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7 17:07:13| 人氣3,417|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筆記】附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這部電影在向榮格致敬。

2、潛意識是無際的天空、也是深沈的大海,而那座小島是我們曾經察覺的「自我」(人格),所有故事都在那裡發生。

3、更準確地說,潛意識是在「時間之外」。這是精神科醫師進入小島後,藍色的手錶因掉入水裡而停止的原因,在電影最後,這只藍色手錶才又發光運轉起來。

4、時間之外的整個世界都是藍色的(那也正好是天空與大海的顏色),而總是伴隨著一個紅色的情結,那是關於死亡,死亡的血。精神科醫師從頭至尾都是黃色(偶爾改換成綠色),但其實她也不是黃色的,最明顯的兩個地方是:影片開始她偶爾露出的藍色肩帶(這肩帶已經暗示出故事的祕密),還有影片最後那急轉直下的結局——精神科醫師腦部撞擊石頭,流出一大灘的血。

5、電影主角桃樂絲是個多重人格的患者,她幻想出了鄧肯、柯特、瑪利、咪咪,以及最重要的——精神科醫師等五大人格。是啊,整個故事在時間之外的小島發生,最後桃樂絲成功地面對了所有人格,且治癒了自己。所以我們才說精神科醫師的黃色乃是作為某種敘述故事之需要(包括她的小孩大衛),她們所有人其實都是藍色與紅色的錯織,他們都在時間之外的小島之上。

6、整片的基督教信仰其實只是作為一種「靈異電影」的花腔而存在的,這是一部關於心理的電影,不是一部靈異的電影。

7、但我卻很喜歡這個花腔,因為「潛意識」與所謂的「靈異現象」更可能是緊密關聯的,它們是神秘與未知,除去那些庸俗的對於靈異的好奇,人是「可能」(事實上也不斷發生)經驗某種神秘的經驗的。而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說經驗是假的,榮格說:心理上是真的,它就是真的。

8、這部片粗淺看來似乎仍是老套地嘲諷了基督教,但我不認為如此。片頭以一連串的牧師禱告開始(我沒辦法完整記憶下來),大意是:上帝無所不在,當你展開羽翼,祂在你之中,當黎明來時,祂在你之上,你所有念頭祂都知悉,包括你的正與邪。

9、傳統上我們便認為桃樂絲這樣的例子是被魔鬼「附身」,其實她只是在廣大的潛意識天空與大海找不到一個堅實的小島,她裂解了,但上帝無所不在,假如她裂解的話,她也還是在上帝「之中」裂解的,這是基督教說魔鬼是上帝的孿生子或是兄弟的原因。

10、影片最後讓精神科醫師死去(當然她必得死去,因為就內容來說她就是桃樂絲,而就形式來說她是出現來說故事的),整個小島又回到瀰漫封閉的基督教信仰之中,正如島上居民對精神科醫師說「我們不太相信科學那一套」。但假如「心理」與「靈異」可能有所關聯的話(它們之間的爭議也許愈來愈像光的波與粒子的爭議,是屬於一種模型上的爭吵),那麼這部電影可能就不只是單純嘲諷基督教封閉信仰如此簡單而已,它隱隱形成了兩套說法,而更可能只有一種真相。(精神科醫師說:我是來尋找真相的)

11、這可以讓我們回到第一點:這部電影在向榮格致敬。我的意思絕對不是導演熟悉榮格理論,不是的。我的意思是:這個故事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在這個意義上,這部電影、這個故事、這個「桃樂絲」、以及每一個我們自己,可能都「不自覺地」,在向榮格致敬。

12、最後一定要說,桃樂絲這個女孩實在太會演戲了。每換一種人格就完全變成另一個人,演技真是了得。












台長: 陳雋弘
人氣(3,417)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電影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電影筆記】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此分類上一篇:【電影筆記】挑逗性高潮

MOMO
請問
這部片子 DVD出租店 &quot現身&quot了嗎
2008-12-17 23:19:36
有一本書《二十四個比利》
在講一個人有二十四個人格
很好看

人格分裂感覺好刺激
2008-12-18 03:17:20
MOMO
我也不知哩
我是在二輪戲院看的
想想應該可能出來了吧:)


這是經典
其時有很多這類的書
最近好像有一本[最後一場畫展]
也是關於精神問題的
也許可以看看
2008-12-18 12:05:14
Paradisekiss
有本書叫ISORA也是類似題材不錯看!
2011-11-25 13:00:26
我會注意一下
但最近排的書太多
可能要等等
2011-11-25 22:41: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