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18 09:00:00| 人氣85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華爾街世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豈只馬多夫,美帝朝野上下買空賣空的經濟體制,本身即是詐騙集團,而不僅是克魯曼所批:華爾街與馬多夫都是騙局。

對!有怎樣的消費投資者,就有怎樣的官商!

詳參【圖博館】:經濟巫師 全球股災  美該為股災道歉? 美國詐騙集團 《華氏911

克魯曼專欄》華爾街與馬多夫 都是騙局【聯合報張佑生譯08.12.20 
  
公認是偉大投資家、慈善家、社會棟樑的馬多夫,被踢爆原來是個騙子,全球為之震驚,其來有自。他被控設下的龐氏騙局,涉及金額高達500億美元,規模大到難以理解。
可以肯定的是我並非唯一明知故問的人:馬多夫的際遇和整體投資業的內情究竟有多少出入?
金融服務業,過去30年在全國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斷擴大,讓這一行的人非常有錢。但是,現在來看,金融業彷彿一直在摧毀價值,而非創造價值。這不光是錢的問題:管理他人財富的人替自己累積的大量財富對整體社會已產生腐敗墮落的結果。
先從他們的薪酬說起。去年,「證券、期貨契約、投資」業員工的平均薪資是其他行業的四倍多。年薪百萬美元沒啥大不了,甚至2,000萬美元也很常見。這30年來,即使一般工作者已經沒有調薪,美國最有錢的一批人收入仍舊暴增,華爾街的高薪是此一差異的主因。
不過金融界的天王巨星理應得到他們的百千萬美元,對吧?未必。華爾街的薪資制度犒賞獲利的跡象毫不吝惜,縱然跡象後來證明是假象。
試想一個假設的例子,一名財務經理人利用大量借貸對客戶資金進行槓桿操作,然後整個投資去買高收益但風險也高的資產,像是成果難料的不動產抵押貸款擔保證券。有一陣子,且說是房市泡沫繼續膨脹的期間,他(幾乎都是男性)獲利頗豐,獎金也多多。接下來,泡沫破滅,他的投資變成有毒廢棄物,他的投資客戶慘虧,但他將保有那些獎金。
好吧,也許我舉的例子並不是假設情況。
那麼,華爾街整體而言的所作所為,和馬多夫搞的騙局又有多大不同?嗯,馬多夫據稱省掉了幾個步驟,不是讓投資人曝險而不自知卻收取高額服務費,而是直接竊取客戶的資金。馬多夫顯然自知是騙子,華爾街卻有許多人還真相信自己說得天花亂墜的那一套。然而,除了在自宅遭軟禁以外,結局不變:財務經理人變有錢,投資人看見自己的錢變不見。
我們現在談的是很多錢。金融業近年來占全美國內生產毛額的8%,30 年前還不到5%。如果多出來的3%是不勞而獲,有可能的確是如此,那我們現在談的是一年4,000億美元的糟蹋、詐欺和濫用。
但是美國「龐氏騙局」時期所付出的成本,無疑不止於直接浪費掉的大錢小錢。
就最赤裸裸的層面而言,華爾街獲益係屬不法所得,並且巧妙地持續腐化政壇,不分朝野。從對於金融詐欺證據增加視而不見的布希政府官員,像是證管會主席考克斯,到至今仍未封閉租稅漏洞,圖利避險基金主管和私募基金業者的民主黨政治人物(哈囉,參議員舒默),有錢能使鬼(政客)推磨。
同時,快速累積個人財富的吸引力多年來讓許多我們最優秀的年輕人投入投資銀行業,而非從事科學、公職和其他行業,這對美國的未來造成多大的傷害?
尤其是,在膨脹的金融業大量賺得的財富,或許應該是「掙得」的財富,減損了我們對現實的判斷力。
想到幾乎每位重要人士都忽略危機逼近的各個警訊。這怎麼可能?例如,才幾年前,葛林斯班怎麼可能宣稱,正是拜衍生性商品所賜,「整個金融體系的復原能力已經更強」?我相信,答案在於人們有一種固有的傾向,把賺很多錢的人,當作偶像崇拜,精英也一樣,想當然認為賺大錢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結果,這就是為何那麼多人相信馬多夫的原因。現在,當我們概覽受損情況,試圖了解局勢為何變得如此離譜,而且速度這麼快時,答案其實很簡單:我們正在觀看一個步上馬多夫後塵的世界。

約翰葛登John Steele Gordon《華爾街世紀》The Great Game : The Emergence of Wall Street As a World Power, 1653-2000(時報文化,2001)

兩百多年來,男女老幼在華爾街參與一場資本主義的搶錢大賽,有人發財,也有人破財。許多人重蹈前人的覆轍,但是歷代也都有贏家誕生。本書引人入勝、極富知識性,作者把華爾街崛起及成為世界金融之都的過程,鉅細靡遺地呈現在眾人面前,無論是喜愛歷史的人、紙上談兵的投資人、金融從業人員、當沖投機客,都能從中獲益良多。
華爾街原本是蠻荒地區,是一個貿易站朝北的防線。當時的貨幣僅限於黃金、白銀及印地安人的貝殼串珠。如今,華爾街儼然是全球金融市場的化身,所謂的貨幣大多是電腦螢幕上的數字而已。美國證券業從業人員超過三百萬人,華爾街可以稱得上權可敵國。一條不起眼的小條如何成為喊水會結凍的金融重鎮?約翰‧葛登在這本層次豐富的金融史中,讓一些銀行家、股票經紀人、夢想家及偷拐搶騙的惡棍現身說法,生動鮮活地訴說他們當年打造華爾街的事蹟。
紐約市因勢利導成為全球最大的港口,發現紐約的荷蘭人更賦予她歷久彌新的賺錢欲望。為了追求財富,紐約人齊聚在華爾街的街燈及路樹下買賣股票。美國國土向西延伸後,運河及鐵路公司也到華爾街籌措資金,後來,華爾街更吸引製造業的駐足。二十世紀初,美國成為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在美國財經發展史上,華爾街功不可沒,更證明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理論: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讓個人在追求本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創造了集體的財富。
這場已有兩百多年的世紀搶錢大賽,透過約翰‧葛登的生花妙筆,許多要角躍然紙上,包括華爾街第一位投機客李特(Jacob Little);華爾街最厲害的謀士凡德比特(Commodore Vanderbilt);「全球最有錢的女士」葛琳(Hetty Green),她深怕自己沒有錢;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銀行業鉅子摩根(J. P. Morgan),他兩度力挽狂瀾,化解美國政府都束手無策的經濟危機;紐約證券交易所總裁惠特尼(Richard Whitney),此人惡名昭彰;莫瑞爾(Charles E. Merrill),美國商界主流因他才認識華爾街,他也讓兩者脫胎換骨;從開國元勳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到垃圾債券大王邁爾肯(Michael Milken),華爾街的眾生百相可以看到冒險、勇氣、貪婪、愛國心、權力、天才,甚至偶爾愚不可及的行徑。
華爾街精采無比的過去,終於找到一位相得益彰的傳記作家為她作傳。越來越多美國人投資股市之際,本書以生動有趣的筆調,讓讀者了解華爾街如何成為美國人的生活重心之一。
約翰‧葛登(John Steele Gordon)曾經寫過兩本有關華爾街歷史的佳作,其中之一是《漢彌爾頓的祝福》(Hamilton‘s Blessing)。他也為美國傳統基金會(American Heritage)撰寫美國經濟史的專欄、在《華爾街日報》及《今日美國報》的專欄版撰文,並主持國際公共電臺(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的〈市場〉(Marketplace)節目,相當叫座。他目前住在紐約州的北沙林。 
目 錄 
第一章  人性罪惡的淵藪
第二章  君子與流氓的界線
第三章  吸盡美洲大陸金融商業精華的舌頭
第四章  除非崩盤,否則無法收場?
第五章  歌舞昇平豈只是南柯一夢
第六章  他們反而可以為所欲為,但誰能怪罪他們呢?
第七章  佔上風的多頭也踼到鐵板
第八章  買低賣高就對了
第九章  你的建議呢?
第十章  摩根先生,乾脆你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第十一章 這種事常有嗎?
第十二章 證券交易所是萬事通
第十三章 不是惠特尼
第十四章 華爾街才是主要街道
第十五章 該為貪婪講點好話了
 
查裏斯?吉斯特《華爾街史》(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華爾街史》首先是一部華爾街自身的編年史,記述了華爾街如何從彼得?施托伊弗桑特建立的防範侵略的一條大道發展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從更為廣泛的意義上講,《華爾街史》可以說是一部激動人心的美國經濟史----闡述了作為永遠經濟主題的盈利和虧損,永不言敗的進取精神,以及華爾街在美國成為世界強國的歷程中發揮的重大作用。 《華爾街史》講述了美國歷史中極為重要然而經常被忽視的一段歷史。這本書不僅適於正奮鬥在華爾街上的勇士們閱讀.對於越來越多的大眾投資者而言,因其退休金依賴於股票市場的興衰,了解華爾街的歷史具有普遍意義。
目錄
第1章 萌芽:1790-1840年
第2章 美國內戰:1840-1870年
第3章 強盜式資本家:1870-1890
第4章 托拉斯:1880-1910
第5章 貸幣托拉斯:1890-1921
第6章 繁榮的20年代:1921-1929
第7章 華爾街遭遇新政:1930-1935
第8章 鬥爭在繼續:1936-1954
第9章 牛氣沖天:1954-1969
第10章 熊途漫漫:1970-1981
第11章 兼併狂潮:1982-1996
 
華爾街五大投行悉數“覆沒”  2008-09-23北京青年報   
 
   雷曼兄弟宣告破産,美林被收購, 加上之前垮下的貝爾斯登,華爾街排名前五的投資銀行只剩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兩家。如今,碩果僅存的這兩大投行也將被迫轉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21日晚間宣布,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轉爲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而高盛和大摩的轉型,意味著“長久以來世人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 
   爲防範華爾街危機波及到兩大重要金融機構,美聯儲上周日采取了一項非同一般的措施:批准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的申請,兩家銀行將從傳統的投資銀行轉變爲銀行控股公司。轉變身份後,高盛和摩根將能夠設立可吸收存款的商業銀行,從而改善資金狀況,並可永久性地獲得從美聯儲申請緊急融資的資格。 
   華爾街上聲望最高的兩家投行,此後將處于國家銀行監管機構的嚴密監督之下,盈利水平也將遠不及從前。而高盛和摩根的主要競爭對手,之前已經紛紛宣告被並購或破産。2007年四季度,華爾街五大投行遭遇2001年以來最寒冷的冬天,總體利潤下降一半以上。今年3月,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因瀕臨破産被收歸摩根大通麾下;9月15日,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在公司網站上刊登公告,稱已按照美國公司破産法案的相關規定提交了破産申請。同一天排名第三的美林證券宣告被美國銀行以近440億美元收購。在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的猛烈沖擊下,華爾街五大投行在半年的時間內全部“覆沒”。 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前主席威廉?伊薩克感歎說,“大摩和高盛的決定,標志著以往世人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要知道,這些敢于冒風險的華爾街投行曾經幫助創造了美國經濟的太多輝煌。”長久以來爲人們熟知的華爾街——一群從事證券買賣、爲客戶提供咨詢服務、同時比從事儲蓄和貸款業務的傳統銀行受到更少監管的獨立經紀公司——從此將不複存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向銀行控股公司的轉型,對財政部長保爾森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一直竭力想保住金融機構的現有結構。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9/23/content_10094871.htm

華爾街>維基百科
 
從華爾街望向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百老匯。華爾街(Wall Street)是一條位於美國紐約市下曼哈頓的狹窄街道。東起百老匯,向西一路延伸至東河旁的南街,橫跨紐約曼哈頓的金融中心。今日,「華爾街」一詞已超越這條街道本身,成為附近區域的代稱,同時也可以借指對整個美國經濟具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
華爾街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第一個常駐地,至今仍是幾個主要交易所的總部,包括:紐約證交所、那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紐約商業交易所和紐約期貨交易所。許多金融公司的總部都已遷離華爾街,取而代之的是曼哈頓的中城,以及紐約市的外圍地帶,諸如:長島、威斯特徹斯特、費爾菲爾德、紐澤西州等地。
歷史 
從百老匯街角所見的華爾街。華爾街的名稱源自於17世紀來自北邊界的新阿姆斯特丹移民。1640年代,殖民地內的小塊土地由基本的尖木樁和圍籬分隔。[1]而後,為了有效控管來自非洲的奴隸,[2]荷屬西印度公司的代表彼得?斯特伊弗桑特(Peter Stuyvesant),領導來自荷蘭的移民團建造更堅固的柵欄。1653年,這片柵欄被強化強化成一座約3.65公尺(12英呎)高的泥土木板牆。[1][3]此後,為了抵禦印地安部落、新英格蘭殖民者以及英國人,木板牆便逐漸地被擴張和強化。1685年勘測員沿著原始柵欄劃訂出一條道路,即今日的華爾街。[4]1699年英國人將這面城牆拆除。
18世紀末,交易員和投機者在華爾街街腳的一棵梧桐樹下從事非正式的買賣。1792年,這些人將非正式的買賣轉化為正式的聯盟,訂立梧桐樹協議,這一組織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
1889年,道瓊斯公司將原本專門報導股市的簡訊《致讀者下午信》擴大經營規模為出版報紙,並且依照華爾街命名為《華爾街日報》。這份在紐約市出版的報紙,著重在財經新聞的報導,其內容足以影響每日的國際經濟活動。[5]在過去,《華爾街日報》曾多年為全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今日,每日全球270萬份的發行量也僅次於《今日美國》,排名全美第二。[6]
衰退與復興 
1920年9月16日,一枚炸彈在華爾街23號,摩根大通總部前爆炸,造成38人死亡,300餘人受傷。曼哈頓金融區的規模在紐約僅次於中城,是全美國最大的商業區之一。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紐約的企業文化是爭相建造摩天大樓,當時的對手只有芝加哥。即使在今日,金融區的天際線的確保有自己的特色,與位於北側數公裏的中城有所分別,縱使大樓的高度略遜一籌。
位在華爾街23號的摩根大通總部於1914年建造,數十年來這個地址在美國金融中一直佔有一席之地,不過目前正改建成公寓。1920年9月16日中午,摩根大通銀行前一枚炸彈爆炸,造成38人死亡,400人受傷。炸彈引爆前不久,一封警告信被投遞進柏樹街和百老匯路口的信箱,上面寫著:「記住我們不會再忍受下去。釋放政治犯否則你們肯定統統都會死。美國無政府主義戰士。」(原文:Free the political prisoners or it will be sure death for all of you. American Anarchists Fighters.)經過20年的調查當局仍然無法找到嫌犯,1940年聯邦調查局將檔案閒置,儘管仍然有眾多理論試圖解釋華爾街爆炸案和猜測嫌犯的身份。
華爾街股市崩盤後聚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外的人群。1929年華爾街股市崩盤,並導致之後的經濟大蕭條。在大蕭條年代,絕大多數位於金融區的計畫都被迫延宕,世界貿易中心是少數在20世紀最後三季進行的主要計畫,結果卻是出人意料的非常成功。世界貿易中心事實上是政府投資的計畫,紐約與紐澤西港務局為了刺激下城經濟的發展而決定建造,國際交易所需的所有工具都已包含在這兩幢超高層複合大樓內。儘管如此,完工後初期大樓內大部分的空間都乏人問津。
但是,部份大型有影響力的廠商的確進駐世貿中心,更進一步吸引其他有影響力的企業買下中心裡的辦公室。有些觀點認為,世界貿易中心儼然取代了華爾街,成為金融區的核心。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中,世貿中心被摧毀,讓1970年代開始興建複合大樓風潮,留下了斷層。九一一恐怖襲擊造成的結果是企業紛紛離開華爾街,原本在紐澤西的臨時地點變成了長期的辦公室,或甚而將業務分散至其他如芝加哥、波士頓等城市。
不管是以什麼角度來看,華爾街本身和金融區確實是充斥著高樓大廈。失去了世貿中心反到讓金融區出現數十年來未曾見過的大規模開發,一部份是歸因於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希望刺激開發的稅賦獎勵。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的紀念基金計畫中新的世界貿易中心複合大樓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其中一幢大樓已經被替換。計畫的中心是541.32公尺(1,776英呎)高的自由塔。新的住宅大樓也已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同樣受惠於稅賦獎勵,舊的辦公室大樓被整修成住宅。金融區也計畫更新交通系統,包括一個新的通勤車站和福頓街(Fulton Street)的運輸中心。
現況 
華爾街與威廉街口。說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是「華爾街公司」,並不是指該公司的辦公室在華爾街上,更有可能是在說他們主要從事金融服務業,其公司的總部有可能位於全球的任何一個地點。今天,華爾街的勞動力主要是在中型和大型企業工作的法律、財經專家。附近的商業區大多是符合這些專家口味的區域性公司和連鎖店,提供他們生活必需品。大部分在金融區工作的人每天從鄰近的長島、康乃狄克州、賓夕法尼亞州、紐澤西州和北哈德遜村等地通勤至此工作。
華爾街文化被一般大眾認為過於死板,數十年來華爾街的公司為了保護他們自身的利益造就了這些陳規,同時也導致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集團的出現。近年來對華爾街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基本結構問題和拒絕改變確立已久的習慣。華爾街的公司反對政府的監督與管制。同時紐約市又以複雜的官僚制度聞名,讓中產階級企業家難以進入華爾街和鄰近區域的市場。
自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銀行系統建立以來,位於金融區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就一直是美國貨幣政策執行的地點,不過制定政策的權利則是在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銀行的中央管理委員會。紐約是美國各州中唯一擁有自己聯邦儲備銀行的行政區,部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紐約龐大的人口。(在1960年代以前,紐約的人口數高居全美國之首,現在則排名第三,次於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總裁是聯準會管理委員會中唯一的常任代表,傳統上擔任管理委員會的副主席一職。該銀行地下25公尺有一個用於儲藏黃金的地窖,規模世界第一,其儲藏量甚至大於諾克斯堡。
建築  
博靈格林公園內的金牛雕像。華爾街上的建築風格多以鍍金年代為基礎,附近地區同時也受到裝飾藝術的影響。聯邦國家紀念堂和位於百老匯街口的紐約證券交易所是街上最著名的建築物。此外,亞托羅?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所雕塑的公牛可以說是表華爾街的的代表。1989年12月,莫迪卡將這尊代表牛市的雕塑作為公共藝術,放置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前方,後被移至華爾街附近的博靈格林(Bowling Green)公園。
華爾街1號:紐約銀行大樓(原歐文信託銀行大樓) 
華爾街14號: 美國信孚銀行大樓 
百老匯街8號:紐約證券交易所大樓 
華爾街23號:原摩根大通大樓,現改為公寓 
華爾街37號:原美國信託公司,美國大通銀行,現改為出租住宅 
華爾街40號:川普大樓,曼哈頓信託銀行 
華爾街45號:原多倫多道明銀行,現改為住宅 
華爾街48號:原紐約銀行總部,現改為美國金融博物館 
華爾街60號:德意志銀行大樓,摩根大通大樓 
華爾街63號:原布朗兄弟哈裏曼信託大樓,現改為住宅 
華爾街111號:花旗銀行大樓 
華爾街和商業街
相較於商業街,華爾街通常指商業影響力大於中小型企業和中產階級的公司企業,有時特別用來代表分析師、持股人、和諸如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一般人對商業街的印象通常不外乎地區性的企業和銀行,另一方面華爾街則普遍作為私有、重視自身利益的「美國企業」的代名詞。有時華爾街會用以區別投資銀行和財富500強企業在影響力、文化和生活方式上與小企業之間的差異。
看法
舊式的摩天大樓通常有精美的外觀,但已有數十年這種精緻的美學不曾在現代企業的建築上見到。1970年代建造的世界貿易中心是現今重視實用性的摩天大樓的代表,其外表單調、簡單,世貿雙塔常被批評為長得像兩個高高的盒子。
華爾街比任何事物都更能代表金融和經濟力量。對美國人而言,有時華爾街等同精英主義、強權政治和割喉形態的資本主義,但同時華爾街也喚起美國人民對市場經濟的驕傲。在美國人的心目中,華爾街是一個依靠貿易、資本主義和創新,而非殖民主義和掠奪成長的國家和經濟系統的象徵。
文學
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短篇小說《書記員巴特子比》的副標題是〈一個華爾街的故事〉,對一位好心又富有的律師有絕佳的描繪。 
威廉?福克納的小說《聲音與憤怒》中的傑森?康普生將手中股票表現不佳的原因怪罪給猶太人,凸顯大眾對於華爾街的看法。 
音樂
10cc在1970年代的流行歌曲《華爾街曳步舞》(Wall Street Shuffle)以華爾街為題材。 
電影
《華爾街》敘述企業的私下往來和內線交易,表現出一般大眾對華爾街的看法。
《星艦奇航記》中極度崇尚資本主義的外星種族佛瑞吉人會定期前往華爾街朝聖。 
《終極警探3》中恐怖份子賽門?格魯伯在華爾街製造爆炸,欲偷取儲藏在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地窖中的金磚。 
《酷斯拉》中變種蜥蜴酷斯拉在踐踏摧毀福頓漁貨市場後沿著華爾街行走。 
相似地點
對全球金融界的影響力足以與華爾街匹敵的包括:
 美國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 
 美國舊金山的蒙加馬利街(別名西岸的華爾街) 
 英國倫敦的倫敦市 
 日本東京的兜町 
 香港的中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E%E5%B0%94%E8%A1%97

總統就職 華府流浪漢被迫拔營【中央社2013.01.21 

在數十萬名遊客陸續湧進華盛頓,慶祝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連任,這代表平日以特區公園為家的流浪漢,必須捲鋪蓋走路。
「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報導指出,華盛頓特區一個小公園,位在加拿大大使館和聯邦法庭之間,平日有10多名無家可歸的人在此設帳篷,距離歐巴馬宣誓就職的地方只有一小段路。
一名男子把捲起來的毯子、和好幾個袋子排在賓夕法尼亞大道上的長椅。他說:「美國公園警察上週有天過來,就出現在我們原本所在地。」
他形容每晚在戶外冷風中度過。他不願被指認,也不想被指為流浪漢,寧願自稱「旅人」。
旅人說:「2個警察留在車內,一個走出來。他這麼說:『這是誰的東西?』我說:『是我們的。』他說:『你必須把東西挪開。你必須帶走所有你帶得走的東西。所有留下的東西都會被清走』。然後他走回車裡,接著離開。」
這名男子分送好幾份傳單,他說,公園裡和周圍的人都拿到一樣的傳單,其中一張題為:「就職日就要到了,對你來說代表什麼?」
傳單寫著:「在就職日當天或前後,他們準備好並要負責場地維安,你可能會被要求離開。」
傳單由設在華府的美國跨部會無家可歸協調會發送,其中包括管制區地圖,傳單註明華府衛生及公共服務局(HHS)和其他公共服務部門,將持續為因就職活動而被迫離開的人服務。
公共部門提供24小時住所服務,安排暫時保管私人物品。
2013年總統就職委員會官員昨天不願評論此事。
美國公園警察發言人布魯克斯(Paul Brooks)說,他並不知道警員請公園裡的無家可歸人士離開,但他說,確有可能。他說,遊行行經道路必須確保安全。

華爾街如何掃蕩占領運動 ‧周世瑀 2013/01/09

有如星火燎原的美國占領運動(the Occupy movement)在2011年11月中旬遭到美國國土安全部、聯邦調查局(the FBI)、司法部、各州警察、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等部門聯手驅逐、鎮壓。自2011年12月底迄今,原先遍布美國各個主要城市公園、廣場的帳篷營地已消聲匿跡一年。
政府鎮壓行動甫結束,華府非營利的法律組織「公民正義夥伴基金」(the Partnership for Civil Justice Fund)旋即依據《資訊自由法》(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要求政府依法公佈鎮壓占領運動的文件。聯邦調查局(嗣後簡稱FBI)迫於公民正義夥伴基金的壓力,終於在2012年12月21日,即美國人忙著過耶誕節時,公佈99頁政府文件,但文件中最敏感的內容業已遭官方塗掉了。
  公民正義夥伴基金常務董事Mara Verheyden-Hilliard 言道,解秘文件明確顯示,美國政府視爭取經濟正義的美國公民為罪犯及恐怖分子。國土安全部、FBI等聯邦政府部門猶如華爾街(Wall Street)及美國企業統轄的情治單位。
  解密文件顯示,FBI早在2011年8月19日即對紐約證券交易所簡報占領運動的動向,然而占領運動者遲自2011年9月17日才在華爾街附近的Zuccotti公園舉行首次大型聚會。雖然FBI確知占領運動者堅持和平抗議原則,FBI仍視自發的運動者為罪犯及恐怖分子。2011年9月印第安纳州(Indiana)的占領運動者尚未敲定和平示威日期,FBI已於2011年9月15日對內發怖「潛在犯罪活動警示」通知。2011年10月,FBI再將由紐約市擴大至佛羅里達州(Florida)的占領運動界定為國內恐怖主義。
  美國中央銀行體系的里奇蒙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及多所美國大學,如紐約州立大學(the SUNY)校方也協助FBI或政府特務監視占領運動。
  美國企業、FBI、國土安全部在2005年共同設立的「政府」部門「國內安全聯盟委員會」( the Domestic Security Alliance Council,嗣後簡稱DSAC)亦不遑多讓。解密文件顯示華爾街財閥坐鎮的DSAC直接指揮海軍犯罪調查局(Naval Criminal Investigative Services)。海軍犯罪調查局特務先前以「侍候」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Guantanamo Bay)的國際「恐佈分子」聞名。DSAC報告並指出,美國政府為企業經營的軍事公司提供占領運動情資一事應嚴防媒體及社會大眾知悉。
  分析華爾街掃蕩占領運動時,經濟基礎 (base)與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的關係是一個值得探究的方向。簡言之,馬克思(Karl Marx)認為經濟基礎(即生產關係、生產方式)決定上層建築(諸如政治制度、法律、媒體、乃至於學校教育);上層建築鞏固及合理化經濟基礎。國家具有階級性質,亦為階級統治的工具。掌控經濟大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階級利益,行使國家權力時往往以公共利益為幌子。故而國家看似超然獨立、名正言順,實則為資本家以權謀私的工具。傅柯(Michel Foucault)亦指出,警察的作用在於維護資本的秩序及防止革命,故而對工人走上街頭莫不如臨大敵。
  帕特耐克(Prabhat Patnaik)進一步闡述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並非相輔相成。由於資本主義業已發展成壟斷資本主義(monopoly capitalism),故而壓榨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追求利潤最大化、無限擴張金融資本的結果,會造成經濟基礎拆了上層建築的臺,也暴露國家的階級性質。當國家中立的假象難以維持時,統治階級即失去正當性。
  除了CNN、《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等少數商業媒體外,美國主流媒體對解密文件顯示的「質疑資本主義的異見=恐怖主義 」、華爾街專國弄權之事索性不報導,免得醜事越描越黑,對公民正義夥伴基金挺身維護民主價值及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和平請願自由)的實際行動當然也視而不見。商業媒體為上層結構,不作為自然不令人意外。
  由於美國統治階級日益失去正當性,嗣後,鎮壓社會運動必然更勝以往。經濟基礎漸次拆了上層建築的臺,美國並非特例,中國政府與寶島政府政商一體的事例也是不勝枚舉。
  對抗資本與各種形式的壓迫長路漫漫。2013年初,謹以傅柯之言「哪裡有權力,哪裡就有抵抗」與葛蘭西(Antonio Gramsci)之語「因為思維而悲觀;因為意志而樂觀」與讀者諸君共勉。

2004《華氏911》Fahrenheit 911

導演:麥克摩爾 (科倫拜校園事件)
編劇:麥克摩爾 Michael Moore (科倫拜校園事件)
演員:麥克摩爾 Michael Moore (科倫拜校園事件)
本片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
內容簡介
  這部紀錄片反映了這屆美國政府的某些側面,試圖說明爲什麽美國會成爲仇恨與恐怖活動的目標,爲什麽美國總是很容易就卷入到戰爭之中,指出了911後對石油的貪婪在瘋狂的反恐戰爭中起著絕對的作用,也分析了布什家族與本?拉登之間所謂的關系是如何導致他們成爲勢不兩立的敵人。
  影片不但直接指向布什家族與富裕的沙特人包括皇室、沙特駐華盛頓大使和本拉登家族在社會與經濟上的聯系,也表現了在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和伊拉克普通人的種種真實的狀況,其中尤爲關注與戰爭相關的平凡人,像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的伊拉克民衆;像萊拉利普斯科姆這樣因在戰爭中失去兒子而轉變對布什政府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的看法的平凡母親;像進入巴格達普通家庭逮捕無辜市民的美軍;像厭惡伊拉克戰爭的美軍大兵;像那些成爲美國新兵源的密歇根州的貧困的非裔美國黑人。
幕後軼事
  導演邁克爾?摩爾也是一位作家,他的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書,都以犀利的批判現實的風格著稱,他一向關注政治,年輕時面對選舉權並不如他人一般簡單視之,而是倍加珍惜的組織競選。從處女作《羅傑與我》開始他便一直用攝影機和筆忠實地記錄著美國社會的現狀。無論是電視節目《可怕的真相》、紀錄片《科倫拜恩的保齡》,還是他寫的《愚蠢的白人》、《另類借口》。雖然他的書也都登上了銷量排行榜的榜首,但是他的天才更多的表現在電影上,他的上一部影片《科倫拜恩的保齡》不僅榮獲7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還獲得了戛納電影節55年特別獎。
  爲了盡量完全而真實記錄美軍在伊拉克的生存狀態,摩爾雇傭了大量的攝影師和記者,並竭盡所能的讓全劇組的26名成員在伊拉克采訪了大量的美國政府官員、美國軍人以及伊拉克普通民衆。被稱爲“刺頭”的邁克爾?摩爾也是親自上陣,他不但曾被情報局人員攔截在沙特駐華盛頓大使館外,還在國會山上對國會議員的約翰?特納說“嗯,我們可以發現,並沒有多少國會議員把他們的孩子送往伊拉克,事實上,只有一個這麽做了。我們只是認爲你們這些人應該先把你們的孩子送去那裏,您覺得怎麽樣?”看來他確實是勇者無懼。 
  影片在獲獎之後的最大熱點已經不再是美國政府對這部影片的反應,如今哪家公司來完成《華氏911》的發行才是世人最爲關注的焦點,這關系到美國人是否能在本土看見這部影片。人們關心的已經不再是迪斯尼旗下的米拉麥克斯的對這部影片的發行風波的個中糾葛與孰是孰非,而是希望盡快有家公司能夠完成這項工作以饗美國觀衆。
影片花絮
  這部紀錄片取名爲《華氏911》(Fahrenheit 9/11),讓人聯想到雷?布萊德伯瑞的經典科幻小說《華氏451度》(曾被特呂弗搬上銀幕),那是一部有點像《一九八四》的小說,小說表現的是在未來的極權社會中,消防員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滅火而是焚毀書籍,華氏451度是紙的燃點,這也是小說如此起名的原因。而《華氏911》同樣采取以溫度單位加上寓意深刻的911的方式取名,意爲這是自由的燃點。但這也令雷?布萊德伯瑞感到些許不滿,他認爲如果邁克爾?摩爾是想向其致敬,應該標明以示大家,而不應該隨便使用“他的標題”,因爲這可能會使觀衆感到和他的那本小說有什麽關系。 
  邁克爾?摩爾的個人網站充斥著有關選舉、在伊美軍士兵和閱讀真實新聞的鏈接,這讓我們看到一個有些激進和對政治極其感興趣的美國人。對真相的探尋的渴望一直推動著這位看起來很“美國”的大塊頭男人用紀錄片說出事實。
  摩爾仍然希望這部影片可以在七月公映(上映日期已經定在了6月25日),無論是美國還是世界上別的國家,他甚至希望是在7月4日,呵呵,美國的國慶日。他認爲這部影片會把觀衆帶到一個從未了解的世界。摩爾在他給觀衆的公開信中一再強調“當你們在福克斯新聞或其他媒體中聽他們不斷提及這個獎項是來自法國時,請你知道,在評審團的九個人中,只有一個是法國人,卻有四個美國人,而評審團的主席也是美國人昆汀?塔倫蒂諾”他認爲這個事實可以把那些針對他和法國的人的嘴堵住,而且他認爲這顯然是一次並未經過精心虛構的“莫須有”罪名。
影片評價
  有人說,這部影片的拍攝動機可以追溯到在2003年奧斯卡頒獎晚會上邁克爾?摩爾的一番激情演說。摩爾在這部影片中繼續著他對白宮,對美國政府的第43屆總統——喬治?布什及其政府的無限關注與批判。
  《華氏911》是繼1956年雅克?庫斯托《寂靜的世界》後再度奪得金棕櫚獎的紀錄片。作爲紀錄片,摩爾不能像好萊塢大片那樣用煽情的故事、恢宏的音樂來得到觀衆的認可,他只能用事實說話,用真實打動大家。看到911事件中遭受著痛苦的人們,看著伊拉克戰場上那些受到傷害的平民,你也許會忘記摩爾的政治立場,而是感受到一種真誠的令人信服的力量。即使這其中有些東西我們已經了解,但當導演邁克爾?摩爾把這些重新組合,回看的我們就仿佛經曆了一場對曆史重新的凝視。
相關資料
  《華氏911》與美國總統大選
  作爲今年現實政治氣息最爲濃厚的一部電影,《華氏9/11》所獲得的關注,已經遠遠超過它獲得嘎納金棕椰大獎和成爲影史上票房最高記錄片這兩點,在這樣一個大選之年,人們更加關注的是,它的大規模上映,究竟對大選有著怎樣的影響?
  編導邁克爾摩爾本人無疑是希望它有影響的。他從不諱言制作該片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將小布什趕下臺。但是,觀衆是否追隨他的目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從觀衆反映來看,《華氏9/11》的確有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不是體現在會扭轉選舉局勢上,而是體現在加深選舉雙方的分歧上。
  該片于6月底上映,美國一個名爲哈裏斯(Harris Poll)的調查機構在7樂12日到16日之間做了一次網上調查,調查樣本爲2242位成年人,主要問題包括是否看過《華氏9/11》以及對它的觀感如何,還有評價該電影是否對總統布什構成誹謗。結果顯示,前往觀看該片的觀衆中,支持民主黨的占17%,而支持共和黨的只占7%。在那些還沒看過改片但表示出觀看意願的觀衆群中,黨派之間的人數區別更大,支持民主黨的占30%,高于支持共和黨的10%。這一調查分布表明,選擇去影院觀看該片的觀衆中,有很多本來就是不喜歡布什總統政策以及共和黨的,而支持布什和共和黨的觀衆有很多則根本不會去看此片。
  對影片的評價更能說明問題。在已經觀看了此片的觀衆群中,89%的民主黨支持者稱贊此片拍得好,相對而言,而56%的共和黨支持者持負面評價。同樣的,有85%的民主黨支持者認爲該片對于布什的反映是真實公平的,而58%的共和黨支持者則認爲本片有失公允。另一份于8月份進行的全國調查,也顯示了基本與上面數字基本一致的結果:選擇去看《華氏9/11》的觀衆當中,支持民主黨、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克裏(John Kerry)和自認爲屬于自由派(Liberal)的人占多數。從這些數據來看,盡管影片本身的傾向性非常明顯,但它只是加深了那些本來就反對布什和共和黨政策的人群的看法,並沒有改變已有的黨派支持格局。
  不過,別忘了還有很多中間派或者說是獨立派人士,他們的人數也不可小覰,並且根據以往選舉的統計,這部分人的觀點與看法,對于選舉結果有著更爲直接的影響。因爲對于死忠的黨派支持者來說,一部電影是很難改變他們的看法的。因此,《華氏9/11》影響了多少本來對選舉哪一個候選人舉棋不定的人士,才是判斷該片究竟對11月份的總統選舉有沒有影響的關鍵。從調查數字來看,該片的上映對布什確實是不利的,因爲在觀看該片的人群中,中間派人數幾乎比民主黨支持者還多(18%),而且他們中間70%的人都對該片持正面評價。這一結果也相對印證了邁克爾摩爾在一此采訪中的觀點,他自己宣稱根據一個"某知名調查機構(摩爾沒有列出該機構名稱)"的調查結果,進電影院的觀衆中80%是很可能選克裏的,但當電影結束出來時,幾乎100%都會倒向克裏一邊。
  摩爾的自我宣稱顯然有些誇大,他把占觀衆絕大多數的無黨派人士都算作他這一邊了,而且他也嚴重低估了民衆對他本人一貫作風的了解程度。盡管一部分無黨派人士會乖乖地俺摩爾設計好地目標去反對布什,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觀衆對摩爾"制作"影片的方式與手段很反感,特別是在摩爾本人也承認他是要盡一切手段趕走布什的情況下,比較理智的美國觀衆都能看出電影中主要邏輯的牽強性。此外,摩爾本人的名聲也不比布什好到哪裏去。他拍攝記錄片"編輯"事實的做法,在美國向來都有很激勵的討論,很多人持否定態度。加上摩爾爲人比較刻薄好鬥,沒少得罪媒體,所以即使媒體傑出摩爾,也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幾大媒體很少有明確表示熱烈支持摩爾的。此外,美國人比較注重信用和程序公正,如果摩爾本人的信用值得懷疑,那他在電影中對布什的指控就很值得懷疑。事實上,保守派們已經展開反擊,一部揭摩爾老底的記錄片本月即將上映,可謂是布什支持者們"以牙還牙"的做法。
  民主黨方面,也不敢借摩爾這部電影來爲克裏造聲勢。恰恰相反,克裏的整個競選造勢過程,都試圖刻意與摩爾劃清界限,以顯示絕對公正,不給競爭對手以攻擊的空子。這樣一來,即使是《華氏9/11》客觀上幫助的對象,也不敢反過來幫助電影和摩爾,進一步限制了電影的影響力。
  綜合以上幾點,讀者應當明白了,縱使《華氏9/11》對選民的看法有影響,其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有不少反面因素的制衡,最後的選舉結果不會因爲該片的上映而改變。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005.html?tp=0_11

仇恨報復 自食惡果 兩場反恐戰 打垮的是美國的經濟2011-09-07 中時

 二○○一年的九月十一日,紐約金融區猶如戰區,烽火瀰漫、屍塊飛散。世貿雙塔轟然坍毀後,地面出現巨大的黑洞,瓦礫壓垮了上億美元的資產,商業數據在高溫中消蝕,這場浩劫讓美國經濟元氣大傷。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接著伊拉克戰爭。仇恨式的報復卻讓美國陷於戰爭泥沼,不僅惡化了美國的安全形勢,更拖垮了經濟,其後的鉅額赤字和高失業率都是連鎖反應,為經濟衰退揭開了序曲。 
 賓拉登和基地組織發動九一一恐襲,他們是全美的頭號敵人,小布希下令攻打阿富汗,於情於理還有可據。但後來入侵伊拉克,硬扯上基地實在太牽強。布希是在找藉口打戰,各國心知肚明,聯合國安理會炮聲隆隆,美國硬幹的結果是漸失威信。 
 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雙管齊進,導致兩場戰爭顧此失彼,自食慘痛惡果。尤其伊戰付出了昂貴的代價,花費高達六千六百廿億美元。戰爭成本還拖累了社會成本,民眾對經濟前景悲觀等,都使社會問題滋生。 
 九一一之前,美國已有巨大國債,後來對阿、伊發動戰爭,都是靠巨大債務資助,造成財政赤字高漲,又使原油價格飆升,引發物價上漲,消費者信心降低,惡性循環下,經濟復甦之路漫長而遙遠。 
 兩場戰爭消耗了美國大量資源,因為軍費急速巨增,造成全美財政資源分配失衡,以致聯邦政府振興經濟的籌碼大減,歐巴馬總統收拾爛攤子非常辛苦。賓拉登始初只是發動恐怖攻擊,沒料到布希窮兵黷武的回應,對美國經濟破壞如此之大,傷害如此深遠。 
 九一一恐襲十年後,紐約世貿中心仍未恢復舊時榮景,遺址上的黑洞未全然平復,有的新大樓已經完工,有的還在大興土木。紐約市積極向全球招手,希望大企業進駐,為紐約注入活水,甚至刺激全美的經濟。目前新世貿的租戶以中國企業居多,中國經濟正領風騷,財大氣粗教人眼紅,讓人不禁感嘆十年一過,世界經濟版圖正在更新。

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 维基百科

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英語:Capitalism: A Love Story)是一部由美國製片人,麥可·摩爾所撰寫、導演、及主演的美國紀錄片。影片主要描述2007年-2009年環球金融危機和2009年美國恢復和再投資法,並評論美國極其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其主題涵蓋了華爾街的「賭場心態(英語:casino mentality)」、盈利性監獄、高盛集團對於美國政府的影響、航空飛行員的貧困、法院拍賣房屋的潮流、「撈一票就走(英語:runaway greed)」的後果、等等。此電影還包括一個宗教環節,討論資本主義是否是宗罪,而且耶穌基督是否會當一個資本家。電影於2009年10月2日在美國和加拿大公映,2010年3月9日出售於藍光光碟及DVD媒介。

【對資本主義的省思】~資本愛情故事 (Capitalism : A Love Story) 

「不受任何管制的資本主義將導致文明的自我毀滅!!」
「資本主義的本身就含有一種自我毀滅的特質??」
「堅持資本主義的美國是因為美國本身帝國主義的歷史使然
「全球化後的資本主義不僅摧毀了我們的經濟、挾持了我們的政治,還正在消滅著讓生命延續的制度」
「美國夢是種迷思~而美國則成了喪失作夢能力,卻又活在幻象之中的文明」 
  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本片導演~「麥克.摩爾」 (Michael Moore)對「資本主義」的看法是︰「邪惡且貪婪得毫無止境的巨獸」;從小就接受以美國價值為主流價值~生長在台灣的大部分人可能一開始很難認同將資主主義視為「邪惡」的麥克摩爾。不過以上這些話並不是出自~「麥克.摩爾」(Michael Moore)之口,而是~曾經是「普立茲獎」 (Pulitzer Prize)得主的紐約時報記者~「Chris Hedges」 (克里斯.哈吉斯)在接受本片專訪時所說的話!
  「美國夢」(American Dreams)~一詞代表的在美國這個國家,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自身的努力來打破貧富階級藩籬,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有錢人」~雖然「個個沒把握」,更吸引人的卻是~「人人有機會」,不過,這個「美國夢」有相當大的基礎卻是建立在美國對國外各國的巧取豪奪,曾幾何時~「人類的特性再也不是以個人的作為來評定,而是以個人財產來論定---」這句美國總統卡特在1979年演說中所提出的警語,在今日看來卻成了美國這個崇尚自由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大反諷,更或者說~是點出了人類文明進展至今的悲哀! 
  資本主義結合全球化浪潮,不但將「人」商品化,連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也被商品得徹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大國以往用軍事、政治力量來進行地球資源的掠奪,如今更讓「資本主義」與「全球化」兩者成了幫凶;美國將這種帝國主義形態的「暴力」從對外轉到對內~~對自身帶來的結果~~「911事件」給美國造成立即可見的「外傷」,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所衍生的許多社會問題則給美國社會帶來短時間難以治癒的「內傷」,而有能力制訂規則的掌權者(大資本家、政府高官、國會議員、銀行CEO----)卻成了這場金錢遊戲中掠奪得最兇的一群人,在「麥克.摩爾」眼中猶如上演一場帝國崩潰前的世紀末景象!連今年8月初首度來台的美國異議大師~杭士基 (Noam Chomsky ) 在天下雜誌的一篇專訪中談到此一問題時則以~「這是一種荒誕的資本主義----」來形容,並將此稱之為~「國家資本主義」! 
探討的層面可說又深又廣~~
從中產階級的興起到貧富差距的擴大
從美國通用汽車(GM)的破產到合作社式的企業
從全美菁英聚集的華爾街到複雜得比天文物理學還難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背景音樂從新世界交響曲到布蘭詩歌
  而在拍此片的同時也見證了被認為是代表「社會主義」勢力的候選人~「歐巴馬」的當選
「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到底是人類經濟、社會乃至於人類文明的救贖還是一種詛咒??~~這個問題或許不會有簡單的答案~但內心自許為知識份子的你應該好好看看這片~~「資本愛情故事」(Capitalism : A Love Story) !(完)
http://tw.myblog.yahoo.com/simon-lee/article?mid=14333

我的名字叫可汗 My Name Is Khan 2010 

導演: 卡蘭‧約哈爾 
演員: 沙魯克汗 卡約兒德烏根 
  劇情簡介
這是一部時代悲喜劇,以特殊角度呈現911事件所帶來的陰影,內容描寫一名患有亞斯柏格症的美國印度移民在911事件後,如何靠著愛的力量排除萬難的故事。 
  片中的男主角可汗雖智商極高、內心善良,擅長修理機械,卻因感情表達有障礙,不但社交上出問題,偶而也會出現失控行為。為了教養這個與眾不同的兒子,他的母親注入很多心力,也引發弟弟嫉妒,日積月累下,弟弟終於離家前往美國。 
  母親去世以後,可汗到美國投靠弟弟,工作途中遇到了一位在美髮院工作的單親媽媽,並愛上了她。在弟弟強力撮合下,可汗最後抱得美人歸。然而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讓美國境內草木皆兵、人人自危,連帶冠有穆斯林姓氏的印度人也受到歧視與質疑,女主角的兒子因而喪生。女主角傷心欲絕下決定與可汗分開,可汗也因此踏上尋找美國總統的路程,只為了告訴總統:「我的名字叫可汗(Khan),我不是恐怖分子。」 
  飾演可汗的印度男星沙魯克汗素有「寶萊塢之王」的稱號,2004年曾入選時代雜誌的亞洲英雄榜。2010年前往美國Atlantic City參與活動的他,在Newark國際機場中也發生如片中男主角的遭遇,因為Khan(代表這個人是回教徒)這個名字而被當成可疑分子,留置審問2小時。 
  女主角簡介
卡約兒·德烏根出生於寶萊塢一個著名的演員家庭。她擅長演出不受傳統禮教約束的平民婦女,因此深得觀眾的喜愛
  印度天王
印度頭號男影星沙魯克汗,「寶萊塢之王」靠著努力敬業的態度,以及出色的演技,從影至今獲獎無數
  導演理念
導演卡蘭‧約哈爾堅持他一貫的寫實風格,改變觀眾對「印度商業電影」的印象
  影片短評
  溫馨好看~又帶悲哀
  片子很長卻一分一秒都不浪費,起承轉合非常牽動人心,但是無奈三個傻瓜讚到沒話說影響力太強!
  看完讓我想起阿甘正傳,但這部電影給觀眾是不同的方向,真的有賺取到我的眼淚。推薦<三個傻瓜>
  雖然有點虎頭蛇尾..但是大體來說是蠻好看的一部片..電影講述的內容不只有愛情還有激勵及大愛的力量

《我的名字叫可汗》踢爆美帝國主義 

賓拉登被美方狙擊身亡後,其實美國境內更怕挑起激進主義,這時更顯得《我的名字叫可汗》這部片強調種族、宗教對話的可貴,適時提供大家不一樣的觀點,重新思考種族、宗教、文化的多元性。
   蓋達組織領導人賓拉登被美軍狙殺,美國舉國歡騰為之慶祝,認為正義獲得申張!但殊不知,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境內的有色民族全遭種族歧視與愛國主義護航下受到打壓,特別是伊斯蘭教(回教)的樸實信徒更是成為過街老鼠,寶萊塢天王沙魯可汗主演的新片《我的名字叫可汗》就拍出這個觀點,有別於過往美帝國主義風格,老把伊斯蘭教視為恐怖份子的角度。 
  《我的名字叫可汗》片中男主角就因為他的姓「可汗」Khan,容易讓人聯想,常把他的姓誤以為就是伊斯蘭教激進份子代表,害他連入境美國機場就被嚴格看管,特別對待。更尷尬的是,現實生活中的寶萊塢天王沙魯可汗也因為姓就是Khan,於是他入境美國時也被列為可疑人士而搜身。 
  《我的名字叫可汗》導演卡倫喬哈爾(Karan Johar)想透過此片傳達身為伊斯蘭教民眾常被誤解的狀況,不希望人們只要聽到伊斯蘭教就認定對方是恐怖份子。他說:「全世界都有這種狀況,如果人們變得這麼情緒化,那這將成為危機。而且這不是我身為導演才看得見,是每個人都能察覺這樣的問題。」沙魯可汗更說:「有好的穆斯林、好的天主教徒、好的印度教徒。但也有壞的穆斯林、印度教徒、天主教徒,但不能因為你信了哪一種宗教就強制性地區分好壞,就說他們是壞人。」 
  賓拉登被美方狙擊身亡後,其實美國境內更怕挑起激進主義,這時更顯得《我的名字叫可汗》這部片強調種族、宗教對話的可貴。網友討論該片來得真是時候,可適時提供大家不一樣的觀點,讓大家思考911事件雖然撕裂了種族傷口,但也應該能視為重新思考種族、宗教、文化的多元性。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8435

《我的名字叫可汗》讓你又哭又笑 

《我的名字叫可汗》以穆斯林的角度看911事件,印度電影學者表示,沙魯可汗讓整部片的層次大大提高。 
   好演員總是能讓人哭能讓人笑,有趣的是,印度寶萊塢天王沙魯可汗竟是個不會笑的演員,而且連他兒子都不習慣看到他的笑容! 
  沙魯可汗對此自嘲說:「當我必須笑時,我就得打混過去。」直到飾演《我的名字叫可汗》這部被喻為印度版的《阿甘正傳》後,總算不用在銀幕上擠出笑容,但也能讓觀眾感受溫馨及喜感。昨天(5月19日)該片在台北真善美劇院首映,田徑名將紀政也特來捧場,感受一下片中沙魯可汗的過人毅力,有如紀政當年在田徑場上的動人表現。 
  《我的名字叫可汗》以穆斯林的角度看911事件,印度電影學者表示,沙魯可汗讓整部片的層次大大提高,甚至形容說:「沙魯可汗改變印度片風格,過去印度片裡大概只有印度咖哩,沒有其他菜色可言,但隨著沙魯可汗選擇的題材上,會讓印度片越來越邁向國際化,會更切入全球市場都能有共鳴的題材。」沙魯可汗在印度影響力高,他甚至入選《美國新聞週刊》的「全球5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 
  《我的名字叫可汗》不光是主旨上討論宗教包容,種族衝突,沙魯可汗現實生活中也力行片中角色的價值觀,身為穆斯林的沙魯可汗,他娶的妻子就是印度教,反映出他戲裡戲外都希望能做到跨越宗教障礙,儘管這段婚姻結合,也讓猶如世仇的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握手言和,卻引發外界抗議,甚至還有一些激進教派的回教國家還公開禁演他的作品。 
  昨天(5月19日)參與首映會的嘉賓,除了田徑名將紀政之外,包括: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圓夢社、扶輪社、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育成基金會、臺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台灣玉山科技協會、OIKOS、希望基金會、中華救助總會貴賓出席,眾人都對這部溫馨動容的印度新品種寶萊塢電影讚不絕口,看來今年最夯的印度片不只有《三個傻瓜》,《我的名字叫可汗》將成功接棒讓觀眾對印度片更期待。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8549


台長: 阿楨
人氣(85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經濟管理 |
此分類下一篇:《現代資本主義理論》
此分類上一篇:《非理性繁榮》

圖博館
劉軍紅:經濟復蘇(楨:?) ,日本人卻沒獲得感 2019-02-22

  1月底,日本政府發表《月例經濟報告》指出,“安倍經濟學”下的日本經濟已實現連續74個月的擴張。這對日本而言無疑是福音,但是日本國民似乎高興不起來。原因在於本輪經濟景氣擴張是財政、金融政策刺激的結果,而不是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提升帶動的復蘇。
  日本此次經濟景氣擴張的最大特點是,6年來名義GDP的平均增長率達1.8%,但與高速增長期相比,不到1965年到1970年的平均11.5%,也比不上1986年到1991年泡沫景氣時期的平均5.3%,其主因是少子老齡化的人口結構難以產生創新驅動。
  第二個特點是,作為經濟刺激政策,“安倍經濟學”整套出籠,持續加強,支持了日本經濟長期復蘇局面。安倍二次執政後,重整2006年的“安倍經濟學”,更加大膽地使用量寬和零利率政策,利用“金融抑制”,推進日元貶值,進而推升股價。過去6年,日元兌美元一度貶值約4成,日經股指上升2.7倍。虛擬資產繁榮,使得安倍內閣支援率保持相對高位。
  但日本經濟的復蘇也暴露了本身的脆弱性。一是企業收益擴大,但日本人的實質工資未增,個人實際消費支出停滯,甚至為負值。二是名義GDP增速高於剔除價格影響的實質GDP增速,稅收增加,國民實質負擔加重。尤其是消費稅率上調,個人稅負陡然上升,2013年到2018年稅收增加37%,而同期名義GDP增加8.8%,呈現明顯不平衡。
  金融危機後,日本對華貿易結構變化,由原來的對華出口以原材料、生產設備和零部件等為主的垂直分工結構,轉為在化工原料、一般機械、電子機械等領域,相互貿易擴大,互有交易的水準分工結構,這反映了中國產業向全球生產鏈的中高端平移。
  另外,日美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日本順差增加,如2018年近700億美元。同時,日本企業對美投資增加,收益擴大。中國、東盟和美國市場成為日本企業海外投資收益最大的市場。這樣,在貿易和投資兩方面,日本對中美市場均等依賴。由於中美貿易戰對日本貿易、投資同時構成影響,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面臨多元複雜風險。
  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降至6.6%,雖不算低但也是28年來最低。美國經濟迎來減稅效果衰減,財政刺激鈍化期,金融政策、貿易和產業政策調整,導致日本最大出口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而這也意味著日本經濟今後將面臨巨大風險。(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2019-02-24 08:24:45
阿楨
大學畢業生最新起薪曝光 網友一看噓爆回這句 2020/07/12 中時

台灣近年來大學畢業的起薪有微幅調漲,近期勞動部發布的調查顯示,2019年大學畢業平均起薪有29K,對此,有網友在PTT上分享這項數據,卻意外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都狂噓,「現在拿29000大概跟以前拿24000差不多」、「29k 在台北差不多是吃土」。
但似乎南部數字更慘,「那我怎麼看到中南部一堆比這個低的..?」。
  回應
歡喜選甘願受,呵~南部薪水低那是台灣價值~
加入民進黨,前途無限,也可吃人夠夠。
趕羚羊!綠共的數據能信?

年輕人沒有最苦 只有更苦 2020/07/12 中時社論

全球新冠疫情更惡化,今年全球經濟將衰退3到5%,各界已有共識,今年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情況比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還差。不少國家的股市卻展現強勢上漲格局,台股上周站上30年來新高。
金融海嘯後,全球主要央行將利率降至零到負利率之外,也大推特推所謂的QE(量化寬鬆),其思維是支持股市就能保有財富效果,讓企業繼續運作,最後對經濟及一般民眾(就業者)都會有好處。
全球經濟表現最好、被稱為「黃金年代」,是在上世紀戰後到70年代,當時各國所得差距較小、經濟成長較高。但80年代後,美國雷根與英國柴契爾夫人上台,自由化與鬆綁成為流行名詞。雷根把個人最高稅率從70%降到28%,英國幾乎所有公營事業都走上私有化、民營化。
這一套「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認為富人受惠後會增加投資與消費,讓窮人也受惠終而全體民眾都能獲利,也有人稱此為「滴漏式經濟」(或下滲經濟),經過30多年試驗,這套經濟政策已出現所得差距嚴重擴大的後遺症,川普上台後又推動大減稅,疫情也讓政府負債大增,未來所得差距必更惡化。
台灣的所得差距如根據官方公布的五等分法比較,最高級跟與最低級距的差距大致在6倍多,已較早年的4、5倍惡化。若就財政部財稅中心資料,最高所得的5%對比於最低所得5%的倍數,1998年時只有32倍,2013年已飆到99倍。
疫情時代經濟,政府負債加重、所得差距拉大、年輕人陷低薪困境,蔡政府若應揚棄新自由主義的思維與政策,讓高所得者繳更多稅,同時壓制可能再上揚的房價。
2020-07-13 09:04: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