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0 11:58:54| 人氣800|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013建、德,道路的修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13建、德,道路的修建

 



銅四匹馬車模型,通長3.17公分,高1.06公分,秦,西元前221至前206

 

甲骨:

金文:

說文:,立朝律也。

均布也。

 

為了讓馬車能順利快速地前進,並且保證安全,都得對行道有所治理。特別是為了軍事目的,更要講求道路的平直,以利車馬的奔馳和緊急信息的傳遞。《詩經‧大東》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即反映其實況。要有詳密的設計和小心的修造,道路才能平坦而堅硬。甲骨文的同字,作手持毛筆策畫便利交通之道路藍圖,以便依之修建。行道的營建有一定的規格及要求,故有規律的意思。供車馬行用的大道才需要謹慎地規劃和營建,如果是普通人行的羊腸小道,就不必如此慎重其事了。

 

甲骨:
金文:

說文︰,正見也。

甲骨: 

金文:    
說文︰,升也。

 

甲骨文的以眼睛檢驗標竿是否之狀。以眼精檢驗築路是否平直的才幹表意。商人用夯打的方式建築宮殿及城牆,自然也能應用同樣的方法修築道路,使道路堅硬而平坦。只是道路修築的工程頗為浩大價昂,除有限幾條重要大道,不能普遍用夯築法修建。到了春秋時代,隨著商業活動的擴大,戰爭方式的升級,對於行道的需要和標準也跟著提高。秦統一後,為加強中央控制的效率,就在各國舊有的基礎上大力修建馳道。《漢書‧賈山傳》有這樣描寫,『東窮燕齊,南極吳越,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連金屬都用以加固路基,可想見建造的講究。

 

台長: 殷墟劍客
人氣(800)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小講(1-20) |
此分類下一篇:14帶,攜帶工具
此分類上一篇:012光,照明

涼涼
請問標題是否有打錯
&quot德&quot 字?
未見其解
2008-12-10 15:53:54
版主回應
非常謝謝依依的指正,想不通為何只上傳一半,現在已補齊,請再閱讀。
2008-12-10 17:20:00
旅人
是涼涼,不是一一,劍客回復收受者,亂啦

〈甲骨文──給許進雄教授〉一詩,已貼上了紅樓歸晚: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ayfarer12
2008-12-10 18:01:09
版主回應
謝謝指正,我是糊塗人,我經常認錯女孩子,因為每一個女孩子都很漂亮。
2008-12-12 09:30:43
白馬
古道比今日的高速公路還難建
2008-12-10 21:48:34
版主回應
商代的官道,地基和一般的道路是不同的,鄭州商城的正中心有一十字路直通城上。
2008-12-12 09:28:23
北斗
若涼涼變一一
則白馬成劍客
2008-12-11 07:59:37
版主回應
謝謝指正我的過失。我是糊裡糊塗的人,可能因此也少煩惱。
2008-12-12 09:25:29
給北斗
就是嘛
涼涼那像一一那麼勤學向上
涼涼都嘛只知道吃喝完樂
嘻嘻嘻
2008-12-11 09:46:12
版主回應
請涼涼原諒,因為都是匆忙上網,想趕快回覆,向你賠罪,請喝一杯咖啡。
2008-12-12 09:23:49
楊風
又上了一課
下課回家了
2008-12-11 10:04:26
版主回應
謝謝督學,星期二要向你請教回貼文的方法。
2008-12-12 09:21:03
北斗
請問劍客,文中所寫到底是「眼晴」還是「眼精」?
2008-12-11 18:04:43
版主回應
謝謝北斗指正,一時眼花,就按下enter鍵。
2008-12-12 09:19:44
旅人
午夜時分,來看道路修建

晚安
2008-12-12 01:05:06
版主回應
不要只看看,幫忙夯打幾下,讓道路趕快修好。
2008-12-12 09:18:06
一一
建、德一家
受教了~

劍客老師我想問悳字
是否為心中有尺?

謝謝您,晚安~
2008-12-16 21:01:35
版主回應
悳這個字,說文以為是會意字,但無說解何以新與直會得到外得於人內得於己的意義,直悳同聲韻,所以我認為是形聲字。此字的演進過程,先是甲骨文以直與行道得出有才幹之義,到了金文時代加心,把才能擴充到心靈的領域,然後又簡化成悳。以上是我個人的解釋,可能有錯。
2008-12-22 07:20:33
一一
感謝劍客老師~

我之前看這字時常在想:

人的心中總有一把尺,
小時候這把尺是父母加上的
長大後這把尺是自己型成的

尺的直與曲,決定了德。
所以我才會做如是問。^_^
2008-12-19 09:47:30
版主回應
德的早期意思是作對的行為,但什麼是對的,就有時間、場地、身分的不同條件,而主導的就是觀念,七、八千年前把老弱的親人早日送走是正確的行為,但在文明的世界,尤其是生命是神給的社會,就不能隨意結束一個人的生命,不管是什麼情況,慈悲看似可敬,也有誤事的時候。我總希望以自己心中的尺作我行為決策的根據。說不定我會做錯,但我起碼覺得心安,為了不多做錯事,我當然時時想要澄淨自己的心。少慾望的人,大概心也比較不亂,我不太想,大概歪念頭也比較少進入我的心。
2008-12-22 07:16: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