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07 10:54:17| 人氣496|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解的自我辯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哎呀,只會領死薪水,那種傢伙沒有前途啦。」
  
  朋友的朋友,模糊而不熟悉的存在,對他的印象僅止於「像騙人布一樣愛吹牛」這種程度而已,然而,跟他僅有一面之緣的我,卻在朋友的口中,得知自己被這位愛吹牛的傢伙如此批評著。

  聽到好友轉述這位騙人布對我的批評,我一邊在腦中搜尋這位騙人布先生的長相,一邊忙著用紅筆在那可笑的臉上批註「干你屁事」四個大字。

  「人的價值與尊嚴不在於財富的多寡」,這種話已經在各種勵志書籍當中看過不少次了,但不論這個社會強調過多少次這種論述與價值觀,我們所見到的永遠與之相反。

  「人的價值與尊嚴在於財富的多寡」,少了中間那個「不」,才是我們一直以來親身體驗到的真實。

  儘管如此,被一個沒有工作又不懂理財,整天只會到處在那邊借錢吃飯的騙人布說嘴,心裡還是相當不好受。

  不過,更讓我不解的卻是──為什麼人類社會所倡導的價值觀,往往與我們在現實中所見背道而馳。

  我曾以為這類激勵人心的說法,是既得利益者為了平撫眾人(──也就是那些終身勞碌卻始終與財富無緣的社會底層)心中那日漸高漲的憤怒,而特地創造出來,自欺欺人的話語。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對於人性這事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之後,我卻為自己過去的認知感到懷疑。

  在大多數情況下,財富多寡依然是判別個人價值的重要標竿之一,但那也只能衡量人,而無法計算人心。而那潛藏在人心中的無限可能,才是界定尊嚴與價值的根基與關鍵。

  雖然這麼說有些含糊籠統,不過正因為人的尊嚴與價值是如此難以評斷與計算地東西,所以哲學家們才會一頭栽入這宛如圓般無線循環,缺乏正確答案的問題之中,而像陳樹菊這種無私奉獻的人們,也才會因此而贏得人類社會的尊敬與掌聲。

  因此,就算這世界被名為貨幣的洋流給淹沒,超越現實與利益的諾亞方舟,依舊會載著名為人心的無限可能,駛向那懸掛在天際的耀眼光芒。

  至少,幼稚的我現在仍如此堅信著。

台長: 力口一卜
人氣(496)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日記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破碎的某種東西
此分類上一篇:膚淺地認定與膚淺的反擊

K1234567890y
或許是人類本性趨利的部份使然,才會使人認為「人的價值與尊嚴在於財富的多寡」,並以財富和賺錢能力評價他人的吧!=_="

聽說「貪婪禁錮人的精神,但工作能解放之」,對此不知你的看法如何?
2010-05-08 04:58:46
版主回應
貪婪禁錮人的精神,但工作能解放之

完全無法認同,每天工作十一小時的我,現在就像個中年大叔一樣只想要如何中樂透而已囧
2010-05-10 20:03:57
阿文
  這人生世間,會教人「服」(伏)的,有四等‥
一為‥有拳頭者。
二為‥有錢財者。
三為‥有權勢者。
四為‥有仁德者。
  即使是小混混,手裡拿著刀槍,為了自家身命,你也不得不服(伏)他呀!
  有錢的人,說話自然就大聲,多數人,還是只能乖乖地,聽他說話。
  有權勢者,即時是公門小吏,都可以刁難民眾,教人不得不順從。
  而對於那些「有拳、有錢、有權」者,我們雖然「口服、身伏」,但心裡卻永遠都會「不服」。
  也唯有那「有德」者,才會教我們‥口服心服、心悅誠服——即使他無拳、無錢也無權。
  有拳、有錢、有權者,倘若缺德的話,不免惡行惡狀,令人心幹情怨。
  有拳、有錢、有權者,倘若有德的話,便是善行善樣,令人欽佩景仰。
  是故‥人生世間,不論「拳頭大小、錢財多寡、權勢有無」,還是以「培德」為要也!
                 阿文
2010-05-09 11:17:21
版主回應
  今天有點累了,明天在回覆阿文的話QQ
2010-05-10 20:04: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