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13 13:18:15| 人氣1,2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王苗 悲歡中國攝影展 at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王苗被譽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家之一」,零三年時獲選為「年度攝影人物」,但與攝影深長的緣份或許起於生命的偶然,也或許是必然。王苗稚齡進北京故宮做不支薪的攝影助理,拍攝文物,開啟了她對影像的執迷。在那物質缺乏的年代,她以底片盒上的圖案做為學習參考的對象,令後學歆羨的是,她身邊總有國寶級的老師適時出現提點她,吳伯寅、黃翔坤、羅哲文、王發塘、彭華士……,在過程中都啟發了她的人生方向及藝術態度,及對工作一絲不苟的要求。也因著她的天份與好學,大師們帶著她踏遍三大石窟拍攝庫藏之秘,當時出版的石窟畫冊都滿載著她的作品。

在敦煌工作三個月期間,王苗遇見了此生的忘年交,年已七十餘的大畫家龐熏琴,她打燈拍壁畫,他就藉著燈光臨摩,閒時還教她畫飛天,送給她的作品上題寫著:「昔日的苗苗長成今日的大樹,高過莫高窟,氣死如來佛」。

《人民中國》攝影組長黃祥坤傳授給她抓拍而不擺拍的訣竅,令她此生受用無窮。也因跟著黃祥坤進入動物園的猴籠裡抓拍到《籠裡籠外》這幀作品,引起當時社會主義藝術觀下論者的嘩然。

王苗參與創辦的「四月影會」於七九年四月舉行【自然‧社會‧人】首展,地點在北京中山公園蘭室,參觀人潮前所未見的洶湧,但她的入選作之一《賣漁婦人》不久就從牆面上消失了,理由是有意鼓吹自由市場經濟,另一楨作品《籠裡籠外》批判如排山倒海而來,指稱此作「影射社會主義將人關在籠裡沒有自由」,一遍遍地撻伐。

結論是,這個展覽成為中國攝影史的里程碑,《籠裡籠外》也成為經典。三十年後王苗提起這段公案,只是淡淡地說,當時並非有意識地影射,只覺得從籠裡拍籠外圍觀的人群「很有趣」。

也就在那年王苗獲得機會進入復社後的《中國新聞社》擔任攝影記者,從自由攝影進入媒體攝影,這是她人生第一個轉捩點,從此介面與視野更寬廣。

八0年代初王苗在北海公園看到日本當代著名風景畫家東山魁夷的畫展,猛然醒悟自然風?原來也可以是這樣的,不需一味地波瀾壯闊,歌頌祖國河山,也可以那麼疏簡澹泊,因此而拍了上百幅詩意的風景作。

當時朦朧詩初發軔,詩人顧城在偶然的機緣下看到這系列作品,為每一幅都譜寫了詩作,接著北島也吟和,還親自寫成英文詩,於是三人合輯出版了《野外拾回的小詩》攝影詩集,合作的朗頌會觀眾爆棚,口碑傳誦一時。王苗被譽為「賦予草木生命的第一人」。

八五年王苗入西藏三個月,場景又從恬淡的自然拉到壯闊無涯的山川草原,天地人都深深地震撼住她。西藏成為她此生的至愛,出版的《世間人》攝影集寫盡西藏人的風霜喜樂。

八六年生命再度大轉折,王苗被派到香港《中國旅遊》雜誌工作,六年間沒在家裡過過一個春節,陸續推出《唐僧取經之路》、《西南絲綢之路》、《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和《重走馬可.孛羅之路》等鉅構,每一個都是天長地久的承諾,也在過程中學會了做報導攝影。

王苗始終遵循著黃祥坤坤傳授給她「抓拍」的原則,不刻意讓拍攝對象擺任何姿態。她的作品總是凝結當下為永恆,為搶一個鏡頭而奮不顧身,因為眼睛瞥見時已稍縱即逝。拍攝《枯樹與老者》這楨作品,她躺到地面時畫面中並沒有老者,斜身拿起鏡頭向天時才發現老者緩緩走向樹下,天、樹、人竟那麼諧和地構築出深邃的意境;新疆吃羊肉泡饃吃得滿臉糊的當地小孩,睜著大眼睛愣望的可愛模樣;陜北街頭巧遇送葬隊伍,孝女白琴哭得感天動地;抑或在四川涼山寨子裡,頭纏天菩薩的彝族「犀利哥」回眸瞪視的霎那;更或是雲南山區抱著羊羔的牧童,茫然的望向遠方…王苗的鏡頭裡總是出現令人動容的畫面。

轉為雜誌總編輯及副社長後,她大力推動人文地理攝影,創辦《華夏人文地理》雜誌,開啟大陸相關領域的先河,引導不少有志攝影家先後製作《京杭大運河》、《江南古鎮》、《再見三峽》、《茶馬古道》、《重走紅軍長征路》、《中國春節大觀》等專題,並舉辦無數大型攝影活動,例如《中國大地一晝夜》及《攝影24小時》等活動,動員數百位攝影家上山下海紀錄在地的當下現實,將攝影世界緊緊地聚合在一起。

其中《攝影24小時》啟動於2002年與台灣媒體的合作,首站就是《台灣攝影24小時》,動員兩岸四地百名攝影家及攝影記者齊聚台灣,奔赴各角落拍攝地景民情、記錄當地特色,隨即出版攝影集行銷天下,十年來已陸續舉辦過北京、貴州、上海、西藏、山東、浙江、雲南、青海24小時,累積無數作品與巨冊。

許多攝影者因她的慧眼而崛起,許多朋友視她為最親近敬愛的攝影家。說她是中國當代攝影的推手,當之無愧。

零三年獲選為「年度攝影人物」,評語是:「一位有著豐富經驗和廣泛影響的大型攝影活動策劃人」。

陝西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胡武功說,「王苗和她的攝影質樸無華,但是韻味雋永;王苗和藹親善,但是個性堅強;王苗謙遜,但極自信。這大概就是王苗的意義!」

中國知名媒體人陳小波則說「這個世界好的攝影家不缺,但有組織能力又願意付出心血和精力做攝影推動者的少而又少。王苗既是一個傑出的攝影家,又是一個潛力無邊的攝影推動者」。

【悲歡中國─王苗攝影回顧展】集結王苗八十年代至今的六十餘幅作品


王苗被譽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家之一」,零三年時獲選為「年度攝影人物」,但與攝影深長的緣份或許起於生命的偶然,也或許是必然。王苗稚齡進北京故宮做不支薪的攝影助理,拍攝文物,開啟了她對影像的執迷。在那物質缺乏的年代,她以底片盒上的圖案做為學習參考的對象,令後學歆羨的是,她身邊總有國寶級的老師適時出現提點她,吳伯寅、黃翔坤、羅哲文、王發塘、彭華士……,在過程中都啟發了她的人生方向及藝術態度,及對工作一絲不苟的要求。也因著她的天份與好學,大師們帶著她踏遍三大石窟拍攝庫藏之秘,當時出版的石窟畫冊都滿載著她的作品。

在敦煌工作三個月期間,王苗遇見了此生的忘年交,年已七十餘的大畫家龐熏琴,她打燈拍壁畫,他就藉著燈光臨摩,閒時還教她畫飛天,送給她的作品上題寫著:「昔日的苗苗長成今日的大樹,高過莫高窟,氣死如來佛」。

《人民中國》攝影組長黃祥坤傳授給她抓拍而不擺拍的訣竅,令她此生受用無窮。也因跟著黃祥坤進入動物園的猴籠裡抓拍到《籠裡籠外》這幀作品,引起當時社會主義藝術觀下論者的嘩然。

王苗參與創辦的「四月影會」於七九年四月舉行【自然‧社會‧人】首展,地點在北京中山公園蘭室,參觀人潮前所未見的洶湧,但她的入選作之一《賣漁婦人》不久就從牆面上消失了,理由是有意鼓吹自由市場經濟,另一楨作品《籠裡籠外》批判如排山倒海而來,指稱此作「影射社會主義將人關在籠裡沒有自由」,一遍遍地撻伐。

結論是,這個展覽成為中國攝影史的里程碑,《籠裡籠外》也成為經典。三十年後王苗提起這段公案,只是淡淡地說,當時並非有意識地影射,只覺得從籠裡拍籠外圍觀的人群「很有趣」。

也就在那年王苗獲得機會進入復社後的《中國新聞社》擔任攝影記者,從自由攝影進入媒體攝影,這是她人生第一個轉捩點,從此介面與視野更寬廣。

八0年代初王苗在北海公園看到日本當代著名風景畫家東山魁夷的畫展,猛然醒悟自然風原來也可以是這樣的,不需一味地波瀾壯闊,歌頌祖國河山,也可以那麼疏簡澹泊,因此而拍了上百幅詩意的風景作。

當時朦朧詩初發軔,詩人顧城在偶然的機緣下看到這系列作品,為每一幅都譜寫了詩作,接著北島也吟和,還親自寫成英文詩,於是三人合輯出版了《野外拾回的小詩》攝影詩集,合作的朗頌會觀眾爆棚,口碑傳誦一時。王苗被譽為「賦予草木生命的第一人」。

八五年王苗入西藏三個月,場景又從恬淡的自然拉到壯闊無涯的山川草原,天地人都深深地震撼住她。西藏成為她此生的至愛,出版的《世間人》攝影集寫盡西藏人的風霜喜樂。

八六年生命再度大轉折,王苗被派到香港《中國旅遊》雜誌工作,六年間沒在家裡過過一個春節,陸續推出《唐僧取經之路》、《西南絲綢之路》、《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和《重走馬可.孛羅之路》等鉅構,每一個都是天長地久的承諾,也在過程中學會了做報導攝影。

王苗始終遵循著黃祥坤坤傳授給她「抓拍」的原則,不刻意讓拍攝對象擺任何姿態。她的作品總是凝結當下為永恆,為搶一個鏡頭而奮不顧身,因為眼睛瞥見時已稍縱即逝。拍攝《枯樹與老者》這楨作品,她躺到地面時畫面中並沒有老者,斜身拿起鏡頭向天時才發現老者緩緩走向樹下,天、樹、人竟那麼諧和地構築出深邃的意境;新疆吃羊肉泡饃吃得滿臉糊的當地小孩,睜著大眼睛愣望的可愛模樣;陜北街頭巧遇送葬隊伍,孝女白琴哭得感天動地;抑或在四川涼山寨子裡,頭纏天菩薩的彝族「犀利哥」回眸瞪視的霎那;更或是雲南山區抱著羊羔的牧童,茫然的望向遠方…王苗的鏡頭裡總是出現令人動容的畫面。

轉為雜誌總編輯及副社長後,她大力推動人文地理攝影,創辦《華夏人文地理》雜誌,開啟大陸相關領域的先河,引導不少有志攝影家先後製作《京杭大運河》、《江南古鎮》、《再見三峽》、《茶馬古道》、《重走紅軍長征路》、《中國春節大觀》等專題,並舉辦無數大型攝影活動,例如《中國大地一晝夜》及《攝影24小時》等活動,動員數百位攝影家上山下海紀錄在地的當下現實,將攝影世界緊緊地聚合在一起。

其中《攝影24小時》啟動於2002年與台灣媒體的合作,首站就是《台灣攝影24小時》,動員兩岸四地百名攝影家及攝影記者齊聚台灣,奔赴各角落拍攝地景民情、記錄當地特色,隨即出版攝影集行銷天下,十年來已陸續舉辦過北京、貴州、上海、西藏、山東、浙江、雲南、青海24小時,累積無數作品與巨冊。

許多攝影者因她的慧眼而崛起,許多朋友視她為最親近敬愛的攝影家。說她是中國當代攝影的推手,當之無愧。

零三年獲選為「年度攝影人物」,評語是:「一位有著豐富經驗和廣泛影響的大型攝影活動策劃人」。

陝西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胡武功說,「王苗和她的攝影質樸無華,但是韻味雋永;王苗和藹親善,但是個性堅強;王苗謙遜,但極自信。這大概就是王苗的意義!」

中國知名媒體人陳小波則說「這個世界好的攝影家不缺,但有組織能力又願意付出心血和精力做攝影推動者的少而又少。王苗既是一個傑出的攝影家,又是一個潛力無邊的攝影推動者」。

本次展覽將於開幕日當天下午3時舉辦【悲歡中國40年】座談會,特別邀請到王苗相交莫逆的台灣攝影界朋友黃永松、張照堂、莊靈、簡永彬等人,一起談談王苗攝影40年來中國攝影界的轉變,自由入場,歡迎踴躍參加。

[ 王苗攝影作品欣賞 ]

[ 王苗攝影作品欣賞 ]



《帕米爾高原的孩子》,1987,新疆。


《彝族男子》,1987,四川涼山。


《西藏女孩》,1985,西藏拉薩。


《新疆女孩》,新疆。


《帕米爾高原一戶人家》,1987,新疆。


《枯樹與老者》,1991,內蒙額濟納。


七0年代末,一群年輕攝影家改變了當時中國普遍認為的,攝影為政治服務的理念,他們創辦「四月影會」,首展發刊詞指出「……攝影,作為一種藝術,有它本身特有的語言。是時候了,正像應該用經濟手段管理經濟一樣,也應該用藝術語言來研究藝術。攝影藝術的美存在於自然的韻律之中,存在於社會的真實之中,存在於人的情趣之中。而往往並不一定存在於重大題材或長官意識裡……」,這段話標示了現代中國新攝影藝術的開端,影會中最活躍的攝影家之一,就是共同創辦人王苗。



info form

http://www.trend.org/arts_info.php?pid=532

王苗 悲歡中國攝影展

— at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15 01 11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Momo~
人氣(1,2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推薦 |
此分類下一篇:動手DIY 手工香皂正夯~
此分類上一篇:The Beatles tomorrow 匹頭四展~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