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16 13:04:23| 人氣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思考「此有」的在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者之所以成為在者的可能,西哲海德格進一步以「此有」說明其存有的狀態:

「海氏係把『存在』詮釋作『可能性』。這是表明,『此有』即是一個(能)開示自己的可能性,也是一個在世間以呈顯自己存有的可能性。因而,這可能開示自己的『此有』,便不可將它比附作自我(self),或是孤立於世界之外的一個主體(subject)。因為,他乃時時在變化自我,為了履現自己、決定自己、設計自己而一直在超越自己;並且,企使自己成為『存有意義』的示現者。」 (註1)

海德格以「此在存有」標示在者的存有狀態,在者必須以此有的動態反覆不斷地「呈顯」、「示現」以證明其存在,換言之,此有意識必須在任何一剎那都保持更新。此有的澎湃律動狀態,約可比附於老子言道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 第一章)
「繩繩不可名。」(老子 十四章)

道之兩種擔保--合理自我之存在,以及合理萬物之存在,前者為「獨立而不改」,後者為「周行而不殆」(老子 二十五章),確保獨立而不改的不二法門唯有「反」,道生而反,由反又生,生生反反的往復之律動,謂之「玄」,此玄者,使萬物之為萬物成其可能,因為周行遍在,故謂不殆;也使道之生而生為純粹無雜,不受質疑,故謂不改。此「玄」特重其流暢通行、澎湃脈動之狀態,乃因此狀態正是「無與有」的兩面性(橫向)與雙重性(縱向)的總合展示,生與反的作用也在此得到通暢的串聯。
相較於「玄」擔保了生反不息的流動乃為合理,「此有」的存有示現,同樣的律動不息,一種意識中永不止息的探索與思考,正是在者之所以為在者的最佳註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1
《海德格論存有與死亡》,陳俊輝 著,台灣學生書局,1994.10初版,台北。頁64。


台長: 啃羊
人氣(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聞道先後 |
此分類下一篇:存在與時間構築的象度
此分類上一篇:否定之存有--遮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