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10 15:46:09| 人氣6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對『國家機器與台灣經濟發展』一文之介紹與評論(涂一卿)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文的作者是 Alice H. Amsden,本文乃收錄於由Peter B. EvansDietrich RueschemeyerThead  Skocpol三位學者所合編的『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一書(1985)中。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一書中主要所收錄的文章是以1982年二月在Mount Kisco New York所舉辦的一次命名為”Research Implications of Current Theories of the State “的學術討論會發表的論文修改而成。由於這次的研討會有著明確的主題與強烈的企圖:將以往在討論社會發展或比較社會發展的課題上,一直未被重視(或是說,未給於應該的重視)的『國家機器』(state)的角色,賦予重新的認定。強調『國家機器』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主導位置。同時也網羅了許多重要的學者參與:Thead SkocpolPeter B. EvansDietrich RueschemeyerAlice H.AmsdenMargaret WeirCharles TillyPeter KatzenstinIra KatznelsonDavid D. LaitinAlfred Stepan。這些學者們包涵了不同的學科訓練: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同時在興趣上,有些是著重理論探討的,有些則是以區域研究著稱:歐洲、拉丁美洲、東亞等地。毫無疑問的,『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作為這次重要學術會議的成果展現,自有其重要價值。

 

要了解”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這篇文章,首先必須對『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一書的編排結構作認識,因為這是一本結構性很完整的書。本書整體而言企圖作到兩個部份的整合,一個是對於理論建構(概念建構)的探討,一個是透過歷史研究或比較方法探討來驗證(正面或負面)理論的有效性。而此兩者又展現相互之間的重要相關。全書分為主要的三個部份:(一)State as Promot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distribution,(二)States and Transnational Relations,(三)States and the Patterning of Social Conflicts 。除開這三部份外,Theda Skocpol的前言:”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作為一篇在方法上及問題點上的說明,在本書的結構上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而最後的結論部份,由三位編者共同主筆的”On The Rold toward a More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作為本書的結論,再次將他們的立場、看法、甚至說貢獻,作一嚴謹式的告白,充份展現畫龍點睛的作用。不管同意本書的論點與否,本書作為展現此種研究趨向的一家之言,實有其不得不令人佩服的氣魄與企圖心。當然,這不是靠一個人,或是短時間所能成就的。

 

Alice H. Amsden 的文章是收錄於第一部份,第一部份的主題在於探討『國家機器』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而Amsden的文章,就是在此一脈絡下,對於台灣社會經濟發展的觀察。從觀點上來說,Amsden的這篇”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很單純,就是透過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回顧,來「證明」『國家機器』的重要性。之所以說是「證明」,因為Amsden在其文章的一開頭便明白的告訴讀者,他的立場:『國家機器』在整個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是重要的。這也就是說,欲了解台灣經濟經濟發展,『國家機器』的角色與作用是不可少的。而台灣經濟的發展,正是彰顯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機器』的運作與規劃結果。Amsden並沒有用任何的篇幅來論述其問題的來源,便直接進入歷史的過程與論述。依照筆者的看法,Amsden是把這個問題交給了Skocopl的前言與RueschemeyerPeter B. Evans在第一部份的第一篇文章”The State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ward an Analysis of the Conditions Underly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去處理。而他的工作,便是企圖透過台灣的經濟發展例証來「證明」回應上述的主張。

 

然而儘管 Amsden 的觀點很單純,作為同樣以研究台灣社會發展的我們而言,本文仍可作為我們的一個參考進路。往下,筆者便針對其文章中,具體的歷史發展陳述與所強調的重點作一介紹。

在論述上,Amsden  將台灣的經濟發展區分為兩個不同時期:日據時期與國民黨政權時期,而當然的,國民黨時期是其討論的重點,同樣的,所謂的『國家機器』的特性展現於台灣,又特別扣住國民黨政權的發展歷史與特性。

 

Amsden之所以強調日據時期,因為他認為一般在詮釋台灣經濟奇蹟,大多認為是在以勞力密集的外銷製造產業開始之後(1960)。而他認為事實上,從1950年台灣在(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就呈顯成長的趨勢,而造就此一成長主要來自農業。農業之所以在此時期能呈顯某種景象,又與日據時期的日本殖民政權的某些措施相關。Amsden所稱的日據遺產(The Colonial Heritage):農業技術、農會的組織型態、肥料使用、早期工業建設(石化、水泥等)、教育衛生上的注重,日後都成為國民黨政權接收台灣後重要的資源。

 

to be continued !)

 

 

編註:該文刊登於《社會與經濟》,19910517,第43期,P.23-25。台中市: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台長: 涂弟的朋友
人氣(66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