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12-04 18:57:21|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跨領域主題閱讀的課程設計與挑戰——以臺北大學「經典閱讀自主學習」為例

 陳伯軒

(臺北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壹、前言

 

台灣近年來屢有針對國人閱讀習慣與風氣之調查,例如「SmartM世紀智庫所進行2017台灣閱讀習慣大調查」、「聯合報系願景工程2018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國家圖書館也推出《107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108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 等。無論是官方或民間團體做出的閱讀調查,都能夠顯示出閱讀習慣隨著時代風氣的變化、3C產品的流行、社群媒體的發達而有明顯的改變。於此之時,所謂「零閱讀」的情況愈來愈明顯。根據聯合報願景工程對於二○一八年閱讀行為的調查,將紙本書、電子書與漫畫、雜誌列入廣義的閱讀行為,則有約2.1%的受訪者,一整年的閱讀數量為零;若將閱讀行為縮小為紙本書籍,則數字上升到4.1%。閱讀風氣、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的養成,是許多教師反覆申述提倡的重點,也可說是通識教育的目標之一本文以本人於臺北大學開設之通識課「經典閱讀自主學習--人文思維與美學詮釋」的教學內容為例,分享跨領域主題式閱讀的課程設計及其障礙。本課程著重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方法與自我閱讀規劃,學期間以老師擬定的主題「偶然性」(serendipity)作為概念,帶領同學閱讀天文學、科學、醫學、財經、文學、哲學等不同領域的作品,要求學生設計為時半年的主題式閱讀計畫,並練習撰寫書評。然而,課程進行時,最大的障礙乃在於跨領域知識素材太廣,在沒有協同教學的情況之下,受限於教師既有學識,無法從容悠遊於各大領域的相關成果,因此要能順利進行課程,恐怕需要其他相關的配套措施。

贰、課程目標、架構與作業設計

 

「經典閱讀自主學習--人文思維與美學詮釋」的課程目標,主要是希望讓學生初步理解閱讀的重要性、閱讀的方法、以及知曉主題式閱讀的自學方式。並且透過課程進行示範,順著老師準備的課程主題「偶然性」(serendipity,理解跨領域閱讀的特質,並從中學會書評撰寫、自學讀書計畫安排等。

因此本課程的架構可分為兩大主軸:層次一為閱讀方法的介紹,層次二為主題式課程的學習。之所以不將全部的課程都鎖定於「閱讀的方法」,乃是擔心全然後設地討論「閱讀」,一整個學期下來恐怕缺乏實際的操作演練,容易淪於紙上談兵。至於主題式閱讀鎖定於「偶然性」,則純然出自於授課老師的近期的閱讀興趣,由此能夠更真實活潑地將對此主題的思索探討呈現在學生眼前。

在閱讀方法的引介上,本課程第一週用比較「軟調性」的名人閱讀法作為引介與開場,選擇了余秋雨《台灣演講》中的〈閱讀建議〉及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中的橋段。我之所以稱這樣的名人閱讀法是一種軟調性的教材,乃是類似這樣的閱讀經驗分享,往往比較訴諸於個人經驗的闡述與理解,作為接引的過渡,此後進入規模與體制較為完整的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艾德勒,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時,無論是課程進行的氣氛與學生的理解上都已經有適當的暖身預備。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圖書館《108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中,「108年總類圖書借閱TOP20」的第二名,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可推想此書出版以來持續不止的影響力。

《如何閱讀一本書》總共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第一篇 閱讀的層次」、「第二篇 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第三篇 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第四篇 閱讀的最終目標」,另有「附錄一 建議閱讀書目」、「附錄二 四種層次閱讀的練習與測驗」。從整本書的架構與子目錄,就可以很清楚這本書所展現出來的「閱讀四層次」:基礎閱讀、檢式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所得到的討論比重並不相同。基礎閱讀是脫離文盲的基本層次的閱讀,而檢式閱讀則是強調在特定時間內完成一項閱讀功課、抓出一本書的重點。本書花了七個至章節討論分析閱讀,足以見得本書乃是以此作為閱讀的核心能力。

然而進入到本課程中,由於時程安排的緣故,本課程則是將「分析閱讀」濃縮成一個子題(也就是書評練習),反而將閱讀第四層次:「主題閱讀」挪用在課程架構中。不過就作者對主題閱讀的定義,乃是「就同一個主題,閱讀二三本的書」。在課程進行上,則改為同一個主題閱讀不同書籍的某個篇章,以確保在授課時數有限的情況下,兼顧跨領域的多元性與維持教學品質:

主題

閱讀書/篇目

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的活力與藝術〉

〈閱讀與心智的成長〉

作家的閱讀方法

余秋雨《台灣演講》

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

閱讀的四個層次

〈閱讀的層次〉

〈閱讀的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主題式閱讀

〈閱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閱讀方法與理論的主題之後,接著就是進入課程主題設定一環。本課程的主題設定為「閱讀偶然性」,於課程第一節時,會與同學討論到生活中的許多隨機與偶然的概念。接下來分別以不同的主題依序展開對於偶然性的討論與認識,當中選取的篇章涉及文學、哲學、天文學、醫學、財經、統計等領域:

 

主題

閱讀書/篇目

前言:主題說明與引導

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與隨機

主題閱讀(一):偶然與存在*

郭箏〈上帝的骰子〉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

主題閱讀(二):偶然與宇宙*

艾倫.萊特曼《偶然的宇宙》

吉姆.霍爾特《世界為何存在》

主題閱讀(三):偶然與創意*

默頓‧邁耶斯《現代醫學中的偶然發現》

主題閱讀():偶然與交易*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隨機騙局》

主題閱讀():偶然與成功*

麥可.莫布新《成功與運氣》

主題閱讀():偶然的偶然*

胡淑雯《字母會:偶然》 

結語讓偶然發揮作用

新科學人,周群英《偶然的科學》 

說明:標記*者,授課時數為兩週,其餘為一週,依實際情況彈性調整。

作業設計上,本課程隨著主題式閱讀的進行,會請同學撰寫反思札記或心得;但回到自主學習的主軸,本課程著意於書評的撰寫與閱讀計畫的擬定。閱讀計畫必須呼應課程主題式的要求,由同學設計一個感興趣的議題與概念,選取五本以上的通俗讀物,撰述簡介與排定閱讀時程。

在實際課堂操作上,學生未必能真正瀏覽預備好的書籍,因而教師會將重心放在一開始的「主題設定」與「閱讀動機」上,期望同學可以藉此好好設想自己的興趣。教師也宜與此階段先行與同學討論,確定同學所設定的主題適宜,避免主題太泛或太窄,也能藉由師生討論的過程中逐步釐清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關懷。

學生設定的議題,必須適當地加以限制或排除。例如語言學習、旅遊、實用性書籍、工具書等,或者是與其專業科目相關之「課本」、「教科書」,並不適合作為此閱讀安排的內容。另外,期望同學盡可能選擇通俗類的書籍,是預設這樣的習慣能夠伴隨著畢業進入社會後,在那樣的情境下,通俗類的著作遠比學術著作來得更加容易取得,也更有可能真正吸引閱讀。當然,這些都不是嚴格的條件限定,至多成為一種鼓勵與提醒。另外,為了呼應課程跨領域主題閱讀,會特別鼓勵同學選取某一特定(如同「偶然性」)「概念」,並且避免選取單一領域的圖書(例如都是文學小說類、都是商管應用類、都是心靈勵志類),愈能夠以同一個議題跨越不同領域者,愈佳。

終究不得不承認的是,閱讀是一件很個人化的事情。教師在鼓勵閱讀、引導閱讀的前提之下,如何最大幅度地保留個人閱讀的風格、尊重個人閱讀的傾向,卻又能夠協助所有更新拓展,這端來師生實際上的互動與相互的信賴。

 

叁、主題引導與闡釋:偶然性

 

一、閱讀偶然性

傑米‧荷姆斯(Jamie Holmes)《無知的力量》Nonsense: The Power of Not Knowing強調面對「模糊性」(ambiguity)的重要,將砲口指向了當前的高等教育。他認為現前的教育並不是要訓練學生解決模糊不明的難題,而只是在傳輸知識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傳統講課形式所培養的能力愈來愈無法解決大學生畢業所面臨的難題:「你可曾聽教師強調,要有大幅突破的創新,失誤、犯錯、運氣必不可少?」某個程度上來說,這確實指出了長此以往教育強調「成功」必須付出的「努力」,對於不可預期的「運氣」卻視而不見,從而使人陷入一種樂觀者偏誤的盲點。成功確實需要實力,但也必不可少好運。無論是「運氣」或「隨機事件」都與「偶然性」息息相關,也是我們能夠用以重新框視自身存在與生活世界的重要的指標。

二、偶然與宇宙

從根本上來談,必不可免談世界的偶然存在。艾倫.萊特曼(Alan Lightman)《偶然的宇宙》(The Accidental Universe:The World You Thought You Knew)以七篇散文談論宇宙的各種面向,而那篇〈偶然的宇宙〉無論在標題或內文上,都提醒著宇宙生成可能是純屬「偶然」?作者表明,科學史可被視為一段將既定現象以基礎原理或原則將以解說的發展歷程。然而關於宇宙生成的理論日新月異,過去理論物理家相信,這整個宇宙的產生,是按照對稱性、數學真理的幾項原則而成,彷彿我們活在一個萬物皆可計算、預測、理解的宇宙。然而為何宇宙的種種參數,會恰好落在維生所必需的幅度內?大多數的物理學家都同意,要是我們的宇宙中能量的數值有任何一點出入,生命就絕對不會萌發。宇宙在乎生命嗎?宇宙有高於一切存在的某種智能設計(Intelligent Design)嗎?有許多可學家紛紛提出假說,我們此刻的宇宙可能是多重宇宙(multiverse)中的其中之一。

這正是《世界為何存在》(Why Does the World Exist: An Existential Detective Story)的作者吉姆.霍爾特Jim Holt)四處奔走提問,試圖以各種不同的脈絡解答「為何這個世界會有東西,而不是什麼都沒有」的問題。儘管不少人認為,宇宙終極存在的問題太過龐大,恐怕只能寄託於神學家心中的上帝。但吉姆.霍爾特指出,針對這個問題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派別:1、樂觀派:宇宙的存在必然有其原因,人類遲早能夠探究這個原因。2、悲觀派:宇宙的存在可能有其原因,但以人類的智慧恐怕無法探究。3、抵抗派:堅持認為宇宙的存在不可能有原因,所以那個問題本身根本毫無意義。

宇宙存在的偶然性,帶來的不安感,不只是對物理學家,對神學家而言更是如此。畢竟這完全否定了上帝創造世界的說法,也取消了世界存在的神性價值。在科學家的說辭中,我們所處的宇宙「像是」上帝恰好在籤筒裡抽出的一支籤--上帝,只淪為一場說明「偶然性」的修辭。然而,特別弔詭的是,無論是對於多重宇宙的推想或是對於造物者的信仰,「我們必須對無能證實的事物保持信念」,在這一點上,二者竟然如此相像。

三、偶然與創意

偶然為何讓人如此不安?或許正是因為它的不可預測性。默頓‧邁耶斯(Morton Meyers)在《現代醫學的偶然發現》(Happy Accidents: Serendipity in Madern Medical Breakthroughs)的導言〈意外發現,科學中嚴防死守的秘密〉為讀者展示科學研究中的創意思維如何影響了學術研究的成果。本書主張,有許多科學或醫學上的重大發現,並不是源自於不辭勞苦的實驗,而是基於一種偶然,甚至是一種明顯的錯誤。然而偶然事件與聰慧,是幸運的意外事件必不可少的要素。那些能夠抓住偶然性,並且從中突破既有的常規、範式,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的人,都有著開放的心智

創意思維必須同時具備理性邏輯、直覺與想像,然而過去大家習慣將「創造性」與「藝術」連結在一起,這樣的方式讓人誤以為科學研究是不需要發揮創意的。默頓‧邁耶斯提出「側置現實」的觀念,許多創意的研究並不是為問題找到答案,反而是在意外之中找到了答案才反過來思考:那它是什麼問題的答案呢?正如同對於「需要為發明之母」的側置,實際上有許多發明是在偶然之間產生了,人們才去思考它的用途是什麼?如何進一步改良?

但是這樣的觀點,在《偶然的科學》這本書中就不全然接受了。關於偶然性在科學研究之中到底佔有多大的份量,〈偶然與大腦〉這一章裡提及,這是一個很有分歧的意見。有人認為偶然性影響很深,有的人則認為,實際上因為偶然發明成功的案例並不特別佔據很多的比例,只不過是因為人們喜歡聽到這樣的故事。大家意見之所以分歧是因為我們很難真正界定什麼叫做「偶然」

最鮮明的例子就是《現代醫學的偶然發現》同樣列舉的,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偶然發現了青黴素,也就是盤尼西林。不過,盤尼西林的發現卻不能算是純粹的偶然。遠在前一個世紀科學家就已經知道了黴菌會抑制細菌生長,而弗萊明本人也一直在尋找能夠殺死細菌的合成物。換言之,弗萊明的腦袋已經有所準備,所以能夠把所有的偶然事件連結再一起。更何況,在弗萊明之後,人類又花了十年的研究才由其他人員找到把黴菌研發成藥物的方法。

由此,作者提出了「偽偶然性」的說法,「因為科學家已經知道自己在找什麼,只是無意間找到了答案。」相反地,人們發現代糖或是微波加熱,是一種純粹出於偶然的發現,運氣扮演的角色更加明顯。當然,《偶然的科學》也與《現代醫學的偶然發現》持相近的看法,因為研究者一般不會在學術論文中表明是什麼啟發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因此要量化地去看偶然對於科學研究的貢獻到底有多大,恐怕並不容易。

四、偶然與運氣

科學的研究容或需要運氣,而運氣能不能用理性的方式去探索研究呢?麥可.莫布新(Michael J. Mauboussin)《成功與運氣》(The Success Equation: Untangling Skill and Luck in Business, Sports, and Investing)帶領著讀者分析一件事情的成功,訴諸於能力與訴諸於運氣的狀況有何不同?在作者看來,運氣是訴諸於偶然發生、不受個體管控、難以預測的事件,而實力則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書的前三章,作者先釐清觀念,帶領讀者去思考運氣與能力之間的光譜。在第六章〈運氣的各種面貌〉裡,作者舉了各種實例時事證明,徒有堅強的實力卻忽略運氣的因素,往往會使得大量的投資與付出得不到預期的成果。這當中有許多的機制與因素,而最簡單的一種概念就是「偏好依附」(preferential attachment)。麥可‧莫布新舉了一個實驗的模組:假設有一個罐子,裡頭有5顆紅球、4顆黑球、3顆黃球、2顆綠球、1顆籃球,在蒙眼的情況下隨機抽取出任一顏色後放回,無論抽到哪一個顏色,便在罐子裡再加入同一顏色的球。依照此實驗方式,進行一百次,直到罐子滿了。根據模擬實驗,最終的結果會是哪個顏色的求勝出,乃取決於前幾次哪個顏色的球被取出來的最多。理解成功與運氣之間的關係,作者也帶領著我們思考,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隨機與偶然呢?第九章〈面對運氣〉以「上校賽局」(Colonel Blotto game)提出建議--如果競爭雙方實力有不小的差距,實力優勝的一方竟可能地維持最小變數的比賽,但若是處於劣勢的一方,就必須設法創造更多的變數與不可預期的偶然性於競爭過程。

五、偶然與交易

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隨機騙局》(Fooled by Randomness)關注金融市場投資的偶然性與隨機性,指出許多投資人都陷入了隨機性的騙局之中。無論是順勢交易、逆勢交易,都可能因為市場的隨機變化而獲利與虧損,但這都不足以證明手上掌握的投資方法是穩當或無用。〈隨機性和我們的心智:我們都是機率盲〉,就提示了我們對於機率的陌生而導致對許多情境的誤判。儘管這本書以投資與金融市場作為討論主軸,但塔雷伯厚實廣博的學養,使得全書有許多於投資之外令人驚奇的觀點洞見。例如他引介了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的「足夠滿意」(satisficing),說明人類固然是用理性思考的,但這樣的理性只能是「有限理性」。因此在面臨隨機事件時,我們的常常會因此忽視幽微的情緒,從而將眼前發生的事情是為常態。

六、偶然的《偶然》

無論是宇宙的生成、科學與醫學的研發、金融市場的波動或是商各種卓越成功,我們之所以容易迴避偶然性的緣故,大概就是因為偶然的生成,缺乏深度價值賦予的可能。然而偶然的意義,也許就是當我們直面偶然,不再忽視逃避,才更能夠釐清偶然性在這生活世界的影響。

○一二年,一群小說家發起「字母會」的創作實驗。由楊凱麟從法文的字母A到Z,依序擬定一個當代思想詞彙,小說家以主題概念創造小說,作為一種回應。《字母會H:偶然》,便於此產生。

《字母會H:偶然》由胡淑雯、陳雪、童偉格、顏忠賢、黃崇凱、駱以軍分別創作一篇小說集結,書末附有潘怡帆對各篇小說的評論。瀏覽各篇作品,「偶然」如何在不同的作家心中形成意義,爾後又透過各自選擇的劇情、技巧一一鋪排,本身就是充滿隨機性的事件。胡淑雯的〈偶然〉追溯老同學凱同之死,全篇的氛圍讀來頗同於藍漢傑《偶然是個魔法師》,人物浸泡在某一種旁訴記憶的氛圍中。陳雪的〈偶然〉發生的一場性侵案件,及多年後再次偶然地看到了施暴者。黃崇凱的則處在一種倒退幻象之中,而顏忠賢的讀來意義隱晦。駱以軍所展現的像極了平行時空中所有可能的存在以此相會的瞬間,至於童偉格〈偶然〉的開頭更是明顯地向卡謬《異鄉人》致敬。

由存在主義小說揭示的「關係的偶然性」,是我們對於偶然性認知的第一課也是最後一課。在人倫談論偶然,造成的衝擊是強烈的,原本認定的情感鏈鎖忽然斷裂,本來視為理所當然的愛與美、包容與關懷,或是過去多少人試圖宣揚的聖性與靈性,忽然之間被宣告無效,這在七等生〈我愛黑眼珠〉與郭箏〈上帝的骰子〉等存在主義小說中有非常鮮明的展演。

七、讓偶然發揮作用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無線網路的覆蓋拓展,過去十年來人們的生活不斷地被大數據給「最佳化」。上下班路線、喜愛的餐廳、臉書的廣告設計、愈來愈厚的社交同溫層,乃至於連公車何時到站都已經時刻計較。我們的生活愈來愈缺少偶然,也就意味著我們對於生活中的隨機變化愈來愈缺乏適應能力。然而,偶然性確實這麼多不同領域的專家努力向讀者展示的真相,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世界脈動。缺乏對於偶然的認識、接受與適應,將使得我們的生活愈益趨向固著與同質。反而對於突如其來的隨機事件,容易訴諸於奇妙的神諭或啟示。「讓偶然發揮作用」,《偶然的科學》一書結尾的呼籲,正意味著我們更應該在這個被Wifi牽引、被演算法擺佈如同提絲魁儡的此刻,閱讀偶然、認識偶然,並且真正接受偶然。

 

肆、書評教學:分析閱讀的補充與演練

 

書評的撰寫在台灣的學術界與文藝界似乎並不那麼地盛行,但是評價一本書的優劣,卻是閱讀活動中時常產生的認知活動及審美判斷。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對於這樣的價值判斷,歸依於分析閱讀的範疇,既要我們練習判斷作者的主旨、公正地評價一本書、以及討論贊成或反對作者的意見。

書評寫作與其他文藝創作或論文寫作類似,都是一種具有個人化風格的技藝之知,在這種認識之下,教導書評寫作固然可以廣舉各種不同的書評寫法,但顧及典範呈現與經驗分享的深入,若能由授課教師親自操刀示範、演練,並加以後設地分析說明,必然能夠使得書評教學在有限的時數中具體而微呈現出來。

向鴻全於〈經典與反經典--臺灣高等教育中經典閱讀活動的省思〉提出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目前教育的現況,是從事閱讀的人不一定能夠從事書籍評論、而從事書籍評論的人不一定能夠從事創作,這三種人根本上存在某種程度的斷裂;也就是說,我們在從事經典閱讀或教育的過程中,恐怕忽略一個關鍵的問題--閱讀行為固然有其方法與策略的考量規劃,但基本上閱讀行為應該是最接近個人生活,或者說,閱讀行為本質上應該屬於個人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同意向鴻全的觀察,卻也寄望著藉由書評創作的機會,能夠讓學生初步統整閱讀、評論與創作三種能力。許多人想到書評就會連結到學術性評論,但書評往往能夠較嚴謹的學術論文彰顯主觀的好惡與風格。「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書評是一種『溝通』,一種『指導』,一種『評價』,一種『創作』。……因為一篇好的書評,常常便是一篇很有份量的學術論文,或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散文。」

職是之故,我便以自己的書評〈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讀藍漢傑《偶然是個魔法師》〉作為示範,恰好又與本課程主題「偶然性」具有呼應。在進入書評寫作教學之前,除了對於書評的特性、台灣書評寫作的風氣與環境、發表園地等作一簡要的概述,接著會口頭闡述藍漢傑《偶然是個魔法師》這部小說的主題與特色,才會開始進入書評寫作的技術指導,大約會從以下幾點依序說明:

一、形成觀點:

既然是書評,最核心之處就是必須提出評論者的見解。見解的提出可以先由感情層面琢磨,你認同或喜歡這本書的內容嗎?是部分認同還是全部認同?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為何?再慢慢地形成你於這本書的評價。

二、概述引介:

作為一篇「書評」來評論一本「書」,難免掛一漏萬,但在行文之時可以先有一個段落作為「鋪陳概述」,意即簡單介紹整本書的內容或其他章節。這個部分是陪襯的作用,目的是要進一步引導〈一〉的出場。

三、開頭鋪陳:

一般短文寫作都會強調開頭點題的效用,無論是要開門見山直接切入或是埋兵伏將迂迴誘導,自然文不定法,不拘一格。但此處通常我會讓學生練習後者,提醒大家開頭可以「先從遠處寫起」,談一個看似與主題無關的內容--也許是新聞時事、歷史掌故、生活見聞等,從遠處寫處的迂迴切入,如果連結得當,不但能夠讓書評讀來文采生動,還往往能夠引領讀者別有會心。

四、形成連結:

孤立式的評價一本書固然是評論的方法之一,但是能夠為此書增添不同的脈絡使之更為立體,則更能展現評論者的慧眼與巧心。尤其因應主題式跨領域閱讀,針對此書的某些議題,若能夠在書評的行文中想方設法與其他相關議題進行對話或製造鏈結,則能夠讓整篇書評讀來更富有層次。

五、設定標題:

許多書評都會在「讀《某某書》」、「評《某某書》」之前,擬定一句短語以收言簡意賅之效。同時,也可以藉此展現某些巧思,與書評內文形成呼應。

六、全文修飾:

書評全文完成之後,可以擱置一段時日,此後再逐字逐句細讀,修飾文句以便統一風格、校正錯別字。

值得留意的是,寫作技能的培養與傳授,與教師個人能力與經驗有密切的關係。從示範的書評與評論而言,可以發現並不是按照文章段落的次序教授。而是先設立的主旨,再構思段落、設計過場或連結、最後才是擬定標題與鍛字鍊句。最後呈現出來的成果並非一體適用於所有類型的評論,但因為是由教師親身操演,在描述創作當中的種種細節考量時,這樣的現身說法會更細緻而具說服力。

 

伍、結語:課程的侷限與延展

 

本課程於107-2及108-1實際授課之後,覺察到不少操作上的難題或困惑。

一、就課程結構安排上,分為閱讀方法與主題閱讀,但課程三分之後的主軸幾乎都是在談「偶然性」。如此,似乎有所側重,閱讀的理論與方法談論得較少。

二、延續上一個問題,如果這樣的雙層次結構是可行的。那麼主題閱讀為何要鎖定「偶然性」?這能否在課程一開始的時候有明確的說明。相對的,是自我質疑或許也是另一種課程開展,這樣的主題式閱讀能不能夠變換主題?理論上當然可以,但這樣的主題變化是不是就出現了隨意性,得由授課老師自行斟酌。

三、在主題閱讀的進行中,本課程相當大程度展現了不同領域對於偶然性的思考。但是涉及的領域太過廣泛,有些領域並非授課老師專精嫻熟,甚至會有很跨學科之處--例如量子力學、統計學、賽局理論、風險管理等--,要能夠很好地引介這樣的內容,其實常常覺得力有未逮。

目前解決的方式有幾種:一是利用網路上的普及類的視聽教材作為課堂上的補充。藉此介紹:量子力學、平行宇宙、多重宇宙,或是利用網路說書頻道,引介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的理論與書籍。

其二,在遇到這些比較艱深的學科內容時,仍然會拉回課程主軸談論的「偶然性」上,將這些天文學、財經、科學、統計等案例,最後的結論概括化,從而引導出與課程有關的議題。

更值得嘗試的是,從學生的課堂心得作業中,不時也會發現來自各個不同學科的學生,能夠補充與協助老師課堂理解不足之處。因此,往後在授課時,也可以考慮在適當的安排之下,讓學有專精的不同科系的學生,來分別補充報告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以求到教學相長的成效。

向鴻全論述通識教育的目的時曾指出,通識教育應該提供或鼓勵創造一種「連結」,「那是從情感與意志等內在心靈世界做出發,強調並凸顯個人的想像與感受能力;而自然科學的知識,則幫助我們理解那些情感和意志的內容,並賦予其更理性的形式,作為經驗的範疇」,並且在另一篇文章也提醒我們,當通識教育不斷地朝向人文精神的方向去之時,應當注意不同學科之間或知識體系間相互「會通」的嘗試此課程試圖以主題式引導配合跨領域的素材作為相互融通詮釋的中介,除了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之外,也著意於鼓勵創造各種不同的連結。

  

参引資料

一、單篇文章

1.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我愛黑眼珠》(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頁187-201。

2. 朱榮智:〈談「書評寫作」〉,《明道文藝》44期(1979年11月),頁154-159。

3. 李奭學:〈從寫書評到編書評〉,收入李奭學《書話台灣》(台北:九歌,2004年),頁11-15

4. 向鴻全:〈融通還是斷裂?──大學通識教育發展的再省思〉,《通識教育學刊》第3期(2009年6月),頁23-34。

5. 向鴻全:〈經典與反經典--臺灣高等教育中經典閱讀活動的省思〉,《通識教育學刊》第9期(2012年9月),頁69-83。

6. 向鴻全:〈論經典教育與公民素養:兼論Martha C. Nussbaum的敘事想像〉,《慈濟通識教育學刊》第8期(2013年8月),頁55-75。

7. 陳伯軒:〈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讀藍漢傑《偶然是個魔法師》〉,《人本教育札記》第360期(2019年6月),頁108-109。

8. 陳伯軒:〈閱讀偶然性〉,《台灣出版與閱讀》(未刊稿)

9. 陳奕璇:〈「跨領域學習」在數位設計課程之教學實踐〉,《三聯技術雜誌》第110期(2018年12月),頁2-7。

10. 曾美芳:〈「自主學習」:未來大學的革命還是實踐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14期(2019年12月),頁247-260。

11. 郭箏:〈上帝的骰子〉,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小說選Ι》(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0二版),頁179-190

二、專著

1. 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6。

2. 余秋雨《台灣演講》,台北:爾雅,1998年。

3. 林文琪《我寫‧我思‧我在:反思寫作教學與實踐》,台北:五南,2019年。

4. 國家圖書館圖書館事業發展組:《107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台北:國家圖書館,2019年2月。

5. 國家圖書館圖書館事業發展組:《108年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台北:國家圖書館,2020年2月。

6. 日野原重明,賴廷筠譯:《幸福的偶然》,台北:張老師文化,2008年。

7. 艾倫.萊特曼(Alan Lightman)著,謝孟宗譯:《偶然的宇宙》,台北:商周出版社,2014年。

8. 法理德‧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著,劉怡女譯:《為博雅教育辯護》,台北:大寫出版,2015年。

9. 傑米‧荷姆斯(Jamie Holmes)著,謝孟宗譯:《無知的力量》,台北:遠流出版社,2016年。

10. 吉姆.霍爾特(Jim Holt)著,陳信宏譯:《世界為何存在》,台北:大塊文化,2016。

11. 瑪麗埃爾‧馬瑟(Marielle Macé)著,張琰譯《閱讀:存在的風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12. 麥克布魯克斯(Michael Brooks)編,周群英譯:《偶然的科學》,新北:八旗文化,2018年。

13. 麥可.莫布新(Michael J. Mauboussin)《成功與運氣》,台北:天下雜誌,2017年。

14. 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艾德勒,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郝明義、朱衣譯:《如何閱讀一本書》,台北:商務出版社,2003年。

15. 默頓·邁耶斯Morton Meyers)著,周子平譯,《現代醫學的偶然發現》,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三、網路資料

1. SmartM世紀智庫:〈你最近讀書了嗎?2017台灣閱讀習慣大調查〉,「SmartM網頁」,2017年9月26日,www.smartlinkin.com.tw/article/3282,2020年5月19日讀取。

2. 聯合報系民調中心,〈逾4成受訪者去年一整年沒看過書〉,「聯合新聞網」:vision.udn.com/vision/story/12844/3693732,2020年5月19日讀取。

3. 董柏廷:〈失意時代的文學守門人:范銘如談《書評職人》,「OPENBOOK閱讀誌」,2020年2月10日,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3234,2020年5月24日。

4. 米果:〈零閱讀現象〉,「風傳媒網頁」,2019年03月31日,www.storm.mg/article/1109523,2020年5月19日讀取。

--本文初稿曾宣讀於「2020通識教育與創新教學論壇暨學術研討會」,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主辦,2020年6月5日。

台長: 陳伯軒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國文教學 |
此分類上一篇:陳伯軒論著目錄(更新:2022/06/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