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3-13 21:12:29| 人氣3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5887-云何為『眾生右繞佛塔所得功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云何為『眾生右繞佛塔所得功德』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右繞佛塔所得功德』?依《右繞佛塔功德經》開示:右繞於佛塔,所得諸功德,我(指佛陀)今說少分,汝等咸善聽。所謂

  1. 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斯由右繞塔。

  2. 在在所生處,遠離於八難,常生無難處,斯由右繞塔。

  3. 於一切生處,念慧常無失,具足妙色相,斯由右繞塔。

  4. 往來天人中,福命悉長遠,常獲大名稱,斯由右繞塔。

  5. 在於閻浮提,常生最尊勝,清淨種姓中,斯由右繞塔。

  6. 儀貌常端正,富貴多財寶,恒食大封邑,斯由右繞塔。

  7. 財寶常盈積,而無慳心,勇猛廣惠施,斯由右繞塔。

  8. 色相淨微妙,見者皆欣仰,所住常安樂,斯由右繞塔。

  9. 或為忉利王,妻子悉具足,威勢力自在,斯由右繞塔。

  10. 或作婆羅門,持戒善通達,術圍陀典,斯由右繞塔。

  11. 或作大長者,豪貴多財產,倉廩常豐足,斯由右繞塔。

  12. 或作正法王,自在王閻浮,率土咸歸化,斯由右繞塔。

  13. 或為具七寶,大勢轉輪王,十善御群生,斯由右繞塔。

  14. 從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淨信於佛法,斯由右繞塔。

  15. 淨信速成已,於法無迷惑,見諸行皆空,斯由右繞塔。

  16. 從天上捨命,下生於人中,入胎不迷亂,斯由右繞塔。

  17. 在於母胎中,垢穢所不染,如淨摩尼珠,斯由右繞塔。

  18. 在胎及生時,令母常安樂,飲乳亦復然,斯由右繞塔。

  19. 父母及親戚,一切共鞠養,乳母常不離,斯由右繞塔。

  20. 眷屬皆愛念,超過於父母,資財自增長,斯由右繞塔。

  21. 夜叉諸惡鬼,不能暫驚怖,所須自然得,斯由右繞塔。

  22. 經於百千劫,其身轉清淨,妙色相成滿,斯由右繞塔。

  23. 淨眼修且廣,猶如青蓮花,兼得淨天眼,斯由右繞塔。

  24. 妙色常圓滿,諸相自莊嚴,成就大勢力,斯由右繞塔。

  25. 或生帝釋宮,大威勢自在,忉利天中尊,斯由右繞塔。

  26. 或生須夜摩,兜率陀天宮,化樂及他化,斯由右繞塔。

  27. 或復生梵天,梵世最自在,諸天常供養,斯由右繞塔。

  28. 億那由他劫,常為諸智人,恭敬而供養,斯由右繞塔。

  29. 其身及衣服,億劫常無垢,具足白淨法,斯由右繞塔。

  30. 具大精進力,勤修種種行,未嘗有疲懈,斯由右繞塔。

  31. 勇猛常精進,堅固不可壞,所作速成就,斯由右繞塔。

  32. 深遠微妙音,聞者皆歡喜,安樂常無病,斯由右繞塔。

  33. 如我所演說,厭捨三有苦,成就出世智,斯由右繞塔。

  34. 常在四念處,及以四正勤,四如意神足,斯由右繞塔。

  35. 了達四真諦,根力七覺分,正道及聖果,斯由右繞塔。

  36. 滅一切煩惱,具足大威德,無漏六神通,斯由右繞塔。

  37. 永離貪恚癡,及一切障礙,證獨覺菩提,斯由右繞塔。

  38. 得妙紫金色,相好莊嚴身,現作天人師,斯由右繞塔。

         由此觀之,如是『三十七者』,即所謂眾生右繞佛塔所得功德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右繞佛塔』者,謂眾生從右順時針方向繞如來之塔婆也。又『功德』者,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如同《大乘義章》曰:「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天台仁王經疏》曰:「施物名功,歸已曰德。」《勝鬘經寶窟》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是故眾生皆由以身業,及語業讚歎,右繞於佛塔,獲此大利益。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9313日星期三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台長: 果前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