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17 14:16:46| 人氣2,683|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看我是誰──《繪本》誰飛得最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得2000年,
「創新教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成果發表會,
我有感而發的說著:
「如果龍海的老師是隻大鳥,帶著孩子在空中翱翔,
我願意化作大鳥翅膀底下的空氣,承載著他們……」
這一段有感而發的真心話,感動了自己,
同時,也感動著在場的教育好夥伴。

後來,
讀到同年格林出版的【誰飛得最高】,
我才發現,
在職業生涯路上,
其實,自己很像那隻靠著老鷹承載,
才能夠從最高的天空往下看的小鳥;
而乘載我的老鷹,
是北勢團隊、沙鹿團隊、文武團隊、龍海團隊。

對這些曾經陪伴著我,
在國小教育的領域,海闊天空任翱翔的工作夥伴,
我永遠心存感恩。

**************************************************

2004年沙鹿國小的「生涯工作坊」,
我用珍.古德寫的【誰飛得最高】,做為開場白,
邀請老師們檢視自己在教師生涯路上,
比較像那一隻鳥?

從那時起,
我在不同的繪本團體,
分享這個以鳥類為主角的動物寓言。

我問自己,
【誰飛得最高】除了故事內容觸動了我,
還有什麼吸引我?
於是,
故事發生的舞台,
那一頁頁清清爽爽的淡藍色天空,
從跨頁的插畫,跳出來環繞著我,
我彷彿又置身一望無際的藍天,
享受著自由自在的隨處翱翔。

***************************************************

【誰飛得最高】是國際保育專家珍.古德最喜歡的寓言故事。
描述著一向平靜的鳥國發生了爭執,大家都在吵著,到底誰飛得最高?
因此,決定舉行一場飛行大賽。
許多鳥飛累了,只好降落地面;兀鷹為了午餐放棄比賽……
當雲雀和鴿子放棄後,天空只剩下老鷹。
已經累了的老鷹,以為自己贏得了這場比賽,卻發現有一小鳥飛得比自己高。
於是,故事進入了高潮。

我很喜歡這樣的結局:
小鳥坦承老鷹才是這場比賽的冠軍,
同時,感謝老鷹一路載它上來,滿足了它從最高的天空看世界的心願。

【誰飛得最高】從封面到封底,
插畫家雷赫斯坦,採用了統一的藍色調,
是淺淺的、亮亮的、柔柔的……看著看著心就慢慢平靜下來的水藍,
這樣看起來清爽、舒服的藍色調,
會讓人聯想到無限的慈悲、無條件的愛……的藍色光。

最讓我讚嘆的是,隨著故事的情節,
他在水藍裡,恰到好處的加入了一點點黃、一點點綠、一點點紫、
一點點紅……
於是,
藍天的表情變得豐富動人,故事的氣氛就這樣被烘托出來。

因著插畫家從不同角度取景,
我們可以仰視、平視、鳥瞰、遠距離、近距離的欣賞天空的全貌。
特別是十一張誇頁的鳥瞰圖,
讓沒有翅膀的我們,
也能用鳥的眼光看世界,是很不一樣的視覺享受。

********************************************************

朗讀、賞析之後的討論,
我通常會問member:你最喜歡哪一隻鳥,為什麼?

不管答案是,
最有智慧的貓頭鷹、
飛不了多高就沮喪回地面的鳥、
不會飛卻願意安慰鳥同伴的駝鳥、
為了食物放棄比賽的兀鷹、
堅持到飛不動才放棄的雲雀和鴿子、
承載小鳥的老鷹
或是靠著老鷹幫忙完成心願的小鳥,
都是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投射,
可以幫助member去檢視自己的生活模式。

然後,
我會帶一小段的冥想,
想像著下輩子註定要當鳥,因為這輩子做了很多好事,
所以受到特別的禮遇,可以選擇要當哪一種鳥?

於是,
未完成的夢,就被自己看見了。

***************************************************

在文化協會的繪本讀書會,
有一位member問我比較像哪一隻鳥?

我回答:
過去,在職場上,我是那隻靠著老鷹承載,才能圓夢的小鳥。
在朋友間,我比較像承載小鳥的老鷹。
現在,
我想當能夠接納自己是什麼,就是什麼的駝鳥。
〈請不要跟過去的刻板印象──駝鳥心態──作連結〉

因為我知道,
真正的接納自己之後,
覺得夠了,
就不需要再汲汲營營的外求,
能夠在平凡、平淡的生活裡,自得其樂!

能夠真正欣賞自己的人,
就不需要靠別人的掌聲過日子,
或是與人比高、低、大、小……
才能夠在平實中的生活中,
發揮自己擁有的天賦,展現自己的美麗,
同時,
欣賞別人的風華!

台長: 阿浪
人氣(2,683) | 回應(11)|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繪本─繪本VS自我照顧 |
此分類下一篇:是什麼就是什麼──《繪本》短耳兔
此分類上一篇:允許自己生氣──《繪本》菲菲生氣了

Gloria
當掌聲響起
謝幕以後
一切從絢麗歸於平淡
開始品嚐自在的滋味
也正是另一番生活享受的起點
飛得再高
終究都有需要休憩的時候
祝福傻姑樂在平淡的生活中
而我
就是那隻
欣賞傻姑自由翱翔的小麻雀
2006-06-17 15:42:33
小鹿
92.7.1<九年一貫>一登場
我就接七年級的新課程
當然理所當然成為白老鼠
包刮老師和學生
去年已帯完第一屆
酸甜苦辣各在其中

92.7.2再台灣日報投了一篇
<多元學習 非技藝班的專利>
南部ㄧ家出版社想要出
一本與<九年一貫>有關的書
我認為只要對老師有益的文章
都可無條件提供
結果如何就不知了!

但這篇文章大家可以猜猜看
誰的飛機飛得最高?

<多元化學習 非技藝班的專利>

自從高職教育普遍及升學管道多元化之後,面對實施多年的國中技藝班的存廢,隨著時空的轉變,及教改潮流所至,的確有再重新評估之需要。

九年一貫,是教改的另一創舉,各領域的老師從過往的孤軍奮鬥,與同領域結合成合作的團隊。老師們絞盡腦汁,希望在課程上的設計,能提供更生動、活潑、有創意,給學生多元化的學習,相互研討與支援更是尉為風氣,整個校園更讓人感覺一片祥和的景象。

偶爾學生會端著在家政教室實習,熱騰騰的食物,到辦公室與老師分享;在品嚐當中,除讚美其成品精緻、用心製作、別具創意外,再加上一句:以後當你們的小孩可真幸福呀!總會讓學生心滿意足地離開,以後碰到家政實習,總有吃不完的佳餚,多棒!

有次,自然領域老師,設計了射飛機比賽的課程,學生興高采烈的製造飛機、試射飛機、研究飛機;深奧的理化課程居然成為學生的最愛,整個校園儼然成了航空科學城。雖然比賽項目僅有飛得高、遠,但孩子們已將飛行力學、阻力、升力等理論融入了實作,學生學習的效果遠超過課堂上的說理,不得不佩服自然老師的課程設計,從智育昇華到五育。

多元化教育的精神,本就是摒除智育掛帥,但也不必使用大筆的經費設立技藝班,只讓後段班同學學習,這又失去了多元化教育的精神,變成了技藝掛帥,與智育掛帥成了極端的兩端。其實國中教育的課程設計,倒還不至於與高職科系同步的專業化,而是一種概念性的課程設計,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落實了真正多元化學育課程,或能破除了能力分班的藩籬;再設法破除學力測驗的升學分發障礙,真正設計五育並重的學力測驗,或許國中教育可以是輕鬆快樂的學習環境,讓「行行出狀元」的觀念也能開花結果。
2006-06-17 15:44:01
小鹿
Dear Gloria:
妳真的不愧是<老大仔>
心念這麼強
讓妳又強了第一
這回我們家的電腦出了一些狀況
老寄不出去
阿一ㄥ\又不在家
沒人可幫忙
只好輸給妳了!  
2006-06-17 15:55:58
鈞夫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飛得最高的,也有累的時候
累了就慢慢飛下來才是聰明
若是硬撐,最後就是氣力耗盡,自由落體,沒了
每人每天會扮演不同的角色
活著自在歡喜反而是最高
這就是---儍姑
其實,我們最喜歡會煮咖啡的鳥,稀罕吧!
2006-06-18 02:27:14
鮪魚肚
不管是那隻靠著老鷹承載圓夢的小鳥
或是承載小鳥的老鷹
那都是過去式

現在的傻姑像什麼呢?
我覺得我前幾天看到的驚豔
~~白色開屏孔雀
優雅純真又百看不膩
你們想看嗎?
我E-MAIL給傻姑了
請她貼上給大家分享
2006-06-19 15:45:40
綠笛
這個動物寓言故事,很有意思。世間人,真的很像這群鳥,花畢生的力氣,在比較高低大小,在比較誰利害,在搶做第一,其實總歸一句話:對自己沒信心,才需要外界的肯定。

我覺得封底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我們努力求進步,究竟是為了贏過別人,還是自我提昇?
2006-06-21 08:19:15
小書蟲
我喜歡插畫中各種鳥飛行的姿態,
尤其是老鷹的特寫,
每根羽毛清清楚楚的畫出來,
眼睛炯炯有神,
好像是一隻真的老鷹,
忍不住用手去摸牠的羽毛。
2006-06-21 08:19:51
Hsiu Lang
想展翅翱翔的時候
就盡情爬升

想享受別人承載
就縮小自己

想要腳踏實地
就回到地面

喜歡
這樣有彈性的自己

也欣賞
小麻雀的與人親近
白孔雀的優雅純真

不過
還是邀請大家
像綠笛、小書蟲
去看原著
才是真享受

小鹿啊
內舉不避親
如果早早把師丈的專長告訴學生
射飛機比賽
學生就會死纏活纏的要師丈出馬指導
那你們穩拿冠軍
2006-06-21 10:11:41
水晶
我沒看過這本書,按著文字敘述,腦海中彷彿出現了一些圖相;好想看看真的書呢。
”真正的接納自己””真正的欣賞自己”是多麼高的境界啊;我深愛自己,我接納自己但仍無法欣賞自己,這似乎與不相信自己的身體有些關聯~~~我在乎別人的眼光;嗯!我要繼續愛自己。
2009-07-12 15:11:05
版主回應
看見妳寫著
“繼續愛自己”
讓我好開心

這本書還沒看喔
我放在心上
也許......
2009-07-15 21:57:17
行生
每當一有空檔就會上來沉澱
這本書也每看過
卻是被這句(我是誰)再次鈎起
過去程經好多次在鏡子裡看著自己卻好陌生
我是誰
什麼是我
姓名
外表
內在
我怎麼不見了
我是誰
該不該去尋找我?
2009-07-18 16:46:32
版主回應

已經走在
尋找“我”的路上了

不要把眼光放在“陌生”的部分
要去看“認識”、“熟悉”的部分

然後啊!
“我是誰”
就越來越清晰
2009-07-30 18:02: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