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15 00:56:17| 人氣7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的企業化經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又開始參與籌備一部電影,今天晚上電影的最大的投資者請工作人員晚餐,這個投資者我們暫且稱他為老董事長,因為他的年紀也真得夠大了。我很訝異他那麼大的年紀竟然對投資電影還會有興趣,以他的年紀及經濟能力應該是已經到安享晚年的階段,就算要投資應該有更好獲利的投資產業等著他但他卻毅然決然的投資電影。

        或許是導演的熱情感動了他,但以他的人生經驗應該也不會那麼容易就被單純的理想打動,我猜不透他的動機是為何但不管如何他是投資了,也許是投資的金額對他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但從他還會特地撥出時間跟我們這些工作人員吃飯,也能體會出他對這項投資的重視,我想他請大家吃飯的原因除了熱情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重點,希望工作人員可以好好的幫導演拍好這部片。他深切了解到電影是一像團體的創作,工作人員的向心力對一部電影的成敗占了很大的重要性,我感動他一個電影圈外的老人家竟然會認真的體會到這一點,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在席間說到一個可能會是影響我未來人生很重要的一句話「電影應該當成一個企業來經營」當然他沒有提到應該如何來經營,但這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概念,也是我們拍電影的人一直沒有的體認。

        拍電影的人或者大部分的創作者一直將電影當成一個電影創作,這一部創做完了再想下一部,下一部的構想沒有完成,成品就遙遙無期。當成企業來經營我想那是一個綜合概念,就是你的製造成本和品質管制及行銷是一條鞭的串連下來。而且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讓你的生產線不斷的運作,讓製作的方法熟練且品質穩定,成品或許有好有壞但是當生產到達一個量,損失的風險就被平均分攤,獲利雖然不會一舉竄升卻會穩定成長。

         回歸到實際的操作面上就是我的公司可能每年生產12部電影,而這12部電影的劇本可能是從60個劇本中挑出來的,當然這60個劇本可以是公司的編劇部門創做出來的,也可以是向外收購。而每年的製片預算都在年度編列預算的時後編列好,也許是12部都是兩千萬或是6部一千萬6部三千萬。而這部分的編列就由執行長(CEO)就市場的狀況及劇本的題材來決定,也可以就預算來挑選合適的劇本。公司在可能的情況下將所有的製作軟硬體都要建立,不管是創作的導演或者是演員或是器材後期都盡可能由自己公司所掌握,如此一來不僅容易掌握製作成本也容易掌握影片的品質。這一切嚴格來說就是片廠制度的建立。

        或許有人會認為台灣的市場太小無法建立起這樣的制度,但是隨著中國大陸市場的開放,如果台灣秉持著開放的創作優勢和製作熟練的建立那是有可能建立成東方的好萊塢。或許有人說真走到這一天會導致台灣的電影像好萊塢一樣少了多元性,我到認為真有這樣一天,台灣會產生另一個「日舞影展」而這個台灣日舞將是熟練製作下的言之有物的產物而不是像現在的國片都在「幼稚」的情況下產出,一部一部都是漏洞百出不知所云的作品。

DSC05059.JPG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文明人
人氣(7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拍片事務 |
此分類下一篇:當廣告攝影師來拍電影時
此分類上一篇:是導演變來變去還是你聽不懂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