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18 18:39:43| 人氣1,1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所謂的自我認同也許就是一種 - 單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名:片想い(2001)
著作: 東野圭吾
翻譯:張智淵
總導讀:林依俐
解說:陳國偉
2001 第125回直木賞候補
(書籍封面版權屬於獨步文化文化、日本文藝春秋)
(本文涉及書中情節,請斟酌入內)

個人主觀推薦:★★☆

故事大綱
前帝都大學美式橄欖球王牌四分衛西脇與昔日女球隊經理美月久別重逢,與往昔判若兩人的她舉止古怪,令西脇大惑不解,更驚人的是,美月自曝自己為了酒店女公關殺了人,當西脇決定協助美月逃避警方追緝,她卻又不告而別。在尋找美月的過程中,西脇發現命案的真相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認真說起來,我對這部頗受好評的《單戀》感受不多,雖然我在談推理小說時,常常會提到意外性、詭計、謎團......等等這些推理小說中常見的元素,但萬變不離其宗,說根本,一本叫座的大眾小說,核心劇情或許才是最重要的,當然,若是再加上有一個好的說故事口吻,那更是大大加分。而對於普遍的個人來說,一部好的大眾小說,題材是否為自己的菜,應該是佔很大一部份的因素,而《單戀》很可惜不是我的菜。

圍繞著《單戀》最重要的主題,乃是人們對於性別這個概念的重塑,以既有的普遍認知結構來說,我們都知道有所謂男性、女性、男性軀殼女性心理、女性軀殼男性心理,仔細看來,其實這四種都屬極端值;以戀愛關係(不確定這種名詞正確與否?)來看的話,我們知道有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戀愛關係就並非那麼極端,雙性戀基本上就是個模糊不清的地帶。在《單戀》中所述的「性別認同障礙」乍看下很好懂,似乎就是不知道自己是男還是女?因為你可能擁有男性的軀殼,但確有女性的心靈,反之亦然。但我想,在《單戀》中的「性別認同障礙」並非如此單純,東野想論述的遠比這更為複雜。

如書中所述,會有「性別認同障礙」這種字眼,是因為我們從幾千年前就接受的訊息,男人應該怎麼樣、女人應該怎麼樣,但誰規定的?誰說這樣是對的?或許我們只能說,大部分的人都如是,所以不同於他人的人便被視為另類,而人,就是一種會排除不同於自己的事物的生物。

所以,對我來說,我相當認同東野在《單戀》中所論述的觀點:

「...這世上所有人,身處在這條梅比烏斯環上。沒有完全的男人,也沒有完全的女人。你的內心世界中,應該也有許多部分是女人...」

也許是剛好我身邊也有幾位我們姑稱為「性別認同障礙」的朋友吧,對於相關的議題,雖然我不會特別關注,但觀念與想法倒是相當展開。

故事的重心,就圍繞著這個議題與一群尋找自我認同的人身上,人們到底是要屈服於社會既有的價值觀?還是坦然接受老天爺給他的軀體,用自己的方式活著?看到後來,我在想,如果我們可以把性別認同稱之為一種障礙,那某種程度來說,跟身體的殘缺或傷害其實也是一樣的吧!比方失明、失聰、燒燙傷......等,他們也應該有權力要求平等的對待與適當的社會救助,更重要的是,不需承受異於我們口中的一般人的眼光,不過我想,那天還要很久很久很久吧...

那到底什麼是《單戀》中的「單戀」呢?

「人類因為害怕陌生的事物。因為害怕,所以想要排除。再怎麼強調『性別認同障礙』這個字眼,世上還是不會有任何改變。我們想要被接納的心情,大概今後也無法傳達給一般人吧。而這份『單戀』也將持續下去。」

台長: 顏尼歐
人氣(1,1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日系推理 |
此分類下一篇:加賀恭一郎粉墨登場 - 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
此分類上一篇:島田莊司的前衛試驗 - 伊甸的命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