捨棄三寶之念,更不會說毀謗三寶的話。相反,當時也有佛教徒,因為誓願不堅定,為了保全身命受用而捨棄三寶、毀謗三寶。因此,平時修習第六條學處極其重要,在關鍵時刻能否守護相續,與平時是否串習關係密切。平時若能按《廣論》所說,如理思惟後數數引發誓願,那麼一旦遇到違緣,依靠誓願的力量就能不失壞皈依。

朴穹瓦尊者曾說:我現在修習皈依純熟的時候,在病中疼痛時,不禁呼喚三寶來代替呻吟,不料佛尊等也隨呼喚聲而來臨。樸穹瓦尊者因為修學皈依極為純熟,皈依心已經深入相續,所以在病痛時自然祈禱三寶,由於至心皈依,佛尊等也是當即顯現。

寅三、遣除不清淨分五: 補充一條學處 諸學處的出處 有關虧損與棄捨皈依的迷亂觀點 真實宣說棄捨之相 教誡以殷重愛惜

卯一、補充一條學處

諸先覺等說一學處,謂隨往何方,於彼如來應學歸依,未見根據。

古德們還宣說過一條學處,就是不論前往哪裡,對那裡的如來,都應修學皈依,也就是說,不論去往任何城市、任何國家,我們都要皈依那個方向的佛陀。雖然沒有見過這條學處的根據(在經論中沒有明顯見到這條學處),但對此也應持為皈依的學處。

卯二、諸學處的出處

如是六種共同學處,是如《道炬釋論》中說。各別學處等三種者,契經中說,後三種者,出於《歸依六支論》中,如彼說云:應於形像頌,及諸碎黃布,信解為大師,親口說諸法,不謗應頂戴,淨未淨諸人,應觀為善士。

這六種共同學處是按照《道炬論自釋》而宣說的。各別學處的前三種(應遮學處),是按《涅槃經》而說;各別學處的後三種(應行學處),是出自大阿闍黎布瑪莫劄的《皈依六支論》。如同《皈依六支論》所說:應將佛像信解為大師,將經書中的偈頌信解為佛陀親口宣說之法,不應毀謗而應頂戴;而且對於持沙門相的人,不論是清淨的聖者或尚未清淨的凡夫,下至僧衣破碎的黃布,都應觀為僧寶。

《攝抉擇》中所說此等,迦摩跋云:此諸學處,內鄔蘇跋想亦宣說,我二同從阿蘭若師所聞。此語出於此師所傳壟跋嚩道次第中。

對於《攝抉擇分》中所說的八種學處,迦摩跋說:這些學處,我想內鄔蘇跋也宣說了。我們兩人是一起從阿蘭若師那裡聽受的。此話出自迦摩跋所傳壟跋嚩的道次第當中。

卯三、有關虧損與棄捨皈依的迷亂觀點

若有違犯此諸學處,當成虧損及棄捨之理者:有說違犯六種成捨,謂初三種各別學處,及恒修歸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有說由其九種成捨,謂加違後三種各別學處,其餘僅是虧損之因。

關於違犯諸學處將成為虧損和棄捨三寶的道理:有人說,違犯六種學處成為棄捨皈依,就是最初三種應遮的各別學處,再加上恒修皈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等三種學處;又有人說,違犯九種學處成為棄捨皈依,即前面六種,再加上違犯後面三種應學的各別學處。此外,其他情況僅僅是虧損皈依的因。

以下宣說宗大師的觀點:

卯四、真實宣說棄捨之相

然作是思:若與為命亦不棄捨有違犯者,實捨歸依。如是雖未棄捨三寶,然俱愛執三寶異品大師等三,亦違不言有餘大師,心未誠歸,故亦成捨。若未犯此,僅違學處,非是捨因。

然而我(宗喀巴大師)認為:如果違犯為命亦不棄捨這條學處,就是真實棄捨皈依。雖然沒有這樣棄捨三寶,但同時又愛執與三寶不同品的大師、教法、徒眾三者,這也和不言有餘大師這條學處相違,由於內心沒有真誠地皈依,所以也構成棄捨。如果沒有違犯這兩條,而僅僅是違犯某些學處,那就不是棄捨三寶之因。

所以,按照宗大師的觀點,違犯為命亦不棄捨,或者愛執與三寶不同品的大師、教法與徒眾,都是捨棄皈依。此外,其餘的違犯只是虧損皈依。

捨棄皈依的過患很大,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車疏》中引用眾多比喻來描述:如果失壞皈依戒,就像敗落的王族一樣,不能趣入內道;又像受到護送者欺騙的商人一樣,所作所為都有畏懼;又像是倒塌牆壁上的圖像一樣,容易失壞一切戒律;又像遠離親友的百姓一樣,容易遭受損害;又像是違犯法律的人一樣,因為破戒而墮落惡趣等。所以,失壞皈依具有無量的過患。我們知道以後,應當勵力防護,如果有失壞或虧損的情況,應當及時懺悔,而且發誓以後不再違犯,如此便可恢復。

卯五、教誡以殷重愛惜分三: 憶念趣入佛門等三種差別 而修學 教誡真實皈依法寶,解脫依賴自己如法勤修 教誡須按業果實修,若不學修則不得救護之故

辰一、憶念趣入佛門等三種差別而修學

是故歸依是於佛教能入大門,若有歸依,非惟虛言,則是依止最殊勝力,內外障緣不能違害,功德差別易生難退,倍轉增長。故如前說,由於怖畏及由憶念功德等門受持歸依,勵力不違歸依學處,是極扼要。

因此,皈依是能趣入佛教的大門,如果相續中有皈依而不只是口頭虛言,那就是依止了最殊勝之力,一切內外障緣都不能違害,種種不同的功德極易生起、很難退失,而且會加倍展轉增長。所以應按前文所說,通過怖畏惡趣痛苦以及憶念三寶功德等方面而受持皈依,並且努力不違犯皈依學處,這是極為關要的。

由於怖畏及由憶念功德等是說皈依之因:以下士道來說,就是由思惟三惡趣痛苦而生起怖畏心,由憶念三寶功德而眾生信心,以這兩個皈依的重要因而受持皈依。包括其他大悲心等因素。

總之,這一段是要我們認識皈依的利益,然後由皈依的正因而受持皈依,而且皈依之後必須努力防護,不違犯皈依學處。也就是:為了發起真實的皈依,必須勵力修集皈依的因——怖畏心和信心,即由思惟惡趣痛苦而生起怖畏心,由憶念三寶功德而眾生信心;而且皈依之後,為了護持並且增上皈依,須要勵力防護,不違犯應遮的學處而不退失,不違犯應行的學處而增上皈依。這是總的教誡。

辰二、教誡真實皈依法寶,解脫依賴自己如法勤修

論中先設一問,然後回答。

設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後當生惡趣而起怖畏,能從其中救拔歸處,是為三寶。若歸三寶不違學處,然其歸處,如何救拔?

假如有人這樣想:這樣憶念速疾死亡以及思惟死後將轉生惡趣而發起怖畏心,現在能從惡趣中救拔自己的皈依處,唯一是三寶。如果我皈依三寶而不違犯皈依學處,那麼皈依處究竟是以何種方式救拔呢?

以下兩段是回答:

如《集法句》云:能斷有苦道 ,我教示爾等,如來是大師,爾等應須行。佛是歸依大師,僧是歸依正行助伴,故正歸依是為法寶。若能得此,解脫畏故。

如同《集法經》所說:我教授開示你們能斷除三有痛苦的道諦,以及依靠道所獲證的滅諦,如來是具足圓滿智悲力的大師,所以你們應按照我所開示的教法修行。佛陀是我們所皈依的大師,僧伽是我們所皈依的修行助伴,所以正皈依的就是法寶,因為如果能獲得法寶便能解脫怖畏的緣故。

真實的法寶,就是能斷除三有的道諦以及由道所現證的滅諦。正皈依字,不是相對於虛假的真實,而是直接的意思。為何正皈依處是法寶?因為直接由法寶就能解脫怖畏的緣故。從三士道的角度具體來說:通過思惟皈依與業果,就能從三惡趣中直接得到救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思惟四諦,便能從輪迴中直接得到救護;再進而通過修持大悲空性,便能從有寂二邊中直接得到救護。所以,我們直接的皈依處就是法寶。

究竟 法寶,亦是由其初修業時,遠一分過、修一分德,斷證二事倍轉勝進而為安立,非離此外,忽從他來。

究竟的法寶,也是通過最初修習時,遠離一分過失、修集一分功德,這樣逐漸斷過證德、展轉增進而安立的,並不是離開修法之外,忽然從他處無因無緣而降臨。

究竟的法寶,即煩惱障與所知障斷盡的滅諦和法身智慧,也就是法寶是道諦和滅諦。道諦的究竟是法身智慧,滅諦的究竟是二障斷盡的寂滅,此二者就是究竟的法寶。

以上兩段解答了皈依處如何救拔的問題。概括來說,我們以佛為大師,以僧為助伴之後,真實要皈依的,就是佛陀所開示的法寶。通過如法修行,逐分斷除過失、現證功德,這樣就能解脫粗粗細細的怖畏。這就是皈依處救拔我們的方式。佛陀曾說:我為你們宣說解脫道,當知解脫依賴於自己。因此,不是離開自己修學正法之外,從外在忽然得到解脫,而是以三寶的他力作為助緣之後,仍須依靠內在如法的修行來救拔自己。這就是皈依處救拔的方式。

辰三、教誡須按業果實修,若不學修則不得救護之故

故於此時,是須善巧善、不善業及果差別,如理取捨而修正行,是為修法。若不久思二業及果,如理取捨,則不能遮諸惡趣因,縱畏惡趣,然亦不能脫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惡趣,須於因時,糾治其意隨不善轉,此復依賴於諸業果得深忍信。

這一段也是皈依和業果之間的連接文。

先設一問:由前文已知,救拔依賴於自己修法,那麼在下士道中,能夠救拔惡趣的修法是什麼呢?

論中說:因此,在此處修習下士道時,必須善巧善業、不善業以及它們果報的差別,以此如理取捨而修行,這就是修法。如果不長時間思惟善惡二業以及它們的果報而如理取捨,就不能遮止惡趣的因,那麼縱然怖畏惡趣也不能解脫惡趣怖畏。因此要救拔惡趣苦果,必須在因位時,對治隨順不善業而轉的心念,而這又須依賴對業果獲得深忍信。所以皈依之後,必須按照業果實修。

此段是依理推出後世安樂的根本,即對業果發起深忍信,教誡我們應當實修業果,由此轉入下士道業果的修法。此推理方式就是由果推因:

要救拔果位惡趣,必須在因位遮止惡趣之因,也就是須對治心隨不善業轉;

要對治心隨不善業轉,必須依賴內心對業果發生深忍信,以深忍信的力量才能遮止心隨惡業轉動;

要對業果發生深忍信,必須依賴思惟善惡業的差別以及二者果報的差別而獲得善巧。

在下士道中,通過思惟無常與惡趣痛苦,而發起希求後世安樂的意樂,又以皈依堪能救護的三寶而從惡趣中得到救度。由皈依進入佛門後,以佛為導師、以僧為助伴,真正內在皈依的,就是法寶。通過修法,在因上斷除過失、修證功德,才能得到救度。在下士道中,所修之法是指業果。所謂修,就是長期思惟業果差別,發起對業果的深忍信,由此如理取捨三門的作業。修的最低成就,即解脫惡趣,獲得增上生的人天安樂。

丑五、總結分四: 皈依的因 皈依的境 皈依方式 皈依學處

認識皈依的因和皈依的境之後,如理觀察修,我們才能真實眾生皈依的動機。明白了皈依的方式,才能如理如法地受持皈依。皈依之後,按照皈依學處而行持,才能使皈依不退失並且展轉增上。

寅一、皈依的因

皈依的因很多,這裡按照下士道來說,主要是怖畏心和信心,也就是:通過思惟無常和三惡趣痛苦而生起怖畏心,以怖畏心推動,心中才會迫切尋求皈依處;再通過思惟三寶的功德,對於三寶具有救護的能力才能生起勝解信。具足這兩種心,就能發起真實的皈依心,否則相續沒有改變,皈依就容易流為口頭虛言。

修這兩種心的方式,主要是觀察修,主要就是運用心的緣起來發起無顛倒心、息滅顛倒心。因為人心本來就具有離苦得樂的願望,但是不知道痛苦,就無法激發想求離苦的出離心;相反,如果通過思惟無常而了知現法不能久住,又由思惟業果而了知自己黑業極重、白業微弱,將速疾隨黑業墮落惡趣,而且惡趣痛苦極為漫長、難忍,這樣思惟便能發起怖畏心,由此怖畏心,內心自然急欲解脫惡趣而尋求皈依處。如此環環相扣,通過思惟來發起無顛倒心。其次,如何令信心生起?信心的因是思惟功德,依照佛語以及四種道理等方式遣除疑惑,在相續中引生勝解,信心自然就會生起。

寅二、皈依的境

此段的重點是首先以理成立佛陀是究竟的皈依處,如果對此能夠引生定解,自然會皈依佛陀所說的正法以及住持正法的僧伽。

以理成立,就是以四種因相來成立。如果我們內心按照這四種因相如理推斷,就能真正遣除疑惑,建立定解,所以如理思惟非常重要。我們要生起這種信心,或者是前世已修集了很深厚的善根,今生自然就有俱生的信心,或者必須通過思惟教理來遣除疑惑,在相續中建立穩固的信心。所以,對於信根不足的人來說,運用思惟以理抉擇而眾生勝解信,非常重要。

以理成立佛是大師,就是以具足四相來成立大師之相,相反,不具四相就不能成立是大師。現在以佛陀具有四相,其餘大自在天等不具,就能完全從道理上肯定佛是大師,沒有任何不成立或不決定的地方。

四種因相,即: 證得無畏果位; 具足救他方便; 具足慈悲; 具足大平等性。前二者說明佛陀具足救度一切眾生的能力,後二者說明佛陀具足救度一切眾生的意樂,這樣就能成立佛陀是能平等救度一切眾生的怙主;相反,如果不具前二者,就不具足救度一切眾生的能力,如果不具後二者,就不具足救度一切眾生的意樂,這樣就能決定其餘大自在天等不是具有救護能力的怙主。

其次,由佛是圓滿的大師,便能決定他的教法圓滿以及持法的僧伽圓滿;又由大師、教法以及助伴圓滿,可以決定外支已成,這樣就知道能否獲得救度的內因,唯一是自己的信心。如此一抉擇便能明確解脫的關鍵,就是自己必須發起信心,主動歸向三寶。

此外,須知皈依境是全分,而不是一分。所謂皈依佛,是皈依十方一切諸佛,而且是皈依諸佛的法報化三身,並非僅僅皈依一尊佛而捨棄其他佛。所謂皈依法,是皈依九乘所攝一切正法,包括聲聞乘法、緣覺乘法、菩薩乘法,也包括波羅蜜多乘法和金剛乘法,而金剛乘法中,包括從事部、行部、瑜伽部乃至無上瑜伽部的一切法,都必須平等至心皈依,並非僅僅皈依無量法門中的一分,而捨棄餘法。所以,不論是漢傳、藏傳、南傳佛法,或是內道任何教派所弘揚的教法,不論是禪宗、淨土宗、密宗,都必須平等皈依。所謂皈依僧,是皈依十方一切賢聖僧,下至凡夫小乘僧,上至十地大菩薩,無論是依小乘十八部何種儀軌受戒的僧伽,無論修行達到何種階位的僧伽,或者修持密宗、禪宗、淨土宗等任何法門的僧伽,我們都要平等皈依,而不只是皈依修學某一宗派的僧伽,也不是僅僅皈依某個地域的僧伽,也不只是皈依修行達到某種境地的僧伽。

所以應當了知,皈依境本來廣大無量,周遍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但是現今有許多人不明此理,他們以自己的邪分別,將無限深廣的皈依境執為狹隘局限之境,也就是僅僅皈依三寶中的一分而捨棄其餘的部分,如此怎麼可能具足圓滿的皈依呢?怎麼能獲得由無限廣大的皈依境所引生的無量功德呢?怎麼能使自己的心量完全相應於無盡的三寶呢?

寅三、皈依方式分二: 略述 詳說

卯一、略述

瞭解皈依的因與境之後,接著必須通達第三個重點——皈依的方式或方法。我們成辦任何事情,都必須依靠方式、方法,否則實行時,或者不知如何行持,或者盲目錯亂而行,無法把握要點;相反,如果懂得方法,行持時就會很有針對性、很有善巧,結果也一定有效。一切法都是緣起法,現在我們應注意如理皈依的緣起,如果內心能善巧如何運用這個緣起,則決定能如理如量地生起皈依心。由此可見皈依方式的重要性,是否了知皈依的方式,直接影響皈依的效果。

皈依的方式有四種: 通過了知功德而皈依; 通過了知差別而皈依; 通過自己誓願受持而皈依; 通過排除不同品,以不言有餘而皈依。名言中的修行,要求取捨不能顛倒錯亂,否則無法入道,所以生起無誤了知差別而取捨的世間智慧,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

比如:如果不知三寶的功德,信心就無法強大;或者不了知三寶在相、業、信解等方面的差別,就會昧於皈依的行持,不知道對佛、法、僧應如何別別相應而修行;或者不了知得皈依主要是在心中生起一種決定的誓願,也就不會在自心上引發皈依。像這樣不懂得方法,就像沒有技術卻想建造樓房,怎麼可能造就呢?

相反,如果精通方法,只要善巧運用,自心立即可以隨之而轉,也就是:首先,應多方面具體、深入地思惟三寶的功德,發起信心和皈依的動力;其次,應如理分析三寶相互間的差別,這樣就能了知如何對三寶別別地隨順相應。此二者一旦俱全,就能從內心如理地發起誓願,因為對三寶具足信心,自然會有皈依的欲樂,而且瞭解三寶相互間的差別,就能隨順三寶的差別而發起相應的三個誓願。再從遮止異品的角度來決定這個誓願,就是不言有餘而皈依。如果能通達這四個方面,自然會善巧世俗中通過儀軌如何行持皈依。

卯二、詳說分四: 由了知功德而皈依 由了知差別而皈依 由自己誓願受持而皈依 由遣除不同品,以不言有餘而皈依

辰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

由了知功德而皈依,其修的內涵就是觀察修,即應從許多方面觀察三寶的功德,而且必須經常性地數數憶念,這樣信心就會日漸增強並且持續。如果第六意識經常觀察三寶功德,久而久之,內心決定會有所改變。自心串習的力量一旦強大,不需勉強自然時時轉入念佛、念法、念僧,最終達到心心念念不離信念三寶。生生世世一直隨此而轉,即使在病中、夢中或死亡等時,也不會被其他因緣所奪。這樣依靠強大的勢力,內心完全歸向三寶,決定恒時轉向清淨的涅槃。

從思惟三寶功德的次第來說,首先應思惟佛功德,其次思惟法和僧的功德。決定這個次第也有一定的道理,即:了知佛陀功德之後,很容易體會到佛的因——正法的功德;了知正法功德後,也會認定持法者——僧伽的功德。

就本論來說,在佛身的功德方面,主要說到佛陀色身相好的功德,也就是三十二相的功德,其中每一相都是以無量福德所成就,均有利他的作用,所以能親見佛身、觀想佛身,都有很大的利益。佛語的功德,具足六十種妙音支分,由於佛的法身平等周遍,所以佛的圓音普攝一切音,能在一剎那間回答一切所問。從作用來說,每一句佛語都具有對治眾生煩惱的功德。佛意的功德以智悲來說,就是對一切所知無礙而轉的遍智,是恒時不捨一切有情。佛業的功德有兩方面: 以任運和相續不斷的方式饒益有情; 佛的事業決定會令所化會遇圓滿。

此處應當了知,佛陀具有二利究竟的功德,佛的身語意業圓滿具足利他的功德,所以我們皈依佛、見佛色身、聞佛法音、觀想佛像,或對佛陀祈禱、禮拜、合掌、讚頌、供養,念佛名號、心咒,思惟佛陀功德等等,都具有廣大無量的功德,都是成佛的因。以佛陀作為所依境來修習皈依,確實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樣,福德永遠不會窮盡。佛說:對佛陀生起再微小的信心,其善根也永遠不會耗盡,對佛生起最短暫的信心,其善根也決定會成為成佛之因,猶如已經上鈎的魚,雖然身體暫時停留在水中,然而不久便會被釣離水面,對佛陀生信的眾生也是如此。佛陀還說:供養佛的功德永遠不會窮盡,觀想佛陀之後,在前方虛空中或在佛像前供養一朵花,這種功德若以如來的智慧衡量也無法測盡,無法言說。《法華經》也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對此,道友們應當至心發起勝解。

通過了知佛陀的功德之後,再由果推因,就能比量了知法的功德。果位的佛陀具有無量功德,這說明它的因——正法的功德不可思議,因為如此無量無邊的功德沒有一分不是從正法出生的,決不可能無因或非因眾生佛果絲毫功德。比如:根據電腦所具巨大、神奇的功能,就能由果推因得知電腦理論的巨大作用。同理,佛陀具足最圓滿、最究竟的菩提功德與事業,下至佛陀一毛孔的功德,即便合聚全世界的電腦在無量劫中記算,也不能測出一分,而這樣的功德都是從正法出生,可見正法的功德是無量無限、不可思議的。

正法雖然不像色法那樣有一種色相,但是緣起極為奧妙,我們依止正法所獲的利益確實不可思議,如《辨中邊論》所說:於法行持十法行,將眾生無量無邊的福德聚。下至對於一偈正法進行聽聞、演說、披讀、諷誦等所生的福德,就已超過一切世間的善根。對此應當發起勝解信。

由正法的功德如何推知僧伽的功德呢?從持法這一點完全可以顯示僧伽的功德。因為正法極其不可思議,而僧伽的心所緣的又是正法,三門日日夜夜都是宣說正法、受持正法、思惟正法,以正法作為行境,日夜趣向涅槃法,行持白淨善法,由此可知僧伽的功德不可思議。

比如:有兩種人,一者是賢聖僧,一者是世間行持非法的凡夫。聖者每天恒時持法、如理修行,但凡夫二十四小時都是心緣非法生起邪念,造作邪行,這樣合聚一百萬個凡夫的功德也不如一位聖僧的功德。所以,從正法的角度來看,一者是依止法,一者是遠離法,相比之下,就會明白持法僧伽的功德有多巨大。如果不從法上觀察,僅看外在形相,未必能明辨二者功德的差別。

以上宣說了由了知功德而皈依的方法,而且首先思惟佛功德,然後再思惟法功德與僧功德,在次第上也有一種善巧,依此次第思惟極易生起定解。

辰二、由了知差別而皈依

這個差別是指在名言中佛法僧三者相互間的差別,也就是佛、法、僧在相、業、信解、修行、隨念、生福等六個方面的差別。對這六者的認識也有先後的次第:首先,必須了知三寶在相和業上的差別;然後了知三寶在信解、修行、隨念上的差別;最後須知在果——生福上的差別。如果沒有明辨這個差別,在名言中就會錯亂對應三寶的別別修行,所以了知這個差別也很重要。

方面:佛寶具有自然覺悟相,現前了正等菩提;法寶具有覺悟果相,它是自覺成佛後的必然結果;僧寶是由他教授而如理修行的相。

方面:覺悟的佛陀所作的是善轉教業,唯一行持轉正法輪的事業;正法唯一是作為斷除煩惱與痛苦的所緣,所以法寶的作用是作為斷除苦惑的所緣;僧寶的業是勇猛修習,令功德不斷增長。

信解修行方面:對覺悟而轉法輪的佛陀,應在樹立親近承事的信解之後,修習親近承事的正行,這樣行持就能和導師相應;對佛陀所傳斷除苦惑所緣的正法,應在樹立希求證得的信解之後,修習瑜伽方便的正行,這樣行持就能和正法相應;對如理修行、勇猛增長的僧伽,應在樹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的信解之後,修習共受財法的正行,這樣行持就能和僧伽相應。

隨念方面:當然也是相應三寶各自的體相、作業而憶念三寶的功德。

生福方面:如上信解、修行、隨念的結果,能眾生最大的福德,也就是依靠佛陀一位有情而眾生最大福,依靠正法眾生最大福,依靠僧伽多位有情而眾生最大福。由此可見,佛陀一個有情、僧伽多個有情以及正法,各自都具有能生最大福的力量,如果別別相應而行持,都可以眾生最大的福德。

辰三、由自己誓願受持而皈依

如上了知三寶的功德與差別後,自相續對皈依處三寶就會有很清晰的認識,然後由衷誓受皈依,這樣就能真正生起圓滿的皈依戒。因為前面已經數數思惟皈依處的功德,生起了猛利恒常相續的信心,而且已能如理辨別三寶相互間的各種差別,所以能在內心深處真實引起不錯亂的三種誓願,即立誓皈依佛為自己的導師,皈依法為自己的所修,皈依僧為自己的助伴。而且,從遮止違品的角度來說,決定唯一皈依內道的大師、教法和僧伽,不會認為還有其他的大師、教法和僧伽。通過這樣層層如理地修習,最後必定能在相續中建立誓言,獲得皈依。

辰四、由遣除不同品,以不言有餘而皈依

達到不言有餘而皈依的方法,就是以觀察智慧如理辨別內外道的勝劣差別。內心若能對這個差別生起決定信解,就可以由此生起不言有餘而皈依的誓願。

簡單來說,大師的差別:在斷證上,內道大師斷證圓滿,其餘的大師不具斷證功德。教法的差別:從體性而言,內教真實,外教欺罔,內教是安樂之道,外教不是安樂之道;從作用而言,依止內教能獲得清淨,依止外教則徒增染汙。僧伽的差別:在修行上,內道僧伽如理修行,外道徒眾非理邪行。如此明辨差別之後,就會遮止皈依下劣的大師、教法與徒眾。

以上四者已完整說明如何皈依的內容。

寅四、皈依學處分三: 略說 《攝分》所出學處 教授所出學處

卯一、略說

皈依之後,進一步修學皈依學處有兩個目的: 使皈依心不退失; 使皈依心展轉增上。學處包括《攝抉擇分》中所出的八種學處,教授所出的六種共學與六種別學,共二十種。

皈依的種類有世俗得與法性得兩種。通過自己的語言承諾以及堪布阿闍黎念誦儀軌的聲音等表示所獲得的皈依,是世俗得的粗皈依。一地時,因為現量證悟法性的緣故,所獲得的皈依即法性得的細皈依,永遠不會退失。但這裡下士道的皈依是世俗得的粗皈依,隨著不同的順逆因緣而有增上、虧損、失壞等變化。此處修學二十種學處的道理,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淨除使皈依心虧損、退失的違緣,修集令皈依心穩固、增上的順緣。自己的三門如果能按二十種學處如理地遮止與行持,決定能令皈依心不退失而展轉增上,以至究竟圓滿,因為緣起不空耗的緣故。

卯二、《攝分》所出學處

《攝分》當中包括兩個四聚:

第一個四聚,即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此四者是皈依三寶的隨順行,和前文了知差別中的修行差別對應來看:親近善士,是對佛寶親近承事正行的隨順行;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是對法寶瑜伽方便正行的隨順行;法隨法行,是對僧寶共受財法正行的隨順行。

無佛在世時,善知識就是佛陀的化身,是一切功德之依處,所以皈依佛之後,隨順親近承事佛寶的修行就是親近善知識。瑜伽方便正行,可以含攝在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二者當中,實際就是聞思修所攝的種種正行,展開來就是無量法行。為何以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為代表?因為我們皈依法之後,必須現證教、證二法,而它的方便就是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也就是通過聽聞正法來通達教法,通過如理作意令相續中現前證法,所以此二者就是皈依法的隨順行。共受財法正行中,主要是共受法,也就是法隨法行——與僧伽一同隨順涅槃法而如理修行。

第二個四聚,即諸根不掉、受學學處、悲愍有情與勤修供養,其中前三者都是皈依法的學處。皈依之目的,是為了解脫惡趣、生死乃至自他一切怖畏,此目的並非無因無緣能夠成辦,而是必須在皈依法後,通過如理修行逐漸除過引德才能成辦,也就是必須通過諸根不掉、受學學處、悲愍有情,才能逐漸調伏自心而獲得解脫。

卯三、教授所出學處

六種別學中,《涅槃經》所出應遮的學處有三條,即不皈依餘天、捨離損害有情、不與外道共住。因為皈依餘天與皈依大師佛陀相違,損害有情與皈依寂靜的聖教法相違,與外道共住和皈依如理修行的僧伽相違,所以都必須遮止,否則會損壞皈依。

大阿闍黎布瑪莫紮的《皈依六支論》中,三條應學的學處,實際就是要我們恭敬三寶的所依,如同恭敬真實的三寶,即恭敬佛像如敬真實的佛寶,恭敬經書如敬真實的法寶,恭敬沙門相如敬真實的僧伽。

阿底峽尊者《道炬論自釋》所出的六條共同學處分別是:

第一條學處——隨念三寶功德、差別而數數皈依。

數數皈依四個字說明皈依並非一次就足夠了,而是皈依之後仍須不斷地受皈依。數數皈依的前方便是隨念三寶的功德與差別,也就是:通過隨念三寶的功德,增上皈依的信心而數數皈依;通過隨念三寶相互之間的差別,不錯亂而數數皈依;通過隨念內外道的勝劣差別,增上不言有餘皈依的決心而數數皈依。

第二條學處——隨念大恩而恒勤供養。

此處恒勤供養的前方便是隨念大恩,由念恩心推動,自然會以報恩的意樂而恒勤供養。因為三寶對自己有無上的大恩德,不可不報答三寶大恩,所以應當盡未來際恒時精勤供養。為了闡述恒勤供養的內涵,本論引用經論和古德教言,從供養事、供養意樂、供養時間、供養物、供養次第、供養作用等方面,作了廣大抉擇。

第三條學處——隨念悲故,安立有情於皈依。

沈溺於生死苦海中的有情,假如不皈依三寶,根本不可能趣入解脫的正道,得不到三寶的救度,所以對於一個有情未來的生生世世來說,皈依三寶具有極大的義利。若能如理地皈依,就能得到三寶的救度,可以眾生無量功德利益;相反,若不皈依,就只有永遠沈淪在生死苦海中。所以,我們皈依之後應當發起悲心,將有情如理如法地安立在皈依當中,讓他們在生生世世中都有真正圓滿的歸宿。

第四條學處——隨做何事,有何所需,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捨世間其餘方便。

因為皈依之後,三寶就是自己唯一的信仰,所以不論有什麼希求,或成辦何種事業,都應供養、啟白三寶,以三寶的威神力作為外支的助緣。然而,現今眾生在這方面的信仰極差,因為他們在皈依之後,遇到違緣、困難時,往往不是依靠供養三寶、祈禱三寶加被來遣除障緣,而是首先尋求其他世間的方便,如去求助凡夫、有神通的外道、天神、靈鬼等,這就體現出對三寶的信心不堅定。

第五條學處——由知勝利而晝三夜三勤修皈依。

此處的勝利唯一是指皈依的勝利,也就是皈依誓言的利益。由知勝利是前行方便,晝三夜三勤修皈依是通過了知勝利而引發的結果。如果不了知勝利或者一知半解,則無法推動精進心,所以應將引發精進的重點放在了知皈依勝利上。

皈依的誓言具有大利益,能使我們一直不離開三寶、正道,恒時得到三寶的加被,漸次經歷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成就一切增上生與決定勝的利樂,所以皈依的利益無法以分別心衡量。對此應依本論所引的十六條皈依利益,具體一一思惟而了知。

晝三、夜三勤修皈依,是要求我們在了知皈依勝利而發起勇悍心之後,每天堅持修習六次皈依,不要間斷。這樣持續勤修,一定能令皈依心不斷穩固增上。在漢地叢林功課中,早晚都要受一次皈依,也與此處一致。

第六條學處——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

修習這條學處,是要求我們平時心裡反反覆覆發起這樣的誓願,而不是僅止於文字上。總之,一旦立下皈依的誓願,就不能反悔捨棄。皈依之路,只能進取,不能退卻,對此必須具有堅定的信念。否則一旦捨棄皈依,永世都得不到救護。

就本論的觀點,決定捨棄皈依的情況有兩種,即違犯乃至命緣亦不棄捨,或者愛執與三寶異品的大師等三 
歸攝以上修習皈依的內容,就是《攝頌》所說:能除眾怖作依怙,真實不虛無他方,虔皈三寶受學處,總別遵行求加持。

首先做一個連結。為什麼皈依三寶之後,接著要講深信業果呢? 
我們唯一是為了離苦得樂而皈依三寶:皈依佛,是皈依開示離苦得樂方法的導師;皈依僧,是皈依修持離苦得樂聖法的助伴。對自己而言,直接皈依的便是離苦得樂的聖法,因為除自己如法修行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獲得安樂的途徑。

聖法如何使我們決定出離痛苦、獲得安樂呢?方法就是無誤顯示業與果的關係。了知安樂之因後,攝取樂因,必能獲得安樂;了知痛苦之因後,捨棄苦因,必會遠離痛苦。否則,自己不取樂因,安樂豈會從天而降?自己不去苦因,痛苦又怎能自動消失?所以,皈依法後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依佛語如理地取捨業果。佛說:我為汝說解脫道,當知解脫靠自己。

平常自心無力趣入善法的原因,正是對業果的道理並未真心信受。譬如:商人見到某種投資可以發財,立即就會去追求;或者有人了知吃生豆角會中毒時,絕不肯吃。同樣,如果深信業果,對於能獲得大安樂的善業,會不去求取嗎?對於會毀滅自己的惡業,還肯去做嗎?決定不會。所以,對業果發起勝解信非常關鍵,這是引發一切無苦利樂的根本,是一切三乘佛教修行的基礎。相反,沒有這個業果正見,一切修行都成了空中樓閣。

當未能如理辨別黑白業果的差別時,實際上,我們對業果的道理,或者是無知,或者只是很模糊、很粗略的瞭解。雖然我們也會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心中並無一種不可奪的勝解,因此身口意並未被勝解所攝持。在許多時候,我們實際上是處在一種邪見狀態之中。比如:常常認為這樣做無關緊要吧,不會有後果吧;或者認為人人都這樣做,為什麼我不能做;或者對後世、報應等絲毫都不在乎、不考慮,而只是任性地放縱身體、語言和意識。這些心態反映出:人們心中有深重的業果愚癡。

令人深憂的是,這種業果愚的狀態普遍存在於現代人的內心之中,幾乎成為全民問題,大多數人對業果的認識幾乎是零。人們心中沒有因果觀念,對遍及一切時空、一切行為的業果相,茫然不知。並且,人們因邪見的蒙蔽而認為:三世因果是禁錮人性的宗教思想,清規戒律壓抑人性,使人性不能自由伸展,只有徹底推翻因果報應的學說,才能解除精神上的禁錮,獲得自由和幸福。正是由於喪失因果正見,現代人三門隨意放縱,導致道德淪喪、人心日下,整個世界從有情身心到自然界,從個人到社會,都將走向自我毀滅的絕路。

所以應知:一切惡趣痛苦之源是業果愚。相反,一切善樂的根本是對業果的勝解信;或者說,一切道德、一切世間倫常、一切三乘戒律的基礎,就是對業果的勝解信。這樣便知,如果推翻因果這個根本觀念,人類將因此瘋狂地趨入惡業之中,導致全人類的災難;相反,如果因果觀念能在人心中建立,人類將因此得到拯救,並獲得安樂。

因此,引發一切善樂的根本是對業果的勝解信。如果能建立起業果正見,對個人乃至世界總體的幫助,將不只是一點。以個人來說,對業果真正生起勝解信,身口意的行為從此就會自覺地趣入白法,一切成聖成賢的根基由此奠定;以世界來說,人人深信因果,和平安定自然現前。安士先生說:人人都信因果,是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是大亂之道也。所以思惟業果不只是下士道的修法,實際上業果之理是佛教的大綱要,若能對此眾生信解,一切人天道、一切聲緣道、一切菩薩道的根基就能奠定了。

子二、引發一切善樂所有根本深忍信中分四: 思總業果 思別業果 思已正行進止之理 深信業果之總結

第二,引發一切善樂所有根本深忍信 中分三: 思總業果; 思別業果; 思已正行進止 之理。

前三個科判的次第之中,隱含著一個道理:前二思總業果思別業果,是正行進止最根本的因。如果未能數數如理思惟總的業果(包括業果的四條道理、別別的十業、十業果)和特別業果(八種異熟功德及八因三緣等),就很難發起後面的如理取捨。我們斷惡行善的心往往很疲軟,意志力薄弱,不能在人事、環境中保持操守,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何在呢?如果不能找到病因,心不可能會轉變;相反,若能找到病因,在因上對治,自心決定會轉變。

那麼病因究竟何在呢?就是因為缺少由數數思惟所引起的勝解。在沒有思惟總別業果之前,人都是處在一種愚癡的狀態中,體現為身心行為大膽放逸、盲目任性。若能針對此因對治,在因上反覆如理思惟業果,引生不可奪的勝解,那麼,一切三門所作決定會被這個勝解所攝持,而不被任何邪師邪說所動搖,即使身處萬人造惡的環境之中,也能堅持原則,潔身自好。所以,如理思惟之後,將令身心轉入謹慎取捨的穩固修行之中,從此知道畏懼業果、防護三門,而有一番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氣象。

丑一、思總業果分二: 正明思總之理 分別思惟

初中分二: 正明思總之理; 分別思惟。

寅一、正明思總之理分三: 略說 廣說 攝義

卯一、略說

今初,初中有四。

業果的道理分為四個部分。

業決定:這三字的含義很重要,由此能引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方法論。

這個世界一切的人事物,包括天體的運行、草木的生長、個人的命運、社會的運行,是由誰決定呢?以佛法而言,唯一是由業決定,不是以上帝決定,不是由君主決定,不是由決定,不是無因無緣眾生,這些都是愚昧的說法。只有業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她像一位畫師,繪出天堂、地獄,繪出歡樂、痛苦,繪出刀山、火海,繪出日月、須彌,繪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一切無一不是業力所畫;她又像是一位舞蹈家,生命中每個細胞的顫動,每一心念的發起,每一次人類世界的活動,都是她的遊舞。這就是業決定之理。

業增長廣大:此理告訴我們,業在初造時,即使極其微小,但隨著業成熟所顯現的果報卻極為廣大,這是業力放大的規律。遵循此理,古人教導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未造業不會遇,已造業不失壞:這是從反面說明業無絲毫空耗,果無絲毫浪得。已造之業不會失壞,未造之業不會得果。

這四條是總綱,一一展開便有無量差別相。

卯二、廣說分四: 業決定之理 業增長廣大之理 未造業不會遇 已造業不失壞

辰一、業決定之理分三: 諸苦樂唯由業所生 總結 於此生定解之功德

巳一、諸苦樂唯由業所生

業決定理者。謂諸異生及諸聖者,隨有適悅行相樂受,下至生於有情地獄,由起涼風所發樂受,一切皆是從先造集善業所起。從不善業發生安樂,無有是處。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羅漢相續之苦,一切皆是從先造集不善而起。從諸善業發生諸苦,無有是處。

這一段,是從正反兩方面決定一切苦樂感受唯一是由業眾生。就樂而言,一切樂受唯一是從先前所集的善業發起,下至地獄眾生由涼風吹拂所起的樂受,或者餓鬼獲得一口痰的樂受,上至聖者相續中的大樂,從小至大,從粗至細,從外境到身心,這一切樂受都是從善業生起的。如果能找出以不善業發生安樂的反例,就可以說業相不決定,但即使以佛眼周遍觀察輪涅安樂,也絕不可能找到一則反例。正如火的自性決定是燃燒,如果有火不燃燒而凝固,那麼名言中便不能決定火是定持燃燒之相,但這種反例並不存在。同樣,善業決定是持能生安樂之相,一切安樂決定唯一是由善業所引生。為何如此?法爾如是!正是因為有這種業的法性規律,我們才知不是以上帝等造物,而是宇宙本來就有令人敬畏的因果律,這是宇宙的大法則,又名天理。

再以苦來說,所有逼迫身心的苦受,比如:內在身心之苦,外在自然界的災難,從地獄有情的苦受,到阿羅漢相續中的苦受,這一切的苦受唯一是從先前造集不善業所發起的。從善業發生痛苦決無是處,即使以佛眼觀察聖凡相續中的任何一種苦受,決定都是源自惡業。如果有一種苦受是從善業眾生,則整個緣起律都要被推翻。

以上是業決定之理。決定是一概周遍,沒有絲毫不定。這個道理說到徹底,正是由於空性而緣起:一切法本體是空,若有半點實有,則不可能緣起,以萬法性空,所以是緣起,並且這種緣起精確得絲毫不爽。

下面引教證:

《寶鬘論》云:諸苦從不善,如是諸惡趣,從善諸善趣,一切生安樂。

《寶鬘論》說:整個世界之中,身心器界的種種苦受均由不善業眾生,如是地獄、餓鬼、傍生等惡趣從何處而來呢?唯一是從不善業而來。另一方面,從因的善業顯現出果的善趣,身心世界的一切安樂,無不是從善業眾生。此教言說明,一切苦樂由業決定之相。

以人間而言,有那眾多窮苦疾病,有那眾多戰爭

災禍,是否上天有意作弄人呢?是否無故慘遭災禍呢?都不是,這些唯一是從不善業發生的。《百業經》說:世間業所生,以業繪苦樂,諸緣聚生業,以業受苦樂。

巳二、總結

故諸苦樂非無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順因生,是為從總善不善業生總苦樂。諸苦安樂種種差別,亦從二業種種差別,無少紊亂,各別而起。

此段總結兩條:第一,總的一切苦樂非無因生,不是非因生,唯一是從黑白業而生;第二,苦樂的種種差別,唯一是隨黑白業的種種差別,沒有絲毫紊亂而各別現起的。前者是總說,後者是差別。

為什麼苦樂不是無因生呢?苦樂若是無因生,應成恒有恒無的過失。以平等理觀察,比如:如果胃病是無因生,那就不必觀待因緣,即使引生胃病的因緣消失,仍應有胃病;或者不衰老是無因生,應成即使導致衰老的因緣積聚時,也仍然無衰老。實際上,因為有情的苦樂是偶然性的緣故,所以苦樂並非無因生。

苦樂不是以自性眾生的理證:

因為數論外道所承許的自性是常法,而苦樂是無常法,以常法不可能眾生無常法。如果以常法能眾生無常法,應成虛空之中能出生鮮花。

再看,是否以自在天或上帝支配有情界的苦樂呢?以大自在天派的觀點為例,他們認為痛苦等是由常法的大自在天所造,大自在天想讓人痛苦,人就會痛苦。那麼,我們可以觀察:大自在天創生萬法時,是否需要觀待他緣?若需觀待他緣,則與大自在天隨欲自在的法相相違;若不需觀待他緣,而承許大自在天是萬法唯一的生因,則與世間現量相違。因為:世間現見稻種、水、土、陽光等因緣聚合時,必定會出生稻芽,即使大自在天也無法遮止;如果其中有一種因緣不具,即便大自在天也無法令稻芽出生。同樣,有情被殺時,唯一感受痛苦,大自在天也無法令其生起樂受;或者念佛求生西方,當淨業成熟時,大自在天也無法遮止極樂世界現前。

正是因為並非因果以彼有則隨有,以彼無則隨無,所以論中說苦樂等非自在天等不順因所生。此外,還有萬法若是依大自在天或上帝等的意志而創生,則有大自在天等應成無常、不自在之法的過失等等 。因此,苦樂不是以自性、自在天等不隨順因所生。

這樣遮破無因生和非因生之後,便能決定:自己的苦樂唯一是以自己的黑白二業所引生,此外再無其他作者,不是以某個主宰或外物能將苦樂強加給我們,也不是無因無緣而能現前苦樂。

了知苦樂唯由黑白二業眾生之後,進而應認識:一切苦樂的差別,唯一是由黑白二業的差別所導致,並且精確得絲毫不爽。

首先,以總的六道而言,以引業的善惡差別,所感的總報也有苦樂之別。比如:天人是以善業轉生天趣而感受樂報,地獄眾生是以惡業墮入地獄而感受無量痛苦。

其次,以同一道眾生來說,雖然引業相同,但以滿業的善惡差別,而須別別感受不同的苦樂。比如:一般的餓鬼每日都被饑火逼惱,而有些大力惡鬼卻能享受天人般的妙欲。至於人道,如中國這樣的泱泱大國,人口有十幾億之多,卻無法找到兩個命運完全相同的人。人類紛繁複雜的苦樂萬象,唯一是由滿業的善惡差別所致。

再次,即便是同一個眾生,由於所造滿業的善惡繁雜,他的人生境遇也是有苦有樂。比如:一個人以安忍業感召相貌莊嚴,又以布施業感受豐富的物質生活;但卻以殺生而感得多病短壽,又以邪婬業感召妻子紅杏出牆,婚姻生活痛苦不堪。

由此可見:善惡趣的總業報,分別決定是由善惡業所牽引;而別業報中,決定是以善業圓滿樂報,以惡業圓滿苦報。總之,總、別業報的樂苦,別別是由善惡業所感,報應絲毫不爽。如《百業經》說:眾生諸苦樂,佛說由業生,諸業亦種種,造種種眾生,漂泊於輪迴,業網乃極大。眾生無量的痛苦與安樂,佛說唯一由業眾生,黑白二業也有無量種類,以種種不同業造就種種不同眾生,各有各的性格、相貌、苦樂、遭遇。這張業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遍及一切情器世界。

所以,不但是有情本身,乃至有情所依的器世間也是如此:下至風輪,上到色究竟天的天宮,這一切差別相,都是由眾生業的差別所感。如經云:隨有情業力,應時出黑山,如地獄天宮,有劍林寶樹。隨有情各自業力,在因緣成熟時,就會現前黑山、地獄的劍葉林或天宮的寶樹。

《入中論》說:有情世間器世間,種種差別由心立,經說眾生由業生,心已斷者業非有。《俱舍論》也說:形形色色世間界,皆由眾生業所生。如果能信解以黑白二業決定苦樂,以業差別決定苦樂差別,再以這條道理觀照世界,便會發現萬法本是那麼井然有序,絲毫不亂,而貫穿其中的規律便是因果律,這就是宇宙定律。

以上業決定之理,實際上是一切佛法的基礎。這條公理只有佛能說出,許多大科學家都在探尋所謂的宇宙方程式,但是他們都不能完成,原因是以有限的分別心無法觀照到萬法的規律。

為什麼說這條業果大定律唯有佛陀才能開演呢?因為這是一條普遍規律,它的適用範圍是:時間,從過去無始一直貫穿到未來無終;空間,遍及無量世界,小到基本粒子,大到無數天體。它貫穿每一位有情的每一種顯現中,是這樣一種平等而周遍的規律。世間任何科學家、哲學家、外道宗教家,出世間任何有學道聖人,都無法以自力現量決定。由於它的自性周遍地涵蓋了宇宙時空的任何一法,所以這種決定相只有佛陀能現量照見。我們凡夫不依佛語,僅以自己極為狹隘的心識怎麼可能了達呢?

世間凡夫眾生所認識的一切規律,實際上也不離業決定理。比如:農民在他所能認識的一分上,也能肯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如果不依佛語,凡夫以自力是不可能對一切法普遍決定的,不但不能決定,反而會將這條普遍成立的因果律分成兩分:只在有限的一分上承認有因果規律,而在此外的無量所知法上否認因果規律。譬如:自然科學只承認色法這一分,但對最根本的心法卻茫然無知;或者順世派只承認現世從生到死的一段,不承認無始過去及無終未來,因此不可能承認三世因果;或者持二世論者認為下一世有天堂,此外一概不予承認,這也僅僅是在有限的範疇中認識一點而已。

試想:如果不能承認一切由業決定,而僅僅承認在色法上有一分緣起,否定心上有苦樂法則,或者只承認現世這一段,否定三世,以這種片面的認識,想把身心行為完全納入善的軌道,就會有很大障礙。比如:一個人承認一死永滅,現世不論行善、造惡,都不會有來世果報,果真如此,那麼誰還願意約束自己而循規蹈矩呢?如果只認為色法上有規律,否定心法上有規律,又何必戰戰兢兢地克己復禮呢?

所以,沒有這條業決定之理,一切道德都會失去建立的依據;相反,若能信受一切由業決定,就能超出一切不信業果者的境界。這種信解其實是一切白法的根本,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無限深遠的,給人帶來的利益也是無量無邊的。可以說,從對業果生起勝解信的那一刻開始,直至成佛,以這條堅定的信念,可以引導一切行為。所以,對業果的修習根本不是小法。

若能信受業決定之理,自己的身心行為便不會愚昧,三門行為將會由此而發生極大的改變。因為原先一切想法、做法、說法的所依,是一種不正確或不決定的知見(只承認一分或者根本不承認因果),三門都是緣著這種狀態而轉,所以作人行事的動機、方法很難不違因果。因此,如果不能對業果生起定解,身心的種種惡行從根本上便沒有能遮止的方便,而以邪分別認為可以隨心所欲、不守規矩,或者認為可以不勞而獲、僥倖取巧,可以不負責任、不顧他人、社會及後世。為什麼會這樣顛倒錯亂呢?從根子上說,就是由於對業果無知。因為真能信受以業決定一切苦樂,則不需他人管制,自心會自覺地趣入一切善行之中。

對業果的勝解信,具有一種統攝的作用,它會在一切境界之中引導你、攝持你的行為。如此一來,生生世世行為的大原則就可以建立起來,從此一切行為都會自覺隨順著因果的正道而取捨,不再隨順邪說,不再猶豫不定。因此,業果正見是一切白法的根本。

巳三、於此生定解之功德

若於業果,或決定相,或無欺罔,獲定解者,是為一切內佛弟子所有正見,讚為一切白法根本。

如果經由學習業果,而對業果的決定相或者毫無欺誑之相獲得定解,則是一切內道佛弟子所擁有的正見。此業果正見被讚歎為一切世間人天,出世間聲緣、菩薩等所有白法的根本。相反,對業果的決定之相無知、邪知或疑惑,則是尚未生起一個佛弟子所應具有的基本正見。此業果愚被呵斥為一切黑法的根本。佛於經中明言:不見後世,無惡不造。

辰二、業增長廣大之理分六: 總說 由公案引發定解 以勝解信成就殊勝之理 由知業與身心關係密切後,當勵力斷惡行善 以教證說明 攝義

巳一、總說

業增長廣大者。謂雖從其微少善業,亦能感發極大樂果,雖從微少諸不善業,亦能感發極大苦果,故如內身因果增長,諸外因果無能等者。

業增長廣大之理也是決定的。假使有業是微少,得果也同等微少,或者業是巨大,而得果卻微少,則可說業增長廣大之理並不決定,但實際上此理是周遍成立的。我們可以觀察:任何一種蔬菜種子所生的果,是否與種子本身一樣大?倘若如此,誰還願意種菜呢?外在色法的因果增長程度尚且如此,何況有情內身的因果,其增長程度必定遠超前者。因為一切法之中,心的力量最強,心起微善可造大福,心起微惡可召大禍。

思惟此理與修行密切相關。如果對此理不生信解,便很難斷除微惡如捨毒蛇,攝集微善如取純金,而一旦引生信解,便會在因上謹慎地取捨。我們往往認為在小的方面可以隨意一點,其實這種想法也是業果愚的表現。《功德藏》中說:無憂樹種如芥子,每年果實成熟時,一枝一增一由旬,善惡果增不可喻。好比無憂樹的種子,細如芥子,可是每年果子成熟時,它的樹枝可以增長到一由旬。一個芥子有多大呢?假設有一釐米,結果增至一由旬,等於四十里或二萬米,一釐米變成二萬米,增長倍數是二百萬倍。然而,有情內相續中善惡業的增長程度,以這個比喻還不能形容。所以,論中從微少業亦能感發極大果報用了極大二字。了知這條規律之後,便不應忽視微細善惡業的取捨。

此亦如《集法句》云:雖造微少惡,他世大怖畏,當作大苦惱,猶如入腹毒。雖造微少福,他世引大樂,亦作諸大義,如諸谷豐熟。

這又如《集法句經》所說:雖然所造只是微少的惡業,但在來世業力成熟時,那種果報的痛苦將會令人生起大怖畏,就像進入自己內臟的蛇毒,雖然最初只是一點,但發展起來卻足以毀滅一個人的性命。另一方面,雖然所造只是微少的福德,但在來世將引起巨大的安樂,也能造就諸多大義,就像穀物成熟而豐收一樣。

歸納而言,稍作罪業便會引生大苦惱,稍作善業便會引生大安樂。了知此理之後,在行為上即不應輕視、放逸,因為這是法爾道理,也是遍智佛陀在以三種觀察而清淨的教法之中所宣說的緣故。

巳二、由公案引發定解分二: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所出公案 《賢愚經》所出公案

從輕微業起廣大果,此復當由說宿因緣發定解者,如《阿笈摩》說,牧人喜歡及彼手杖所穿田蛙,五百水鵝、五百魚龜,五百餓鬼,五百田夫及五百牛,所有因緣,並《賢愚經》說,金天、金寶、牛護因緣,當從《阿笈摩》及《賢愚經》《百業經》等,求發定解。

對此處的方法,有人懷疑:道理只是簡單的一句,為何卻要參閱那眾多的公案呢?回答:如果閱讀思惟眾多公案與不閱讀思惟時的效果相同,那麼大可以不必參閱。然而,若通過閱讀思惟能加深認識,就應依此法實行。

論中教導我們,應由過去因緣引發定解,就是教導我們以公案為樣本,心中按照公案,以總相的方式來作觀察。這是引生定解的方法。譬如:別人告知一個抽象的道理,你一時領會不了。這是因為抽象之理本是事相中的道理,不離開具體事相,說者是觀察到量,才在心中形成固定的認識;但你未曾具體觀察,沒有具體地瞭解有關事相,所以對他所說的道理不能引起定解,缺少的就是現量和比量的具體觀察。

所謂公案的價值何在呢?價值在:以凡夫狹隘的心識無法徹見因與果的關係,也就無法憑自力得出有關業果的規律;然而,佛陀能現見所有前因後果的關係,並以他的現量所見為我們宣說,我們依照佛語便能眾生定解。

譬如:我們從未去過非洲,但是通過不斷觀看有關非洲的社會、風土人情、自然環境等方面的電視畫面,對非洲這片土地,必然會眾生許多確切的認識。同理,借由世尊所開示的諸多因緣,我們便可以認識:某種黑業,它的果是何種痛苦;某種白業,它的果是何種安樂;某種輕微的業,它的果是何等廣大。通過這樣不斷比量觀察,來建立業與果的關係。當觀察到量時,決定會引生定解,這時便能從大量事相之中得出結論,心中決定一切法的確是由自業所決定、業的自性確實是增長廣大的。定解一旦生起,新的世界觀、人生觀便會發生,行為也將隨之而改變。所以,並非可以不依佛語,決定是應依佛語才會生起定解。

下面先按《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宣說前面四個因緣:

午一、《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所出公案分四: 牧人歡喜及其手杖所穿田蛙之因緣 五百水鵝、五百魚龜之因緣 五百餓鬼之因緣 五百農夫與五百牛之因緣

未一、牧人歡喜及其手杖所穿田蛙之因緣

往昔,有一位名叫歡喜的牧人,在離佛不遠處,聽見佛陀在說法,他就倚杖站立,聽佛說法。這時,有一隻青蛙也在河邊,牧人的手杖正好拄在青蛙背上,皮肉穿洞。雖然遭受此痛,但青蛙很有善心,它想:我如果出聲,必定會使牧人的心散亂,障礙他聽法。所以,它就一直忍受著疼痛,而且對世尊發起了清淨的信心,死後生在四天王天的天宮之中。

牧人聽法之後,將手杖拋於一邊,來到世尊面前,頂禮佛後祈求世尊開許他出家,受近圓戒成為比丘,修習清淨梵行,奉事世尊。世尊讓他將牛群交付主人,處理好之後再來。

牧人禮佛後便離開了。他一路大聲說:我有大怖畏。就這樣走得很快。和歡喜一起牧牛一百位同伴,見他心懷畏懼,便關切地問:仁者,你有何怖畏?他回答:生怖、老怖、病怖、死怖。牧牛人聽後,也隨他一起走。其他牧牛人、牧羊人以及路上遇到的割草人、砍柴人,都一起隨著他走。凡是對面來人問他:你究竟有何怖畏?他就一直回答:我怖畏生老病死。這些人聽了,都追隨他到所住的聚落中去。聚落中的人們,遠遠看見一大群人,不知是何來頭,於是心生恐怖,有些逃走,有些把財物藏匿起來,有些穿上鎧甲準備應戰。其中有些性情兇猛的人,直接衝出聚落,質問他們有何企圖。牧人歡喜說:我有大怖畏。再問有什麼怖畏,他又回答:我現在擔心畏懼生老病死。這時全聚落的人心才平靜下來。

牧人歡喜把牛群交給主人之後,和五百人同來佛前,再次祈請世尊,開許他們出家受戒,淨修梵行,奉事世尊。佛陀說:歡喜,你和五百同伴,我開許你們在佛的善說法律之中出家,並受持近圓戒成為比丘,修持梵行。他們出家之後勤修善法,最後都獲得解脫。

再說,一般轉生天界時,天人會生起三個念頭:我是在何處死去?現在轉生何處?這是以何種業緣所致?此時青蛙生天之後,見到自己是因為對佛發了清淨心,才得以解脫蛙身而生到四天王天,於是心想:如果我只顧享受天人安樂而不去見佛,那就太沒有報恩孝敬之心了,我應當先去拜見世尊。

青蛙天人以天人的裝飾莊嚴身體和頭部之後,就在當天的中夜來到佛前。一時弶伽河的岸邊,光明照耀,天人以天花散於如來身上,頂禮佛後,坐在對面聽佛說法。當時世尊觀知天子的根性、隨眠、意樂差別,就為他說法,使他開悟四聖諦,當即證得預流果。天子從心底生起大歡喜,禮佛後返回天上。

當晚,比丘們見到一片光亮,心懷疑惑,便在早晨稟白世尊說:昨天夜晚,是梵天、帝釋諸天、四大天王來見世尊嗎?佛說:他們沒有來,只是青蛙天人來了。那是牧人歡喜聽我說法時,有隻青蛙被他的手杖穿破皮肉,它因為害怕出聲驚擾牧人聽法,並且對我發了清淨心,所以就一直忍住疼痛,命終後生到四天王宮。昨晚是他來了,我對他說法,他聽完後便返回天宮。

當時,比丘們心存疑惑,便請問世尊:牧人歡喜和五百人,前世是造了何種業,以致今生成為牧人,而且在佛教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青蛙天子又是前世造了何種業而轉為蛙身,後來又證得四諦。請世尊為我們解說。

佛說:他們都是自己造業,自己受報。那是過去賢劫人壽二萬歲時,有迦攝波如來出世,住在波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牧人歡喜當時在古佛的教法中出家,通達三藏,成為一名大法師。他善知軌範,又能持念諷誦,座下常有五百弟子隨他學習、聽取他的教誡。而且大眾之中有諍論時,這位比丘能夠善巧地使人和解,平息諍論。當時,有兩位比丘心懷我慢,不肯去他那裡起居問訊。有一次,這兩位比丘和大眾鬥諍,因此才前來拜見大法師,頂禮之後陳白說:尊者,有一樁諍論,請您平息。大法師心想:我若平息諍論,他們便不會再來。不如暫且退給僧伽,也不違法。考慮之後,他說:我現在不知長者們諍論的事,你們去僧伽那裡,事情可以獲得解決。

大法師因為僧眾之事,出門到聚落去。這兩位比丘到了僧伽那裡,僧眾便把這件諍論平息下來。三藏比丘處理完僧事,回來後問弟子:那兩位比丘有沒有再來求我?弟子們說:僧伽已經平息了諍論。並將事情的經過具體敘述了一遍。三藏比丘聽後生起瞋心,發粗惡語說:僧伽(這些比丘曾是牧牛人,才出家不久)這樣處理事情,簡直就像牧牛人的方法!五百弟子聽了之後,也隨聲附和說:確實如您所說,僧伽斷事和放牛人的方法一樣。

當時的三藏比丘不是別人,正是今天的牧人歡喜,當時他的五百個弟子,就是今天五百牧人。因為過去對迦攝波如來的聲聞弟子眾口出粗語,使得他們在五百世中常作牧牛人。又因為他們曾在佛教中熏修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的善根,所以牧人歡喜和五百牧人如今才能在我的教法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

當時,青蛙天子也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出家,他平時常修習禪定。有一次,他遊行人間,來到一個聚落,住在寺院中。初夜時,他照常端坐攝心,準備入定,這時持誦比丘們都在念誦,聽到念誦的聲音,他的心不能安定(因為聲音能障禪定),就想:今天改在中夜再入定吧!到了中夜要入定時,持經比丘又在念誦,他又想:後夜再入定吧!後夜他正端坐欲入禪定時,比丘們卻變成高聲諷誦。由於他沒有離欲,心有瞋毒,這一次就心生瞋恚,口裡說:這些迦攝波教法中的比丘,從早到晚發出蛙叫聲。

當時習定的比丘,不是別人,正是現在的青蛙天子。他對迦攝波如來的聲聞弟子口出惡語,以此惡業所感,五百世中墮為蛙身。後來,又因為對我發了清淨心,所以才解脫蛙身而轉生在四天王天。由於他曾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修諸梵行,所以今天得以現見真理。我常常說,黑業黑報、白業白報、雜業雜報,因此你們應當捨棄黑業、雜業,修習白業。

學習這則公案,主要是觀察因與果的關係。三藏比丘的業,是以惡口譏諷僧伽處理事情笨如牧牛之法,果報是五百世中作牧牛人。青蛙天子的業,是惡罵比丘發出青蛙的叫聲,果報是五百世中墮為蛙身。二者都是以輕微黑業感得廣大苦果。所以,一句惡語須以五百世受苦來償還,可見業是極為增長廣大的。

未二、五百水鵝、五百魚龜之因緣

往昔,世尊將渡弶伽河時,河裡有五百隻鵝、五百條魚和五百烏龜,恭敬右繞世尊。當時世尊為它們宣說了三句妙法,世尊說:賢首,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你們應當發清淨心,厭離傍生之身。鵝、龜、魚聽後都想:我們希求聽聞如來的三句微妙法味,不應再作其他食物想。於是斷食不吃。傍生不進食,饑火很快便竄上來,它們因此命終,生在四天王天。一般剛轉生天界時,天人會生起三種念頭:我在何處死亡?現在生於何處?是由何業而轉生?這些傍生生天之後,見到自己是因為在世尊處聽聞了三句法要,才得以脫離傍生道而生在四天王宮,於是便來到佛前,以天花散於佛身。世尊觀察他們的根性、隨眠、意樂之後,為說四諦妙法。他們聞法之後,都證得了預流果,禮佛後便返回天宮。

當時,比丘們都心懷疑惑,便請問世尊:這些鵝、魚、烏龜,以前因為造了何業而墮為傍生?又因何業而轉生天上、現見真諦?世尊告訴他們:它們是過去自己造業,現在自己受報。你們諦聽,往昔賢劫人壽兩萬歲的時代,有佛出世,佛號迦攝波如來,住在波羅痆斯施鹿林中仙人墮處。當時這些鵝、魚、烏龜在佛的教法中出家,由於毀犯了一些雜小學處而墮在傍生道中。後來,又因為對我生起了清淨心而轉生天上。他們原先曾在古佛的教法中修習梵行,因此今日得以聽我說法,見真諦理。

未三、五百餓鬼之因緣

世尊渡過弶伽河之後,來了五百個餓鬼,全身饑瘦黝黑,如同燒焦的柱子,頭髮蓬亂,腹部大如太山,咽喉細似針尖,全身沒有一處不在燃燒。他們合掌恭敬地對世尊說:大德,我們前世因為造了何種惡業,以致今生淪落到這種地步,連漿水之名都不曾聽聞,更不必說獲得飲食了!

世尊遙望大河,告訴大目犍連:你去讓餓鬼們飽飲一頓。目犍連按佛吩咐,準備讓餓鬼們飽飲一頓,但是餓鬼的咽喉細如針尖,漿水無法進入餓鬼的咽喉。佛陀便以神力打開餓鬼的咽喉,大目犍連再為他們施水。由於餓鬼們一直被饑渴所逼惱,欲望極大,結果腹部都脹裂了。他們對佛發了清淨心,所以命終之後生於天上,乃至證得果位。

比丘們又有疑惑,便請問世尊:這些餓鬼往昔因為造了何種業而轉生此處?又因何業而得以轉生天界、現見真諦?佛說:他們都是過去自己造業,今天自己受報。你們諦聽,那是往昔迦攝波如來的時代,佛和聲聞眾四處乞告。後來,迦攝波如來的教化事業日益廣大,乞告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某時,有五百位居士因為有事而在一戶人家裡集會。當時,許多乞告比丘來到這戶人家乞討,這五百人就心懷瞋恚,發粗惡語說:這些迦攝波的沙門弟子,常常乞求,行如餓鬼。

佛對比丘們說:你們認為如何?往昔五百居士,就是現在的五百餓鬼。他們過去譏說迦攝波如來的聲聞眾像餓鬼,以此業力,五百世中都是感受餓鬼的果報,直到現在仍受餓鬼身。但由於他們命終之前對我發起了清淨心,所以轉生天上。又因為他們曾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修習梵行,所以今生得見真諦而證果。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常說黑白雜業及其果報。

這則公案中的業因果,從因上來看,只是惡罵如來的聲聞眾為餓鬼,果報卻是五百世中感受餓鬼之苦。如果以五千年計算餓鬼壽命,五百世是二百五十萬年,短暫一分鐘的惡口,竟導致二百五十萬年飽受饑餓的漫長劇苦。這種內在因果的增長程度,的確以無憂樹枝的增長也無法描述。

未四、五百農夫與五百牛之因緣

有一次,佛陀在路上遇見五百農夫耕種。由於長年在泥水當中勞作,農夫們穿的是粗麻衣,一個個皮膚粗糙、手腳破裂。耕地的牛犢脖子上的皮膚被磨破,膿血直往下滴墜,累得氣喘吁吁。

農夫們遠遠看見世尊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好,光明赫奕,勝過千日。世尊行走時的威儀極為特殊,猶如妙寶山一般,佛身為眾多的妙相所嚴飾。這些農夫見到佛,心中都生起清淨的信心,勝過十二年的禪悅。由於他們過去生中曾經種過善根,如今才能見到佛陀。

佛走到他們近前,為了調伏這些農夫,便走到比丘眾中就座。農夫們見佛已坐下,便都來到佛前頂禮佛足,然後退坐一面。佛陀觀察他們的根性、隨眠、意樂,為說四聖諦法。他們聽法之後都證得預流果,而且從座中起身,合掌祈求世尊開許他們出家受近圓戒、淨修梵行、奉事世尊。世尊對他們作了開許。後來,他們都斷惑證得阿羅漢果。

再說那些耕牛被剪斷挽繩之後,也都來到佛前,繞佛之後站立一邊。佛為它們說了三句妙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耕牛聞法之後,命終生天,又下來見佛。佛開示四諦之後,他們都現見真諦而返回天宮。

當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五百農夫過去造了何業,導致今生成為農夫,又在世尊的教法之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耕牛過去造何行業而轉生為牛,後來又以何業而遇佛、生天、現見真諦?

佛說:他們都是自己造業,自己受果。你們諦聽,那是往昔賢劫人壽兩萬歲時,有迦攝波如來出世,住在波羅痆斯施鹿林中仙人墮處。這些農夫當時在佛的教法中出家,但是他們整日聊天戲論,身心懈怠懶惰而不精勤策勵,既不讀誦也不作意,空受信施。比丘們,五百比丘不是別人,正是今天你們所見的五百農夫。因為他們過去出家而不讀誦作意、懈怠懶惰,空受信施,以此惡業,在五百世中成為農夫,勤苦勞作以加倍償還施主。又因為他們曾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出家,覺悟梵行,所以現在在我的教法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耕牛當時也在彼佛的教法中出家,由於毀壞一些雜小學處而墮入牛中。因為它們對我發起了清淨心,故能轉生天上。又因往昔修習梵行,今天得見真諦。所以我常說,黑業黑報,白業白報,雜業雜報,你們應當捨棄黑業、雜業,修習白業。

這段公案之中,五百農夫所造的業,是出家而不讀誦作意,整日閒聊、懈怠懶惰,虛受信施。如果日食一斤,三十年所食就是一萬斤,但這不是白白享受的,須五百世中日夜耕種來償還。假設一年收兩千斤稻子,一世耕種三十年,五百世所收稻子是三千萬斤,業債翻了三千倍。再看耕牛的前世,雖然只是毀壞微小學處,後來卻墮為牛身,受盡辛苦。所以,不要認為隨便造一點惡業無關緊要,這是一種愚癡的想法。違背因果而行,最終只會一敗塗地。

午二、《賢愚經》所出公案分三: 寶天因緣 象護因緣 金天因緣

未一、寶天因緣

一時,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位長者生了一個男孩。孩子出生之時,天降七寶雨,七寶堆滿了院屋。長者請來相士為孩子看相,相士看後對長者說:這孩子的相很奇特。長者聽後心生歡喜,對相士說:請為我兒取個名字。

相士問:孩子誕生時有什麼瑞相?

長者說:孩子出生時,天降七寶雨,所下的都是寶貝。

相士說:孩子既有此福,那就取名為寶天吧。

寶天漸漸長大,而且精通各種世間技藝。他聽說佛的聖德世上無雙,所以心中渴望見佛,隨佛出家。於是,他辭別父母來到佛前,禮佛後對佛說:唯願世尊開許我出家。

佛便開許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在身。再為說法後,他便證得阿羅漢果。

阿難問佛:世尊,不知寶天比丘過去修了何種福德,感召出生之時天降七寶之雨,而且衣食自然,不缺吃穿。

佛告阿難:過去有位毗婆尸佛出現在世間,度化了不可計數的眾生。某時僧眾到村落去遊行,當地的居士們共同迎請僧眾,廣作供養。有一窮人,雖然心裡歡喜供僧,但是家中沒有財寶等供物,於是他就取來一把形狀很像珍珠的白色石頭,拋散在空中供養僧眾,並發了大誓願。

當時供養白石的窮人,就是今天的寶天比丘。由於過去他以信心和恭敬心,供養僧眾形如珍珠的白石,所以九十一劫以來感受無量福報,財寶很多,衣食也是自然而來,從未缺乏。而且,因為他當時具足信心和恭敬心,所以今天值遇我出世而證得阿羅漢果。

窮人在幾分鐘當中以白石供養僧眾,雖然是很微小的善業,但以這把分文不值的石頭,竟換來九十一劫之中的無量福報,長時受用不缺,衣食自在,而且最後出家證得聖果。依靠佛語,我們了知微少的善業也具有極為廣大的果報,為什麼不努力行善呢?

未二、象護因緣

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摩伽陀國中有一位長者,生了一個男孩,相貌具足,非常討人喜愛。當他出生之日,庫倉中自然出生了一頭金象,父母很歡喜,請來相師為孩子取名。相師們見到孩子的福德,就問他的父母:孩子出生時有何瑞相?父母說:有一頭金象伴隨孩子出生。因為這個瑞相,便為孩子取名為象護。

象護漸漸長大,稀奇的是,象也漸漸長大。象護能走路時,象也會走路,而且出入都是形影不離。如果象護不想使用大象,大象就安靜地住在家中,而且大象的大小便全是金子。

象護常常與五百長者子一起遊戲,孩子們相互談論家裡稀奇的事。有的說:我家的房屋、床榻、桌椅全是七寶做成的。有的說:我家的房屋、園林也是眾寶合成的。有些說:我家的庫倉充滿了妙寶。有許多諸如此類的說法。

這時象護就說:我誕生之時,家中自然出生了一頭金象,等我長大能走路時,象也如此,它和我從無違逆。我常常騎著它四處遊觀,快慢很隨我意,而且它的大小便都是金子。

當時的王子阿闍世也在這群小孩當中,聽到象護所說,他心生邪念:假如我作國王,這頭金象一定要屬於我。他當上國王時,果然叫象護帶著金象一起入宮。

當時,象護的父親對他說:阿闍世王是個兇暴無道的君,他貪心很大而且慳吝,你想想,對父親他都那樣地虐待,何況對其他人呢?他今天叫你,恐怕是要奪走你的金象。

象護說:不必擔心,我的金象無人能奪走。

父子倆騎著金象,一起去見阿闍世王。到了王宮門口,門人進去通報,阿闍世王命令他們乘象進宮。象護父子乘著金象進入宮內,下象跪拜之後,又向國王問訊請安。國王很高興,叫他們就座之後,命人端上飲食,就這樣粗略地說了幾句。不久,象護父子即將告辭離去時,阿闍世王說:象護,你走吧,象就留在這裡。象護也沒有傷心,他很高興地留下金象,徒步走出王宮。

沒過多久,金象忽然隱身地中,又從地下踴出門外,象護仍然騎著金象回家去了。但是沒過多久,他又想:阿闍世王是個無道君,他的刑罰根本不講道理,我可能會因為這頭象而被他殘害。現在佛在世間饒益眾生,我不如出家去修梵行。於是,他向父母請求出家,父母同意之後,他就騎象來到祇洹精舍,頂禮世尊之後,表白心願。佛開許他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在身,成為沙門。佛為他開示四諦法,他當即證得阿羅漢果。

每次,他和比丘們在林間樹下思惟修道時,金象也是與他形影不離,於是成為一大新聞。舍衛國人聽說象護有一頭金象,都好奇地前來觀看,結果弄得吵鬧不堪,妨礙比丘們行道。比丘們便將此事反映給佛陀。佛告訴象護:這頭金象使得人心憒鬧,你趕緊將它驅走吧。

象護說:我早就想讓它走,但它始終不肯走。

佛告訴他:你可以說:我生死已盡,不需要你了,這樣連說三次,它就會自然消失。

象護如是而說,金象便隱入地中。

當時,比丘們覺得此事稀奇,就請問世尊:象護比丘過去修過何種福德,在何種福田中種植善根,所以獲得這樣巨大的果報?

佛說:眾生在三寶福田中種植微少善根,就能獲得無量無邊的果報。那是在過去迦葉佛的時代,當時人壽兩萬歲,佛教化完畢後趣入涅槃。佛的靈骨分佈各地,人們建造了許多塔廟供奉這些靈骨。當時有一座塔,塔中供奉著菩薩從兜率天乘象入母胎的塑像,象身已有些剝落、破損。有一人右繞佛塔時,看見象身破損,他心想:菩薩所乘之象現在損壞了,這不好,我應當把它修補好。於是取泥修補象身,又用雌黃塗上色彩。修復之後,他心中發願:以此功德願我將來常常尊貴,財富受用不缺。因此,他命終之後,轉生天上,天壽窮盡,又下生人間,常常都是受生在尊貴富樂的家庭,相貌也很端正,超出常人,更稀奇的是,恒時都有金象隨時侍衛著他。

當時修補象身的人,就是今天的象護。因為他修補象身,從此天上人間受用自然,而且他以恭敬心供奉三寶,所以今天能值遇我而受我教化,心垢消盡,很快即證得阿羅漢果。

象護前世只是在幾小時中,對泥塑的菩薩坐騎象身做了一些修補與發願,以此換來的果報卻極為廣大——多生多世出身尊貴,生活富裕安樂,相貌莊嚴,並有金象恒時侍衛。由此可見,內業的增長遠遠超過外種的增長。了知此理之後,誰不願在心田之中播下善業種子呢?

未三、金天因緣

金天夫婦前世因為特別貧困,只能供養僧眾一瓶淨水、一枚金錢和一面明鏡,合計不到十元錢,果報卻是九十一劫以來生生世世相貌端正,身體金色,妙好無比,而且因為當時具有信心和恭敬的緣故,最後獲得聖者果位,了脫生死。

通過以上公案,如果能對業增長廣大之理眾生定解,誰不樂意行善呢?發現有這樣一條規律後,最愚笨的人也會發願:盡未來際行持善法!因為善的回報太大了。這些思想和行動上的轉變,都源自對業果的勝解。

巳三、以勝解信成就殊勝之理

此處,宗大師引用《海龍王請問經》的教證。我們首先解釋論文,再看根本意義是什麼。

復次,尸羅、軌則、淨命、正見四中,後未虧損,前三未能圓滿清淨,少虧損者,說生龍中。

在尸羅、軌則、淨命、正見這四者之中,後者正見尚未虧損、前三者未能圓滿清淨而稍有虧損的人,經中說將會轉生龍中。

尸羅:未被殺盜婬妄等自性罪染汙的戒律。

軌則:對行走等威儀路、穿著法衣等所作事以及讀誦等善品加行處,成就軌則,對此等應當如是行,就依此而行。由於這樣行持,隨順世間而不被世間譏毀,隨順毗奈耶而不被善士呵責。

淨命:未被五種邪命染汙的正命。

正見 相信輪涅因果等的正見,而非持無輪迴、無涅槃、無因果的無因生或非因生等邪見。

《海龍王請問經》云:世尊!我於劫初,住大海內,時有拘留孫如來出現世間,爾時大海之中,諸龍、龍子、龍女悉皆減少,我亦減少眷屬。世尊現大海中,諸龍、龍子、龍女,悉皆如是無有限量,不能得知數量邊際。世尊!有何因緣而乃如此?

經中,海龍王向世尊提問說:劫初時,我也曾經住在大海之中,那時拘留孫如來出現在世間,大海中諸龍、龍子、龍女的數量都在減少,我也減少了許多眷屬。但是現在情況不同,大海中的諸龍、龍子、龍女,都是數目無量,多得測不到邊際。世尊,為什麼劫初和現在有這樣大的反差呢?

以下世尊解釋這種情況的緣由。

世尊告曰:龍王!若於善說法毗奈耶而出家已,未能清淨圓滿尸羅,虧損軌則,虧損淨命,虧損尸羅,未能圓滿,然見正直,此等不生有情地獄,死沒已後,當生龍中。’”

世尊說:龍王,假如有人在佛的教法中出家,而不能清淨圓滿尸羅,對於軌則、淨命、尸羅有所虧損,不能圓滿,但是見很正直,沒有虧損,這些出家人將來就不會轉生有情地獄,而是死後生於龍族。’”

下面是講古佛教法之中,墮為龍身的在家出家四眾弟子的數量,以及從龍趣死後將會轉生人天,畢竟獲得涅槃。

此復說於拘留孫大師教法之中,在家出家有九十八俱胝;金仙大師教法之中,有六十四俱胝;迦葉大師教法之中,有八十俱胝;吾等大師教法之中,有九十九俱胝。由其虧損軌則、淨命、尸羅增上,於龍趣中已生當生。吾等大師般涅槃後,諸行惡行毀犯尸羅四眾弟子亦生龍中。然亦宣說彼等加行雖不清淨,由於聖教尚未退失深忍意樂增上力故,從龍死歿當生人天。除諸趣入於大乘者,一切悉當於此賢劫諸佛教中,而般涅槃。

這段大義有二: 由於虧損軌則、淨命、尸羅而墮落為龍; 由於正見未失壞,故能重新轉生人天,並且畢竟以此而般涅槃。

有人想:這些四眾弟子行為不清淨、毀犯戒律,應當墮入地獄,為什麼還能受生龍中,並且從龍趣死後獲得人天之身呢?

回答:尸羅、軌則、淨命、正見四者之中,以正見最為根本。這些四眾弟子之所以不墮地獄而轉生為龍,並且能夠重得善趣、趣入涅槃,原因就是對聖教的勝解信沒有退失。雖然行為上有許多染汙,但因為他們沒有退失對聖教的勝解信,心裡不會想:業因果都是邪說,我不再信佛教,我不再皈依佛教。所以能夠不墮地獄而轉生龍中。作為凡夫,行持要像聖者那樣清淨無暇,的確很困難,但只要對聖教,特別是對業果決定之相,心無懷疑,以這種勝解信之力,便能不轉生地獄,而且從龍中死後,一定會轉生人天。除了某些趣入大乘的有情另當別論之外,這些人將來都會在賢劫諸佛的教法之中獲得涅槃。

由此可以體會見的重要:見如果不壞,一定會獲得人天身,而且畢竟能獲得涅槃,所以這個正見如同命根。人最怕的,就是喪失正見。比如:一個人雖然在外相上做得很好,但他心中卻認為聖教是邪說、無有因果,這就很可怕。雖然以世間標準來看,他是政壇領袖、文藝天才或成功人士,但如果心中不信業果,以此邪見力,乃至邪見未消除之間,他是不可能趣入善趣的。這樣正反一對比,我們就能明白:一切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對聖教的正見。

我們的行為之所以出現那眾多錯亂、染汙,一日之中不知不覺造集那眾多黑業,根子就是無明,也就是對業果不認識、很糊塗。一切行為的根源是自心,如果自心對業果正見不能決定,身口意的行為便很難從根本上扭轉;相反,若能再再思惟業果,對業果的認識能日漸清晰、決定,隨之而來的,必定是行為的轉變。

巳四、由知業與身心關係密切後,當勵力斷惡行善

是故微細黑白諸業,如影隨形,皆能發生廣大苦樂。當生堅固決定解已,雖微善業,應勵力修,微少惡罪,應勵力斷。

我們可以做一次民意調查,選項只有兩項:第一,是物質享受、地位、榮譽、愛情等,與人生關係最為密切,因為能否獲得這些,會極大地影響自身的安樂與痛苦。第二,是黑白二業與人生關係最為密切,因微細黑白二業將會造成極為廣大的苦樂。如果人們普遍選擇第一項,就可以斷定人們的行為取向,一定是對這些法非常用心、努力地追求,而對業的取捨漠不關心。

對現代人來說,由於缺少對業果的深刻思惟,導致人們內心和行為,大多是按第一種方式轉動。由此也可以看到見解與行為的密切關係,所以論中教導我們:對微細業能生廣大苦樂的道理,先要不斷思惟,待生起堅固定解之後,再轉入勵力修善斷惡當中。方法是先轉變見解,再轉變行為,對此應有悟性。

實際上,黑白業不是與我們無關,而是關係密切,從未分離過,就像身體無論到何處,影子就跟隨到何處,同樣,我們的心在哪裡,業就在那裡。而且,業不是一成不變的,從造業的第一刻開始,它便在相續中如滾雪球一般地展轉增長。等到業成熟而爆發時,已是無可遮止,會顯現極為廣大的苦樂。

業本來是這樣和自己的前途息息相關,而我們卻總是大大咧咧、滿不在乎,這是很嚴重的無明病。那麼現在應該怎麼辦呢?應當對黑白諸業能生廣大苦樂的道理,儘快生起定解。有了定解之後,對微小善業也要盡力圓滿,對微小罪業也要努力斷除,只有這樣做,才有獲得善趣的希望。以前,自己對小罪也許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對小善也很不重視,但這並不說明自己的見解行持很高,反而是一種業果愚的表現。現在認識上發生轉變之後,應該把這些惡相改掉。既已學佛,就要效仿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行為,不能放縱。我們舉幾則大德的公案來說明:

在漢地叢林的庫房門上,常會貼有一副對聯:楊歧燈盞明千古,寶壽生薑辣萬年,其中有兩段謹慎因果的千古佳話。當年,楊歧方會禪師在石霜圓會下作監院。到了夜間看經書時,禪師自己買油,不敢私自取用常住的油。寶壽,是洞山自寶禪師的別號,禪師也是在五祖戒會下作監院。一次,五祖戒得了寒病,需用生薑和紅糖熬膏,以備常時服用。侍者到庫房求這兩件藥,監院說:常住公物怎麼可以私用?拿錢來買。戒禪師就叫侍者拿錢去買,而且覺得和這個人很投合。後來洞山住持缺人,有人請戒禪師推薦一人,戒禪師說:賣生薑漢可以。

民國印光大師初出家時,見到這副對聯和沙彌戒中所說盜用常住財物的果報,心中非常恐懼。以後,他擔任庫頭整理甜食時,即便手上粘到糖的氣味,也不敢以舌舔食,只是用紙揩拭而已。

弘一大師是位大書法家,向他求墨寶的人很多。一次,一位弟子寄給他一卷宣紙,請他寫字。他寫完後,不知如何處理剩餘的宣紙,但還是謹慎地寫信詢問,可見大師行持的謹嚴。

以上都是了知微惡能生大苦之後謹慎防護的典範,希望道友們依此行持。

巳五、以教證說明

如《集法句》云:如鳥在虛空,其影隨俱行,作妙行惡行,隨彼眾生轉。

這一頌告訴我們:善惡業不是與自己無關,而是具有最切身的關係,就像鳥在空中飛翔,鳥影始終隨著鳥兒一起飛行。同樣,做了善行或惡行,這個業不會空耗,它始終是隨著我們一起轉的。

如諸少路糧,入路苦惱行,如是無善業,有情往惡趣。如多有路糧,入路安樂行,如是作善業,有情往善趣。

這兩頌是以比喻顯示有無善業的兩種去向。人生只有善惡兩條路,沒有中間路線,無善業的下場,一定是在惡趣中受苦,作善業必然趣向善趣,這是以法性力決定的。所以,人不能活在幻想當中,只有日日努力行善才不會落空。了達這一點,就會在心中決定:人生除了行善之外,沒有第二條正道。

譬如:坐自駕車旅遊,如果資金雄厚,一路都會很舒適方便。車在半路上拋錨了,只要打個手機,保修公司馬上就來,而且可以住高級賓館,享受美味佳肴,沒有半點苦惱。為什麼能這樣?就是因為有資金。假如資金缺乏,就很苦惱,簡直寸步難行。同理,如果從現在開始努力行善,便是積累資糧,等到資糧深厚時,就能顯現善趣安樂。所以,勵力行善比賺錢更重要。

又云:雖有極少惡,勿輕念無損,如集諸水滴,漸當滿大器。

《集法句經》又說:即使只有很小的惡,也不應輕視,認為它沒有損害。就像水滴雖小,但是逐漸積累起來,將會充滿大的容器。

又云:莫思作輕惡,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器。如是集少惡,愚夫當極滿。

經中又說:不要想:只是做一點小惡,以後不會在我的身心上造成影響吧!譬如水滴滴滴落下,逐漸就能充滿大的水瓶。同樣,通過積累點滴的惡行,愚夫的相續中,惡業將會極為充滿。

譬如:衛生間的水龍頭漏水,我們不能認為問題小,不必處理。如果不及時關閉,拖延一夜之後,家中就會變成大水缸。同樣,雖然剛開始只是造一點小惡,但小惡集多了,相續之中將會變成惡業充滿的狀態,到那時就無藥可救了。

譬如:某個大公司的財會人員,開始認為拿一支筆不要緊,後來覺得拿十元、百元也無人知道,最後發展到,幾十萬、幾百萬都可以劃到自己的腰包裡,而且內心也變得沒有任何羞恥感。所以惡如毒素,不能任其發展。一個人造惡次數多了,由於串習力的緣故,便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惡習而轉。

莫思作少善,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瓶。由略集諸善,堅勇極充滿。

不要想:只是做一點小善,以後不會在我的身心上造成影響吧!譬如水滴滴滴落下,逐漸就能充滿大的水瓶。通過積累點滴的善行,菩薩的相續中,善業將會極為充滿。”“堅勇是菩薩的異名,體現出行善堅固勇悍的品格。

現在很多媒體宣傳某人腦子一動,投機而暴富了,某人炒股票,一夜之間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諸如此類,給人造成一種錯覺,認為只要找到一個竅門、漏洞,抓住機會就能一夜暴富。在這種邪見思想的影響下,很多人滋生了投機取巧的心理,不願勤勤懇懇地工作,不願積累點滴之善。我們說滴水能夠穿石,一切都是漸積而來的,但人們卻總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總是想僥倖收穫。這種僥倖心態的根源,就是業果愚;相反,了達業果之後,深知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穫,不可能無因無緣從天上掉下黃金。

這樣如理思惟,便能養成安分守己、務實勤懇的品格,也就是:自己會從現實出發,時刻注重當下的業,會用心去圓滿當下的每一個善業。這樣落在實處逐漸積累、充實,菩薩的相續之中就會充滿善業資糧。這樣一種需要從低處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細處把握的認識,對一個修行者來說非常重要。否則,離開當下的業,何處還有所謂的修行呢?

《本生論》中說:

往昔佛作菩薩時,有一個小湖中盛開著鮮花,各種鳥兒都在湖面上嬉戲,湖邊有花草樹木,風景十分美麗。菩薩化為一位魚王,保護這些眾生。有一段時間,天不降雨,湖水接近乾涸,魚兒快要乾死了,魚王菩薩因此生起悲心而祈禱:唉!這些魚兒這麼痛苦地死去,我不能親眼目睹生靈遭受塗炭,希望天神此時降下甘霖!我不記得自己曾經造過殺業,如果這一點真實,上天應當降雨。說完諦實語之後,頃刻之間,烏雲滾滾下起了大雨,雨水滿湖,魚兒歡喜活躍。菩薩尚且要這樣發心及時地成就一切善業,何況輪迴之中受生的凡夫呢!

馬鳴菩薩思惟憶念了以上故事之後,說出了以下教言:

《本生論》亦云:由修善不善諸業,諸人即成慣習性,如是雖不特策勵,他世現行猶如夢。

這一頌的意義非常重要,說到串習力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個人的習性並不是憑空而來的,那是怎麼來的?是以串習力造成的。一般會說,某人天性善良,某人天性邪惡。其實所謂賢善性情,是以業造成的,即:多次緣善業串習,習慣成自然,便會轉成穩固的賢善性格。人的惡,也不是註定為惡,而是串習身語意的不良行為,不知不覺之中變成惡人。

所以,如果立志作善人,方法就是常常串習善法,一心只往善處去做,這樣就會逐漸轉移習性,成為善人。剛開始做時,會困難、生硬一點,(這和寫字等一樣,只要能堅持練習,決定會習以成性;然而向外追求,最多只能成就一種技藝,而向內追求善,就能養成賢善的習性,這才是最有價值的。)到了習性穩定之時,就是本性難移:是善性,難以被人移動;是惡性,也是剛強難化。這時不需用力,自然以天性會處處流露。所以論中說:他世現行猶如夢,這一世如果在善法方面串習,來世業力現行時,就如做夢一般。做夢不需提前設想,要做什麼夢不需勵力,但稀奇的是,在沒有任何準備之下,由於習氣力的緣故,各種行為相狀的夢境自然就會顯現出來。同樣,在善業方面,從細處注意積累,長期地串習,將來這個善業自然就會湧發。

他世現行猶如夢,這裡舉一則公案證明。 
宋朝的大居士黃庭堅,是江西修水縣人,二十六歲那年中了進士,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知州。 
一天,他在午睡時,夢見自己走出州衙門,來到一個村莊,看見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婆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在案上供了一碗芹菜麵,口中喊著某某的名字。黃庭堅走到近前,看到那碗麵還熱氣騰騰的,很好吃的樣子,便不自覺地端起來吃,吃完回來。一覺醒來,口裡還有芹菜香味。這個夢非常清晰。當時他認為只是做夢,也就沒在意。

等到第二天午睡,夢境和前次一樣,醒來後也是口裡有芹菜香味。他心中感到很詫異,便走出衙門,按夢中所能回憶的道路走去,這樣一直走到老婆婆的家門外。敲門進去,看到的竟是夢中所見的老婆婆,就問她:您有沒有在外面喊人吃麵? 
老婆婆回答:昨天是我女兒祭辰,她在生之時,愛吃芹菜麵,所以每年她的祭辰,我都要在門外喊她吃麵。 
黃庭堅問:您女兒死去多久? 
她說:二十六年了。黃庭堅一想,自己正好是二十六歲,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便又詢問她女兒在生時的情況,家裡還有些什麼人。老婆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在生時喜愛讀書,信佛吃素,很孝順,但就是不肯嫁人,在二十六歲那年生病死了,臨死前她說她還會回來。 
黃庭堅問:她的閨房在哪裡?我可以看看嗎? 
老婆婆指著一間房說:就是這一間,你可以進去,我給你倒茶。 
黃庭堅走進房裡,看見靠近牆邊有一個鎖著的大櫃子,就問:這裡面是什麼? 
全是她的書。 
黃庭堅說:可以打開櫃子看看嗎?老婆婆說:我不知道鑰匙在哪裡,所以一直未打開。 
黃庭堅想了想,憶念起鑰匙的位置,果然取出了鑰匙,打開書櫃,發現裡面有許多文稿。黃庭堅仔細閱讀,原來他每次應試的文章都在裡面,一字也不差。這時他完全明白,自己是回到前世的老家,於是他跪在地上叫母親,說自己就是她女兒的轉世。然後回到州衙門,帶人來接母親,以奉養終身。

對這則公案,我們觀察的重點是:前世串習對後世所造成的影響。黃庭堅居士前世喜愛文學,這種串習直接影響到今世,連寫的文章都一樣。他前世對母親孝順,孝順的習氣也相續到這一世。例如,母親喜愛清潔,他就親自為母親洗便器,直到做官以後,也從未改變。(他的孝行被後人尊為二十四孝之一。)而且,前世他信佛吃素,這一世也是學佛吃素,參禪獲得成就。因此我們可以相信,今生只要努力串習善業,來世不必特別策勵,自然就會趣入善法。這是法爾規律。

若未修施尸羅等,隨具種色少壯德,極大勢力多富財,後世悉不獲安樂。

如果這一世沒有好好修集布施、持戒等善業資糧,雖然今生生在富貴之家,具有健壯的體魄,瀟灑的儀表,又有地位、權勢、億萬家產,但是沒有修集善業資糧,未來世就會窮困潦倒。

種等雖卑不著惡,具足施戒等功德,如夏江河能滿海,後世安樂定增廣。

相反,雖然種姓、相貌、財富、地位等都很下劣,譬如只是一個環衛工人,這一世的社會地位低下,只能去掃垃圾,每月工資只有幾百元,養家糊口都很困難;但是,只要他不耽著惡業,具足布施、持戒、安忍等功德,便能從此世開始,如夏季江河不斷流注,最終將充滿大海一樣。此世命終之後,下一世的前景燦爛,安樂會極大幅度地增長廣大。

應善定解善非善,諸業他世生苦樂,斷惡勵力修善業,無信豈能如欲行?

因此,對於以善和不善業感生來世樂苦的道理,應當發起定解,心中應有堅固不移的認識,在此定解的基礎上努力斷惡行善。相反,沒有信解,怎麼能做到如欲而行呢?這是說,對業果的信解不可或缺。要想內心自然緣善業而轉,它的因,就是對業果具有堅固的信解。沒有信解,怎麼會有善法欲呢?又怎能如欲而行呢?

巳六、攝義

學完業增長廣大之理,主要是應當生起明辨業果相的智慧,而且此後自己在行為上應當契合業果的規律,什麼規律呢?就是以小發展為大的規律。舉例說明:

譬如,科學家是從對自然界細微之處觀察分析開始,最後才能做出偉大的成就;同理,學習諸佛菩薩的清淨經論,如果對每一句法義都能如理地聽聞、觀察,此業一旦增長廣大,就會使智慧越來越深廣、越來越敏銳。再如,我們不離自己的生活,做好每一個利益他人的行為,這樣漸漸發展,利他心會越來越強烈,利他的行為也會越來越精純,真正的菩薩就是這樣修成的。

又如念佛,把每一聲佛號都念好,句句念得心裡清清楚楚,從最基本的當下一聲佛號下手,力極功深,淨業就會堅固,最後整個極樂世界都可以由淨念而現前。再如,對自己的上師、道友,能從細微之處開始觀功德,這樣發展下去,清淨的信心就會逐漸養成,自己的修行也會不斷上進。如果是說法的法師,就從以善心對他人開演一分道理出發,以利他心踏踏實實來做,最後就能對無邊眾生作大法施。

所以,明白此理之後,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貫徹實行。應當說好每一句話,愛護好每一個生命,節約好每一滴水,走好每一步路,用好每一分錢,盡好每一分心。如果一切都是以遵循因果正規的方式趣入,一定是功德日日增長,過失日日減少,不必等到十年、百年,日日就有上進之相。

了達了業決定的道理,我們一顆浮躁妄動的心就會平靜下來,自己會明白:做人應當安分守己、素位而行,因為眼前樣樣是業,離開現前的身口意,哪裡會有真實的修行呢?所以,深信因果的人就會注意在當下修行,不是離開當下另外還有業的取捨,不是離開鮮活的生活另外還有修行。所以,應當實實在在地行善。每天對親人、朋友,對所接觸的有情都要有善心,對身邊的每件事,都要盡責任和義務。這樣從點滴做起,才能獲得增上生乃至決定勝的成就。

辰三、未造業不會遇

所未造業不會遇者。謂若未集能感苦樂正因之業,則定不受業苦樂果。諸能受用大師所集,無數資糧所有妙果,雖不必集彼一切因,然亦定須集其一分。

未造的業不會遇,即:如果自己沒有造集能感苦樂正因的業,就決定不會感受此業的苦樂果報。有一種特例——對佛陀積集無數資糧的妙果,是否不需要因就能受用呢?也不是。雖然不必積聚一切因,但在自己方面決定需要積聚因緣的一分。

例如: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歷劫行道圓滿資糧所現前的妙果。我們雖然不必如阿彌陀佛因地時那樣一分分來創立,但在自己方面,至少也要具足往生淨土的信願行。自己不去修集淨土正因,淨土也不可能憑空在心前顯現。

有人問:你說未造業決定不會遇,可是我們並沒有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修集資糧,但卻遇上以三大阿僧祗劫積資所眾生的聖法,這不是未造業而會遇嗎?

回答:能遇聖法的因緣,並非三大阿僧祇劫圓滿資糧,而只是能遇聖法的福德成熟。福德不成熟,決定不會值遇佛陀以資糧圓滿所顯現的聖法,所以仍然是未作不會遇。譬如:受用米飯,雖然自己不必播種、耕耘等,但仍然需要有錢,無錢也不能買米做飯。

未作不遇這條規律可以知道,人必須自立,不自立而完全依賴他人,就不可能成辦任何一件事。一切是自造業自得果,自己不上供下施,誰能把福報給你呢?自己不斷除傷害有情,誰能把長壽給你呢?自己不破除邪見,誰能把正見給你呢?試想:哪一尊佛不是自己積聚成佛因緣而成佛?哪一位菩薩、阿羅漢、祖師,不是因地修集福慧資糧而成就?能否找出一個不勞而獲的反例呢?所以,應當自求多福、自求遠禍,自求作菩薩、作佛,這是要靠自己立志來努力的,只有在自相續之中種下善因,才可能現前相應的善報。不做而能獲得是無因生的斷見,永遠不可能成立。

下面以《感應篇註證》中的公案來證明未造惡不遇禍之理

明朝嘉靖初年,儀真縣有一位金某,在鎮上開典舖。當時出現盜賊,鎮上富人的財產都被洗劫一空,只有金某的當舖無事。官府懷疑他和盜賊相通。等到盜賊被捕後,訊問他們為什麼不搶金家,盜賊說幾次去搶,都見他家房屋上有無數金甲神,所以不敢侵犯。官員仍然不信,又叫來鄰居詢問,他們都說:確實是事出有因。金某平時行善積德,其他典舖出輕入重,只有他是出入公平;而且,他沽物寬、期限遠,訪知親戚鄰居年老貧窮之人,他都破例免去利息;又在冬天免去冬衣的息,在夏天免去夏衣的息,每年都是如此。上天保佑好人,所以吉神會保佑。縣令聽了十分讚賞。所以,自己未做那種惡業,就不可能有那種果報臨頭。

就善來說,自己不勤奮修集福慧資糧,會不會忽然獲得一個菩薩果位,忽然現前無偽的菩提心、出離心,或者某天撞上一個空性正見呢?決定不可能。所以不必打妄想,一切都要實做,說食數寶或整天狂想是毫無實義的。

辰四、已造業不失壞分三: 略說 引教證說明 以公案說明

巳一、略說

已造之業不失壞者。謂諸已作善不善業,定能出生愛非愛果。

已造的業不失壞,即:已造的善不善業,在無違品的前提下,當因緣會遇時,決定會出生可愛果和非可愛果。就像田中已經播下種子,如果沒有違緣,當因緣聚合時,決定以何種種子就會眾生何種果報,絲毫不會空耗。試想:在無心的大地上播下種子,都會無任何差錯、空耗地一一回報,何況是在自相續中播下善惡業種,怎麼可能失壞呢?如果造善業沒有回報,這個世界就沒有天理了,一切都成了虛無,人生又有何意義呢?

上面所說,具有違品的情況是:已造的善業遇到邪見、瞋恚等,已造的惡業以四力懺悔對治等。具體內容將在下文講解。

巳二、引教證說明

如《超勝贊》云:梵志說善惡,能換如取捨,尊說作不失,未作無所遇。

如《超勝贊》所說:外道婆羅門的觀點是,善惡可以交換如同取捨。(能捨自己的善惡,讓對方受取。)但是世尊說,已作的善惡業不會失壞,未作的善惡業不會在自己的身心上成熟果報。所以,一切都是自做自受。

《三摩地王經》亦云:此復作已非不觸,餘所作者亦無受。

《三摩地王經》也說:自己已作的業,果報不會不降臨,他相續的業也不可能移至自相續中領受果報。

《雜寶藏經》中記載:佛世之時,一次,波斯匿王在睡覺時,聽到兩個內官在爭論。一個說:我是靠大王生活的。另一個說:我是依自業,不是依靠大王而活。

波斯匿王聽到之後,認為那個說依王而活的人很好,應獎賞他,就派人夫人傳話說:我會派一個人來,你要重賞他。於是,波斯匿王叫依王而活的人送酒去給夫人。這人才剛出門,鼻子就出血,他便托依業而活的人代送。夫人一見來人,便賜給他許多的錢、服裝和瓔珞。這人回到波斯匿王這裡,國王大吃一驚,趕緊將依王而活者喊來詢問:我讓你去,你為何不去?他就把情況向王彙報。

波斯匿王感歎地說:佛語真實不虛,確實是自己作業自己受報,別人無法奪走。

依王而活者雖然口說依王而活,而且王也想讓他好好活,但未作如是因,也就不可能遇到如是果。依業而活者依自業不可能不受果,所以國王仍然要一分不少地給他。從這則公案可以體會到,事事未作不遇、已作不失。廣而推之,一切三有諸法唯一是隨自業而轉,以自業而生苦樂,再無其他主宰者。

《毗奈耶阿笈摩》亦云:假使經百劫,諸業無失亡,若得緣會時,有情自受果。

《毗奈耶阿笈摩》也說:即使經歷了百千劫的漫長時間,已造諸業也不可能無故消失。一旦因緣聚會時,造業者的相續將絲毫不爽地感受果報。

巳三、以公案說明

唐朝代宗大歷年間,有一位隱士叫李源,原先是位貴族子弟,父親死於安祿山叛亂之後,他便把府宅捐為寺院。當時,寺院住持圓澤禪師和他關係很好,兩人相約去四川遊歷峨眉山和青城山。李源想從荊州坐船由水路去四川,圓澤卻想從陸路由長安入川。兩人爭論了很久,半年都沒有決定下來。李源說:我已經不和官場上的人來往,所以不願再走長安的道。圓澤說:那就聽你的。於是,兩人便從湖北出發。

船行到南浦地方時,天還沒黑,便停船靠岸。這時,岸上有個女人背著瓦甕,正來河邊取水,圓澤一見便流淚說:我不想經過此地,就是怕見到她。 
李源問:這一路上這樣的女人不少,為何唯獨為她感傷呢? 
圓澤說:這個女人姓王,我本來應該做她的兒子。她懷孕三年,因我一直不來,所以沒有分娩。今天既然相見,已是無法可避。請你多待幾天,助我速生,並將我葬在山谷之中。三天後,請來看我,到時我以一笑做為憑信。十二年後的中秋月夜,你來杭州天竺寺外,那是與你再見之日。 
李源很後悔這次水路之行,心中非常難過。圓澤沐浴後,就坐脫而去。

三日之後,李源到王家去看,女人果然生了一個男孩。當他抱著嬰兒時,嬰兒果然微笑,李源就把詳情告訴王氏,王氏便厚葬了圓澤禪師。 
這時,李源已無心再去四川,於是就回到慧林寺。在詢問了圓澤的弟子之後,才曉得圓澤在出發之前,早已把後事囑咐好了。

十二年後,李源如約來到杭州天竺寺外。那天夜晚,月光特別明亮,他忽然聽到葛洪井邊傳來一陣歌聲,只見一個牧童,頭上挽著雙髻,身穿短衣,騎在牛背上,敲著牛角唱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李源知道他是圓澤的後身,便上前問道:澤公可好? 
牧童回答:李公真是信士。你我路不同,不要接近。你俗緣未了,如能勤修不墮落,便可相見。說完又唱歌乘牛而去。歌詞是: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功德藏》中說:高空飛翔金翅鳥,雖暫不見身影現,然與其身無離合,因緣聚合定現前。在高空中飛翔的金翅鳥,它的身影雖然暫時不在地面上顯現,但是它一剎那也未離開。一旦金翅鳥俯衝下來,當處立即就會現前它黑乎乎的巨大身影。此世的圓澤是一位老禪師,在未從水路上三峽入川之前,一切似乎平安無事,而當船行到南浦、業的時輪已走到正點時,一切都無可逃脫。即便是能知曉過去未來、具有坐脫立亡本領的圓澤禪師,也無法遮止業力的現行,只有隨業入胎而改形易面,變成一個嬰兒。

當年,目犍連尊者被裸形外道打得全身稀爛時,人們問他:你是聲聞眾中神通第一,怎麼會被打成這樣?他說:因為被前世業力所持,我連字都想不起來,更不要說顯神通了。本來以目犍連尊者的神力,右腳指一踩,便可以撼動整個帝釋天宮,然而以前世罵母的業力成熟,在業力現行的同時,如何能施展神通呢?

以下宣說琉璃王誅滅釋迦族的公案: 
波斯匿王初登王位時,想迎娶一位釋迦族女子作王后,於是派遣大臣去迦毗羅衛國求婚。五百釋迦族人聚會商議此事,他們顯得十分不悅,因為釋迦族種姓高貴,不應與女奴之子婚配,但又因懼怕得罪波斯匿王,所以一時商議不下。當時長者摩訶男說:波斯匿王的性情暴惡,我們如果不應允,他必定會毀壞我們的國家。我家婢女有一位美麗端莊的女兒,不如就將她嫁給波斯匿王。得到眾人同意後,摩訶男就讓此女子沐浴更衣,又用寶車親自將她送往波斯匿王那裡,並且告訴波斯匿王:這是我的女兒,你們可以成親。國王非常歡喜,拜她為第一夫人,不久夫人生下一子,即琉璃太子。

太子八歲時,波斯匿王就令他前往迦毗羅衛國學習射箭的技藝。琉璃太子乘著大象,與眾多僕人一同前往摩訶男家中。摩訶男召集五百位童子,陪伴王子學習。

當時,新建了一座講堂,猶如天宮一般。眾人說:我們應先延請佛與僧眾前來應供,這樣可以獲得無量福報。於是敷設坐具,懸掛幡蓋,以香水灑地,焚燒名香。這時,琉璃太子跑進講堂,登上獅子座,釋迦族人見後,聲色俱厲地呵斥他:女奴的兒子!並且將太子牽出門外,推倒在地。琉璃太子感到非常屈辱,便對身旁的苦行梵志說:釋迦族人對我橫加毀辱,以後我登上王位時,你要提醒我這件事。

後來,波斯匿王死後,琉璃太子繼位,苦行梵志就此事提醒琉璃王。琉璃王便命令群臣集合四種兵甲,前去討伐釋迦族。當軍隊抵達迦毗羅衛國時,琉璃王遙見世尊在一棵枯樹下結跏趺座,於是下車作禮,問道:為什麼您不坐在枝葉繁茂的大樹下,卻坐在此處?佛陀說:親族陰涼之故,勝過一切外人。國王便說:今日世尊為了親族,我也不應征討。

後來,苦行梵志一再奏請討伐,琉璃王便又再次興兵。此時,目犍連尊者對世尊說:琉璃王前來討伐釋迦族人,我想將他的四部軍隊拋到他方。他又想將琉璃王的軍隊拔出虛空,或者移到海中,或者移到鐵圍山中間,或將釋迦族人移到他方國土,或以鐵籠子覆蓋全城。佛說:你雖然具有這樣的功德,但終究無法將釋迦族人置於安全之地。眾生有七事不可避免,即:生、老、病、死、罪、福、因緣,想避也避免不了,你又如何能覆蓋住他們往昔的業呢?然而,目犍連始終無法釋懷,便將相識的四五千人攝入缽中,一直舉到空中星宿之際。

釋迦族人集合四兵,出城一由旬以對抗琉璃王。釋迦族人技藝高超,他們在一由旬內遙見琉璃王,或射落對方士兵的頭髻,或射斷對方弓弦,或射破器杖、幢幡等,但並未傷人。琉璃王非常懼怕,對群臣說:你們看此箭從什麼地方來的,他們如果真想傷害我,我必死無疑。於是下令退兵。苦行梵志勸阻說:大王不必畏懼,釋迦族人個個持戒,他們連螻蟻尚且不殺,更何況是殺人,還是應當進軍。琉璃王便聽從苦行梵志的話,繼續進軍,釋迦族人果然退入城中。琉璃王喊道:速速打開城門,否則,我會將你們趕盡殺絕!此時城中有位十五歲童子,名叫奢摩,他登上城牆獨自應戰,傷損了眾多敵軍,敵軍頓時崩潰逃散,藏入土洞內。當時釋迦族人告訴童子說:你有辱於我們釋迦族的門戶,誰不知道應戰?但我們釋迦族向來修善,尚且不傷螻蟻,更何況是人命?我們一人能敵萬人,如果迎戰,必定能摧毀敵軍,但以殺害人命,死後將墮地獄,即便生在人中,也是壽命短促,你應速離此地。奢摩童子便離開了城市。

後來,琉璃王軍隊再次來到城門外。當時魔王波旬化作一位釋迦族人,喊人打開城門,釋迦族人見是自族人,便打開城門,琉璃王軍隊就此乘虛而入。琉璃王說:釋迦族人眾多,索性將他們雙足埋在地下,讓暴象踏死。另外再挑選五百釋迦族女人,帶到我這邊。當時,摩訶男乞求琉璃王:我現在沈入水中,在我浮出水面的這段期間,無論時間長短,請你允許釋迦族人隨意逃走,等我浮出水面之後,你再殺死他們。琉璃王應允之後,摩訶男便跳入水中,將自己頭髮繫在樹根上,於是斷絕性命。城中釋迦族人從四城門競相奔逃,琉璃王問大臣:摩訶男為什麼還沒有浮出水面?旁人就入水將已命絕多時的摩訶男抱出,琉璃王見到外祖父已死,非常悔恨:我外祖父為了救護自己親族而死,早知如此,我終究不應如此討伐。

為琉璃王所殺之人,有九千九百九十萬,血流成河,環繞迦毗羅衛城。退軍之後,目犍連尊者對佛說:承佛神力,我已護佑四五千人。佛便令尊者觀察。目犍連尊者將缽從星空取下,所藏之人全部都已經死亡。

琉璃王到尼拘羅園後,安慰五百侍女:不必憂愁,我就是你們的丈夫。然後想和一釋迦女交通,這個釋迦女罵道:我為什麼要和女奴之子通情?琉璃王大怒,便斬斷她的手足,扔入深坑。五百侍女都這樣辱罵琉璃王:誰會以自己身體和女奴之子交通!於是五百侍女也慘遭同樣的懲罰。五百侍女慘痛難忍,便喚如來名號求佑:我們同是釋迦種姓,如來出家成佛,我們慘受這樣的痛苦,為什麼不憶念我們?佛與比丘們便前往劫毗羅城去,釋迦女遙見世尊,都心懷慚愧,世尊對帝釋天說:女子們慚愧無衣。帝釋就以天衣蓋覆女子身體。佛告訴毗沙門天王:女子們饑渴已久,置辦些許天食,讓他們飽足。佛又為他們演說苦集滅道,侍女們塵垢俱盡,得到法眼淨,命終後升到天上。

佛行至東門,見到城中一片廢墟,佛告比丘們:以前我與眾比丘在此處說法,如今已成廢墟,無有一人,從今以後不再來此。於是回到舍衛國祇樹園,告訴眾比丘,琉璃王和他兵眾七日之後,都將毀滅。琉璃王聞言,非常恐怖。到第七天時,琉璃王以為已倖免於難,便帶軍隊與釆女到阿貽羅河兩側舉行宴會慶賀,忽然天空中,雲團翻滾,倏起雷震,暴風驟雨,將所有人漂溺而死。琉璃王墮入阿鼻地獄,天火將宮城一燒而空。

諸比丘問佛:釋迦族以何因緣受此苦難?佛說:往昔,羅閱城有一魚村,因為時值饑荒,米貴如黃金,人們就以草根為食。村中有一大池塘,池內有很多魚類,人們便捕魚而食。當時有二條大魚,這樣說到:我等是水族,不是處在乾地之中,而這些人都以我們為食,村中有一小孩,才八歲,雖然不捕魚,但見到人們捕魚時,心生歡喜。當時羅閱城人就是今日釋迦族,當時二條大魚,一為琉璃王,一為苦行梵志,見到魚笑之小孩是我,因為殺魚的罪業,無數劫中受地獄苦,我也因隨喜造惡,而感召今日頭疼,如被石頭壓住一般。

面臨自己國家毀滅,慈悲的佛陀何嘗不願援救?但是,若以個人意志可以遮止業力現行,又怎麼能成立業果不虛?因此,即便是具足十力的佛陀,在業力成熟之際,也不能拯救一人,畢竟誰也無法改變業果的規律。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聯想到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長達三十年的越南戰爭、中東戰爭、兩伊戰爭,唐山大地震、東京大地震以及文化大革命,這個世紀的伊拉克戰爭、印尼大海嘯、瘋牛病流行、非典流行等。在業力成熟之時,確實無法抗拒,瞬息之間就可以讓無數眾生毀於一旦。如果不懂業果,或許會覺得這些天災人禍不會降臨於自身,但是,如果以業果來衡量,就會令人恐懼。因為,我們正身處無邊業海之中:每個人過去世都曾造過無數能顯現類似甚至更嚴重果報的罪業,而這些罪業就像一顆顆等待引爆的核彈,正安住在自己的阿賴耶識之中,一旦暴發,我們就會被炸得魂飛魄散。所以,我們不是活在太平世界中,在表面的安樂下,的確隱藏著惡趣現前的極大危機。凡夫人的處境都很危險,說不定何時業力發動,就會染上愛滋病、被捲入戰爭,或被洪水沖走、被大火焚燒。所以,認識業果的相之後,自己應勵力懺悔,祈求上師金剛薩埵加被,能在惡業成熟之前,將它懺除。

卯三、攝義

以上四條道理,總的概括了業果方面的道理。對業果能否獲得定解,都是依靠這四條。所以,對這四條道理,必須努力生起定解。

苦樂唯一是由黑白業眾生,苦樂的差別唯一是由二業的差別所決定。這兩條決定之後,自己的行為方式就能得到決定,即:要現前樂果,唯有造集樂因——善業,斷除苦因——惡業。而且,善惡業不是來自他處,唯一來自於自己的身口意。換句話說,當下身口意是怎樣一種表現,直接決定自己未來的苦樂如何,即每一個念頭、每一句話、每一種行為,都決定有它相應的果報。所以,行為上必須遵循業果規律來取捨。依靠業決定之理,身口意的行為就會有正確而清晰的方向。

進一步認識業的自性是增長廣大,能使我們不忽略對微細善惡業的取捨。每天早晚須念誦百字明和金剛薩埵心咒,就是要將一天所造的惡業及時懺悔清淨。否則,惡業在相續中不斷增長廣大,再想清淨就很困難。所以,以這一條可以使人在行為上謹慎。

未造業不會遇,已造業不失壞,是從正反兩方面對業決定之理再加以闡述。決定了這兩條,就會遠離猶豫或僥倖的心態。由於深信所做不壞,心中便不會認為:我行善卻無人知,白做了吧!也不會認為:我做了這件壞事,也許沒事吧!總之,不會再有種種不正確的心理。所以,不能忽視對業果的思惟,實際上,它對轉變心態有很大的作用。

以上四條是大原則,周遍在一切業果相中。下面只是在這四條大原則的前提下,分別具體思惟十黑白業及其果報的差別。前者是總說,後者是別說。別,是總的差別;總,是別的總攝。首先,必須對這四條總綱獲得定解,才有觀察業的智慧。上面提到人生觀、世界觀、方法論的問題,其實,對業果的道理獲得定解之後,決定會出現新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方法論。

因此,學好了業果,應當會有一番改變。因為原先對業果無知或者只是很粗略地了知,並沒有在心中形成見解,相比之下,世間邪見的熏習更深更強,所以行為方式多是照著世間邪見轉動。如果這些不正見仍然很堅固,行為就不會從根本上好轉;相反,一旦業果正見建立起來,相違的邪見同時就會從根本上被摧毀,從此對待一切人、事、現象,都會緣業果正見來認識、行持。

總的四條道理非常簡明。以後看待問題時,心裡應把握這四條,對照自心來分析:這是白業、這是黑業,這是白業果、這是黑業果;最初的業即使微小,也會感召大果報;希求某種果,則須在相應的因上積聚;已造下某種惡業,就不可能僥倖逃脫,必須以懺悔來對治。這樣如理辨別,就可以決定行為取向,這就是建立在業果道理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方法論。所以,這四條決定之後,自己的思惟方式將隨之轉變。學好這些道理之後不是沒有用處,而是形成觀念之後,時刻會起作用,能在一切時處攝持和引導你。

閱讀《賢愚經》時,不要像看故事一樣,因為真實修行的人,理念絕對和世間人不同。參閱這些公案、因緣時,應將公案中的人物作為自己修行的榜樣。榜樣體現在何處呢?體現在他的用心和行為上。他們遇到順緣和違緣時,會運用業果的道理來思惟、行動,這就是應學之處。

譬如:《賢愚經》中說,有一對窮夫妻窮得只剩一匹布。丈夫披布出去乞討時,妻子只能裸體坐在草墊上,妻子出去時,丈夫也是如此。有一位比丘前來勸化他們供養、聞法,他們當時面臨著取捨的問題:一是捨棄布,意味著可能死亡;一是不捨棄,但不能完成供養佛僧的善業。在這個關頭,就看是什麼見在起作用。一種很世俗,認為如果供養這匹布,兩個人只有裸體坐在家中,不能出去乞討,最後只有餓死。一般人想到這裡,往往會選擇保全自己。另一種則認為:供養布是善業,由此後世決定獲得安樂,捨命也應行持。在這面臨何取何捨的關鍵時刻,窮夫妻是因見到大義而決定供養的。

所以,依止因果正見就能使人捨身成仁、成就大義,這是正見的力量。凡夫雖不能如同聖者般,但在這種關鍵時刻,若能思惟業果的道理,便能趣入白法。我們在生活之中處處會面臨業的取捨,如果沒有因果正見,一般人無明力大,往往會造黑業。所以,龍猛菩薩說:沒有業果正見,就會墮入惡趣;相反,有了業果正見,就能將自心轉向善業。

《賢愚經》中還有一則金毛獸的公案。金毛獸當時也是思惟到捨身救護眾生能完成生命的大義,所以才能發起並增上利他之心。這也是透過思惟業果勉勵自己,使自己趣入白法之中。此外,還有許多具足因果正見的人,雖然一貧如洗難以維持生計,但因為正見力量強,在思惟了後世的大義之後,就能心甘情願地布施。又如:沙彌遇到婬女誘惑時,因為思及捨戒和護戒在業果上的差別,而發起寧可自殺也要護戒的誓願。再比如:《毗奈耶經》中說,當時釋迦族人在佛的教化下,都已證得真諦。他們在琉璃王入侵、面臨殺身之禍時,也是因為有業果正見的攝持,而寧可被殺也不殺人。所以,思惟業果極其重要,這不是可有可無、也不是修行高深的人不需要的修法,而實在是任何入道者都不可缺少的修法。換句話說,沒有生起業果正見,不必說上上的修行,即使人天正道也無法真正趣入。

接下來,對業增長廣大之理,心中須生起定解,這時才知惡業比蛇毒更可怕,對於熏入惡業種子不會認為無關緊要,而會心懷恐懼。修行人之所以能小心防護細惡,就是因為畏懼因果。像阿底峽尊者這樣的大成就者,平時手持曼茶盤,一發現身心有不符合戒律的地方,當時就勵力懺悔。只有業的正見眾生了,才能養成這種防微杜漸的品格,因為這種品格是建立在正見之上的。

為什麼一個人行善會有那麼強大的意樂?這也來自於對業果的定解,即體認到以小善能眾生大果,對這個道理決定了,行善的熱情就能超過追求財富、女色、地位等的熱情。所以,思惟業果非常重要。能否從一個俗人轉變為一個很好的修行人,關鍵就在因果正見。比如:西藏的奔公甲格西,原先是個大強盜,但在皈依三寶、認識聖教之後,他變成一個非常規矩的修行人。從他的修行事迹可以看出,實際上是業果正見在改造一個人。譬如:有一次,奔公甲到施主家裡,施主們正好外出,他當時便想:我沒有茶葉,應當偷一點以後住山時好用。當他剛把手伸入茶葉袋時,馬上生起正念,大喊:我這個人正在偷茶葉,把這只手砍斷!這就是業果正見在起作用。所以,業果正見是內在的阿闍黎,在面臨取捨之時,他會及時幫助你遮止惡行。

總而言之,聲緣、菩薩、大成就者以及世間人天等,不論是何種階層的人,都超越不了業決定等四條規律。所以,我們應當按照傳承上師的教言,從微細乃至極微細之處,精勤地如理取捨。

寅二、分別思惟分二: 顯十業道而為上首 抉擇業果

第二,分別思惟分二: 顯十業道而為上首; 抉擇業果。

卯一、顯十業道而為上首分三: 經論中宣說十業道 強調十業道取捨之重要 應當斷除狡詐

辰一、經論中宣說十業道

今初。如是了知苦樂因果各各決定及業增大,未作不會,作已無失。彼當先於何等業果所有道理發起定解而取捨耶?

先提一問:上面思惟總的業果時,已了知苦樂因果各各決定、業增長廣大、未作業不會遇、已作業不失壞等四條道理,但是業果的種類無量無邊,首先應當對於哪些業果的道理發起定解而做取捨呢?

回答:

總能轉趣妙行惡行三門決定,三門一切善不善行,雖十業道不能盡攝,然諸粗顯善不善法,罪惡根本諸極大者,世尊攝其扼要而說十黑業道,若斷此等,則諸極大義利扼要亦攝為十,見此故說十白業道。

總的能夠轉趣善行和惡行,唯一是以身口意三門來決定。(不是在身口意之外,另有一種趣入善惡業的門。)三門一切的善不善行,雖然以十業道不能完全含攝,但是針對粗大明顯的善不善法、作為罪惡根本的極大方面,在《正法念住經》等經典中,世尊以攝集扼要的方式宣說了十種黑業道。如果遠離這十種黑業道,也就統攝了諸極大義利的扼要,因為見到能攝極大義利扼要,所以佛說十種白業道。

下面引教證:

《俱舍論》云:攝其中粗顯,善不善如應,說為十業道。

《俱舍論》中說:對於善不善行之中粗大明顯的方面作歸攝,如其所應,在經典中宣說為十業道。

譬如:五無間罪中,殺父母、殺阿羅漢屬於殺生,以惡心出佛身血屬於瞋恚,破和合僧屬於妄語。此外,汙比丘尼屬於邪婬,殺見道菩薩、殺有學僧伽屬於殺生,奪僧伽資具屬於不與取。

十黑業未包括的是:吸煙、飲酒、吸毒等,根本煩惱中的慢、疑等,隨煩惱中的嫉妒、諂誑等,還有佛制罪等。十白業未包括的,是斷除這些黑業的白業。

《分辨阿笈摩》亦云:應護諸言善護意,身不應作諸不善,如是善淨三業道,當得大仙所說道。

《分辨阿笈摩》中也說:應當防護好自己的語言,防護好自己的心,身體不應作不善業,依靠這樣善能清淨身語意業的道,將會獲得佛陀所說的菩提道。防護好自己的三門,使身語意不夾雜罪染而清淨,便能成就菩提道。因此,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辰二、強調十業道取捨之重要

由善了知十黑業道及諸果已,於其等起亦當防護,使其三門全無彼雜。習近十種善業道者,即是成辦一切三乘及其士夫二種義利所有根本,不容缺少,故佛由其眾多門中數數稱讚。

通過善巧了知十黑業道及其對應的各種果報之後,對它的等起也應當防護,使自己的身口意毫無黑業混雜。依止這樣的十善業道,是成辦一切三乘以及士夫自他兩種義利的所有根本,不容缺少,所以佛多方面數數稱讚。

什麼是十善業道呢?僅僅不趣入十種不善業,只是成為無記性,不能稱為十善業。善加了知十惡業的過患之後,發起遠離十不善業的心,才屬於十善業。

《海龍王請問經》云:諸善法者,是諸人天眾生圓滿根本依處,聲聞獨覺菩提根本依處,無上正等菩提根本依處,何等名為根本依處?謂十善業。

這段經文宣說了十善業是世間人天圓滿和出世間三種菩提的根本依處。為什麼十善業叫作善法呢?因為不論人天之身,還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乃至無上菩提,都必須以它為根本,才能獲得成就。經中連用了三個根本依處,以著重強調十善業道的重要性。

《十善業道經》中,世尊告訴海龍王說:海龍王!你看這佛身,是從百千億的福德所出生的,各種相好莊嚴,光明顯耀,映蔽大眾……你再看這些大菩薩們,妙色莊嚴清淨,這一切也都是由修集善業福德而出生的。再說天龍八部等具有巨大威勢的有情,同樣也是以善業福德而出生的。這一段佛語告訴我們,一切世出世間的成就都要建立在善業的基礎之上,沒有善行的積累,便沒有成賢成聖的所依。

下面再以大地的比喻作強調:

又云:龍王!譬如一切聚落、都城、市埠、方邑 國土、王宮,一切草木、藥物、樹林,一切事業邊際,一切種子集聚生一切穀,若耕若耘及諸大種,皆依地住,地是彼等所依處所。龍王!如是此諸十善業道,是生人天,得學無學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處。

經中又說:龍王!譬如一切聚落、都城、市埠、方邑、國土、王宮,一切草木、藥物、樹林,一切經商、航運、種植等事業,一切種子集聚出生一切穀物,農務耕耘以及地水火風諸大種,都是依靠大地而安住。大地是這一切的依處。龍王!同樣,這十善業道是轉生人天的依處,是獲得聲聞有學、無學諸沙門果的依處,是獲得獨覺菩提的依處,是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陀功德法的依處。

是故《十地經》中,稱讚遠離十不善戒所有義理,《入中論》中亦總攝云:若諸異生諸語生,若諸自力證菩提 ,及諸勝子 決定勝,增上生因戒非餘。

因此,對《華嚴經十地經》中稱讚遠離十不善律儀的所有義理,《入中論》中也以總攝的方式說:諸異生、諸聲聞、諸獨覺、諸菩薩,這一切決定勝和增上生的因,除了戒之外沒有其他。

戒非餘:不是說只有戒是因,其餘禪定、智慧、大悲等非因,而是說成辦增上生與決定勝決定不能離開戒,遠離了清淨戒,絕對沒有增上生和決定勝的成就。

所以,十善業道是一切世出世間成就的根本依處。佛教的綱要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中,其實已包含了一切佛法,因為佛法無一不是斷惡行善之法。

往昔,善信菩薩出生在無佛法的時代,那時世間根本見不到佛法。善信菩薩依靠自己的善根力,一心想尋求正法,由他的誠心感應,虛空之中傳來聲音:從此地向東方經過一萬由旬的地方,有一個國度,其中有一女人,出身很卑賤,相貌也異常醜陋,似乎她還了知半偈。但是,在途中有一段長寬各一萬里的淤泥地,腳踩在上面,身體就會陷溺。善信聽了之後,全然不顧安危,身心踴躍地向前行進,竟然趟過了這段淤泥河,見到了那位女人。善信菩薩對待她就如同對佛一般地恭敬禮拜、讚歎。女人說:諸佛的妙法無量無邊,但我聽聞的只有半偈法。善信跪下來乞求:願聞半偈妙法。女人說:唯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已。善信聽後身心清淨,再再思惟法義而洞然了達其中旨義,頓時獲得神通,飛回本國,普遍宣揚這半偈妙法,降伏諸魔。

此處可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中含攝了無量妙義,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所以,不能認為斷惡行善只是下劣者才須行持的道法,上等者不必行,而應認識到,一切諸佛菩薩、一切聲聞緣覺、一切人天,這一切暫時增上生和究竟決定勝的成就,無不是從善業出生的。因此,經中讚歎十善業道是根本依處。

辰三、應當斷除狡詐

如是不能於一尸羅,數修防護而善守護,反自說云我是大乘者,極應呵責。

如是不能對一分戒律數數修習防護,反而自說我是大乘人,這是極應呵責之處。

下面引《地藏經》為證,說明這種狡詐之語是大妄語,是斷滅語,以此將會顛倒墮落:

《地藏經》云:由如是等十善業道而能成佛。若有乃至命存以來,下至不護一善業道,然作是言:我是大乘,我求無上正等菩提。此數取趣至極詭詐,說大妄語,是於一切佛世尊前欺罔世間,說斷滅語。此由愚蒙而至命終,顛倒墮落。顛倒墮落者,於一切中,應知即是惡趣異名。

《地藏經》說:通過此等十善業道,便能成就佛果。假如有人從存活以來,下至一種善業道也不守護,反而自稱:我是大乘人,我尋求無上菩提。這種人極其詭詐、虛偽,是說大妄語(非菩薩而自說是菩薩,非大乘而聲稱是大乘,超過一般上人法妄語,故是大妄語),是在一切諸佛世尊面前欺騙世間(表面上讓諸佛世尊作證,承諾自己要利益世間,成辦世間義利,但實際上並未真正去修行它的因——十善業道,所以是在諸佛前欺騙世間),是說斷滅語(以無因而求果,是說斷滅語),此人由於愚蒙而至命終(最後因痛苦蒙蔽而死去),顛倒墮落。”“顛倒墮落,即是惡趣的異名。

《地藏十輪經》說:戒體破破爛爛,卻還承諾許多大事,這是極應呵責之處。所以,明明不合理卻還狡詐地顯現為如法的行為,極不應理。

因果之相無量無邊,虛雲大師曾說: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出的。六道眾生不離因果,聲聞、緣覺、菩薩同樣不離因果。世間人天的道不離因果取捨,出世間聲緣菩薩的道同樣不離因果取捨。可見,這個因果法門貫穿了從粗到細、從淺到深、從世間到出世間的無量層面。對我們來說,應當從何處趣入修行呢?應從十善業道趣入,先從自己能實行的淺近之處做起,再逐漸深入廣大。試想:修行不從此處趣入,又能從何處趣入呢?我們不可能在山河大地上修,也不能在他相續上修,顯然,除了自己的身口意業之外,再沒有其他可修之處。如果連粗大淺近的身口意業都防護不好,能不能行得深廣呢?顯然不能。譬如:現在還在牙牙學語,能不能辯才無礙呢?現在還需扶著凳子走路,能不能飛跑呢?顯然不切實際。所以,一般人應先從淺近之處實際做起。佛說這是根本依處,但是人們往往因我慢心而不重視這樣的基礎修行,喜歡空談玄妙。然而,脫離了這樣一個根本依處,一切只會空無建樹。

因此,佛在經中苦切勸導,不可能還有更重的語氣了。佛讚歎十善業道是一切圓滿的根本依處,如同大地一般。大地是何等重要啊!任何一座城市,任何一座建築,任何一種草木種子,任何一種事業,都不能脫離大地,離開了大地,連芝麻許的法都無法建立。十善業道就是這樣一種法!她是一切人天果位、一切聲緣菩提、一切菩薩妙行、一切佛功德法的依處。離開這個守護十善業道的法,將不會有任何成就,一切戒定慧的功德,一切聲緣、菩薩、佛的成就都免談。

《地藏經》中,佛還用極嚴厲的語氣呵斥那種浮而不實的人。佛說:一生連一種善業道都不能好好守護,卻大言不慚地聲稱我是大乘,我是尋求無上菩提的菩薩,這種人是說大妄語,是在諸佛世尊面前欺罔世間,是說斷滅語,將會顛倒墮落。佛這樣呵斥是有深意的,佛是苦切勸導我們應在十善業道這樣的基礎上紮紮實實地修起。當年太虛大師說過一偈名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所謂人格的完成,即是十善業道的完成。所以,我們必須打好基礎,首先按照十善業道,修好自己的身口意,能這樣改過自新,才是真正的下士。這個地方修好了,就能順利進入別解脫戒,再到菩薩戒、密乘戒,一分一分深入,一分一分廣大,最終便能成就佛果,這就是真現實。所以,從十善業道修起,由淺近而深廣,是一個重要的行持原則。

卯二、抉擇業果分三: 顯示黑業果 白業果 業餘差別

抉擇業果分三: 顯示黑業果; 白業果; 業餘差別。

辰一、顯示黑業果分三: 正顯示黑業道 輕重差別 此等之果

初中分三: 正顯示黑業道; 輕重差別; 此等之果。

為什麼首先顯示黑業果呢?因為修習業果,首先要從斷惡開始,而斷惡的前提,是對黑業及黑業果的相眾生決定的認識,所以,首先應顯示黑業與黑業果。

我們現在處在一種如臨深淵的狀況之中,什麼是如臨深淵呢?就是身在懸崖,一不小心,就會墜落而粉身碎骨。造十黑業會墮入惡趣深淵,這是業的必然規律,誰也無法改變。我們的處境可怕到三門稍有放縱,就會種下地獄、餓鬼、傍生之因,而且此因一旦種下,肯定會成熟爆發。譬如:面對嚴厲的對境時,若稍起輕慢、瞋恚,或者說錯一句話、非理作意等,就會造下大惡業。一剎那之間,就可以焚毀多劫種植的功德林,使我們在地獄中多劫受苦,是如此可怕。一個人的行為沒有以業果正見攝持,的確時時都是在往刀山上走、往火海裡鑽。只有具足業果正見的人,才能真正保護自己。

世人想依靠保險或者依靠名聲、財富、子女來保護自己不墮落、不受苦,但這些是不會有真實保障的,唯有心中的因果正見才能遮止我們墮落惡趣。

現在,要生起這個正見,首先應從十種黑業著手,重點在觀察黑業和苦果的關係,業和果一定要聯繫起來觀察。往昔不知黑業的過患,所以造惡不畏懼,由此趣入惡趣,而現在則須逆行,關鍵是要認識:以十黑業會顯現何種可怕的果報,而且黑業會如何增長廣大,業果一旦成熟,將無藥可救,即使諸佛大悲之手也無法遮止。必須這樣認識而眾生畏懼,才能遮止黑業。

對於這些相,上面已經總說,下面開始是分說。總說之後還是有必要逐條分說,這樣才能在心中引起廣大具體的認識。以佛語為量、以種種公案為樣本,一一對照自身來思惟。這樣轉變自心,五次、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一次次地衡量認識,到一定程度時,心就會猛厲變動,認識到量時,就會引起牢固的因果正見。以有力的正見攝持自心,就能不緣黑業而轉。我們無始以來的分別心就像十分頑皮的孩童,如果沒有一隻強有力的手抓住他,根本無法管制,而這只手就是因果正見。

如果沒有學好因果,我們的心便會很迷亂、很疲軟,以這種狀態不僅不能善護三門,反而處處都在造惡。《地藏經》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一定要生起強有力的業果正見才有解決的辦法。能否生起業果正見,關係到我們生生世世升沈的切身問題。在目前邪見深重的時代,這更是一個極為嚴峻、緊迫的問題。如果不以這個正見攝持,則無論再如何高談玄妙,一落到現實生活之中,就可以發現自己的行為與因果違背之處不計其數。所以當務之急,應當對業果的道理努力作一番如理思惟,在心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因果觀念。

巳一、正顯示黑業道分四: 身業 語業 意業 攝義

午一、身業分三: 殺生 不與取 邪婬

未一、殺生分三: 總說 分說 以公案說明殺生因果

申一、總說

今初。云何殺生?《攝分》於此說為事、想、欲樂、煩惱、究竟五相,然將中三攝入意樂,更加加行攝為四相,謂事、意樂、加行、究竟,易於解釋,意趣無違。

如何是殺生?《攝抉擇分》對此宣說為事、想、欲樂、煩惱、究竟五種相,而本論是把中間的想、欲樂、煩惱三相攝入意樂一相之中,再加上加行,總共攝為四種相,即:事、意樂、加行、究竟。以這種方式容易解釋,意趣和前者並不相違。

台長: 公主
人氣(4,557)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廣論 |
此分類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三)-3
此分類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三)-1

壯陽藥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23:36: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