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07 17:57:54| 人氣3,2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屋》 —— 沒有角色,只留澎湃情緒


看的是學生專場,導演陳麗珠在演出前走到台前,向一眾學生介紹劇作家歷史、作品、主題︰失去自由。導演說今天學生縱然沒有如故事的女兒一樣面對母親給予的有形枷鎖,卻也有不自由的問題,如我們總害怕與別人不同,或被社會對美醜肥瘦的既定觀念影響,失去自我。劇作家洛爾卡寫下是次演出的原著《白納德之屋》後,西班牙便爆發內戰,他也因此喪生。陳麗珠說也許洛爾卡預感到世界即將發生的變化,才寫下一個關於追求自由、反對壓抑與獨裁的劇作,回應世界。可以看出,陳麗珠改篇《白納德之屋》,所關心的是劇中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恨,及幾個女兒的欲望,以致用舞蹈劇場的方式呈現,劇情乃至角色身份也被簡化,卻提煉濃烈的情緒。 

提起西班牙內戰,總會令人想起達利或畢加索等描繪對內戰而生,而帶有濃烈情緒的圖畫,《白屋》也一樣,往往以對比顏色牽動情感。如甫開場一首佛朗明哥音樂,投映像電影畫頭一樣放出介紹劇名、劇作家及表演團體的美術字型,繼而一片水彩色樹林畫像的流動風景,台上是鮮橙色的泥土光效,三位身穿青綠碎裙的女舞者乃至紀文舜卻沿地踏步或旋轉,沒法跟上風景往前,以致綠衣與橙光相撞的對比顏色,像是要形容舞者(白納德的女兒)內心澎湃的欲望卻不能伸,也點出了《白納德之屋》那種越是被禁制,內心反抗的情感越是暴烈的主題。可見錄像設計楊振業、燈光設計劉銘鏗、服裝設計鄭文榮配合行天衣無縫,在開場時利用他們的設計為觀眾下了最佳定位,單是一場舞蹈,幾種色彩的衝撞,已載有千頭萬緒,把被母親壓抑的女兒內心那份情感翻湧,以非常具像的形狀展示人前,令觀眾很快投入女兒面對專制而不容妥協的狀態。即使演出沒有深刻描寫五位女兒及僕人的性格,只是平面地交代各人的關係,甚至抽走了原著故事中大部分情節,但因為這個開場畫面給予人一種反抗世俗的激情,使演出一直保持高亢的壓抑與叛逆對立的情緒,讓觀眾在沒有故事進演的情況下,仍能投入么女自殺的悲慘。 

《白屋》最有趣的地方是,導演把原著角色分明的寫實文本去角色化。當然其中仍可分辨各女兒的不同,但細心一看,觀眾只知道各女兒在不同處境下表達的情緒,長女為能結婚而逃離這個家牢而興奮,次女欲望不能表達,么女不理制度而渴求自由的愛等,但我們沒法從表演中看出各人的性格構成,她們一直以來只是面對制度而有不同情緒反映的對立面。更明顯的是,飾喪夫的女屋主白納德由紀文舜演繹,個頭高大的他從來不是假扮成老婦,而是從服裝到聲音也是如此雄糾糾的,表現出權力的象徵。最終,《白屋》所表述的,不可能成就由角色帶動的起承轉合故事,而是只有權力者與被控制者的對立層面,女兒無分彼此的被壓抑着,在不同處境下,在大開大合的舞蹈與突然靜止的畫面之間,呈現情感起伏的形狀。 

值得一提, 是次進劇場請來三位廣東現代舞團的舞者演出,三位女孩的肢體流麗,她們把被壓抑欲望的緊繃,透過不太激烈的舞動漸次浮現出來,而演戲部分又能駕馭得體。當中飾長女的舞者俞亞男最具吸引力,最初她輕盈地表現出即將能脫離控制的喜悅,及至最後么女自殺,母親面對如此大事仍不准女兒張揚甚至哭泣,俞亞男因失去離開家庭而表現的萬念俱灰,著實與飾母親的紀文舜那不可動搖的權力的能量,在舞台構成並置又對立的狀態,將表達情感為重的作品推到更深層次。 

觀賞場次︰2013年12月13日 2:30pm,香港大會堂劇院

文章已刊於《Art Plus》2014年1月

台長: 肥力 felixism
人氣(3,2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