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20 01:56:58| 人氣1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味道裡尋求記憶──讀《記憶中的味道》有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很難得,竟有一本書能讓我等不及看完,便急著下筆寫感想的。

《記憶中的味道》是楊明2000年出版的散文集,寫的是食物與記憶揉合而成的滋味。我在2005年的國際書展會場上、那個朱雀文化小巧的圈圈裡,衝動地買下這本書,橘色的封面讓我想起最近正在編輯的童書《阿拉丁神燈》,我才正好為它的蝴蝶頁挑選了濃郁的橘紅色;也一如柯志遠的《孵貓公寓》(紅色文化)短篇小說集,柔軟的暖色系總是使我愛不釋手,往往隨意一翻,就十分不理性地放入購物籃中。

今年書展,是我第一次「有意識」地觀展,由於自己從事的是出版業,沒有道理不好好關心其他同行,除了出版品的種類及題材方向,連同行銷手法、攤位設計、裝潢擺飾,甚至書本或站或躺,都成為我急於吸收的視覺經驗。而在忙碌工作之餘,我終究能在三個館之間走馬看花、匆匆疾行,算是小有一些收穫。

猶記得書展的最後一天,是個氣候應該要十分宜人的禮拜日,但台北市只有攝氏五度,久降不歇的雨似乎讓溫度更低了一些。那天我好不容易放了假,其實和所有台北人一樣都懶得出門,要不是因為太不甘於時間全被公司剝奪,我仍是出門了,在寒風與人流中稍可愜意也忙亂地穿梭。

直到我愈買愈多、愈買愈多,手裡不僅撐著傘,還要狼狽地照顧書本們免於被淋濕,我一人實在寡不敵眾,只好將它們全部交予宅急便。後來朋友阿志在MSN上丟來義正詞嚴的一句話:「逛國際書展,就是該買些平時買不到的書!」我轉頭看著剛寄送到辦公室的紙箱,其實全都是在金石堂就能找到的,委實一陣羞慚。

總之,書桌上多了《記憶中的味道》,直到這陣子才輪到它成為我的通勤書。

我非常喜歡閱讀,尤其是讓人微笑的作品,那會使我更樂於書寫。當大量的文字在腦中滋長、流竄,總是迫使我即刻打開電腦,將思緒一股腦地鋪展開來。

看《記憶中的味道》,我時常忍不住臉上漾起的笑意,也許是因為和作者同為女性,其感受力、文字調性都是如此相合,而對食物、回憶、感情的觀感,也令我不住地蹙眉頷首;許多文句將我的心敲得鏗鏘有聲,恰恰打開了我思維的大門,也那麼輕易地挑逗了我想要寫點什麼的慾望。

我彷如遊走了一遍台北市,無論大街頭、小巷尾裡都能有出人意表的美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攔它躍然紙上而形成的意象──本土的風味,或者異地的香氣,輕輕鬆鬆地從文字的間隙裡竄出,我聞到了,也看見了。

楊明從食物的香氣、溫暖的白煙、難忘的調味出發,談及擺設如何妝點了餐室、異國料理透露出如何的情調、食物與氣氛究竟哪個重要的拉鋸戰、與誰曾有過怎樣的際遇,以及與一同用餐的朋友之間的話語……記憶與味道,全都被打開來翻攪一陣,而她依然不忘點選適合配餐的小酒,那樣的感受必然耐人尋味。

於是不禁揣想,要是有那麼一天,我經過那家曾與前男友一起用過下午茶的店,它還會是當年那個模樣嗎?座椅仍是當年陳列的那個樣子嗎?招牌的甜點還是那一種嗎?而空調散發出的氣味,是不是仍舊相同呢?待我瑣瑣碎碎地想了一陣,才驚覺其實自己根本沒什麼機會再舊地重遊了。

然而,要是我真的回去了,也真的向年輕的服務生要了一塊糕點、一杯午茶,那麼究竟我嚐的將是記憶中的味道,還是味道中的記憶?

川流不息的車陣再壅塞,我只想要有一面透明乾淨的落地窗,將我與這城市的塵囂與匆忙輕巧地隔開,任何有關工作的不順心與怨氣,皆能全然拋諸腦後──

在這當兒,且讓我先小小做個白日夢,好好享受眼前的這一份餐食吧。

台長: Sleeping
人氣(1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