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29 20:24:26| 人氣1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星雲說偈--空之真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星雲說偈--空之真意 2012/6/29 | 作者:文/星雲大師 | 點閱次數:425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文/星雲大師 若人信於空, 彼人信一切; 若人不信空, 彼不信一切。 ——《迴諍論》 在《迴諍論》裡有一首偈語:「若人信於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主要勸勉我們體悟空」的真理。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認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了,其實剛好相反。「空」是建設「有」,如果說「不空」,就什麼都沒有了。在「空」裡面有無限的可能,好比黃金可以打造成戒指、項鍊、胸針等物品,但它的本質還是不變,所以《般若心經》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是納受「有」的基礎,「有」的本體是從「空」而來;「空」就是「有」,「有」就是「空」,「空」與「有」是不二的。又如:茶杯不空,水要倒在哪裡?口袋不空,錢要放到哪裡?行李箱不空,東西要放進哪裡?房子不空,人要住到哪裡?有了一塊空地,才可以建房子,所以「空」和「有」不是對立,「空」是建設性的;在「空」裡面就包括了有無,「空」、「有」之間並沒有鴻溝;有了真「空」,就能生出妙「有」。 「空」的意義很深奧,一般人不容易懂。人們所能了解的宇宙真理,頂多是一個「正見」;「正見」就好比拿相機照相,必須將距離光圈調準確了,才可以將物品的原來面目照得一清二楚;因此能夠正確明白一個事理就是「正見」,那是凡夫境界的「空」。 比凡夫層次更高一點的,是出世的聖者,在佛教稱聲聞、緣覺、阿羅漢。他們所見到的空是比正見又高一層的「緣起緣滅」,即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緣滅就是「空」。 再高一個層次的是菩薩,他們體悟的「空」是「包容虛空,含藏萬有」;再往上是佛的境界,那是透視了真空的最高境界,就是「般若」。好比數學上的「0」,看似沒有,但是把「0」寫在100的後面就是1000,寫在1000的後面就是10000,因此「空」是萬有之緣,萬法之本。 信解空的真理,便能破除對「我」的執著,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達那樣的境界,自能照見一切事物的真相,心無所住,意不貪戀,隨緣而住,那是何等灑脫自在!

台長: 果前
人氣(1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星雲大師開示錄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星雲說偈-- 八風吹不動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星雲說偈-- 青松與花朵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