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7 05:57:05| 人氣1,091| 回應17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民族學論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啥是「電影民族學」?我只看過邪者專家很時尚用「後殖民論述」「東方主義」「西方想像」等來批評張藝謀、陳凱歌…等中國大陸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等電影。

是嗎?那你得補讀下張維著的《電影民族學論綱》(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

可惜「電影民族學」被寫壞了!除了作者的電影學養不足且有點老舊外,更受限於馬列毛史觀和中國民族主義意識形態:

「近十年來我國電影理論研究…的致命弱點,就在於趨新潮、趕時髦、走極端。

電影藝術所凝結的歷史現實與豐富的民族因素、民族電影自身的獨特性、主體性被忽略或被抹殺了。

我們所說的電影民族學,指的是中國式的電影民族學,或者說帶有中國特點的電影民族學。

當然,思想上的創新,還必須遵循思維發展規律,即辯証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包括了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文藝觀點,特別是關於藝術民族性的論述。」(p.16)

是有點剛放小腳、還邁不出大步,但只要將中共的「馬列毛史觀」比做「台獨神祖牌」,便可知它只不過是供品。

別以人廢言,作者以中國水墨動畫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國各民族電影為例,分析出以下三點(p.29),還是值得參考的:
1、民族性即民族間的差異。以此作者反對以漢族的普通話語言來配音少數民族電影,他甚至認為可參考台灣電影的配字幕來解決聽不懂。
2、民族性是電影世界賴以存在的基礎。這對打破好萊塢世界電影,極具意義。
3、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這可從上述張藝謀、陳凱歌…等中國大陸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等電影看出。
 
另參本館:《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芙蓉鎮》 《活著》 《紅高梁》《紅高梁》 《黃土地》
 

2008年第16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人類學紀錄片征集公告
 
曆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都要舉行電影節,征集並篩選優秀人類學影片進行展映,並評選出優秀作品,頒發獲獎證書與獎品。爲符合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慣例,2008年大會籌委會下設影視籌備小組,負責此次大會的相關工作,我們將秉承“多元與普同:文化、人性與發展”的主題,征集近幾年來全球優秀的影視人類學/紀錄片作品,通過國內外影視人類學與紀錄片界專家評選,從中選出60部入圍作品,在大會期間集中放映,爲世界各國影視人類學與相關紀錄片制作者提供展示與交流的平臺,推動與提升影視攝制在文化展示中的重要作用。最終入選優秀作品將獲得第16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組委會頒發的獲獎證書。我們特別歡迎影片與文字文本(含詮釋性論文、論著或研究報告等)合璧的作品申報和參選。
 
一、主題——“文化之眸”
 
此次展映與評選以“文化之眸”爲主題,直接秉承第16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 “多元與普同:文化、人性與發展” 的主旨。爲了方便參會作品的展映與評選,經討論集中了如下歸類:
1、民族文化生存(涉及各地遊獵、遊耕、遊牧等生態與生計族群的生存方式的文化闡釋,如人與自然的關系、族群關系、文化認同、發展探索、權益維護等);
2、城市與鄉村進程(含城市觀察、農耕社會,也包含城鄉人口流動部分);
3、職業、性別、行業、組織的觀察;
4、民俗與文化遺産保護;
5、個體生命曆程中的人性、文化與社會變遷;
6、其他自選主題。
二、征集對象及要求:
1、參賽影片爲2004年1月以來拍攝的人類學片、紀錄片,拍攝風格及長度不限;
2、作品須符合本屆電影節的主題。
3,特別歡迎經人類學田野調查拍攝完成的紀錄片和文字研究文本合璧的作品;
3、非英語對白的作品必須附有英文字幕;
4、參選個人須爲參選作品的制片人(機構或個人)或第一作者(編導等);
5、參選作品不能侵犯他人的版權與名譽權;
6、格式要求:參選帶爲電視專業級播出帶(SP或DVW帶式)VHS(PAL)制式或DVD光盤;DV/ DVCAM/ DVCPRO/ VHS(PAL);
 
三、獎項設置
 
大會將設多種獎項(細節待定),入選優秀作品將獲得第16屆人類學民族學世界大會組委會頒發的獲獎證書。
 
四、報名程序與注意事項
 
報名者需在網上下載並填寫報名表(報名表樣式請見附件),並將填好的報名表電子版發送至anthropology@126.com。電影參選者按規定格式向籌備小組郵寄完整的影片樣本。影片樣本的包裝上請貼上一個包括片名、片長、放映格式、聯絡方式 ( 包括聯絡人姓名、電話及電子郵件 )的標簽,以便與其他作品區分。如果有和影視作品配合的文字研究文本(如學術論文、論著或研究報告等)也請一並寄來。參選者還應提供兩幅作者照片和兩張劇照,供影展手冊制作和其他宣傳之用。所有文字資料須附電子版(word文件格式)。
郵寄影片時,應填寫參展者授權/保證書,具體內容包括:參選者須保證他擁有該電影的全部版權及/或可授權公開放映該電影;參選者特此授權電影節在電影節期間公開放映參選作品;參選者特此授權電影節可使用其提供的資料(包括文字及照片)做宣傳之用;參選表格填寫的一切個人信息及其它數據,只供電影節申請之用,並受到相關法律保護;參選者因參選作品侵犯任何人士的知識産權或任何違法行爲,參選者須負全責。籌備小組對電影參選者在寄送上述材料途中發生的丟失和損壞不承擔責任,所有遞交的影片錄像帶或 DVD 將不獲退還。
 
五、參選報名
 
報名日期:2007年8月1日—2008年1月30日。
報送影視作品地址:北京海澱區中關村大街59號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人類學研究所 張有春 收(郵編100872)
報送影視作品清單:1. 影片樣本;2. 報名表打印件;3. 和影視作品配合的文字研究文本(包括電子版,word文件格式);4. 兩幅作者照片和兩張劇照;5. 參展者授權/保證書。
辦公室聯系人:張有春,富曉星,雷亮中
電話:86-010-82502542,82502544
傳真:86- 10- 62511143
Email:anthropology@126.com
 
六、籌備小組協助單位(部分)
 
中國影視人類學會
國際影視人類學會
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
中央電視臺研究室
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雲南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
蘭州大學
雲南電視臺
四川電視臺
內蒙古電視臺
http://www.face21cn.cn/renleixue/xuejie/article_2007_10_19_4316.html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影像資料收藏
 
一、前言
 
    攝影術打從十九世紀中葉發明後,即是為當時新興富裕的工業中產與資產階級服務,當時的攝影家有二大收入,一是為資產者拍攝飽含貴族氣質,神秘而具浪漫主義的肖像,二是到遙遠的地方(特別是非洲、亞洲)拍攝「奇風異俗」的照片,再賣給資產者賞樂(李文吉1994)。即使到了今天,影像還仍是商品社會中重要的一環,然其背後所具有「見證」、「紀錄」的特性,卻使它成為文化研究重要的工具。
    影像資料一般泛指透過照相機或攝影機所紀錄的資料,這些靜態或動態的影像,保留了某一時空中的片斷,具有保存、交流及復演文化的作用,雖然透過文字、器物我們也能夠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對文化行為的認識,但總不若影像資料透過具體的形象、動作整體的呈現,給予觀者進一步的認知。拜影像科技不斷進步之賜,影像資料成為人類學研究重要的工具之一,這種透過照相(攝影)機所呈現出的文化、行為片斷,充滿著研究者對某一議題的觀點、解釋或評論,如同學術文獻一般傳述著諸多的理念與假設。
    十九世紀以來,攝影技術發生過多次重大的變革與改良,許多靜態的影像資料,經過平面媒材的傳佈,逐漸成為人們認識世界、理解人類生活的工具,十九世紀末攝影機的出現,更將紀錄人類文化現象與行為的影像資料蒐集帶入立體、動態的影片中。今日以攝影器材作為研究觀察的工具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自從Gregory Bateson與Margaret Mead開始對異文化的影像資料從事深入的研究,並在一九二四年出版Balinese Character以來(Collier& Collier 1987),影像資料在人類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Bateson與 Mead對於影像人類學最大的貢獻在於使照片與影片成為人類學研究與成果報告的重要部份(胡台麗1991),人類學家田野調查時,除了文字資料外,還可藉著繪圖、照相及影片來加強自己的論述並協助讀者理解文字的內涵。
    由於影像與現實(或真實)存在著一種複雜、辯證的關係,具有反映或反省某一時空之下現實的影像資料,成為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影像資料也藉著它所具有高度感染力以及凝聚時空的特性,不斷提供研究者與觀賞者新的認知與思考。事實上,攝錄影機最大的功能在於提供大量客觀的、可被再分析的影音資料,改進並擴張正確觀察的領域(胡台麗1998)。一般而言,影像資料作為一種研究工具,在七○年代以後,台灣的經濟成長加速,同時材料與製作成本降低而使更多的人買得起原本昂貴的各類攝影器材(郭力昕1994),加上此時政治氣候逐漸開放,使得反應現實與思考的影像資料有更多發揮空間。
    如果說人類學研究是本質,影像拍攝是研究的手段和工具,則影像手段可以成為表達人類學研究內容的一個重要媒體(張江華1994),然而透過研究者雙手、雙眼去取得的影像資料,事實上也會有主觀或客觀的爭議,人類學影像資料一向被認為具有紀實的特徵,它追求真實、反映文化實質的面貌,甚至促成社會的反省與再認知,然而這些影像資料背後所負載大量的隱藏性資料訊息,是我們更需注意的,在此產生了圖像與文字互動性的關係,傳統圖像(繪畫、圖案)與技術性圖像(影像資料)之間本質的差異,以及機具(攝影器材)與人交互作用的關係,這些複雜的歷程,建構了影像資料作為文化研究基本工具的可能性,也是極待建立相關理論基礎與方法的領域。雖然如此,關於人類學影像資料的拍攝,我們仍能歸納出幾個基本原則,即:紀實性、學術性與可視性,要達到影像資料的紀實性、學術性與可視性,需要人類學家對所拍攝的內容有深入的研究(張江華1994),人類學家傳統上關注文化變遷與社會、文化、人的互動關係之探討,因此人類學影像資料往往也集中於各類物質或精神文化活動資料的蒐集,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收藏的影像資料為例,研究人員田野所紀錄的資料,以及各種型式紀錄不同民族傳統生活(傳統物質生產、日常生活、民俗宗教活動…..等)的影片,即佔絕大多數。
 
    二、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之收集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自一九五五年八月正式成立籌備處起,即開始累積採自田野調查中的影像資料。在籌備處期間,民族學研究所的研究範圍有二大項:即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以及研究中國古代民族文化與太平洋土著民族文化的接觸關係(呂理政1988)。由於前者屬於實地田野調查的工作,因此影像資料多集中於此部份,包括:任先民先生、李亦園先生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年間、衛惠林先生一九五九年、吳燕和先生一九六四年、石磊先生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間分別於屏東來義、霧台、泰武、瑪家、三地、台東金峰、達仁等地收集排灣族影像資料。李亦園先生、任先民先生一九五七年、劉斌雄先生、溫遂瑩女士一九五八年、凌曼立女士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年間、王崧興先生一九六○年、邱其謙先生、石磊先生、陳清清女士、吳燕和先生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間分別於花蓮光復、台東等地收集阿美族影像資料。任先民先生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間、劉斌雄先生一九五七年分別於台東蘭嶼收集雅美族影像資料。任先民先生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間、衛惠林先生一九五九年、吳燕和先生一九六○年、阮昌銳先生、楊福發先生一九六一年、石磊先生、李亦園先生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三年間分別於桃園、花蓮秀林、宜蘭南澳等地收集泰雅族影像資料。任先民先生一九五六年、李亦園先生一九五七年、邱其謙先生一九六○年分別於台東卑南收集卑南族影像資料。邱其謙先生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五年間分別於南投信義、花蓮卓溪收集布農族影像資料。鄭格先生一九五六年、任先民先生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八年間、凌曼立女士一九五八年、邱其謙先生一九六○年分別於屏東霧、台東卑南、高雄等地收集魯凱族影像資料。這一批為數三千八百一十七張的平面影像資料,構成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的基礎,也見證了民族學研究所創所初期部份田野調查活動。所有早期的影像資料均為單張一三五黑白底片,保存型式分為底片保存以及沖洗後之照片圖版保存,照片有多種規格,但大體上以五吋乘七吋為主。在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視聽室中,每張底片單獨存放防潮櫃中,狀況良好,照片則與資料卡共同存放,以便隨時查考。在分類上依資料內容所屬族別、拍攝者、拍攝年代等三層做為分類的標準。以內容而言:這一批民族學研究所最早的人類學田野影像資料包含了田野活動紀錄、生活及儀式的觀察、物質文化紀錄、自然及人文環境之描述甚至包括酬庸性質的研究者與當地人士的合照,嚴格的說,這一批資料中存有不少隨意即興之作,然就資料留存的觀點而言,我們仍能從中獲得不少可供參考的訊息。
    從一九六五年以後,民族學研究所不見有新的影像資料累積,直至一九七四年起,開始出現幻燈片(一三五正片)型式的影像資料,同時拍攝內容也擴及漢人社會,最初的一批收藏來自:施振民先生一九七四年於台北三峽收集的漢人家庭喪禮過程之影像資料,這一批為數三萬二千餘張的幻燈片影像資料跨越二十餘年,還包括:蔣斌先生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三年間分別於台灣屏東、台東、馬來西亞砂勞越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及砂勞越影像資料。潘英海先生一九八五年於屏東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呂理政先生一九八六年收集台灣原住民及日本博物館影像資料(翻拍台灣蕃族圖譜及日本乃村工藝社博物館展示設計資料)。喬健先生一九八六年分別於中國大陸廣東、湖南、廣西收集的中國少數民族影像資料。黃美英女士一九八六年於基隆、台北、高雄收集的都市原住民影像資料。黃麗雲女士一九八六年於屏東、苗栗收集的台灣民間宗教影像資料。江宜展先生一九八六年於花蓮、新竹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胡台麗女士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七年間分別於高雄、台東、新竹、屏東、台中、花蓮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黃宣衛先生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八年間於台東宜灣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余光弘先生一九八七年及一九八九年於澎湖及台東蘭嶼分別收集的台灣漢人民俗與原住民影像資料。吳榮順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八年間於南投信義、台東延平分別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顧坤惠女士一九八八年至一九八九年間於屏東大武、台東嘉義分別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董瑪女女士一九八七年及一九八九年於台東蘭嶼分別收集的台灣原住民影像資料。莊英章先生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二年間於新竹、南投、高雄分別收集的台灣漢人社會影像資料。許嘉明先生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二年間於高雄、台北、屏東分別收集的台灣漢人社會影像資料。劉妙芳女士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三年間於中國大陸湖南、台灣台東、花蓮分別收集的中國少數民族與台灣漢人社會影像資料。這一批以幻燈片(一三五正片)型式保存的影像資料,在內容上較過去要豐富許多,呈現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二十餘年間人類學田野研究發展之梗概,也提供研究人員重要的參考資料。然而,這些資料並不能反映民族學研究所的整體研究,因為研究者是否願意將自己由田野中蒐集來的影像資料送交所方保存,決定了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質、量甚至方向的問題,此外,所方是否有明確的鼓勵措施與制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變數。
    自一九八五年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開始出現影片型式的資料,依出現時間之不同與使用器材的差異,有四分之三帶、Betacam、V8、16釐米等多種資料類型,此外,透過研究人員薦購及交換、贈送,另有VHS、VCD、DVD、一二○正片等影像資料,各種資料內容及數量,詳如表一、表二、表三以及其他各分項敘述。
 
(一)、四分之三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的時程反映出台灣學界利用攝影器材來做為研究工具發展的大概,從平面到立體到數位,受到攝影器材改良的影響非常大,甚至相關的攝影理論、攝影美學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人類學影像資料的構成與蒐集。四分之三帶影像資料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藏邁入立體、動態的型態後最先使用的工具,也是V8普遍使用前最常用的攝錄工具,累積了豐富的田野資料,它總共經歷了大約五年的發展,最後被較先進的V8及Betacam系統所取代。
 
  表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四分之三帶影像資料收藏一覽表
 
分類   資料型態   名稱   採入者   拍攝者   時間   數量 
魯凱族  四分之三帶  梁景隆、王長華 婚禮 胡台麗 崔國強 1985 24
平埔族  四分之三帶 埔和村石人公廟 潘英海 崔國強 1985 7
阿美族  四分之三帶 宜灣阿美族豐年 祭 胡台麗 黃宣衛 崔國強 1986 49
魯凱族  四分之三帶 好茶魯凱族 胡台麗 王長華 崔國強 1986 31
賽夏族  四分之三帶 賽夏矮靈祭 胡台麗 鄭依憶 崔國強 1986 53
魯凱族  四分之三帶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 胡台麗 1986 1
卑南族  四分之三帶 卑南族 陳文德 崔國強 1986~ 1987 31
卑南族  四分之三帶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   1987 1
賽夏族  四分之三帶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 胡台麗 1987 1
阿美族  四分之三帶 宜灣阿美族豐年 祭   1987 1
排灣族  四分之三帶 大社排灣族雕塑家許坤信 胡台麗   1988 3
排灣族  四分之三帶 大社排灣族婚禮 胡台麗   1988 7
鄒  族  四分之三帶 鄒族小米收穫     1988 3
鄒  族  四分之三帶 鄒族戰祭     1988 14
排灣族  四分之三帶 土阪村排灣足五 年祭 胡台麗   1988 22
布農族  四分之三帶 布農族打耳祭       10
世界民族  四分之三帶 Dance and Trace In Bali 胡台麗     1
世界民族  四分之三帶 Bali Art、Culture And Social Customs 胡台麗   1
(二)、Betacam影像資料: 
    Betacam有較好且穩定的畫質同時更能夠做較精密的剪輯與保存,因此在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收集與保存上,通常做為進一步的人類學影片田野拍攝之用。
  表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Betacam影像資料收藏一覽表
分類   資料型態     名稱   採入者   拍攝者   時間   數量 
雅美族  Betacam 蘭嶼招魚祭     1991 2
雅美族  Betacam 蘭嶼雅美族祭典 儀式    5
排灣族
雅美族Betacam 神祖之靈歸來中、英文版存檔  胡台麗   2
賽夏族  Betacam  矮人祭之歌相關中、英文版存檔 胡台麗   2
人文紀錄  Betacam  穿過婆家村相關中、英文版存檔 胡台麗   18
排灣族  Betacam 愛戀排灣笛相關 中、英文版存檔 胡台麗   19
(三)、V8影像資料:
    V8資料為目前民族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田野影像資料影片部份之大宗,這種價格低廉、容易操作的拍攝工具,自一九八六年起至今,累積了八百四十卷V8或Hi8拍攝帶,資料內容包括原住民與漢人社會之祭典活動、生活狀況、生產過程、環境紀錄等,此外還包括民族學研究所各類研討會、演講、講習、慶祝活動、當前各類社會運動、社會教育活動的紀錄。這一批八釐米的影像資料,勾勒了民族學研究所十五年來學術活動以及社會參與的一個大概。
(四)、十六釐米影片影像資料:
    民族學研究所十六釐米影片影像資料收藏均為胡台麗女士拍攝之人類學影片,包含: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等五部,每部影片除各有中、英文字幕版本外,又分為保存版與放映版兩類,這一部份的影像資料代表民族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在視覺人類學及民族誌影片方面的成果,也是台灣人類學影片的一份重要資產。目前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等四部影片之版權為民族學研究所與作者(胡台麗女士)所共有,愛戀排灣笛一片民族學研究所並無版權,僅提供保存、參考之用。
(五)、VHS影像資料:
    透過研究人員薦購、與其他機構交換、贈送等途徑,民族學研究所有一批VHS影像資料提供所內人員參考及借閱,包含人類學重要影片、歷史類、宗教類、風俗祭典類、建築古蹟類、人物類、飲食類、自然探索類、風土民情類、土著與原住民等各類紀錄片以及電影史上重要的經典電影、公共電視、Discovery、  National Geographic出版之相關影片,政府或各公、私單位出版之宣導影片等合計八百四十六部。這些影像資料提供許多有價值的參考訊息,同時也提供民族學研究所所內人員娛樂與知識的來源,是目前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增長最迅速的部份之一。
(六)、DVD及VCD影像資料:
    DVD及VCD影像資料是近年開始出現的影像資料型態,早期限於器材之不足,因此數量極少,最近二年以來透過購買、交換、贈送等途徑,陸續得到一些人類學相關影片資料、各類教育性學習光碟以及電視、電影影片等,由於數位攝影器材的出現及改良,從田野蒐集來的影像資料能轉拷成光碟保存,對於人類學研究有極大助益,今後,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收集與保存,將以數位化為發展重點。
(七)、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館藏標本一二○正片影像資料:
    民族學研究所除博物館視聽資料室典藏各類人類學相關影像資料外,博物館另於典藏組保存館藏標本一二○正片影像資料,總計七千零三十二張,這一批影像資料由外聘攝影師拍攝做為館藏標本的基本檔案,同時也能夠提供研究人員物質文化研究的基本訊息來源,更是博物館數位化的基礎。有別於民族學研究所其它的影像資料,這些一二○正片影像資料以拍攝靜態的物質文化現象為主,強調的是文物標本真實的形狀、大小、色彩、材質等的訊息,配合標本文字紀錄描述、蒐集過程紀錄、在文化脈絡中的位置及相關研究資料之輔助,提供人類學研究文化、解釋文化時的重要參考。
 
  表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典藏標本一二○正片影像資料收藏表
 
台灣原住民   3382張 
排灣族907張
阿美族711張
泰雅族512張
卑南族102張
魯凱族320張
賽夏族60張
布農族106張
鄒  族81張
雅美族564張
邵  族3張
平埔族16張
台灣漢人   1762張   
大陸漢人   281張    
考古   389張    
環太平洋區   330張    
非洲   4張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  831張  借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文物之影像資料 
其他   53張   館藏及新購蒙、藏文物 標本影像資料
合計 7032張  
 
三、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特性與使用
 
    由於民族學研究所肩負學術研究任務的特性,因此所內影像資料一般也以累積研究成果及支援研究工作為主,隨著時間的過程,影像資料也表現出不同時期民族學研究所的發展與研究興趣。民族學研究所成立之初,正值人類學在台灣發展的關鍵時期,加上創所所長凌純聲先生民族學的背景及從中國大陸來台灣的現實考量,因此對台灣原住民社會開始進行一連串有計劃的調查研究,當然,當時對中國古代民族文化與太平洋土著民族文化互動的研究,也是民族學研究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然而,就田野的便利性以及影像資料的易取得性而言,台灣原住民社會無疑是一個人類學研究的寶庫,也因此為民族學研究所留下了最早的一批田野影像資料,今天我們檢視這些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五年左右收集的影像資料,反映了本土人類學家初進入台灣原住民社會時之所見,提供後人在文化變遷比較上極佳的參考資料。隨著攝影器材的發展與改良,幻燈片影像資料出現,有越來越多學者開始從事台灣原住民以外其他族群影像資料的收集,從台灣本土擴張到周邊區域社會,也開始出現一些主題式的影像資料收集,例如:紀錄漢人社會喪葬儀式過程,或是民間宗教某一儀式行為過程等。在平面靜態的影像資料之外,隨著攝影機的普遍使用,影像資料也轉向立體與動態,有一些學者與相關工作者開始有從事計劃性人類學影片製作、拍攝的興趣和構想,目前民族學研究所的影像資料兼重平面靜態與立體動態二種型式,希望能以多元的面貌提供研究人員研究的參考並且累積台灣及周邊區域文化變遷的概略軌跡。
    民族學研究所的影像資料一般以提供所內人員參考、借閱為主,資料之收集也以研究人員田野採集及薦購為大宗,依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視聽室管理規則第四條第一點所訂:「由本所博物館經費支出採購之視聽器材及材料,皆由視聽室登錄統一管理之」(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1999)。亦即:使用民族學研究所提供之攝影器材、耗材完成之影像資料皆需交由所方建檔管理,然而這一個規定並無強制性,同時有些研究人員也不一定使用所內出借的器材,因此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收集並不是十分順利而全面,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收藏的影像資料時間分佈上看到一個大概,無論何種型態的資料均集中於某些年代、某幾位收集者上,例如:平面靜態影像資料自一九六五年以後至一九七四年間就沒有新的資料累積,當然這並不表示民族學研究所相關研究工作就此停頓,它反映出的是影像資料建檔制度是否建立、落實?以及所方是否一再重申建檔制度的必要性。類似的狀況也可在立體動態的影片資料累積上看到,這些影像資料的拍攝集中於少數幾位研究人員身上,並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員皆有興趣以攝影機做為他們田野研究收集資料的工具,但也不否認有許多珍貴的田野影像資料並沒有歸入所內影像資料檔案中。民族學研究所所內相關規定共識不足與欠缺執行能力,造成影像資料收集的不周延,這種困境影響了許多有價值資料的流通與再利用,這是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收集與建檔工作日後必須面對並且尋求改善之道的地方。
 
四、結論
 
    由於民族學研究所收藏的影像資料在收集及使用上的特性,我們除了應重視這些影像資料在見證、反映台灣社會文化以及人類學研究上的價值之外,也應瞭解這些資料無論是照片或是影片,有極大的比例是基於收集資料的動機來進行拍攝,並沒有以影像做為研究結果的企圖,因此顯得片斷且缺乏鮮明主題。同時資料集中於某些特定的年代、收集者集中於部份研究人員,也使得影像資料反映時代與民族學研究所發展的功能受到影響。
    一九八五年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於博物館內開闢視聽室,專司相關視聽資料建檔保存的工作,影像資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份。回顧民族學研究所人類學影像的發展,人類學者於一九五○、一九六○年代做田野工作時也以照相機拍攝,累積了一批黑白照片,供研究參考與文章發表說明之用,現在部份負片存於視聽室(胡台麗 1991),一九七○年代陸續有一些新的影像資料入藏,但質與量都並不是很高,文章發表時使用照片數目也減少,同時似乎也沒有太多人對民族誌影片的拍攝感到興趣,影像資料沒有受到台灣人類學界的重視,一九八○年代以後情況逐漸改善,尤其是影片資料的拍攝與製作,經過多年的嘗試,已有一些成果出現,隨著攝影器材的改良與薦購管道的建立,民族學研究所影像資料的收藏也逐漸多元化,更能適切的扮演建檔保存與支援研究的任務。然而在影像資料收集上,負責建檔與保管的民族所博物館視聽室居於相對被動位置,本身並無進入田野收集資料的人力與能力,在沒有有效的規範做為準據之下,只能對研究人員施以「道德勸說」,希望能主動提供相關資料,但這往往是吃力且徒勞無功的。另一方面透過片商管道購置國內、外相關影像資料,也常因為資料品質不佳、不易取得、版權或價格昂貴預算無法負擔等諸多因素,使得成效有限。雖然如此,既然影像資料是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且影像資料收藏是所方既定的方針,故廣泛而持續的收集相關影像資料仍將是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視聽室未來重點工作項目之一。 
 
參考資料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1999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視聽室管理規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文吉
    1994  攝影的哲學思考譯序。刊於攝影的哲學思考,李文吉譯,頁23-26。 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呂理政 編
    1988  人類學家的博物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胡台麗
    1991  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論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71:183-208。
    1998  儀式與影像研究的新面向:排灣古樓祭儀活化文本的啟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86:1-28。
郭力昕
    1994  我們需要攝影理論。刊於攝影的哲學思考,李文吉譯,頁3-21。   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張江華
    1994  影視人類學及其影片性質論述。民族研究6(1994):30-39。
Collier,J.Jr., and Collier,M.
    1987  Visual Anthropology:Photography as a Research Method.New Mexico: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091) | 回應(1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明星影史》

悠悠
張藝謀的電影是很中國
我看了覺有隔閡
民情不同
2007-05-27 20:21:28
版主回應
連大陸的中國人都未必看懂了

倒是<黃金甲>之類的很賣座
2007-05-27 22:05:07
悠悠
台灣味的電影何時出爐
不粗俗假道學的...
2007-05-27 20:29:35
版主回應
難了
啥是台灣都爭論不休了

管它啥味
有人看就好
2007-05-27 22:04:09
阿楨
華語電影中的國家寓言與國族認同 (林文淇 國家電影資料館 2010)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讀者對於台灣、香港與中國大陸三地華語電影關於國族認同議題的一種觀視角度,檢視它們所採取的鮮明或低調國家寓言敘事形式。所收錄的六篇論文從《悲情城市》的歷史再現看台灣的國家身分認同被建構與質疑的過程,以及侯孝賢如何凸顯二二八事件背後的文化層面;從《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 看兩種國家戲劇的故事分別呈現何種國家歷史,以及反映出什麼樣的國族認同意識形態;從(阮玲玉》與《紅玫瑰.白玫瑰》 兩部電影看關錦鵬如何以寓言的形式,反映香港夾處在英國與中國兩個國族認同之問的困境;從《好男好女》、《超級大國民》 與《飛俠阿達》三部聚焦台北的影片,看它們在回溯台灣歷史的故事中如何呈現當下台北與過去的台灣難以連結的景況;也從中國大陸第五代與第六代導演的電影風格與關注主題,看這兩代的影片如何作為中國現代化嶺展歷程中的國家寓言。
  《 華語電影中的國家寓言與國族認同》 是國際著名學者、國內電影研究翹楚林文淇的最新力作。本書運用後殖民理論、國族主義論述批判、後現代主義、性別研究、城市電影和類型與觀眾分析,綜論華語電影三十年。每篇論文立論精彩,有令人讚嘆的洞見,也有漂亮的文字表演。分析多元,舉凡影片文本的多重時序,殖民史與解嚴史的並置,社會主義後的城市與青年圖像,台灣、香港、大陸互異的文化政治,武俠電影經典的重訪等,無一不是作者對電影與文化書寫的絕佳處理。本書無疑是另一本電影研究的里程碑,更是見證台灣電影學術精緻深厚的最佳典範。-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教授兼任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葉月瑜
2012-05-27 13:06:18
圖博館
民族志紀錄片創作
作者:朱靖江 2014 中國計量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一本民族志紀錄片創作入門指導教程。作者不僅從學理層面梳理了影像民族志這一學科的過往與現狀,並且詳細解析了這類紀錄片的具體制作流程,從前期調研、中期拍攝直至后期剪輯,一應俱全。
書中特別提供了如何與拍攝對象交流、快速融入社群的技巧和訣竅,以幫助初次創作的學生及年輕導演更順暢地開展田野調查和記錄工作。全書圖文並茂、實例豐富,為拍攝中可能遇到的難題提供了切實的解決方案。

目錄

前言
第1章 人類學:民族志與紀錄片
1.1 人類學與影像交匯的機緣
1.2 影像的真實性與建構性
1.3 文字與影像的民族志差異
1.4 本章小結
第2章 世界民族志紀錄片發展簡史
2.1 民族志紀錄片的「圖騰先祖」
2.2 民族志紀錄片的戰后復興
2.3 當代民族志紀錄片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視聽語言與拍攝技法
3.1 景別、機位與運動
3.1.1 景別
3.1.2 機位
3.1.3 運動
3.2 構圖、色彩與聲音
3.2.1 構圖
3.2.2 色彩
3.2.3 聲音
3.3 影視拍攝入門准則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攝影設備與輔助性拍攝器材
4.1 攝影設備發展簡史
4.2 主流攝影設備與基本功能
4.2.1 數字電影級攝影機
4.2.2 影視業務級攝影機
4.3 輔助性拍攝器材概覽
4.3.1 固定拍攝輔助器材
4.3.2 移動拍攝輔助器材
4.3.3 照明輔助器材
4.4 錄音輔助器材
4.5 鏡頭與轉接環
4.6 本章小結
...........
2015-08-17 09:19:54
圖博館
伊文思與紀錄電影
作者:孫紅雲 2014

內容簡介

介紹了尤里斯·伊文思的一生幾乎涵蓋了20世紀的電影史,他在電影史上的傑出地位,不僅在於其創作周期長達60多年,有60多部作品問世,還在於他總是一位電影先鋒,無論在美學還是政治,電影觀念還是技術上,他總是走在時代的前沿,他在「詩意電影」與「政治電影」、「西方」與「東方」之間,矛盾地切換着自己的人生和創作,《伊文思與紀錄電影》從社會、政治、藝術等方面闡述了伊文思不同時期作品的成果及其內因,呈現了其電影與他的祖國荷蘭,與他所信仰的理想國蘇聯、東德、特別是與中國的關系及影響。

目錄

第一部分:伊文思電影類型研究
運動之歌 (荷)安德烈·斯圖夫基斯
《四萬萬人民》與團結電影 (加)托馬斯·沃
一場戰爭的兩種觀點 (法)基斯·巴克著
兩個「中國」?孫紅雲
伊文思電影的音樂和聲音 (法)克勞德·布魯內爾
紀錄片的搬演 (美)比爾·尼科爾斯
誠實、坦率的搬演:重構現實 (英)布萊恩·溫斯頓

第二部分:伊文思與西方紀錄電影
一種特殊關系:伊文思與荷蘭 (荷)伯特·霍根卡普
《塞納河畔》與50年代法國紀錄電影 (法)米歇爾·拉尼
兩封書信之間 (德)君特·喬丹
伊文思與意大利紀錄電影 (意)維爾吉利奧·托西
伊文思與新拉美電影 (智)蒂齊亞納·帕尼薩·蒙塔納里
一次富有成效的相遇 (法)讓·皮埃爾·塞爾讓

第三部分:伊文思論紀錄電影
先鋒紀錄電影筆記(1931)
紀錄電影的藝術力量(1932)
紀錄電影的創作方法
好萊塢(1936)
好萊塢筆記(1936)
《西班牙土地》上映的演講(1937)
紀錄片:主觀性與蒙太奇(1939)
紀錄電影中的重復和搬演(1953)
電影與進步(1963)

第四部分:伊文思與中國紀錄電影
我與伊文思 (法)瑪瑟琳·羅麗丹
伊文思的中國情司徒慧敏
伊文思留下的
伊文思與羅麗丹的中國緣單萬里
一位電影人和一個國家的傳奇張同道
伊文思:少數派報告及其他
2015-08-17 09:22:42
圖博館
重塑中國:一代電影人和他們的電影
作者:(新西蘭)保羅·克拉克 2014 河南大學出版社
目錄
第一篇 往事重現:「文革」一代
1.毛澤東時代的青年人
2.「文革」的開始
3.下鄉知青
4.知青返城
5.北京電影學院的入學考試
第二篇 北京電影學院
1.學院
2.課程
3.學生電影
4.班級同學
5.畢業
第三篇 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電影作品
1.電影之初:《一個和八個》與《黃土地》
2.時代精神:吳子牛的電影
3.邊緣電影:田壯壯的電影
4.女性視角:胡玫、彭小蓮和劉苗苗的電影
5.娛樂電影之濫觴:張建亞與江海洋
6.「激情、膽識、奉獻」——陳凱歌的后期電影
7.紅色經典:張藝謀的電影
8.第五代電影人之后
結語 電影新生代的醞釀

第六代導演研究
作者:聶偉(主編) 2014 復旦大學出版社
目錄
影響的焦慮:代際指認與主體建構
從「戲台」到「站台」 聶偉
——讀取中國第五代、第六代電影敘事差異的視點之一
中國電影「代際論」批評[韓] 林大根
主體身份與影像策略 魚愛源
——第六代電影的美學與政治初探
都市/鄉村:歷史詢喚與記憶彌散
從「未庄」到「汾陽」 [韓]劉世鍾
——論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
漫談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 劉志榮
影像記憶中的歷史和個體:論《青紅》的現實品格 楊俊蕾
重返「現實」:底層鏡像與觸感電影
都市幻景、魅影姊妹和新興藝術電影的特征 [美]張真
當代都市電影與民間欲望漂流:王小帥論 聶偉
中國新生代電影的「泛底層」現象研究 程波
文本內外:紀實、寓言與藝術況味
我對賈樟柯電影的一些看法 [美]Jason McGrath
「另類」和「傳統」 史可揚
——張揚電影的美學分析
新生代電影與當代都市的文化表達 聶偉
——婁燁論
跨國視域:景觀復觀與全球流動
「第六代」:后現代文化的符碼「仿真」 [新西蘭]Adam Lam
——張元、管虎創作比較研究
《蘇州河》:在好萊塢與法國新浪潮之間 [美]Jerry Carlson
「我的攝影機不撒謊」:《北京單車》中的電影現實主義和中國城市景觀 徐鋼
走向「無代」:蛻變、散場或皈依
抒情的詩意、解構的意向與感性主體性的崛起 陳旭光
——試論第六代導演的「現代性」問題
叛逆,協商和協調 陳犀禾 王艷雲
——新生代電影文化走向研究

國際傳播語境下的中國電影
作者:範志忠 2012 浙江大學出版社

新世紀中國電視劇導演創作研究
作者:劉譽 2012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15-08-17 10:06:34
圖博館
如何看待“懟”《長城》的影評人?一流談社會、二流講人性、…2016.12.23

中美首次真正意義的合拍大片《長城》在賀歲檔拉開了大幕,該片幾乎不出預料地遭到了影評人極為嚴厲的批判。
  與影片最初兩次媒體點映流露出比較寬容和相對客觀的評價不同,正式公映後影評人幾乎是直接把影片一錘子懟死。他們對國師的失望、對景甜一如既往的耿耿於懷,似乎通過自媒體平台和豆瓣網得到最大當量的釋放,甚至有影評人直接用很扎眼的“張藝謀已死”,和“大爛片”這樣簡單粗暴的標題。
  與其說張藝謀電影已死,不如說中國電影評論已死
很難用一個明確的時間節點來判斷目前國內影評是什麼時候開始暴戾起來,在較早國內電影市場尚不發達、網絡也遠沒有今日如此通暢之時,普通觀眾能夠獲得電影評論的渠道較少。大家一般都是從平面媒體和各大網站的娛樂板塊才可以了解到電影訊息(包括TV平台),那時能夠在此渠道發布影片評論的大都是媒體記者、電影學院的專業老師教授等等。
  伴隨的初代互聯網的興起,幾大網絡論壇和初步形成,此時很多非電影和媒體專業出身的影評人才逐漸嶄露頭角。一直到2005-2006年,豆瓣網和時光網成立,國內才初步形成了較為初步具有規模的網絡電影評論體系,同時也是伴隨著2009年到2011年期間微博的全盛時代,諸多自媒體人開始粉墨登場。一直到今天,伴隨著微博的勢微,微信訂閱號、今日頭條和豆瓣時光網成為了絕大多數觀眾觀看影片的重要指導和考量平台。
  至少在2011年之前,國內電影市場對電影的評論都是很客觀和溫柔的,2010年當神片《阿凡達》從天而降後,微博上對其頌揚達到了極致。同年年底《讓子彈飛》也使得觀眾對中國電影出現了極度的信心爆棚。
  但好景不長,從2011年伊始,國內多部影片的口碑出現了極度兩面性的差異。當時某位編劇、影評人曾經在公開渠道指責有影評人和媒體人“交口”影片,同時收取影片片方的紅包和好處,也有多個媒體爆出很多影片片方會在影片首映禮時給媒體和影評人車馬費。在此階段,影評人稍微發出一些讓觀眾和網友產生歧義的微博就會被大家指責為收取了片方的紅包。
  其實在2011年時,國內尚未形成較為完善的地面發行體系。大部分影片的首映還是多集中在北京,此階段個別片方的確會通過比較嚴格的入場審查制度來圈定參加首映禮的媒體和影評人,此種不對普通觀眾的開放的試映機會也較容易被片方所控制。
2017-01-03 08:10:10
圖博館
但從2011年的《畫壁》開始,光線影業率先開始在國內佈局地面發行,同時樂視、華誼、博納也緊隨其後。也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各個地區的觀眾(非媒體和院線影城經理)突然有機會可以參與到一些影片的超前媒體看片試映場次。承辦觀影場次的影城會通過自己的微博來釋放部分影票,同時地面發行工作人員會誠邀本地的媒體、同城的院線、影城的經理參與看片,有時候也會通過自己的微博來召集本地的影迷參與觀影。
  因每次提前觀影片方需要向影城支付一定的費用,所以地面發行的上一級管理部門也會要求地面發行團隊將看片會所能做到的影響擴散到最大化,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在看到影片後通過微博、QQ群來散佈對影片的好評,同時也希望媒體和影城通過自己的渠道在映後對影片多多宣傳。但此口子一打開,也使得影片過度被曝光,更多看到影片的普通影迷會嚴重質疑很多在微博上吹噓影片的部分影評人。這也是影評人最初信譽產生危機的階段。
  也是在這一階段,目前很多自媒體大V也逐步真正意義的靠對影片辛辣的批評聚攏了大量忠實擁躉。不客氣的來說,這一大批靠罵街成長起來的影評人成為了目前中國影評人的主力團隊,反而是一些靠詞藻堆砌影評的媒體類影評人,他們的影評卻沒能成為更多觀眾閱讀的選擇。
  很多自媒體影評人總會言之鑿鑿說自己從來沒有拿到任何影片片方的紅包,此說法其實並不客觀。其實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訂閱號,這些平台幾乎都有廣告流量和打賞的功能。大部分自媒體其實都沒有自己的固定工作,他們也必須依靠此來生存。為了更好的適應讀者閱讀訂閱號、微博的碎片化時間的要求,目前絕大多數的影片都略顯輕浮,極少去深刻的探討影片的得失,甚至會為了抓取眼球從而把文章做得戾氣十足。
  也會有部分自媒體通過非正常的手段刷流量造假象藉此以騙取善良網友的打賞,此種行徑要比很多依靠善心來騙取善款的營銷行為做得更加隱蔽。也是基於此,目前的影評變成吸取讀者眼光的粉絲導向檄文,幾乎是觀眾讀者想听什麼他就說什麼,和真正意義上對影片的評價沒有太多的關係了,因此目前主流的影評的確是死掉了。
2017-01-03 08:11:06
圖博館
與其說中國電影評論已死,不如說web2.0的評分網站已死
互聯網從web1.0時代(單向信息提供,只讀信息內容)過渡到目前的web2.0時代(以網絡作為人與人溝通的平台),影評也從網站的單一提供演變成信息發布者可與讀者相互交流。但目前看,無論是已經山河日下的微博,還是蓬勃發展的微信、今日頭條;無論是web1.0網站電影信息提供方,還是目前爭議巨大的web2.0下的時光網和豆瓣網,這些網站的信息的可靠性、打分的公正性都無一例外受到了大家的質疑。
  在《長城》未上映之前,網絡爆出末電影社區的微信群提前開黑,甚至要撰文二三千子來黑掉《長城》。同時在豆瓣平台,《長城》僅僅是設立頁面和公佈了主演便遭到了很多用戶的惡評,特別是臨近影片上映之前,很多沒有看到影片的用戶便直接為影片打了一顆星。
  其實對於一部影片的評判應該公正客觀,但在目前的豆瓣上,很多影片都處於了被撕裂的狀態。這種比較極端的情況同樣也出現到北美知名的打分網站爛番茄上。11月11日上映的李安導演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最初在爛番茄同樣遭到了首批觀影者的不待見,伴隨後期多位媒體人的打分,最終該片在爛番茄的新鮮度也只有43%,但國內的時光網和豆瓣均給該片打出了8分以上的高分。這種海外媒體看扁,國內影評人過份溺愛和追捧只能說明影評人的情緒化打分已經到達了一個非常危險和無法自控的境地。
  之所以說web2.0時代的評分網站已死,原因如下:
首先,網站本身無法逐一來核對每個人打分的用戶是否看過影片;
第二,即便有一些APP提供了看過影片才可以打分的機制,仍然無法來保證用戶是否真實的看過影片之後對影片做出評價;
第三,對影片評價的用戶也無法確定是是否是出於自己的真實意願和個人感受來評價影片。
最後,當然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影評人各自的欣賞習慣和口味均不同,但大多數影評人只能用自己的批判標準來對所有影片進行打分。
  這也勢必會造成很多爆米花影片難以收穫影評人的待見,同時很多影評人也會出於個人對明星、導演,甚至是製片公司的好惡直接去給特定的明星、導演和製片公司的影片打低分。這種弊端較為明顯的web2.0網站打分機制已經無法適應目前的電影評分要求了。
2017-01-03 08:11:55
圖博館
比web2.0漸行漸遠更無奈的是,影評人幾乎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Web2.0時代目前已經開始逐步向web3.0時代邁進,從人與人交互到過度到未來出現人工智能作為人和人之間的橋樑。
  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觀眾在未來可以通過更加便捷的渠道看到自己想看的影片,從而會減少很多針對影片無效的評價信息。這種分析的基準原則在於觀眾的觀影習慣和平時的打分傾向,系統會自動過濾掉觀眾可能不喜歡的影片,雖然目前網站和APP也有類似功能,但這個功能遠遠達不到人工智能的效果,只不過是一種很機械的判斷。
  目前每當一部影片上映後,各種平台的影評評論聲音紛至泰來,大多數其實對於影迷能夠提供的幫助並不是很重要。曾經有個對影評分級的調侃說道,一流影評談社會,二流影評講人性,三流影評看結構,四流影評挖彩蛋,五流影評堆辭藻,六流影評胡扯淡。雖然略顯誇張,也說明目前國內影評的膚淺。
  目前絕大多少的自媒體影評人都是自由職業,基本都沒有比較正式的工作,當然絕大多數的影評人都算文化口出身。也有很多之前在相關院校有過就讀影視專業的經歷。不過這一部分影評人因其之前的口舌之爭極難真正的在行業之中長久立足。很多時候,大部分影評人最終還是選擇進入了其實是夢寐以求的影視公司,做起來自己的導演夢和編劇夢,亦或是參與到影片的項目開發之中去。
  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大放異彩的影片《踏雪尋梅》其導演翁子光之前就是一個香港影評人,1979年出生的他中學畢業後進修了相關的電影課程,後長期在很多影片的製片部門擔任各種工作。
  在香港相對創作自由的環境下,影評人想要轉入電影核心行業也是難上加難,更何況是國內目前更加閉塞的電影圈呢?很多自媒體人他們所要面臨的生存和競爭壓力之大一點不小於很多有正式工作的金領、白領甚至藍領。閱讀量,流量和打賞廣告費的壓力勢必使得他們日以繼夜的辛勤操勞。但行業的淘汰和不確定性都使得影評人並不算一份較為安妥的工作,最終對於行業的了解都會使得很多影評人走上被影視公司招安的結局。
  不過最為諷刺的是,很多影評人出身的編劇和導演,他們最終交出的作品往往都是他們當年批評最為嚴厲的哪一種。話說回來,已經套現成功的編劇導演影評人,他們又應該如何去面對新一輪影評人對他們的批評呢?
http://m.gzhphb.com/article/59/594549.html
2017-01-03 08:12:51
圖博館
梁鵬飛:年度十佳幾乎全是文藝片,我要為商業大片叫叫屈

  2016年過去了。這一年的中國電影發生了太多故事。年末慣例要進行一番盤點,和往常一樣,業界評選出來的各種年度十佳照舊是各種文藝片的天下。以豆瓣為例,今年取得高票房的商業大片只有《湄公河行動》能夠進入評分前十,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的《美人魚》也在7分以下。筆者看到的各類年度十佳電影榜單大多如此,基本被文藝片佔據。
  推崇文藝片,貶損商業片,一直是電影評論的某種風氣,筆者卻認為這種思路不好。
  電影是大眾文化消費,既有藝術屬性,也有商業屬性,兩者對立而又統一。文藝片和商業片是電影的兩個方向,相當於文學中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個代表雅,一個代表俗。
  文藝片的目標是追求思想性和藝術性,以能夠打動人心為最高標準;商業片則追求娛樂性和觀賞性,以觀眾看得爽票房大賣為最高標準。
  所以口碑和票房都是評價電影的一個角度。它們並沒有高低之分,如果非要區分一下,有時候票房倒是比評分更靠譜。
  因為口味這個東西其實非常主觀,吾之蜜糖,彼之砒霜,任何一個電影評論網站都只能代表一小部分人,所以電影評分並不是一個靠得住的東西。相比之下,票房卻是相對客觀的評價標準,數字是實打實的,它不會說謊。
  筆者梳理了自有統計以來歷年中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相信這個表上的每一部電影,大多數觀眾都耳熟能詳。但是這裡面的很多電影,尤其是國產片,評價都不是太高。
  1995-2016年中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統計表
上面的所有國產片,除了陳凱歌的《無極》筆者不甚認同以外,其它的都算是一時之選。換而言之,每年的票房冠軍有90%的概率是部優秀電影。反過來說,最近二十多年的文藝片,大多數觀眾又能記得幾個?(楨:?陳凱歌的《無極》以奇幻方式拍攝宮廷愛情故事,有別於其 《紅高梁》《黃土地》 《霸王別姬》等,就視覺奇觀而言具實驗性. 詳參【圖博館】:《無極》)
  筆者絕不是唯票房論。有一些爛片因為種種原因,也能取得可觀的票房,但要相信群眾的眼睛,比如像《爵跡》和《封神》,它們騙得了一部分人,騙得了一時,什麼時候騙到過年度票房冠軍?(楨:除了票房冠軍其它都騙的?)
2017-01-03 08:13:41
圖博館
除了每年的票房冠軍,那些獲得高票房的電影都不是沒有緣由。筆者其實也不喜歡《澳門風雲3》和《盜墓筆記》,但是能拿到10億票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說明相當多的觀眾認同這種口味,其背後蘊藏的社會文化也值得探索。
與之對應的是,今年最有話題性的文藝片《百鳥朝鳳》,在“下跪營銷”之後一度拿到15%的高排片,但最後票房依然不能破億(楨:《百鳥朝鳳》投資1500萬,票房6515萬.《爵跡》投資1.5億,票房3.8億.《封神》投資5億,票房2.8億)。如果其它文藝片難以獲得高票房,還可以說是缺少話題性,所以在院線悄無聲息上映,又默默下映。吳天明的這部遺作連這個藉口都沒有,當時它引發的熱度和社會討論,連很多商業大片都望塵莫及,照樣沒有高票房,這說明了什麼?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筆者就不喜歡《百鳥朝鳳》,這部電影充滿了上世紀80年代的陳舊氣息,早就落後時代了。
  然而很多電影評論往往推崇這樣的小眾電影,很多人把《踏血尋梅》、《樹大招風》這樣的敏感電影都列入年度十佳,說得好聽點叫獨樹一幟,曲高和寡,說得難聽點就是擺出一副高冷姿態,好像他們最懂電影,其實無非是“裝”。
  要說一部電影最好還是能兼顧文藝和商業,讓觀眾看得爽的同時,還能讓觀眾內心有所觸動,做到雅俗共賞,這也是所有電影人都夢寐以求的境界。然而這種電影可遇而不可求,不論對導演而言,還是對觀眾而言,都需要運氣。想兼顧兩個不同審美口味的觀眾群,同時討好普通觀眾和文藝愛好者,就像是走鋼絲,需要極好的平衡能力,稍有不慎就會輸了裡子也輸面子。姜文的《讓子彈飛》是中國電影史上少數獲得了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例子,但不要忘了,他前一部作品《太陽照常升起》就只收穫了口碑輸了票房,後一部《一步之遙》試圖複製《讓子彈飛》奇蹟,結果弄巧成拙,兩邊不討好。
  周星馳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人,甚至可以去掉之一,即使在文藝青年那裡,大話西遊也能封神。但是他拍電影二十多年來,只有《少林足球》和《功夫》兩部電影得到過主流獎項認可,獲得過一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拿到過兩次最佳影片。
  姜文和周星馳尚且如此,其他導演就更不用說。所以大多數電影最好不要有那麼大的野心,要么追求文藝性,努力獲得主流電影節認可,求個名;要么老老實實承認就是為了多賣票房,求個利。無論哪一方面有所突破,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都值得鼓勵。
2017-01-03 08:14:27
圖博館
總之,衡量一部電影,既不能唯票房,也不能唯文藝,最好兩者綜合考量。
另外還要考慮一部電影的開拓性和開創性。比如說1989年張藝謀的《紅高粱》首次獲得歐洲三大獎之一的金熊獎,這是讓世界認識中國電影的開創性;比如說趙薇的《致青春》開啟了校園青春片大賣序曲,引發後來無數效仿者,這也是一種開創性;比如說周星馳的《西遊降魔》重新開闢了春節檔,使之成為一年最重要的檔期,這更是一種開拓性。
  電影需要創新,每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潮流,那些引領風氣之先的電影,哪怕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都值得我們尊敬。
  因此,如果讓筆者總結今年中國電影,既不能只考慮評分,也不能只考慮票房,而要全方位評價它在影史上的影響。下面是筆者總結的今年最有影響力中國電影事件,排名按重要性分先後。
1、周星馳《美人魚》打破中國電影票房總記錄;
2、《湄公河行動》取得主旋律電影新突破;
3、張藝謀《長城》開啟中美合拍序幕;
4、馮小剛新片《我不是潘金蓮》票房折戟沉沙;
5、《大魚海棠》在中國風畫面上的突破;
6、《西遊三打》和《盜墓筆記》票房破10億;
7、《爵跡》和《封神傳奇》票房扑街虧本嚴重。
  其它如《七月和安生》對國產青春片的新嘗試,《追兇者也》對國產犯罪題材的創新努力,也值得一提,但就影響力來說,明顯和上面的電影不在一個檔次。
  至於為什麼選擇這些電影來代表2016年,原因如下:
周星馳、張藝謀和馮小剛要放在一起說。從有票房紀錄的1995年開始,到今年22年,國產電影取得了13個年度票房冠軍,其它9個年度票房冠軍被好萊塢佔據。馮小剛取得3+3的成績,周星馳拿到3個,張藝謀和成龍分別是2+1,他們是國產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4個電影品牌。碰巧今年都有新片上映,但各自結果迥異,冷暖自知。除了成龍的兩部新作不功不過,沒有什麼可說的,其他3人,周星馳一舉刷新華語電影票房新記錄,且短期內恐怕無人超越,無敵是多麼寂寞;張藝謀為中美合拍片開闢了新的道路,其意義恐怕不亞於當年《英雄》開啟國產電影市場化浪潮;馮小剛的“金蓮”以怨婦形像上映,敗盡口碑,票房折戟沉沙,大概沒多少東山再起的希望了,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楨:《我不是潘金蓮》敗盡口碑? 范冰冰獲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影后!票房折戟?投資五千萬人民幣,票房4.79億,首周三天獲得2.04億居榜首。次周收入1.27億居亞軍。)
2017-01-03 08:15:18
圖博館
《湄公河行動》和《大魚海棠》都有一定開創性,前者闖出了主旋律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功不可沒,據說林超賢導演下部電影是海外撤僑題材;後者雖然評論兩級分化,但要論最有文化內涵的動畫電影,非《大魚海棠》莫屬,其唯美中國風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西遊三打》和《盜墓筆記》繼續大賣具有風向標意義。它們繼續鞏固了中國電影兩個最大IP的價值,我們也將在未來看到更多西遊和盜墓題材的電影,比如即將上映的《悟空傳》、《大聖鬧天宮》和《西遊女兒國》等等。
  最後,筆者想強調一下,《英雄》拍攝於十幾年前,這麼多年過去了,不論詆毀也罷,讚譽也罷,它在中國電影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而今年出現的大多數文藝片,十幾年後還會有多少人記得呢?
  回應
 老謀子的電影,《長城》這個週末,票房已經破10億了,很顯然,自己掏錢買票的勞動人民和知識精英的評價是兩分的。連老百姓喜歡看什麼電影都搞不懂,估計別的主意也出不到點子上。
 《美人魚》也在7分以下,這是經過時間考驗的,這片我看的時候只有尷尬
 “什麼時候騙到票房冠軍”?美人魚表示爛片照樣豪取33億
 捉妖記真的除了預告片萌,其他一無是處
 看過好幾遍,捉妖記除了最後的劇情反轉有點太生硬,其它的都很好。別的不說,尋龍訣、長城這樣的特效大片,劇情就比不上捉妖記。捉妖記裡面的幽默細節,無論是姚晨、湯唯,還是兩個小朋友,笑點設計的都很不錯,加上萌妖的外形,這些導致它成為一部難得的合家歡電影。這樣的電影,在美國類似於海底總動員、愛寵大機密,往往都是強力票房收割機。中國電影嚴重缺乏這樣的合家歡電影。捉妖記對未來中國電影的啟示性是很大的。這絕對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居然還有那麼多人黑。
 電影誕生之初本來就是為了娛樂大眾,但是漸漸的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被人們賦予了很多“形而上”的內涵與擔當,這是不是也是“遺忘初心”了呢?
 贊同。其實電影在中國最初萌芽就是“拉洋片”,就是看個稀奇,看個新鮮,看個熱鬧的。電影的很大一部分功能就是為了娛樂。其文藝性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但是說到體現思想性和深刻性,電影畢竟是個後起的藝術,很多方面遠遠比不了書籍的深刻和文字的宏大。無論如何,電影應該允許有隻負責娛樂,只負責搞笑,只負責讓觀眾看得爽的類型。周星馳的早期很多作品,我最喜歡之一《唐伯虎點秋香》絕對是這個類型的個中翹楚。
2017-01-03 08:16:09
圖博館
今年是中國電影形式化突破的一年,但是故事和演技仍然是硬傷,國產電影工業技術跟不上產業發展,一大堆網絡小說網絡漫畫等著改編呢,那劇情和想像力吊打好萊塢毫無壓力。
 看過電影不少,現在好萊塢的各種帶有''xx俠、復仇者和正義聯盟系列''的電影最無趣,想像力匱乏,劇情爛俗老套,就靠大製作特效撐起來。
 電影本身就是一門有聲音有畫面的藝術,是戲劇的延伸,其本質(楨:?) 就是在講故事。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在於它的故事講得好不好,畫面表現效果如何,人物角色的演繹到不到位,電影對觀眾的影響力度等等,好電影就是好電影,爛片就是爛片,不分文藝商業
 既然文藝片和商業片是電影不同的定位方向,就該有不同的評價標準。你不能拿《唐伯虎點秋香》和《陽光燦爛的日子》用同一個標準來比較吧。唐伯虎就是純粹為了搞笑,請問它的故事情節合理嗎?這不妨礙它是一部優秀的喜劇電影吧?還有《東成西就》,它的故事合理嗎?《美人魚》的娛樂效果可能比不上唐伯虎,但也是一部比較好的電影。這樣的好電影比不上《百鳥朝鳳》《樹大招風》《長江圖》?比不上今年那麼多影評人推崇的大部分文藝片嗎?
 影評是一種權利''語話權",是''陣地"。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國內確實有廣電審核,但是在框框內就拍不到好電影嗎?只怕某部分導演具有所謂的“先進情節”吧。
 與其說是文化不自信,還不如說是文化審美迷惑,英雄罵得最兇,十幾年下來,這部電影不管從各個方面都成商業片的翹楚了。 中國文化有種不好的陋習,那就是尊老,任何東西越老就越捧,有種陋習是捧洋,果然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最主要原因就是貶今,這種貶今來更多來自於自我感受,情緒化,這是訓斥教育下的產物。 舊中國人對時代認知滯後,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有種時代的懈怠感,這是現在知識分子普遍存在的問題。 當紅樓夢電視劇出來的時候,被罵,現在成了經典。那些影評人士也是一樣,高冷曲寡,批評成了他們的政治正確,捧外成了他們的逼格之所在,尊古成了他們情懷的流動。他們輕佻而自命不凡,揮灑段子源源不絕,彷彿自己就是那個開破天命的覺悟者,但依然沒有走出中國文化審美的三大邏輯陷阱。
http://www.guancha.cn/LiangPengFei/2017_01_01_387145.shtml
2017-01-03 08:16:59
阿楨
電影《隱入塵煙》入圍2022第72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月25日內地上映

由中國青年導演李睿珺執導《隱入塵煙》入圍第72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該劇本梗概為沉默寡言的老四馬有鐵,自幼生活在三哥馬有銅家。經人介紹,馬有鐵和貴英結婚並展開了新生活,他們從春天播種、夏天耕耘到秋天收割......
李睿珺出生於甘肅高臺,代表作包括《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路過未來》等,其作品多與家鄉背景有關,關注社會民生和弱勢群體,現實主義風格濃郁。《路過未來》曾入圍第70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回應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中國這些導演特別喜歡拍這種“淳樸原始艱苦貧窮“的影片,這種格調特別容易在西方獲得大獎和讚賞加持。還沒點進來就知道是這種畫面。
對,就是這個味道,原始,落後,愚蒙才是西方喜歡的。
這就是為了獲獎而拍的!其目的不言而喻
一看名字,再一看劇照,進來再看了下片花,哦,老配方老味道,又是個去歐洲三大門口蹲坑的導演。拿著中國貧苦落後山區講故事的主
《隱入塵煙》沒有脫離現實的影片,我不認為是獻媚。中國不都是北上廣深,中國還有很多自然條件惡劣、經濟條件差的地方。
中國現在城市化率62% 每年還在接近1%增長中. 歐洲國家也就是60%多,高的70-80%. 中國大部分人在城市生活,而不是農村, 而且即便是農村,現在也有很多已經發展的很好的農村,無論是水電路網路通信等基建,還是當地人的精神面貌穿著打扮,都不是這個電影裡的樣子,怎麼這就能代表中國當下的時代和人民了?
而且最可笑的是 如果獲獎的電影比例是按城市化率4/6分 有60%的比例是都市題材 那沒人會說什麼不對. 但問題是62%的城市化率 到頭來有幾部反應中國城市生活的?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高鐵 地鐵 4G 5G通信基建 龐大的都市化群的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一大工業貿易市場國, 第一大專利申請國,到頭來就這?
2022-01-20 08:34:22
阿楨
賺你的錢,還要教育你,這種想法不好 2020-08-15

《中國奇譚》的總導演稱創作者有責任提高觀眾審美門檻。這個說法,有‘賺了你的錢,還要教育你’的意味。是民國啟蒙(別人)那一套。啟蒙主義,其實是最大的反智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啟蒙主義的底層邏輯,一定是一方輸出,另一方全盤接受。啟蒙者輸出,被啟蒙者只有乖乖聽著,按照啟蒙者說的去做的份。

西方哲學為什麼這麼昌盛?2020-08-14

【本文來自《我們和西方文明的根本性不同在哪?》評論區】
  回應
當你在討論西方哲學為什麼這麼昌盛的時候,西方人也在暗地裡討論東方哲學為什麼那麼昌盛;當你討論歐洲為何能開闢工業時代的時候,歐洲也在討論為何四大發明誕生在中國而不是歐洲,因此這一切討論的本質實際上無異於“為什麼我父親不是李嘉誠”,其實並沒有去追究的意義,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軌跡,所處的實際環境和社會現實不同,就會把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思考引向不同方向,這是理所當然的,也是無可指責的,你回望八千年的文明史,你會發現中華文明依然有很多被其他文明豔羨的獨到之處,中國人之所以熱衷於討論歐洲文明為何獨佔風騷,只不過是因為在距今不太久遠的近代,我們中國被他們毒打了一頓,近代史的屈辱令我們今日回顧依然感到震動,所以才生髮出那麼多對歐洲優越性的探討,並且根據討論的結果缺啥補啥,這是中國人的心魔,我們沒必要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了。
2023-01-16 09:54: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