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灰塵都有塑化劑!台大研究:恐引發動脈硬化
台大醫院研究,塑化劑除了傷害人體內分泌系統外,還會造成動脈硬化。圖為寶特瓶。(資料照,海廢社提供)
2019-05-24 13:13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過量塑化劑會傷害人體,根據台大醫院研究,塑化劑除了傷害人體內分泌系統外,還會造成動脈硬化;這項研究已刊登在今年4月的《Environmental Pollution》(環境汙染)國際期刊。
塑膠成品添加塑化劑後,會較柔軟、易彎曲、彈性佳的性質而容易塑形,但自台灣發生飲料被黑心食品業者添加塑化劑後,它對人體的傷害和關注引發國人注意,也越來越多學者和醫師研究。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指出,以多變項控制塑化劑濃度,進一步地發現塑化劑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頸動脈內中層厚度),明顯呈現正相關劑量效應,塑化劑暴露多會增加罹病風險。
此外,研究團隊也發現塑化劑與冠狀動脈心臟病有相關,根據中年人冠心病對照研究發現,冠心病患者住院中會暴露較高濃度塑化劑;再進一步分析,即使去除住院影響,較高濃度的塑化劑暴露仍會增加冠心病風險,這項發現已發表在今年5月的《Ecotoxicol Environ Safety》(生態毒性與環境安全)雜誌。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臨床教授兼主任蘇大成指出,最常見、暴露最多的塑化劑是「DEHP」,主要用於聚氯乙烯塑膠(PVC)的塑化劑。
蘇大成指出,DEHP塑化劑的代謝物MEHP,在平均21歲的年輕人的世代追蹤研究發現,MEHP不僅與動脈硬化的早期內皮細胞功能失常有關,也與男性賀爾蒙較低、胰島素阻抗都有明顯正相關。
麻煩的是,塑化劑DEHP無所不在。研究團隊去年在台北市一間國小教室的灰塵研究,發現在教室內、教室外、甚至教室外面植栽的樹葉上面,都有相當高濃度的DEHP塑化劑。
2017到2018年在台北市的居家環境空氣品質研究中,在56個居家室內灰塵的研究,也同樣發現DEHP是每一家都有、而且是相對較高濃度的塑化劑。
蘇大成提醒,除了心臟血管危險因子,它也與動脈硬化及冠心病有相關。他建議,大家在生活中應盡量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別用保鮮膜微波加熱食品、減少一次性塑膠品,政府也應擔負把關責任,訂定相關標準,減少居家的塑化劑暴露。
原始網站:連灰塵都有塑化劑!台大研究:恐引發動脈硬化
文章定位: