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23 17:12:34| 人氣2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樂士浮生錄與台灣地下音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與郁婷看了[樂士浮生錄][偶然與巧合]
我喜歡[樂士浮生錄].如同李幼新之影評,它幾乎是一部讓所有影評人閉上嘴的影片.只要開放心胸及耳朵去聆聽就可以.過程不時看到溫德斯充滿感情(尊敬.幽默.親情.反省…)的鏡頭.讓我聯想到台灣的音樂工作人員.電影工作人員.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曾經為我們做民謠童歌的人,已經有些文字.電影工作者替他們保留屬於他們的作品(文字影像聲音).雖然是不夠完善,但至少是有些雛型.

我在想台灣還有一群年輕人,受到西方音樂影響,努力”本土化”志力於將西方搖滾樂移植深耕生根在台灣在片土地上.音樂已不似西方.而是生猛有力的台灣味.但再過10.20年他們的音樂是否也會被人遺忘?在臺灣音樂史上他們是如何的尷尬而卑微?
成年人覺得搖滾樂是青少年的玩意.它不會是國家音樂廳的佳賓.只能窩在地下酒吧,擔心有未滿18歲的小伙子被機車警察臨檢;擔心倒店後一群只會音樂的癡人如何生存;擔心兵役畢業出國成家…不用擔心的就是技不如人.因為有著一肚子才華.可以肆無忌憚的恣意耍屌,看著他們臉上的神采飛揚.自信滿滿.雖然是很想狠狠揍他們一拳/吐他們口水.但每當他們一碰到樂器,便原諒一切.包括平日最難忍受的高傲都吞進肚子.因為他們的音樂,是用年輕歲月換來.

可是最終還是會被遺忘的.沒有任何”台灣學者”認為那種吵死人的音樂值得留下.何時才會出現溫德斯.或萊庫德.只因為:有些人真的是一生中只會遇見一次.就只在光輝/灰暗的年輕歲月出沒.

看著古巴老樂手,突然覺得他們是幸運的.至少,他們沒有永遠被遺忘.台灣的搖滾樂手,像是亞細亞的孤兒.血統不夠純正;貢獻不夠卓越;廝殺不夠激烈;墮落不夠快樂…就像老二無法勃起,鼻孔卻一直噴血;
他們絕對不是西方音樂的遺腹子,而是台灣搖滾樂之子.
不是偶然也非巧合,誰能替我告訴他們:
台灣必然少不了你們的聲音.

台長: mgci.琦鈺
人氣(2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