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6 04:22:25| 人氣55| 回應0 | 下一篇

和平的人 暴力地死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生命很累人,也很諷刺。累人,因為這個世界總是紛紛擾擾;諷刺,因為去阻止這些紛擾的人們,總是令人意外地,暴力地死去。

John Lennon曾說他永遠也不能想透,像甘地和金恩博士這樣的非暴力和平主義者,為何會暴力地死去?他也無法理解,究竟是什麼樣的世界,竟然會讓這些理想的和平主義者遭到槍殺,死於非命?這些問題始終沒有解答,始終讓人覺得遺憾,但是生命的諷刺彷彿就是這麼自然而然地來到,讓提出這一個問題的John Lennon,最後也在暴力地槍火下終結了生命。

沒有人聽到John Lennon的「Image」不流淚的吧?那個烏托邦的想像世界裡沒有天堂與地獄、沒有國界與宗教、沒有財產與飢餓,有的只是和平生活的人們,充滿手足之情、同胞之愛。

「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記得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一個人在房間裡哭得徹頭徹底,淚流滿面,晚上七點的吃飯時間,不敢讓止不住的眼淚被家人看見,只好一直窩在房間裡不出去吃飯,惹得媽媽破口大罵。不知道我的人生到底有沒有因此而轉變,但是我記得,當我好不容易忍住眼淚,擦乾衣襟之後,向John Lennon說了一句:「Hey John! You will not be the only one, cause I’ll join you.」我相信這句話一定也有無數個人對他說過,無數個原本只是喜歡窩在家裡聽音樂的年輕人,從此決定要讓這個想像成真。這顆種子就這樣,在我們的腦袋裡種下。

Bob Marley,來自牙買加的雷鬼樂手,宣揚著種族平等的第三世界和平代言人,他不偏激地鼓舞以暴力恐嚇來反抗第一世界的經濟與文化侵略,而是一直認為只有當全世界都看不到彼此的差異的時候,世界才有和平的可能。這會是一段多麼漫長的路途,至少就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我們往往只看到人與人的差異,忙於辨認你與我的不同,而不去找尋人性的共同點,國與國間如此、族群與族群間如此、人與人間更是如此。在一個充滿著不公平與不正義的混亂世界裡,Bob Marley告訴我們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超脫奴役的束縛,唯有我們自己可以解放自己。這樣的句子寫在他的歌曲「Redemption Song」(救贖之歌)裡:「Emancipate your selves from mental slavery, none but ourselves can free our minds. Have no fear from automatic energy, cause none of them can stop the time……Won’t you help to sing, these songs of freedom.」

歌曲伴隨著的是輕盈的原音吉他伴奏,濃厚的生命救贖就在Bob Marley的愜意吟唱下滿溢流洩,彷彿可以想像在牙買加一個烈日的街頭下,Bob Marley一個人抱著琴身有點斑駁、琴弦有些生鏽的吉他蹲坐在路邊,唱這首救贖之歌給他的同胞孩子們聽,告訴他們要靠自己解放自己。孩子們或許不會非常專心地聆聽,或許會頑皮地跑到旁邊漏水的水池嬉戲,但Bob Marley不會在乎,因為他相信音符會自然而然地流進孩子們的腦海裡,就這樣,同樣地,在他們的腦袋裡種下和平的種子。

長年奔波宣揚和平與雷鬼音樂的Bob Marley於1981年5月11日死於腦癌,享年僅僅三十六歲。

還有一位偉大的Hip-Hop、R&B歌手Marvin Gaye,同樣也是和平的謳歌者,卻暴力地死去。911事件之後,U2的主唱Bono集合了許多當紅的歌手錄製了一張單曲,表達了對和平的追求與對戰爭殺戮的痛恨,當時所選取翻唱的單曲便是Marvin Gaye的經典名曲「What’s going on」。原本專門以唱Motown唱片的流行情歌走紅的Marvin Gaye,在看到了越戰的殘酷、示威學生遭到軍隊槍殺、金恩的遇刺等令人傷悲的事件之後,決心要製作一張自省的、關注社會的音樂作品。「What’s going on」便是這樣地一張作品,同名曲極富同情心卻又極力質疑戰爭的本質:「Mother, mother, mother, there‘s too many of you crying. Brother, brother, brother, there’s too many of you dying…….You see, war is not the answer, for only love can conquer hate. You know we’ve got to find a way, to bring some loving’ here today.」

Marvin Gaye所表現出來的音樂美感與悲天憫人的社會觀照,相比於現在流行音樂樂壇充斥著的Hip-Hap、Rap、R&B風潮,實在更能僅僅捉住黑人音樂為靈魂謳歌的生命動力,而Marvin Gaye擺脫流行歌曲的情愛潮流,堅持創作一張反戰、訴求和平,甚至議題擴及到環保、教育的專輯,更應令盲目追隨市場流行的音樂創作者無地自容。

Marvin Gaye於1984年4月1日去世,過逝於他洛杉磯的父母家內,原因是被槍殺,但槍殺他的不是別人,而是他的親生父親。由於Marvin Gaye憤而攻擊對他母親出言不遜、言語羞辱的父親,反被父親以槍枝擊斃。諷刺的是,那一把致Marvin Gaye於死地的槍,正是不久前他親手送給他父親的禮物。

  此外尚有一位虛構的人物,並不是一個音樂人,但也同樣地給了我憤慨、悲傷的印象。巴金的小說「愛情三部曲」裡頭的人物「陳真」,一個終生奉獻於革命事業的知識份子。在中國早期動盪不安的局勢裡,陳真做為當時左派知識份子的領袖,將他的事業與中國的得救當作他唯一的人生使命,而他也自始自終賣命工作,翻譯、著述,以期待創造中國更美好的前景。事實上,陳真一直為肺病病魔所纏繞,而他也一直相信自己來日不多,因此他索性放棄一切可能的治療與修養,打算一把大火將殆盡的蠟燭一口氣燒光,以換取最終的一陣美好光霞。然而,陳真最終並不是死於肺病,而是在一次外出夜歸途中,被一輛小資產階級的轎車給撞死了。陳真說對了,他的生命很短暫,只是這把大火不是自然地消滅,而是被命運的惡手狠狠捏熄,陳真死在他終其一生反抗的價值觀下,怎麼能不說這是一次命運的謀殺呢!

  我過去曾經一直著迷於死亡,將窗掩上,將燈熄滅,最終將眼閉上,從此所有的煩悶離我遠遠而去。將死亡浪漫化,也許是我人生扯得最大的一個玩笑。對很多偉大的人而言,生命不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反而讓他們殘酷、不合理地死亡
,而我在這裡開死亡的玩笑,實在是太無知、太幼稚,因為去諷刺生命的諷刺,並不能夠幫助些什麼。

生命的遺憾撲面而來,讓我們躲避不及,我們只能不停地追問:「為什麼和平的人,總是暴力地死去?」

台長: 傑尼龜
人氣(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