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19 12:27:35|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個不是新移民的自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愛香港。
我在香港出生,在香港長大,受殖民地填鴨式教育。雖然沒有經歷過老一輩口中的「大件事」,例如六七暴動、制水等,甚至在「六‧四」時我都只是個不懂事的小學生,但我卻經歷到我這一輩的大事情,如「沙士」、「七‧一」等。
我愛香港並不單純因為它生我育我,也不是只因為它有人權、法治。我愛的還有香港的人、香港的文化。可能很多人會質疑甚麼是香港的文化,說實在的我也答不出來,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我愛的是一種「感覺」。或許讓我講些具體的事例,「沙士」期間醫護人員接二連三倒下,但奇怪的卻是仍然有醫護人員剛病愈後便隨即重新投入「戰場」,問其所以,答曰:「唔捨得班同事」。這就是新一代的香港人。六十年代的香港人標榜自己勤奮刻苦、任勞任怨。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人除了勤力外,還有一份自嘲的幽默。九十年代的香港人則以靈活機警、巧取鑽營而聞名。但到了二千年後的香港人,則是一群簡單率真的動物。他們不似大陸人,滿口為國為民(但是結果是軍隊真鎗實彈守住醫院四週) 。他們亦不會像台灣人那種功利計較(台北市長要出獎金要求醫護人員不要走出醫院) 。但是他們就在「沙士」期間做出拋開生死的決定,原因只為簡單的「掛念同伴」。面對生關死結仍能淡然一笑,箇中理由不需要太大、太複雜。我愛的就是這種簡單的想法。
陶大被隔離的居民並無大吵大鬧或揚言要「跳窗死」,頂多只是埋怨「早餐只得麵包,太單調」。我愛的是這種像小孩子般天真、帶有希望的個性。七‧一市民遊行,發泄不滿但第二天仍然上班。香港的市民是像楊千嬅般大情大性的,但不失分寸。香港的市民著重感覺、重視傳統中的家庭倫理、喜歡幻想,像長篇連續劇階大歡喜--熱鬧、傭俗但是天真歡樂。
香港人平日冷漠、疏離。就如今年的七‧一遊行,各有各訴求「各自搵食」。但是當有一個「負資產」暈倒,鄰近的「超額教師」、「基層人仕」會上前幫手,又或是讓出空間讓傷者離開。遊行期間的警察大比數少於參加者,而且並無特別防暴配備,有台灣來的朋友覺得這些警察根本不像是維持秩序,反而是似「協助」遊行示威。這就是香港人。我不喜歡現時的大陸。原因是現時的中國是一個「低度信任」的社會。社會中的虛偽造作發揮得淋漓盡至,除了假奶粉、毒粉絲外,還有「假面孔」。到過大陸旅遊的人都知道第一戒條就是不可以做好心,因為你付出金錢後不單止沒有幫助那些童丐,還可能會「惹禍上身」。上層的呢?不要以為大學生滿口為國為民就代表新中國有希望,事實是他們講的一套與他們真的做的一套往往南轅北轍。平日把救國掛在嘴邊的學生,往往就是最熱心到「新東方」爭取出國後再不回來的學生。我不否認大陸中真有為國為民之士,但他們當中有多少是發自真心?他們有多少不是被國家機器灌輸了集體意識的產物?
香港人平日雖然冷漠,但當別人受傷時卻是義不容辭。如果你問我覺得這種冷漠有問題嗎?我會答「沒有」。因為畢竟,鄰居都是當你有難時才顯得有價值。相比大陸人,香港那些為「唔捨得班同事」的人顯得像一群無邪的兔子,每天就是「嘴郁郁」為口奔馳,滿足於簡單的快樂之中,但又不失人性中最原始的善性。而這些兔子在我眼中都是可愛的、值得愛的。
的而且確香港曾經帶給我傷害。香港人那種「不認真」曾經叫我氣憤、失落。香港的填鴨教育亦令曾帶給我不少的痛苦。但是經過這麼多事情,我開始領悟、理解並且欣賞這種簡簡單單的歡樂。

台長: Nephilim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