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1-24 13:02:21| 人氣42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刺客列傳〉


圖說:


當年《史記》完全是自修,在大三的時候讀了本紀、世家全部,以及列傳一半讀到燕太子丹謀求全國最利的匕首,並且在上面餵毒,然後以人試刀,無不死者,我當年竟然就在旁篇草草地寫了「殘忍」二字〈刺客列傳〉這麼多死殺的場面我都沒有特別的註記,卻在此寫下「殘忍」,大概是二十歲的我會認為,試刀的人不求名不求利,相對於這些刺客而言,多少還是比較無辜的吧。



 

今天要研讀〈渡易水歌〉,於是也讀了〈刺客列傳〉。〈刺客列傳〉談到五位刺客: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其中又以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篇幅最長,也最廣為流傳。但是我讀完之後卻深刻覺得,荊軻的故事之所以高傳後世,只是因為他所刺殺的對象是秦王嬴,這位後來名為秦始皇的皇帝,在歷史上已經成為暴君的代表,大家對他的憎惡就轉而同情刺秦不成的荊軻。所以蘇東坡〈和詠荊軻〉有言:「荊軻不足說,田子老可驚。燕趙多奇士,惜哉亦虛名。」又說「至今天下人,湣燕欲其成。廢書一太息,可見千古情。」我想天下人之所以為荊軻嘆惋,也不過是因為他刺「秦」不成吧。

 

仔細讀來,我並不覺得荊軻高節,更不覺得燕太子丹光明。荊軻最後敗於秦庭上,卻說:「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這也不過是死前的一點迴護之言,任誰都看的出來,燕太子丹與荊軻之間沒有那麼深刻的知遇之情,直到易水送別,兩人都還有一些猜疑。

 

 

騎虎難下成英雄:荊軻刺秦王是被迫無奈

http://books.sina.com/bg/funny/focus/excerpt/sz/rw/2011-07-18/1601288629.html

 

這篇文章的開頭有提到歷代對於荊軻的歌詠,其實也有正反兩派。整篇文章雖然不免把荊軻寫得太沒用了,但是或許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此文認為荊軻私遇樊於期是要提醒他小心,而不是真的要他的人頭。這一點我並不以為然。)

 

荊軻之義舉迷思:重讀《史記‧刺客列傳》

http://mypaper.pchome.com.tw/flamesdream_2011/post/1322097620

 

這篇文章寫的就比較精簡,對於荊軻沒有那麼高的評價,反而提到了另一位我同樣很欣賞的:豫讓。

 

豫讓刺殺趙襄子幾次不成功,最後為趙襄子所殺。在這件事情上,豫讓與趙襄子雖然是仇人,但是都非常高義。趙襄子得知豫讓為了報仇而來,就放了他。豫讓行刺失敗,於是吞炭毀容,希望伺機再刺。這時於市街被朋友認出,朋友哀嘆,以豫讓之才,大可臣侍趙襄子,取得信任之後再行刺。但豫讓認為,臣侍趙襄子就不該再有二心,如果以臣之禮侍之又行刺,將來會為後世的人臣樹立不好的典範。

 

豫讓後來再行刺仍然被逮捕認出。趙襄子竟然對他曉以大義:雖然我滅了智伯,但過去智伯也滅了范氏、中行氏,你也臣服過他們,為何不為范氏、中行氏報仇?反而要為智伯報仇的念頭如此深呢?豫讓回答:因為范氏、中行氏以對待一般人的方式待我,我便以一般人的方式回報。智伯以國士知遇於我,我便以國士來回報智伯的知遇之恩。

 

趙襄子言明,他已經釋放豫讓一次了,這一次不會再釋放。豫讓請求趙襄子成全他復仇之節:「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君已寬赦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願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讎之意,則雖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於是襄子成全他的大義讓人拿自己的衣服給豫讓,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死之日,趙國志士聞之,皆為涕泣。

 

(唐)胡曾〈豫讓橋〉:「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



台長: 陳伯軒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420)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讀《史記》劄記 |
此分類下一篇:讀〈吳太伯世家〉
此分類上一篇:讀〈伯夷列傳〉

PEN
2018-01-24 19:51: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