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16 13:09:59| 人氣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存在與時間構築的象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存在感受恆常伴隨對於時空的的知覺,而「所謂的存在感,是時間之流中的存在感,所以他同時就是一種歷史感。而歷史感也表示每一個橫截面都是存在的、真實的,而非空洞的,故歷史感也即是存在感,二者根本是一體的。」(註1) 存在的知覺用以見證生命之光熱,然而,吾人思考存在者所欲證明者,非僅止於時間定義中的過往--歷史,更有著對於光陰的前瞻--未來之忖度。換言之,具有意義之時間方能成就就歷史的定義,而歷史之形成非僅止於被動的被認定的過往,在時間的此刻當下,或者未來的向前延伸,都有成就歷史的可能,是故「歷史感」乃是在者對「時間」的期許,而非僵化著眼於「有意義的時間之過去者」的定義。

海德格巨著《存在與時間》將「存在」與「時間」連結並名,明朗地指出存在與時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主體的確立上,海德格同樣承認:「世上唯一的那個正在存在著或意識到自己正存在著的『在者』就是人。」(註2) 他也確立「『存在』本身透過它的時間特徵才能呈示出來。」 (註3) 如此一來,「在者」以此有狀態建構已經成為,或將來可能成為「歷史」的跡轍,使其成就「時間」象度中的永恆性,這三者之間息息相關,彼此相互依藉而成立,也彼此相互牽引影響。

由以上看來,存在、時間與歷史三者之間,似有一種競逐的態勢,造成對立的是其消極面:在者必得隨時隨地保持履現此有的狀態,以免被存有意義所排除;而物亦必懷藏幾道而反的意念,去遮撥實踐所可能產生的失落。另一方面,對立的同時也在消融,彼此轉相圓化是其積極面:在者恆常以此有證明其時間中的歷史價值;物必如子守母,冀不悖離常道之遠甚,常道為時間之長,不隨時空隳壞,是以鑄其價值之久保不衰。

誠如師言:

「當未找到真心之時,只好暫時拋棄人間上山修道。而學問知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所以當找回真心,就不必懼怕回到人間了,因為這時已當有新的自信。下山行道即回到時間,原來真正充實飽滿的人生,是必得回到人間成就時間上的飽滿,即成就『歷史』。」 (註4)

此「放心」者,在西哲之謂則「此有的體證」,於老子之謂則「歸根復命」
。只是,時間不會因為存在者未得真心而所有停滯,光陰之流,若我們無法在其中有所註記,標誌為存有之曾經,那就只有留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1
《存在感與歷史感》,曾昭旭 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8初版一刷,台北。頁184。

註2
《海德格》,頁62。按,海德格著《存在與時間》或譯為《存有與時間》,此據所引之文本為其譯名。

註3
《海德格》,頁79。

註4
《存在感與歷史感》,頁182。

台長: 啃羊
人氣(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聞道先後 |
此分類上一篇:思考「此有」的在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