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09 06:16:43| 人氣3,979| 回應3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風31與巨浪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式国产东风31洲际导弹亮相
 
俄媒称中国DF31误差300米可装3个15万吨分弹头
中国东风-31型洲际战略导弹投送重量与俄制白杨M导弹相似
 
简氏称中国已部署新型机动式东风31A洲际导弹
美国《2008中国军力报告》称,中国已部署了10枚DF-31A洲际弹道导弹
 
汉和:解放军在河南部署至少10枚DF-31洲际导弹
二炮部队东风-31A战略导弹发射
 
汉和:解放军在河南部署至少10枚DF-31洲际导弹
中国DF-31洲际导弹裸弹模型
 
 東風31A核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
解說詞:東31甲核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該方隊由二炮某旅組成,是二炮部隊首個列裝新型固體洲際戰略導彈旅,他們裝備的洲際核導彈是我國第二個固體機動洲際導彈。
  10月1日東方衛視播出“東31甲核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以上爲節目內容。
  裝備性能:DF-31A爲DF-31遠程戰略導彈的該型,性能數據高度保密。有分析認爲,DF-31A采用儲存、起豎、發射三用車運載,是機動性很強的洲際導彈。可以攻擊美國本土,對美國具有一定的威懾。東風31A均采固體火箭發動機,主要靠車載方式進行機動,既靈活又能提升存活率。技術上因延續東風31型,設計之初只有10000KM左右只能打擊美國本土西海岸,後來由于參照西方技術,使其性能相當穩定而且射程增加到13000KM左右。
  最令西方感到威脅的是,東風31A型內裝配一種特殊動力裝置,能使它在離地約八萬公尺高空時,靠矢量噴射技術進行變軌,閃避攔截導彈。
  其具體參數爲:
  射程:13000千米 慣性制導或北鬥導航制導,三級固體發動機推進。
  彈頭:1枚100百當量核彈頭或3-5枚9萬噸當量核彈頭。
  偏差半徑:200-500米。
  准備時間:10-15分鍾。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493_9749.html
 
(楨:東風31A/巨浪2長程飛彈射程可達13000公里?那不再出海便可打擊美國本土了!東海-10巡航導彈射程超過2000公里?那再加上「轟-6」,可進行防區外精確打擊,作戰範圍將覆蓋西太平洋第二島鏈關島!)
東風DF-31(巨浪JL-2)洲際地對地彈道導彈

東風三十一的前身是東風二十三,1978年立項,專案編號203號工程,目的是研製一種能夠打擊前蘇聯歐洲地區的固體燃料遠端導彈,用來代替東風四液體燃料遠端導彈。 1984年因為新技術的注入而換項831工程。大口徑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鑄造技術一直是研製固體洲際導彈的瓶頸難題,經過我國軍工科技人員不懈努力,終於掌握了大口徑固體火箭發動機燃燒室的鑄造技術,於1988年設計定型,1989年生產出第一枚原型彈,命名為東風三十一。
1991年蘇聯解體,我國領導階層錯誤地估計了當時國際形勢,在我國外交部的壓力下削減了東風三十一的研製經費,經費嚴重不足導致東風三十一定型以後一直沒有投產,也沒有裝備部隊,這種環境一直到持續1993年底,1996年東風三十一的載車為漢陽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zx-tj-2000型牽引車,配置v-12缸增壓風冷發動機。,八軸牽引車要求200噸牽引力,於1996年引進白俄羅斯技術,十五所繪製載車圖紙,三江航太集團孝感生產底盤,採用德國道義茨發動機,由zf生產的變速箱和液力變矩器,全輪隨動轉向,油氣彈簧獨立懸掛,驗收要求順利通過二級地形,即離開公路的沙石路面, 東風三十一甲是東風三十一的增程彈,所有東風三十一型號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其中某些技術將被直接應用在東風四十一上。東風三十一甲的牽引車做出了重大調整,東風三十一牽引車使用汽車柴油發動機,而東風三十一甲的牽引車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船用柴油發動機,僅僅散熱器就有兩米高。
東風三十一共四型八種(包括驗證彈),分別為,三十一原型 甲,甲一,乙,乙一,乙二,丙,丙一,丙二, 丙三 。
乙一,丙二是地井型號,部署在長城工程的隧道和地井中,它們的部署情況也沒有公開過。
丙一是平原機動型號,也是50周年國慶閱兵展示的型號,發射筒表面除了豎立液壓裝置外沒有裝配卡鉗,也沒有加強筋固定,主要部署在東北,華北地區,打擊物件為美國。
乙,乙二,丙三是山地機動型號,主要部署在華中,華東地區,它們的結構的共同特點是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發射筒採用了加強筋固定,並安裝了兩副卡鉗,考慮到南方丘陵地帶路面品質的因素而起到穩定作用,打擊對象為美國在歐洲的盟友,也兼顧打擊前蘇聯的歐洲地區。
東風三十一的圓周偏差率沒有公開過,但是根據有關資料分析,井射型號的圓周偏差率約100公尺,機動型號的命中精確度比井射型號差,估計在150公尺左右。東風三十一攜帶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具有打擊硬目標的能力,能夠摧毀包括美國“民兵-iii”抗壓加固地井和北美戰略防空司令部等。2001年底,東風三十一完成換裝,東風四全部退役。
推進劑:三級固體燃料
射程:8,000公里
彈長:13.4米
彈徑:2.2米
彈重:17噸
彈頭:一枚1000公斤的10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3枚9萬噸級當量分導熱核彈頭
制導:慣性陀螺 + 彈載電腦
精度(CEP):300-500米
準備時間:10~15分鐘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23

巨浪-2潛射戰略導彈

引子:2002年12月22日早10時20分,國防重點工程,某戰略導彈核潛艇首艇於錦西葫蘆島下水。該艇配備18具潛地戰略導彈發射筒,有”新東風下海”之稱的國防重點工程,就是即將交付部隊的巨浪二”乙”多彈頭潛地戰略導彈。
”乙”彈是巨浪二專案的最後一種型號,由航太一,二院聯合研製,整個項目歷時十年以上,先後於九十年代發展出巨浪二驗證彈,增程的巨浪二”甲”彈。有鑒於建立對美國戰略威攝力量的絕對優勢,國防科委,中央軍委下達了”新東風下海”的指示。
JMA:”乙”陸態彈射彈,於2001年在山西發射三發;
JMB:”乙”海態彈射彈,於2002年在大連由2**號常規導彈潛艇發射八發; JMA,JMB都是”乙彈”定型前的實驗彈,以上實驗均告成功,遙測彈和練彈都沒有發射。
巨浪-2
北約編號:CSS-N-4 Mod 0
結 構:兩級
燃 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8600公里
質 量:23噸
彈頭當量: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 導:捷聯慣性,彈道電腦,鐳射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80公尺
平 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一院,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太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巨浪二甲
北約編號:CSS-NX-4 Mod I
結 構:兩級
燃 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2000公里
質 量:23噸
彈頭當量: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 導:捷聯慣性,彈道電腦,鐳射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80公尺
平 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太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巨浪二乙
北約編號:CSS-NX-4 Mod II
結 構:兩級
燃 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最大射程:14000公里
質 量:23噸
彈頭當量: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 導:捷聯慣性,彈道電腦,鐳射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40公尺
平 台:潛射
研製單位:航天部二院
生產單位:航太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背景介紹:巨浪二潛地戰略導彈是在東風三十一的基礎上衍生的潛射戰略導彈,由航天部一院和二院聯合研製,簡稱東風下海工程。巨浪二原型彈射程只有8600公里,攜帶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先後經過兩次比較大的改進。
第一次改進使射程增加到12000公里,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第二次改進使射程再次增加到14000公里,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094戰略導彈核潛艇是巨浪二的載體,原設計094裝備16具發射筒,90年代末期,國際環境發生了變化,原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094不得不重新設計,正在建造的094裝備18具發射筒,根據我國已逝中科院士,航太專家王振華提出的”自由入軌”理論,該彈的設計採用了國際前所未有的固- 液兩級火箭結構,包括固體一級火箭和液體二級火箭,最大射程14,000公里,攜帶10枚25萬噸當量的分導熱核彈頭。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494

漢和:解放軍在河南部署至少10枚DF-31洲際導彈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周先報道:臺灣“中央社”2008年11月27日刊文稱,最新出版的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稱解放軍二炮某洲際彈道導彈旅已經配備至少10枚DF-31洲際彈道導彈,可直接攻擊美國本土。
  文章稱,有衛星圖片顯示河南某地設有一洲際彈道導導彈旅司令部,擁有運動場兼訓練場、辦公大樓、工程車和面積較大的車庫。
  文章提到,該旅設有多個預設陣地,導彈大多部署在當地國道的淺近縱深地段,一旦爆發核戰爭,DF-31可沿當地某國道頻繁在預設發射場地機動。
  文章引用美國國防部的分析猜測,該旅真正形成戰鬥力的時間可能在2006年,目前已經部署至少10枚DF-31,僅僅這一個旅就可能形成威懾美國的核戰力;美方還有更加危言聳聽的分析,聲稱到2015年,解放軍二炮可能擁有多達100枚洲際彈道導彈能夠攻擊美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章沁生此前已經明確表示,中國的核政策是關于自衛,其目的是要阻止其他國家使用核武對付中國,以及其他人以核武對付中國。中國遵守以下原則,中國在任何情況下,永不會首先使用核武;中國無條件承諾永不會以核武對付無核化地區或國家;中國有限度發展核力量,中國發展核力量是有限的,以達致阻嚇作用;中國確保核力量安全可靠以及受嚴格管控。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11-28/0935532280.html
 
俄媒稱中國DF31誤差300米>東方網08年01月22日
 
  俄羅斯軍事評論員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日前撰文將我國“東風-31(DF-31)”型機動式戰略導彈系統與俄羅斯“白楊”系統的性能進行了分析比較。
  DF-31的研制成功是中國在核武器領域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這種導彈的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用于替換老式的DF-4洲際彈道導彈。
  在研制該彈的過程中,中國的研究人員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研制出一種可靠且高效的固體混合火箭燃料。正是受這一問題的影響,原定于90年代初進行的首次發射試驗不得不被數次推遲。直到1999年8月2日,中國官方媒體才正式報道了成功試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消息。2001年1月1日,DF-31又成功進行了第三次飛行試驗。
  在1999年10月1日舉行的國慶閱兵儀式上,從天安門廣場還駛過了三輛搭載有導彈發射筒的HY473型重型運載車。專家們認爲,在這些發射筒中的可能就是最新型的DF-31導彈。不過,軍事分析人士指出,與俄羅斯的“白楊-M”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系統所配備的運載工具相比,中國的HY473重型運載車的越野能力顯然相當有限,還不能被稱作是一中“貨真價實”的作戰系統。
  到目前爲止,DF-31的技術性能一直受到嚴格保密。專家們認爲,這種三級固體燃料導彈的長度爲13米,直徑2.25米,發射重量爲42噸。其裝備有慣性制導系統,圓概率偏差在100-1000米之間。不過,大大多數專家都傾向于認爲DF-31具有較高的打擊精度,誤差應在300米左右。DF-31可搭載一枚當量爲100萬噸的核彈頭或是三枚當量在2-15萬噸的分導式彈頭。就投送重量來說,DF-31與俄羅斯的“白楊”和“白楊-M”大致相當,均在1.2噸左右。據估算,DF-31的發射准備時間在15-30分鍾之間(包括從車庫中駛抵發射陣地,將導彈豎起和點火發射所需的時間)。另外,DF-31可能采用了與俄制“白楊”相似的冷發射技術(在導彈被壓縮空氣彈射到30米的高度後火箭才開始點火)。
  另外,中國還以DF-31爲基礎研制出了用于裝備094新型核潛艇的第二代潛射彈道導彈——JL-2(巨浪-2)。據悉,JL-2的射程在7500-8000公裏,每艘094潛艇可攜帶16枚。專家們認爲,JL-2可攜帶三枚分導式彈道。
  雖然DF-31和JL-2在性能上與美國和俄羅斯的新型洲際導彈還有明顯差距,但它們的出現表明,中國在戰略核武器研制領域已取得巨大的突破。
  DF-31的技術指標如下:長13米,直徑2.25米,發射重量42噸,射程8000公裏,采用天文慣性制導。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1-22/0813482273.html
 
俄媒稱東風-31僅能初級威脅美國 東風41已終止07年12月28日東方網
 
  俄羅斯軍事評論員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日前撰文對我國的“東風-31(DF-31)”型機動式戰略導彈系統的性能進行了分析和介紹。
  他指出,目前中國裝備的機動式戰略導彈僅有DF-31(北約稱之爲CSS-9)一種。這種導彈既可以安裝到具有高機動性能的底盤上進行機動部署,也可以采用井基方式部署。該導彈由中國第四航天研究院研制。
  DF-31導彈系統主要用于替換老式的DF-4(北約編號CSS-3)遠程彈道導彈。其第一和第二級推進器所使用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在1983年底進行了成功測試,而第三級推進器使用的發動機也在1984年中期進行了測試。該導彈的全面研制工作于1987年全面啓動,並在1999年8月2日運載全尺寸全重量的模擬彈頭進行了首次發射。導彈由位于中國東部的試驗場發射,目標區設在了位于新疆境內的羅布泊。之後的兩次發射試驗在2000年底進行,不過,西方專家認爲,這些試驗計劃並未取得完全的成功。DF-31只是在2006年9月才完成了首次成功發射。
  DF-31首次公開亮相是在1999年于北京舉行的國慶閱兵上。由于在行進過程中所有的導彈都被密封在發射筒中,因此無法對其進行細致的分析。盡管如此,這種導彈當時不但未開始戰備執勤,甚至也未進行過成功的發射試驗。
  專家們認爲,DF-31的射程(8000公裏)還不足以覆蓋美國全境。其只能到達位于美國西海岸的幾個州。正因如此,中國的研究人員正在研制DF-31的改進型號--DF-31A。後者的射程提高到了11000公裏。在射程達12000公裏的DF-41洲際導彈的研制計劃于2002年被終止後,DF-31A的研制顯得尤爲迫切。
  根據美國國防部2007年公布的一份報告,DF-31目前還未達到作戰部署階段,僅僅是構成了“初級威脅”。該導彈有可能在2007-2008年間實現實際部署。有美國專家認爲,由于技術方面的原因,DF-31計劃已落後于進度。有消息稱,中國的技術人員還專門爲這種導彈研制了輕型化的核彈頭。據估算,DF-31的圓概率偏差可達到300米。
  DF-31的技術指標如下:
  長13米,直徑2.25米,發射重量42噸,射程8000公裏,采用天文慣性制導。
  在1999年北京閱兵式上出現的DF-31導彈運載車輛或許並不能直接實施發射。它們可能只是普通的彈藥運輸設備,即使能夠用于發射,那麽也必須選擇鋪設有混凝土的發射場。有可能,這些車輛僅是用來將導彈從隱蔽隧道中運輸出來以執行下一次發射任務。
  目前還不清楚中國是否已經掌握了固體蓄壓器的生産技術。固體蓄壓器可使機動式發射系統實現“冷發射”,即保障導彈在被彈射到距離發射車20-30米的高度後再點火。不過,到現在爲止,我們並未見到DF-31從運輸-發射筒中點火發射的畫面。
  美國空軍國家偵察中心曾在1997年公布報告稱,中國已擁有了MAZ-7916型六軸底盤。該報告指出,配備MAZ汽車的性能要明顯超過中國的國産重型汽車。因此,中國人很可能會對MAZ-7916進行“解剖”,以獲取相關技術用于研制可發射戰略導彈的汽車底盤。由于這種重型車輛無法在一些公路上行駛,因此中國軍方還要求研制一種具有較高越野性能的運載工具,以擴大DF-31的部署範圍。
  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指出,盲目地複制前蘇聯制造機動式洲際導彈和中程導彈的經驗未必就適合中國。有專家認爲,在中國有許多非常平坦開闊的地區,很難對大型的導彈系統進行隱蔽。
  從總體上講,中國缺乏像前蘇聯那樣的大片茂密森林,無法有效隱藏DF-31的機動過程。因此,即使研制出具有高越野性能的運載工具,中國的機動式戰略導彈系統也很可能會輕易地被敵人發現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12-28/0807478754.html
 
 
另參本館
 
東風-41 東風31與巨浪二 巨浪1與東風21 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 SS-25洲際彈道導彈 SS-24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彈道導彈 中國導彈防禦 《美國飛彈防禦的過去與現在》 核能與核武  《和解與裁減軍備》 《戰略武器》 核子武器與外交政策》
電磁脈衝武器與其防禦 石墨炸彈  打破共軍飛彈襲台的迷思 台灣飛彈防禦解決方案愛3/S3 台灣防禦中共導彈攻擊的上、中、下戰略 建構台灣太空監視系統之探討
海外推測中國巡航導彈發展 中國紅鳥巡弋飛彈發展秘史 中國巡弋飛彈研發史 “天箭”大幅提升共軍反巡航導彈戰力?
預警機 VS 匿蹤巡弋飛彈 F-15E已具有發現識別和攔截戰機巡航導彈的能力
巡弋飛彈之防禦
 

台長: 阿楨
人氣(3,979) | 回應(3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大陸陸軍 |
此分類下一篇:東風-41
此分類上一篇:巨浪1與東風21

猜吧
 
詹氏:中國至少有720枚核彈>中時07.11.10徐尚禮

 最新一期英國《詹氏防衛周刊》說,中國至少有七百二十枚核彈,從長遠來看,法國、印度、俄羅斯、英國和美國可能是中國的目標。上述分析是從中國國防所需核彈數量,及現有核武原料來推斷中國的核武力量。所估計數量比美國方面的多了許多。
 二○○六年美國原子學家會刊發表的研究指出,中國的核武器儲備約有二百枚核彈,而之前估計的有四百枚。研究指出,中國有約一百三十枚現役核彈,透過地基導彈、海基導彈和轟炸機發射。至於美國核武庫則有一萬枚核彈,俄國也是上萬枚左右。
 事實上,中國的核彈數量是國防最高機密之一,《國際防務周刊》估計中國核彈頭數目全球排行第四,約四百五十枚,法國有五百枚,英國則有三百八十枚。
 日本外務省解密外交檔案說,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國首次成功試爆原子彈後,美日發現中國不僅擁有獨自開發核武的能力,而且試爆威力強大,是一九四五年美軍轟炸廣島原子彈的數百倍。
 據統計,中國在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九六年期間總共進行了四十五次到四十七次核子試驗。從一九九○年五月到一九九六年七月,中國進行了十二次核子試驗,所有都是在地下進行的。
 推算中國足以製造千枚核彈頭
 中國隨於一九九六年九月簽署了《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此後雖未進行核武器試驗,但可能繼續進行多次「亞臨界」核試。
 所謂亞臨界核子試驗,是研究核武器所使用的裂變材料在高能炸藥或其他方式衝擊(或爆轟)下的物理、化學行為,試驗中所用的武器,及鈽、高濃縮鈾等核材料的數量以不會發生自持鏈式反應。也就是說核材料在試驗過程中始終沒有達到臨界反應,不釋放核能量。
 中國政府沒有發布任何有關高濃縮鈾或鈽的生產或儲存資料。不過,據推算中國所擁有的核原料足以製造出一千枚核彈頭。專家推算中國需要大約七百二十枚核彈頭才能滿足其長遠需要。
 由於中共「東風〡25」導彈能攜帶一至三枚彈頭,加上「東風〡31」已服役。中共擁有的核彈已不容低估。
 今後十年,隨著「東風〡31」、「東風〡31A」、「東風〡25」以及「巨浪〡2」導彈的服役,中國擁有的核彈頭的數量將大幅增加,因此今後十年中國核彈頭數量增加到八百枚並不令人意外。
2007-11-10 11:54:14
進藏?
最新情報:DF-31洲際導彈已經進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3月25日《軍事紀實》高調曝光二炮某某著名工程團在06年至07年間開進昆侖山脈建設新型導彈陣地的故事,暗示DF-31洲際導彈已經進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裏,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處,名爲新青峰──布格達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點。
二炮在青藏高原有DF-3/DF-4洲際導彈明顯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國際形勢,對于核大國的赤裸裸威脅,換裝新型DF-31遠程洲際導彈是必然的事。DF-31與DF-3/DF-4相比,個頭大,身子長,需要重新建設新的現代化地下陣地,如果只是換DF-3/4,是沒必要重建陣地的。
·洲際導彈部署在世界屋脊的好處就在于海拔高,平均四千多米,可以節省燃料,大大提高洲際導彈的射程和突防能力,再加上中國西部的大型遠程“天波雷達”,可以形成完善的洲際預警和導彈監控能力,大大提高中國的核威懾能力!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1&fid=73401&tbid=582
2008-03-27 09:27:35
东风31A
简氏称中国已部署新型机动式东风31A洲际导弹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3月24日出版的《简氏防务周刊》刊文称,有照片显示,中国已经部署了DF-31A洲际弹道导弹。
  文章说,网络上出现的中国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照片,似乎印证了美国国防部不久前公布的《2008中国军力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弹道导弹能力。
  图片显示,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采用了16×16轮式发射车,这与《2008中国军力报告》中论及的观点相符。
  《2008中国军力报告》首次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装备了多达10枚的DF-31A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
  而去年美国国防部公布的《2007中国军力报告》提到,中国DF-31A弹道导弹即将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环球网 张加军)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3-31/1137492631.html

中国突然公开实战部署状态东风-31A洲际导弹全球震惊

2008年3月28日星期五 中国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在五集连续片《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指挥官》最后一集中,突然公开实战部署状态东风-31A洲际导弹, 全球震惊!

面对2008年西方列强的步步进逼与挑战,巨龙怒吼,镇国重器祭出,问天下谁能不服!

整体来看,美国对中国导弹军力的态度,其实相当矛盾:一方面非常担心中国大力发展能打到美国的导弹力量,如此将不得不面对来自中国的重大核威胁舆核威慑;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导弹军力,不时地表现出不屑一顾的藐视,常言中国不过就有二十来枚导弹。言之意下,这二十来枚导弹对美国构不成什么核威胁与核威慑。回顾历史,中国发展核武器与战略导弹的原始动力,就是来自于美国的核威胁与核讹诈。不过,由于军事战略形势的变化,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核威慑与核打击军力建设的重点,却转而对准了前苏联。但到九十年代之后,随著中国与美国关系的恶化,以及美国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的日益明显,中国又开始急剧扩展洲际导弹力量,以能对美国实施有效的核威慑与核打击。

长期以来,中国的战略核导弹,主要由二炮所掌握。90年代之前,基于威慑与打击前苏联的需要,中国二炮的力量,基本是1个以中程弹道导弹为主体的军力结构,导弹仅象徵性地部署了数枚。据说,中国二炮到90年代初时,仅部署有4枚东风5型导弹。但到90年代中期,俄罗斯军事专家却判断说,为适应地缘战略形势的变化,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结构今后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中程弹道导弹将减少,洲际弹道导弹将增多。检视以后中国二炮军力建设情况,俄罗斯军事专家的判断可以说相当的准确。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二炮针对美国的洲际核导弹力量已获大幅增长,数年间扩大到9个导弹旅,满编部署将拥有108枚导弹。不过,外界对中国二炮导弹军力的扩展,至今仍无1个准确的认识,大多仍局限在二十多枚导弹的判断上。中国二炮的表面导弹力量目前外界所知,中国二炮现役拥有可打到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就是东风5型导弹与东风31型导弹。其中,东风5型导弹是中国二炮拥有的第一种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达13,000公里,从中国内陆发射,可以打击美国本土全境的目标。

东风31型导弹是中国二炮最新装备的导弹。该型导弹使用固体燃料,可由轮式越野车辆载运机动发射,整体性能远远超过东风5型导弹。1999年10月1日,该导弹旅曾驾驶东风31型导弹,参加了中国国庆五十周年阅兵。长期以来,外界一直认为东风31型导弹的最大射程为8,000公里。如从54军基地的河南发射,打击覆盖范围向南包括澳洲全境,向西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向东包括美国的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但无法达及美国本土。事实上,东风31型导弹最射程超过8,000公里,最远超过10,000公里。

东风31型导弹研制,最早始于1978年。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却开始恶化,中国亟需建成威慑与打击美国的核军力,于是东风31型导弹作战目标由苏联转向美国。可是,东风31型导弹原定8,000公里的最大射程,打美国本土又有点短。即使部署在中国最东北角的黑龙江,也只能打到美国本土西北角很有限的地区。在这种形势下,自然要求导弹设计方案的修改,主要是增加射程,以有效覆盖美国本土。而中国官方资料也显示,最后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的东风31型导弹,并非最初设计的8,000公里原型弹,而是经过改进的甲型增程弹(DF-31A),最大射程10,600公里。

90年代之后,中国二炮新建导弹部队,重点在「一长一短」,「一长」就是用于对付美国的导弹,「一短」是用于打击台湾的近程导弹。

根据分析判断,到二十一世纪之初时,中国二炮至少已拥有6个新型远程洲际导弹旅,东风5A型导弹旅和东风31型导弹旅各3个。表面看,这6个导弹旅,就是中国二炮目前可用以对付美国的现役导弹力量。尽管新建的导弹旅,包括美国在内的外界至今仍知之甚少。然而,在中国二炮现役装备中,还拥有第三种洲际弹道导弹,只不过外界一直未能识别出来而已。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0&fid=74024&tbid=1415
2008-04-01 08:43:05
版主回應
無奈的選擇:論094龜背與巨浪II射程的關系 2012-01-29

隨著近日巨浪2型成功試射的消息不脛而走,對于巨浪2的射程有著多種的猜測,前幾天飛揚版主鐵背心大大給出的數據是11000公裏,很多人表示不相信,感覺這個射程指標超出了我國的設計能力範圍,認爲射程達到與法國凱旋級裝備的M-51潛射彈道導彈相左的8000公裏左右就已然夠用,這種觀點是由于不了解我國海軍的具體情況導致的。 
 11000公裏的射程僅能保證從南海的潛艇巡航區域打到美國西海岸,要想打到東海岸的紐約華盛頓的話,起碼射程要達到13000公裏以上,如果巨浪2型射程只有8000公裏的話,不前出到第二島鏈是夠不到美國本土的,這個和美帝毛子公雞還不一樣,紅海軍潛伏在巴倫支海和鄂霍次克海壁壘海域的潛艇只要導彈射程達到7000Km左右就能攻擊美國核心區域,在比斯開灣巡航的凱旋級導彈只要達到6000千米左右就能覆蓋俄羅斯的核心區域。
面對美日強大的反潛能力,與其冒險前出到第二島鏈之外還不如在己方岸基航空兵控制範圍之內通過增加射程對潛在對手實施威懾,094以不到萬噸的排水量容納世界射程最遠之一的潛射彈道導彈,付出的代價就是巨大的龜背外加12枚導彈的可憐載彈量。這是一個相對無奈而又在當下的技術條件下最爲合理的選擇,畢竟即使潛艇的外形再爲流暢,性能再爲卓越,獨自冒險穿越世界上最嚴密的反潛網時的生存能力也比不上在自己近海有艦隊反潛和航空兵掩護來的強。
 從南海到美國紐約,所需射程距離大概在13000公裏左右,從南海到西海岸的舊金山和洛杉磯,所需射程距離大概在11000——12000公裏左右,俄國人面臨的壓力明顯比我們小,從巴倫支海到東海岸,從鄂霍次克海到西海岸的射程都未超越7000公裏,這也就是俄國海軍對布拉瓦的射程沒有提出過高要求的原因,畢竟10000公裏的射程足夠覆蓋整個北美了。
094 露面以來一直在遭受口誅筆伐,這個進入21世紀才建造完成的新型戰略核潛艇,讓廣大軍迷朋友等待了近20余年的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並沒有在外型上如軍迷們所願,做到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與時俱進,讓很多軍迷深受打擊。一切的根源我想都出自那個偉岸的“龜背”,這個外型醜陋,已被大部分國家撇棄的結構,是性能落後的代名詞。在軍迷的心目中有無“龜背”幾乎就成了判斷一艘戰略核潛艇是否先進的標杆。而21世紀的094上高高聳立的20世紀“龜背”,顯然是讓中國軍迷難以接受的一個現實。
094的“龜背”就完全是國內潛艇建造工業的落後所導致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可能會打破大部分軍迷原有的認識模式,要扭轉起來會較爲困難。但是如果我們從龜背形成的原因,龜背出現的必然因素,和采用龜背後獲得的工程優勢,結合中國的國情以及海基核戰略的思想來理解,那麽或許就要簡單的多了。
綜上我們可以總結出,龜背現象出現的核心因素,實際上就是艇、彈匹配性好不好的問題。而核心技術無非有二:(1)能否設計和建造大直徑或者超大直徑耐壓艇體(2)遠程或者洲際彈道導彈能否做到緊湊化。美、英、法三國在這方面做的較好,達到了消除“龜背”優化戰略核潛艇線型設計的目的。前蘇聯則受到國內國防工業能力的限制,無法建造超大直徑的耐壓艇體,加上艇載導彈長期沒有實現固體燃料化、緊湊化,所以大部分戰略核潛艇就出現了嚴重的“龜背”現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cf106e0102dzts.html?tj=1

揭秘:094核潛艇使用龜背設計的深層次原因 2009-12-31

094 露面以來一直在遭受口誅筆伐,這個進入21世紀才建造完成的新型戰略核潛艇,讓廣大軍迷朋友等待了近20余年的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並沒有在外型上如軍迷們所願,做到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與時俱進,讓很多軍迷深受打擊。一切的根源我想都出自那個偉岸的“龜背”,這個外型醜陋,已被大部分國家撇棄的結構,是性能落後的代名詞。在軍迷的心目中有無“龜背”幾乎就成了判斷一艘戰略核潛艇是否先進的標杆。而21世紀的094上高高聳立的20世紀“龜背”,顯然是讓中國軍迷難以接受的一個現實。
然而筆者也要問有“ 龜背”的戰略核潛艇就一定是設計失敗的産物嗎?094的“龜背”就完全是國內潛艇建造工業的落後所導致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可能會打破大部分軍迷原有的認識模式,要扭轉起來會較爲困難。但是如果我們從龜背形成的原因,龜背出現的必然因素,和采用龜背後獲得的工程優勢,結合中國的國情以及海基核戰略的思想來理解,那麽或許就要簡單的多了。
……………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top01/11053250/20091231/15758724.html
2012-02-12 11:26:12
覆蓋全美
美稱中國DF-31導彈射程覆蓋全美已部署十多枚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美國環球戰略網11日刊登文章稱,中國在西部地區某省份建設高速公路的舉動,表明中國正在爲DF-31A洲際彈道導彈的部署做准備。
  文章說,DF-31導彈是中國第一種采用固體燃料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達8000公裏,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民兵I型洲際彈道導彈相當。
  DF-31洲際彈道導彈重達46噸,長60英尺(18米),彈體直徑7英寸(2.13米)。
  這種導彈可以從潛艇、陸地發射井或者機動發射車輛發射。
  據相關照片顯示,DF-31導彈被置于豎立式運輸發射架(TEL)上,這種具備公路機動能力的導彈,如果部署到中國西部某省份新修建的高速公路上,與發射井方式發射的導彈相比,將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
  DF-31導彈已經研發了將近20年,9年前首次試射成功,據信,這種三級洲際彈道導彈已經配備既可靠又精確的制導系統,可以攜帶3枚5萬噸TNT當量的分導式核彈頭,據估計,目前這種導彈已經部署了十幾枚。
  如果部署到彈道導彈核潛艇上,DF-31導彈的打擊範圍可覆蓋美國全境。
  但是,DF-31導彈的陸基型號只能打擊落基山脈西部的北美目標。
  DF-31的新版本DF-31A射程達10000公裏,可覆蓋美國大部分國土。
  文章最後說,DF-31A導彈尚處于研發階段。(環球網 張加軍)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4-14/0916495074.html
2008-04-15 08:29:32
版主回應
中國長城200號潛艇亮相 又引全球目光 2011.01.31 09:58)

《解放軍報》28日頭版頭條刊登的長城200號潛艇的發射試驗場景。
新華社和人民網、《科技日報》等媒體也在29日一致報導了長城200號潛艇的導彈發射試驗。
長城200號首艇於1966年下水,屬於G級常規彈道導彈潛艇,全長98米、寬8.6米。動力裝置為柴油發動機和電動機。據悉,該艇曾於1982年首次水下成功發射運載火箭,不過向外界公開導彈發射試驗還是第一次。
《解放軍報》報導說:“執行此次發射試驗任務的,是被中央軍委授予‘水下發射試驗先鋒艇’榮譽稱號的海軍北海艦隊某基地長城200號潛艇。如今,該潛艇已服役46載,先後數十次圓滿完成水下發射試驗任務。”
該潛艇隸屬負責防務渤海灣和黃海的北海艦隊。據推測,當天發射的很可能是被稱為“航母殺手”的潛射巡航導彈(SLCM)。有分析認為,當天的試驗也可能是模擬“美軍航母入侵黃海”的訓練。
之前,新華社等中國的官方媒體曾在26日公開了中國戰略核導彈部隊“第二炮兵部隊”的核導彈發射試驗。“第二炮兵部隊”所屬的某旅團在中國的某個高原地帶實施了遭到敵方“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後,發射核導彈反擊的演練。中國軍方曾于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中的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公開實施新一代隱形戰機殲-20的首次試飛。這就是說,中國的陸海空三軍已經分別向外界公開了各自的戰略武器。
北京外交界分析說,中國的上述舉措是對內外展示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同時也是回應美國等西方國家“提高軍事透明度”的要求。中國軍方公開戰略武器的次序很巧妙,似乎是為了強調中國研發出的戰略武器屬於防禦範疇。”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1-31/0754630831.html

解放軍官媒持續報道巨浪II導彈鼓舞人心 2011-01-31

解放軍報連續三日持續發文報道長城200號潛艇,長篇巨幅進行表彰,用意十分明顯,就是在說巨浪II潛射洲際導彈。
 外媒關于巨浪II發射的相關報道:
1.在2005年6月16日傍晚的試射中,中國海軍在青島附近的核潛艇試射一枚“巨浪二型”導彈,射程八千公裏,最後著彈在新疆內陸的沙漠地帶。日本《讀賣新聞》形容,中國這次成功試射導彈,等于把美國本土全部納入射程範圍,一旦臺灣海峽情勢緊張,可以藉此牽制美國介入臺海事務。
2.日本的《産經新聞》2008年5月29號,在黃海試射了巨浪2型潛射彈道導彈。日防衛省市在日美的軍事情報聯動中心當中獲得這個相關的研判。並說這個發射當中發現中國大陸試射的潛射導彈水面上升速度比較快,但是上升的高度比較低,飛行的距離比較短。在黃海進行試射,但沒有提到這個導彈的落腳點或者說著海點或者說著地點在哪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8200001017igw.html?tj=1
2011-01-31 13:18:37
阿楨
中國巨浪1導彈曾在南京長江大橋做入水深度試驗 2012-02-11科技日報

資料圖:中國巨浪1戰略導彈發射。
  2011年11月23日傍晚,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原黨委書記王可立接到一個電話,大驚失色,奪門而出。
  一位老者靜靜地躺在病榻上,已然失去意識。匆匆趕到的王可立,看著他瘦削的面龐,悲從中來。
  這位慈祥的老者就是“兩彈一星”元勳、著名火箭與導彈技術專家黃緯祿院士。
……………
  1970年,一項新的挑戰擺在黃緯祿面前。
  我國雖先後研制成功原子彈和液體地地戰略導彈,但液體導彈准備時間長且機動隱蔽性差。面臨超級大國的核威脅和核訛詐,中國急需有效反制手段,研制從潛艇發射的固體潛地戰略導彈勢在必行。
  黃緯祿臨危受命,擔綱我國第一型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巨浪一號”的總設計師。
  研制起步階段,黃緯祿提出了“臺、筒、艇”三步發射的實驗程序,引起轟動,並得到國防科工委的認可。“臺、筒、艇”就是第一步在發射臺上作試驗,第二步在陸上發射筒中打導彈,第三步在艦艇上打遙測彈,開創了一種符合當時國情的試驗程序。
  爲獲取導彈水下基本力學參數,進行模型彈入水深度的試驗是必經步驟。模型彈重量近10噸、長達10多米,這麽個大家夥,投在什麽地方、怎麽投,都是難題。同事們議論紛紛,黃緯祿卻胸有成竹,暗藏“奇招”。1970年7月的一天,人們驚愕地看到,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長江大橋上,停放了一臺巨大的吊車。似火的驕陽下,一個大家夥正在被反複以各種姿態投入水中……
  這次試驗獲取了大量重要數據,暴露出一些問題。由此,研究人員采取多項針對措施,對導彈設計進行修改完善。在幾個月後進行的模擬火箭彈射試驗中,整個試驗過程均與設計所預想的一致,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事後黃緯祿在自傳中寫道:“與美國先在陸上、後到海上的彈射模型導彈相比,我們采用潛艇直接從海上發射模型導彈的方式,省去了一個投資巨大的水池,縮短了研制周期,節約了研制經費,大大簡化了潛地導彈的研制……”
  憑借著攻堅創新的精神,黃緯祿帶領年輕的研制團隊取得了固體導彈技術和潛射技術的重大突破。
  1982年10月12日,渤海的海面上,一條噴火的“蛟龍”躍出水面,在海天之間繪出一幅壯麗景觀。第一代潛地固體導彈研制成功,標志我國具備了自行研制潛地戰略導彈的能力,擁有了二次核打擊能力。
……………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2-11/1705682041.html
2012-02-12 11:17:33
版主回應
傳大陸巨浪二型試射又失敗 潛艦差點沈沒2010-01-25 中國時報

平面媒體報導,大陸巨浪二型彈道飛彈數月前進行水下試射,結果飛彈點火失敗,彈體掉落海中砸中潛艦,導致艦身嚴重受損,差點因此沈沒,對大陸核子威嚇力量的發展是一大挫敗。
大陸多年前已在092夏級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上配備巨浪一型潛射飛彈,不過由於092巡弋範圍幾乎都在大陸近海,而巨浪一型射程僅2000公裏左右,故對美國本土不具威攝能力。為此,大陸於十餘年前便開始研發射程達8000公裏的巨浪二型飛彈,然水面試射雖然獲得成功,水下試射卻屢屢受挫。
最近這一次在黃海舉行的試射,使用Golf級潛艦當作試射平臺,但當飛彈衝出水面後,卻無法順利點火,導致彈體墜回海中,擊中Golf潛艦艦身,由於彈體重達十餘噸,造成潛艦嚴重損壞,幾乎沈沒,後來勉強回到港口修復。
根據美日的偵測,解放軍水下試射四次巨浪二型均告失敗,顯示其技術面臨瓶頸,如果無法順利突破,則新型的094潛艦將維持目前有艦無彈的窘境,對大陸核威攝力量進程可說是一大靳傷。

轉載一篇說巨浪二悲劇的,真假不知,請各位大大研判

資深官員透露,中國研發中的巨浪二型潛射彈道飛彈數月前進行的未公開試射,結果飛彈出水後無法點火又墜入海中,且撞擊做為飛彈試射平臺的改裝過的高爾夫(Golf)級彈道飛彈潛艦,船身嚴重受損差點沈沒,經搶救勉強駛回母港進廠大修,中國尚無水下成功試射巨浪二型的紀錄,何時服役遙遙無期。
回應
砸艇的說法不太可信。潛射導彈爲了避免砸艇,都是斜向外發射,即使砸下來,按照抛物線彈道,落點也離開艇一定距離了。況且實彈發射前無動力的模型彈不知道彈射了多少回,也沒有發生砸艇的事情。
已經出水了,點火對中國而言有困難嗎?退一步,就算困難,你信這樣的困難是中國無法逾越的嗎?超高壓不能把導彈送出水,這個點上卡住我信,出了水無法點火,智商100以上的不應該信。
http://bbs.cjdby.net/thread-780518-1-1.html

中共巨浪二型試射 美軍全程監控 2005/06/19

日本NHK公共電視臺今晨報導,美軍早在本月十四日就掌握中共要試射飛彈的訊息,位於琉球(沖繩)嘉手納美軍基地的一級飛彈發射偵察機RC135已全程監控中共這次飛彈試射。
十七日的消息指出,中共在十六日傍晚所進行的洲際彈道飛彈巨浪二型試射,證實是從黃海地區一艘核子潛艦,向數千公裏外大陸戈壁沙漠發射,而且試射成功。
日本軍事專家、杏林大學平松茂雄教授指出,從這次試射可以看出,中共的彈道飛彈開發有很大進步。目前不知這枚巨浪二型飛彈是從哪種核潛艦上發射,未來中共開發新潛艦的動向,應該是關注焦點。

中國潛艦上周試射巨浪二號 2008/06/05 中國時報 黃菁菁

 防衛省指出,中國海軍於五月廿九日發射的是正在開發中的新型彈道飛彈「巨浪二號(JL2)」,所使用的潛艦則是為配合巨浪二號而改裝的潛艦。
 產經指出,防衛省是在接獲美軍的情報後得知「中國可能在五月二十日前後試射彈道飛彈」後才特別加強監視警戒。防衛省在分析各種情報後指出,從這次中國的試射實驗得知,從水中發射的彈道飛彈,出水面後的上升高度較低,飛行距離也較短。
 防衛省因此從以下三個觀點加以分析,第一,中國試射的是裝著模擬彈頭的假飛彈;第二,這次的試射實驗可能只是從水中發射沒有彈頭只有彈體的飛彈;第三,試射失敗。

美總參謀部咬定中國巨浪二射程達9656公裏2009-1-8

在日本傳媒報道中國日前成功試射“巨浪二型”洲際導彈的消息後,美國總參謀部官員表示,中國成功試射“巨浪二型”洲際導彈,射程可達九千六百五十六公裏,這一導彈系統可以威脅美國本土。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7015112

巨浪-2潛射戰略導彈射程竟達14000公裏

巨浪二第一次改進使射程增加到12000公裏,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6-8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第二次改進使射程再次增加到14000公裏,運載能力增加到攜帶10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http://bbs.tiexue.net/post_3455180_1.html

(楨:東風31A/巨浪2長程飛彈射程超一萬公里?那不再出海便可打擊美國本土了!東海-10巡航導彈射程超過2000公里?那再加上「轟-6」,可進行防區外精確打擊,作戰範圍將覆蓋西太平洋第二島鏈關島!)
2012-02-12 11:21:53
阿楨
青海共軍 已換裝東風31型飛彈【聯合報2012.04.09

外電日前報導,解放軍二砲部隊在福建北部修建更多針對台灣的短程地對地飛彈發射陣地,據透露,二砲現代化腳步加快,不只沿海地區,內陸洲際彈道飛彈部隊也在換裝新系統,部署於青海省西寧大通縣的809導彈旅,已換裝東風卅一型洲際彈道飛彈。
攜帶核彈頭的東風卅一有兩種改良型,較新的東風卅一甲型射程約一萬一千公里,曾經參與中共建政六十周年國慶閱兵。而在Google Earth網站也可搜尋到相關影像,二張在去年六月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該旅至少有八輛東風卅一型飛彈發射車,相關訊息日前也披露於美國網站。
軍事發言人羅紹和說,國防部對共軍動態與發展均能有效掌握,對於相關詳情則持一貫立場不予評論。
根據去年六月六日的衛星照片顯示,大通的一座營區操場就出現六輛長度約廿公尺的聯結車,車頭拖曳的物體為圓柱體,此為東風卅一型發射車。
此營區鄰近寧大(西寧到大通)高速公路終點,消息人士說,值得注意的是,高速公路匝道與營區旁二二七國道之間的聯絡道路口與一般不同,轉角弧度特別大,有助於大型聯結車輛轉彎。
另外在大通西南西方五十公里的山區,緊鄰三一五國道的上園山腰有一座小型營區,去年六月的衛星照片發現此處也有二輛發射車,一輛在較低處的圓形發射場,周邊還有多部後勤車輛圍繞,另輛在較高處的方型發射場。
消息人士分析,這兩張衛星照片顯示青海省的二砲部隊已普遍換裝新型洲際彈道飛彈,這型飛彈採機動發射,有助於核武的戰場存活性,並確保第二擊核子報復的能力。
2012-04-09 11:29:24
版主回應
簡氏稱中國試射DF-41洲際導彈 射程1.4萬公裏 2012-08-22 環球時報

網絡上出現的被外界稱爲“DF-41”的洲際導彈圖
 “未來中國‘東風-41’洲際導彈搭載的核彈頭足以瞄准每一個人口超過5萬的美國城鎮。”中國二炮部隊7月24日進行導彈試射後,研究中國核項目的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菲利普•卡博做出這樣的警告。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2日(提前出版)宣稱,這次發射的就是中國最新型“東風-41”洲際導彈,它不僅大幅提高了射程,而且還能攜帶多達10枚分導核彈頭打擊不同目標。熟悉二炮情況的中國軍事專家魏國安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否認試射的導彈是“東風-41”,但他表示,二炮正在發展的第三代洲際導彈符合西方描述的特征,“中國必須有限度地發展第三代核武器,才能更有效地應對安全挑戰”。
  《簡氏防務周刊》稱,從2007年以來,中國網絡上出現多張照片,顯示搭載“東風-41”導彈的運輸/起豎/發射三用車(TEL)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報道援引美國匿名官員的話說,7月24日二炮部隊發射的就是當前中國最先進的“東風-41”洲際導彈,“這是美國當局首度確認該導彈項目的存在”。尤其讓西方關注的是,“東風-41”可能采用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技術。該技術並非是簡單地在一枚導彈上裝載多枚分彈頭,而是讓每個分彈頭都有獨立的飛行彈道,可調整軌迹攻擊不同目標。這樣每枚反導攔截導彈最多只能摧毀一個分彈頭,讓反導系統的效能大爲降低。一名亞洲軍事專家告訴簡氏記者,“東風-41”可攜帶多達10枚分導式核彈頭,這將嚴重動搖美國反導系統的可靠性。
  《簡氏防務周刊》稱,與中國現役的“東風-31”和“東風-31A”洲際導彈一樣,“東風-41”可能也采用“冷發射”方式,即借助輔助動力單元把導彈從發射筒內彈射出去,在導彈到達一定高度後再點燃主發動機飛行。報道猜測,“東風-41”屬于三級固態燃料推進導彈,與“東風-31”相比,前者彈體直徑更大,長度更長,意味著彈頭載荷與射程更具威懾性。此外,“東風-41”采用與俄制“白楊-M”洲際導彈相同的TEL三用車作爲機動發射平臺,比“東風-31”機動平臺更具打擊靈活性。
  對于中國核力量的發展,西方總是投以各種猜疑的眼光。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刊登的報道稱,二炮部隊7月24日從山西五寨導彈基地向數千英裏遠的西部沙漠發射新型導彈,這類飛行試驗往往會通過限制第一級火箭的工作時間來縮短射程,以確保導彈落入中國境內。
  該報道還說,中國一直聲稱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核力量用于反擊針對其領土的核襲擊。但由于裝備MIRV的洲際導彈是理想的“第一次核打擊”(打擊軍事目標)武器,“東風-41”不僅是中國第一種攜帶多彈頭的戰略導彈,而且也具備可靠的“第一次核打擊能力”,這可能代表中國將改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卡博說,未來二炮部隊只需要擁有32部可重新裝填的“東風-41”洲際導彈發射裝置,其攜帶的核彈頭就足以瞄准每一個人口超過5萬的美國城鎮。他宣稱,“如果中國最終制訂了這種針對美國城市打擊社會財富的戰略,而我們不建設用來抗擊的導彈防禦系統,就意味著在亞洲增強核威懾力量的終結”。
  “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的報道還說,“東風-41”洲際導彈的最大射程約1.4萬公裏,從中國東部或北部發射,足以打擊美國全境。早在1992年就有美國學者提到“東風-41”項目的存在,但美國認爲“過長的研發周期”導致解放軍放棄該項目,集中力量開發“東風-31”洲際導彈。美國軍事專家費舍爾說,事實證明五角大樓忽視了這種新導彈的研制。
  熟悉二炮情況的中國軍事專家魏國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具備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的第三代洲際導彈的確是二炮的發展方向,但7月的試射並非以此爲目的。他表示,中國的第三代洲際導彈仍處于科研階段,這次試射主要還是在測試現有導彈武器的性能。
  魏國安還表示,從技術上看,第三代洲際導彈完全可能控制全球有威脅的戰略目標,提升全球打擊能力,但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並未改變,中國研制新導彈並沒有明確的指向,只是爲防範可能挑釁中國的敵對勢力。他認爲,美俄當前宣稱的“大幅削減核武器”才是概念炒作。因爲“大幅削減”只是核武器狀態的轉換,而不是徹底銷毀。美俄並未真正銷毀核彈頭,而只是從高戒備狀態轉化爲低戒備狀態。他認爲,中國面臨的核威脅在增加,必須有限度地發展第三代核武器,才能更有效地應對安全挑戰。
  相關報道:
美軍稱有意與中國磋商核戰力 關切東風-41研發 2010-08-18
歐洲稱中國計劃今明兩年啓用新型東風-41導彈 2010-04-27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8-22/0903698681.html
2012-08-22 09:54:19
阿楨
大陸4周內3次試射洲際飛彈 2012-08-25 旺報

 據美國官方報導,8月20日,中國大陸繼續進行戰略導彈發射系列試驗,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砲部隊,在四周內第3次試射洲際導彈。
 美國判斷最近這一次採用的是發射井方式的「東風─5A型」(北約代號CSS─4 Mod 2),中國大陸在如此短的時間,這麼密集試射飛彈包括東風─41、巨浪二型和東風5三型導彈,想要展現的應該不只是拳頭而己。
 三次試射 任務成功
 根據美國情報分析家認為,中國將裝備多彈頭導彈,主要原因是應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對單彈頭導彈的有效防禦。雖然沒有確認這三次試射是否成功,但是根據感測器顯示,導彈飛行沒有失敗。
 中國大陸本周的導彈試射,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蔡英挺中將和其他4名將軍訪問美國五角大廈,沒人知道蔡是否被美方高官問及導彈試射一事。

批美擴張反導系統 陸:製造麻煩 2012-08-25 旺報

 針對美國計畫大規模擴張在亞洲的導彈防禦系統,大陸國防部日前回應,「中方始終認為,應慎重處理反導問題,避免將本國安全凌駕於別國安全之上」;大陸官媒《環球時報》則以「美國反導系統部署到哪裡,就把麻煩帶到哪裡」,強烈批評美國的擴張計畫。
 不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對此表示,美國計畫擴大在亞洲的導彈防禦系統,是為抵禦來自北韓的導彈威脅而非針對中國。她還指出,美國與中國已就建立這個防禦系統的目的進行了廣泛磋商。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正在計畫大規模擴張在亞洲的導彈防禦系統,此次加強反導系統的行動,是美軍未來覆蓋亞洲大地部署計畫的一部分。報導稱,美軍考慮在日本和東南亞部署多達3部X波段雷達,「使美國及其盟友更精確地追蹤任何來自北韓及中國的彈道導彈。」
 據悉,美國國防部正在與日本方面進行談判;消息人士稱,雙方簽署合同後的幾個月內就可完成部屬,將與2006年,美國在日本本州最北部的青森縣,其已部屬的X波段雷達形成互補。
 《環球時報》則以美國小布希政府曾計畫,把能監視遠程導彈的X波段雷達部署到捷克,結果引起俄羅斯強烈反彈為例批評,「美國反導系統部署到哪裡,就把麻煩帶到哪裡」。另外,俄羅斯之聲也報導說,上海合作組織峰會6月發表的公報已指出,「個別國家或國家集團不顧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單方面不受任何限制地加強反導系統,將對國際安全和全球戰略穩定產生危害。」
2012-09-27 10:07:24
版主回應
2011年各國核武概況

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七日發表二○一一年年鑑,指出到二○一○年底為止,全球八大核武強權英國、中國、法國、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俄羅斯和美國,共擁有逾二萬零五百枚核彈頭,「已部署且立即可發射的核武超過五千枚,其中將近兩千枚處於高度警戒狀態。」俄羅斯擁有一萬一千枚,其中兩千四百二十七枚已部署,是核武最多的國家;美國八千五百枚,已部署兩千一百五十枚。其他六國核彈頭數量在八十到三百枚之間。
  俄羅斯 擁核武最多國家
儘管美俄已簽署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ART),設定將各自已部署核彈頭數量裁減到最多一千五百五十枚的目標,但美、俄、中、英、法等五個一九六八年禁核擴散條約承認合法擁核的國家,不是仍致力提升或部署新核武投射系統,就是已宣布有此計畫。SIPRI主任諾德說,「在可見的未來,似乎不太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核武裁減。」
諾德指出,美國正計畫未來十年投入九百二十億美元(約台幣二.六兆元)用於核武基礎建設(楨:據非黨派機構、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史汀生中心今年夏天所做的研究估算,今後10年用來操作和改進現有核武器的相關成本至少為3520億美元。另據美國《紐約時報》2005-2月7日報道,鑒于美國的核武庫正在老化,美國的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著手設計新一代的核武器,旨在使美國的核武器變得更堅固、更靈活、更可靠也更長壽。),俄羅斯正進行彈道飛彈系統現代化,並打算購入八艘新的核動力潛艦。英、法、中也分別決定維持現有規模、剛完成或正進行現代化中,「這些擁核國釋出的訊息是,他們打算在未來三十到五十年維持其核武實力。」
  印巴核武競賽劍拔弩張
迄今關係仍劍拔弩張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正提升其製造軍用可裂變物質的能力」,這兩國去年一年核武數量就各增加二十到三十枚,目前各擁估計達一百一十枚核武。諾德說,印、巴所處的南亞,「是全球唯一進行核武軍備競賽的地方」,他也點出巴基斯坦「正失去對其部分核武的掌控權」,淪入恐怖團體手中,這點尤其令人擔心。
關於從未明確宣布、但幾乎被全球普遍認定擁核的以色列,報告說,「顯然在靜觀評估伊朗核計畫的發展情況」。至於北韓,據信已製造出足夠打造一小批核彈頭的鈽原料,「但沒有公開資訊確認其已擁有可投入作戰級的核武。」

西方為何對銀河3號與烈火5厚此薄彼? 2012-04-11中評社

  從透明度的角度來說,朝鮮要遠遠超過印度。朝鮮在宣布發射衛星的時候,就宣稱要邀請各國觀摩,前兩天各國媒體還進入了朝鮮西海衛星發射場,來拍攝組裝完成的銀河-3運載火箭。而印度試射烈火5型彈道導彈,既沒有公布相關照片,也沒有邀請媒體進行報道。兩者的行為,可謂涇渭分明。

以色列用德製潛艦配核彈

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2012年6月3日報導,具影響力的德國新聞週刊「明鏡」(Der Spiegel)在預定6月4日出刊的最新一期報導,以色列在德國製造、且大半由德國付款的潛艦上,配備附核彈頭的巡弋飛彈。

美駐日大使:朝擁有核武器將迫使日也發展核武庫

  新華網消息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駐日大使托馬斯希弗2005-06-03在東京說,朝鮮發展核武器將會迫使日本和韓國考慮建立他們自己的核武庫。

白宮密件︰卡特政府曾計畫發動核戰 (楨:總統也不可貌相,一般以為,和平卡特vs好戰雷根)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在網站2012-9-18公布的這份「五十九號總統決策令」,是一九八○年七月二十五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在蘇聯入侵阿富汗引發緊張情勢、中東不穩等時空背景下簽署,內文賦予總統策劃與發動核戰的更大權力,是冷戰時期最具爭議性的核子政策文件之一。
這份高度機密的五十九號決策令指出,若威懾政策失敗,美國「必須能成功作戰,以讓敵人無法達到戰爭目的、遭遇不可承受的損失」,顯示美國確曾準備發動核戰,卡特政府也曾尋求可確保「高度彈性、持久生存能力,以及面對敵方行動有適切表現的」核子能力。
根據「外交政策」網站(Foreignpolicy.com),這份五十九號決策令指示使用綿密情報網找出戰場上的核武目標,予以攻擊後再評估損失。國家安全檔案館軍事顧問歐登備忘錄指出,時任國防部長的布朗在當時一場軍演中,追緝敵方在東歐與朝鮮的一般任務部隊,也就是說,他當時正在策劃使用大型核武攻擊傳統軍隊的方式;但歐登與其他文件撰寫人並不認為,使用核武擊敗傳統軍隊必然會導致大災難。
當年紐約時報與華爾街日報曾披露決策令的部分內容,但完整內容直至今日才完整公布。當時媒體指出美國戰略的改變及核攻擊門檻降低,也有若干人士主張,此份決策令只會加劇緊張情勢。
2012-09-27 10:15:29
阿楨
俄羅斯再次成功試射布拉瓦海基洲際彈道導彈

資料圖:俄羅斯海軍“布拉瓦”洲際導彈發射瞬間  
  俄海軍原定2010年8月11日至14日試射“布拉瓦”導彈,後宣布推遲。本月7日,俄成功進行了今年首次“布拉瓦”海基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此前,俄軍方12次試射“布拉瓦”導彈,7次因技術故障失敗。一些俄羅斯軍事分析師質疑繼續研發“布拉瓦”導彈的必要性,但俄羅斯國防部和海軍均表示,不會放棄研發努力。
  “布拉瓦”導彈由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研制,可攜帶10個分導核彈頭,射程達8000公裏。根據計劃,“布拉瓦”導彈將成爲俄海基核威懾力量核心,與以“白楊—M”彈道導彈爲核心的陸基核威懾力量以及空基核威懾力量共同構成完整的核威懾體系。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10-29/1629616694.html

俄羅斯海軍首艘北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即將服役

俄海軍“北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首艇“尤裏-多爾戈魯基”號
  據俄羅斯海軍網2010年10月20日報道 據俄羅斯國防部社會委員會委員和《國防》雜志主編伊戈爾•科羅特欽科稱,太平洋艦隊海軍基地威爾尤欣斯基(位于堪察加)做好充分的准備接收955項目“北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現在,太平洋艦隊核力量的核心包括四艘667BDR項目潛艇(SSBN K-44 Ryazan, SSBN K-211 Petropavlovsk-Kamchatski, SSBN K-223 Podolsk, 以及SSBN K-443 Svyatoi Georgy Pobedonosets),但它們已經接近30年的壽命期限。
  根據俄羅斯海軍指揮部計劃,955項目潛艇將在2018年以後構成俄羅斯海軍戰略力量的基礎。屆時,目前在役的941項目潛艇“阿庫拉”級(北約歸爲“臺風”級潛艇),667BDR項目潛艇(D-III級)以及667BDRM項目潛艇(D-IV級)都將退役。
  “尤裏。多爾戈魯基”號彈道導彈核潛艇由“紅寶石”中央海事工程裝備設計局設計。利用原先生産的潛艇殼體解決了金屬材料的問題,更減少了潛艇建造費用。合同價格爲230億盧布,包括90億盧布的項目開發費用和140億盧布的潛艇建造費用。排水量14700/24000噸,攜帶16枚“布拉瓦”導彈的“尤裏,測試下潛深度450米,航速15/29節,艇員107人。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10-22/0829615564.html

另參本館:955級北風之神核潛艇 颱風級核潛艇 SS-25洲際彈道導彈 SS-24洲際彈道導彈
2012-09-27 10:13:53
版主回應
冷戰時期,美授權使用核武標準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中心」2001-5-19公佈一批冷戰時期的美國軍事機密文件,顯示艾森豪總統早在一九五七年就授權美國海外駐軍指揮官,在特定的緊急狀況下可以略過美國總統與駐在國領袖,直接對敵人發動核子報復攻擊。艾森豪總統並特別要求軍方嚴守秘密,不得讓外國(特別是歐洲)政府知悉這項「預先授權」(predelegation)措施,以免駐當地美軍遭到驅逐或管制。
据中國時報編譯報導,國家安全檔案中心是一個非政府機構,隸屬喬治華盛頓大學,依據聯邦「資訊自由法」(FOIA)蒐集、公佈並研究美國政府各項解密資料。對於昨天公佈的文件,該中心早在一九九三年就要求政府解密,但由於事涉軍方最高機密,因此直到上個月才如願。相關資料可至該中心網站查閱:http:/www.gwu.edu~nsarchiv。
美國總統預先授權高階將領發動核武攻擊的做法早為世人所知,但昨天公佈的文件首度揭露美國總統的整套指令,文件上還有艾森豪的簽名。在艾森豪之後,繼任的甘迺迪與詹森兩位總統都蕭規曹隨,但後來歷任美國總統是否繼續沿用這項措施,則不得而知。
當年艾森豪授權的將領包括歐洲、大西洋、地中海、加勒比海、太平洋等地區的美軍地面部隊或海軍司令,允許他們逕行對敵人發動核子報復攻擊的前提是:時間與情勢緊急,顯然不容許總統或代理總統行使職權的人士做出決定,而且必須是遇到下列三種狀況之一:
一、敵方潛艦或水面船艦對美國本土發射飛彈。
二、中共與蘇聯集團對公海或外國領土上的美軍發射飛彈、炸彈、空對空攻擊或掃射。
三、中共與蘇聯集團動員地面部隊、空降部隊或其他部隊,對美軍佔領的外國領土發動大規模攻擊並獲致重大進展。
從艾森豪的措施可以看出冷戰時期劍拔弩張的情勢,一場歐洲的區域戰爭若是擦槍走火,就會惡化成美、蘇兩強的核武對決,尤其是美軍佔領下的西德,最有可能成為大戰導火線。
歷史學家相信,艾森豪在古巴飛彈危機發生的三年前採取的這項措施,是因為當時拉丁美洲局勢動盪不安,艾森豪擔心蘇聯趁虛而入,在拉丁美洲獲得可供長程轟炸機起降的空軍基地。因此艾森豪不但曾計劃在一九五八年於墨西哥灣上空進行大氣層核子試爆,並在一九五九年授權美國「本土防空指揮部」(CONAD),必要時不必取得墨西哥同意,即在墨西哥領空發射配備核子彈頭的防空武器。此外艾森豪早於一九五七年即授權在加拿大領空使用核子武器。

冷戰俄國核武攻擊西歐計畫

  波蘭曝光“華約”軍事地圖,展現前蘇聯眼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波蘭政府2001-5--25公開一張勃列日涅夫時期“華沙條約組織”的軍事地圖。蘇聯將領在這張地圖上活靈活現地預演了一場“華約”和“北約”之間的核大戰。西方媒體稱這場構想中的核戰為“蘇聯眼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說其真實,是因為地圖繪制者是當時手握重兵的華約高級軍官;說其殘酷,是因為地圖上的大半個歐洲籠罩在核彈爆炸後的蘑菇雲之下。
  “核爆炸密密麻麻”
  圖上,蘇軍將領以藍色蘑菇雲代表北約核攻擊目標,以紅色蘑菇雲代表蘇軍核彈的落點。乍看去,西起比利時、東至波蘭、北自丹麥、南到德法邊境的大半個歐洲都密密麻麻地標滿“蘑菇雲”記號。
  在蘇軍想像中,戰爭首先起自北約的挑釁,其攻擊目標是標有藍蘑菇雲的波蘭首都華沙及捷克首都布拉格等東歐城市。沿波蘭維斯圖拉河,數個藍蘑菇雲幾乎連成一線。這表明,按蘇軍預計,北約一旦發起進攻,就會在第一時間以密集火力踏平維斯圖拉河沿線地帶,以阻斷蘇軍增援路線。
  蘇軍的反擊迅速而猛烈。地圖上,幾乎整個西歐都籠罩在紅色蘑菇雲的陰影中。蘇軍攻擊帶從丹麥北部一直延伸至北約總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當時聯邦德國的漢堡、法蘭克福、斯圖加特、慕尼黑、荷蘭哈勒姆、比利時安特衛普、沙勒羅瓦等多個城市都將無法躲過核彈的攻擊。
  “7日攻至萊茵”
  這張地圖展現了蘇軍對一場有限戰爭的推斷。地圖以“7日攻占萊茵河”為標題,顯然說明蘇軍有足夠自信在一星期內將戰線推進至德法交界的萊茵河附近。同時,地圖所展示的戰爭場景也到此為止,英法兩國均未納入蘇軍攻擊目標。
  可能惡化波俄關係
  在公開地圖的新聞發布會現場,波蘭國防部長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竟顯得有些情緒失控。他說,蘇軍的作戰地圖“讓人不禁渾身戰慄”。西科爾斯基說:“它表明,有人曾計劃讓波蘭軍隊參與一場毀滅波蘭的戰爭……民眾應該分清孰善孰惡。”
  英國《每日電訊報》分析說,公開這張地圖將可能進一步惡化波蘭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西科爾斯基對此直言不諱
2012-09-27 10:16:38
阿楨
094與巨浪2之謎

解放軍的戰略核潛艇部隊多年來一直是謎,隨著2013-10-28以來中國各媒體大幅報導,中國海軍核潛艇部隊成立42年以來總算首次進行大規模解密。對此各方的反應不一:
1.美國官方一方面藉以宣傳中國威脅論(沒公開又批極權不透明),一方面又說還沒能力達到戰備巡邏的水準。
2.美國民間專家則分析,認為094核戰略潛艇的巨浪2洲際導彈射程在1萬公里以上,不必拼死去突破美日嚴密封鎖的第一,二島鏈,進行所謂戰備巡邏,在渤海灣內便可反擊美國。
3.反倒是中國網上的磚家和糞青,不相信巨浪2已成功試射。
4.根據不成文的“公開一代,裝備一代,建造一代,預研一代”,中國海軍公開退役第一代091/092核潛艇的消息,似乎可以解釋為第二代093/094核潛艇已經形成可靠的戰鬥力。那麼中國的核潛艇水準和戰鬥力到底達到怎樣的水準呢?
5.阿楨館長傾向美國民間專家的看法,這不只料敵從寬,而是從094遭人詬病的龜背和巨浪2的陸基版東風31射程已超過1萬公里上分析,共軍是以龜背為代價,取得不超過萬噸排水量便可在渤海灣內反擊美國之利。至於094為何長出龜背,也與它是雙殼艇有關,單雙殼之析、見貼文。(其實我早於094級與三叉戟級、颱風級言:東風31A/巨浪2長程飛彈射程可達10000公里?那不再出海便可打擊美國本土了!東海-10巡航導彈射程超過2000公里?那再加上「轟-6」,可進行防區外精確打擊,作戰範圍將覆蓋西太平洋第二島鏈關島!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842172
2014-01-25 07:48:23
版主回應
3艘094型戰略核潛艇 三亞集體亮相 中時 2014年02月06日

《環球雜誌》今(6日)晚在微博披露一組網友拍攝海南三亞海軍基地照片顯示,3艘094型戰略導彈核潛艇一齊停泊在三亞海軍基地碼頭。這是中國海軍海基戰略核力量首次集體亮相。這一亮相也同時意味著,中國海軍已經將主要的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基地轉移到更便於核潛艇作戰的南海地區(楨:意味3艘之倍!)。
  回應
通常大方展示的,都不是最強最先進的。可見大陸已有比094更強的潛艇。
2014-02-07 09:58:44
圖博館
簡氏稱東風31或將裝上高超音速彈頭一小時打遍全球

  《簡氏防務周刊》發布的一份題為“高超聲速武器擾亂全球戰略穩定”的報告指出,除美俄之外,中國的高超聲速滑翔器(HGV)計劃也取得了重大進展。2016年4月,中國進行了第七次HGV DF-ZF(WU-14)飛行試驗。後續報告表明,其載體可能是DF-21 CSS-5中程彈道導彈,射程超過2000公里。據悉,這種高超聲速武器將最終以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DF-31為載體。
  報告指出,鑑於重大技術進步和國防投資的增加,核大國之間展露出了HGV軍備競賽的苗頭。儘管HGV軍備競賽本身出於戰略層面的調整,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詹姆斯•阿克頓認為,競賽本身也對戰略穩定形成了諸多挑戰。
  首先,這些武器可搭載的彈頭性質模棱兩可,這種情形下的HGV很難區分。除了無法區分所面臨的威脅性質,HGV還會威脅到其他無法識別其攻擊目標的國家。識別能力的缺失將導致國防機制和響應政策發生變化--兼有國內和國際的,並且可能會導致誤判,一些鄰國會錯誤地認為他們受到了攻擊。
  這種歧義帶來的風險不僅源於HGV的高速度,而且意味著,面對危機升級,決策者的響應時間減少,壓力加大--如果HGV為常規武裝,這種情況可能變得更頻繁,因為它們將成為備受重視的超級高精度打擊工具。
  傳統上落後美國的俄中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可以從中獲得戰略收益:HGV的高速度和高機動性可逃避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雖然HGV尚未變得司空見慣,但HGV軍備競賽已經是一個現實,鑑於HGV具備一小時打遍全球的能力,HGV正在加速沖突的到來。(作者署名:烽火議軍情)
  回應
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投巨資研發部署導彈防禦系統,逼迫中俄研發超高音速突防手段,結果導彈防禦系統還沒弄好,老美自己的超高音速實驗屢屢失敗,但中俄的超高音速彈頭就要成氣候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2-09/doc-ifyamkzq1190569.shtml
2017-02-10 10:06:34
圖博館
張召忠:中國使館遭轟炸後立即恢復研製巨浪2導彈2017.9.1新浪軍事

  據俄羅斯衛星網近日報導,中國軍方專家正在研製新式海基“巨浪-3”型洲際彈道導彈,同時,互聯網上出現了一張中國海軍032型試驗潛艇的照片,照片顯示,032停靠在大連造船廠的舾装泊位,其指揮塔的一部分被加高1米左右,形成了一個“鼓包”。
  032型試驗艇
  作為世界最大的常規潛艇,032已被打造成一款成熟的新型武器發射實驗平台,我們熟知的巨浪-2、長劍10、長劍20、鷹擊-18等潛射導彈都是通過它來驗證和測試發射的。032型試驗艇指揮塔內的巨型發射管之前是“巨浪-2”的發射試驗平台,而這次指揮塔的加高位置正是收納導彈發射管的位置,加長近一米的發射管肯定是為測試彈身更長的導彈而準備的,該型導彈極有可能就是“巨浪-3”。
  上世紀60年代,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七機部(航天工業部)組建第四設計部(簡稱四部),開始了固體戰略導彈總體設計的準備工作。不久後國防科委正式下達了中程潛地固體導彈的研製任務,巨浪的研製工作就此拉開序幕。當時科研條件十分簡陋,缺少國外先進試驗設備的困難就用靈活的方法來代替和彌補。
  萬事開頭難,沒有借鑒性的模板,只有在一窮二白中摸索探尋。比如,潛射彈道導彈出水的一瞬間,是個十分複雜的力學模型:導彈被推出發射筒,釋放熱量產生氣泡並與水混合在一起,導彈出水後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氣(接觸兩種不同介質),需要大量驗算和實驗來驗證導彈水動力特性,來保證導彈從發射筒到空中點火過程中彈體姿態的穩定。為此進行了1000次的縮比試驗(將導彈等比例縮小,相應的在造波水池中模擬大海環境來收集數據。這一實驗方法廣泛應用於船舶、海工、航空、高鐵等領域,如將船舶模型置於造波水池中驗證船體的耐波性。將船舶模型以一定速度進行拖曳,來收集船型航行時的水動力特性。將高鐵、飛機模型置於風洞中,驗證外形氣動特性) 。
  拖曳船舶模型,來模擬仿真船型航行時的水動力特性
  除了縮比模型,全尺寸模型試驗也是潛射彈道導彈必須經過的一環,為此要多次將全尺寸模型裝填到試驗潛艇進行彈射,由於模型彈彈出水面後有幾十米高,且自身重量很大,落入水中後很容易把潛艇砸壞。
2017-09-02 11:26:41
圖博館
於是工程師們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法,全尺寸模型彈裡一半多的容量都是由水填滿,當試驗潛艇彈射出模型彈並飛到最高點時,釋放彈體裡的水,並展開減速傘,這樣模型彈落入水中前就釋放掉大部分重量,落深(掉下來扎入水中的深度)很小,不會對試驗潛艇構成威脅。
  我國於1969-1988年期間先後在陸上和水下成功發射了多達65枚巨浪-1的模型彈和遙測彈。限於當時薄弱的技術水平,巨浪-1射距僅有1700公里,與國外同時期型號的潛射彈道導彈在性能指標上差距很大。
  擔任巨浪-1發射實驗任務的就是長城200號試驗艇,該艇是我國海軍一艘柴電動力彈道導彈試驗潛艇。是中國海軍031型的首艇,也是唯一的一艘。該艇於1982年10月12日成功發射了巨浪-1(10月7日首次試射,以失敗告終,原因是插頭強度不夠,總結教訓並改進,首次試射的五天后發射成功),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長城200號試驗艇
  經過同陸基機動彈道導彈之間的互相借鑒和協同發展,巨浪-1的改進型巨浪-1A的射程可以達到原型的兩倍。巨浪-1A雖然射程有所提高,但從技術層面上講仍然只是一款中程彈,難以擔當我國第二次核打擊的沉重使命。隨後我國開展了巨浪-2的研製工作,並經歷了短暫的擱置。
  1999年5月8日,美國悍然空襲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中央軍委立即批示巨浪-2型恢復研製,與此同時094型的首艇開工,並將封存了多年的200號重新改裝一新,改裝發射筒用來對巨浪-2進行發射實驗, 2003年巨浪-2首次陸上試射試驗成功,200艇共進行了十幾次巨浪-2模型彈和遙測彈發射試驗,雖困難重重歷經數次失敗,經過多次改進迭代後,200號分別在2011年12月30日和2012年8月16日發射巨浪-2並獲得成功,宣布巨浪-2的最終定型。
  異曲同工的是,我國水面雷達與艦載武器試驗也有其相應的艦船平台,即畢昇艦和華羅庚艦。
  巨浪-3很可能由陸基的的東風-41型改進而來,其射程超過12,000公里,可以攜帶單個或者多個核彈頭,預計部署在096型核潛艇上,將成為我國二次核打擊的骨幹力量,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戰略核威懾力。(作者署名:局座召忠)
  回應
要是美國不炸館,暴露猙獰面目,可能還會對美抱有幻想
現在還是有很多這樣的人
屁股坐歪了的更多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9-01/doc-ifykqmrv6509500.shtml
2017-09-02 11:28:25
圖博館
俄軍導彈性能有多強:能用東風21彈體打出東風31射程2018.1.29新浪軍事

  核洲際導彈是國際戰略平衡的根基,聯合國五大國恰好是五個合法的有核國家絕非偶然。說起洲際導彈,我們印像中都是數十噸級的龐然大物,不是放置在嚴密防護的地下發射井中,就是使用巨大的三用車機動攜帶,然而人類也曾研製過小型洲際導彈,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國的“侏儒”。
  美國MGM-134A侏儒洲際導彈發射重量僅有約17噸(37千磅),使用MK21再入飛行器攜帶一枚47.5萬噸當量W87-1熱核彈頭,射程高達11000公里。冷戰時期兩強相爭,美國有啥蘇聯也不甘落後,蘇聯也研製了自己的小型洲際導彈,這就是莫斯科熱工所根據蘇聯部長會議指示研製的15ZH59信使導彈。
  信使,長度11.2米直徑1.36米,發射質量僅有15噸,攜帶一枚大當量核彈頭,射程同樣高達11000公里。爲信使機動,分別使用MAZ-7909和MAZ-7929底盤,前者是四軸底盤後者也不過是五軸越野底盤。
  我國的東風-21就是五軸底盤,長度接近11米,而直徑為1.4米,發射重量14.7噸,簡直是信使的小兄弟。
  當年考克斯報告大肆指控我國偷了美國核技術,說東風-31射程8000公里,再入飛行器總質量約為470千克。信使導彈能把東風-31的彈頭打到10000公里外,它比原版東風-31導彈都厲害,足以和改進後的東風-31媲美!換句話說,信使用比東風-21大的體積和重量,實現了東風-31甲的性能!
  俄國在固體火箭和彈道導彈技術積累相當深厚,在急就章的白楊M之後,又進行了好幾次RS-26試射,從衛片看它是一種最大長度12米多,我認為RS-26和信使導彈的血緣更近,是俄最新的小型化洲際導彈,只不過考慮導彈防禦等因素進一步增重而已。
  總而言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國軍工的底子還是很厚的。雖然沒有了信使對東風31那樣大的優勢,但RS-26技術水平和性能仍優於我國的東風-26,中國航天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還要發奮圖強繼續努力啊。(作者署名:空天松鼠)
  相關新聞
 美國《航空與空間技術週刊》2014-1-27稱DF-31配高超音速彈頭射程將增50%,從8000增到12000千米
 港媒稱中國高超音速武器可突破世界任何防禦體系
 美軍斥資30億美元研新反導系統為攔中國高超音速武器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為何能趕美超俄:天河1/2號超級計算機+JF12/18高超聲速風洞
 專家:中國或可用高速滑翔彈頭全球打擊航母
 中國M20火箭炮遠超俄伊斯坎德爾導彈 可6馬赫末端變軌打擊
2018-01-30 12:13:27
圖博館
回應
 這麼好為啥俄不接著用呢?還費力研發這麼多的新型彈幹嘛?因為這樣的彈根本技術落後,精度太差,可靠性低,根本就沒什麼突能力,彈道是固定的容易發現與攔截,根本不符合現在攻防特點。新浪的水平是越來越渣啦!
 一個11米長的導彈要是真能打出11000公里,那乾嘛要裝備20米長的白楊M、研製24米長的RS-24?
 首先,侏儒畢竟是單彈頭,投擲重量比不得3噸多投擲重量的三叉戟2和MX等。其次,11米長的導彈之所以打出11000公里的最大射程,是因為美國的核彈小型化、再入載具方面優勢太大,兩者結合就是侏儒只需要300公斤左右的投擲重量。最後,你拿白楊M、RS24跟美國比還是算了吧。
 真的是不對比不知道差距!這赤裸裸的打臉那些吹破天的專家啊!
 看看毛子現役的白楊M的身板和射程,再看看研製中的RS-24的!有些人跪久了,不知道腦子長在誰身上了。
 毛子洲際導彈的優勢在液體燃料導彈吧,相對固體導彈比衝大,能攜載更多彈頭。毛子固體燃料導彈技術不成熟,白楊多次試射失敗。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29/doc-ifyqyuhy7328222.shtml

中國一次齊射10導彈僅花不到1億?周邊多國頓時沉默2018.1.30新浪軍事

  現代技術的發展,讓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越來越高,由只能充當威懾力量,到可以完成戰術打擊任務,尤其是我軍東風戰術導彈的發展令美軍更不感到不安,為此不惜毀約,也要發展反導系統。
  美軍海基以及陸基戰區反導系統針對的都是戰術導彈,鼓吹所謂反導系統讓東風無效,但是實際上不敵我軍一次齊射至少10枚東風的戰術,以數量抵消質量優勢。
  這屬於一種智慧,簡單變換一下思路,不比質量,拼數量。現代反導技術確實在日愈成熟,但是存在一個死穴;抗飽和打擊能力不足,每次攔截只能對抗1個目標,即便在開發多目標攔截能力也依然是有限的,連美軍自已也承受:來襲目標越多,成功率越低。
2018-01-30 12:14:31
圖博館
如果一次對抗10個以上的目標,那已超出其設計能力,攔截1枚或3枚都沒有區別可言,只要漏掉1枚,被掩護目標就會被摧毀。所以我軍搞起集群齊射戰術之後,周邊多國頓時沉默了,這招根本沒法防!
  也許這麼趕就是多花點錢,東風不便宜,也許單價近1000萬人民幣,所以解放軍火箭軍一次齊射10枚僅花費不到1億人民幣吧?似乎很貴,其實相當合算了,與美軍的攔截彈比,幾乎是白菜價了。
  2017年時,標準3單價約1000萬美元,最便宜的愛國者3也要200萬以上。每攔截一個目標需要發射至少2枚攔截彈,以沙特的實戰經驗需4到5枚。也就是說,每攔截一個目標僅攔截彈就少說值400萬,多則2000萬,算上反導系統本身的成本等,那麼成本只能越來越高。
  我們在東風上花1塊錢,美方至少在10塊錢在反導系統,這麼比拼,有什麼可怕的?看美國先破產,還是我們先砸鍋買鐵。
  我國現役的東風戰術導彈超1000枚,僅這個數量來說,夠我們打上幾十次齊射了,也許最好的辦法:反導系統直接關機吧!攔截它們的成本比它們造成的損失都大,放棄可以減少損失!(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又一筆大訂單美薩德攔截彈10枚賣出4.6億美元高價2018.1.29新浪軍事

  美國國防部稱,10個薩德補充攔截彈將耗資4.6億。作為補充國防部此前價值8.26億現行合同的賣出選擇權,洛馬公司合同總價值將達到13億美元。一套薩德系統由指揮車、火控雷達、6部8聯裝發射裝置和48枚攔截彈組成。這和俄出售的S-400防空導彈比起來,價格可要昂貴許多,土耳其購買4營S-400的總價為25億美元,一個S-400營有4個連,每連有3輛導彈發射車,每車有4枚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制導雷達、搜索雷達和通信指揮車等。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29/doc-ifyqyuhy7459473.shtml
2018-01-30 12:15:18
阿楨
中國疑試射潛射巨浪3或裝備高超音速彈頭 射程1.2萬公里 2019-06-03 新浪軍事

  6月2日淩晨,山東、山西、河南和河北多地的網友在天空中發現了一個發光體,結合中國遼寧海事局網站6月2日發佈的“遼航警0096”航行警告的內容,可以判斷,這是中國對潛射巨浪-3導彈安裝了高超音速彈頭的一次試驗。
  巨浪-2B可攜載6枚核彈頭射程可達11000公里,巨浪-3可攜10枚核彈頭射程可達12800公里,如果能利用高超音速武器的不可攔截性,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什麼先進反導系統,對此都只能是望彈興歎!
  如今中美經濟競爭日趨激烈,同時又在軍事、高技術與政治較量不斷的前提下,此前美國也進行了洲際導彈的試驗,俄宣佈已成為第一個裝備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而美國也已宣佈要加快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進度,中國此刻試驗,該是對上述事態的最好回應擊,也有對香格里拉對話會上中國官方立場的聲援。(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回應
射程也會增加20%以上吧
打擊到其全境的最遠的直線距離1.28萬,加上變軌機動損耗的距離,真實的射程肯定不止這個數。

美軍高調曝光陸基高超音速武器 將重建中導部隊 2019-06-03 新浪軍事  

  近日,美國陸軍新聞服務處稱,未來高超音速武器的首次聯合飛行測試將于明年進行,之後每六個月進行一次測試,直到該武器在2023投入使用。外形類似于蘇聯SS-21“圓點”彈道導彈,採用格柵式尾翼,彈頭中含有高超音速飛行器,也將被空軍和海軍採用。
  從公佈的照片看,或許可以將這種武器看成是陸軍“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射程1800公里東風-15B相似)或者是“戰斧”陸基發射巡航導彈(射程2500公里和東風-10類似)的替代產品,這兩種武器系統已經在冷戰末期的《中導條約》中被規定銷毀。
https://mil.news.sina.com.cn/world/2019-06-03/doc-ihvhiews6489178.shtml
2019-06-04 09:34:57
阿楨
首次海上發射! 陸長征11號1箭7星升空 2019/06/05 中時電子報

中國大陸5日首度在海上進行運載火箭發射技術試驗,12時6分時,在黃海海域以長征11號海射運載火箭,成功將技術試驗衛星捕風1號A、B星,還有5顆商業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
據央視和新華社報導,這次試驗採用長征11號海射型固體運載火箭(又名CZ-11 WEY號),以民用船為發射平臺,不僅探索了海上發射管理模式,也驗證了海上發射能力,以便更能滿足不同傾角的衛星發射需求。
報導強調,中方藉此填補了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的空白,為快速進入太空提供了新的發射方式。
專家說,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有靈活度高、任務適應性好,以及發射經濟性優等特點,可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落區,滿足各種軌道有效載荷發射需求,為「一帶一路」沿線提供更好的航太商業發射服務。
另據路透報導,北京致力追趕美國,希望到2030年時,能成為航太大國,因此近年將發展太空計畫列為優先要務。中方打算,要從明年開始打造自有的載人太空站。
而這次發射的捕風1號A、B衛星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將實現小衛星編隊探測海面風場的突破,可提高全天候海面風場探測能力,提升颱風監測與氣象精准預報能力。
此外,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研製的2顆天象小衛星,則是中國第一個基於Ka頻段星間鏈路的雙星組網小衛星系統。而陶行知教育1號衛星暨天啟3號衛星,裝有太空拍照相機和物聯網通信載荷。至於瀟湘1號04星則由天儀研究院研製,而吉林1號高分03A衛星是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
儘管北京堅稱,它的太空雄心是在和平用途上,但五角大廈卻指控,它是想阻止其他國家萬一面臨危機時,去使用設在太空中的資產。
2019-06-06 08:57:09
阿楨
外媒:中國第一個完全掌握操作海上浮動發射平臺

  中國2019-06-05首次從海上一艘船舶上成功發射了一枚攜帶了7顆衛星的火箭,包括兩顆技術試驗衛星和五顆商業衛星。外媒稱,中國由此成為第一個完全掌握並操作海上浮動發射平臺的國家,這是中國為成為航太強國而做的最新努力。中國成為首個將月球車送到月球背面的國家,明年開始建設自己的載人空間站,還公佈了在月球建設一個研究基地、發射火星探測器和在地球軌道上建造空間站等雄心勃勃的計畫。
  中國國家航天局在聲明中說:“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具有靈活性強、任務適應性好、發射經濟性優等特點,可通過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航落區,滿足各種軌道有效載荷發射需求,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更好的航太商業發射服務。”
  上世紀90年代末,俄羅斯、美國、挪威和烏克蘭的公司聯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海上火箭發射平臺。俄烏爆發軍事衝突後,該海上發射平臺的業務在2014年被停止。
https://mil.news.sina.com.cn/dgby/2019-06-06/doc-ihvhiqay4014291.shtml

中國為何沒跟隨美研製太空梭 因正在研發更出色的空天飛機 2019-06-06 新浪軍事105

  美國的X-15空天飛機和太空梭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空天飛機可以在地面機場採用水準方式直接起飛,在高空直接加速進入地球軌道,執行完太空任務後,再返回大氣層,最後在地面機場水準降落。而美國太空梭在起飛時是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升空,需要借助其他運載火箭或者是助推器的幫助才能進入太空。
  中國目前也正在研發空天飛機“騰雲工程”計畫在2025年完成攻關,並在10年後完成試飛,將會採用超燃衝壓發動機。(作者署名:柯洛廖夫)
  回應
要說還是錢學森先生高瞻遠矚,在所有人都提出”太空梭方案“的時候,他投了反對票,原因就是“技術風險高、投入太大”,中央也採納老先生的意見。
2019-06-07 08:21:23
阿楨
巨浪3導彈技術或並非源自東風41 094核潛艇也能部署 2019-06-09 觀察者網

  從技術上說,無論是“巨浪3”“巨浪2”,還是在海上成功實現首次發射的長征11號運載火箭,技術都可以追溯到東風31。
  早在1976年10月,巨浪2就已立項研製,三級固體發動機方案以及發動機直徑的設定已經和後來的東風31完全一致。
  在當代先進戰略導彈系統的研製中,導彈本身所受到的限制中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其面對的載具——這不僅包括地下導彈發射井的尺寸,多軸導彈運輸-起豎-發射車的長寬和載重,也包括戰略核潛艇上導彈發射系統的大小。在這些因素中,戰略導彈核潛艇因為造價高、結構複雜且更改難度大,一旦建成就極難更改。
  冷戰時期,由於每一型新導彈的長度都比老型號長,蘇聯不得不耗費鉅資連續建造了667型、667B型、667BD型、667BDR型和667BDRM型等多款數十艘核潛艇,以適應不斷更新的導彈型號。
  667系列核潛艇的“龜背”越造越大,越修越高,也成了蘇聯海軍的吞金巨獸
  在5艘094型建成服役沒多久的情況下,如今既然要研製和換裝“巨浪3”,顯然不可能如外界所說直接“量體裁衣”專門研製所謂的096,而要讓這型新導彈能夠適應094的尺寸範圍。
  “巨浪2”最大射程雖8000公里,卻無法在堡壘海域攻擊美國本土,為了威懾力冒險深入一二島鏈之間水域。如果從中國南海發射,則巨浪3至少需要11000公里,把094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真正落到實處。
  回應
胡說八道。094的射程8千公里,094A加高龜背難道不是為了把射程提高到11000公里嗎?難道巨浪3也是11000公里嗎?一定是一款全新的對標美國三叉戟D5的導彈,配裝096的。
094本身潛力已盡,文中認為巨浪3是DF41的大改版是有道理的,如果原樣照搬,096可能還會有大型龜背,這顯然不理想。
改進版的DF31AG射程提高了10%以上,差不多一萬公里。巨浪2的改進版-改進發動機、燃料、外殼等,達到1萬1的射程也是可能的。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9-06-09/doc-ihvhiqay4424199.shtml
2019-06-10 08:00:25
阿楨
東風41公路機動照疑曝光 3個導彈旅全部署東北(圖) 2019-07-31 新浪軍事

  DF41,最大射程14000千米,最多可攜帶10枚核彈頭,不過,只有在攜帶單彈頭時才能達到最理想的14000千米,在攜帶3至4枚核彈頭時只有11000千米左右,而在攜帶10枚時,由於DF41則需要移除彈頭母艙內的第三級發動機以用於攜帶10枚核彈頭,因此射程就只有6000千米。
  也就是說,在華北地區東北地區部署DF41雖然也都能確保對某國全境的多目標摧毀能力,但華北地區主要以平原丘陵地形為主,並不易於機動式彈道導彈的隱藏。相反,黑龍江地區森林廣袤,地形複雜,人口密度低。
  考慮到確保相互摧毀的核彈(中等當量)數量底線為300枚,我國目前還至少需要向黑龍江地區部署3個DF41導彈旅,也就是45套發射系統,才能確保,2023年,我國就能實現要在黑龍江地區擁有6個DF41導彈旅的整體部署。(作者署名:浩漢防務)
  回應
又開始胡說八道了,那請問俄美是不是也是只有在搭載單彈頭的時候射程才超過1萬公里?
胡說八道,一,東風41部署地點是最高國家機密,不是隨便可以在網上討論的,二,東風41如果攜帶單彈頭,重量可能要以噸論,爆炸當量要以數百萬噸熱核當量計,如果攜帶三至四枚彈頭,重量適度降低,彈頭威力適度降低,十枚同樣如此。攜帶十枚彈頭要把第三極發動機移出來?真是高論。三,東風41技術資料,同樣是國家最高機密,不是網上可以討論的東西。
2019-08-01 08:02:36
阿楨
最快10倍音速 陸東風17靠這招 2019/10/04 中時

中國大陸「川陀太空」網分析說,大氣層就像是稠密介質,原理和打水上漂一樣,最好選擇扁平,並有弧度的碎瓦礫,而小瓦片是最理想的,能在水上漂得很遠。東風17的載具有機翼結構,就能在大氣層進行「水上漂」,得以飛至少上千公里。此外,高超音速飛行器在臨近空間飛行,高度起碼超過20公里,由於大氣層十分稠密,因此摩擦非常劇烈,飛行器周圍的溫度會急劇上升。這時空氣分子還會發生電離,形成厚度不均的等離子體鞘的黑障。對於神舟飛船、太空梭等再入航天器,黑障持續不會超過10分鐘,短的4分鐘就結束了,但是對高超音速飛行器,黑障卻會持續很久。因此,東風17的載具設計得很修長,頭部前緣呈尖形,這樣就能讓天線周圍的等離子體鞘變薄,這樣一來通信就可以建立。
  相關新聞
東風31AG(26/21D)發射筒後部橡膠緩衝層可無依託發射 射程高達一萬兩千公里
東風41運載發射車揭秘:行駛穩定性超越白楊M發射車
2019-10-05 08:37:24
阿楨
閱兵神隱 陸加速測試巨浪3核導彈 2019/10/15 中時電子報 盧伯華

官媒《環球時報》曾在今年6月下旬刊出一張潛射型導彈試射照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一般認為應該就是巨浪-3。
  在這次中共建政70周年的「十一」大閱兵中,原本外界預期可能會出現的巨浪-3沒有現身,只檢閱了外界已較熟悉的巨浪-2型。
  美媒曾指出,2018年11月24日前後,中共以一艘032型常規彈道導彈潛艇作為實驗平臺,在渤海灣首次試射了一枚巨浪-3。陸媒《新浪軍事》推測,巨浪-3是在東風-41基礎上演變而來,在整體設計上減小了彈體尺寸,去掉助推器,改裝了固體燃料。巨浪-3直徑約2.2米,和巨浪-2型不同,巨浪-3沒有發動機整流罩,這表明巨浪-3型的點火是在發射管出口處的水中實現的。
  報導說,巨浪-3也是大陸首次應用展開式減阻杆技術的潛射彈道導彈,這一技術早已經被運用在美國三叉戟和法國M51潛射彈道導彈上。這是由於潛射彈道導彈大多採用分導載具,在彈體設計上又要縮短彈長,因此潛射彈道導彈的彈頭都相當渾圓,阻力較大。採用了減阻杆設計以後,潛射彈道導彈就可以通過展開式減阻杆降低發射後的空氣阻力。以三叉戟1(C4)為例,它使用減阻杆能在助推段減少氣動阻力50%,使其射程增加300多公里。
  報導指出,巨浪-3採用多項先進的技術,讓射程比巨浪-2基本型增加約4000公里,達到了12000公里以上,同時可以搭載10枚分導式核彈頭,每枚當量在15萬噸左右,還能輕易突破任何導彈攔截系統。
  巨浪-2可攜帶1枚25萬噸級核彈頭,或者3枚4至6萬噸分導彈頭,攻擊力強大。為保證突防能力,巨浪-2還應用了二次大氣返回技術,動態末端變軌技術等,大幅提升了其突破反導系統的能力。目前巨浪-2還發展出甲、乙2種改進型,射程略提高至9000公里,主要部署在094型戰略核潛艇,做為中共戰略核武庫的第2次核反擊能力。
2019-10-16 07:44:06
阿楨
美軍/中國2019年彈道導彈發射超其他國家總和: 11-22東風41,11-15東風31, 6月巨浪-3
  回應
美國歷來是只許州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
快年底了,又到了向國會要軍費的時候了。

對付老美 3東風41旅部署東北有玄機 2019/07/31 中時電子報

東風41在攜帶3-4枚核彈頭時,射程只有11,000公里。攜帶10枚時,由於需要移除彈頭母艙內的第3級發動機,因此只有6,000公里。華北主要以平原丘陵地形為主,不易隱藏機動式彈道飛彈。反之,黑龍江地區森林廣袤,地形複雜,人口密度低,並常年降雪。目前黑龍江地區已部署了3支東風41導彈旅、45套發射系統,還需3支,也就是45套發射系統,才能確保對美國最低限度的威懾力。從先前3支的部署速度來看,約2023年時就能實現。

用現有武器能否攔截東風17?美軍工巨頭提出新戰術 2019-11-27 新浪軍事

  近日,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會議上,雷達導彈巨頭企業雷神公司副總裁史蒂夫森提出新戰術:將帶有SM-3/6遠端防空導彈的軍艦,部署在高超滑翔器的軌道上,迫使其轉向規避,而每次轉向規避就會消耗其能量,使末端速度更慢,導彈防禦局現有的末段攔截武器應對更加有效。
  SM-3是美國導彈防禦局主導的概念,目前進行中的還有包括波音和洛馬的Valkyrie/Dart三種高超音速攔截器。(作者署名:中外艦聞)
  回應
典型的美式妄想症邏輯,雷神公司高層提出效費比這麼低的方案,完全是因為標3是雷神的產品。
2019-11-28 08:48:37
阿楨
幾可達全美!美證實陸首測巨浪3飛彈成功 2018/12/19 中時電子報

據《華盛頓自由燈塔》網2018/12/18報導,美情報機構藉由飛彈預警衛星監視,解放軍在11月底成功測試了。事實上,中國火箭軍曾宣佈,在11月20-23日間進行了5次飛彈飛行測試。專家檢視032潛艦照片後指出發射塔似乎為了試射巨浪3(東風41潛射版)增大。032艦以往用來測試射程較短,為陸基東風31飛彈潛射版的巨浪2。巨浪3射程7,456-8,700英里(1.2萬-1.4萬公里),足以涵蓋美國多數地區。巨浪3最多可搭載10個多目標彈頭(MIRV)。但還不清楚096潛艦會搭載幾枚飛彈,會打造幾艘。

陸採關鍵技術 巨浪3飛彈射程飆升 2020/03/28 中時電子報

巨浪-2採用了雙頭罩和尾罩等外形設計,長約14米,重約40~42噸,採用了3級推進裝置,其中固體發動機的殼體使用了高性能碳纖維和芳綸纖維複合材料,有效降低了發動機的重量和體積。還使用了高比沖推進劑,大幅提升了射程,射程可達7500~8000公里。其中巨浪-2甲9000公里,而巨浪-2乙8000公里。
巨浪-3縮小了彈體尺寸,去掉助推器,改裝了固體燃料。直徑約2.2米,沒巨浪-2發動機整流罩,這顯示巨浪-3點火是在發射管出口處的水中實現。巨浪-3也是中方首次應用展開式減阻杆技術,這技術早已用在美國三叉戟和法國M51上。這是由於潛射彈道飛彈大多採用分導載具,在彈體設計上又要縮短彈長,因此潛射彈道飛彈的彈頭都相當渾圓,阻力較大。而採用減阻杆以後,巨浪-3比巨浪-2多出約4000公里,並能同時搭載10枚分導式核彈頭。而每枚當量在15萬噸左右,得以輕易突破飛彈攔截系統。
2020-03-30 07:59:09
阿楨
新一代巨浪導彈或研發成功 採用碳纖維殼體射程更遠 2020-05-12 新浪軍事

  5月11日消息,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團隊入選全國創新爭先獎。
  國產第一代巨浪1潛地導彈在上世紀80年代試射,巨浪2則在新世紀之初。
  潛射導彈長度受到耐壓殼直徑限制,耐壓殼直徑越大,技術難度和成本越高,因此潛地導彈對於長度要求高於直徑。此前國產潛地導彈長度超過核潛艇直徑,因此導彈艙突出艇體之外,破壞了潛艇線形,增加雜訊和阻力。因此提高直徑就成為首選。美國早期北極星A2長度為9.3米,直徑為1.3米,現役三叉戟長度只增加到10.3米,直徑卻增加到1.9米。
  巨浪2直徑約2米,長度13米,射程大約8000-10000公里(攜帶載荷不同)。現在潛艇耐壓殼直徑最大的美國也不過13米左右,所以巨浪3估計會控制在13米,為了增加射程,勢必要增加直徑。
  外界推測巨浪3約與法國M51相近長度13米直徑2.35米。M51最多可以搭載12個分導,6個時最大射程13000公里。2019年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完成了國產大直徑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碳纖維殼體的直徑達到了2.65米。
  相關新聞
快舟一號甲火箭2020/05/12發射兩顆「行雲」衛星

大陸可能打算增加核子武器數量 2020/05/12 中時

詹氏防衛報導,中國可能打算大幅增加核子武器數量。
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05-09認為目前的情勢,美國已將中國視為主要的國際戰略競爭對手,但是大陸卻沒有足夠的核武器,主張核彈頭庫存應增加到1000枚,東風41型增加到100枚。還有環時記者也建議擴增核武數量,並期待轟20戰略轟炸機,與巨浪3型潛射彈道飛彈。
儘管環球時報不一定就反映了官方政策,但該報紙屬於人民日報的體系,而人民日報是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喉舌,因此仍具有一定的探風聲功能,其中一位作者還是報社主編,也就不太可能是個人意見,並且同一主題,發表兩篇文章。
另外,「環時」的意見,也佐證了五角大廈國防政策副部長在2月27日向美國眾議院國防委員會質詢時說到「美國軍方認為,中國將在未來10年內,核武器的庫存數量至少會加一倍。」
2020-05-13 08:13:51
阿楨
陸093B功力升級 添垂發系統 可射遠程巡弋飛彈 2020/08/07 中時

據大陸《兵工科技》報導,從外觀看,093型核潛艦和093B與091的明顯差別在於,它的指揮塔圍殼後部有一小段「龜背」狀隆起,但又不是戰略核潛艦容納彈道飛彈的大型「龜背」。分析認為,這應該是飛彈水下垂直發射艙段。據推測,該艙段可能佈置縱向2列或3列4單元的發射筒,而貯彈量為8~12枚。
鷹擊-18射程超過600公里,長約8米,彈徑小於533毫米,可用魚雷發射管發射,093B付出龜背代價可能是,它的垂發系統可相容類似長劍-10的潛射型對陸遠程巡弋飛彈。這樣一來,093B將與美國海軍攻擊核潛艦具備同樣的遠程陸攻作戰能力。
093B雖是093的改進型,但尚未達到代的跨越。可是無庸置疑的,為096的發展奠定了發展基礎。

中國巨浪2導彈改進型 射程增加超20% 2020-08-05 兵工科技

巨浪-2採用了三級推進裝置,其中固體發動機的殼體使用了高性能的碳纖維和芳綸纖維複合材料,有效降低了發動機的重量和體積。同時,還使用了高比沖推進劑,大幅提升了射程,射程可達7500~8000千米。制導方式採用了由捷聯慣性、彈道電腦、鐳射陀螺儀、天文導航組成的複合制導系統,制導精度在300到500米。可攜帶1枚25萬噸級核彈頭,或者3枚4至6萬噸分導彈頭。為了保證突防能力,還應用了二次大氣返回技術,動態末端變軌技術等,大幅提升了其突破反導系統的能力。除了巨浪-2基本型外,還研製巨浪-2甲和巨浪-2乙,射程增加到9000~10000千米。
  回應
巨浪3應該有了吧?
094如此公開,說明096/巨浪3已差不多了!

以巨浪2為本 巨浪3可上094潛艦 2019/06/10 中時

2日中國大陸天空出現了神秘「異象」,山東、河南多地目擊者都能看到,盛傳解放軍試射了巨浪3。
巨浪2最大射程雖近8000公里,卻無法讓094型在堡壘海域攻擊美國本土,而冒險深入一、二島鏈之間的水域。如果導彈從南海發射,那巨浪3的射程要有1,1000公里以上。
2020-08-08 09:22:55
阿楨
中國為何不裝備鐵路機動彈道導彈 存在這三個弱點 2021-01-03 兵工科技

  此前,許多人都會對鐵路機動發射系統隱蔽性和高生存能力讚不絕口,但其實,誇大了。所謂 “廣闊機動空間,一晝夜機動距離可達1000千米”只是純理論,現實中根本無法達到。公路機動導彈,理論上也可,但實際上大部分時間是隱蔽在擁有堅固掩體的基地裡,平時就規劃好了戰時機動路線,事先選定了發射場和技術保障陣地,距離基地並不太遠,且沿途設有補給站、掩蔽所,並處於防空系統和地面警衛部隊的嚴密保護之下。
  有文稱:“導彈列車在經過嚴密的偽裝後與民用列車幾乎沒有什麼兩樣”,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像。蘇聯導彈發射車擁有4個2軸轉向架,這與普通的客貨車2個2軸明顯不同。另外,普通列車一般都編組幾十輛、上百輛,甚至幾百輛,且都是清一色的貨車車廂。而美國鐵路機動發射系統編組8輛,蘇聯的編組20輛,且是客貨車混編。不僅天基、空基偵察系統能非常容易識別,也非常吸引地面人員的眼球。如果編入載貨貨車,貨車到達目的地後必須調入編組場解編。解編過程中,車輛與車輛之間的衝擊力是非常大的。彈道導彈上和發射控制車廂內安裝的精密儀錶不少,雖然都採取了減震和加固措施,但如此劇烈的衝擊,仍然有可能對其造成損害。這些鐵路內行一眼就能察覺出列車的特殊性,由此增加了洩密的可能。
  中國西部地區鐵路網相對稀疏,行車密度也不算高,這對於鐵路機動發射系統的隱蔽非常不利。
  若將該系統部署在東部的鐵路網密集地域,擦肩而過的大量客運列車讓保密工作變得困難重重。和平時一旦發生脫軌或撞車事故,後果不堪設想。若戰時在上述地區被敵方擊中,造成的災難則無法承受。
  鐵路機動發射系統的效費比堪憂。據報導,SS-24設計壽命只有10年,與其他20~30年壽命相比,明顯偏短。其因是因這種導彈出廠時就裝在密封的儲運發射容器內,擔負戰備值班任務時,幾乎始終處於使用狀態。不斷的通電測試,讓導彈老化速度加快,難以保證射程和精度。
2021-01-05 08:56:11
阿楨
陸新設16座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 美學者分析北京目的 2021/03/01 中時新聞網

美國科學家聯盟(FAS)的核武專家克里斯登森(Hans Kristensen)指出,衛星照顯示,已有18至20座洲際彈道飛彈(ICBM)地下發射掩體的中國,近日又在內蒙古自治區大幅增建發射井,至少有16座發射井正建設中,彼此間隔為2.2至4.4公里,坐落於10×20公里內,足以確保美國無法在一次核打擊中全數摧毀。此舉目的包括增強大陸核打擊能力、提升大陸在美國先核打擊下的核報復存活能力,以及瓦解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等。
相較於原來使用液體燃料的飛彈,新的地下發射掩體反映出共軍正由液態燃料,過渡至能更快完成發射的固態燃料。從大小來看,不太適合東風5型使用,可能是供東風41型或較小型的ICBM(如東風31A)使用。雖然內蒙施工數,讓其擁有的體數量近翻倍。不過,美軍有450個,俄國130座。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228003957-260417?chdtv
2021-03-01 08:08:45
阿楨
衛星圖像:陸新建119座洲際導彈發射井 對美核威懾力大增 2021/07/01 中時

中國在建國70周年閱兵展示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射程1.5萬公里,能直接威脅美國本土。(圖/新華社)
中國正在甘肅玉門一帶興建一百餘個洲際核子彈道導彈發射井,據稱可能是部署東風-41,其射程1.5萬公里,可直接威脅美國本土。(圖/推特@nukestrat)
中國正在甘肅玉門一帶興建一百餘個洲際核子彈道導彈發射井,據稱可能是部署東風-41,其射程1.5萬公里,可直接威脅美國本土。(圖/推特@nukestrat)

報導說,五角大廈去年9月有關中國軍力的評估報告認為,在接下來的十年中,隨著中國核力量的擴張和現代化,中國的核彈頭庫存預計將至少增加一倍。當時估計中國的核彈頭數量為略超過200枚,民間組織美國科學家聯盟(FAS)的估計則為320枚核彈頭。
目前美國核武庫估計有達3800枚核彈頭處於現役狀態,遠超出中國的核武庫。同時其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可以由潛艇和戰機與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上發射。本月稍早,美國國會眾議院的軍事、外交和情報三個委員會的共和黨領導人致函拜登總統,敦促他制定一個“全面的跨部門戰略”,以阻止中國的核擴軍。他們警告說,如果在此事上不採取行動,可能導致中國到2030年形成與美國「一定程度的核均勢」。
  相關新聞資料
094彈道導彈核潛艇龜背對潛艇性能影響非常大嗎?2021-5-5
  回應
现在中国有13米的卷板机了,以后的096会跟美国的差不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97LD3u-1U
2021-07-02 09:00:24
阿楨
不敵中俄競爭 美高超音速武器最新測試失敗 2021/10/22 中時

據CNN和《防務新聞》2021/10/21報導,美方火箭用來加速,以讓滑翔體達高超音速的助推器故障,以致測試失敗。而在研發高超音速武器中,滑翔體是很關鍵的部分。
高超音速武器以5馬赫或更快的速度飛行,難以被偵測到,對飛彈防務系統構成挑戰。此外,高超音速飛彈的飛行軌跡遠低於高弧度的彈道飛彈,而彈道飛彈很容易被發現,但高超音速飛彈不僅能機動,還能躲避飛彈防禦系統。
上週末,《金融時報》報導,中方成功測試了能攜帶核武的高超音速滑翔體,具有高機動性,根本無從預測,能從南極,而不只是美國部署多數彈道飛彈預警,追蹤和防禦系統的北極發動攻擊。
另一方面,俄羅斯兩星期前才宣稱,首度成功試射了「鋯石」(Tsirkon,Zircon)潛射高超音速飛彈。

陸研製高超音速武器可10秒內發威 免交戰就克敵制勝 2021/09/27 中時

據《南華早報》2021/10/26報導,這款武器能以6倍音速巡航,發出強烈的電磁脈衝,足以中斷通訊和供電, 25分鐘內就能從中國東岸到關島。
它和彈道飛彈不同,能在地球大氣層內避開太空預警系統,利用隱形技術躲避地面雷達偵測。當它在目標區上空爆炸時
用功率密度為電池20倍的超電容,靠飛行時把攝氏1000度以上的熱轉化為電力來充電,10秒內就能釋出95%的能量,瞬間放電,不會危及任何人命,但產生的強烈電磁波會在2公里內,有效燒毀目標資訊網的關鍵電子設備。

陸用極音速飛彈嚇阻美國 專家苦笑:沒必要 2021/10/21 中時

美軍表示,中國大陸近期正研發能夠搭載核子彈頭的極音速載具,以加強對美國的戰略嚇阻能力。不過智庫專家認為,美國現有的飛彈防禦系統「很差勁」,本就難以防禦大陸的洲際彈道飛彈。
2021-10-22 10:32:42
阿楨
美暗鷹高超音速飛彈原型最快年內完成 1枚成本飆到13億 2024/03/29 中時

洛馬和美國陸軍正在「暗鷹」(Dark Eagle)高超音速飛彈系統上獲得穩步進展。儘管目前各式「暗鷹」零組件在測試階段遭遇一些障礙,但五角大廈仍保持樂觀。美國軍方內部消息人士暗示,最快可能在 2024年看到「暗鷹」原型。
然而,《保加利亞軍事網》28日報導,焦點正逐漸轉向不斷攀升的成本。如今美國分析家對「暗鷹」系統內每枚飛彈的價格節節高漲表示擔憂,美國國會預算處估計,價格高達 4,100 萬美元(約13億台幣)。
相對的,美國配備核彈頭的核威懾骨幹「三叉戟2型」(Trident II)飛彈,成本還少了1000萬美元。隨著「暗鷹」零組件面臨測試挑戰,令人不禁納悶,這價格是否還會進一步上漲。
而中、俄等國正不斷開發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系統,其中北京位居領先地位。而設計「暗鷹」這類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就在於遠距離壓制敵方「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並鎖定其他高價值/時間敏感目標加以攻擊。
  回應
又是騙錢計劃的一項,,中美已全面攤牌了,光是制造彈體的高耐熱材料美國就買不到價廉物美的大陸貨了!反正美國軍火也已被俄烏戰爭證明是破產淘汰品了,繼續騙錢!
不盡是買不到便宜貨, 是根本做不出來。
研發中的飛彈不代表有用,美國現在研發好像有問題,一般都是先研究飛彈推力的發動機,等發動機成功才去結合飛彈驗證氣動力,導控,結構等等,要試了又試都沒問題才會交給部隊,但現在美國沖壓引擎還屢試屢失敗,那整顆飛彈怎麽會成功。
被俄中领先雨年後, 老美似平終能造出高超音速飛彈了。這樣, 老美可能是世界第三個國家擁有此導;也可能是第五個擁有者, 排在俄中伊朗胡塞之後。
如果要打掉中俄,至少五百萬枚。

逾4兆!美國哨兵洲際飛彈 成本暴增37%慘遭調查 2024/03/29 中時
美國空軍下一代洲際彈道飛彈計畫預期成本暴增37%,來到4.2兆左右,原因是大量軟硬體設計都已經過時,包括對核彈發射井和連接電纜,都需要開挖以及修改升級,暴增的成本,已經觸發了美國用來避免國防預算大幅失控的法案。
  回應
過時的東西太多,美國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持新的任何軍備計劃,大陸的可都是新造的第三代第四代導彈,還是極音速無法攔截的導彈,每天在替美國吹牛的媒體,真是在用嘴炮欺騙大眾來抗中。
2024-04-02 02:22: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